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与射雕英雄传,只能选一个的话,我选笑傲江湖。
李亮武侠作品道是无情
彩虹天堂.
金庸先生的小说倒是看过几部,但大多记忆模糊。
而印象较深的是《倚天屠龙记》。书中故事的情节颇有功力,人物的刻画更具代表性。
其中,对于武当张五侠张翠山与殷素素的爱情描写,凄凄楚楚,细致入微,令人荡气回肠,望而兴叹!
beav
小曲1983
首先这里涉及到的金庸的作品限于其代表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的《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
先将这几部作品发生的年代排序。首先是《天龙八部》,《天》发生在北宋时期,剧情来看发生在北宋对抗辽国入侵以及金灭辽之前,因此年代范围大约是公元979年-1125年之间。
然后是《射雕英雄传》,《射》剧情涉及到南宋对抗蒙古,其里面涉及到重要人物成吉思汗,因此年代大约是公元1206年-1240年左右,其中蒙古灭西夏,灭金。
在这之后是《神雕侠侣》,《神》与《射》是最紧密的两部作品,其年代的间隔大约是从杨过7或8岁开始,也就是《射》结束7-8年之后,而在南宋被元(蒙古)灭掉之前,所以大约是公元1247(8)-1279年之间,考虑到杨过在古墓中的日子以及杨过等小龙女的16年和一些杂七杂八的时间,应该还能推出更准确的时间区间公元1247(8)-1270左右。
再往后是《倚天屠龙记》,鉴于倚中出现关键人物朱元璋,因此故事发生在元末阶段,算上张无忌成年时间,那么大约是1340-1360年左右。这时间段大抵是正确的,因为考虑到张三丰的年龄这时候应该至少也在70岁左右了。
而《笑傲江湖》的年代则几乎没有交代,但其中出现了峨嵋派与五岳剑派,而倚中交代峨嵋派是郭靖小女儿郭襄所创并且倚中并没有五岳剑派,因此可以断定《笑》发生在倚之后,猜测发生在明朝中期政治比较稳定时期。
因此综上所述,时间排序依次是: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
《笑傲江湖》
有了上述时间表,我们弄清楚一些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首先是金庸小说体系中武功最高的人物。
依我看,分为两种武功体系。
一种是北方武术体系,其中最高功夫人物应该是少林扫地神僧,首先他的历史年代最早,包括丐帮的降龙十八掌都传承与少林寺,北方的武术体系讲究的是内力与拳脚功夫,扫地僧的内力非常雄厚,远远高于天龙八部明里的第一高手——乔峰。
另一种是南方武术体系,南方武术讲究灵动轻盈,常出绝顶剑客比如令狐冲,杨过。但绝顶高手绝对是第一号隐藏人物——独孤求败,先来推测一下独孤求败活的年代区间。首先独孤求败首次出现是杨过遇到的独孤求败墓,按照大雕的年龄来回推的话,独孤求败活的年代大约也就是《天》发生的年代,但《天》中所有绝顶高手都不可能是独孤求败,因此独孤求败是天字第一号隐藏人物,他没有来历,也没有生平,不像扫地僧一样还交代下一直在少林寺扫地。但独孤求败这个人物却引出了另一个隐藏人物——《笑》中的华山派风清扬。因为他交给了令狐冲一套独孤九剑,而独孤九剑这个名字与独孤求败的联系就难说了。
如果有联系的话,那么华山派与杨过的关系就复杂了。从地理位置上看,杨过与小龙女最后的归宿——古墓的所在地终南山本身与华山就很近。当然了,《笑》发生的时间算上风清扬这一辈的应该也离杨过的时间比较远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另外一个隐藏人物倚中最后的黄衣女子说的话,当张无忌请教她的名字时,她回答:终南山下,活死人墓。无疑的交代了自己是杨过后人,所以风清扬的独孤九剑也得到了解释。杨过或者他的后人总结了独孤求败的剑招发展出了独孤九剑,在某一天,这位后人来到了华山,或者自己创立了华山派,或者把武功传给了华山派创立者。所以,这条线就很清楚了,杨过可能是华山剑派的祖师爷。而依照类似普遍联系的观点,那么《笑》中的吸星大法这种邪门武功无疑传自《天》中的虚竹,或者可以说本源是西域的武功。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天》中出现了少林寺,但《射》,《神》两部几乎没有出现少林寺,尤其是《神》。而倚,《笑》中不但出现了少林,而且出现了武当。其实根据以上年鉴来看完全是正常的。
《射》,《神》两部发生的朝代南宋定都临安,也就是江南,故事主要发生地在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而少林在河南北部,此时已经完全被元所控制,因此在元朝的管辖之下当然不能跑到襄阳回头再打蒙古人。而武当派的创立者张君宝(张三丰)首次出现是在《神》的末尾,在众人华山论剑之后,所以《天》,《射》,《神》是不可能出现武当派的。而倚中的张三丰已经是个鹤发老人,所以倚,《笑》中出现武当派是非常合理的。
因此,金庸的武侠世界从《天龙八部》开始,历经几代人的武功传承,有的武功失传,有的则一直流传下来。有的武功失传是必然的,而流传下来的也有其必然性 金庸武侠小说,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示,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根错节,主干巍峨,枚叶繁茂,宠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奇迹联翩,回环波动,摄魂夺魄,回肠荡气。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炉火,小说情节犹如炉火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又不相同。他的小说从头至尾都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着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小说情节的发展根本无法预料,惊险频出,令人喘不过气来,而全书的缜密无隙又让人口服心折。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营构的确堪称一绝。
原贴:金庸的武侠代表作品是什么
Flowersam
代表作有《金银花》、今夜江山寂寞、鹿角象牙、藏兵楼、肝胆传奇等。
短短桥:北国风雪紧,桥短人行疾。尺剑踏连营,却为儿皇帝。
今夜江山寂寞: 冷酒洗愁肠,空自凄凉。洛城萍客话惆怅。国破山河何处在,怒马朝唐。死别亦神伤,关帝庙堂,男儿不胜泪成行。击剑狂歌踏月去,意气飞扬。——调寄《浪淘沙》
《金银花》: 荆轲为报知遇之恩,可以义无反顾地去刺秦王,袁无欢为了那比海还深的亲仇,将像荆轲一样地决然,去摘下那可怖的敌人之首……
十年磨一剑: 江湖行,江湖冰冷,江湖容不下鹤立鸡群。仗剑远游的儿郎,在情人的剑下,梦醒、痛醒……
烟雨刀声:那痴缠的,终丢了性命;那豁达的,自摒弃了心中重负。都说一笑泯恩仇,果真好儿郎,该放手时就放手。
灯红玉瘦:为何那红灯,总不见升起;为何那李问,反而助仇人?
一千个壮士的血,染红了沙场。
这些末路的英雄们,可圈,可点,可歌,可泣!
人的一生中,最痛苦,最无奈的事情并不是你失去了什么,而是当你面对不想做、不愿做的事情的时候,却不得不违心地去做,甚至别无选择。
一段香:三女同事一夫,快乐城里不快乐。于是,那本性纯良的女子,递出了手中的屠刀,策划了一场一石二鸟的阴谋。只可惜,那美丽的一段香呀,却妄自诠释——人间自有公道。
凤山遗梦:张驰有情——兄弟情,因此他信任赖万程。可惜,赖万程无情,结果,他背叛了兄弟情,毒害了兄弟的朋友桑白羽。官场是江湖的一部分,讨好朝廷权贵是官运亨通的捷径,身为“官人”的赖万程按照这条官场通则行事,为了在江湖生存下去,只好辜负了兄弟的信任。赖万程或许成功了,不过,代价是:由“人”变成了“非人”。
《巅峰》:太阳教教主莫轻尘有情——人之常情,他全抛一片心,以自己的无比坦诚,相信可以打动华如狐,因此他在华面前毫不设防。可惜,华如狐无情,结果,他违背了人之常情,刺死了信任自己的莫轻尘。杀手是江湖中的一种行业,“挑战极限、不择手段”——身为杀手界最闪亮新星的华如狐按照这条杀手通则行事,为了在江湖生存下去,只好辜负了莫教主的信任。华如狐成功了一半——他杀死了莫轻尘,自己却未能逃脱,他的代价是:不仅从“人”变成了“非人”,而且,很快又变成了——“死人”。
黄香妮
我也在二十年前看过这本书,也忘记了这个书名,书的前面画有主要人物的素描图像,男主人公叫凌剑锋,在一个冰洞里练了奇书,女主人公叫北宫芊芊,化妆成小乞丐,那两兄弟叫上官天龙和上官真龙的,我只看了前面,没有结尾。
ppqqpq
可记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分别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另外还有越女剑
电子版的下载在百度搜一下,有很多的
原贴:金庸都写过哪些武侠作品
fd8815
金箫玄剑(原名 萧剑狂龙传是作者先自拟的,但定名则由编辑改成金箫玄剑)是他初中二年级时候的作品。这部书1988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一大侠之子,为报杀父之仇和雪灭帮之耻,落“入圣穴”冰洞,巧得金箫及武功秘笺,食冰鱼餐冰龟,孤身在冰洞习武数载。出洞后为得“狂龙玄剑”,几经出生入死,得老前辈“嬉”佬及乔装丐帮弟的女侠之多方协助,终灭除武林败类、报仇雪耻。
人物:陈世冲,寒夫人,陈凌峰,北宫纤纤,空化方丈,古时月,龙麟,石正,曾少白,蓝阳春,上官倩,上官天龙,煞面血星,黄衣青,吴笑风,耿林莽
lupeiwei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和“金庸作品集序”)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原贴:金庸都写过哪些武侠作品
红颜惑了谁的心
我是小书童,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书童因为老爷子酷爱收藏读刊的缘故,从小就看了不少武侠小说,无论是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还是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还是《鹿鼎记》,古龙先生的楚留香系列、七种武器系列、《情人箭》、《碧血洗银枪》,梁羽生先生的情海玉弓缘等等。
许多本书都是书童特别喜欢的,但要说读过最多遍的还是一部比较冷门的武侠小说《连城诀》。
连城诀
《连城诀》是一部比较写实的小说了,人物很普通,普通到就像自家的邻居大哥,朴实无华,也没有什么奇遇。这部小说是金先生根据自己家的长工早年遭遇改编而成的,书童倒不是读出书中有多么讽刺社会黑暗、人心叵测之处,而是说不出的爱看。
《连城诀》这本书没有什么太多的套路,就是一个宝藏、一个秘密、一群人吵吵闹闹争来争去;也没有什么神奇的武功,最厉害的神照经也不过是其他书里比较上乘的护体神功;更没有太过华丽的风景,狄云在书里待得最长的两处地方一个是荆州府的死囚牢,一个就是大雪山的山谷中。那段时间,书童刚好也在读《鲁宾逊漂流记》,对这种孤岛效应的写作手法很感兴趣。
荆州府大牢
荆州牢里,狄云还是被丁典肆意欺辱,每天过得让人无比揪心,想来总能有这么恶的人。后来,发现丁典并不是恶人,真正的恶人反而是那些慈眉善目、笑呵呵地说着体己话的人。原来人恶极了是如此可怕。狱中狄云和丁典的相处,是全书中比较温馨和有趣的一段。
两个人渐生情愫
雪山谷中,狄云、水笙和花铁干的相处也很有意思,狄、水二人自水笙被劫持开始就有的日常吵嘴和小暧昧,花铁干的无耻和狡诈,双方斗智斗勇、凶险又温馨。
花铁干
在一处就是血刀老祖大战“落花流水”四大高手的战斗了,血刀老祖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将江南武林四位绝顶高手拖入雪谷,分头击破。在五个人实力不分伯仲的战斗中,以一敌四、反败为胜,场面甚是精彩好看。这一篇幅也是金庸先生所描述的最精彩的战斗场面之一,可谓其创作中的经典一战。
雪谷大战
pomodori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除了《鹿鼎记》外,所有新版本均已完成。
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2005年底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社。
题外话:著名科幻、武侠小说家倪匡先生是金庸先生的好友,曾在金庸外游时代笔《天龙八部》。
原贴:金庸都写过哪些武侠作品
四姑娘
我初中以后不爱看武侠小说了,只记得当初喜欢《萍踪侠影》,那里的“正气”比较重,人心相对不“鬼魅”。符合小孩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警恶惩奸、邪不胜正”的心理,而且最后是大团圆结局的。
lbentz
代表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我喜欢下面的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
《笑傲江湖》
然后是特点分析:庸的书似乎有点半文言文,但是读起来却非常的顺口,娓娓道来,他的小说非常博大,能把中华大地全说进去,上下五千年自由驰骋,天文地理,星医不桐,古今中外,天所不通,天所不晓。他的小说和中国故化似乎有很大的牵连,但他汲取了西方的写作手法。和中国故化相结合,从而创作了一种奇特的金庸风格。可以说,金庸做一名武侠接的一带宗主,泰山北斗当之无愧。古龙书的特点是:他完成抛开了历史,他的语言十分的幽默,也十分的华丽,他大量的使用短句,他创造的人物大都很寂寞,还有,他的小说推理性、哲理性也极强。
金庸古拙,而且颇有中国唐送话本儿的那娓娓到来的味道。金庸书的旷达、通达、平和正是中国故化的真实写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一个中国传统问题的发展者。金庸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气、正派,人物刻画细腻,(这是和别的武侠作品相比),人物有血有肉,多讲究江湖大义,有较强的民族主义和人文思想。情节曲折,多以大团圆结局。情节比较合理,有较强的理性色彩。
原贴:金庸的武侠代表作品是什么
腾空小孩子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原贴:金庸共有多少部武侠作品?
甜言蜜果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原贴:金庸都写过哪些武侠作品
西贝小Q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出版。
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于2005年11月正式出版,(2002年底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原贴:金庸共有多少部武侠作品?
回到原点8689
不好说,因为关公战秦琼,不是一个作品难以衡量
常理而言,最有资格上榜的是丁春秋,金轮法王,东方不败,慕容博,欧阳锋,玄冥二老。
但介于金庸小说里有一条隐线,是中华武术日益衰败,越早时期的武功越强,(比如天龙年间的降龙掌到了洪七公手里已经失传一部分,不得不自我创新补足)又有考证党考证笑傲为明朝,那么最有可能称得上最强的应该是出身南宋时期的超级魔头丁春秋了
《天龙八部》:公元1094年前后,南宋中后期,是朝代仅次于越女剑的最早的作品
1 丁春秋,出身逍遥派,原为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二弟子,大师兄苏星河沉迷杂学,所以他可谓是逍遥派三代弟子第一人,后与师叔李秋水勾搭在一起。将师父打下悬崖自立门户成立星宿派。虽心地恶毒,但确是实打实的宗师级武学专家,而且比起一般的武学大师,丁春秋更加毒辣而不择手段的特点让他更加占尽先机
积年累月的武学生涯配合神鼎,小无相功让他内力丰沛,来自姘头李秋水的白虹掌力心得和逍遥派武学的熏陶让其武技高超,还有宗师级的用毒水准。出身叛徒又是著名恶人的常年被正派人士刺杀,让他有积年累月的死斗经验。对战同级别选手时,他凶悍毒辣的技巧,逼迫敌人不得不分内功延缓毒性的毒功,化去敌人内功的化功大法,让他总能占得上风。
星宿老怪的确是武艺非凡,原作中,一呼哨便震倒几人,轻松活捉达摩院首座(达摩院是少林的武学最高殿堂,首座实力不会弱于方丈太多),算下来是强于乔峰,强于少林方丈的。(但真要死斗起来乔峰大无畏的胆气和天赋异禀的年轻身躯令乔峰总能战胜内功高于他的强敌),确实实力超强,排第一没问题。
2 东方不败确实很多人都认为他是最强的反派,但也有很多考证党人提出他并不强,主要在于内力和技法上,认为其武学已经在女红期间荒废,技法上并未占到便宜,内功上也被吸星大法压制,而且对杨莲亭所说的,对众人实力服软的话也说明了他并不从容。
虽然可以用独孤九剑技法第一,受伤在先吸星抽血,手边无剑只能用针等理由解释,但确实也说明了东方不败疏于武学已久,用针并非入捏叶飞花之境只是无奈,内功并非压倒性强等一些问题(但轻功是真的刁)。而且还有一点就是,金老自己曾亲口说过东方不败不是他笔下最强的反派角色(出自易报记者访谈录),这点也成了考证党的一大依据。
在算上武学衰败的大背景,身出明朝的东方不败第二我认为合理——但是魅力和形象,堪称第一了。
3 金轮法王,龙象般若功是金庸武侠小说中顶级武学,共分十三层,易学难精,从7层后,每一层都要几十年修为才能突破,全套下来理论上要千岁,练成后有13龙13象之力。亏得金轮法王是个不世的武学奇才,进境奇速,才到十层,为历代最强没有之一,所以金轮法王年龄相对非主角类宗师组选手而言,年纪很轻,身体素质极强,内力又超猛,功夫又特殊,令人不擅长处理,心思缜密,时代又处于天龙之后,金庸小说第三早的的南宋,连出家心性得以解脱,五绝级别的强者「铁掌水上飘」裘千仞,亦不敌败亡。确实配的上第三。
4 欧阳锋,欧阳锋前期就是五绝级别的强者,蛤蟆功难以预料,又爆发力惊人。后期疯掉后,放弃无谓的自尊心和影响武学的部分,乱练九阴真经,却因高人一等的武学天赋和知识,处处受启发,逆练大成,最后和洪七公双双大笑而亡。内功超强,力道诡异爆发力足,还擅长用毒,排第三完全无误
5慕容博是《天龙八部》中智谋心计第一人,为了复兴大梦,导演了一场持续时间长达三十年的大片,涉及到吐蕃、大理、大宋、大辽几个对立的政权,堪称11世纪最佳导演。最后掩人耳目,又在家中假死,随之隐伏在少林寺,苦学72绝技。以浑厚的内力创造参合指,巧妙地斗转星移,威力十足的72绝技,令其成为一个兼备超强内力,超强心机,技巧大师,和斗转星移这样的偏移大师,堪称一绝。如果他能学到一门绝世武学,如北冥,九阳,龙象等级别的武学,就绝对有资格冲击前三——可惜他没有,有七十二绝技的技巧却无禅性所导致的内疾缠身,是他和萧远山这对宿敌的最后命运。但相对于身体素质更佳,胆气雄浑的萧远山,慕容博还是凭借心机和斗转星移更胜一筹。
贝海石我个人觉得排不上前五,他的“五行六合掌”在小说里面虽然没有多着墨,但却是厉害的武功,而且谈笑间用手轻轻划破雪山派弟子的牛筋绳索,便可见其内力也是颇有造诣,要知道雪山众弟子诸如王万仞花万紫等早就尝试了半天。依旧不见效果。但论武功,虽然远远不是龙木岛主石破天的对手,也绝对比不上妙蒂茶愚张三李四谢烟客。和丁家兄弟黑白双剑相比,只怕也略有不及。但是除了上述众人,只怕江湖上能让贝海石束手的,也不算多了,综合而言内力和武技,心气,作战意识,整体比不上上五位
兔兔609
◆早期作品:
苍穹神剑 【处女作】
月异星邪
剑气书香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又称金剑残骨令】
剑毒梅香 【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失魂引
游侠录
护花铃
彩环曲
残金缺玉
飘香剑雨 【佳作】
剑玄录
剑客行
◆中晚期作品:
浣花洗剑录 【佳作】
情人箭 又名怒剑 【佳作】
大旗英雄传 又名铁血大旗 【佳作】
武林外史 又名风雪会中州 【代表作】
名剑风流 (结尾由乔奇代笔) 【佳作】
绝代双骄 【代表作】
楚留香传奇(又名铁血传奇)分为三部:【代表作】
《血海飘香》
《大沙漠》
《画眉鸟》
楚留香传奇续集分为四部: 【代表作】
鬼恋侠情 【又名借尸还魂】
蝙蝠传奇
桃花传奇
新月传奇
午夜兰花
多情剑客无情剑 (又名风云第一刀) 【代表作】
九月鹰飞 (风云第一刀后传) 【佳作】
天涯·明月·刀 【代表作】
边城浪子 (天涯·明月·刀后传)【佳作】
萧十一郎 【代表作】
火并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续集)
流星·蝴蝶·剑 【代表作】
“七种武器”系列:【代表作】
长生剑
碧玉刀
孔雀翎
多情环
霸王枪
离别钩
拳头 【仅完成六种,此非七种武器之一】
七杀手 【佳作】
剑·花·烟雨·江南
绝不低头 (唯一的一部现代版动作小说)【特别推荐】
大人物 【佳作】
拳头 【又称愤怒的小马】
三少爷的剑 【佳作】
陆小凤传奇系列(共七部):【代表作】
陆小凤传奇
绣花大盗
决战前后
银钩赌坊
幽灵山庄
凤舞九天
剑神一笑
大地飞鹰 【佳作】
血鹦鹉
七星龙王
碧血洗银枪
英雄无泪 【佳作】
圆月弯刀 (部分由司马紫烟代笔)【佳作】
欢乐英雄 【代表作】
白玉老虎 【代表作】
白玉雕龙 【白玉老虎后传,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佳作】
风铃中的刀声 【佳作】 (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佳作】 (部分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佳作】 (部分由丁情代笔)
边城刀声 【佳作】 (部分由丁情代笔)
猎鹰·赌局 【纪念篇】 (遗作, 短篇)
增补作品集(仍为古大师的作品):
菊花的刺 【增补集】
剑气严霜 【增补集】
铁剑红颜 【增补集】
涵涵一号
最喜欢金庸大师的《笑傲江湖》,喜欢男主令狐冲的放荡不羁,洒脱。但是又不喜欢他和盈盈在一起却又对小师妹割舍不下。
幻想着有令狐冲的那种奇遇,有武林前辈的亲授,学到一身旷世奇学。也希望能成为女主,被这样一位男主呵护着,白首到老。
金庸大师对人物的刻画真的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看过了原著版,真心不喜欢看电视剧版,总觉得男女主欠点火候,达不到金庸大师所写的境界。
永远的江湖,永远的金庸大师!
savagel2010
金庸的作品,准确来说都非常好。
因为他的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些经典作品。。而后来就再也没写新作品了,只是不管的完善修改这些作品。
所以人们都说:金庸老师后来就是因为担心作品质量就没继续,而是深耕于之前的伟大作品。不断完善。
个人角度看,小编最喜欢《射雕英雄传》[害羞][害羞][害羞][害羞]
宠爱喃喃
十五部小说堪称部部经典,从思想深度和表现手法上说,后期要优于前期。如果排前三名的话,应该是笑傲江湖、鹿鼎记和天龙八部;如果从感染力角度排前三名是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飞狐外传;如果从前期后期各找一部代表则是前期代表射雕英雄传,后期代表笑傲江湖。综合排第一名:笑傲江湖。
晴空ceci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集大成者的巅峰之作。他具体备一部优秀武侠小说的一切元素,欲罢不能。如历史背景,虚构人物与真实人物的有机融合,看完之后让人感觉不道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构。切入的相当成功。同故事相当完整,有始有终,不象古龙的一样,故事混乱,有始无终,连他自已都收不住,这就是差距。还有各种线索明线和暗线,相当吸引人,人物众多个性鲜明,过目不忘,这就是比梁羽生的哪些主人公,千篇一律要成功的地方。最后哪些武功描述的象真的一样,今人神往。
jy_always
个人观点,金庸的武侠代表作品是83版的《射雕英雄传》。在我们农村那个时代物质比较匮乏,家用电器稀缺(黑白电视、收音机是紧俏商品)。休闲的娱乐方式单一(看电视和电影等)。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早的聚集在有电视的人家,有电视的人家把电视搬到院子里,摆出椅子、长凳子,热情地招呼大家坐,热闹非凡。可以说播出时几乎是万人空巷,那场景堪比大片。翁美玲、黄日华、苗侨伟等主演演技精湛,特别是翁美玲把黄蓉的古灵精怪表演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深入人心。再一个就是成就了很多配角演员,比如刘德华、周星驰等等,当初都是名不见经传的跑龙套的小角色,现在都成长为明星大腕。那个时代流行武侠片,到现在只对《射雕英雄传》记忆犹新,虽然被翻拍了多次,但经典依然未被超越。当时人们就是通过电视这个媒体平台知道了金庸,从此走进金庸小说,成了金庸迷。
彼沫初&夏
金庸小说读了好几遍,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究竟哪一部是最好的?每一部我都割舍不下,索性每部都简单地说一说。
《天龙八部》好看在人物众多、群戏精彩。三大主角萧峰、段誉、虚竹都极其有魅力,尤其是豪气干云的大侠萧峰,真是武侠之中的一等一人物。他的爱恨情仇,都极其爽利。聚贤庄大战、少林寺大战,燕云十八骑随萧峰一到,格局顿然开阔,令人心生豪气。萧峰的个人魅力,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也能排个前三;段誉、虚竹也各有个性,段誉如同贾宝玉,游走在众多妹妹之中,且其情痴之处,也让读者喜欢;虚竹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人,原因在于首次读金庸的《天龙八部》,读到的就是他的故事。当时,有几本《天龙八部》,但没有开头,只随着虚竹去破解珍珑棋局、习得逍遥派武功、再跟随天山童姥入西夏城、冰窟里与梦姑相遇。于是,就先入为主地喜欢上虚竹。多年之后,读完全本,这种喜欢仍未改变。
除了男主之外,如木婉清、王语嫣、钟灵、段正淳、鸠摩智、慕容复、阿朱、阿紫、游坦之、四大恶人等哪一个不是栩栩如生,宛若在眼前?《天龙八部》是一部极其开阔的书,既有家仇国恨,也有儿女私情。更可贵的是,这部小说又带有佛学,让小说的深度不至于武侠。无情不孽,无人不冤。这是对《天龙八部》最好的概括。
再说《笑傲江湖》。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武侠小说,而是夹杂着当时金庸对世界时局、尤其是大陆内部的政治动荡的思考与批判。《笑傲江湖》写于1967年至1969年完成,当时国内局势有多混乱,也不必我多说。国内激进的氛围,也影响到香港,一时之间人人自危。《笑傲江湖》之中对东方不败、任我行、正邪之间的描写,自然有其深意。金庸对个人崇拜持反对的态度。《葵花宝典》为什么这么厉害,能让人迅速地走上权力的巅峰?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也就是说,想要走上权力之巅峰,需要对自我的道德、人格、尊严等进行阉割,彻底成为一位伪君子。当然,抛开政治隐喻,《笑傲江湖》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令狐冲、任盈盈、田伯光、岳不群、任我行、岳灵珊、向天笑、东方不败、风清扬、仪琳小师妹等,都让人难以忘怀。我仍记得令狐冲第一次出场,是仪琳缓缓叙述的。只有金庸才能这样安排第一主角的出场,不得不服。
最后说一下《鹿鼎记》。《鹿鼎记》其实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武侠小说,更像是武侠版的《官场现形记》。与金庸其他武侠小说里人物相比,韦小宝既无意志力去学武,完完全全是一副小混混的模样。韦小宝其实是金庸对自我武侠小说的革命,武功、武学已经不是金庸所关注的,而是关注政治、官场。他通过韦小宝来揭露传统官场的荒谬、解构传统武侠。至陈近南一死,传统武侠美学里的江湖也就消亡。所以,金庸写完《鹿鼎记》之后,就此封笔。他不是写不出来故事,而是觉得武侠小说已经不值得他去动笔了。
memory_
个人觉的是《笑傲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有争斗的地方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非常喜欢笑傲江湖里的武侠味道。。。非常完美的一部武侠小说!
flyandflyindanc
谢谢邀请。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有十五部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加上越女剑。这些小说我全部读过且不只一遍,水准圴很高,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最好的一部且未必相同。
个人认为,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的颠峰。此书我主要看的是三联版,先后看过二十余遍。初看时感觉三线叙事情节有点乱,待后面多看几遍后才发现整部书构思精巧,草蛇灰线,伏笔千里,每次看都有新发现。当然最后扫地僧出现有些突兀,不过如果不出现,可能萧峰父子就要挂在少林藏经阁了。
相对于天龙八部而言,射雕三部曲情节要简单得多,可能流传也更广。而笑傲江湖则是政治寓言,连城诀更是黑暗人性的试金石,看得人内心压抑,喘不过来气来。
以上几部都属精品,诚意推荐。
baihui
金庸说过,如果让他选一个他武侠小说里的人物的话,他会选段誉,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段誉出生名门,是大理国唯一的接班人,他多才多艺、博览群书,看他和萧峰的谈话,就知道他的主张是求和平,而他本人也是不喜欢武功,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在机缘偶然下学会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后来又吸走了众多高手的内力误吃了朱蛤从而百毒不侵,最后还习得六脉神剑,最让人们佩服的就是他对王语嫣的不懈追求,无怨无悔,执着努力,最后抱得美人归。
因为段誉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还有他对爱情的追求,我觉得他其实代表了金庸,因为他也是敢爱敢恨的一个人,为人处世也是如此,看到不公平的事情,能够挺身而出,他的成长经历和段誉也很像,只是没有段誉那么幸福。然后就是萧峰的侠,以及其他人物的狭义豪情,就是金庸最想体现的为国为民的侠,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我觉得天龙八部最能代表他。
lsp52
毫无争议的是射雕英雄传,不但场面波澜壮阔,气势宏伟,故事生动,环环紧扣,情节安排合理,扣人心弦,人物个性刻化鲜明传神,打斗场面惊心动魄,而且全书激昂着爱国情怀,起点高,催人向上,充满正能量,
wawayunova
《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应为武侠小说的极品,称的上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说。反英雄、反传统、反规范、反束缚,宣人性、宣自我、宣独立、宣快乐。做男人要做乔峰,交朋友要交令狐冲,出来混还得是韦小宝。排名第一是我最喜欢看的。
Julia_shan
我认为最能代表金庸风格的,也是最好看的一部是《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于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作者没有设置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出对斗争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可感。《笑傲江湖》属于金庸的后期作品,其叙事状物,已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笑傲江湖》所涉及的场景、人物以及各类武林人物交手搏斗的场面不可胜数,但历历写来,景随情转,变化无穷而皆能贴合生活。《笑傲江湖》的中心是武林争霸夺权,为了达到目的,夺取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最后两派都败在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上。
《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不仅靠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情节引人入胜,更能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数十个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如豁达不羁、舍生取义的令狐冲;娇美慧黠、挚情任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表里不一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的任我行;神秘诡异的东方不败;冰清玉洁、相思痴恋的仪琳;虚怀若谷、萧条离奇的冲虚以及逃避纷争、寄情于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作品所高扬侠义、仁爱、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对今人仍有强烈的感召力。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胜了一襟晚照。”
ParisQ
这个就有些强人所难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短片小说《越女剑》,就是金庸笔下全部小说了。
如果按时间来说,最晚的应该最好,那就是《鹿鼎记》了。但电视剧翻牌最多的还是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定义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金庸先生自己也删改了很多,比如新修订的《天龙八部》段誉就没有和王语嫣在一起。你说《飞狐外传》不好吗?我挺喜欢程灵素的,同样在一个阿谀奉承,尔虞我诈的团队,阿紫就变得心狠手辣,程灵素就保持着善良。
非要推荐一本。就选择《天龙八部》吧!
一、书有5本。算是小说里写的最长的,对你读金庸系列有大概框架。
二、《天龙八部》佛家思想,金庸融入的比较多,能够对金庸思想有深入了解。
三、人物众多,各有特色。有复国情怀,又略显悲哀的慕容复、有情意真坚、为国为民的三结拜兄弟(萧峰、段誉、虚竹)、有假仁假义又返璞归真的恶僧鸠摩智、有同父同母,性格迥异的姐妹(阿朱、阿紫)、有风流成性又用情至深的段王爷、有四大恶人、有啰里啰嗦的包不同、有逍遥派、武功最高却不被注意的扫地僧……各色各样,映衬着天龙八部,众生怪像。
四、里边关于家仇国恨、个人恩怨描述众多,如何解开心结,活的洒脱随性都有很多帮助,被人误会的尴尬和无助、彷徨时陪在身边的温暖、错杀爱人的无奈、众口铄金的危害、小聪明的勿用……读起来有不一样的感受。
五、周华健唱的那首主题曲难念的经,也是为这本小说增色了一些,因为林夕的歌词写的太好了,也太难翻唱了。
希望对你有用。
风轻云淡lmx
作为一名80后,我是金庸迷,我骄傲。如果按读者人群的数量,也许除去四大名著之外,就属金庸的小说读者数量最多吧,学者还是普通民众,不管是文学大家还是只为消磨时间的粉丝,金庸的作品几乎囊括了所有人群,也许金庸的小说是最能诠释“雅俗共赏”的概念了,我曾好多次看到一些知名作家提起自己不同年龄段,阅读金庸小说的经历。
金庸小说每一部都是现代网络小说的一种雏形。里面的主人公都是有内涵、有性格、有血肉的存在。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大部分的文化元素,甚至在广度和深度上,不低于很大一部分的所谓“雅”的文学作品。
哪本是金庸写的最好的一部?这也是我们国人的一大爱好,当然再多的客观评价,也抵不过金庸自己对自己作品评价的分量,我们在他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的后记中看到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比较喜欢情感较强烈的几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笑傲江湖,但他又说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是应该有所进步,因此长篇比中篇和短篇好一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一些。
金庸的这个评价,显然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多少带点商业语调,那按后半句《鹿鼎记》应该是最好的?按前半句似乎又不是《鹿鼎记》,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小时候看《鹿鼎记》和近些年看《鹿鼎记》完全两种感受,就像我刚上初中时看周星驰的电影一样,感觉完全不好笑,而就在十几年前看周星驰的电影却完全不同,中间相差大约十年的光景,也许是自己的年龄,还是他们比我们看世界本来就更客观?
其实《鹿鼎记》的认可,我觉得还是和很多人一样,对非黑即白的公式化人格有点乏味,那些大侠更像是一尊神,而韦小宝也许更接近我们人的一些品性,我们对于神似乎只有敬仰,从来不会深入到神的内心世界吧,因此突然出现的一个韦小宝,才会对我们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和震动,我有一次看到一位作家的文章,他和金庸很熟,他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聚会上,金庸宴请他和牟宗三、唐君毅等人,牟宗三亲自问金庸,是不是《鹿鼎记》写的最好,金庸表示了赞同。
lixiaoyulijia
宝贝宝贝宝贝
destiny_moneca
比较喜欢的《英雄志》。
为什么说比较喜欢,前面大部分写得不错,后面有点烂尾。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才有更多的悬念,反而成就了它的美。
武定远,为镖局命案,亡命天涯结识穷苦潦倒的书生卢云。心机深沉的杨素观,和粗中有细的秦仲海。有朝堂争斗,有门派之争,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全书已“观海云远”四人为主线。不同人物的不同经历,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从平凡的小人物,到成为绝世高手。
书中人物都富有特色,比如剑神卓凌昭,我很喜欢。每次出场都自带光环,“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昆仑第一人,武学奇才,把昆仑十三剑融会贯通,又得剑神古谱。“头戴纶巾,腰悬一剑,手摇折扇,直如饱学宿儒。”谁也不会想到这是鼎鼎大名的剑神,首先想到的是教书先生。寥寥几次出手,显尽智谋,剑法高超,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直到遇到宁不凡,败在“三达剑”之下。后面打造绝世神剑大战一代真龙。神剑在手,傲世天下。卓凌昭是一个自负的人,一剑在手,便可制霸天下,可惜真正的争斗并不是武学上的争斗。一代剑神彗星划过。
身世坎坷的卢云,一心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现实是残酷的,这种感觉就像初入社会,备受打击。卢云含冤入狱,流落江湖,书生落魄,靠买面为生,历经艰辛,初心不改。得中状元,为救遗孤,流亡天涯,习得昆仑剑法,悟性不在卓凌昭之下,可惜习之尚短,无法改变格局。
书中卢云有赤子之心,其他三位,相对于卢云,处事更圆滑。杨素观,天下是一盘棋,而他要做执棋之人,一颗传国玉玺,使柳门灭亡,怒仓争斗。武定远,做事中规中矩,捕快多年,有板有眼,即使成为一代真龙,绝世高手,也是如此。秦仲海,看似大大咧咧,颇有谋略。他是那敢于逆天之人,永不服输。
梦花飘雪
我最爱一部武侠作品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将侠之大者,家国情怀,淋漓尽致的诠释其中!不论经典版的电视剧,还是原作,我均难忘,他的射雕三部曲也是金庸先生的经典之作。如今大侠已去,留下了传奇
crystallife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最喜欢的是《射雕英雄传》
金庸先生在这部小说中营造的儒家之侠(名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郭靖形象,憨厚 踏实 善良 不屈不挠 对我影响深刻,作品中展现了做多个性鲜明的角色,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这五方奇人,如以游戏人间姿态出现每每在紧张激烈的情节中插科打诨的老顽童周伯通,刚直不阿的长春子丘处机及全真七子,慷慨重义的江南七怪,乃至与周伯通形象相映成趣的候通海、假冒的“铁掌水上飘”裘千丈以及种种江湖骗术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在感情世界里郭靖、黄蓉的恋爱模式无疑是世俗的经典之恋而杨康、穆念慈的恋爱也充满悲壮,让人感慨在爱情世界里是没有世界观差别和国界之分的(宋、金之间的跨国恋爱)。金庸先生对于历史事实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他总能援引一段历史时期,加以敷衍,而为其武侠作品服务,推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物形象。总之《射雕英雄传》是我最喜欢的武侠经典之作,以后有条件我会更深入的研读这部作品。
第二部就是《天龙八部》,金庸先生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现他的才情,这部作品中人物繁多(八部在佛家本就借喻众生)、情节支线纵横,而故事里几乎包罗了释、道、儒、琴、棋、书、画、诗、酒、茶、禅、医、药乃至花艺等等等等,看的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段誉这个深受佛家思想影响的少年在感情生活中尝尽了他父亲风流王爷段正淳滥情后种下的“业果”,每每发现喜欢的女子都是自己的姐妹,令人啼笑皆非,只是王语嫣这个角色缔造太过失败,这个美貌的女人在金庸众多女角中我给她排名最部喜欢的3个女角色之一,另外两个是《书剑恩仇录》中的女主角香香公主,那整个是个胸大无脑的白羊女,还有就是《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她的世界观和世俗太过格格不入,因为这个角色的塑造瑕疵,我对《神雕侠侣》的评价相对就不高,这些女主角的性格缺陷,也体现了金庸先生对于女性角色描写的略显欠缺。整个天龙八部最震撼的角色还是乔峰,这个角色也是金庸小说乃至所有武侠小说中英雄气概最浓郁的一个,他和阿朱的恋情虽然短促,但是描绘的“塞上牛羊约”的那种动人场景,让恋爱中人无不向往。此外慕容世家长期为光复已经消亡的燕国做着白日梦,在小说中北作者无情的嘲讽。凡此种种,让我对《天龙八部》爱不释手。
solon
武侠小说,没有最喜欢,只有很喜欢。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黄易的寻秦记都是我很喜欢的。当然,萍踪侠影是我向往的生活,张丹枫亦狂亦侠,谁说他归隐后不是星灵晓圣呢?
2020
florence
射雕英雄传》,金庸先生在这部小说中营造的儒家之侠(名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郭靖形象,对我影响深刻,甚至我个人选择公安作为职业都有这部作品的因素。作品中展现了做多个性鲜明的角色,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这五方奇人,如以游戏人间姿态出现每每在紧张激烈的情节中插科打诨的老顽童周伯通,刚直不阿的长春子丘处机及全真七子,慷慨重义的江南七怪,乃至与周伯通形象相映成趣的候通海、假冒的“铁掌水上飘”裘千丈以及种种江湖骗术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在感情世界里郭靖、黄蓉的恋爱模式无疑是世俗的经典之恋而杨康、穆念慈的恋爱也充满悲壮,让人感慨在爱情世界里是没有世界观差别和国界之分的(宋、金之间的跨国恋爱)。金庸先生对于历史事实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他总能援引一段历史时期,加以敷衍,而为其武侠作品服务,推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物形象。总之《射雕英雄传》是我最喜欢的武侠经典之作,以后有条件我会更深入的研读这部作品。
陆陆成长日记
《笑傲江湖》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弟子令狐冲的经历,反映出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过程。折射了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斗争,也表现出了对斗争的哀叹。一部江湖的权力游戏!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人物形象生动可感,个性鲜明。
ryan1127
谢邀,最喜欢金老的笑傲江湖,喜欢令狐冲的潇洒!令狐冲心中的江湖没有正与邪,令狐冲的剑法也没有拘泥与招式,也许,也只有令狐冲洒脱的个性,才配得上独孤九剑。
反反复复的坚强
只要一说起武侠小说,人们首先肯定会想到金庸,的确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金庸如果说自己是第二,恐怕还真没有人敢称第一。他一共写了15部武侠小说,这些武侠小说,现在也都成为了经典作品;而且很多还都被翻拍成了影视剧,在华人世界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可是金庸这众多的武侠小说中,到底哪一部写得最好呢?
金庸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写武侠小说,直到1972年写完了最后部小说《鹿鼎记》之后便封笔,从此再也没有创作武侠小说。
从他那众多的武侠小说中,个人认为,他最好的作品是《射雕英雄传》,这部作品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那都是金庸武侠小说里最经典的一部。
《射雕英雄传》大气磅礴,里面不仅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在写这些人物时,描写的活灵活现,而且他的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再只是单纯的一个武侠小说。金庸做了很多的思考,例如对于人性的深入挖掘和对于历史的思考,在这部小说里,那都是有着思考。也正是这样,使得这部小说,不仅有着历史的厚重感,而且还有着小说,特有的对于人性的描写。
尽管金庸其它的武侠小说也写得不错,但是与《射雕英雄传》比起来,还是要逊色许多,这也正是为什么,《射雕英雄传》能够在金庸的书中占据非常重要位置的一个原因。
我读过金庸的全部小说,那些小说真得无法与《射雕英雄传》相比,不管是在人物塑造上,还是在文笔以及思想性上,那都不及《射雕英雄传》。这也是为什么,《射雕英雄传》为什么能够一直被人翻拍,而且差不多隔一两年,那么就有导演会翻拍这部作品。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白这部小说,是金庸最好的小说,如果不好的话,那些导演也不可能去翻拍。
相信大部分的人只要读过了《射雕英雄传》,那么头脑里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郭靖与黄蓉,一个憨厚,一个精灵古怪。金庸可以说是把这两个人物写绝了,写得非常之好,而且只要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那都会被里面的情节所感动。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里面的有着许多真实的人物,而且这些人物,在历史上还真实存在,例如成吉思汗。金庸在这本书中,把成吉思汗写成一个大英雄,一个天才式的英雄。
可能也正是加入了这种真实的人物,才使得这部小说,完全不同于别的武侠小说,让他看上去更加的精彩,人们再读这部小说时,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对于历史的知识的补充。
当然金庸其余的小说也不错,但是从格局还是故事性上来说,那都是不能够与《射雕英雄传》相比,那些小说都太过于单薄了。让人读了之后,无法留下更深的印象,只有唯独《射雕英雄传》,能够给读者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Edward
答:最喜欢的武侠小说是金庸的《神雕侠侣》。
虽说最喜欢的是神雕,但并不是说不喜欢别的小说,《天龙八部》,射雕也很喜欢的。为何众书中独悦神雕呢?主要是喜欢书中的几个人物。
第一个人物就是杨过了,他少年时期天真傲慢,叛逆,胆子也大。(感觉我小的时候也有此性格)这家伙运气还好得不得了,娶了天下第一大美女一一小龙女为妻。后面阴差阳错的还练成了绝世武功,真的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呀。其实,作者是借杨过这个人物表明一种生活乐观主义的态度一一穷小子经过努力,也是可以走向人生巅峰的。
第二个人物就是小龙女了。一个肤如冰雪,貌美如花的大美人!性格孤冷,但又武功高强,人又非常善良,善解人意。对杨过也是一片痴情。这真的是完美的化身了,找不到一条不喜欢的理由。
第三个人物是李莫愁了。对李莫愁这个人物,我是既同情可怜她,又很憎恶他。同情她一片痴情却得不到真心,一生为情所困,为情所苦。憎恶她胡乱杀生,阴狠毒辣。李莫愁是个悲剧人物,我觉得她可以称得上这本小说中第三号主要人物。 没有这个人物的刻画,整部小说会失色不少。 其实现实生活中,李莫愁这样的女人是有很多的。因为感情失败,而产生情杀,或自杀的,真是不少。
驴的盛宴
猛然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以为我回答过,实际上没有,只是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因为问题中有一个“最”字,也就是说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说出两部或三部,那就说不上是“最”,所以只能选出一部才能称之为“最”。
在我所阅读过的武侠小说中,我读得最多的也是读完了的,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他有武侠小说十五部,中、长、短篇都有。
说到最喜欢,我的答案是《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主人公郭靖非常了不起,那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而他和黄蓉的爱情,不知羡煞了多少读者。
金庸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下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传奇故事。就算是一个也了不起啊,可他写了五个,而这个五个绝顶高手的故事,纵横交织,叫人欲罢不能。
《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当初看第一遍时,恨不得一个通宵就看完。就算后来重读,还不是恨不得一个通宵就看完。
fog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并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
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书名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天龙八部》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漫画及游戏。小说的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于2005年入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中。
dongfang
最喜欢鹿鼎记。
很多小说看完也就过去了,重复去看基本没啥兴趣,但鹿鼎记可以隔一段就回味再看,其中既有幽默感,同时还有每个人,尤其是男人的梦想。
因此才带来经久不停的经典作品。
小巫po的April
谢邀,有些年曾经喜欢杨过小龙女,后来发现原来自己不是杨过,别人也不是小龙女。。。现在喜欢宁缺和桑桑,尢其喜欢桑桑是宁缺的本命物,一遇敌人,直接把本命物(独脚铜人桑桑)扔出去就大获成功了,这样的场景多欢乐啊。。。就它了,最喜欢的武侠小说是将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