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是快餐文学的言论不敢苟同,只是传播载体发生了变化。
因其门槛的降低,参与者的扩大化或者说平民化,大众化,而使得其质量良莠不齐,档质降低了很多,但从另一方面说,素材的丰富,体材的多样化,言论上的放荡不羁,我们能获知更多不一样,而非单一的宫廷文化导致曲高和寡。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家争鸣万千红。
muziliri
网络文学是快餐文学的言论不敢苟同,只是传播载体发生了变化。
因其门槛的降低,参与者的扩大化或者说平民化,大众化,而使得其质量良莠不齐,档质降低了很多,但从另一方面说,素材的丰富,体材的多样化,言论上的放荡不羁,我们能获知更多不一样,而非单一的宫廷文化导致曲高和寡。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家争鸣万千红。
迷茫的小洋洋
倘若把传统文学作品搬到网络,那它是不是就变脸为网络文学了呢?反之,把网络文学作品出版成册,那它是不是也摇身一变脱胎为传统文学了呢?
个人认为,她们只是表达的介质载体不同,套用小平同志的话: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认识,娱乐大众,那她就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北斗夜_不瘦就去SHIQwQ
一、主题不同。传统文学的目的很强,批判现实(或人文关怀)。传统文学的目标很清晰。网文就是纯讲故事,虽然个别地方也有什么人文情怀,但主题以故事精彩为主,其他的只是附带。有情怀也是儿女情长。
当然,因为某些传统小说写得很深奥,创作技巧高超(创作意图不明显,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从而让我们觉得,都是讲故事,为啥有的就是网文,有的就是传统小说。
创作意图很明显的(就是批评对象很明显的)作品,比如《漂亮朋友》,《人民文学》近期的耳光,等等,一看就是在批判现实。有的意图就不那么特别明显,比如《边城》,《围城》等。
二、语言深度。网络小说的语言也的确很棒,知乎上有列举网络小说精彩片段的。比如写某个朝代,一般写什么嘉靖年间等等,而某网文写,对方给了自己一枚制钱,制钱上写着嘉靖。这样一来,不用刻意写朝代,在故事叙述的情节中,就介绍了背景。
三、传统小说,派别很多,什么魔幻现实主义,反讽,荒诞派,意识流等等。
网络文学的社会性特征:
1、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对时空认知的全新探索和解放。周志雄提出:“与传统武侠小说、神魔小说相比,网络仙侠小说、玄幻小说的世界版图要大得多。”他分别列举了玄幻、仙侠、架空、穿越、科幻、灵异、二次元等类型小说对故事空间和时间的开拓。
这打开了人物行为更大的可能性和丰富性。简单来说,就是人物可以投入到更大的、更新奇的世界模态中去生活,这些世界模态的新奇性,有些是通过对过去小说中所展现的世界模态的叠加或联结,有些则是完全新创的。
2、互联网时代的虚拟技术塑造了大众对这些虚拟世界的代入感、体验感。所谓虚拟真实,就是“它不再像现代科学经由公理演绎来推出真理,而是用模型的方法来创造真实。”
在互联网时代,视频类作品要做到代入感、沉浸感是很容易的,从2D到3D再到VR、AR、MR,这些技术不断地突破沉浸体验的新高度。
原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我不是范逸臣
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有着更加开放的平台园地,有着更加宽广包容的体量,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技巧的艺术个性地展现,有着更多不同水平不同爱好作者的全方位参与,有着促使艺术争鸣与前进的多角度的张弛的讨论,有着更多良莠不齐和被利益绑架的所谓“作品”与“名家”,有着更多急功近利所衍生出来的低级趣味的精神鸦片。
网络文学在中国,有着蓬勃向上积极奋斗鼓舞人心陶冶德品的极其有益的一面,也有大量缥窃仿制变相盗取他人写作成果的鄙劣之徒,更有生产人格麻醉精神沉沦道德鲜廉寡耻的精神吗啡的下三滥的下作之徒,所以净化网络文学空间,也是一个长期的韧性的斗争。
同心缘想你
最大的区别,我觉得是传统文学是写在纸上进行传播的,而网络文学是写在网络上可以用电子设备进行观看的。而且,网络文学一般不要求特别高的严谨性,是每个人都能够随意写作的,而传统文学要经过一定的科学考证,一定的排版编辑。
拖鞋猫
论《红楼梦》诗词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一、红楼梦诗词界定及分类简引
《红楼梦》是“文备众体”的百科全书,汇聚了众多体裁的诗文佳作。人们通常所说的“红楼梦诗词”已是“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略称,其中还包括“诗词曲赋”以外的各种韵文体裁,广义上有诗、词、歌、谣、赋、谚、赞、诔以及联额等;狭义上则单纯指的是诗和词。本文论题为讨论方便,锁定为狭义上的诗词。据粗略分类统计,共有诗81首,其中五绝4首,七绝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歌行2首,乐府1首;词18首;曲18首;赋1篇。若还包括歌、谣、谚等体裁,共计207篇诗文。
这些诗词并非独立存在,蔡义江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认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红楼梦》的诗词不单单是情节发展的点缀之笔,而是与人物的性格,故事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本身就是表现对象。”[1]周汝昌更在《曹雪芹》一书中提到:“过去小说里的诗词,多属‘附加物’的性质,出自旁人或者说书者的口吻,到了《红楼梦》里,诗才正式成为小说的内容有机组成部分,用诗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自然是目的之一。”[2]可见诗词是解读《红楼梦》的一重要通道。据周雷先生统计,约有4篇诗词注明撰书来由,陈述立意本旨;约有25篇诗词深化主题思想,表达人物观点;约有130篇诗词塑造典型形象,隐寓人物命运,约有29篇诗词描绘典型环境,烘托故事氛围,约有14篇诗词展开故事情节,贯穿艺术结构;约有7篇诗词交待历史背景,反映社会风尚。[3]周雷先生的分类可谓精致,这就充分证明红楼梦诗词具有丰富的建构性功能。为什么诗词在此具有如此特殊而深远的作用,这类“诗家语”本身有着饱满的审美指向,按周振甫语:“诗要求就精练,可以省去的话就不必说,叙述可以有跳动。”“诗家语”的好处在于“含蓄有味”和“突出形象”,先天的优势加上曹雪芹的天才调遣,使红楼梦诗词具备了全方位作用。然而,《红楼梦》诗词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当推塑造典型形象、隐寓人物命运的130首诗词了。其中有十几套广为传诵的组诗,每组诗词分别歌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诸如: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14首),红楼梦曲(14首),春灯谜(10首),咏白海棠(6首),菊花诗(12首),螃蟹咏(3首),牙牌令(7首),咏红梅花(4首),灯谜诗(3首),怀古绝句(10首),酒令(3首),花名签酒令(8首),柳絮词(5首)等等。本文讨论红楼梦诗词自然围绕这些诗来谈。这些诗词从作者角度来看,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是人物自作诗词;其二是作者站在客观立场或透过人物“第三只眼”来看的评论诗词。如图册判词和红楼梦曲都是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语气,分别永别咏叹金陵十二钗和宝玉的。
两种诗词或对人物形象诗意化的塑造起着其他艺术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或精确地切合不同人物的思想志趣、文化素养、性格特征、社会地位,也巧妙映现了人物的经历、结局。同时部分诗词用瀸语笔法,具有隐喻性,寓言性,宿命性,隐寓人物的悲剧命运,使人物形象具有神秘化的特点。
二、映现:诗词与人物的形象塑造
综观《红楼梦》,诗词可以说是小说的魂魄,抽掉播撒其中的众多诗词,文章便失去了灵魂。鲁迅先生曾说“自《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指的正是《红楼梦》把诗词的韵文文学与小说的叙事文学融合一致,使诗意与写实充分同一起来。大观园就是一个诗的王国,以宝玉为中心的一群女儿就是一群诗的女儿。宝玉虽为男性,却是女性化的。她们咏诗、作诗、题诗、赛诗……诗成为她们生命的象征。这里的“诗意”从文化上理解是相对于专制伦理之外的一种自由的象征。说宝玉、黛玉的诗意人生就是指他们与专制污浊抵抗,追求个性自由的一生。最后大观园这个诗的王国的衰落,也是自由的衰落,众多儿女“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悲剧也即“诗意”悲剧。诗词的巧妙运用是人物形象诗意化的一个枢纽。
1、客观评论诗映现了人物形象的诗意化
作者站在客观立场或透过人物“第三只眼”来看的评论诗在《红楼梦》中,是很多的,有的侧重于完善故事结构,有的侧重于建构人物性格。就后者来说,如小说第三回评价宝玉的那两首西江月是作者亲自站出来为宝玉立论评价,宝玉黛玉初次见面一见如故,借宝玉之眼观黛玉的赞词都属于这种情况。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执夸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段词本身意境并不美,但活脱脱一个“痴痴傻傻”的贵族公子形象跳脱出来。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他身居于珠围翠绕、艳婢姣童不离左右的安乐环境中,过的是锦衣玉食的豪华生活,照常理说来应该是没有什么“愁恨”的,但贾宝玉偏偏“寻愁觅恨”,由于他蔑视一切功名利禄,“不通世务”,厌恶贾雨村等钻营官场之流,不屑与之为伍,他大骂八股文“不过饵名钓誉之阶”,而谈“仕途经济、应酬庶务”都是“混账话”,这样不入流、不随俗的少年公子,无法承担起封建家庭的重望。这些行为都被那个社会所不容,他感受不到自己理想得以呼吸的空间。他也正是如此般行为得到了其父贾政为代表的阶级的贬斥“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2、人物自作的诗词映现了人物的独特个性
如果说作者或他人之眼来评论人物会带有品评主体人物的主观意象,而人物自作的诗词,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是最能体现人物不同个性。诗是大观园充满生气的灵丹妙药,他们成立“海棠诗社”,诸芳饮酒作诗,宝黛之间以诗传情,以诗交心,香菱学诗,黛玉教诗……,全文都是围绕诗的制作。要描写一群很聪明而富有才情的儿女们赋诗填词,已非易事,再要把个人之作拟写得诗如其人,体现出各人物不同的性格、修养、爱好、志向,那必然是加倍的困难。但在作者笔下,黛玉的风流别致,宝钗的含蓄浑厚,湘云的清新洒脱……,都各有个性,互不相犯。诗词在赋予人物某些特点时,考虑到他的为人行事以及与身世经历之间的联系。如黛玉作《桃花行》,宝玉一看便知出于谁手。宝琴诳他说是自己写的,宝玉就不信,说“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还说“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这些话表明作者在模拟小说中各人物所写的诗词时,心目中先已存有每人的“声调口气”,“潇湘子稿”绝不同于“蘅芜之体”。以下以宝钗、黛玉为例试作分析。
三、结束语:诗词之于小说的作用
根据1982年的统计,《红楼梦》中的人物,有男495人,女480人,共计975人。[4]其中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至少有四五十个,曹雪芹辅以诗词塑造这些人物,可谓起到了其他叙述语言无法完成的功用。首先,从作者和故事人物来讲,身份都是名门官宦家族子弟,不同于一般市井百姓,文学造诣上颇有高雅的品味,诗词作为贵族文学,也注定了为他所信手拈来作为心声的传达。其次,曹雪芹的悲天悯人、愤世嫉俗的思想在清朝的文化专制时代背景下,不可能放胆的直接表达,而诗词这种婉约、隐喻正好为曹雪芹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提供了一个隐蔽的表达方式。再次,《红楼梦》的“由来同一梦”这种人生幻灭感,与诗词所能营造出来的空灵缥缈的气氛是相配的。诗词在《红楼梦》中不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因素,而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的精髓,是小说的气韵。没有诗词的元素,大观园女儿们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和各自悲剧的命运便不可能得到诗意表现。曹雪芹运用诗的隐喻性与叙事的纪实性一虚一实的结合,使《红楼梦》成为一部似梦非梦的诗意写实古典佳作。
注释:
---------------
[1] 蔡义江著.《蔡义江点评红楼梦》,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2] 周汝昌著.《曹雪芹》,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
[3] 刘耕路著.《红楼梦诗词解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4] 朱一玄著.《红楼梦人物谱》说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页
原贴:求一篇3000字文学论文
陈小歪
网络文学主要是指网络小说,以电子的形式发表在网络上供人阅读,而传统文学更偏向于纸质出版。当然现在传统文学很多也已经制作成电子版本供人阅读,但传统文学一般先发表的都是以纸质的形式先发表。这两者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创作篇幅不一样。网络小说的特点就是每日连载更新,篇幅巨长,一般几百万字,甚至千多万字的也不在少数,而传统小说一般十几万字,几十万字都算是很长篇了,上百万字的已经很少,跟网络小说的篇幅完全没法比。
二,读者受众不一样,网络小说偏向于快餐文化。喜欢看网络小说的读者追求的更多是小说故事的起伏性是否足够,主角代入感是否够强,能不能引起自己的阅读爽点,这些才是网络小说读者比较关注的。而传统小说更多的是偏向于对人性的探讨,对社会问题的剖析,时代变迁对人的影响等等这些深刻问题的探讨。喜欢读传统小说的读者可能无法接受网文过于空洞,可能也不愿意花那么长的时间去追几百万字的文。
三,创作门槛,创作方式不一样。网络小说创作门槛非常低,只要在网络上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发表小说文章。而传统文学因为纸质的发表渠道要求较高,有好多关的编辑审核。所以写传统文学的往往要求要高,不是说随便写就可以发表的。
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各有各的长短处,很多网络小说质量也非常高,纸质小说也不见得本本都是精品,所以两者没有高低之分,不同的文化需求,就会诞生不同的创作方式。
昨夜東風
就语言而论,网络文学更注重语言本身、语言外在的质感;而传统文学更注重语言的内涵,看起来朴素的毫无出彩之处的语言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
就结构而论,网络文学的随意性更强,但真正的具有文学意义的随意性却很少,它的随意有时显得松散、哗众、不合情理。而传统文学则要紧密得多,虽然它也在不断地寻找自身的突破,但当这种突破显得不合情理时,突破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就故事而论,网络文学更注重故事的可读性,而传统文学更注重故事内在的意义——传统作家总是想方设法地给他(她)的文章贴上思想的标签。
当然,以上只是一般性的区别,随着网络的深入人心,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有资质的写手融入了网络之中,在网络中形成了一个纯文学圈,虽然这个圈子不是很大,却有足够的力量让传统媒体惊讶——因为在这个纯文学圈中,许多作品已不是能用网络文学四个字概之。在这里,网络文学更接近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
德芙顾里
不对!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日益发展推广,网络文学也越来越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许多网站(如网易的文化频道)还曾就网络文学问题专门开展过讨论。对于什么是网络文学,人们的看法各异。在我看来,首先在网上发表并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就属于网络文学。那么,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会有什么影响呢?笔者认为,网络文学能够对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力形成很大冲击,从而对未来文学的发展方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法国著名学者福柯认为知识是一种权力,可谓见解深刻。权力实际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的文学领域也是如此。在官本位的中国传统社会里,文学与现实的政治权力联系紧密。那时候是学而优则仕,读书是为了将来做官,文学创作绝对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随便从事的事。翻一翻浩若烟海的传统文学典籍,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能够把作品流传下来的,没有几个是没做过官的。我们所熟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柳宗元王之焕孟浩然欧阳修辛弃疾陆游等等,都曾经是政府官员。杜甫很不济也做过一个小吏,陶渊明也还做过一个县长呢。经史子集里虽然也有在野文人的作品与民歌和传奇等流传,但那毕竟是很少数。文学的权力在这里是显而易见的,它通过政治权力得到了更强的凸显。
即使是在现代,文学的权力也不是隐微难察的。现代文学的权力主要是一种话语权力和话语资源霸权。现在某些作家和写手相互争风吃醋,漫骂攻击和大肆炒作,实际就是在争夺这种话语权力和话语资源霸权。在读者和市场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写者有了更大的名气,他(她)便能够更容易地推出自己的作品,从而也能够获得更多的金钱和更高的地位。同时,一旦他(她)的写作成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她)也便对文学问题有了更大的发言权,从而他(她)也就掌握了一部分文学话语权。
在这种话语资源和话语权力的形成和分割过程中,有两部分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分就是文学出版物的控制者(如报社、杂志、出版社的编辑、编审等等),另一部分就是文学评论者。文学出版物的控制者能够决定你的作品能否发表,从而也就决定了你能不能够参与话语资源与话语权力的争夺。很明显,如果他们不给你发表作品,你就别想让别人知道你的文学,那么你什么也不会得到。这些人的话语控制权是相当有力的。无数曾经对文学怀有梦想的人,很可能就因为自己没有名人推荐或在编辑部没有熟人,便无法使自己的作品被发表,在辗转碰壁之后,他们灰心地另投它途了。这其中可能不乏一些实际很有文学天赋的人。文学评论者也是强有力的话语权力所有者。凭借社会赋予他们的特定权威(他们被看作是文学家或评论家等),他们有资格来判断哪些文学作品是好的文学作品,哪些文学作品是坏的文学作品。靠这种话语权力,他们能够捧红一个写者,也能够棒杀一个写者。在传统文学中,话语权力在这两部分人的维持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限文学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所谓文学的主流和非主流,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他们来决定的。
然而,网络时代来临了,网络文学的崛起将会猛烈的冲击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力。因为网络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网络文学是大众参与的文学。网络文学不仅将会引开一大批传统文学读者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网络文学将会通过网络的特点,侵蚀传统文学话语权形成和分割的流程。在网络上,发表作品不仅不需要先做官,甚至任何人都不需要生花妙笔,都不需要名人推荐或编辑部熟人,只要你能有一台还不算太差的电脑,再加一部电话一个解调器,你就可以上网自由地发表你的文学作品,发表你的文学评论。虽然网站上也有编辑和管理者,他们有一些类似传统文学话语权所有者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但一则他们相对要有更多的宽容性,另外各类网站的繁多也足以使不同的网络文学写作者为自己的作品找到发表的地方。
在网络文学中,传统文学中编辑和评论者所拥有的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剥夺了。编辑没有能力阻止别人在网上发表作品,专职评论者在网上发表评论时,也无法使自己比一般读者的发言更理直气壮。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在这里,人们更少相信和服从所谓的权威,人们不仅有更多自己说话的权力,也有更多自己判断和鉴赏的能力。在这里,一部作品能有多大的价值和多高的地位,与传统文学的编辑无关,也与专职评论家的评论无关。发言权的平等,将使网络文学中更少一些话语权力,更多一些民主。从这种角度来看,网络无疑是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网络上,任何作者都可以自由地进行文学试验,选择他(她)所喜欢的题材和写作手法,表达他(她)想表达的思想。在传统的文学话语权力缺席的情况下,网络文学将更有利于促成文学发展的多元化和繁荣局面。应该说这是时代的一种进步。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学无疑也将会更加发展壮大。以书刊报纸为主要媒介的传统文学,失去的将不仅是部分读者,更重要的是还有话语权力。这一进程的发展演化可能是比较缓慢的,但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它的影响必将会越来越清晰。
籈刂
网络时代来临了,网络文学的崛起将会猛烈的冲击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力。因为网络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网络文学是大众参与的文学。网络文学不仅将会引开一大批传统文学读者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网络文学将会通过网络的特点,侵蚀传统文学话语权形成和分割的流程。在网络上,发表作品不仅不需要先做官,甚至任何人都不需要生花妙笔,都不需要名人推荐或编辑部熟人,只要你能有一台还不算太差的电脑,再加一部电话一个解调器,你就可以上网自由地发表你的文学作品,发表你的文学评论。虽然网站上也有编辑和管理者,他们有一些类似传统文学话语权所有者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但一则他们相对要有更多的宽容性,另外各类网站的繁多也足以使不同的网络文学写作者为自己的作品找到发表的地方。
在网络文学中,传统文学中编辑和评论者所拥有的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剥夺了。编辑没有能力阻止别人在网上发表作品,专职评论者在网上发表评论时,也无法使自己比一般读者的发言更理直气壮。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在这里,人们更少相信和服从所谓的权威,人们不仅有更多自己说话的权力,也有更多自己判断和鉴赏的能力。在这里,一部作品能有多大的价值和多高的地位,与传统文学的编辑无关,也与专职评论家的评论无关。发言权的平等,将使网络文学中更少一些话语权力,更多一些民主。从这种角度来看,网络无疑是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网络上,任何作者都可以自由地进行文学试验,选择他(她)所喜欢的题材和写作手法,表达他(她)想表达的思想。在传统的文学话语权力缺席的情况下,网络文学将更有利于促成文学发展的多元化和繁荣局面。应该说这是时代的一种进步。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学无疑也将会更加发展壮大。以书刊报纸为主要媒介的传统文学,失去的将不仅是部分读者,更重要的是还有话语权力。这一进程的发展演化可能是比较缓慢的,但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它的影响必将会越来越清晰。
MK路过蜻蜓
东晋文士的生活方式与文学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文士与唐前文士的生活方式
一、基本概念的内涵
1“文士”的内涵
2“生活方式”的内涵
二、中国古代文士生活方式及成因初探(政治、文化氛围、文化思维、个人经历)
1正统“文士”的生活方式及成因
2非正统“文士”的生活方式及成因
第二节 东晋文士生活方式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东晋文士的生活方式
总括形成原因【1政治原因 2、社会风气 3、文化影响 4、个人喜好 5、团体活动】
第一节 淡泊明志,辞官归隐
一、东晋文士淡泊明志、辞官归隐的整体概况
二、淡泊明志、辞官归隐的特点
1、淡泊明志、辞官归隐的动机目的
淡泊明志,寄情自然
2、淡泊明志、辞官归隐的形式方式
3、 淡泊明志、辞官归隐的归宿
辞官归隐,另辟世外桃源
第二节 寄情自然的山水游处
一、东晋文士山水游处的整体概况
二、山水游处的特点
1、 山水游处的动机目的
独特的服饰与形象(游山玩水时,服饰及其形象已成为一种文化)
2、 山水游处形式方式
山水成为文士情感寄托之所
3、 山水游处的归宿
情寄自然而超脱物外的精神气韵
第三节 超脱现实的谈玄论佛
一、东晋文士谈玄论佛的整体情况
二、谈玄论佛的特点
1、谈玄论佛的动机目的
2、谈玄论佛的形式方式
3、谈玄论佛的归宿
2.3.2.1.1清谈阔论
2.3.2.1.2对名教和自然富有创见
2.3.2.2 东晋文士论佛的特点
2.3.2.2.1儒释道的融合
2.3.2.2.1 深化、细化佛教之意蕴
第四节 现实生活中食药饮酒的寄托
一、东晋文士食药饮酒的整体概况
二、食药饮酒的特点
1、谈玄论佛的动机目的
东晋之前,不能说没有文士辞官归隐、淡泊明志,但很少有像东晋文士这般形成潮流。夏、商、周时代,在史册明文记载中,对名誉对官位脱门而逃,能够称得上“文士”的,商末的伯夷和叔齐兄弟是代表之一: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史记·伯夷列传
后人对伯夷和叔齐的看法几乎都持肯定的姿态,但不乏持相异看法的。比如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于1902年曾写过杂感组诗,其中有诗句言:“夷齐两饿鬼,明理认不真。只愿干戈起,不思涂炭臻。心中有商纣,目中无商民。”对伯夷和叔齐阻止周武王伐商纣,只知坚守无谓的道义,置处于水火之中的百姓于不顾的行径进行了批判。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伯夷、叔齐的做法确实与历史前进方向是相背的,做法并不可取。这与东晋文士淡泊名利、追逐自由的初衷是不同的。况且,当初归隐并不为人们所重视,难以形成规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士争相奔走于各诸侯国,宣传政治思想,以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几乎不存在归隐潮流的可能。秦王朝统一全国,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的高雅文化政策,文士避祸而归隐者有之,但与东晋文士追求自由而归隐仍然有别。西汉盛世,
2、 谈玄论佛的形式方式
3、 谈玄论佛的归宿
饮酒的诗化气息(“酒”成为文士的忠实伴侣,成为一种文化)
2.4.2.3食药的养生功能与“道士”气韵(食药包涵的道家思想)
第五节 闲适生活中的艺文往返
一、东晋文士艺文往返的整体概况
二、艺文往返的特点
1、艺文往返的动机目的
2、艺文往返的形式方式
3、艺文往返的归宿
2.5.2.1别具一格的审美方式
2.5.2.2独特的集会与游戏形式
2.5.2.3艺术大融合的舞台
第三章 东晋文士的生活方式对文学创作之影响
第一节 生活方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生活方式影响文学的面貌
1、生活方式作用于文学表现的客体
文学表现的客体是人类社会活动,具体而言,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各种关系与各类活动的总和。作为文学表现客体的人类社会活动,必然包含大自然、社会与人类本身,内涵相当广泛,诸如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战争乃至大自然的安静美好,人类喜怒哀乐的情绪等,几乎都可以纳入文学表现的客体范畴之中。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会对自然、社会和人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于中秋夜对月饮酒,寄托怀人之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因为诗人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方式,将观月、饮酒与念人之情、人生哲理巧妙的勾连在一起,改变了原来各自独立的明月、情感与饮酒,使得这些文学客体仿佛都随着诗人的心流走,具有了与诗人一般的情感。苏东坡满含诗意的生活方式,客观上并没有改变文学表现的客体的外貌形态,但诗人在不自觉中赋予了这些客体以情感。当诗人以不同的生活方式,把自身的所思所想寄托在文学表现客体之上,那此时的客体就不只是客观世界中的一员,而是带上了诗人感情色彩的文学客体了。这就是作者的生活方式会作用于文学表现客体的表现,它突出了作者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创造作用。
2、生活方式影响文学创作的主体
生活方式除了会作用于文学创造的客体,对文学创造的主体亦有影响。文学创造的主体即作者本身,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作用与被作用的关系,两者不能割裂理解。相对于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更具有主观性与能动性,他们是处于艺术生产过程之中特殊的艺术创造者。谈文学如果不谈文学创造的主体,就不能“知人论世”,容易陷入形而上的不着重点的局面。
(1)生活方式影响文学创作主体情感的表现
有人说,文学是一门人学,是一门只属于创作者自己的人学。不同的行为方式,会导致不同情感的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会对文学创造主体的情感产生不同的影响。文学创造的主体不是简单的生活着的每一个人,他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既能较好的感受审美,品味审美,还能对审美做出一番独到的评价。归根结底,文学活动是一个审美意识形态的活动,相比普通大众,文学创造的主体对于情感的感受力度和把握力度相对较强,至少在某一领域须更强。比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之一——高适——是唐代仅有的几个做了高官的文人代表,常年艰苦的边塞征战生活磨砺了诗人的气质,时不时透出不畏艰难、满腔豪情的情感,表现在诗中就是一股迎面而来的豪迈气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孟浩然——则非如此。孟浩然几乎不曾于官场中叱咤风云过,平平淡淡地在山水田园中度过了一生。孟浩然的山水田园式的生活方式与高适出任朝廷高官、驰骋沙场的生活方式不同,导致两人情感不同,不同情感指导下的文学创造也是千差万别的:人们很难将高适的诗歌与孟浩然的诗歌相提并论。文学主体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必然收获不同的人生经历与人生情感,体现在文学中,其差异也就显而易见了。
(2)生活方式影响文学创作主体表达的方式
文学主体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不同情感的形成与表现,情感不同,表现形式不一而足。陆机《文赋》曰:“体有万殊,物无一量。”指的就是文章的样式多种多样(往大了说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往小了说,每一种体裁还可以细分),文学创作主体要根据实际情感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正如前文所说高适与孟浩然,一个是征战边塞的将军,一个是山水田园的“垂钓人”,经历与心境几乎没有重合之处,他们采取的表达方式(一个边塞诗、一个山水田园诗)差异颇大。这是因为作为文学创造主体的高适也好,孟浩然也罢,他们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两种人生阅历,倘若采用同样的文学表达方式,或许就难以达到“诗言志”的目的了。这是为什么历代文学史上,人们很喜欢将有相同经历的艺术家的创作归纳为一种经典的表达范式,比如,当代文学中“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即是如此。当然,我们说生活方式会影响文学创造主体的表达方式,并不意味着生活方式决定表达方式,因表达方式的采用也是因时因人制宜的。
3、生活方式促成文学艺术的大融合
文学创作主体的不同生活方式,还能促成文学艺术的大融合:将各种文学艺术、文学思想聚集一起,交相辉映,碰撞出新的火花。比如,我国学术史上第一个高峰期的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学派思想纷呈。思想家、文学家们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游走各个诸侯国,游说的生活方式扩大了本派文学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了其他学派思想的主要观点,从而反思、完善并提升本派思想。又如,我国古代文人十分热衷的交游、集会生活方式,琴棋书画各类艺术家、艺术形式汇聚一堂,很能促进文学的发展。三国之际的“西园之会”是有史料记载的我国最早的文人集会,就很好地促成了建安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东晋文士生活方式对文学创作影响
一、 淡泊明志、辞官归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东晋主要代表文士有孙绰和许询、陶渊明、王羲之、王献之、谢安、顾恺之、袁弘、卢谌、温峤、庾阐、曹毗、袁弘、孙盛、习凿齿、苏蕙和王珣等。其中,文学以陶渊明为杰出代表,书法、绘画分别以王羲之父子、顾恺之为典范。自古以来,文学和书法、绘画难以分割,擅长书法、绘画的文士经常也会进行文学创作。要想准确了解东晋文士生活方式对文学产生的具体影响,既要紧紧依靠擅长文学的文士及其创作,也无法脱离书法和绘画领域的文士。这样,才能得出一个较为公允而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选取各类生活方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士及其创作,以阐释东晋文士不同的生活方式对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1、淡泊明志、辞官归隐的代表文士及其创作
谈起辞官归隐,必然绕不过东晋最为杰出的文学家、田园诗歌的代表——陶渊明,正如前文所说,辞官归隐作为当时一种常见的文士生活方式,并非陶渊明所独有,很多有名的人物,比如王羲之、孙绰、许询等都曾有过归隐的生活。这里不妨以陶渊明为例谈一谈。
(1)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亦称陶潜(晚年更名为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今江西省九江(东晋时称浔阳柴桑)人。关于陶渊明的生卒年,学术界历来存有异议。有学者根据宋书·隐逸传(南朝·沈约著作),认为陶渊明生于公元三百六十五年;也有学者从陶渊明诗歌中寻求论据,得出陶翁生于公元三百五十二年。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有名的战将陶侃,文武双全而人格高尚;陶渊明小时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孟嘉家里,孟嘉是当时的名仕,尤爱喝酒,藏书颇丰,对陶渊明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陶渊明作为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隐士,也是东晋乃至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典范。陶渊明一生的大致经历,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九岁以前,主要是读书生涯;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入世为官生涯;四十一岁之后,躬耕田园生涯。五柳先生传较好地概括了陶渊明主要的生活境况与人生追求,成为诗人自己的人生写照之一。在国人眼中,提起陶渊明,总绕不过“菊花”、“酒”、“孤云”一类词,这些词几乎成为他的代名词。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把“菊花”吟成了自身的写照,谱写出一曲隐士永恒的诗;“性嗜酒”、“少饮辄醉”、“曾不恋情去留”,酒是陶渊明永恒的朋友,也是陶渊明鲜明性格的描绘;“万物各有托,孤云独无依”,独身一人、遨游高空的孤云,既是诗人一生孤独无助、无人解怀的悲歌吟唱,也是陶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精神的高贵书写。我们基本很难从陶渊明的一生找出辉煌腾达的时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独立人格,促使诗人几度辞官,终归田园。陶渊明去世之后,曾数次拜访过他的颜延之为他做了陶征士诔,其中,“畏荣好古,薄身厚志”当为陶翁一生的真实写照与高度概括。
(2)陶渊明归隐之作
有宋一代文豪苏东坡曾在追和陶渊明诗引一文中,盛赞陶渊明:“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虽说李白、杜甫比不上陶渊明这一论点有待商榷,但总体上较为公允地评价了陶诗的大致风貌。前代不乏有人喜爱陶翁、倡导陶诗,但影响皆不及苏东坡。自苏轼公开倡导陶诗,使陶诗渐渐进入世人的眼球,经历时间的洗练之后,终于获得应有的文史地位。那么,陶渊明作为东晋有名的隐士与中国首位成就很大的田园诗人,他的文士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对他田园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须探讨的一大命题。
纵观陶渊明一生所作,既有四言、五言诗,也有辞赋、记传赞述和祭文,其中四言诗和五言诗篇目较多,辞赋和记传赞述类的文章也不乏名篇。较为有名的诗歌有归园田居(5首),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饮酒二十首,责子,拟古九首和杂诗十二首等;辞赋有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并序和归去来兮辞并序;记传赞述类文章有桃花源记并诗和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的这些作品,与陶渊明一生的写照紧密相连,比如五柳先生传就很好的将自身“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宁静致远的品格很好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通过读这一篇辞赋,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贫困但风骨依然的东晋文士之精、气、神在闪闪发光。我们既能感受到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折腰”的铮铮傲骨,与享受归隐生活的恬淡自然,同时也无法避免地认识到归隐生活的艰辛。正是因为归隐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惬意,少不了为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而奔波,因此,诗人热衷于归隐的淡泊名利的心境才越发令人敬仰。
2、淡泊明志、辞官归隐对文学创作影响的具体体现
东晋文士所采取的的这种淡泊明志、辞官归隐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对当时乃至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是长久存在的,后代文人每每在困境之中,就会不自觉地想起以陶渊明为代表的辞官之隐士,效仿之,并以此标榜自我。东晋文士的淡泊名利、辞官归隐的生活方式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士独到的精、气、神影响着文学的风骨
东晋文士淡泊明志、辞官归隐的生活方式,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与世无争,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人”本身,而非外在名与誉的追求,其深层次展现出来的是文士独到的精神、气质与神韵,这必然会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反映出来。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气”就是文学创作主体的精神血气,精神血气的阳刚或是柔弱都会在文章之中表现出来,并且这种精神血气并不会由于后天的改变而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是说,东晋文士采取辞官归隐的做法,很多不是一时之冲动做出来的秀,而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心想静心远世的追求;这种淡泊明志本身的真实性,导致他们在文中的情感也是几乎真实的(不乏少数文学作品虚构的可能)。因此,东晋文士辞官归隐对文学带来的第一个影响就是,文士本身的精神血气给文学创作的风骨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淡薄无争的气质与神韵。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节选):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诗人将回归田园、远离官场的喜悦,用朗朗上口的诗文表现出来,堪称是我国文学史上表达辞官归隐思想的典范之作。诗人在第一段表明辞官归隐,回到阔别已久的田园才是心的向往,旅途似乎因此显得格外的顺人心意,小船顺流而下,诗人衣袂飘扬。在晨光到来的那一刻,诗人满怀愉悦地向路人询问前路为何方,恨不能眨眼间就回到家中。第二、三段写归家后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与人生感悟。整篇辞赋以和谐的韵律谱写了一篇一气呵成的归隐之歌,不难品味出陶渊明藏在这些唯美的语句之下的独特的精、气、神:那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态度的抉择,一种中华文化孕育下的文人风骨的生动体现。这样的精神血气并非仅此一篇而已,在很多著作中都或隐或现的存在着,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二十首便是明证之一。
(2)为文学创作添加了一种冲淡自然的文风
文风即文学的风格,是指从诸多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共性特征的文学风貌。东晋文士淡泊名利、辞官归隐的生活方式还对文学风格产生影响。这一点与文士归隐所体现之精、气、神影响文学风骨,是一脉相承的。东晋时期,归隐不是二三人特立独行的行为,而是形成了一股潮流,这股潮流表现在文学内部,即影响其风骨;表现在文学外部,即形成一种恬淡的文风。刘师培中国中国文学史讲义提到:
晋人文学,其特长处,非为析理已也。大抵南朝之文,其佳者必含隐秀,然开其端者,实为晋文。又出语必隽,恒在自然,此晋文所特擅。
东晋之诗,其清俊之篇……自陶渊明起,乃合嵇、阮之长。
明确指出了东晋文风中存在的自然清俊的特点。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为例:
归园田居(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歌以亲近自然的姿态,将诗人劳作的画面与途中所见所感展现出来,使人读之仿佛亲临南山之下,与诗人一起劳作,一起经历了一个普通农民的耕种生活。整首诗歌自然平淡,看似无奇,读来却令人于平淡之中见真理。
二、山水游处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山水游处的代表文士及其创作
东晋时期,山水游处是文士热衷活动之一,放纵于山水从山水中获得心灵的洗涤,是文士游山玩水的主要目的。谈到山水游处,必然绕不过历史上有名的兰亭集会的主要人物——王羲之。
(1) 王羲之其人
据晋书·王羲之本传记载,王羲之出生在东晋时期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这江左第一大族的家庭里。年幼时沉默木讷,未引起大人的注意,到了青少年时期,才开始展露锋芒,成为王氏家族的佼佼者。王羲之在年仅十三岁时就得到周顗的慧眼赏识,使王羲之受人关注。后王羲之深受其两位伯父——王敦、王导——的器重。据晋书·王羲之本传记载,王羲之年轻时,担任王敦主薄的阮裕深负盛名,而王敦对王羲之说:“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王导几次三番要授予王羲之官职,为他的仕途热心安排。《世说新语》中赏誉七十二、八十、一百,品藻三十、四十七、八十五,容止三十等篇都是时人对其赞誉的记载,他的书法在其年轻时已备受赞誉。王羲之出众的才华及其备受当时名士赏识器重,已为他的仕途的辉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羲之被授予的第一个官职是秘书郎。这只是一个六品的闲官,是晋宋时期门阀士族青年初选之职,也可以选著作郎一职。一般只须任职十来天便可升迁到其他岗位。秘书郎主要任务是负责整理、校对宫中的图书,兼管宫中禁书,工作十分轻松简单。王羲之当完十多天的秘书郎后,便升迁为会稽王友。而这也是个六品的清闲官职,主要是与年幼的会稽王作伴为友并陪同学习,并在王府里接待宾客,安排游宴等事宜。之后王羲之转任临川太守(位于今江西省临川县西),因此被称为“王临川”。这可谓是王羲之一生官场上担任的第一个较为正式的职位。临川在当时属于偏远之地,远离北方战乱,可谓是一处世外桃源之地。王羲之担任的便是这样的一地方小官。不久,王羲之又由临川太守改任吴兴太守(位于今浙江湖州市),亦是地方小官,可谓同级调动罢了。到了而立之年时,王羲之应征西将军庾亮的邀请,任征西参军,累迁长史,在武昌。当时同在征西幕下的还有王羲之的从弟王胡之、王兴之,好友范汪、孙盛、孙绰、庾翼、孟嘉、殷浩等人。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王羲之在这段日子里曾与殷浩、王胡之以及庾亮等人登上南楼理咏,众人相聚在一起工作、生活,日子可谓过得其乐融融,相处愉快。此时,王导升任丞相,有意安排王羲之进京为官,然而王羲之拒绝。晋书·王羲之传亦有记载,王羲之在回复殷浩的书信中说道:“吾素自无廊庙志,直王丞相时果欲内吾,誓不许之,手迹犹存,由来尚矣,不于足下参政而方进退。”
后王羲之辞官,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他与东土士人一道游山玩水,服食采药,“游遍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四处游历,欣然叹曰:“我卒当以乐死。”游玩归来,还可以修植桑果,游观品尝。教育子孙,尽享天伦之乐。时而还与好友亲朋共欢宴畅饮。在写给谢万的书信中,向好友谢万叙说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形,字里行间充满着无限的轻松、惬意之情。还在书信中感叹道:“古之辞世者或被发阳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今仆坐而获逸,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天赐!违天不祥。”[3]王羲之虔诚信奉五斗米道,所以更增强了辞世遁隐的急切之心。
(2)王羲之山水游处之作
。
2、山水游处对文学创作影响的具体体现
(1)促成山水审美意识的崛兴
(2)为我国文学添加了山水题材
三、谈玄论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谈玄论佛的代表文士及其创作
郭璞、孙绰、许询、卢谌、庾亮、孙盛
2、谈玄论佛对文学创作影响的具体体现
四、饮酒食药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饮酒食药寄托的代表文士及其创作
何晏、陶渊明饮酒组诗、王羲之、
2、饮酒食药对文学创作影响的具体体现
五、艺文往返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艺文往返的代表文士及其创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2艺文往返对文学创作影响的具体体现有宋一代文豪苏东坡曾在追和陶渊明诗引一文中,盛赞陶渊明:“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虽说李白、杜甫比不上陶渊明这一论点有待商榷,但总体上较为公允地评价了陶诗的大致风貌。前代不乏有人喜爱陶翁、倡导陶诗,但影响皆不及苏东坡。自苏轼公开倡导陶诗,使陶诗渐渐进入世人的眼球,经历时间的洗练之后,终于获得应有的文史地位。那么,陶渊明作为东晋有名的隐士与中国首位成就很大的田园诗人,他的文士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对他田园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须探讨的一大命题。
4.3.1.2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亦称陶潜(晚年更名为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今江西省九江(东晋时称浔阳柴桑)人。关于陶渊明的生卒年,学术界历来存有异议。有学者根据宋书·隐逸传(南朝·沈约著作),认为陶渊明生于公元三百六十五年;也有学者从陶渊明诗歌中寻求论据,得出陶翁生于公元三百五十二年。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有名的战将陶侃,文武双全而人格高尚;陶渊明小时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孟嘉家里,孟嘉是当时的名仕,尤爱喝酒,藏书颇丰,对陶渊明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陶渊明作为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隐士,也是东晋乃至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典范。陶渊明一生的大致经历,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九岁以前,主要是读书生涯;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入世为官生涯;四十一岁之后,躬耕田园生涯。五柳先生传较好地概括了陶渊明主要的生活境况与人生追求,成为诗人自己的人生写照之一。在国人眼中,提起陶渊明,总绕不过“菊花”、“酒”、“孤云”一类词,这些词几乎成为他的代名词。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把“菊花”吟成了自身的写照,谱写出一曲隐士永恒的诗;“性嗜酒”、“少饮辄醉”、“曾不恋情去留”,酒是陶渊明永恒的朋友,也是陶渊明鲜明性格的描绘;“万物各有托,孤云独无依”,独身一人、遨游高空的孤云,既是诗人一生孤独无助、无人解怀的悲歌吟唱,也是陶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精神的高贵书写。我们基本很难从陶渊明的一生找出辉煌腾达的时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独立人格,促使诗人几度辞官,终归田园。陶渊明去世之后,曾数次拜访过他的颜延之为他做了陶征士诔,其中,“畏荣好古,薄身厚志”当为陶翁一生的真实写照与高度概括。
陶渊明作为东晋有名的文士,他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饮酒寄托;其二,辞官归隐,淡泊明志;其三,田园生活中的艺文往返。
结语(约500字)
致谢
原贴:给我一个文学方面的论文
尛纸鸢
人真是多变,有时凌云壮志在我胸,似乎天下没有干不了的事;但没过一天,情绪一落千丈,把自己关闭起来,思想一切事情。人真的除了平常的机械活动外就没有了人生的意义,是一片空白的天地吗?
不,当学习繁重,压得我透不过气时,我会选择一本文学书去浏览众文;当做事不顺心时,听着轻音乐,徘徊在文学的殿堂,了解文学的真谛;当心情愉快时,拿起笔抒写一切文学的句子。
在文学的世界里,我比较喜欢小说。小说的情节令人意想不到或者深思,虽然小说没有散文和诗歌的词藻华丽,意象丰富;没有话剧的结构独特,场面精彩;没有议论作品的语气铿锵,思想突出;但它有自己的独特:塑造的形象真实,文笔平实,具有幽默感,主题突出,感情丰富,令人易懂。
在平常的日子里,有一本好的小说在手,身边的琐事都会变成音乐,犹如甜蜜的约会在等着你,但是,好的小说不容易得到,一般掏钱包去买或到图书馆借。最可惜的是,有时有钱也买不到自己心爱的或买了一些里面有许多错别字的书。
看小说给了我丰富的课余生活。它让我懂得人生的意义,人与人之间感情,办事的技巧等,都是在其他书刊号上难以得到的真理。它让我对文学增添了爱好,平时静下心来,写一些精致的文章,给自己的人生缀笔色彩。
没有文学的心灵,是一片干涸的沙漠,没有文学的世界,是一片荒凉的墓地;没有文学的人生,是一段寂寞而漫长的苦旅。文学,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文学,是墓地里一簇鲜艳的玫瑰;文学,是寂寞而漫长的苦旅中的一个美丽而耐人寻味的童话。人,不能没有文学和翅膀。
如今,我时刻有小说陪伴在身边,它会在我劳累之余给我惬意,亦会在我困惑之时为我指点迷津。我感谢文学,因为它陶怡我的性情,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欢乐与希望!
我与文学
人真是多变,有时候凌云壮志在我胸,似乎天下之大.可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干不了的。可是一天不到,情绪却一落千丈,连去做任何事的勇气都没有了。人,真的除了平常的机械活动外,生活就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意义吗?
不,当然不是。当学习繁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会选择去图书馆,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当心情不佳,烦躁不安时,我会选择听着音乐,静静地看书,用文字来平静我的心灵;当心情愉悦,文思如泉涌时,我会选择拿起笔,写下一切想写的东西,用文字来品味生活。
文学的种类有很多种。有人钟情于那优美的散文,有人热爱着寓意深刻的小说故事,有人喜爱那结构独特的话剧,有人热衷于那词藻华丽的诗歌……而我,却深深迷恋那唯美的童话故事。
童话,也许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是毫不起眼的,她没有散文的意想丰富,没有话剧的场面精彩,没有议论文的思想突出,没有小说的幽默感……她所具有的,只是那完美的结局。
可以说,几乎每个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完美的。白雪公主虽然被赶出了家,可她最终得到了她的爱,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灰姑娘虽然从小就受继母和两个姐姐的虐待,可她坚强,于是她得到了一个幸福而美好的婚姻;丑小鸭尽管至始至终都遭遇别人的冷眼,母亲和兄弟姐妹的排斥,可他最后却蜕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而在所有我读过的童话中,我最爱的,还是那《小美人鱼》,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在我小的时候,当我初次读到这篇文章时,我哭了,我不明白,小美人鱼她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她明明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她可以杀了王子,然后回到大海,继续无忧无虑地做她的最最骄傲的公主,继续跟她的姐姐们一起唱歌,继续跟她的父王和母后撒娇……她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她为什么要选择把匕首扔掉呢? 我不明白。上了小学后,再次读到这个童话故事,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小美人鱼之所以选择牺牲掉自己,是因为她觉得,人不可以这么自私,为了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利益,就去伤害别人,甚至是去杀害别人,这不是她想要做的,于是,她选择了牺牲自己。当我踏入初中的大门,想起这篇文章时,我知道了,原来,成全别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也许你要说,现实是残酷的,根本不可能像童话故事那样美好。是的,现实是残酷的,他不可能如童话一样美好,任何事情都像你所想象的那样 ,没有悲伤,没有痛苦。可是,正是由于这残酷的现实,才有了我们对如童话一般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只有有了向往,才能向着所向往的东西努力,奋斗,真正的能够让生活如童话一般,没有痛苦和悲伤,充满的,只是无尽的欢乐和美丽。
我喜欢童话,喜欢她的美丽,喜欢她的完美,喜欢她带给我们的向往。
原贴:给我一个文学方面的论文
虾米大Boss
毫不夸张的说,自古以来,文学就是一个高大上的名字,是上层阶级和文化人接触的。
而自近代以来,新文化运动,白话文的出现推动文学进一步发展,文学开始从上向下延伸,我认为网络文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它使文学再一次向下延伸,满足了底层百姓的精神需求。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肯定造成了冲击,未来传统文学的出路就是放下身子,拥抱网络文学,大众喜闻乐见,且对人民有益的文学才是好的文学。
liu_da_chang
最近看到关于这样一个问题的探讨: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作为一名网络文学的爱好者和从业者,笔者觉得自己有资格对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可以直接给出答案:网络文学是文学,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文学,至于为什么?请看笔者笔者给出的以下五点解释:
第一,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文学。这条原因,像是笔者给网络文学下了定义,而实际上,网络文学确实也是凭借网络来传播的,否则又如何能叫网络文学呢?而对网络文学更深层次和准确的解释是:人们把自己写的小说、诗歌和散文等文学作品,发布到网络上,以供读者欣赏和阅读,如此也就诞生了网络文学。
第二,网络文学叙述事情、描绘事物同样符合文学的规范。这条原因,其实就是从网络文学的内容来分析了。大家都知道,最常见的网络文学就是网络小说了,咱们也就以网络小说为例。在很多人看来,网络小说强调各种写作技巧,包括:金手指、代入感和小说爽点设定等等。而其实网络小说更要符合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第三,网络文学是传播更广的大众文学,当然是文学。可能笔者的话不得不辨证一些了,其实很多人不同意网络文学是文学这个观点,主要是认为文学是一个高大上的名词,而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也就需要有选择了。如果是抱有这种观点的人,那么笔者只能说,你的观点太狭隘了,谁说文学创作只能是少数人的权利,难道我们普通人就不能写文学作品了,就不能写小说了。
第四,网络文学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是文学。这条原因,则是从文学的发展趋势上来解答的。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放到文学上,那么自然也是未来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快速传播的时代,而网络文学作为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当然是属于文学范畴。
第五,网络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当然是文学。这条原因,就涉及到人们否定网络文学是文学的原因了。因为很多人坚持,文学的范畴只能是书写在纸上的传统文学作品,而网络文学由电脑打出来的,其中很多内容比较肤浅、通俗,娱乐大众,从而片面否定了网络文学的文学价值,而实际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不应该区别对待,如果把那些所谓的高大上的传统文学作品放到网上,那么它们算不算网络文学呢?那么这样的网络文学又是不是文学呢?如此再辨证的一看,网络文学其实是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不过由纸质改为网络,那么它当然是文学了。
getwolf
1.现在的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文学是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具有历史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而网络知识是时代的一种潮流,使许多的学生的思想提前成熟失去了童真!
2.传统文学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教养和文化水平!而网络知识却是截然不同的,它包含的是更多时尚新颖的简写网络语言!相反传统知识就更容易帮助人们更好的成长!不会使自己在学业上有什么遗憾(如果有,那也是少数的)
所以我认为传统文学比网络文学更能推动文学发展!
本人是一名初中生,这就是我的答案。
thezack
上边回答的几个都很有道理,我说说我的看法:
1、传统文学一般结构比较严谨,作者从立意、起草、修改、出版、复查等程序一步一步走过来,决定了它的文章结构严谨、用语规范、较少错别字和语病。作者一般立意以后写作过程都是按照最初的方向和结构来写,但是缺点是写作周期较长。如果是小说的话一般要1年以上甚至几十年才能问世,而且问世以后能否受到读者欢迎也是未知数。象《红楼梦》,作者都已经去世了还没有能问世和写全,最终40回还是别人代笔。
2、网络文学的优点是传播迅速、受众广大,可以和读者互动,根据读者的好恶来及时改变行文风格和故事走向。而且不必等到完全写完才能与读者见面,而是写多少就能让读者看到多少。而且可以写完整偏文章或者小说以后觉得很受欢迎的,再印刷出来。
缺点是网络使作者和读者都陷入了一个信息完全充分的境地,大家都很浮躁,造成网络文学的错别字和语病较多,很多网络文学也很肤浅和粗制滥造,象目前的很多网络小说。而且和读者互动的过程中会使作者没有或者丧失了最初写作的方向,而是一味的为了讨好读者而根据读者的好恶来写作,这样的作品只能是文化快餐,而不是有营养的精神大餐。这就使得网络文学的结构松散,语言肤浅,经不起推敲和琢磨。
3、上边的那位所说的把传统文学放在网上,网络文学以传统的方式出版,其实这是偷换了概念。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但是严格来讲,(此处省略若干字,留给中文专业的来解释),所以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是有严格区分的,它们的并不以传播介质的不同而改变其属性和概念。
暂时就想到那么多了。。。^_^
狂吻金花花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无疑是更是应适应市场,并且在文学题材上有很多新的尝试和创新,但是由于按字数售卖、更新模式、用户口味的影响,总体的文学性比传统文学还是要差的。但这也无可厚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户需求造就市场,而文学的用户需求则取决于这个国家民众的平均文学水平以及精神富足程度。网络文学很好的适应了市场,并获得了回报。我们应该对其充满敬意。
流云·归晚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网络文学确实是更受人们的欢迎的,很多的人他们都喜欢在空余的时间拿着手机看网络小说,而不喜欢待在家里面捧着一本书。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还有就是现在社会迈入了快节奏的社会。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差异之一表现在它们的阅读方式上。网络文学的阅读方式就是人们可以直接在电子产品上进行阅读,既方便又省时,无论在哪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只要手里面有电子产品,就可以阅读到网络文学。很多的人他们为了方便通常都是看网络文学,而很少花上很多的时间看传统文学的。作为一个00后,其实我也是更喜欢看网络文学而不喜欢看传统的文学的,因为在我看来,在网络上我能够找到更多的内容,而且更加快捷。而如果我们想要看传统文学的话,那就是捧着一本书在书桌那里安静的看着,相对来说,传统文学会给人一种更加宁静的感觉。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差异之二表现在它们的内容上。现在网络文学的一些类型是非常的多样的,不仅有一些名言著作,专业知识,教科书内容,而且还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网络小说。只要在网上轻易的搜一下关键词就能够出现一大堆的作品,这也就是网络文学的便捷之处。传统文学它们是比较优秀的作品,现在有很多的文人才子他们也更喜欢看一些传统文学,而且在传统文学里也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
所以在我看来,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他们两个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别。但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都对于我们社会的进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阅读书本的同时能够令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境界得以提升。
走着走着心宽了
最开始接触网络小说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用手机上网速度比较慢,3G还只是个传说,经常登录腾讯门户网站看小说。感觉网络小说不想传统小说那么中规中矩,不用讲究什么文学功底,网络小说家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各种光怪陆离,各种狗血剧情,什么妖魔鬼怪,什么刀山火海,什么侠骨柔情……反正总有一款是你的菜。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网络文学呢?
个人认为,网络文学就是作者们以网络为载体,用文字或图形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某种想法,或抒发某种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更直接,更大胆,也更快速!
网络文学是科技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它脱离了对纸质载体的依耐,比传统文学更经济,更环保。网络文学它将现实世界已发生,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直观的表现在虚拟网络上,再反馈到现实世界的人手中,它是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交流的语言。
网络文学出现同时推动了传统文学的发展,它促使了传统文学慢慢的变革。各种文化流派,通过网络文学,相互交流,让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学推向世界,让全世界人民都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所以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应该是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最终我相信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可能会融合在一起,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文学产物!
樂樂
1、削弱了创作的积极性,毕竟作家也得吃饭。
2、很多素材被网络媒体曝光,尤其是喜剧,你看很多桥段都是在网上流行过的,再拿来效果就差的太多了。
3、网络作品良莠不齐,造成网上一搜一大堆的书,可是没有一本值得去读。搞得好作品也很难脱颖而出。
以上均为个人看法,有不同意见者大家讨论。
原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香格里拉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亲农意识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以自己的农村隐居生活体验为基础,直接描写农村田园风物和农事生活。他的诗表现出浓厚的亲农意识及躬耕陇亩的劳作实践,主要表现在:大量描写田园风光,表现对农村、对土地的深深热爱之情;歌唱农民,赞美劳动与农民建立深挚的友谊;亲身参加农耕劳作、自力更生、咏叹自己的劳作经历和感受。而这些诗表现出的亲农意识与他的隐逸情怀不无关系。一、 优美的田园风光
从诗歌的历史上看,在陶渊明之前,只有少量的以民歌形式出现,以田园为背景,表达某种情感的农事诗。如《诗经》中的十亩之间、七月,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之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之兮,行与子逝兮”。七月的第二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耜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它们所描写的农村风光很简洁、单纯。自然景色描写,只是陪衬的作用,只是人物活动的一种背景。作者的意图不在于表现出它们的自然美。而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内容就是描绘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并且通过朴素的语言,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诗人对农村、对土地的热爱,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如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典型的农村风光,房前屋后栽满榆树、柳树,美丽的桃花、李花飘来阵阵清香,炊烟袅袅,创造出一幅静谧、安适的画图。这从笔端自然流露出的文字,是只有那怀着对土地、对农村环境的真切热爱之情的人才可为的。再如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里诗人采用白描手法,平淡无奇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农村风光图,让人读来毫不费力,但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热爱田园的感情。初夏时节,房子周围树木茂盛、恬静幽美、鸟飞到此搭窝筑巢,树上虽无艳丽的桃花李花,也不见飘拂的榆钱柳絮,但茂密的绿树却隐藏着惬意的清阳,鸟儿欢叫更衬托农村环境的清幽恬静。诗人所写的树、鸟、风、雨、房屋等等,无不蕴含着诗人亲近农村、喜爱土地的真诚之意。
二、 与农民的深厚友谊
常年的劳动生活使陶渊明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与农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这种交往反映在诗歌中显得极为真挚和情趣盎然。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后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农闲时节,与诗人共相来往的,不是那些骑马驾车的达官贵人,而是“披草”的农夫,他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他没有封建土大夫的架子,是那样平易近人,而农民也把他当作知己,热诚相待,“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与农民随意攀谈交往的情状呼之欲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所关心的也是桑麻的长势,收成的好坏。他的思想感情还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庄稼的茁壮成长,耕地面积的日益扩大而兴奋、喜悦,又为庄稼遭霜霰侵袭凋零而担心、忧虑。所以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他这种关心农事,亲近农民,与农家通声息的行为,在东晋门阀等级森严的时代是特别难能可贵的。因为在当时的贵族大夫阶层价值观念中,始终存在着对农业和农民的鄙视。移居二首也写了他与农民邻居间的友好往来。与邻居们同劳作,共游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其二云: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谈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欺吾。这里,诗人与农人之间率真融洽的关系被表现得如鱼儿与水一般,亲密无间。“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斟酒品尝,躬耕田野,披衣相访,这些与农人之间和谐惬意的生活,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认识,对田务、农人的深切的体认。也是自己永远躬耕田亩的决心。这种亲近农民的意识,与“田夫野老”共同的“躬耕自资”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是他们欢乐的根源。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突破了前代的一般农事诗的田园风光描绘,同时又超越其后代的以旁观者姿态出现在诗歌中的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注的角色,而形成了自己在田园诗中独有的风格。
三、 自己的辛勤劳作
亲近农民,与农人为邻,赞美劳动,是他亲农意识的表现,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他更写了自己亲自耕作的感受和体验。而这种农业劳作的实践意义,也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如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真切地描绘了晨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和自己的感触,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他还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实实在在地道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种豆在田亩之中,但由于农业技艺不高,豆苗稀少,而草则长得旺盛,虽是如此,诗人仍是起早摸黑,披星戴月,早晨出去一身露水,晚归也是一身露水,白天自然是一身汗水。劳动虽然十分艰苦,但陶渊明却对这感到舒心惬意,充满了自得的情绪,他不把劳动当作“下贱”的事,而认为这很符合他的心愿。
正因为诗人有亲自参加劳作的体验,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与情感都融入到浔阳江畔的那片土地,承受着农耕劳作的全部艰辛,才能对农民田园劳苦的生活的认同,也才能把劳动描绘得如此细致入微。这种真实感的产生,亲自事农桑后所再现的田园风物及体力劳动后的畅快,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都是后代田园诗人所无法达到的境界。无论是唐代孟浩然在襄阳鹿门的吟唱,还是王维在辋川别墅的幽歌,他们的田园诗虽然都不乏诗情画意,但他们并无躬耕田亩的切身体验,作者没有或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执着和真诚于土地,对土地的那份特殊情感。始终缺少的是陶渊明作为一个农民劳作后所拥有的艰辛和快乐的情感。因此读这些诗,就觉得有些做作。所以我们说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之祖,但同时他又把这一诗歌形式发展到无人企及的高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有长期躬耕生活的深切体验。再如,庚戌岁九月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勒,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及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及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这首诗一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农业社会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人类生计,衣食二字极为重,物质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创造物质财富,每个人都有不可推诿的责任。这个道理出自陶渊明之口,尤为可贵。诗人认为,人生应该把谋求衣食放在首位,要想求得身安,就必须亲自经营衣食。这里用反问句,暗示出当时的统治阶级鄙视农桑劳作,而陶渊明却抛弃官场,勉励自己坚持躬耕,不能不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诗人在此先叙述自己从春天起就从事农田劳作,从未间断,看来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字里行间流露出丰收的喜悦。因为这收获是辛勤劳动所得,“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早上带露出去从事田间劳动,晚上背着劳动工具回来,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尽自己的微薄的努力。虽然自己所作有限,然而也是傍晚才回家,可见劳动是辛苦的,那么要做到“岁功聊可观”就更不容易了。“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本来劳作很苦,而山中霜露既多,又风气先寒,当然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对诗人来说,就尤其要付出更多艰辛,前文我们已说过,诗人在归田的第二年,曾“种豆南山下”,而“草盛豆苗稀”。时隔数年,现在山中种稻,却能做到“岁功聊可观”,他对“田家岂不苦”已有切切实实的体验。而这却是他维持生存的唯一手段。诗人躬耕自食,心安理得,劳动虽苦,但他以苦为乐,这种志愿长期参加农业劳作的可贵情操,是他浓厚的亲农意识的有力佐证。
四、 陶渊明的亲农意识与隐逸情怀
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浓厚的亲农意识,这与他的隐逸情怀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正是他的遁隐山林,使他有了真正接触自然、农民以及亲身劳作的机会。
陶渊明自幼受儒家传统教育,有积极处世之心,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在荣木中说:“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他想驱车策马,出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抱负,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大济于苍生”②的理想。他还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③可见他的胸怀。但是,到了陶渊明青壮年时期,东晋政治完全陷入混乱,使他空有一腔壮志,却无由施展。因而诗文里感叹不遇的话很不少。他曾经出仕,那虽然也许是对政治还抱着希望和聊且一试的想法,但更多的却是不得已,由于政治形势的裹挟,由于生活的逼迫。他与世俗那样格格不入,却不得不混迹官场,所以精神十分痛苦,充满了悔恨负疚的心情。几度悔恨之后,他毅然下定决心,与官场永诀,以躬耕终老。饮酒第十二首说:“长公曾一仕,壮士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官场的权力争夺,政治阴谋的血腥,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再也难以忍受。因而“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再也没有出仕。
陶渊明是从恶浊的官场来到宁静的田园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是彻底地否定了自己的前半生的。他把仕途官场称之为“尘网”“樊笼”,恨不得尽快脱离开这种险恶的环境,立即回到他那十分熟悉而又亲切的农村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说自己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无时不想着原来自由飞翔的森林,就像被圈在池塘里的鱼无时不想着原来自由浮游的河海,过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心情在他的归去来兮辞里表露得更明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非昨非”带着一种悔恨的心情彻底地否定了过去的自己,一旦摆脱了岐途、险境,他便欣喜若狂了。“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哪怕是早一刻看到自己的家门,也成为一种极大的快乐与安慰。用这种情绪与感情去描写农村,去抒写田园风光,当然是对官场、仕途的一种彻底否定。
在与劳动农民交往中,陶渊明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质朴,并与劳动农民建立了真挚而深厚的友谊,这使从污浊的官场归来,看多了尔虞我诈、追名逐利的世人的陶渊明发现了真善美,心灵得以涤荡。因此他由衷地歌唱农民,赞美与他们建立的纯真友情。
陶渊明归隐躬耕,是真正对仕途的厌弃,对自由的追求,而不是身在江湖而心在官场,不是家有良田万顷而回乡过地主生活。他来到田园,拼命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他的心一时被陶醉了。他欣赏田园,真可谓是一往情深,如痴如醉。他经常叨念的是“静念园林好”、“园田入梦想”,比起恶浊的官场来,田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诗人的心灵,触着田园的秀美景物,便立即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以开阔的胸襟,超尘脱俗,全身心地拥抱着秀美纯洁的自然,领悟着人生的真谛。在这里,诗人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解脱,人格的真正自由。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体验为基础,在田野这一空间里,直接描写田园风物和田园生活,又含有隐逸情怀的诗歌。他的伟大和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亲农意识及躬耕陇亩的劳作实践。可以说,正是这一点使得陶渊明有别于古代一切失意的士大夫文人,使他成为封建时代唯一真正有资格称得上“乡村诗人”的作家。而他的田园诗表现出的浓厚亲农意识,正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他又借这些诗,表现了他隐居不仕的高致,从而成为“古今隐逸之宗”。
参考文献:
[1]陶渊明的仕隐 李华著 首都师范大学报 1995.05
[2]《陶渊明诗文赏析集》 李华 巴蜀书社 1988年版
[3]湖南教育学院学报刘济远 2001.04
[4]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孙静著神州学人 1999.1
原贴:给我一个文学方面的论文
lancy
蓝雪孤灵
原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Dapbulous
原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why-why
原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asakura0320
zhangjiaxi123
~静寂之悵~
忘川泊宁
luluwkaka
butler
ivalen_msn
睡不饱的死娃儿
季威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主要区别就是发表的媒体不同。传统文学发表于报刊杂志,网络文学之所以称“网络”,就是因为发表于网络。
传统文学因为报刊杂志有众多的要求和版面的限制,能真正发表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这就会使一部分有才华的人,失去成功的机会。
网络文学则要比传统文学广阔的多,好比一个露天的大舞台,只要你愿意写,能写,别有有损国家社会人性的言论,都可以发表出来,接受大众的评品。写得好的,终会获得大众的赞赏,成功是随时随地的,只要你有才。现在很多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人,凭几部或一部作品一夜成名,这是之前传统文学做不到的。
内容方面也有很大区别。传统文学主要是写实,描写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掘人生和社会的美丑。传统文学要求是必须深刻而又内涵。网络文学是一种“文学快餐”,更注重外表的绚丽多彩,要求题材新颖——多玄幻,故事情节波澜曲折,再有就是为了吸引人,内容都是特别的长,起步就是几十万字,上百万字,有的甚至写几年还在写,这就有些变态了,对作者和读者都是一种折磨。
近些年来,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出现了互相学习和融合的现象。许多传统文学学习网络文学的节奏和语言,使传统文学也变得生动活波,招惹喜爱起来。而网络文学也渐多都市写实作品,不像之前人批评的肤浅,变得也有内涵有气质了。
所以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是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未来不管哪种文学都是不可缺的。
pearlesspe
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学逐渐赶超传统文学,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传统文学也凭借原有的优势,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忠实受众群体。总体来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以下区别:
1.写作平台不同,准入门槛也有差异
网络文学主要依托于网络,准入门槛低,只要有兴趣,都能在网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传统文学主要依托纸质传媒,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必须有一定文学功底才能写出让读者满意的作品。
2.盈利模式不同,内容质量也有差别
网络文学主要依托网络按着文章字数盈利,而传统文学则依托传统媒体通过发行读书来盈利。这样的盈利模式,导致网络文学中的文章以吸引网友为目的,内容需求刺激,引人眼球,总体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传统文学内容相对严肃,要求严格。
3.受众群体不同,传播速度也有区别
网络文学受众群体多集中在青少年和受教育相对少的群体,文章在网络上传播速度快;传统文学的受众群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文学有一定追求,文章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4.追求的目的不同
网络文学总体上更多是为了盈利,追求娱乐化的轻阅读;传统文学更多为了传播文化和促进文学发展,追求深度阅读。
当然,网络文学也有质量上乘的作品,只不过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检验。
liana6699
我感觉有很大的区别,网络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在网上传播的小说,个人感觉最大的区别就是观看的方式,网络小说,发一章的时候都可以看,哪怕一张只有1000多个字,但是传统小说,除非他把这一本完结了,否则除了作者自己和一些其他的人谁也看不到,但是一本小说有多少字就不用我说了吧,而且,传统文学要配很多的插画,而网络小说确不用,而且网络小说是连载的形式,可以弃更。而且在写的时候也可以参考读者的意见,而这个是传统文学无法参考的。
而且你们可以看一下网络文学的涉及面积真的很广,现在发展越来越迅速,希望网络文学的环境能稍微改观一下,不要那么乱。
这就是我的理解,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再下方留言评论。
落岸之鱼
区别较大,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两大文学的所处背景与创作手法。
传统文学,排除诗词戏剧,只说小说。古代的小说文本,多是建立在真实的历史和民间传说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在小说没写出来前,这一个素材早已在民间就有了。文人根据素材整理创作,便形成小说。由于这些小说的作者,都是有较深古典文学基础的文人,所以创作的小说,无论在用词用典,还是在遣词造句,小说讲述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小说里包含着浓厚的儒释道三家的思想。
从民国时候开始,便走向白话文,但仔细去读民国时期文人的作品,譬如鲁迅,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郁达夫,朱自清等大家作品,不难发现,他们的文字表述,夹杂着多个方面,比如古典文词,西方字母,日本文字,还有既不是文言文,也不是像现代这样的纯白话文,形成了“大杂烩”。这不是不专精的结果,而是自由思想下的学贯中西的博学体现。
所以民国时期的作品非常耐读,既有传统古典文学的影子,也有白话文的过度创新,还有英文与日文的串接。可以说,没有文化功底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到了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到现在,尤其是解放前后出生的作家群,大多都写中国乡村的革变,形成了柳青《创业史》,路遥《平凡的世界》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学,也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乡土文学是传统文学的最重要代表,因为数千年来,中国是以农业社会立本的。而当代,传统文学便是抛开纯故事的讲述,注重人物命运为出发点,有的小说,几乎不讲故事,以一种意象性来体现小说艺术。
由此可见,传统文学不是以讲好故事为标准的,而是以体现人物与人性为基础的,一切都要为人物命运与人性服务。
网络文学呢,是互联网出来了,一些热爱文学的爱好者,由于找不到发表的诉求,而将文字发到网络论坛社区或QQ空间,逐渐形成了一股网络文学热潮,这跟资本家将更多资源与金钱投入到互联网事业有很大关系。
最初的网络文学几乎是跟阿里巴巴同时诞生的,甚至更早一点。后来很多作者选在天涯论坛,起点,还有幻剑书盟等发表作品,这些网站走出来很多知名的作家。像当年明月,就是出自天涯,写鬼吹灯的天下霸唱,也是起点中文网的作者,若是没有网络,他们或许一辈子只能是默默无闻,喜好文学的爱好者罢了。
所以,网络给了无数文学爱好者一个讲述自己内心世界的窗口,让无数被埋没的爱好者走上了职业作家之路。而网络文学,不仅门槛很低,写小说的手法也千奇百怪,非常大胆,也带来了低质量与重复的不利局面。
早期的网络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接轨,很多作品都有传统文学的功底,比如熟知的甄嬛传,其文字水平很高,天下霸唱写的小说,文字语言非常精炼,不是一般网络小说可比的。
现在的网络小说,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人在手机上看小说了,所以产生了“无线小说”,也就是只讲故事发展,纯粹的以读者与娱乐为主。还有“轻小说”,“漫画小说”,“宅小说”等。说白了,就是网络小说根据读者的反应来打造文本,主动权往往在读者那里,而传统文学,主动权往往在作者这里。
现在网络文学已经是一种潮流和主流,与传统文学并重。中国作家协会已成立了网络作协委员会,各地也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知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更是成为一颗闪亮明星,担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等。可见,国家对网络文学的重视。
victoria811
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区别:
1.门槛高低
网文门槛较低,全民皆可参与。基本上有想法,就可以下笔,更多的是追求故事的新奇,从而来吸引读者。而传统文学,往往作者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知名学者,自身已经获得了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他们有了好的故事内容,或者符合广大读者认知的知识,或者其他内容,通过严谨的文笔,将故事或者知识等等其他内容传播给读者。
2.写作目的
网文写作目的明确,更多的是为了将自己的爱好或者奇妙的想象分享给读者,来获取相应报酬。而传统文学的目的,往往都是作者已经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通过写书立传从而来达到立言的效果。从而让更多的人来认同自己的观点,或者通过学习能够获取一定的知识。
3.文学价值
相对来说,由于网文门槛低,作品良莠不齐,往往不太注重用词造句的严谨,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很多都是故事精彩,看起来很爽,但是没有文学价值。而传统文学相对来说,相对来说,比网文就要严谨得多。
以上三点,也就是我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也是我认为传统文学更被上位者推崇,而网文更被草根喜爱的原因
gghhbvcc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属于文学范畴内的,但是我感觉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也是有区别的,这可以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作者方面来讲,可以分两点:第一,就是作者的创作态度。网络文学的创作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网友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创作的,它因读者的爱而爱,读者的恶而恶,主要以让读者爽为主,让读者有很强的带入感,在读小说的过程中能忘记现实中的阵痛与挫折。而传统文学是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的积累,他是以作者的感情想法为创作思路的。无论读者好惡,他都有自己的创作走向。就像《红楼梦》无论读者怎么不愿意,他仍然是个悲剧,《水浒》中梁山仍然被招安一样。第二,作者的写作水平和社会经历。网络小说的门槛较低,许多人都可以写,他们的作品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筛选,就投入市场,参差不齐,一切都是以读者选择。因为网络读者的水平年龄所限,它对网络小说的文笔要求不高,越让读者容易理解越好,越受追捧。所以网络作家很少炼字,许多章节有重复和注水的嫌疑。
第二方面是外界原因。第一,读者的需求,让更多的写手弯下腰来,变得媚俗,因为读者才是自己生存的动力。第二,许多网站都是根据读者的点击推荐来推捧写手,这样也让许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思想的写手作品,门前冷落,失去创作动力。第三,网络小说都是连载,都是一天一更,有的一天多更。不像传统小说那样多年磨一剑,这也说明了传统文学的深邃和严肃性。
justinepeng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区别我想应该是在文笔上。在文笔上,传统文学用词基本上是属于严谨,优美而活泼生动的。
可以对比很多作品,比如张爱玲,“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但是这句话还是很美,又很有哲理,在描述一件事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魔力。
要事业先得搞好学问,没有学问哪来修养智慧,怎么办得了大事 --亦舒 《圆舞》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沈从文《边城》
这些文字,写出来似乎就完完全全是一个场景展现在眼前,很舒服的感觉。
她思索了一下说:“有的,我有一个男同学,功课很好,不认识他以前我只喜欢玩,不大看得起用功的人,写作也只觉得单凭才气就可以,可是他劝导我,使我明白好好用功的重要,光凭才气是不行的——我至今还在用功,可以说是受他的影响。”——张晓风她曾教过我
这句话曾经影响我很多年,虽然因为生活的原因,一直到现在不能全心全意地写文章,但是这个话一直叫我要谦虚,人有天赋,不努力等于白费,就像现在的我。
传统文学的意义与网络文学是不一样的,传统文学,几乎都存在某一种深刻的意义。
对人的思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于文字里最纯粹的东西是最美好的,你去比较用词用句,表达情感和描述场景的功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网络文学,很多都是东拼西凑,甚至结合时下最流行的语言,但显得很粗俗,没内涵,对人的作用,大都只是一种娱乐。即使个别是有些深刻的文字,但大都只觉得晦涩难懂,没有流传的意义。
传统文学,很大程度上对人是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的,耐人寻味的,甚至是渊源流长的。即使你不深入了解,只要看上哪一句话,都会在你心里或多或少留下印记,经典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我读传统文学,很多时候,身心是在修养,心灵得到洗涤。一种很美好的,就会在心里感叹怎么会有这么美好的文字或者场景,而遇到悲惨的,或者是现实的真理,则会警惕自己,万万不可跟着犯错。这些都是网络文学所不能替代的。
t.zany
类似问题,以前回答过!我的想法如下。
文学是语言表达的一种艺术,通过一定文字组合形式,表达人对于外在世界的体验。
网络文学,把过去以纸为主要书写载体的所谓传统文学,搬上了互联网,使得记录和传播的载体发生重大变化。
网络文学,相对传统文学。一是把大众的文学话语权扩大,普通人也可通过互联网扩散自己的文学观点。二是传播规则变化,由传统文学时代的你写的好不好,平台说了算,变为大众一起来评审。三是传播速度提升,打字上传网民就能看显然比收稿、审稿、组稿、发布等环节后再看来的快。四是诱骗的、虚假的、色情的等负面内容误导能力变强,这是快速传播、监督滞后造成的。
总之,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有好有坏,提高辨别能力,否则就会被洗脑!@纸墨晴空 原创是一种态度,我原创我自豪!
山海经
相比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更突出标题传统文学内容跟标题是连在一起的,可是网络文学不一样,它更突出标题,我们打开网络,看到的不是文章内容,而是标题,标题决定了网络文学的打开率和点击率。
可以说,网络文学,标题决定了文章的“生死”。
因而,想要写出受欢迎的文章,做好标题十分重要。
传统文学依附于纸质,但是网络文学却依附于网络,它的作用在于通过媒体传播信息,因此,传播性质变得更加凸显。
网络文学都特别注重内容的传播度,选择文章主题的时候,都要考虑是否具备传播性,甚至于,这是文章的必备要素。
网络文学主要指公众号文章,写过这类文章的人都知道,约稿函都会强调一点,要正能量。
这是文章能够入选的第一标准,正因为网络文学更具备传播性,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读者,如果文章充满了黑暗,悲凉,负能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网络文学必须把正能量放在第一位,以正面的能量,积极向上的精神为宗旨。
网络文学是粉丝经济的产物,换言之,网络文学更大程度建立在粉丝基础上,粉丝多少,决定了阅读量的高低。
为了博取更多的阅读量,许多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更加在意读者的感受,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被读者喜欢,在网络上红个半边天。
所以,网络文学需要粉丝基础,注重跟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跟读者产生共鸣。
我是苏乐,专注分享写作干货,欢迎你的关注,期待你的点赞评论。
luck鼠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节奏快,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细工出慢活。而且网络文学相比更加鱼龙混杂,各种工作室,网站层出不穷,网络作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且网络文学无论是初中生还是中年人,只要注册账号就可以进行文学创作,抄袭,情节类似的情况不断出现,近年来的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等后也传出抄袭丑闻。有实力的作者想要出名难而抄袭者却得道猖狂。
恐龙
很简单,网络文学是不停的烘托烘托,,一个屁大的事能写七八章,只有读完这七八章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传统文学或许就是段几句话而已。
网络文学不注重场景对话,传统文学注重。
前者读起来兴奋 ,后者读起来心累
Rmy-L-DEU
网络文学更具有开放性,新鲜性,实时性,短暂性。
传统文学更具有历史性,严谨性,文学性,意义性。
网络文学相较于传统文学不足够严谨,很强的时效性,缺乏文学的美感,在词句运用上没有传统文学那样推敲,有文学精神。如果说网络文学是文学的前菜,那么传统文学便是文学的主菜。传统文学凌驾于网络文学,又是网络文学不可或缺的基础。
change、
介于你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区别一个概念,文学不等于小说,同样的,网络文学不等同于网络小说,而传统文学也不等同与传统小说。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不是太大,区别在于载体不同,其他的都差不多。
而区别大的其实是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
两者的区别在于,网络小说重商业性,而传统小说重文学性。
我们可以把小说当成一个商品来看,网络小说注重盈利性,所以网络小说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般都是一种内心的虚荣自己欲望的满足。
而传统小说则注重于可以通过自身给人们带来一些实质性的价值,比如让人明白一个到底,给人一种启发,指引迷茫的人选择一条道路!
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一种,传统小说也是传统文学的一种,虽然两者差别很大,但是文学本身没有什么差别!
lionhan
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现状比较
网络的介入使得文学写作不再是创作者一个人的事了,而变成一种集体智慧的凝聚,走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新路.但是,与传统文学一样,网络文学的本质还是文学,它与传统文学有着解不开,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一)存在方式的比较
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较之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有文本载体、文本形式和文类界限的易位.
(1)文本载体的不同
传统文学作品主要以书本、杂志、报纸等“硬载体”文本出现的,它们陈列在书架上,摆放在案桌前,构成一种广延性的物质性存在.网络文学则以电子符号的软载体形式存在于电脑中,传输在互联网上.在这里,文学创作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随意性,也可随时更改.
(2)文本形式的不同
传统文学是线形平面的文本构造形式.尽管其也可以运用插叙、倒叙等手法或多线索结构,但由于媒介的三维物理空间的限制,其文本的空间是凝固的,容量是有限的.网络文学显示的是超文本链接的立体构成形式.它的特征是阅读的多线性或超线性,即由线性结构转向链接性结构,由刚性结构转向弹性结构,由封闭结构转向开放结构.
(3)文类界限的不同
在传统文学类型中,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四分法”,同时,纪实文学和虚构文学、文学创作和生活实录、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都非常明确.当我们在欣赏某一传统文学作品前,我们都会事先知道它属于那一种体裁或在阅读的过程中轻易地分辨出来.但在网络文学中,文类界限已变得模糊或被淡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很难分清它们属于哪一类文体,因为这些作品给我们的感觉往往是模棱两可,传统的文学分类法对它们无从归类.
(二)创作模式的比较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的不同主要包括构思方式和创作手段两个方面. (1)构思方式的比较
传统的文学构思是个人化的艺术思维,它要基于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不断为内容而寻找形式,以整体的艺术观照来施展自我潜在的艺术创造力,为作品的生成打造审美原创的艺术胚胎.而网络文学则不同,它的写作是随意的,无需完整的艺术构思.如一位文学网友所说:“文字在我是生活状态,只喜欢第一时间的真实感受,不会为文而文,没话找话.我只是坦坦然然地写下我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解说.你有你的体验和实证,我也有我的,我们享有平等的话语权.”
(2)创作手段的变异
网络作者首先需要以机换笔,让一笔一划变成轻松的键盘输入,也可以运用万通笔作手写输入,或是语音输入.这种创作手段使文学创作者写作时不再低头,而是抬起了头,十个指尖在键盘上飞舞.
(三)传播模式的比较
(1)传统文学以书面材料为载体.
传统文学,属于单向传播,其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收者.对此,有学者评价说;“在这里,作者是一个绝对核心因素,是文本全知全能的主宰角色,一切都是已知的,既定的读者只是等候智者训导的角色.”
(2)网络文学有双向交流的特征.
网络文学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受者→传播者(或其他接收者).在一般情况下,读者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才更容易产生阅读作品与参与交流的渴望.网络文学的作者和读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因为交互活动本身常常将欣赏变成了创作,或将创作变成欣赏.
(四)语言的比较
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创作模式以及传播模式的改变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变化.网络文学作为新型的文学样式,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语言的藩篱,表现出差异性.
(1)传统文学讲究文学语言的情感性,特别注重文学的表情达意,气氛的渲染,景色的烘托,传达出人物的情感体验.有时,为了作品思想内容和精神感情表达的需要,作者会对某些情节进行铺陈叙述.但由于网络文学受制于网络阅读和传播所需要的明了通俗等因素,其语言往往追求简约、形象和直观,词组缩写和符号表意成为网络文学中比较典型的语言形式.
(2)传统文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通常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来.通过阅读这些个性化的语言,你的脑海中就会勾勒出人物的形象.但网络文学语言抹杀了语言的个人色彩,而取之以格式化、程序化的语言模块,阅读起来更加生动自然.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是适应时代而产生的,它虽然没有传统文学根深蒂固的地位,但它也有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应该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妥善处理好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同时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精神粮食.
An、
我觉得没有任何差别,水平高了就是经典,水平低了就被淘汰。一些人其实就喜欢污蔑网络文学是垃圾,污蔑传统文学保守死板,事实上只是网络只是传播介质而已,你写生活类的小说不一定就是传统文学,写冒险类的,不一定就是网络文学。如果非要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传统文学更关注现实生活吧。
linglingcat_
谢谢邀请。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盈利模式,二者的所有区别都是由此引起的。
传统的核心盈利模式是版权方一本本卖书给读者。无论是题材来源的差异(作者选题、出版社选题),还是版权归属的差异(出版社所有、作者所有),都无法改变书是一本本销售的这种事实。而书的定价则是题材、成本(人力、印刷、仓储、运输销售等等)来共同决定的。
而网络文学的核心盈利模式则是将作品在网络上按字数持续售卖给读者。这点改变带来了后续整个生态的变化:在读者人数恒定的情况下,肯定是字数多的作品赚的多。当字数成为了作者赚钱的一个重要考虑时,作品文学性的重要性就会有所下降。由于作品是分段售卖的,那么作者会重视读者的在连载期间的反馈,作品倾向于让读者觉得开心(或者爽),否则会有大量读者停止追更的风险。这在中国是可以想象的,到处都有“你不XXX,老子就不用/买/看你们的东西”论调。这很正常,也是充分市场化的产品应该正视和重视的市场现实。由于作品是持续售卖的,所以更新快的作品会在各个平台得到更多流量,也会吸引到更多的读者。那么在更新速度和字数的双重压力的下,作品的文学性会进一步下降,毕竟人的精力和创造力总是有限的。由于是持续售卖,并且是进行网络销售,作者完全可以只写几千字就进行发表,观察市场反馈,降低了写作和市场门槛。读者在网络上可以轻易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作品,且初始金钱投入较低,会有更好的付费意愿。作者初始写作难度低,大量作者涌入网络文学写作;由于读者找作品难度低,读者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或者更追求爽)。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构成了一个网络文学作家的金字塔,同时也诞生很多很新的文学题材,比如修仙、穿越、乡村情色、游戏体验等等。所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无疑是更是应适应市场,并且在文学题材上有很多新的尝试和创新,但是由于按字数售卖、更新模式、用户口味的影响,总体的文学性比传统文学还是要差的。但这也无可厚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户需求造就市场,而文学的用户需求则取决于这个国家民众的平均文学水平以及精神富足程度。网络文学很好的适应了市场,并获得了回报。我们应该对其充满敬意。
复古小牛牛
美小娈超无敌
坏小子喜欢摇滚乐
varsha
星n_n星
原贴:给我一个文学方面的论文
伊吕波
原贴:给我一个文学方面的论文
昔年种柳
原贴:给我一个文学方面的论文
飒飒的飒飒
小沐75
Up-seven
你这个问题,在我们【橙瓜码字】的征文学堂有人提到过,我现在把他的回答复制过来给你看:
什么是网络小说,这个标签一直没有完整的合理的定义。
从载体看,在网络上发布的小说,连山海经在网络上发也可以算;而网络小说走无线或者实体,可它们还是网络小说。
从题材上,小说只要挂一个穿越,就带有网络小说的色彩。
从商业非商业这个角度来讲,亦不能完整诠释网络小说这个名词。
从与传统文之间的差距看,网络小说有连载,实时作者读者交流,带有玄幻奇幻色彩,等。
我个人的定义是:
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在网络载体及手机载体发布,实时连载,实时交流的小说,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如繁简体出版、影视改编、或具有大量网络数据支持的小说,方能成为网络小说,其作者,可称为网络写手——这个不是称呼,是一种职业,以之可维生的职业。
至于其他的写作者和他们的小说,可以称之为网络文学爱好者的网络文学作品。。。
一、什么是网络文学
所谓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但现在的网络文学,因为平台载体的更新转换,又有了新定义。
那就是以一切在互联网平台,手机平台,电子阅读器平台等新媒体,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
网络文学的代表,是网络原创长篇小说,因为长期连载,吸引读者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及订阅等,让作者得到了稿酬利益,甚至拓展到杂志报纸出版等其他纸质媒体。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
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网络文学的作者也都接受过传统文学的熏陶。同时,网络文学通过出版进入了传统文学领域;并依靠网络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学。
二、什么是网络写手
网络写手,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那么在网络上刊载自己的文章的,都可以算是网络写手,毕竟它只是一个群体名称。
但如果是以一种职业来衡量的话,就要以成败论英雄了。
一种职业,之所以能成为职业,是因为这个职业是人们工作后获得酬劳,并以之为生的。
所以当网络写手作为一种职业的时候,它的基本要求是,写手能够通过在网络或者其他新媒体平台上刊载作品,然后获得可供谋生的最基本收入。
因此,没有在网络文学上获得任何物质利益的写手,是不能归纳到网络写手这个职业里面的,只能算是网络文学爱好者,哪怕他的作品点击几百万几千万。
三、网络文学市场前景
网络文学市场,现在比以前萎缩多了,国内的政策导致出版艰难,加上竞争者众多,所以网络文学的成功率相对比以前低了。
但是能成功的作者,都会得到很丰厚的回报,因为现在的多元媒体平台,使得成功的作者,可以获得比以前多好几倍的回报。
网络电子版、繁体实体出版、简体实体出版、手机版权、漫画版权、游戏版权、电影电视版权等等,这些都是为一个成功的作者准备的。
四、网络文学创作要求
这里单指网络原创长篇文学。
在网络文学里,20万是短篇,50万是中篇,百万字才是长篇。
而在网络写手这个职业的作者群体里面,100万字是短篇,200万字是中篇,三百万字以上才是长篇。
这么长的小说,如果能维持读者的阅读情绪和阅读快感,甚至能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和阅读期待,那么,这样的网络小说就成功了。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情绪、快感、欲望、期待,这四种阅读需求的小说,那么,就可以写出好看的网络小说。
如何满足读者的阅读情绪,那就不能让读者感觉作者实力差,基础烂,情节错漏百出。
试问,如果有一篇小说,通篇都是错别字,标点符号不会用,两千字的章节,只分成三段,一个单句超过三十个字,一个复句有十几个标点,通篇都是引号开头的对话,到处都是形容词的细节描写,这样的小说,能看吗?
如何满足读者阅读快感,那么,就要让读者看得舒服,看得满足。
首先是字数,网络长篇小说每天都要更新,如果一天只更新2000字,用24小时的等待,三五分钟就看完,读者爽吗?
网络写手红不红,首先看每天的更新字数。日更三千,半死不活,日更六千,勉强维持,日更一万,大红大紫。
其次是情节,如果作者为了玩悲情,把女主角送给敌人去玩了,主角的亲人小弟全被杀了,这样的书,很容易被读者拒绝。
简单说,小说就是打一耳光再给个枣,如果你这个耳光把人打掉了牙齿,脸都肿了,再给个枣,读者肯定不会开心……
如何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和阅读期待呢?
这里总结了三句话,可以作为网络文学的创作手法来用。
1、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3、凤头猪肚麒麟尾
五、网络文学创作心态
1、耐得住寂寞,每天创作六千字以上,是一种非常寂寞的事情。
2、忍受得了失败,因为竞争者太多。
3、打好基础,千万不要让读者认为,这个作者其实只是小学毕业的水平。
4、做好前期准备,文章的大纲和细纲,市场的前景和预估和定位,读者群体的定位,作者作品的定位等。
5、修改的话,只能修改基础错误,和逻辑错误,不能因为感觉不好就修改,实力没有超过创作时的一倍以上时,怎么修改都会越修越烂。
6、别卖弄文采,网络文学以文笔简练情节吸引人为主,太多的形容词和细节描写,只是会让你的读者反感,起码在开头前三万字是这样的。
nicolemelody
网络文学出现的那一刻,就说明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读者与作者的边界在模糊,读者甚至可以影响到作者的写作方向。比如,作者网文连更的时候,如果读者强烈要求某个人不能死,那么作者可可能会让他活。
网络文学的写作速度快,但精品少。多数反应的是网民的心理需求。
传统文学是一个作家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对人生社会的反思。多数都是渗透着智慧的闪光。
至于冲击,个人觉得好的作品不会受到冲击,反而能淘汰挂羊头卖狗肉的传统文学作品。
但传统文学的存在也可以告诉网文,标杆在这里,你不能只为读者的快感活,你要让读者有思考力。
dragongl
一个时代的趋势吧。
就拿媒体而言,传统媒体的没落,新兴媒体的兴起。这里面有一个变化,就是从以前的自嗨变成了要让他人嗨。消费者不买单的话,市场是不认可你的。
这跟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是一样的。现在很多人的阅读习惯不一样,很难静下心来坐在图书馆来阅读一本书,但他会拿着一个手机看一天,所以网络文学就是跟着这个习惯新兴的。
现在是一个全民媒体,全民写作的时代,碎片化的时间迫使人们快速的刷书,而不是安静的读书。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流量的大号,其实他们只是注重形式而内容很少。
网络文学更大的问题,可能是标题党吧。跟现在的热点新闻是一样的。
你说它会对传统文学造成什么变化吗?它会逼迫传统文学更向消费者靠拢,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个好事儿。
yonni_yy
【花木兰答题】
网络文学是随电子化产品的普及,应用而衍生的。网络文学是文学快餐,大餐,它继承了传统文学作品的精华,又展示了超时代的气息,它是现代载体的产物,借助网络平台,它不再受出版商严格的审核而轻松发表。
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诞生后,到中文网的第一次收费模式的成功,网络文学从此布入了快车道,一大批优秀的网络作家也是在此崛起。有《昆仑》,《飘渺之旅》等仙侠小说同样问世。
从此,新兴的网络文学在传统的文学世界里激起了层层波澜。随着网络文学的极速发展,超低的门槛也是让更多的作者投入其中,利益元素让传统文学受到莫大冲击,包括写传统武侠小说的金庸,古龙等。而这种影响涉及的广度不言而喻,用铺天盖地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相信大部分人的手机里都装着一个看网络小说的APP。借助互联网,它的优势不置可否。
【1】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2018年中国有超过8亿的智能手机用户,用手机APP看书已经成为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无论传统文学愿意与否,网络文学就在那里,因为智能化产品的普及,直接导致信息的超速传播。
【2】启动了方便的芝麻开门。
提高了办事效率。中国人办事难是出了名的,是网红,有好多门槛不得不穿越。前人设套后人钻,专家挖坑百姓惨。但在网络文学这里,浪费不存在。无论从省时省事上考虑,还是从携带方便上理论,网络都独具特色。同时,网络平台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有搜索,复制,粘贴,绘图工具等等一系列的应用功能和软件的支持,就连会计都省去了繁琐的计算过程,方便之极。
【3】节省资源。
网络文学不用纸张作载体,不会造成生存环境的污染,但是费眼睛,奉劝读者悠着点儿阅览,做长线投资。
但网络文学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因为它是速成品,剽窃,低俗作品屡见不鲜,随着时间的推移,清者自清,历史会沉淀出珍珠的。
___2018/12/20
火苗红红
网络文学是自媒体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存在即合理。
有部分人总是把网络文学跟传统文学拿来相比较。
其实没必要,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正如古典音乐跟摇滚虽然都是歌曲,但风格完全不同,各有千秋。
网络文学偏向轻阅读,是人们碎片化时间阅读的消遣,注重对热点事件的解剖,发泄读者情绪,时效性较短,但传播力度非常惊人。
传统文学是严肃的,而且更注重文学性,两者存在根本的区别,无所谓谁好谁好,我们应该抱着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传统文学开始逐渐被人遗忘,但传统文学依然是文化之根本。
要写好网络文学,我们必须反复咀嚼传统文学,学习名师著作的笔法之妙,取长补短,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所以两者是应该共存的,并且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我是苏乐,前500强企业文案编辑,爆文作者,文章散见于富书,卡娃微卡,樊登读书等号,专注分享写作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苏乐爱写作,回复见面礼得写作礼包。小马
网络文学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是真正的「全民写作」
我们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写作和被认知的机会权力。
在这之前我们读的东西都是出自杂志报刊出版社的编辑之手,而网络文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固有的规则,不论你文笔如何,不论你文化水平的高低,在不违法的前提下,都可以让大家看到你的文字,我觉得这是网络文学最伟大的一点。
网络文学刚盛行的时候确实是良莠不齐,但这是因为写作人群的普遍化,大部分网络作家的学历比较低下,水平不算太高。
但随着阅读和写作群体的扩大,读者需要更高质量,结构更严谨,风格更独特的网络文学作品,而作者之间的竞争也更激烈,必须保质保量的生产优秀作品,所以当下的网络文学其实有很多精品。我身边的不乏有三四十岁事业成功的大叔在看网络小说,能做到这样也是网络作家被大家认可的结果。
至于对传统文学的影响,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网络文学其实就是传统文学的一个分支——通俗文学在互联网时代的的一种表现形式,简言之,就是发表在网络上的通俗文学。
在以前的传统媒体时期,做出版文学的门槛很高,因为出版发行的成本高,编辑把关更严格,能够被刊印的作品至少品相都还可以。但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写作,都可以发表作品,发表成本低,所以涌现出一大批网络文学作者,优秀者并不在少数。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有自身的价值,他们有各自的功能,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谁也无法被取代,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
薇安
网络文学可以的。降低了写作的门坎,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有利于文学的繁荣。
网络文学属于新兴事物,也是很不完备。内容良莠不齐。诞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但多数质量不高。
传统文学不会被网络文学消亡,两者各有所长。未来将是两者逐渐融合的过程。
沙鸥天地
我是从15年才开始接触网络文学的,之前一直看的都是纸质书,也就是传统文学一大类的。
网络文学顾名思义,文学作品是借用网络的传播让更多人看到的,首先所带来的视觉体验是不一样的,传统文学以纸张为载体,墨香眷存,更具有文化的气息,而网络文学是在一些读书APP上来看的,衍生了许多的小说阅读APP。近些年来,由于网络的传播以及网络的生活日用化,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电子设备去获取文学的滋养,而这也导致一部分人忠于传统文学以纸质方式的崛起,而减少对网络文学的依赖,在这一点上,似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以一种人类认知为基础而相互制衡。
其次二者都兼备的一个缺点是文学作品参差不齐,尤以网络文学为著,网络传播速度快,网络文学也浩如烟海,或者其中的一部分根本就不能够算作是“文学”,接触网络小说的人大概都了解一些,网络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法外之地,利用网络来传播一些文字裸露低俗的小说,只是为了欲而欲,没有丝毫有意义更遑论深刻的思想,这实在有碍阅读。
最后,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传播方式,网络文学不能够一网打尽,全盘否定,有正能量的作者写出正能量的小说,才能够带动更多的人以正能量的方式去生活和学习。
~夏天的叶子~
其实所谓网络文学只是网络小说而已,其他文学样式并未因网络化呈现出什么网络特点,网络小说对传统小说也没什么影响,反正那些沉迷网络小说的追书族,本来就不一定能成为传统小说的受众,没有网络小说,纯文学作家也未必能多卖几本书,多几个读者,因此,网络小说对纯文学只是感觉上的冲击,并没有实质上的攻击。网络小说现在影响的是影视业和游戏业。
四川的流浪猫
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这个题目很大,也很空泛。实际上,今天网络文学与传统严肃文学齐头并进,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还不如探讨网络文学与传统(严肃)文学,哪个会更好促进文学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一讲网络文学与传统严肃文学的关系。
说老实话我觉得拿网络文学跟传统文学(是否是指严肃类的文学?)比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几乎没有可比性,所以后文就不从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等内部分析来做比较了。
但就事论事,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面对的是怎样才算“文学发展”了呢的问题。最简单地说,或许可以“大量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不断涌现”作为标志。
至于是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更能推动文学发展,这种说法本身也有很多不严谨、有问题的地方。
当然这里不必过于较真,也就简单粗暴地回答下。我个人觉得至少发展到现在的文学,主要是承续传统文学这一路。
如果我们把真正的文学定义为具有形式美语言美具有深刻的思辨性关心人关心世界关心终极问题那样的文学,那么我觉得传统文学更容易或者更有可能抵达这一境界。如果只是说好看,那当然网络文学的可读性是远远大于传统文学的,因为阅读网络文学的最低要求是具有基本识字能力就行,而阅读传统文学则需要一定的积累和训练。也许有人反驳说阅读传统文学不必要事先的训练,证据是很小时候或者第一本看的书就是《红楼梦》——这就是在训练,传统文学的阅读积累与训练就是在阅读中进行的。
不过传统文学(其实觉得传统文学这个说法太含糊了)的读者相对网络文学来说,是少得可怜。我自己平时是既看所谓的传统文学也看网络文学的,喜欢并且在追的有《赘婿》《剑来》《永夜君王》等等,读网文也有七八年了。现在比较关注的网文作者有总管、蕉姐、烟男和猫腻,而像三少番茄月关酒徒辰东无罪等人的作品,也都有看过。
从类型文学来看,在以后能对网文发展有重大突破的我个人比较看好的是总管和蕉姐。我相信这个过程是缓慢的,需要积累,好的作品肯定是需要时间来酝酿的,我绝不相信一天更一万字可以写出一部传世佳作。而现在的文学创作制度大家都了解,普通网文作家只能遵守这一制度。而有条件来酝酿的只能是那些已成名的网文作家,比如蕉姐,断更对他的影响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他又刚好有这样的意愿,愿意为网文做一点什么。《赘婿》显然是一部佳作,它是有一个转型的,前期跟普通穿越文没有多少区别。而等故事渐渐展开,绿林江湖、庙堂士林以及沧海横流的乱世之争,整部小说的格局在不断地网上提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当然还是在网络文学的范畴内,蕉姐可能是想尝试着改变网络文学的某种固有的面貌,网文也可以涉及一些世道人心,同时也不减少它的好看。不过并不是说《赘婿》已经完全具有某种名著的潜质,或者说在某些方面已经等同于传统文学——就只在网络文学的范畴内,相对于以往的同类作品,《赘婿》是具有极大突破性的。沿着这条路往下走,网络文学是可以找到一片新的更广阔的天地的,它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而总管我觉得他一定程度上提升或正在提升玄幻类小说的美学,打破以往的僵硬模式,尤其在人物塑造上开创拓展了新的表现空间,比如对作品中人物的群像性塑造。一般的玄幻小说只集中塑造主角等寥寥几个人物,并且不断换地图,大量的人物被一批一批地替换掉,也根本无法使读者留下印象。总管则有点痴迷于次要人物的塑造,他试图以多样化的群像式的人物形象共同体现出作品本身的整体气势,比如《雪中悍刀行》,堪称典范。现在的《剑来》在人物塑造上与雪中一脉相承,整体相对固定的地图世界,依赖故事和人物,极少依赖外部的种种设定(比如换大地图),这就比较考验作者的能力,具有难度。我觉得总管的网文写作是把优秀网文作家和一般网文作家相区别开来了。沿着这条路往下走,网文故事的表现力、人物的丰富性、主题的多样化都会大大提高,甚至有机会达到并超过传统武侠。
而烟男与猫腻则是“传统网文”的代表,他们一直没有太大改变,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猫腻是比较文青的个性网文作家,文笔流畅,构思精巧,并且作品中常常有所指涉,比如《将夜》中有对天理人欲的探讨,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带有个人化的趣味和情结,比较好的兼具了故事性与某种程度上的思考。烟男的作品则带有末世流奇幻色彩,从《罪恶之城》到《永夜君王》,一直是稳定并且老成持重,他的作品很好看,但是又没有普通网文作品那样的随意性,也不是升级打怪换地图,我总觉得,升级打怪换地图在网文发展初期是具有颠覆性的,但到现在还把这种过时的模式奉为圭臬,实在是太偷懒了,没有创新,不思进取。像唐三,后期逐渐痴迷于无穷无尽的外部性设定;辰东,自《遮天》过后也在太古中迷失;神机,自《阳神》之后,在超级大跃进中自我爆炸;番茄,《吞噬星空》及其之后大力发扬《星辰变》换地图策略,阶梯式的地图说实话可以无限套下去;天蚕土豆,同一个套路可以从《斗破苍穹》开始一直玩下去……
你觉得他们(除了少数)能推动文学的发展?比传统文学更能推动文学发展?
反正我现在是不信的。以后也许有可能。
但我对网络文学从来不排斥,我觉得它们是在传统文学之外另外开创出来的路,这条路很有必要。但也因为发展到现在还没多久,二十年的样子,泥沙俱下,并且从一开始就跟商业资本捆绑得紧紧的。我认为网络文学的发展还不够,还得继续下去,它的高度目前还得依赖于极少部分能够不依赖当下网文创作制度生存的网文作家。他们有条件也有能力去细细打磨作品,跟普通求生存的大量网文作家相比,至少具备了这个可能。
另外有利的一点是,网络文学研究与教学在高校中也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并且网文作为当下中国特色文化在国外的传播据说也挺好。
我个人认为网文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Eunice小弟
何为“网络文学”?本来很简单的问题,逐渐被复杂化了。也把一个本来很广阔的名字给无端的狭隘化了。
现在一提到“网络文学”,大家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网络小说”,这是很有偏见的一种想法。
“网络文学”不是“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只是网络文学众多表现形式中的一种罢了。但由于“网络小说”的发展过于迅猛,所以其璀璨的光芒,无形中掩盖了“网络文学”本身。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有什么区别?
第一,发表方式。
第二,发表途径。
第三,表达形式。
那么,网络文学的发展对传统文学有什么影响?
第一,让文学从小众走向大众。
第二,让文学更加具有表现力。
第三,让文学种类趋于复杂化。
不管是曾经的传统文学,还是如今的网络文学,不同的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在的,人类对自身的情感的探索,应该没有什么变化。
如果说有什么注意的事项,不外是:
一,网络文学应具有一定的克制,汲取传统文学在思想上的严谨,才能够更好理解社会的变革,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传播正能量。
二,网络文学应具有原创性,培养属于自己的风格。网络的快捷传播性质,决定了它的时效特征,但也由此带来浮躁化,流之于轻浮,描之于雷同。
来点悦读,赏心悦目!
欢迎讨论,欢迎关注!
2018-12-19
花英子
现代文学与网络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现代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须具备深厚的文学底蕴,有多年实践休验生活的积淀,规划出作者想通过作品表达意境,然后划拟出大纲,划分章节,每个章节的连贯性最终达到作者想表达的意愿。一部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是通过作者多少年反复推敲修改完成的。读现代文学如同喝葡萄洒,慢慢品偿,越喝越香。
而网络文学,它是现代载体的产物,是一种快餐文化,其作品不需要规划,借助网络平台,边写边发表,边写边考虑如何园场。由于不受出版商严格的市场调查审核,只要所写的东西不触犯法律,一般都能发表。
再一个就是网络文学是一种满足感观的文字组合,使读者看时似深入其境,看过后没让人留下什么记忆。
现代文学是含蓄地表达一个时代、一代人思想变迁升毕。
网络文学是最彻底,最直接地把人性\人欲描写得淋漓尽致,用猎奇的手法吸引读者。
现代文学是美声唱法,网络文学是流行音乐。
我叫_刘小怪
我国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涌现出来大量的文学作品,如今网络文学已逐渐取代传统文学出版物,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也令许多颇具天赋的网络作家赚得钵盈盆满,也把很多草根作者造就成为风靡一时的网络大神。
在这个网络文学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年代里,其自身也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网络文学作品多,但经典少,同质化、模式化非常严重,套路作品遍地开花,单一的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思想性。同时,在独立创新方面,也十分匮乏,如今一部网络作品一旦在网络上走红,马上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效仿跟风的作品,不仅仅是题材、类型套路模仿,甚至书名都特别接近,让读者们很难分辨。另外,随着网络文学作品类型的不断细分,大多数类型都已定型,如玄幻、穿越、仙侠、灵异、网游等等。
我认为网络文学的改革创新,首先应该从题材的改革创新开始。自从媒体开始成为网络文学传播的平台后,“三俗”问题并未绝迹,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打击网络文学中的泛黄问题,如今各大文学网站基本上取消了那些带有颓废泛黄色彩的黑道、帮派小说;同人、耽美小说;宫斗、官场小说,但玄幻、穿越、灵异类小说依然在整个网络文学创作中占主流。而且,模式化和低俗、庸俗的创作倾向仍然存在,这几类为消遣目的而写作的作品,常常处于不断升级、不断变换场景、在重复之前故事模式的循环中,加上付费阅读赢利模式的影响,作品通常很长,诱惑许多青少年沉迷其中,使他们不能专心学业和本职工作,满脑子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变得愈加颓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百害无一利。
另外,这几类文学作品思想性也不高,背离社会生活太远,误导读者的三观,而且,铜臭味更浓,社会正能量低下。如果我国的网络文学继续以这种方式发展下去,会严重误导广大青少年读者,因为现在看网络作品的主要是青少年,建议国家文化监管部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象对网络文学扫黄那样,采取有力措施,改变网络文学“低俗、庸俗、思想低下”的状况,有力地引导网络文学向现实题材转向,鼓励作者多写反映歌颂我党我军英雄人物和表现社会生活正能量题材的作品,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使他们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的贡献。
_BoA.'
现在网络小说已经铺天盖地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相信大部分人的手机里都或多或少的装着几个看网络小说的APP吧。
但在十年前,或者说十几年年前,谁会知道网络小说会成为小说阅读的主流。
十年前,可能是传统文学的天下,像金庸,古龙,都是靠传统武侠小说出名的。在这里,我声明一点,传统文学绝不仅仅包含传统武侠小说。
那个时候,我记得别人说过,很多都是纸质书,每拿到一本古龙或者金庸的书,他们都会疯狂的传阅,废寝忘食。
但现在呢,一打开手机阅读APP,无数的小说推荐疯狂涌来,可以让你挑花了眼,不知道看那一本好。
这就是网络带来的优势,但也是它的弊端,传统文学之所以逐渐落伍,很大一方面就是它传播力度不够大,进入门槛高,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你根本不好意思去写文章。
而现在呢,通过网络,可以很迅捷的就搜索到自己想看的小说,而且在网络上,这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提笔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不管文笔好坏,可以说,网络降低了写小说的门槛。
但有时候,选择多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总结一下,网络小说和传统文学的区别,一就是传播方面,网络小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二是准入门槛,以前的传统文学门槛相对较高。
写着写着突然就发现跑题了,不好意思,下面说下如何对待网络小说。
虽然现在的网文水平参差不齐,但其中还真的有十分优秀的作品,其他不说,就是猫腻的《庆余年》,萧鼎的《诛仙》,南叔三派的《盗墓笔记》等等,都很不错。所以我们要尽快的完善网络小说的评价体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闲情悠然
网络文学的真正起源其实是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而之后,榕树下的开始,到起点中文网的第一次收费模式的成功,网络文学从此开始了快速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网络作家也是在此崛起。
从此除传统武侠之外,新兴的仙侠让沉闷的文学世界掀起了一番波澜。
同时伴随着而来的则是荣耀与利益,对此让原本的传统文学也是受到冲击。
随着网络文学的极速发展,超低的门槛也是让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当然这同样对于传统文学也是有了不小的刺激。
而这种影响也会越来越深,也算是对于传统文学的一种促进,打入新鲜血液。
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