抓住小说3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教学技巧
修朗Danielle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将来打基础;而高中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不再讲究传统的“满堂灌”式样了。
这是一位出名的很有经验的教授说过的。
↘W打小就很驴
既然是校园青春小说,情节很重要。因为有很多人写,所以要不落窠臼地情节才能吸引人呢
人物数量要合理,看情节而定,一定要写出性格和心理活动。
如果要写唯美风格的就要很注意环境的描写和铺垫,和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而且遣辞造句要娴熟自然。不要太生涩
如果写轻松路线,那就注意语言顺畅自然。
在叙述一段感情,我一般都会写到人物以前伤过,或刻骨铭心过。。
而且我更喜欢延宕的浅浅哀伤过后的美好结局。。
呵呵,写小说不是难事。关键要坚持。像我因为高中学习紧张就停掉了。
对了,你写的过程中如果写不下去了,可以让朋友参谋
原贴:写小说技巧
kiki625
本教材分为六个专题,每一个专题着重解决一两个问题(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等),这种模块安排可以方便教师确立教学目标(包括重点及难点),打通专题界限,抓住一点示例,其余由学生自行解决。例如:第一专题“小说家想说些什么”,教学重点应该是理解小说的主题,包括主题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主题与作家自身发展的关系等。第二专题“一个活生生的人”,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而定,重点解决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段技巧、小说中人物与时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第三专题“后来发生了什么”,应该重点解决小说情节的合理与精彩等问题。第四专题“人和故事的家园”,应该围绕小说的环境,重点分析环境的要素,环境和人物的命运的关系等。第五专题“小说怎样说”,应该解决小说的表达技巧,尤其是小说的叙述角度和语言风格等问题。第六专题“一个完整的世界”,要求借助相关资料,全面解读作品(包括作者的其它作品),并尝试写梗概和短评。
原贴:短篇小说选读的教学建议
跬步三万
本人是高中教师,已经有过毕业班的经验。现提供一些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对课外阅读量要求不高,对文学欣赏水平要求不高,阅读理解以课本内容为主,有时甚至直接就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而高中永远不会直接考察课本上的内容。
对于作文,初中讲求的是文法语句章法,高中讲求的是在前者基础上的个性风格,文化底蕴,要一种厚积薄发。要求看问题有深度,有思想,有个性。
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课内阅读和课外延展的差别,接受程度和认知深度的差别,文学常识和文化底蕴及时代精神的差别。
本质性差别在于初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接受型,高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自觉型,教师一般都不直接分析课文章法,而是在时代背景,作者思路,文章意境上大做文章。高中语文老师讲课总是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态势,加之一种文学批评和欣赏的眼光来熏陶学生,引领学生认识文学,提高修养的。如果哪个高中语文老师是一句句一段段教课文,1月后就被学生赶下讲台了。
从具体的作业本上看,有周记本,作文本,文选摘抄精粹本,练字本,基础知识归纳本,错题本,读书笔记本等等。
victoryuan
2006年秋,学校安排我任教高一年,在此之前,我已经教了15年初中语文。本来我以为同样是教语文,不会有什么太大区别,哪知二者的差异竟如此之大?
记得教高中第一篇文言文《兰亭集序》时,我知道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这些知识点初中极少涉及,不讲细一点学生就听不明白。于是,我基本按初中的教学方式,花了近四节课进行教学,学生也觉得听得懂,可问题来了:进度怎么跟得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另外三位老师都教了好几年高中,他们两节课就把《兰亭集序》搞定,可问题也来了:好几个我原来初中的学生跑来向我诉苦,说他们听得云里雾里,而这几个学生,初中时语文成绩一向挺好的。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原因有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高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初中的课程标准淡化语法,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甚至有些老师根本就不讲授这一部分,“只学不考”变成“不考不学”,结果学生在学习高中的文言文时遇到了很多问题,给高中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
如果高初中课程标准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来考虑,然后分阶段落实各年级的具体目标,那么,整个中学阶段无论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会体现着系统性、一致性和连贯性。而国家将高中和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这就决定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有所不同,会有各自阶段性的特点。实际上,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高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法学法的差别,从而导致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困难。
如诗歌教学。初中阶段实际教学不是很重视,基本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审美,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
如文言文阅读。初中阶段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淡化语法、句法、修辞。而高中阶段则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如现代文阅读。初中阶段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高中阶段则要求能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
如作文教学。初中阶段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高中阶段则要求作文观点要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材,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能力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初中课文一般篇幅较短,知识容量小、难点少、要求低,而且课时充足,教师便于教学,学生容易接受;高中课文一般篇幅较长,知识容量大、难点多、要求较高而课时紧张,教师难于操作,学生难于学习。
初中高中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的差异如此之大,焉能不让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望而生畏?多少学生本来觉得自己语文学得还可以,到了高一年却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这让他们心理上如何承受?又有多少学生会因此对语文失去兴趣?
当然,高初中课程标准肯定会有所不同,高初中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肯定会有所区别,从易到难这本是铁打的规律,但是,从易到难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跳跃性太大是绝对不合理的。
所以,要解决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首先应调整高初中课程标准。高初中课程标准如果无法衔接,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就永远存在。课程标准的衔接问题若能解决,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等的衔接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只是,调整高初中课程标准谈何容易,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甚至可能遥遥无期,处理好高初中教学衔接的责任就落在高中语文教师身上了。课程标准是宏观调控,教师教学是微观操作。即使课程标准调整了,衔接问题仍然存在。而在课程标准没有调整的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师更应处理好高初中教学衔接的问题。
按理说,高中语文教师要了解初中课程标准,尽量熟悉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师也要了解初中课程标准,多少熟悉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但实际上,高中语文教师不能苛求初中语文教师,因为他们只要处理好小学初中教学衔接的问题,并按照初中课程标准完成教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帮你完成高中的教学内容?再说,不了解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教学,有几个初中老师会顾及呢?
高中语文教师也不要指望学生能自我调节适应过渡。从初三到高一,短短一个暑假,你能要求学生来个“质”的飞跃吗?没有老师的指导,他们很难完成这个适应过程。
所以,要处理好高初中教学衔接,关键是高中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一年语文教师。教学衔接处理好了,高中语文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做好处理衔接的心理准备。衔接难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高中教师不
必埋怨学生基础差,也不必指责初中老师教学中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他们是无辜的。再说,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只会打击自己的积极性。问题既然已经摆在面前,那就静下心来想一想,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想想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想想怎么解决它们,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二、做好处理衔接的材料准备。
1、整体材料准备。高中教师应先仔细研究高初中课程标准,将二者进行比较,体会两个课程标准对同一知识能力的要求的不同,要求差异越大,往往表明它在高初中时衔接越难。高中教师还要熟悉初中语文教材,并与高中教材比较,找出初中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高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也往往是高初中教学衔接的难点。如,初中对词语分类、短语类型、句子构成等只学不考,这就造成教师学生重视不足甚至完全抛开,而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就离不开这些知识。高中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情况,知道他们的不足。这几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处理衔接的关键了。这些材料进行整理之后,可作为处理高初中教学衔接的“总纲”。
2、具体材料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教学衔接问题,尤其在每一单元教学之前要回顾一下“总纲”,看看这一单元在衔接上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衔接问题是在单元教学之前解决还是结合在课文教学中解决,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自编衔接教材)。
三、做好处理衔接的学生指导。高中教师应消除学生因衔接困难而形成的的不良心理,还应让学生知道某一教学内容高初中的目标要求有何不同,明白他们努力的方向,而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补缺补漏。
以上是我对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一点粗浅看法。
chihiro9
我感觉上面的答案过于繁琐。虽然我的教龄也不长,但是我还是有一点见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1、初中语文重在基础积累,各方面都涉及,但是不做研究。
基础知识上只要求识记,
现代文阅读更要求感性的理解和认识,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表现的分析没有要求。
文言文阅读要求识记、理解文意即可。
作文要求写对文体,能够用简单的表现手法写出真情实感即可。
最主要的是初中语文不涉及语法知识。
2、高中语文重在能力培养,有一定的能力标准.
基础知识方面考查的是正确的使用,包括近义词、熟语、标点等,还有字音字形、病句、排列语序。
阅读部分包括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科技文阅读考察对文章信息的准确理解和整合的能力。文言文阅读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代文阅读要求对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等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多从理性的角度去要求。
语言运用考察的范围很广,比如压缩和扩展语句、长句短句相互转化、应用文写作辨析、看图写作和仿写续写等。
作文要求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主要表现三观和对社会、对伦理、对文化等的认识。要有一定的表达技巧。
总的来说初中语文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之上,略有加深。高中语文是站在理性的高度上,以语法、笔法作为基础。
以上是我的观点,不一定准确。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我们可以多交流!
huankaka
我在写哦,最好多看你写的那种小说,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多看点别人写的,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写,注意,要把情感写的饱满一点,别人才会看,不要写的平淡。PS:写点有意义的吧!
原贴:写小说技巧
嗡嗡啊
我不是名家,只能说一下我写的时候,摸索出来的经验,给你做参考
首先,可以在描写语言的同时进行人物的动作、神态与外貌描写,就不会显得空洞,当然,也就不会被人当成剧本看。
其次,语言的形式也有四种,耐心的看下去好吧?
1.提前说话者。如:XXX说:“……”。这种就是很明了,但不太常见。
2.放在中间。如:“……”,xxx说,“……”
3.放在句末。如“……”,xxx说。
4.大家都能看懂,就省略说话者。
这点好像是废话,但是如果你能综合运用就不会显得太过枯燥。
最后可以多写一些人物的语言练习,选择最能驾驭的,就万事大吉了!~
原贴:写小说技巧
漫漫行
高中语文新课程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但对目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正视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意义非凡。
一是可使高中学生们主动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做好思想、心理、学习上的准备,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更容易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把握高中语文学习的主动权。
二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必然会带动大批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更早进入正常有序的轨道,从而推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是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是初高中连贯模式学校的整体工作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完善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而要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必然要了解初高中语文衔接中,初高中对学生语文课标的要求以及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现状。
一、比较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努力、逐步、尽快填补其中的空缺
初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有什么差异?这是判断学生现阶段语文学习达成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完成初高中衔接,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我在研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后,发现它们有如下几点点差异:
(一)两个阶段的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不同: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偏重积累,而高中则偏重积累基础上的运用。
(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而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它在初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拓展和延伸,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应由感性的无意识发展到理性的自觉的阶段。
(三)从阅读能力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高中语文《新课标》:“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不难看出,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文本对话”深入读者内心世界。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四)从表达能力上看,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而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从质上看,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以看出,高中语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这个变化过程,同样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衔接和心理衔接。
(五)现代文阅读方面:①在阅读方法上,由初中“熟练运用略读、浏览”,到高中“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②理解方面,由初中“理解主要内容”到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③分析评价方面,由初中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到高中的“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④鉴赏方面,高中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六)文言文阅读方面:由初中“理解基本内容”到高中的“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也可看出其中有些差异环节明显存在“断层”和脱节, 使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之间不相衔接,因而需要我们去引导,进而达到高中新课标的要求。
1.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等基础知识标准的断层
语言学知识的断层。初中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高中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主要是看语法知识问题,语言可划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个基本能级单位,那么初中语法教学至少应该落实这五个问题。但由于初中课标没有具体说明“基本”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加上现在初中语法只学不考,所以目前初中教材、教学中没有“语素”“句群”知识的介绍的,介绍了的语法知识也得不到教学保障。而高中课标中也只提对文言文语法知识的要求,既没有提及对初中语法知识的补充要求,也没有进一步的“语义、语境、语体、语用”知识介绍。所以在语法知识标准上初中课标缺乏具体的铺垫,高中课标缺乏进一步的补充和提高。
文章学、文艺学知识的断层。初中阶段的“表达方式”“作品知识与文化常识”“写实与虚构”,高中阶段的“文学体裁”“背景材料”“领悟内涵”“表现手法”“艺术表现力”等这些问题是分别属于文章学或文艺学的知识。但是很明显的是,无论初中课标还是高中课标,关于文章学或文艺学的基本知识系统均没有任何介绍。所以教师和学生教学中很难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和区别,感觉这些知识特别混乱和零碎。如高中课标的“表现手法”与初中课标的“表达技巧”就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而且“表现手法”的下级概念有哪些,它以初中哪些知识为基础,师生们也觉得最为模糊。其实它的下级指标还可以分解为象征烘托、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结合以及一些修辞手法等等。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网络系统,所以在进入高中阶段的文学欣赏活动时就无法调动旧有知识来解决问题。因而在文章学和文艺学标准上,初高中课标均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一个知识的链条。
2.阅读、鉴赏等能力标准的断层
思想内容理解能力的断层。初中课标的“理清思路”与高中课标的“概括要点”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感,可以清楚地分别界定给初和高中。而初中课标的“理解主要内容”与高中课标的“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两者间就没有明显的层次感,根本无法清楚、具体地界定两者之间的层次差别。因为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初中标准中的“内容”可以包含高中课标中的“思想、观点和情感”等因素,两者之间是平级关系。所以在这一标准上,初高中之间没有具体的分界点和衔接点。
语言分析能力的断层。初中要求 “体味推敲语言的意义和作用”,高中要求 “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揣摩体会语言的含义和表现力”。这里,不仅两个阶段的标准之间缺乏层次感,而且两个阶段的标准都没有具体化。首先“意义”和“含义”是两个近义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分度极小;其次到底是语言的(原始的、引申的、比喻的)含义,是语言的(结构的、句式的)作用,还是(修辞的、句式的)表现力?这些标准都没有具体化。因此,初高课程标准在语言理解标准上也缺乏具体的衔接点。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断层。初中课标“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高中课标要求“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相对于初中课标,高中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难度跳跃性太大。这里主要是指文言语法知识,由于文言语法知识都安排在高中,而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在初中处于无法落实的状态,所以要学生在高中阶段理解这些语法现象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初高中课标在文言文阅读的标准上也存在着语法教学的衔接困难问题。
文学学批评能力的断层。关于文学批评,初中新课标中没有任何要求,高中新课标要求“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发现式的评价,但可以要求学生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只有在具备认识别人观点态度的感性分析基础上,才可能进行高中阶段的阐发、评价和质疑的理性分析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文学批评的标准上,初中阶段缺乏自我感性分析的铺垫。
3.初高中写作标准的断层
①写作学基础知识的缺失
写作学基础知识犹如自然科学的原理和公式,带有较强的规律性,对师生尤其是学生的写作具有不可否认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师生对中学阶段的写作基本规则、基本过程和文章的构成要素等都无从把握。所以无论初高中学生都没有建立起基本的写作知识网络。例如对文章写作的要素“中心”的认识就不足,许多初高中学生并不知道写文章前要首先有中心(或写作目的)。所以往往写出的文章就像没头的苍蝇,没有目的,没有观点。
②写作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断层
高中课标要求“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而初中课标只有“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体现了一点形象思维的要求,再也没有其它的思维标准。因此在写作上初中缺乏必要的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的训练铺垫,导致了初高中写作思维训练的断层。其实写作本身就是思维的运动过程,写作能力主要就是思维能力。因而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写作都应重视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是初中相对简单,而高中相对复杂而已。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断层现状及成因
1.初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断层
语文教师是教材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之间的桥梁,教师对教材培养目标的理解程度决定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的具体确定,教学的衔接与否将决定学生学习的断层与否,然而初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断层问题较严重。
①初高中衔接意识不足导致的断层
对教学大纲(新课标)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意识淡薄。只有极少数的高中教师了解过初中语文新课标;也只有少数初中教师了解过高中新课标。甚至也并非所有初高中语文教师了解过初高中新课标并对初高中几册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进行过梳理。
②初高中阅读教学断层,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
阅读教学主要指现代文阅读教学、古诗文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
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断层,首先重复问题。关于“理清思路――探讨文章主旨”这一基本能力的培养本来是初中的基本培养目标。上高中后,如果高中教师仍然把它当作每篇文章教学的重点环节,这样一来,学生必然认为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只是在重复,没有提高,没有层次跳跃,靠吃老本也够了。从而缺乏成就感,渐渐地对高中语文失去了兴趣。如果高中教师把时间过多地用于重复初中的培养目标,那么这必定要影响建立在这一能力层次上的高中层次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其次是初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断层,相应地没有进一步的鉴赏能力培养,也会导致学生能力的断层。
③初高中写作教学断层
首先是培养学生修改文章习惯的断层。初中写作标准、写作教材上都强调“养成学会修改文章的习惯”。我们知道“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然而就我在新学期第一堂作文课上,要学生修改的作业中却发现,基本上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修改文章从何入手。
其次是初高中教师作文教学缺乏思维系统性,导致学生基本的写作思维的培养出现断层。初中阶段主要写体裁分明的几种常用文体,且以写景和叙事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抒发情感,发表议论;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辩证思维)。初高中作文相对来说在能力层次上是很有梯度的。从一进初中开始或一进高中开始都盯着中考和高考,根本不练课本的基础写作训练。比如学生一进高中,高中教师先拿当年的高考题目让学生做一遍,告诉学生,高考就考话题作文啦,所以从此以后就一个话题又一个话题的练下去,学生就这样糊里糊涂怎么也写不好作文。因为学生连教材上那些最基本的写作能力都不具备,成了一个完全不懂基本规则“交通肇事”者。其实绝大多数学生是需要先“有规矩才能成方圆”的。所以写作教学上,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存在断层,同时两个阶段的内部也存在断层。
④初高中语法等基础知识教学断层
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断层问题在前面的教材断层分析部分对此问题已经有所提及,这里就不赘述了。“语法·修辞”这一部分的知识与能力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是非常有影响的,因此,在这种严重的断层基础上,高中师生在解决诸如病句修改,长短句变换,句子衔接,文言实词的活用、特殊句式、虚词作用这些问题时,就是“言者谆谆,听者昏昏”,困难重重。
所以语法知识的断层在整个初高中教学中表现最为明显。
2.高一新生语文学习能力断层现状
为初中毕业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识字、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出现断层比较严重,很大一部分是上文的教学侧重与缺失等因素造成。
三、解决初高中语文教学断层问题的对策及实践
解决初高中语文教学断层问题的最好办法显然是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主要以两条教育学原则为依据:一是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1.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及教学目标
(1)初高中课程标准
加强研读两个新课程标准是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前提。新课程标准,是广大一线教师教学的准绳,语文教学必须紧扣新课程标准进行。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进步很大,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精神。教学要求也具体化了,有的甚至量化了,规定了相应的数目,如识字量、阅读篇数等。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教学评估”和“教学设备”两部分,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等。这些富有创意之举,我们教师应重视起来。另外,新课程标准更注重一体化设计,比如就背诵篇目而言,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不少于150篇,以绝句为主;初中背诵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些无不说明从小学到初中,及至高中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已尤为突现了。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对课程标准之异同心中有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衔接教学的效果。
(2)研究初高中教学目标及语文教材
瞻前顾后,整体把握,对初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分级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到位,是做好初高中语教学衔接的重要手段。首先,课堂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目标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教学系列目标中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目标应纳入整个教学目标之中,使之成为整个教学目标系统中前后相继的,具有较强关联性、有序性的点。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目标设定的孤立性和盲目性,突出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教师组织精讲精练奠定基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度。
研究初高中本教材是做好教学衔接工作的保证。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学校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编写的专用材料,是联系教和学的桥梁和纽带,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凭借和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只有深入分析教材,才能明确哪些知识是构建学生知识结构所必需的,据此确定知识目标;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以此确定能力目标;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可以发展学生心理、个性,以此确定情感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只有对初高中各本教材都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明确初高中两个阶段的教材在培养目标上分布点和差异性,从而初中教学才能做到“顾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高中教学才能做到“瞻前”,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才能做到学生自然衔接。相反,如果教师在处理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衔接上,有不当之处,这会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会让个别敏感的学生认为,进了高中还在学习初中时学过的知识,教材的内容出现了重复或断层,因而使他们产生了厌学心理。教师应从宏观角度入手,把握初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时思考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及各知识间的联系,并施之于教学实践中,把高中语文教学带入一片新天地。
①初高中阅读目标分层分级及案例
对阅读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分级,借助系统论与逻辑学进行初高中语文的衔接教学。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级差,我们试来看初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级差比较:
表1:初高中中阅读能力层级比较
初中
高中
散文
1.区分体裁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3.概括要点4.赏析景物等的描写,品味精妙的语言。5.体会思想感情
1.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等)2.探讨散文的情和理
诗歌
1.区分体裁,体会诗歌的感情、节奏韵律2.品味诗歌的语言3.展开联想和想象4.背诵
1.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象征等)
小说
1.区分体裁,了解小说三要素2.欣赏小说的细节、环境、语言描写
1.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2.鉴赏小说的主题和艺术技巧
戏剧
欣赏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
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形象、戏剧语言
说明文
1.区分体裁2.抓住事物特征3.了解说明方法4.了解说明顺序
1.整体把握、筛选信息2.提要钩玄
论说文
1.区分文体,把握论点、论据2.学习论证方法:事例论证、道理论证3.学习驳论
1.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筛选信息2.质疑思辨、融会贯通3.提要钩玄、迁移运用
从上面这个表格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初高中阅读教材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们只有在熟知教材编写目标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相应的衔接教学,才不会出现盲目的重复或断层,甚至是有效的教学。
同样的,在处理诗歌、小说、戏剧等其它阅读材料时,也是紧紧扣住两个阶段的级差来确定我的教学目的的。例如在处理沁园春·长沙(必修一第一课)时,要按照“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逻辑思路把这首诗歌的教学目的确定为(板书):
1)整体感知上阕写秋景、下阕抒豪情的思路
2)揣摩诗人所抒发了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3)重点鉴赏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重点品味红叶、苍鹰、百舸等的意蕴,重点理解意象、意境等鉴赏术语的含义
通过这一篇文章的教学告诉学生,诗歌与散文的表现手法是相通的,但是诗歌相对散文更重意象、意境、形象等要素的分析,并由此教给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从分析意象入手,然后品味意境,揣摩情感。
因为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第一篇文章,对今后阅读教学有着以点带面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鉴赏情景交融这一表现手法时,可以告诉学生散文的表现手法除此之外还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其它几种,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
又如在处理《荷塘月色》(必修二第一课)这篇文章时可以按照“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逻辑思路精心地把教学目标确定为(板书):
1)整体感知文章的思路
2)揣摩文章的情感
3)重点鉴赏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通感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叠词的表达效果
之所以把“鉴赏”作为重点,是因为其中“写什么”“为什么写”是属于第二、第三水平层次的问题即初中阶段的问题,而高中阶段应当进入第四水平层次了。但仍然把这两个问题放进来是因为考虑到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和照顾一部分基础薄弱学生的水平问题。
总体而言,在处理每一种类型的阅读材料时都十分注意初高中知识与能力的衔接,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把初高中的知识整合为一个系统,并由此教给他们如何按照“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逻辑思路来确定每一种阅读材料的阅读目标的方法。所以每一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在一次示范之后,再碰到同一类型的阅读材料时,应该放手让学生根据材料特点自己确定阅读目标。例如再上到沁园春·长沙后面的《再别康桥》时,学生就通计讨论来确定这首诗歌的鉴赏目标的。
师:同学们先朗读一下这首诗,然后想想这首诗的鉴赏难点在哪里?
生1:从诗歌标题的动词“别”来看,这首诗的抒发的情感和写作的原因不难理解,所以不是鉴赏难点。
生2:云彩、金柳、青荇这些意象好像也不难理解啊!
生3:但是把“金柳”说成是“夕阳中的新娘”我觉得挺不好理解的。
生4:这里好像是用了比喻手法的,可以找它们的相似点,不过还是有点只可意会而不言传的感觉。
生5:还有我觉得“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也不好理解
生6:这些意象不好理解,所以好像意境也不好把握啊!
最后学生们确定这首诗的鉴赏目标为:品味这些看似寻常的意象,揣摩全诗的意境。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不仅可以提出问题,而且还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来把问题归类到相应的鉴赏层面中去,而没有出现语文课常出现的“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的茫然现象。
②初高中写作目标分层分级及案例
对初高中写作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分级,借助思维学进行思维训练,是解决初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断层问题的有效手段。下面是初高中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进行分类和分级的情况。
表2:初高中写作目标层级比较
初中
高中
散 文与
诗 歌
1.交待记叙要素2.选材真实熟悉3.情感真挚动人4.思路清晰5.有创新6.正确使用记叙人称
1.用心感受生活2.深入思考生活3.要善于想象和联想4.再现客观事物5.表现主观情意6.写出人物的个性7.写出事件的波澜8.写出景物的特征9.诗歌
说明文
1.恰当安排说明顺序2.正确使用说明方法
1.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2.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论说文
1.一事一议2.论点的提出3.论据的运用4.论据的展开
1.议论要有理有据2.议论要有条有理3.作点辩证分析4.短评5.自然科学小论文6.社会生活评论7.综述
小说
自传、小传、自荐信
1.传记2.小小说3.寓言故事4.科幻小说
其它
1.消息2.毕业赠言
1.札记2.随笔3.消息通讯
写作指导
1.审题与立意2.构思和创新3.学会写提纲4.运用多种表达方式5.养成修改的习惯6.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立意与选材2.思路与结构3.文体与文风4.本色与文采
通过对表2的认真分析,在区别清楚初高中写作能力的层级差别后,结合初中毕业生仍然存在的“思路不清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修改习惯和修改能力较差”的问题,可以发现“思路清晰”这个看似简单的初中目标才是制约整个写作环节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的确“为文如架屋”,思路不清晰,一方面写作难以进行,另一方面即使勉强写出来,文章也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逻辑。
透过现象看本质,写作“思路不清晰”的本质问题就是写作的思维能力断层的问题,可我们都知道写作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大问题。
2.补充相应的基础知做到网络化、系统化
(1)补充写作学、文章学、文艺学等基础知识的介绍
写作知识不仅可以用作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还可用作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钥匙。这些写作知识要紧扣单元课文特色编写,力求集中单一、具体而有针对性。每单元侧重讲清讲透其知识的一方面或一点。如:怎样写一个人,怎样写多个人,怎样叙述,如何描写(描写知识又可以再分若干单元,如怎样写人的语言,怎样写人的心理……)。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照应,如何观察积累等等。由写人到叙事,再摹景状物。初中阶段主要介绍记叙文、说明文的写作知识,高中阶段主要介绍议论文、文学作品类的写作知识,并安排好如何由写人叙事转向议论叙事,从而根据文体进行辨明区别。这样,初高中所有单元的写作学知识就形成一个有机相联、井然有序的大系统。然后再在每单元的课文之后安排一个以落实单元阅读和写作要求的写作训练,形成一个以写教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立体化格局。
zl921038
其实.人物的性格是要用他的行为来刻画的.
我虽然是外行,但你要塑造一个人物,是独断专行.还是温柔婉约,都要看他/她行为的细节.
比如写温柔可人的女孩,可以写她看到受伤的猫猫狗狗体贴照料.
写坚强刚毅的男人,可以写他在紧急情况临危不惧.
这些都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好方法.
随便说说自己的体会,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原贴:写小说技巧
大话小妖
把精彩的部分都写在本本上,叫摘要。不叫写小说。
写小说,叫创作。关于创作,本人谈点个人体会。
什么是创作?自己写的,就这四个字。
自己怎么写?根据母体,自己编一个。
上学的时候你跟同学吹过牛吧。
A:我那个舅舅可有钱了,给我一百块。
B:这算什么,我有个叔叔在香港,给过我一千呢。
C:我爸表弟在美国,说等我长大了就送我一辆汽车!
。。。。。
看着一个比一个能吹。其实这就是创作,B在A的基础上进行了夸大想象,C又在他们俩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放大。别管有影没影的事吧,这就是最原始的创作行为。
你遇到精彩的段子写在本子上,这个行为很好,你是个受众。但你又不甘心只做个受众,有表达的欲望。想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这就是写作的动机。就像听A说他的亲戚有钱一样,你就是准B或准C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而已。所以,我希望,你能放开想象,尽情的“吹”。这样才能活出个BCD来,也才真正开始了你的创作。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以上权当兴趣上的交流,抛砖引玉了。
原贴:写小说技巧
melodychan
神奇女侠想退休
钟爱向日葵的猫
sigmarias
可否可否
周小雅
Banvihua
曼吞吞
A monologue.
唐唐尉
草言树语
hayden
Raymon_Chiu
fincio
inu123
路小西
原贴:小说情节如何教学生分析
MauriceSun
原贴:写小说技巧
自由的蛋妈
细雨停
原贴:写小说技巧
随风漂泊
应该是言情小说写作教学吧亲。这方面的教学适合给大学生教授。正是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韶华时光,也愿意去学习这种题材。而且由于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更轻松,更有效。
cake1029
Ida
theresa021
花蟑螂
妮宝Alisa
原贴:韩辰怡美学院教学如何?
sflorat
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小说的表达技巧很广泛,很复杂,可考的技巧很多,如情节结构技巧、环境描写技巧、人物塑造手法等。高考小说考查则是以塑造人物的表达技巧为重点的。
原贴:小说描写技巧?
飞行管理计算机
流浪的小喵
原贴:如何进行古诗文朗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