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他们四人可以成为香港武侠小说作家四大天王,金庸,梁羽生,古龙,他们三人写的武侠小说我都喜欢看,金庸先生的作品,我最喜欢看。
台湾武侠小说作家陈青云所有作品
gufangyan
我最熟悉的就是梁羽生、古龙、金庸三个人,最喜欢梁羽生,感觉他写的武侠小说柔情更多一些,更有人情味。
rogersa
首先,金庸一定要上榜的,金老爷子的小说虽然并不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在看,但是他的电视剧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接着,我们假装古龙是香港人,把古龙也给拉上榜,古龙的小说风格犀利,是小莫最喜欢的一个武侠作家,但是同样的,他的小说代笔比较多,一本书,你看着看着可能就不是他写的了!
然后,把梁羽生给拉上来,新武侠派的开山祖师!但是写作风格更加古朴!
最后,黄易,倪匡,这两位涉猎的范围都比较广,并不是完全的武侠派作家!
另外,温润安没有上榜,因为他太喜欢断更了,断更派的开山鼻祖,这个真是没话说了,要是不断更的话,上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黄金虾仁炒饭
金庸、古龙、温瑞安、梁羽生
这四位绝对算是武侠小说里大师级的人物。我想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前两位吧!他们的很多作品改编成了电视剧和电影。金庸的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古龙比较有名的有四部。它们分别是《绝代双骄》、《陆小凤传奇》、《三少爷的剑》、《多情剑客无情剑》。而梁羽生、温瑞安两位相必了解比较少吧!我看过由梁羽生小说改编而成的《七剑下天山》和《侠骨丹心》。温瑞安的《四大名捕》,人们应该最为熟悉吧!大概有十部以上同题材的影视作品。我最喜欢还属金庸的影视作品,他的每部作品我都看过。有人说:“金庸小说适合拍电视剧,而古龙的小说适合拍成电影。”这句话我也挺认同。(仅个人观点)
kluo
谢邀!
武侠小说作家中,有三人被称为“武侠小说三剑客”,他们是金庸、古龙、梁羽生。香港媒体有四大才子的称呼,他们分别是:金庸、倪匡、黄霑、蔡澜。这个称呼与当年娱乐圈的“四大天王”称呼是一样地荣光。
金庸大师,原名查克镛,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他的武侠小说家喻户晓,代表作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笑傲江湖》等等。他是武侠小说泰斗,带给我们多少个日日夜夜,偷灯夜读,有的通晓待旦,一连读几个24小时。他的十五部巨著几乎每部都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并且被翻译成十数种外文语言。
古龙:原名熊耀华,祖籍江西,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他是新派武侠小说的泰斗。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娇》、《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推理、戏剧、诗歌等新元素融入武侠小说里面,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天地。只因好人不长命,48岁的古龙因肝硬化在台湾去世。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生于广西蒙山县文圩乡屯治村。他的作品特点是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的嗜杀和复仇的套路,将行侠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并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不愧为一代宗师。他创作了三十多部武侠佳作,主要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他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他对自己一生的武侠小说成就,如此总结是比较客观的。
要选“四大天王”很难,因为除了“三剑客”,另外还有一大帮武侠小说的高手,要我从中再选出一名来,一个字——难!现在我推举四大才子之一的伊匡: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名,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57年到香港,他写作面很广阔,写作速度很快,每天能书写8000字,涉及侦探、科幻、武侠、言情各种小说。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作,还有比较有名的独臂刀等。他是华人科幻小说界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用卫斯理笔名写就《钻石花》也很有影响力。其《蓝血人》一书于2000年入选“20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是他的科幻小说代表作。2O12年获得第31届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Bonnie蝶
四大香港武侠小说作家是,金庸,古龙,粱羽生,温瑞安。金庸是武侠的政治家,搅动江湖风云,他写的武侠人物都很人性,接近生活真相,梅超风,瑛姑,李莫愁,马夫人,都是让人又恨又爱的女人。古龙堪称武侠中的剑客,亦正亦邪,他对变幻莫测的江湖情节的描述更波云诡异。粱羽生象武侠中的书生,儒雅却迁腐,是我最接受不了的。而温瑞安,是武侠中的儿女情长,对男女情事的描述更贴近现代。相比之下,金庸老先生刻画的人物我更喜欢。
栀栀花香
金庸:这个不用多说吧,要说非选个第一出来,也就金庸了,小说也好,改变的电视剧量是最高的。为什么呢?因为金庸的小说没有一上来主角就是高手或者大侠的,都是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的,最为重要的是,走过来这一路是充满正能量的。
古龙:这个也不用多说,是另一种不同风格的侠,古龙小说有几种风格,有的正常叙事,有的意境比较好,文字字字珠玑。更有经典语句。古龙大多以叙事为主,很多主角上来武功就极高。
梁羽生:就看了一本,萍踪侠影,风格有点类似金庸,读的不多。
温瑞安:文笔比较优美,叙事能力也强,之前写诗的出身。缺点是坑不是一般的多。
黄易:严格来说不能说是武侠,但是创作能力很强。黄易的书大多也都读过。
总结一下几位的风格,重点是金庸古龙和温瑞安。
打个比方:一群人看两个人擂台比武。这是前提:
金庸角度:你就是直盯着俩人打来打去,一招一式你都看的清楚。
古龙角度:俩人正打的激烈,你上了厕所,回来的时候胜负已分。
温瑞安角度:你在台下根本看不懂台上俩人打的啥,所以你就没看,而是听旁边懂的人给你讲怎么打怎么打,顺便还给你科普了一下俩人的来历。
珞欱
在当时看起来水平差不多的诸位,随着时间进展彼此之间绝对实力的区别会凸显出来,有些作品只是一时流行,而另一些则会流传不衰,这其中既有必然又有偶然。西厢记同时代不乏才子佳人小说,堂吉诃德同时代不乏骑士小说,但这些名著同时代的作品、包括在当时红极一时的作品大都没有流传下来。我想这大概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除了流传过程中的偶然性以外,能一直拥有大规模的读者是文学作品保持生命力的唯一方法,而在吸引跨越时代的读者时,作品自身要能具有更具生命力的特质,要具有更广泛的,讨论与触及人性根本的情感部分的能力。
武侠小说从盛极一时到日渐衰落,大浪淘沙之后也逃不出被遗忘的命运,而其中能够被时代甄别留下的,一定会是最精华的。
kumikotravel
武侠小说在中国很有群众基础。特别是在青少年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看武侠小说。古典小说的《七侠五义》,巜小五义》等书更是青少年时期校园外的重要读物。
在中国的影视剧的发展中,就离不开了武侠的影子。特别是香港的几位武侠大师作品,又将中国青少年的武侠梦想推向了一个高潮,特别是八零后、九零后都做过大侠的梦想。而武侠又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从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巜游侠列传》开始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人民就崇尚侠客的行为。在青少年中影响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香港的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四人被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四大天王,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其中金庸的作品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其他三人也都有代表作品。可见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的影响之大。
他们四人都有代表作,金庸先生的作品基本上都有衔接、也能让大家看清楚,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的塑造都非常吸引人,特别是巜射雕英雄传》和巜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小说和影视剧在大陆大受欢迎,真是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
古龙先生的作品也很多,在大陆最受欢迎的是巜绝代双骄》,巜武林外史》《大人物》
梁羽生先生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就是巜萍踪侠影》了。
温瑞安先去的作品虽然比以上几位的少了点,但是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巜四大名捕系列》就很受欢迎的。
在这香港这武侠小说的四大天王中,我最喜欢的人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夏日的风
现在网络小说就行,针对很多球迷来说,很多很多的经典,对于我来说,一些玄幻小说几天很值得大家看。也很希望能制作成电影活跃电视剧。就像遮天,斗罗大陆,盘龙,等等。
olive
找一下总目录去网上下
《今古传奇武侠版》总目录
2001年
一 2001年试刊号 总第一期
1.杨叛 梅影埋香 中篇
2.温瑞安 山字经 中篇
3.小椴 乱世英雄传上1 长篇连载
二 2001年创刊号 总第二期
1.小椴 乱世英雄传上2 长篇 男
2.叶润 青梅情仇 中篇
3.优客李玲 红颜四大名捕上 红颜四大名捕系列1 女
4.逸谦 新武器传说 中篇
5.敖飞扬 《天下第一剑》 中篇 香港
6.杨金树 警局惊魂 短篇系列 少年横刀侠客行系列
2002年
三 2002年1月号 总第三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1 长篇连载
2.江南 瀚海龙吟 中篇
3.燕垒生 明月照山河 中篇
四 2002年2月号 总第四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2 连载 台湾
2.王晴川 惊鹤潜龙记 中篇 男
3.何提萦 范寻寻闯江湖 中篇 女
4.杨叛 侠女灵襄 中篇 男,加拿大
5.叶洪生 台湾侠坛点将录 评论 台湾
6.陈金顺 为贪官塑像 系列 横刀系列
五 2002年3月号 总第五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3 连载 台湾
2.马大勇 《如梦令》 中篇
3.沧月 马前桃花马后雪 中篇 女
4.陈致宇 欢乐江湖 中篇
5.叶洪生 “一剑惊虹”卧龙生评论 台湾
六 2002年4月号 总第六期
1.展飞 《剑啸西风》1 连载
2.小林寒风 《金银花》 中篇
3.菩提 好汉刀 中篇
4.鸣凤飞舞 雷霆之舞 中篇
5.叶洪生 武林奇葩司马翎 评论
七 2002年5月号 总第七期
1.展飞 《剑啸西风》2 连载
2.小椴 青丝井的传说 中篇
3.萧拂 《红颜祸水》 中篇 女
4.叶洪生 求新求变论古龙 评论
八 2002年6月号 总第八期
1.展飞 《剑啸西风》3 连载
2.马步升 沙漠红 中篇
3.老从 吴钩飞处 中篇
4.独孤残 热血伤痕 中篇
5.叶洪生 诸葛青云及二“分身”评论 台湾
九 2002年7月号 总第九期
1.展飞 《剑啸西风》4 连载
2.方白羽 憨侠 中篇
3.小林寒风 今夜江山寂寞 中篇
4.独孤残 紧握刀锋 中篇
5.叶洪生 慕容美及“大美”群英评论
十.2002年8月号 总第十期
1.展飞 《剑啸西风》5 连载
2.优客李玲新月钩 红颜四大名捕系列
3.小林寒风一段香 中篇
4.江晓 血犹未冷 中篇
5.叶洪生 名震武林五大家 评论
十一 2002年9月号 总第十一期
1.展飞 《剑啸西风》6 连载
2.沈璎璎 琉璃变 中篇
3.江南 春风柳上原 中篇
4.黄鉴 多疑的杀手 中篇
5.庹政 跃马关东 中篇
6.冯湘湘 倪匡妙人妙事多 评论
十二 2002年10月号 总第十二期
1.展飞 《剑啸西风》7 连载
2.小椴 美人刺 中篇
3.苏娅 七刹岛 中篇
4.杨叛 天岚石语 中篇
十三 2002年11月上半月号 总第十三期【本期起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1.展飞 《剑啸西风》8 连载
2.庹政 黑下灯 中篇
3.小林寒风清明雨 中篇
4.夏洛 《玉碎》 中篇
5.冯湘湘 金庸先生之我见 评论
十四 2002年11月下半月号 总第十四期
1.展飞 《剑啸西风》9 连载
2.小椴 《长安古意》 长安古意系列 中篇
3.方白羽 黑灵 中篇
4.沈璎璎 如意坊 中篇
十五 2002年12月上半月号 总第十五期
1.展飞 《剑啸西风》10完 连载
2.韩戟 千金一笑 中篇
3.斑竹枝 《刺秦》 中篇
4.方白羽 《天下第一》 中篇
5.冯湘湘 酒色之徒的浪子古龙评论
十六 2002年12月下半月号 总第十六期
1.时未寒 《碎空刀》1 明将军系列连载
2.小林寒风十年磨一剑 中篇
3.江南 《中间人》 中篇
4.子凡 青衫犹湿 中篇
5.原曼 漫道古龙“喜”亦狂评论
2003年
十七 2003年1月上半月版 总第十七期
1.时未寒 《碎空刀》2 连载
2.郭三 风雪野店 中篇
3.岳勇 不醉刀客 中篇
4.雪舟子 钟声白马寺 中篇
5.周平平 剑在江南烟雨中 中篇
6.冯湘湘 今之侠者温瑞安 评论
十八 2003年1月下半月版 总第十八期
1.时未寒 《碎空刀》3 系列连载
2.小椴 隙中驹 中篇
3.香蝶 凉秋 中篇
4.黄鉴 碎冰剑 中篇
5.朱章华 武林刀客3章 短篇
6.黄金明 爱上一个贼 中篇
水瓶猫
/love舞猪
凤歌的昆仑吧,虽然很多人说有模仿金庸的成分,但是不否认是一部佳作
人物故事丰满而精彩,主角的经历更是让人感叹。尤其是因为身边人一个个的离去,让主角深受打击,远离家乡,开始救赎自己的阶段,人物性格经历了极大的转变。虽然最后极力挽回,抗击元军,不过最后还是成了落日夕阳下的悲剧英雄
juner
筱王与
《英雄志》
我辈读书之人,只求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平全此四事,虽死无憾!”
-----摘自《英雄志》
排在首位的非孙晓的《英雄志》莫属,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并不是一本网络小说,因为作者并未在网络上发表,而走的是传统的路子,但因为这本书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我也是通过网络接触到它的,所以把它归为网络小说也还是比较靠谱的。我对《英雄志》这本书的总体评价是四个字“光芒万丈”,不为别的,只因为它已经完全跳出了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前辈所划下的圈圈,将武侠小说的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如作者孙晓自己所说“武侠有很大的潜力,只差一步它就可以成为‘民族文学’,而武侠的作家终有一天会是民族作家”。《英雄志》这本书就是他承载理想的实验之作,充满着雄心和野心,从目前看来,我认为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获得了成功,至少《英雄志》告诉了我,武侠小说不再仅仅是“成人的童话”,它完全能够承载更加沉重和深刻的主题。有人说,武侠小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曲折的情节和出色的文笔,诚然,这两者都是一部优秀的武侠小说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它们仅仅能够让小说做到“更好看”,正如同一个优秀的画家通常都讲究“画其魂”而不仅仅只追求“画其形”,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才是一部小说真正的灵魂所在,此乃高下之别。
《英雄志》这本书的主题是人对命运的抗争,多元的世界观让整本书充满着思想碰撞的火花,而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正道”。何谓“正道”?孙晓通过卢云这个儒生的经历为我们给出了他的答案:“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多么简单精炼的回答,可能有人就会问:“那什么又是对的事情呢,是非对错又如何划分呢”,这就要回归到中华文明的本源-儒学上来,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人性中善良之本性(孟子概括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共同组成了那道无形的规范,我们称之为“底线”,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根基正植于此,而是非对错的划分同样植于此。从孙晓的很多留言中能够看出,孙晓应该是比较推崇儒家的,而对现在西方的民主则抱有很大的质疑,在此也希望孙晓能够通过新的作品进一步阐述中西方文化冲突这个命题,那将会更加火花四射。
总体上来说,《英雄志》这本书无愧于其名,确实可谓是一本书写尽了英雄之志,但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正道”的概念来尝试对人生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解答,这个终极命题是作者灵魂的寄托,也是读者思考的源泉。曾有网友评价孙晓写《英雄志》有“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味道,其实我倒更感觉像是“仲尼作春秋而厄”,为了一部《英雄志》,作者付出了超过十年的时间,挨过白眼、遭过嘲笑,忍受着长期的孤独和寂寞,自写自销,只为了心中存有的那点信念。在这点上,孙晓既有着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持,又有着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实在令人钦佩。凡真正的武侠爱好者,《英雄志》这本书是非读不可。
《天行健》出色地的氛围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战争的惨烈,勇士的无畏,情节的万变让人把心提到嗓子眼。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也有独到之处,往往几笔淡淡的素描就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烘跃纸上。————这本书有够虐的!
初读凤歌的作品是《昆仑》,当时已惊为天人,一口气看完《沧海》,首先是感觉非常过瘾,其次非常欣慰。金庸、古龙之后终于又见到一位把武侠写得这么让人入迷的作者,作为一个武侠小说迷,内心的喜悦可以说是难以言表。下面就凤歌的作品谈谈我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
优点:
1、文字。用词典雅方正、不文不白,意蕴深长。与金庸小说的语言非常接近。其中对经史子集的运用,对景物和境界的描写,以及作品中的原创诗词,深得意境之妙,文词之美。
2、才学。凤歌以自己对古算学、易经中太极四象八卦的研究,可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武侠小说的前辈们,虽然我对此研究不多,但据我所知,中国的作家中在这方面超过他的人不多。同时,凤歌能将中国文学的经典、以及经史子集做到融会贯通,并恰当地运用在作品中,可以说是继承了金庸的写作风格,让人读起来感觉其作品博大精深。同时,凤歌不同于其他武侠前辈的地方是将现代科学的许多知识以古人的视角写出来,并写的恰如其分,让人觉得颇有新意(这点又不同于一般的网络写手将现代知识用滥用死。
3、情节与构造。无论是《昆仑》还是《沧海》,情节上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为主人公忽喜忽悲,让人读来欲罢不能。同时整体构造不限拖沓,有整体的构思和框架,没有落入又长又臭或太监文学的巢臼之中。说明凤歌确实是一个对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对读者负责人的作者。
长刀无痕
这是一本很严谨的小说.但我希望你更愿意把他看成现实小说. 文中几乎没有YY的部分.
赵烈的性格复杂,也许在你的眼中,是血腥,阴暗,残暴.但这也折射出江湖的残酷.
一个真正经历过苦难的勇者.他的人生观里会把善良放在心底.赵烈的心计.暴烈.忧郁又何不是为了保护自己.他的一生,是辉煌悲壮的.
这是一本真正意思上经典的小说.我需要你能看下去.并能品味出书中所表达出的情感,理解小说想告诉读者的思想.和对人生.对江湖.对情感.对未来的感悟
侠宋(又名雁飞残月天) 作者:王晴川
该书被部分网友称为继《昆仑》之后“新武侠”的又一力作。
故事以宋金对峙为背景。小说融会了金宋的风俗历史,不仅有朝廷之间的间谍暗战、权力斗争和气势磅礴的战争描写,更有围棋、品茶、龙舟、马球、易理、中医等诸多传统文化方面的描摹。
天道、魔道、侠道、武道,唯我独尊
朝廷、江湖、战场、情场,任我纵横
刀光剑影中更有群芳竞艳,
纯情如水的明教圣女,热情如火的金国郡主。
chen7676
沧月,
作品有《花镜》 ,听雪楼系列(3本)之《血薇》,《护花铃》,《荒原雪》,血薇(绘画本)墨乡外传(2本)之《大漠荒颜》,《帝都赋》,《曼珠沙华》,镜系列(这套还是很好看的)
步非烟,
华音流韶•海之妖 2005年6月出版
2、华音流韶•曼荼罗 2005年10月出版
3、华音流韶•天剑伦 2005年12月出版
4、武林客栈•日曜卷 2006年5月出版
5、《剑侠情缘》 2006年6月出版
6、中国新武侠典藏书系•步非烟专卷 2006年7月出版
7、人间六道•修罗道 2006年11月出版
8、武林客栈•月阙卷 2006年12月出版
9、玄武天宫 2006年12月出版
10、华音流韶•紫诏天音 2007年1月出版
11、武林客栈•星涟卷 2007年2月出版
12、华音流韶•风月连城 2007年6月出版
妤晴emily
所有火热的小说IP最终都会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其中最成功要属金庸的小说,除了越女剑等几部小说没有被改编之外,像射雕三部曲,几乎是一年一部电视剧,不断被翻拍。
现在网络小说盛行,许多出色的小说也开始被改编成电视剧,改编后口碑不错的有延禧,三生三世等,被吐槽的有斗破,盗墓笔记等。其中我们看得出来,玄幻小说虽然IP强大,但是翻拍电视剧难度之大超乎想象。所以,斗破虽然粉丝基础庞大,但是翻拍之后,几乎骂声一片。导致,后来,玄幻小说IP改编不敢轻易尝试。
列举一下,最期待能被改编的小说。
1.《盘龙》,强大的西方奇幻小说,其中的圣域魔兽,打斗场面,翻拍太难了,也只敢期待期待,有动漫就不错了。
2.《剑来》,经典的对话,文化底蕴的体现,翻拍难度在于人物刻画上,现在的小鲜肉基本没有办法体现,算了,就不改编了吧。
3.《遮天》,听说张艺谋要改编了,说实话,并不看好,遮天改编难度难于上青天,演员选择,打斗几乎全程特效,星球,宇宙等等。
武侠小说改编,还有可能实现,毕竟反人类动作不是太多,但是,玄幻小说,太天马行空了,许多东西,作者都说不清楚,导演有可能拍出粉丝心中的小说吗?
关注我吧。
M0nkeys
网上找不到陈青云的出生日期,不过他还没去世.现状不清楚.他是台湾70年代-80年代的作家,现在对他的报道少之又少.
他好象是80年代末封笔的,其实很多武侠作家在这段时期都封笔了,武侠也是从这开始走下坡路的.
ζ"潮汐丶
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真正步入辉煌,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几乎都出自这一时期。包括《楚留香传奇》、《七种武器》、陆小凤等三大系列,以及《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欢乐英雄》、《大人物》、《九月鹰飞》及天涯。明月。刀等共10 余部书,总计30 余个故事。——这里将“系列”称为一“部”,而将系列中的分部称为一个故事,似乎比直接称“部”更合理——从此,古龙由“三剑客”的“跟班老弟”,变为与之并列齐名,被称为“台湾四大名家”;进而,又由“末座”升为“榜首”;进而,古龙又与三剑客拉开距离,继续“高攀”,直至与金庸、梁羽生两大宗师比肩而立,鼎足而三。
《萧十一郎》之有名,而且在古龙小说创作中具有特殊意义及重要地位,是因为这部书是先有电影剧本,再由电影改为小说的。——1970 年前后,武侠电影导演们“发现”了古龙的小说,尤其是香港导演楚原,原是拍粤语片及喜剧片,后与古龙合作,成为一代武侠电影名导,不仅将古龙的许多小说都改编成电影,从而使古龙的名声蒸蒸日上,一时无两;而且在1972 年,一代武侠天皇巨星李小龙去世后,楚原以古龙电影的情节诡奇为特征,在影坛自成一派,与刘家良的武打功夫、麦嘉等人的功夫喜剧鼎足而三,支撑起武侠电影的辉煌的天幕。古龙的小说,如《楚留香传奇》等,因多由各自独立的故事组成,正好每个故事可拍成一部电影。当然比金庸的那些“大部头”更容易改编。所以,古龙真正成了电影界的“抢手货”,因而他干脆干起编剧来,写了《萧十一郎》的剧本。这部电影同楚留香、李寻欢的故事一样成功。再改为小说,亦大为出名。甚至这部小说的名声,超过了它应得的佳评。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古龙的小说受到电影编剧的影响之后,(1)是情节更加精练;(2)结构更加严谨;(3)语言形式更加电影化:对白多而精彩,形式分行更多更细。——为其以后的创作及其风格的成熟,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古龙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虽然我不同意“古龙之前无新派”一说,但我却要说,古龙的革新,的确是前无古人的。这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求新、求变”的艺术追求,勇于探索、创新,打破陈规俗套,另辟蹊径。
(2)更大胆的“中西结合”,引进西方文艺的技术与形式。
(3)更大胆的“古今结合”,并厚今薄古,将小说创作的重心转移到“今”上。
(4)独创性的“侠我合一”,在武侠小说创作上开了“自我表现”的先河。
(5)独创性的“诗化文体”,简洁、机智、快节奏,富有诗性。以上几点,是古龙革新的成就,也是古龙小说——当然是指具有“古龙风格”的小说——的艺术特征。
-钟玟君
超级Q群127649276是知道排名第二的 低调小说团 的资料群,
群共享中一共有两千多本玄幻、仙侠、架空、都市、推理类小说,并且收录了全套52本云中孤雁典藏版系列,包括四大名著系列,武侠合集系列。
传统武侠的话,有卧龙生全集,黄易全集,倪匡全集,狗尾续金合集等等,囊括了60年代至90年代所有武侠名家的合集,并且收录了大陆新武侠的凤歌。沧月,步非烟,燕歌等人的全集。
yoyomia
左手的情诗
chouminms
-枝子花开-
苹果树上的APPLE
行者·多多
探索者
dhgzjl
sponge
胡漫漫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acf0004977c4019fae5", "thumb_neardup_id": 0, "neardup_id": 18263929628579401563, "vid": "v02004ac0000beb0kauvld7f72imuem0", "user_id": 102424998307, "src_thumb_uri": "bad10002e9526e9b80c2",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bacf0004977c4019fae5",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abd0002971ff4a2df63",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599474555956232712, "vu": "v02004ac0000beb0kauvld7f72imuem0", "duration": 182, "media_id": 1608226245533699, "group_id": 6599474555956232712, "hash_id": 10464556811972697362, "vname": "\u7518\u5341\u4e5d\u59b9.mp4", "md5": "b1808d389f26133076a55fea706a0895", "video_size": {"normal": {"duration": 182.667,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6382619}}} --}萧大侠一路走好!
笨渔
lixiaoyulijia
Zhyue
gomytask
黑巴拉秋的Q
河北大羽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影视娱乐大小事!
11月19日,著名武侠小说家萧逸仙世,中国武侠作家又走了一位。而萧逸先生仙逝媒体的宣传,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媒体写的是萧逸与金庸有“南金北萧”之说。
事实上是在扯淡,这不过是早期媒体和出版社,为了卖作品强行打金庸擦边球的行为。而华语真正的武侠小说宗师,绝对只有金古梁温黄五位。
其它武侠作家肯定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金古梁温前的“北派五大家”,但整体上面的影响,肯定是远远不及金古梁温黄。
金古梁温黄后,台湾还出过一名武侠作家叫李凉,可能很多人也没有听过,但他写过一部作品叫《奇侠杨小邪》,在武侠书虫当中,肯定有一定记忆。
不好意思的是,本人早年也是一名武侠书虫,除了金古梁温黄,还有北派五大家,再到戊戟,李凉,还有大陆新武侠作家,不少作品都看过。
总体而言,华语武侠小说,武侠作家还是金古梁温黄为主。同个时代的武侠作家,比如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萧逸、柳残阳、云中岳等等台湾武侠作家。
司马翎,萧逸、卧龙生,应该是继古龙,温瑞安过后,最重要的台湾武侠作家。尤其是司马翎,从某种程度上面讲,作品的水准,真的比起温瑞安还强上一筹。
(本人曾经拜读过司马翎和温瑞安的小说,司马翎的《剑神传》,水准真的很高)
这么一来,司马翎武侠小说再厉害,都不及温瑞安厉害,便是影视作品改编,基本没有一部。
而萧逸的武侠小说,是自温瑞安后,台湾武侠作家改编最多的。萧逸先生武侠小说改编的武侠剧,最知名的是一部90年代的《甘十九妹》。后面大家熟悉的‘元芳’张子健,便在里面出道。
然后,萧逸先生改编的作品还包括,1993年的《饮马流花河》,2004年的《长剑相思》,2008年的《无忧公主》。
总而言之,现在萧逸先生仙逝过后,再谈到武侠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这影视改编率,确实是有点低了些吧。
从萧逸先生武侠小说改编影视剧,再谈回到萧逸先生武侠作品,对于大家的影响。《长剑相思》和《无忧公主》两部作品,影响力比较有限。
而那些看过《甘十九妹》的内观众,这个问题实在太暴露年龄了。
更多关于萧逸和武侠小说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讨论!!!
熹微๓
金庸先生一共写了15部小说,写作的先后顺序是: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 《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 《越女剑》 金庸小说年代排序—— 一.春秋时期 1.《越女剑》:公元前五世纪前叶 二.北宋后期 2.《天龙八部》:公元1094年前后 三.南宋中后期 3.《射雕英雄传》: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怀胎到铁木真逝世) 4.《神雕侠侣》:公元1239年-1260年(杨过出场到蒙哥归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龙记》:公元1337年-1360年(张三丰90岁到张无忌22岁)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计是明朝中期 因为有武当派,而且书中官职是明朝的,并且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没有辫子,还 有在《鹿鼎记》中澄观老师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侠客行》:明朝 因为有武当派,并且书中好象没有什么民族矛盾,而且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没有辫子 8.《碧血剑》: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从10岁到20岁) 六.清朝 9.《鹿鼎记》:公元1670年-1689年 鳌拜死的时候史书上记载为1670年,韦小宝签订尼布楚条约后归隐,那是1689年 10.《书剑恩仇录》:公元1756年前后 因为《飞狐外传》中赵半山曾对小胡斐说过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红花会抓住过 11.《飞狐外传》: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飞狐》推算,从胡斐13岁到17岁 12.《雪山飞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阴历) 书上开头就写了“这是乾隆四十五年叁月十五” 13.《鸳鸯刀》:清朝 书上倒数第二段写道“满清皇帝听说这双刀之中,有一个能无敌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连城诀》:清朝 这个没什么大道理,因为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有辫子,这可是金庸授权的,而且从 官职、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马啸西风》:清朝 原因和前面的一样,书上插图中的男人有辫子
失眠的茶__
wanwan在四姑娘山
我辈读书之人,只求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平全此四事,虽死无憾!”
-----摘自《英雄志》
排在首位的非孙晓的《英雄志》莫属,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并不是一本网络小说,因为作者并未在网络上发表,而走的是传统的路子,但因为这本书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我也是通过网络接触到它的,所以把它归为网络小说也还是比较靠谱的。我对《英雄志》这本书的总体评价是四个字“光芒万丈”,不为别的,只因为它已经完全跳出了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前辈所划下的圈圈,将武侠小说的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如作者孙晓自己所说“武侠有很大的潜力,只差一步它就可以成为‘民族文学’,而武侠的作家终有一天会是民族作家”。《英雄志》这本书就是他承载理想的实验之作,充满着雄心和野心,从目前看来,我认为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获得了成功,至少《英雄志》告诉了我,武侠小说不再仅仅是“成人的童话”,它完全能够承载更加沉重和深刻的主题。有人说,武侠小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曲折的情节和出色的文笔,诚然,这两者都是一部优秀的武侠小说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它们仅仅能够让小说做到“更好看”,正如同一个优秀的画家通常都讲究“画其魂”而不仅仅只追求“画其形”,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才是一部小说真正的灵魂所在,此乃高下之别。
《英雄志》这本书的主题是人对命运的抗争,多元的世界观让整本书充满着思想碰撞的火花,而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正道”。何谓“正道”?孙晓通过卢云这个儒生的经历为我们给出了他的答案:“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多么简单精炼的回答,可能有人就会问:“那什么又是对的事情呢,是非对错又如何划分呢”,这就要回归到中华文明的本源-儒学上来,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人性中善良之本性(孟子概括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共同组成了那道无形的规范,我们称之为“底线”,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根基正植于此,而是非对错的划分同样植于此。从孙晓的很多留言中能够看出,孙晓应该是比较推崇儒家的,而对现在西方的民主则抱有很大的质疑,在此也希望孙晓能够通过新的作品进一步阐述中西方文化冲突这个命题,那将会更加火花四射。
总体上来说,《英雄志》这本书无愧于其名,确实可谓是一本书写尽了英雄之志,但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正道”的概念来尝试对人生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解答,这个终极命题是作者灵魂的寄托,也是读者思考的源泉。曾有网友评价孙晓写《英雄志》有“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味道,其实我倒更感觉像是“仲尼作春秋而厄”,为了一部《英雄志》,作者付出了超过十年的时间,挨过白眼、遭过嘲笑,忍受着长期的孤独和寂寞,自写自销,只为了心中存有的那点信念。在这点上,孙晓既有着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持,又有着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实在令人钦佩。凡真正的武侠爱好者,《英雄志》这本书是非读不可。
《天行健》出色地的氛围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战争的惨烈,勇士的无畏,情节的万变让人把心提到嗓子眼。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也有独到之处,往往几笔淡淡的素描就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烘跃纸上。————这本书有够虐的!
《昆仑》和《沧海》
初读凤歌的作品是《昆仑》,当时已惊为天人,一口气看完《沧海》,首先是感觉非常过瘾,其次非常欣慰。金庸、古龙之后终于又见到一位把武侠写得这么让人入迷的作者,作为一个武侠小说迷,内心的喜悦可以说是难以言表。下面就凤歌的作品谈谈我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
优点:
1、文字。用词典雅方正、不文不白,意蕴深长。与金庸小说的语言非常接近。其中对经史子集的运用,对景物和境界的描写,以及作品中的原创诗词,深得意境之妙,文词之美。
2、才学。凤歌以自己对古算学、易经中太极四象八卦的研究,可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武侠小说的前辈们,虽然我对此研究不多,但据我所知,中国的作家中在这方面超过他的人不多。同时,凤歌能将中国文学的经典、以及经史子集做到融会贯通,并恰当地运用在作品中,可以说是继承了金庸的写作风格,让人读起来感觉其作品博大精深。同时,凤歌不同于其他武侠前辈的地方是将现代科学的许多知识以古人的视角写出来,并写的恰如其分,让人觉得颇有新意(这点又不同于一般的网络写手将现代知识用滥用死。
3、情节与构造。无论是《昆仑》还是《沧海》,情节上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为主人公忽喜忽悲,让人读来欲罢不能。同时整体构造不限拖沓,有整体的构思和框架,没有落入又长又臭或太监文学的巢臼之中。说明凤歌确实是一个对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对读者负责人的作者。
长刀无痕
这是一本很严谨的小说.但我希望你更愿意把他看成现实小说. 文中几乎没有YY的部分.
赵烈的性格复杂,也许在你的眼中,是血腥,阴暗,残暴.但这也折射出江湖的残酷.
一个真正经历过苦难的勇者.他的人生观里会把善良放在心底.赵烈的心计.暴烈.忧郁又何不是为了保护自己.他的一生,是辉煌悲壮的.
这是一本真正意思上经典的小说.我需要你能看下去.并能品味出书中所表达出的情感,理解小说想告诉读者的思想.和对人生.对江湖.对情感.对未来的感悟
侠宋(又名雁飞残月天) 作者:王晴川
该书被部分网友称为继《昆仑》之后“新武侠”的又一力作。
故事以宋金对峙为背景。小说融会了金宋的风俗历史,不仅有朝廷之间的间谍暗战、权力斗争和气势磅礴的战争描写,更有围棋、品茶、龙舟、马球、易理、中医等诸多传统文化方面的描摹。
天道、魔道、侠道、武道,唯我独尊
朝廷、江湖、战场、情场,任我纵横
刀光剑影中更有群芳竞艳,
纯情如水的明教圣女,热情如火的金国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