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中国话剧史的一座丰碑,它使24岁的曹禺一鸣惊人,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它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它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最多、演出团体最多的杰作,是中国话剧百年史的神话和奇迹;《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更是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史。这些都使《雷雨》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话剧后辈们不断以仰望的姿态回望这部经典时发现,剔除庞杂的情节转合、剔除特有时代的立场判断,游走于老舍笔端的其实是一种“大写意”式的蓄势而发的经典东方美学。1980年9月,《茶馆》应邀赴前西德、法国和瑞士三国演出,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2004年5月27日,《茶馆》公演500场……一部三幕话剧,世俗百态、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浓缩了中国半世纪的沧桑沉浮,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文化背影。《屈原》:历史剧集大成者《屈原》不但是上世纪40年代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这部一气十天呵成的五幕历史剧,可谓话剧巨匠郭沫若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郭氏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日本、苏联、罗马尼亚、捷克等国上演《屈原》共达600余场,创中国话剧在国外上演最高纪录。压迫:现代主义话剧的典范作于1925年冬天的独幕剧压迫,被洪深认为是“那时期创作喜剧中的惟一杰作”。该剧创造出了堪称典范的人物语言和最为人称道的剧作结构,在同期大多数粗糙、低质的作品中显得凤毛麟角一般可贵。丁西林的“世态喜剧”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并未得到应有的评价,压迫也不例外。事实上,以压迫为代表的丁西林喜剧,是中国最早成功尝试现代派话剧的典范,具有某种程度的“超前性”,在整个中国话剧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上海屋檐下》:抗战戏剧的嚆矢创作于抗日战争前夕的《上海屋檐下》,通过一群生活在上海弄堂中的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暗示出雷雨将至的前景,力图使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作者夏衍说这是一出悲喜剧。《上海屋檐下》因“八?一三”中日在沪开战而失去了上演的机会,直至1939年1月,才由怒吼剧社在重庆首演。但这部戏的产生,却是中国抗战戏剧的嚆矢,奠定了夏衍在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白毛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延安时期戏剧成就的重要标志,是1945年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优秀多幕剧《白毛女》。它虽说是一部新歌剧,但舞台风格却类似话剧,是话剧的表现形式与民谣巧妙结合的产物,成功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它的出现及成功推广,为建国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话剧创作模式提供了示范效应。《于无声处》:新时期话剧发轫之作1978年11月16日,由上海工人宗福先创作的四幕话剧《于无声处》轰轰烈烈演出。20多年过去了,回顾话剧《于无声处》的演出和剧本的发表,以及它在全国的广泛传播,有几百万人通过报纸、电视和剧场,阅读和观看了这个剧本,艺术价值已经不是衡量它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它将当代文学从“文革”长达10年的文艺禁锢中解放出来,使濒临绝迹的话剧再度振兴,并一度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最前列。《绝对信号》:小剧场运动先锋1982年11月,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首演,开启了新时期小剧场运动的先河。这次成功的实验演出,成为转型期中国自己的话剧先锋,并在戏剧界引发了对小剧场戏剧的探索兴趣。剧作打破了传统戏剧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固定交流方式;还打乱了传统话剧“现在进行式”的“顺时序”时间结构套式。《暗恋桃花源》:享誉亚洲经典作1986年,一部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奠定了台湾戏剧家赖声川(blog)及其表演工作坊在戏剧界的地位。此后的四度复排更让该剧成为享誉亚洲的经典之作,而集编、导于一身的赖声川,也因此剧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华语剧坛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倾城之恋》:61年续写两个传奇入选“十大”的《倾城之恋》,指的是相隔61年时空的两个不同版本。张爱玲于1943年写成小说《倾城之恋》,翌年亲自将之改编为4幕8场的现代话剧,于12月16日由大中剧艺公司在上海新光大戏院献演。那一版话剧由朱端均导演,演员阵容强大,罗兰演白流苏、舒适演范柳原、韦伟演徐太太、海涛演印度公主、端木兰心演四奶奶……皆为一时红星。61年后,香港话剧团献演新倾城之恋,导演毛俊辉延伸了原著戛然而止的结局,将白流苏置于改革开放后的上
经典的老剧本
ataleof
《雷雨》: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中国话剧史的一座丰碑,它使24岁的曹禺一鸣惊人,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它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它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最多、演出团体最多的杰作,是中国话剧百年史的神话和奇迹;《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更是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史。这些都使《雷雨》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话剧后辈们不断以仰望的姿态回望这部经典时发现,剔除庞杂的情节转合、剔除特有时代的立场判断,游走于老舍笔端的其实是一种“大写意”式的蓄势而发的经典东方美学。1980年9月,《茶馆》应邀赴前西德、法国和瑞士三国演出,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2004年5月27日,《茶馆》公演500场……一部三幕话剧,世俗百态、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浓缩了中国半世纪的沧桑沉浮,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文化背影。屈原7afe59b9ee7ad:历史剧集大成者《屈原》不但是上世纪40年代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这部一气十天呵成的五幕历史剧,可谓话剧巨匠郭沫若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郭氏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日本、苏联、罗马尼亚、捷克等国上演《屈原》共达600余场,创中国话剧在国外上演最高纪录。压迫:现代主义话剧的典范作于1925年冬天的独幕剧压迫,被洪深认为是“那时期创作喜剧中的惟一杰作”。该剧创造出了堪称典范的人物语言和最为人称道的剧作结构,在同期大多数粗糙、低质的作品中显得凤毛麟角一般可贵。丁西林的“世态喜剧”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并未得到应有的评价,压迫也不例外。事实上,以压迫为代表的丁西林喜剧,是中国最早成功尝试现代派话剧的典范,具有某种程度的“超前性”,在整个中国话剧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上海屋檐下》:抗战戏剧的嚆矢创作于抗日战争前夕的《上海屋檐下》,通过一群生活在上海弄堂中的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暗示出雷雨将至的前景,力图使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作者夏衍说这是一出悲喜剧。《上海屋檐下》因“八
原贴:中国经典话剧剧本
迷路在北极的鱼
《雷雨》: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中国话剧史的一座丰碑,它使24岁的曹禺一鸣惊人,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它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它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最多、演出团体最多的杰作,是中国话剧百年史的神话和奇迹;《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更是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史。这些都使《雷雨》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话剧后辈们不断以仰望的姿态回望这部经典时发现,剔除庞杂的情节转合、剔除特有时代的立场判断,游走于老舍笔端的其实是一种“大写意”式的蓄势而发的经典东方美学。1980年9月,《茶馆》应邀赴前西德、法国和瑞士三国演出,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2004年5月27日,《茶馆》公演500场……一部三幕话剧,世俗百态、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浓缩了中国半世纪的沧桑沉浮,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文化背影。《屈原》:历史剧集大成者《屈原》不但是上世纪40年代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这部一气十天呵成的五幕历史剧,可谓话剧巨匠郭沫若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郭氏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日本、苏联、罗马尼亚、捷克等国上演《屈原》共达600余场,创中国话剧在国外上演最高纪录。压迫:现代主义话剧的典范作于1925年冬天的独幕剧压迫,被洪深认为是“那时期创作喜剧中的惟一杰作”。该剧创造出了堪称典范的人物语言和最为人称道的剧作结构,在同期大多数粗糙、低质的作品中显得凤毛麟角一般可贵。丁西林的“世态喜剧”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并未得到应有的评价,压迫也不例外。事实上,以压迫为代表的丁西林喜剧,是中国最早成功尝试现代派话剧的典范,具有某种程度的“超前性”,在整个中国话剧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上海屋檐下》:抗战戏剧的嚆矢创作于抗日战争前夕的《上海屋檐下》,通过一群生活在上海弄堂中的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暗示出雷雨将至的前景,力图使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作者夏衍说这是一出悲喜剧。《上海屋檐下》因“八�6�1一三”中日在沪开战而失去了上演的机会,直至1939年1月,才由怒吼剧社在重庆首演。但这部戏的产生,却是中国抗战戏剧的嚆矢,奠定了夏衍在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白毛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延安时期戏剧成就的重要标志,是1945年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优秀多幕剧《白毛女》。它虽说是一部新歌剧,但舞台风格却类似话剧,是话剧的表现形式与民谣巧妙结合的产物,成功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它的出现及成功推广,为建国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话剧创作模式提供了示范效应。《于无声处》:新时期话剧发轫之作1978年11月16日,由上海工人宗福先创作的四幕话剧《于无声处》轰轰烈烈演出。20多年过去了,回顾话剧《于无声处》的演出和剧本的发表,以及它在全国的广泛传播,有几百万人通过报纸、电视和剧场,阅读和观看了这个剧本,艺术价值已经不是衡量它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它将当代文学从“文革”长达10年的文艺禁锢中解放出来,使濒临绝迹的话剧再度振兴,并一度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最前列。《绝对信号》:小剧场运动先锋1982年11月,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首演,开启了新时期小剧场运动的先河。这次成功的实验演出,成为转型期中国自己的话剧先锋,并在戏剧界引发了对小剧场戏剧的探索兴趣。剧作打破了传统戏剧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固定交流方式;还打乱了传统话剧“现在进行式”的“顺时序”时间结构套式。《暗恋桃花源》:享誉亚洲经典作1986年,一部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奠定了台湾戏剧家赖声川(blog)及其表演工作坊在戏剧界的地位。此后的四度复排更让该剧成为享誉亚洲的经典之作,而集编、导于一身的赖声川,也因此剧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华语剧坛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倾城之恋》:61年续写两个传奇入选“十大”的《倾城之恋》,指的是相隔61年时空的两个不同版本。张爱玲于1943年写成小说《倾城之恋》,翌年亲自将之改编为4幕8场的现代话剧,于12月16日由大中剧艺公司在上海新光大戏院献演。那一版话剧由朱端均导演,演员阵容强大,罗兰演白流苏、舒适演范柳原、韦伟演徐太太、海涛演印度公主、端木兰心演四奶奶……皆为一时红星。61年后,香港话剧团献演新倾城之恋,导演毛俊辉延伸了原著戛然而止的结局,将白流苏置于改革开放后的上
原贴:中国经典话剧剧本
VACATION-H
原贴:中国经典话剧剧本
花花是只狗
原贴:校园经典小品剧本
害羞鬼刘氏
你好,老鞋匠和小矮人剧本如下:
从前有个为人忠厚,手艺又好的老鞋匠,和他的妻子很快乐地生活着。老鞋匠家的生活,虽然很苦,但是他们一点也不埋怨。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眼看着圣诞节就快要到了。
然而老鞋匠只剩下做一双皮鞋的皮革。
那天晚上,老鞋匠把最后的这块皮革裁剪好,心里想着:“要是做好的皮鞋卖不出去的话,该怎么办呢?家里已经没有钱了。”
不过,老鞋匠仍相信神会保佑他,晚祷后,就上床睡觉。他希望明天能早点起来工作。
第二天,老鞋匠比街上任何人都起得早。早祷完后,他就走进工作室,准备工作。
“咦!这是怎么一回事啊!”老鞋匠惊讶地叫了起来。原来,昨晚放在工作台上的那张皮革,已变成一双非常精巧可爱的女鞋了。老鞋匠拿起鞋子仔细看,发现这双鞋精巧极了,每针都缝得非常细密。
老鞋匠刚把这双鞋子放进橱窗时,正巧有位可爱的小女孩,跟着她妈妈经过橱窗。 小女孩一看到这双鞋,就很中意,便吵着妈妈说:“妈,我要那双小红鞋。”“好吧!进去试试看,如果合适,妈妈就买给你。”小女孩一试穿,发现鞋子非常合适,好像是专为他做的。妈妈很高兴,便付给老鞋匠许多钱。
老鞋匠和他的妻子都很高兴。于是,他拿了这些钱,买了能做两双鞋的皮革。
对昨晚的事,老鞋匠由衷地感谢神。他把做两双鞋的皮革放在工作台上,就去睡觉了。
隔天一大早,老鞋匠精神抖擞地准备去工作室干活。当他踏进工作室,又令他大吃一惊,因为皮鞋又做好了!这回是两双黑色的男鞋,整齐地摆在工作台上。
正当夫妻俩惊喜地谈论时,一位穿得很体面的绅士进来。
“你们这儿有没有适合参加宴会穿的高级皮鞋?我今晚急着要要穿喔!”绅士问道。本来,他是抱着姑且一问的心态进来的。
可是,当他看到工作台上那两双鞋时,吃了一惊。因为,那两双鞋不但光亮,而且手工很精美。他看了很满意,就付了很多钱,把这两双鞋都买走了。
老鞋匠又用这些钱,买了能做四双鞋的皮革回来。晚上又将它裁好,放在工作台上。第二天早晨,那些皮鞋果然又都做好,而且一双双整齐地排列在工作台上。
从此,只要鞋匠摆了四份的皮鞋,隔天就变成四双鞋,摆好六份,就变成六双鞋。如此,每天老鞋匠的工作台上,都摆放着精致的皮鞋。他们夫妇俩也渐渐有钱了。
一天晚上,老鞋匠仍像往常一样,将皮革放在工作台上。然后,把正在整理餐桌的妻子叫来,悄悄地告诉她说:“今天晚上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在暗中帮助我们。”于是,老鞋匠夫妻俩就决定,把工作室的灯点着,他俩不睡觉的探个究竟。
他们躲在挂在工作室角落的一件旧大衣后面,屏住呼吸,耐心地等待着。
当时钟刚过午夜十二点时,不知从哪儿冒出两个很可爱的小矮人来。他们身手敏捷地跑上工作台,搬着摆在台上的皮革。然后,用他们小小的手指头,拿起刀、针线,开始熟练地缝起皮鞋来。
小矮人不仅手艺很精巧,动作也很迅速,所以老鞋匠夫妇俩看得目瞪口呆。小矮人根本没发现老鞋匠他们在一旁偷看,只是拼命地挥动着针线,缝制皮鞋。老鞋匠用的针,对小矮人来说是太大了,所以他们必须合力拉才行。加上他们没穿上衣,所以每针都要先将手呵暖,才拉得动。
这是个非常寒冷的夜晚,外面正不停的下着大雪。
由于工作室内没生火,他们呼出的气,立刻变成白雾。小矮人不停地忙着,在鸡鸣前,一双精美的鞋便完成了。这时,两个小矮人和来时一样,像烟雾般地消失不见了。
晨曦也刚好在这个时候射进工作室,老鞋匠夫妇俩的心中充满了对小矮人的感激。
过了一会儿,老鞋匠的妻子忽然拍了一下手掌,说道:“对了,老伴,你看我们是不是该送他们一点礼物!”“送什么呢?”鞋匠问。
“明天就是圣诞节,所以,我想准备一份最好的圣诞礼物,赠送给他们。”
在这么冷的天气,他们还光着身子,所以,我想做些衬衫、背心,裤子给他们。
老鞋匠听了妻子的话,觉得这真是一份最好的圣诞礼物。他自己也想对小矮人表示谢意,便决定为他们做两双合适的小皮鞋。这一天,夫妇俩便忙着为小矮人准备礼物。
晚上,很快地来临了。今天,工作台上放的,不是皮革而是两套小衣服和两双小皮鞋。
鞋匠夫妇俩又像昨夜一样,躲在工作室角落的那件大衣后面,悄悄地等待小矮人的到来。
十二点一过,那两个小矮人和往常一样又出现了。他们又跳到工作台上,想开始他们的工作。可是,摆在工作台上的,竟是些崭新漂亮的衣服和鞋子。
起先他们俩都很吃惊,只怯怯地站在远处瞧着它们。不久,他们发现这些是为他们准备的,就很快地换上了。小矮人兴奋地摸摸新衣和新鞋,就高兴地唱起歌来。
快来瞧瞧我们的新衣服,快来瞧瞧我们的新鞋子。我们都是英俊的年轻人。我们不能一直当个鞋匠工人。两个小矮人高兴地唱着、跳着,不久就消失不见了。
他们夫妇俩,看见小矮人很喜欢他们的礼物,非常高兴。
从此,这两个小矮人就再没出现过。老鞋匠夫妇俩因为小矮人的帮助,此后便一直过着快乐、富裕的生活。
原贴:老鞋匠和小矮人剧本?
晒太阳的小猫
原贴:校园经典小品剧本
也无风雨也无晴
原贴:十老安刘的剧本唱词
虚あ渺
原贴:经典英语话剧剧本
石头(商丘)
原贴:经典舞台剧剧本
任励昀
原贴:两人经典相声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