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契丹辽国公主,在18岁的美好年龄,却因病去世,与她的叔伯、同时也是她的丈夫合葬在一起。
1000多年后,这座埋藏大量珍贵文物的、保存完好的辽国贵族墓葬被发现,震惊中外。
墓中的公主和驸马,衣着华丽,奢美的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公主、驸马均头戴鎏金银冠、头枕镂空金花银枕、脸部戴着鎏金面具、身穿银丝网衣、腰部束金银蹀躞带、脚上穿着缠枝卷云纹装饰的鎏金银靴,网衣与面具用金线连接,形成了一个整体。
根据“墓志铭”,考古学家了解到,这是与宋同时期的契丹辽国贵族墓,极具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墓中发现的大量的珍贵文物,款款精美,件件都称得上是国宝。
在此之前,我们几乎是无人知晓辽国贵族的丧葬规格的,公主和驸马脸上的黄金面具以及殓服,为我们更全面地展示了契丹文化中鲜为人知的细节。
除了这些珍贵文物,让我们感到好奇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
为什么他们会戴着黄金面具?为什么自己的驸马会是公主的叔伯呢?
公主、驸马 = 侄女、表叔伯根据“墓志铭”:
陈国公主(本名肯定是姓 耶律),1000年—1018年。
父亲是梁王耶律隆庆(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弟弟),生前封为越国公主,死后追封为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
驸马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侄子,死的时候是35岁,他的官品不高,是驸马都尉,公主嫁给他的时候是16岁,所以,算是“下嫁”。
陈国公主和驸马,两个人差一代人,隔着一辈,应该算是侄女与叔伯舅舅的关系。
(陈国公主,嫁给的是自己父族的亲属,应该是叔伯关系,并不是标题里的“舅舅”关系。)
侄女嫁给叔伯(舅舅),这事要是放在今天,大家可能会觉得过于荒诞。
但是,如果了解了契丹辽国的习俗,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辽国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大家一定并不陌生,他推崇汉化,欣赏刘邦。
在他建立辽国之前,契丹都是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也没有固定的姓氏。
阿保机建立辽国之后,将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了“耶律”,“耶律”就成了皇族的姓氏,他还在汉姓里,挑选了他认为最尊贵的汉代的刘邦的刘姓,取了汉姓名字“刘亿”,并将商朝时期的刘姓,追为先祖。
耶律阿保机既然认为自己是刘邦一样的皇帝,那么肯定少不了丞相萧何的辅佐
,于是将自己的母亲、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里氏、乙室氏赐姓萧氏。
所以,辽国的帝族是“耶律”,辽国的后族是“萧”。
从耶律阿保机之后的辽国皇后,一族都是萧氏。
耶律家的男性娶萧氏的女性,耶律家的女性也只能是嫁给萧氏一族的男性,也就是说“肉烂在锅里”,这样为了保持血统的纯净(只是在基因上,应该会有一定的影响吧)。
比如:
辽义宗耶律倍,他的妻妾很多,皇后有两位,都是他母亲的娘家人(他母亲赐姓“萧”,娘家人也是“萧)。
辽世宗耶律阮,甄皇后,辽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汉人皇后,后迫于压力,又立了“萧”姓萧撒葛只为皇后(祖母的侄女),出现了两位皇后并存的局面。
辽景宗耶律贤,萧皇后(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萧太后,她是辽太宗长女的女儿,也就是耶律阿保机的外孙女),那就是说,耶律阿保机的重孙子娶了外孙女.......外甥娶了姑姑。
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宫佳丽无数,皇后萧菩萨哥(母亲萧绰的侄女)。
楚王耶律隆祐(陈国公主的父亲),秦国妃萧氏(大姐耶律观音女和萧继先长女,亲侄女);秦晋国王妃萧氏(二姐耶律长寿女和萧排押之女,亲侄女)。
(太多了,就不一一赘述了。)
了解上面契丹贵族的婚配规律,也是人家贵族保持血统纯净的习俗,就不难理解墓主人“陈国公主”与“驸马叔伯”这个关系了吧。
超薄:
公主和驸马的脸上都戴着黄金面具,黄金面具是用薄金片捶击成形,金薄片面具的厚度只有0.05厘米,呈现出一种半浮雕的形态。
写实:
金面具应该是遵照死者生前面容制作的,跟真人的脸差不太多。
公主面具的面庞丰润,额头很舒展,嘴角、眼睛都显得很平和,眼睛是睁开的,鼻梁狭长,公主去世的时候只有18岁,面具应该是尽可能地还原了她年轻的风姿。
连接网络:
面具周边有33个小孔,起到连接网络的作用。
两具遗骸都穿着银丝网衣,网衣使用金线跟面具连接成一个整体。
契丹人相信他们的灵魂是不会死亡的,在辽代贵族墓葬中,会发现金属面具、银丝网衣,它们的功能基本上就是两点:
1.保持肉身的完整,从美观的角度保持尸体的完整度;
2.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则神不离,灵魂就不死,用网衣、面具把尸体笼住,可以达到这种状态。
(在墓中出土的“蚕蛹形琥珀配饰”,也能体现出契丹人对生死轮回的观念。生命是轮回的,就像蚕蛹破茧成蝶,这种观念应该是受汉文化的熏染。)
古人很奇妙,少数民族的古人就更奇妙了,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内容!
-----------END----------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