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海外小说排行
卢浮宫的刺猬
原贴:求玄幻小说主角实力排行
Jakio.小朱
2020年优秀海外传播作品排行名单已经公布了,并且已经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在这份榜单上,不少2020年优秀的电视剧都榜上有名。而在我看来,这份榜单上众多的电视剧中,我最喜欢的电视剧是《庆余年》和《三十而已》,它们的入选也并不令我感到意外。
一、《庆余年》
作为一部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庆余年》凭借着不错的剧情和演员们优秀的演技,再加上出色的服化道以及优秀的声乐,使得这部剧在2020年可谓是出尽了风头,直到现在依然还保有很高的热度。虽然说该剧在结局上确实令不少观众有些不满,也引起了不少原著党的吐槽,但却丝毫无法影响到《庆余年》的成功,甚至在第二部传出要开拍的信息后,很多观众更是翘首以盼,希望第二部能早些出来。而且,该剧在播放的时候,在海外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热度也很高,甚至上了好几次海外社交平台的热搜。所以,这部剧能在2020年优秀海外传播作品排行名单上榜上有名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如果它落选,那才会令人感到疑惑。
二、《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是一部很成功的电视剧,而且这部剧是那种越看越有味道的电视剧,在播出后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在同期电视剧中更是可谓没有对手。并且,已经有消息称韩国已经够买了《三十而已》的版权,准备对该剧进行翻拍,可见这部剧是真正地走出了国门,也让不少观众感到骄傲。在这种情况下,《三十而已》登上2020年优秀海外传播作品排行名单自然是板上钉钉的事。
勤劳的kamilia
您好,可能就是墨香铜臭的作品对于非耽美受众来说也比较好接受,所以相对普通耽美作品受众更多。【摘要】
为什么只有墨香铜臭的书在海外出版,而没有其他原耽小说在海外出版?【提问】
您好,可能就是墨香铜臭的作品对于非耽美受众来说也比较好接受,所以相对普通耽美作品受众更多。【回答】
那还有哪些已经在海外出版的原耽小说【提问】
您好,打脸狂魔、传说之主等【回答】
中国小说在海外出版是不是很难【提问】
您好,应该很难【回答】
-皇帝女-
Z小卷
niuniu2250
安贝
老宋
酱酱
northern_3
明媚&忧伤
板栗栗栗
super_洁丫头
历史上有哪些华人在海外建国?这有一个明确的参考资料的,那就是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先生的多个著作结合而成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当时梁启超先生书写这些著作的背景:在我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压迫和侵略的危机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极力宣扬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中创造辉煌历史和人物,寓意为振奋民族精神激扬国人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而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
记载着几个非常著名的华人海外建立的国家:
2、兰芳共和国。
位于加里曼丹岛,创始人罗芳伯来自我国广东梅州,在1777年正式创建兰芳共和国,基本上和美国《独立宣言》是同步的,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最大控制面积达到40万平方公里,最终在1888年被荷兰殖民者灭掉,总共存在了110年左右。
2、泰国吞武里王朝。
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创建人是华裔郑信,祖籍是广东潮州,他曾力挽狂澜,抵抗住缅甸的入侵,并平定了泰国割据势力,建立泰国历史上三大统一的王朝,也成为泰国人心目中的5位大帝之一。但吞武里王朝最终被曼谷王朝的拉马家族篡权从而取代,而曼谷王朝的第1代统治者拉玛一世自称郑信之子,这是因为惧怕中原王朝干涉,也进一步骗取中原王朝的承认,现在曼谷王朝的国王中文的姓氏都姓郑。
3、戴燕王国。
戴燕王国创建者是吴元盛,出任戴燕王国第一任国王,吴元盛曾是兰芳共和国创始人罗芳伯的手下,被罗芳伯派往驻守兰芳共和国北部的戴燕王国地区,而当时的戴燕国王异常残暴,1783年,吴元盛就除掉戴燕国王,实现取而代之,被拥立为戴燕国王,戴燕王国经历四代王国,最终他的命运和兰芳共和国一样,都在19世纪中期被荷兰殖民者灭掉。
4、纳土纳岛王国。
19世纪,建立王国地点位于南海南端的纳土纳岛,创建人(国王)是广东潮州人张杰绪,但没有固定国名。而张杰绪死后,内部争权夺利,最终瓦解,落入荷兰殖民者手中,现在归属印尼。
等等,还有很多建立国家的海外华人,有兴趣可以查一查,有在大航海后殖民时代建立的,也有在大航海之前明朝初期乃至南宋时期,就有华人在南洋建国的历史。可见古代的中国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是很有开拓精神的,但是由于海外华人势力单薄,没有中原王朝的支持,甚至被中原王朝视为仇寇,民间势力的单打独斗,败给拥有国家后盾的西方殖民者也就非常正常了。
只能一声叹息,非常可惜。
donalliu
1、兰芳共和国
从帮会到企业到国家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2年(干隆三十七年),今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乡试不第,“乃怀壮游之志”,发扬客家精神,漂洋过海,登上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岛)。在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一个与东印度公司相类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五年后,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
罗芳伯,原名罗芳柏,罗芳伯是后人对他的尊称。生于1738年(干隆三年),“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
刚到婆罗洲时,罗芳伯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术,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
婆罗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岛上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罗芳柏在站稳脚跟后,带领自己的伙伴,和当地人一起,协助当地苏丹首领平了土著人的叛乱,得到了首领的嘉奖,将东万律划归罗芳伯管辖。这块地方有10多万人及南北几十公里的产金地,吸附华人数万,土著好几十万,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经济实体—兰芳公司。
1776年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始用“兰芳”年号。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觐见干隆皇帝,请求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但干隆皇帝根本没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罗芳伯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之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1886年,兰芳共和国遭到荷兰殖民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不如人而陷落,这个存在了110年的华人小国不幸灭亡。
按照罗芳伯传的说法,当地统治者苏丹与罗芳伯签约割让土地给兰芳自治,“其所割让的土地,计东界万劳,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双沟月之线,北界劳劳、山口洋、邦戛之线,纵横数百里……”幅员辽阔,人口也达到百万之众,地地道道的国家,可为什么这个墓志铭上,偏要称“公司”呢?
其实,像罗芳伯这样的中国移民,在当时社会里叫“天朝弃民”,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当时是干隆年代,中国繁荣昌盛,朝廷威权无处不在。罗芳伯他们不敢称孤道寡,怕犯一个谋逆之罪,自己远离故土倒不要紧,连累身在故国的宗亲友人那才是麻烦。中国人骨子里始终认同祖国,不管走得有多远,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罗芳伯他们也是一样。反而,他们一直希望能够被清廷接纳为一个地方政府,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也可以利用祖国这个靠山,抵抗来犯的欧洲人。事实上,清廷虽然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兰芳国,但罗芳伯派出的使者至少见到了干隆的重臣,使得对兰芳觊觎已久的荷兰人有所忌惮,一直不敢造次。直到1886年,见清廷衰败,荷兰才大举进攻兰芳,灭掉了这个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拥有百万人口,战时可以全民皆兵的兰芳国,败在远道而来的荷兰人手下,据说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体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经济的实力、科技的实力,以及军事的实力。
华人在海外建国,历史上并不少见。罗芳伯不是惟一的一个,但他是惟一一个不称王的。
2、戴燕王国
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
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
戴燕王国是广东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的一个王国,王位世袭,存在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历4代国王70余年。于19世纪中期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戴燕王国的第一代国王为吴元盛,原为广东嘉应州梅县人,清朝干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而逃亡到东南亚的婆罗岛,18世纪中期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1777 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吴元盛是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当时,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吴元盛杀死了戴燕国王,吴元盛杀死国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
后来,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对戴燕王国进行了记载: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约七八日,至双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数日,至国都。干隆未,粤人吴元盛刺杀番酋,国人奉以为主。元盛死,子幼,妻袭其位,至今犹存。
3、纳土纳岛国王
明朝末年,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南中国海的纳土纳群岛(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岛等其它几个称呼)印度尼西亚北部岛群,属印尼廖内群岛省。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由主岛大纳土纳岛(Natuna Besar)和其他许多小岛,共由127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211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末人口约1.5 万,当时华人占八成以上,据新加坡媒体过去的报导,这一群岛上的华人一直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尼弹压。纳土纳群岛海拔不高,全年高温、雨量多、富热带森林。
纳土纳群岛一些比较早的华人家谱记载:清兵入关后消灭了南方的南明政权,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一个小群岛上——荷兰人后来命名的纳士纳群岛!
纳吐纳群岛在当时不过是一块蛮荒之地,华人来到这片土地上噼荆斩棘,将它开拓建设成一方乐土,纳吐纳群岛成为华人的一个独立的土邦。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纳土纳岛首领(也算是国王)张杰绪去逝后,内部发生纷争,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印尼独立出荷兰后,纳土纳岛群岛未能独立出印尼,像新加坡那样独立建国。 无忧资讯
这个本来属于华人的地方,现在却成了印尼的领土,看到不由得心痛!
4、暹罗王国
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是华裔郑信(1734-1782年),,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
郑信的父亲郑镛是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大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
郑镛去世后,郑信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
1763年,缅甸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四年后,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
郑信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根据地,组织反抗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
1767年12月28日登基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三年后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
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5、马来吴氏王国
吴阳(1717—1784),又名吴让,字士侃,马来吴氏王国的建立者。原为福建漳州府海澄县山塘乡西兴村人。
马来吴氏王国演变为如今马来西亚的宋卡市。
1750年到暹逻(今泰国)南部宋卡(今属泰国,位于马来半岛)谋生。宋卡原是荒无人烟的地带,吴阳带领华侨开发垦植,使宋卡逐渐繁荣起来,吴阳因此被称为建设宋卡的第一人。1769年,暹逻郑皇率兵南下讨平洛坤叛乱,吴阳乘机请为端四岛、五岛燕窝税吏,愿年纳白银五十一斤,郑皇准其所请,并封他为子爵。郑皇嘉其忠诚,1775年诏封昭孟(Chao Muang),意为城主,爵号銮素汪奇里颂木,府署设廉松。统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赛武里、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马来西亚吉兰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1784年,吴阳逝世。
6、“飞龙”国开国君主
张琏,“飞龙”国开国君主。明朝嘉靖年间饶平人,汉族,生年不祥,亡于1563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不满朝政腐败,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义军。郑八死后,被推为首领。后因起义失败,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政府。以后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 (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他。
7、爪哇顺塔国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将张世杰兵败崖山,左丞相陆秀夫(江苏盐城人)负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陆自立(号复宋)和其他南宋遗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岛。
陆自立被推举为首领,自立为国,由于社会进步,中国人逐渐走向世界,现在,中华已不仅是一个国家,而成为了一个华人世界(就象阿拉伯世界)。以后还有没有华人要建立国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15-06-05 趣历史
查看全部3个回答
移民国家排名津桥移民海外移民/资产...
本月105人已咨询相关问题
12月21日"璀璨圣诞,温暖狂欢",移民行业经验丰富的顾问...
m.oxbridgeim.com广告
移民哪些国家比较容易津桥移民海外...
本月105人已咨询相关问题
12月21日"璀璨圣诞,温暖狂欢",移民行业经验丰富的顾问...
m.oxbridgeim.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适合中国人的移民国家 多年移..
专业办理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移民项目,根据客户自身条件,定制专属..
572019-11-08
中国人海外建国有可能吗
不现实,建南北极考察站还是可以的
浏览922018-03-01
历史上,华人在海外建国为什么都搞
美国建国时间是1776年,到现在无非也就二三百年,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没有历史的,1776年以前美国基本都是欧洲过去殖民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后来从非洲抓了很多黑人去做奴隶,所以美国的国民基本都是这几类人构成的,相对于中国几千年的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王朝的历史来说,美国是没有历史的 或者历史很短的,
浏览542018-02-14
6个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现在知道的有几个
你说的华人指的什么,是汉族还是说56个民族,比如新加坡大部分都是华人,周围的一些小国家从历史上来说也算中国的吧,再说外蒙古,不也是分裂出去的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都是用汉语的,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就包括汉语,所以严格点说的话符合你问题的答案就是中国和新加坡了
浏览652017-03-31
现在世界上有没有国家是国人或者华人建立的?
新加坡共和国,简称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占了人口的74.2%。
1 浏览482019-08-03
华人在东南亚为什么没有独立建国?这7个华人国家是如何消亡的
flyfish2012
1、兰芳共和国
从帮会到企业到国家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2年(干隆三十七年),今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乡试不第,“乃怀壮游之志”,发扬客家精神,漂洋过海,登上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岛)。在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一个与东印度公司相类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五年后,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
罗芳伯,原名罗芳柏,罗芳伯是后人对他的尊称。生于1738年(干隆三年),“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
刚到婆罗洲时,罗芳伯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术,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
婆罗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岛上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罗芳柏在站稳脚跟后,带领自己的伙伴,和当地人一起,协助当地苏丹首领平了土著人的叛乱,得到了首领的嘉奖,将东万律划归罗芳伯管辖。这块地方有10多万人及南北几十公里的产金地,吸附华人数万,土著好几十万,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经济实体—兰芳公司。
1776年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始用“兰芳”年号。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觐见干隆皇帝,请求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但干隆皇帝根本没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罗芳伯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之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1886年,兰芳共和国遭到荷兰殖民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不如人而陷落,这个存在了110年的华人小国不幸灭亡。
按照罗芳伯传的说法,当地统治者苏丹与罗芳伯签约割让土地给兰芳自治,“其所割让的土地,计东界万劳,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双沟月之线,北界劳劳、山口洋、邦戛之线,纵横数百里……”幅员辽阔,人口也达到百万之众,地地道道的国家,可为什么这个墓志铭上,偏要称“公司”呢?
其实,像罗芳伯这样的中国移民,在当时社会里叫“天朝弃民”,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当时是干隆年代,中国繁荣昌盛,朝廷威权无处不在。罗芳伯他们不敢称孤道寡,怕犯一个谋逆之罪,自己远离故土倒不要紧,连累身在故国的宗亲友人那才是麻烦。中国人骨子里始终认同祖国,不管走得有多远,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罗芳伯他们也是一样。反而,他们一直希望能够被清廷接纳为一个地方政府,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也可以利用祖国这个靠山,抵抗来犯的欧洲人。事实上,清廷虽然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兰芳国,但罗芳伯派出的使者至少见到了干隆的重臣,使得对兰芳觊觎已久的荷兰人有所忌惮,一直不敢造次。直到1886年,见清廷衰败,荷兰才大举进攻兰芳,灭掉了这个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拥有百万人口,战时可以全民皆兵的兰芳国,败在远道而来的荷兰人手下,据说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体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经济的实力、科技的实力,以及军事的实力。
华人在海外建国,历史上并不少见。罗芳伯不是惟一的一个,但他是惟一一个不称王的。
2、戴燕王国
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
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
戴燕王国是广东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的一个王国,王位世袭,存在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历4代国王70余年。于19世纪中期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戴燕王国的第一代国王为吴元盛,原为广东嘉应州梅县人,清朝干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而逃亡到东南亚的婆罗岛,18世纪中期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1777 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吴元盛是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当时,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吴元盛杀死了戴燕国王,吴元盛杀死国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
后来,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对戴燕王国进行了记载: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约七八日,至双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数日,至国都。干隆未,粤人吴元盛刺杀番酋,国人奉以为主。元盛死,子幼,妻袭其位,至今犹存。
3、纳土纳岛国王
明朝末年,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南中国海的纳土纳群岛(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岛等其它几个称呼)印度尼西亚北部岛群,属印尼廖内群岛省。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由主岛大纳土纳岛(Natuna Besar)和其他许多小岛,共由127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211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末人口约1.5 万,当时华人占八成以上,据新加坡媒体过去的报导,这一群岛上的华人一直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尼弹压。纳土纳群岛海拔不高,全年高温、雨量多、富热带森林。
纳土纳群岛一些比较早的华人家谱记载:清兵入关后消灭了南方的南明政权,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一个小群岛上——荷兰人后来命名的纳士纳群岛!
纳吐纳群岛在当时不过是一块蛮荒之地,华人来到这片土地上噼荆斩棘,将它开拓建设成一方乐土,纳吐纳群岛成为华人的一个独立的土邦。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纳土纳岛首领(也算是国王)张杰绪去逝后,内部发生纷争,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印尼独立出荷兰后,纳土纳岛群岛未能独立出印尼,像新加坡那样独立建国。 无忧资讯
这个本来属于华人的地方,现在却成了印尼的领土,看到不由得心痛!
4、暹罗王国
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是华裔郑信(1734-1782年),,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
郑信的父亲郑镛是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大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
郑镛去世后,郑信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
1763年,缅甸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四年后,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
郑信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根据地,组织反抗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
1767年12月28日登基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三年后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
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5、马来吴氏王国
吴阳(1717—1784),又名吴让,字士侃,马来吴氏王国的建立者。原为福建漳州府海澄县山塘乡西兴村人。
马来吴氏王国演变为如今马来西亚的宋卡市。
1750年到暹逻(今泰国)南部宋卡(今属泰国,位于马来半岛)谋生。宋卡原是荒无人烟的地带,吴阳带领华侨开发垦植,使宋卡逐渐繁荣起来,吴阳因此被称为建设宋卡的第一人。1769年,暹逻郑皇率兵南下讨平洛坤叛乱,吴阳乘机请为端四岛、五岛燕窝税吏,愿年纳白银五十一斤,郑皇准其所请,并封他为子爵。郑皇嘉其忠诚,1775年诏封昭孟(Chao Muang),意为城主,爵号銮素汪奇里颂木,府署设廉松。统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赛武里、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马来西亚吉兰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1784年,吴阳逝世。
6、“飞龙”国开国君主
张琏,“飞龙”国开国君主。明朝嘉靖年间饶平人,汉族,生年不祥,亡于1563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不满朝政腐败,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义军。郑八死后,被推为首领。后因起义失败,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政府。以后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 (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他。
7、爪哇顺塔国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将张世杰兵败崖山,左丞相陆秀夫(江苏盐城人)负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陆自立(号复宋)和其他南宋遗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岛。
寻路
我国古代因为航海技术的限制,统治者就不是非常注重海外的疆域扩张。不过总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航行到海外,甚至比较有才华的人还在海外建立政权。历史上有很多为了谋生或者是逃离政府的通缉,就会渡海南下,并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国家。
第一:兰芳共和国。公元1772年,广东梅州的一个客家人,名叫罗芳伯,参加科举考试的他最终名落孙山。既然科举考试没有考中,他就决定南下下海经商。
之后,他登上了婆罗洲岛,在那里经营一家公司,名叫兰芳公司。这家公司不只有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它带有政治色彩。
五年之后,公司壮大,改公司为共和国,自此“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成立。罗芳伯本人从小饱读诗书,懂得武术,是个人才,他又带领民众一起经营公司,懂得驭人之术。在他成立自己的政权之后,还向当时的大清朝表达自己的归顺决心,不过当时的皇帝并没有接受他的好意。但是,罗芳伯并没有放弃,他还告诉自己的后代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归顺清王朝的决心。可是,在1886年的时候,遭遇荷兰侵略,兰芳共和国最终灭亡。罗芳伯是在海外建立政权的华人中唯一一个不称王的人,可见他强烈的爱国心。
第二:戴燕王国。戴燕国王吴元盛是广东人,当时吴元盛在国内密谋起义,但是不幸事情败落,之后为了躲避清王朝的追捕,南下逃亡,逃到了东南亚。在东南亚他又去了婆罗岛做了罗芳伯的部下,后来被指派到戴燕王国附近驻守。
恰好当时的戴燕国王暴虐无道,深受百姓痛恨,吴元盛抓住机会杀了王国,取而代之。老百姓因此感激他,拥戴他。吴元盛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荷兰殖民侵略,戴燕王国最终成为其殖民地。
第三:纳土纳岛国王。明朝末年,有个叫张杰绪的广东人,因为不服满清政府统治,带领几百个明朝残兵南下来到了安波那岛。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当时就是一片荒地,无人开垦,张杰绪带领众人进行开拓,最终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过,在张杰绪去世之后,内部发生争斗,荷兰人趁机将其侵占。
第四:马来吴氏王国。吴阳,今福建人,是马来吴氏王国创建者。1760年,吴阳为了谋生南下到马来半岛。发现送卡这片荒地,之后带领华人华侨一起开垦建设。
1769年,在暹逻郑皇讨伐叛军的时候,他趁机帮助暹逻郑皇,并向其称臣。后来为了嘉奖吴阳,还封他为城主。吴阳因此获得送卡及其他三个州的统治权,直到1784年去世。
华人在海外建国,不仅靠的是运气和勇气,还有他们自身的才华与智慧。尽管很多华人政权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但是还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功绩。
zhaonian_
大概已知的有七个
1、兰芳共和国
从帮会到企业到国家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今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乡试不第,“乃怀壮游之志”,发扬客家精神,漂洋过海,登上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岛)。在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一个与东印度公司相类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五年后,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
罗芳伯,原名罗芳柏,罗芳伯是后人对他的尊称。生于1738年(乾隆三年),“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原名罗芳柏,罗芳伯是后人对他的尊称。
刚到婆罗洲时,罗芳伯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术,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
婆罗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岛上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罗芳柏在站稳脚跟后,带领自己的伙伴,和当地人一起,协助当地苏丹首领平了土著人的叛乱,得到了首领的嘉奖,将东万律划归罗芳伯管辖。这块地方有10多万人及南北几十公里的产金地,吸附华人数万,土著好几十万,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经济实体—兰芳公司。
1776年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始用“兰芳”年号。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曾想并入清朝版图,但被乾隆皇帝拒绝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觐见乾隆皇帝,请求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但乾隆皇帝根本没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罗芳伯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之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1886年,兰芳共和国遭到荷兰殖民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不如人而陷落,这个存在了110年的华人小国不幸灭亡。
惟一不称王的华人国王
按照罗芳伯传的说法,当地统治者苏丹与罗芳伯签约割让土地给兰芳自治,“其所割让的土地,计东界万劳,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双沟月之线,北界劳劳、山口洋、邦戛之线,纵横数百里……”幅员辽阔,人口也达到百万之众,地地道道的国家,可为什么这个墓志铭上,偏要称“公司”呢?
其实,像罗芳伯这样的中国移民,在当时社会里叫“天朝弃民”,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当时是乾隆年代,中国繁荣昌盛,朝廷威权无处不在。罗芳伯他们不敢称孤道寡,怕犯一个谋逆之罪,自己远离故土倒不要紧,连累身在故国的宗亲友人那才是麻烦。中国人骨子里始终认同祖国,不管走得有多远,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罗芳伯他们也是一样。反而,他们一直希望能够被清廷接纳为一个地方政府,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也可以利用祖国这个靠山,抵抗来犯的欧洲人。事实上,清廷虽然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兰芳国,但罗芳伯派出的使者至少见到了乾隆的重臣,使得对兰芳觊觎已久的荷兰人有所忌惮,一直不敢造次。直到1886年,见清廷衰败,荷兰才大举进攻兰芳,灭掉了这个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拥有百万人口,战时可以全民皆兵的兰芳国,败在远道而来的荷兰人手下,据说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体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经济的实力、科技的实力,以及军事的实力。
华人在海外建国,历史上并不少见。罗芳伯不是惟一的一个,但他是惟一一个不称王的。
2、戴燕王国
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
戴燕王国是广东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的一个王国,王位世袭,存在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历4代国王70余年。于19世纪中期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戴燕王国的第一代国王为吴元盛,原为广东嘉应州梅县人,清朝乾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而逃亡到东南亚的婆罗岛,18世纪中期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1777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吴元盛是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当时,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吴元盛杀死了戴燕国王,吴元盛杀死国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
后来,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对戴燕王国进行了记载: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约七八日,至双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数日,至国都。乾隆未,粤人吴元盛刺杀番酋,国人奉以为主。元盛死,子幼,妻袭其位,至今犹存。
3、纳土纳岛国王
明朝末年,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南中国海的纳土纳群岛(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岛等其它几个称呼)印度尼西亚北部岛群,属印尼廖内群岛省。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由主岛大纳土纳岛(Natuna Besar)和其他许多小岛,共由127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211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末人口约1.5 万,当时华人占八成以上,据新加坡媒体过去的报导,这一群岛上的华人一直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尼弹压。纳土纳群岛海拔不高,全年高温、雨量多、富热带森林。
纳土纳群岛一些比较早的华人家谱记载:清兵入关后消灭了南方的南明政权,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一个小群岛上——荷兰人后来命名的纳士纳群岛!
纳吐纳群岛在当时不过是一块蛮荒之地,华人来到这片土地上劈荆斩棘,将它开拓建设成一方乐土,纳吐纳群岛成为华人的一个独立的土。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纳土纳岛首领(也算是国王)张杰绪去逝后,内部发生纷争,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印尼独立出荷兰后,纳土纳岛群岛未能独立出印尼,像新加坡那样独立建国。
这个本来属于华人的地方,现在却成了印尼的领土,看到不由得心痛!
4、暹罗王国
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是华裔郑信(1734-1782年),,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
郑信的父亲郑镛是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大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
郑镛去世后,郑信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
1763年,缅甸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四年后,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
郑信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根据地组织反抗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
1767年12月28日登基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三年后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
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5、马来吴氏王国
吴阳(1717—1784),又名吴让,字士侃,马来吴氏王国的建立者。原为福建漳州府海澄县山塘乡西兴村人。
马来吴氏王国演变为如今马来西亚的宋卡市。
1750年到暹逻(今泰国)南部宋卡(今属泰国,位于马来半岛)谋生。宋卡原是荒无人烟的地带,吴阳带领华侨开发垦植,使宋卡逐渐繁荣起来,吴阳因此被称为建设宋卡的第一人。1769年,暹逻郑皇率兵南下讨平洛坤叛乱,吴阳乘机请为端四岛、五岛燕窝税吏,愿年纳白银五十一斤,郑皇准其所请,并封他为子爵。郑皇嘉其忠诚,1775年诏封昭孟(Chao Muang),意为城主,爵号銮素汪奇里颂木,府署设廉松。统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赛武里、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马来西亚吉兰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
6、“飞龙”国开国君主
张琏,“飞龙”国开国君主。明朝嘉靖年间饶平人,汉族,生年不祥,亡于1563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不满朝政腐败,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义军。郑八死后,被推为首领。后因起义失败,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政府。以后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他。
7、爪哇顺塔国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将张世杰兵败崖山,左丞相陆秀夫(江苏盐城人)负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陆自立(号复宋)和其他南宋遗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岛。
陆自立被推举为首领,自立为国,由于社会进步,中国人逐渐走向世界,现在,中华已不仅是一个国家,而成为了一个华人世界(就象阿拉伯世界)。
acago
华人,华夏民族的总称,不仅仅指的是中国人,还包括祖籍中国具有华夏血统的海外同胞。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华夏文明对很多国家都产生了影响,华人的身影更是遍布世界各地,甚至有很多国家的创始人都是中国人。
黄森屏,元末明初人,祖籍福建泉州,文莱国创始人之一,至今仍被文莱皇室视为开国始祖。李光耀,新加坡国父,祖籍广东梅州,曾任新加坡总理。
除了这两个我们熟知的国家,历史上还有很多由华人建立的海外国家,只不过它们存在的时间都很短,至今已经完全消失在了历史舞台。
一、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是由清朝落第书生罗芳伯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罗芳伯,祖籍广东梅州。清朝乾隆年间,屡次落第的罗芳伯背井离乡,来到南洋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淘金。
虽然有很多人来这里淘金,但是生活在岛上的人们却非常贫穷。罗芳伯建立采金公司帮当地人们改变现状,并且帮助当地人们解决外来匪患,声望越来越高。
罗芳伯在婆罗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连当地苏丹都让位给他。接受国家政权后,罗芳伯将原先的公司改为国家,取名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在历史上存在了110年,后被荷兰侵略者吞并。
二、飞龙国
飞龙国是由明代起义首领张琏建立的。
张琏,祖籍广东饶平。明朝嘉靖年间,不满国家腐败的张琏举兵起义,后被推为首领,自称“飞龙人主”,国号“飞龙”。当时张琏从广东起义,意欲推翻明朝政权。
张琏率部到浙江龙泉县时遭到围剿,死伤惨重,遂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和朝廷对抗。
被镇压的张琏率部一直南下,并夺占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自立为王,即为飞龙国。
飞龙国存在的时间很短,仅在两年之后就消失了。
三、爪哇顺塔国
爪哇顺塔国是由南宋左丞幼子陆自立建立的。
南宋末年,宋军兵败,左丞相陆秀夫和幼帝赴海而亡,其幼子和剩下的南宋人民乘船逃亡海外,到达爪哇岛。
当时的爪哇岛比较混乱,陆自立趁机在顺塔地区建立国家,并且自立为顺塔国王。
顺塔王国建立之后,曾经和明朝进行过来往,明朝末年被西班牙吞并,从此消失。
除了以上这三个国家,你还知道哪些由华人建立的海外国家?
阿狸抛弃了桃子选择了
提起网文有很多人还是嗤之以鼻,他们对网文的映像还是深度不够,难登大雅之堂。
网文行业如何才能成为国家级的产业,终归还是要摆脱四个字:快餐文学。
不能否定的是国内的网文行业已经足够强大,拥有体量庞大的作者与读者,为什么有层出不穷的小白文?
目前的网文行业门槛较低,一部分低质量的小说还是与作者的水平有关系,除了天赋秉异的大神,人人都不是生来就会写文章的,说到底还是要多读多看,多了解套路。
大趋势一方面是网文的质量会越来越高,摆脱快餐文学,文学是要和社会共同进步的,大环境培育了读者的阅读习惯,随着读者的文化素养提高,同时对网文整个行业的发展及要求会越来越高,网文行业之后一定会越来越好,说到底还是时间问题。
且不能否认网文中也有很多经典之作,市场饱满之后就会溢出,网文向国外输出,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并接受网文,近年外国人看网络小说的新闻也层出不穷,且中国网文输出全球已经是必然,网文作者会产出更多优质的作品进军海外,怎样能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国网文 ,说到底还是看作品的质量,需要认真思考如何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写出他们想要看的作品,并自身名利双收。
希望网文行业越来越好~
牧羊人
我认为,相比极其高调的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到海外去,外国人写中国网络文学,意义更大,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网络文学走出去,有可能是主动走出去,也有可能是被动走出去,两种情况,不管哪种,都是宣教式的,对外国人的具体需求,我们不了解,客观数据,也分歧较大。
但外国人写中国网络文学,却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行为。这种主动的行为,说明了,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被海外读者真正接受、认可,并融入了世界文学的领地和圈子。你可以说,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有水份,有夸张,但你无法否认,外国人同学,来主动的写中国网络文学、翻译中国网络文学,是一种夸张。
这说明,世界文学圈,正在以一种融洽微妙的方式,接受中国文学的先头军——中国网络文学。
这对中国文学,是划时化的意义,因为,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学圈,一直对中国文学有偏见,他们老觉得,中国又穷又落后,人民愚昧,很多世界文学圈的人士,热衷搜索丑化中国的中国文学作品,并大加宣扬。但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反应这个时代沧桑巨变的大量中国文学和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视而不见。
但外国人开始主动的来写、来翻译中国网络文学,我认为,这是这种偏见的极大改观和进步。我认为,外国人写中国网络文学,最大的催生国外文学种类的丰富,就是让中国文学(中国网络文学)这个元素,有的更大的声音,占据了更多的类别,同时,让类型文学的品类,有了量和质的全面提升,至少为世界类型文学增加了几十个新的品种和创作方向,而之前,世界文学,是没有这些品种和创作方向的。
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学的标志性事件,相信不久,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中国网络文学)纪元,即将到来。
芥末蘿蔔
谢谢邀请!
唐家三少还是谁说,中国网文已经和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列,成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之一。
如果真是这样,当然值得高兴。
文学边缘化的今天,网文另辟蹊径,想不到现在成为千万作者(仅起点中文网就730万作者)、几亿读者的一条大道!
据说东南亚、日本、欧洲、美洲的华人辛苦追书,歪果仁也在辛苦追书,还建立网站专门翻译、讨论。关于网文的传说之一说得最神的是 网文居然让一美国青年戒掉了毒瘾!
网文有什么吸引他们的地方?奇幻、玄幻、种田、末世、穿越……千奇百怪。
最近又出现一种最新潮的小说:对话式小说——QQ、微信一样,点一下出现一段。起点中文网开展对话小说征文比赛,近日已经截稿,29日编辑开始打分。
据我看来,网文兴起的最最重要原因,是在资源、环境的严峻现状和霍金预言面前,人类再次感到自己的无力,于是新神话诞生,靠YY 来爽一爽。中国年轻人则是在网文里消解自己的无力与焦虑。
其次是网文可以排解孤独,可以边读边与人讨论、争论、发泄,甚至可以催更——让作者快快更新,甚至可以左右作者,让他(她)写出自己希望看到的情节和结局。
现在各省好像有了网络作家协会,并且对网文评奖发奖,有人大声疾呼网文应该写现实题材,我不知道这对网文是幸还是不幸,我只知道网文本是野草。
_米萨_
几年前,中国网络小说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广受世界读者喜欢,成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之一。
因为文字和语言不同,为了能够理解中国网络小说里的一些特别术语,外国读者专门编写了一些术语词典,用于对照理解。比如“道”“气”“阴阳”“三界”“金丹”“筑基”等等。
外国读者想要看到小说,得经过翻译之后才能看,一些外国读者为了更快更容易地看到小说,甚至为此专门学习汉语。中国一直努力想做的事,没想到靠网络小说做到了。
那么在国内经典火书无数,在国外,那些外国人又都喜欢看哪些书呢?下面给大家盘点一下。
1、《盘龙》作者:我吃西红柿
《盘龙》英文名Coiling Dragon。据说这是最早被翻译到国外的一本网络小说,由WuxiaWorld创始人翻译,一举将网站排名拉到全球排名1万多名,建站2年直接进入全球1500名左右。
2、《我欲封天》作者:耳根
英文名是I Shall Seal the Heavens,翻译过来就是我要封天,挺完美的。作者名直接用的拼音Er Gen。
3、《斗破苍穹》天蚕土豆
英文名叫Battle Through the Heavens,再翻译过来就是在天空中战斗。其中斗气直接音译成Dou Qi,天蚕土豆翻译成了Heavenly Silkworm Potato。另一本《武动乾坤》书名直接英译Wu Dong Qain Kun。
4、《诡秘之主》作者:爱潜水的乌贼
英文名是Lord of the Mysteries,翻译过来是神秘之王,感觉还行。乌贼这本在国内大火的同时,在国外也一样大火,据说不少外国读者等不及翻译,直接翻到起点来看了。
5、《修罗武神》作者:善良的蜜蜂
英文名是Martial God Asura,翻译过来是武术神阿修罗,还挺带感的。善良的蜜蜂被翻译成Kindhearted Bee。
6、《天道图书馆》作者:横扫天涯
这也是一本在国内国外大火的书,长期在起点国际版上榜第一位。好家伙,英文名Library of Heaven's Path,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天道图书馆》。
7、《逆天邪神》作者:火星引力
英文名是Against the Gods,翻译过来对抗众神。关键是1998年就已经有一本英文小说名就叫Against the Gods。
8、《武极天下》作者:蚕茧里的牛
英文名Martial World,有翻译是武术的世界,玄幻一下变成武侠。
9、《凡人修仙传》作者:忘语
凡人的英文名有点长,A Record of a Mortal’s Journey to Immortality,再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凡人通往不朽之旅的记录。
10、《妖神记》作者:发飙的蜗牛
英文名Tales of Demons & Gods,翻译过来就是恶魔与神的传说。
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没有辰东的小说,像《遮天》《神墓》《完美世界》《圣墟》在国内都那么火,那么多读者喜欢,在国外难道没有外国人喜欢吗?
其实都有的,只不过辰东的小说翻译得比较慢,可能是因为不太好翻译吧。《遮天》的英文名是Shrouding the Heavens,翻译过来是笼罩天空,感觉完全不对劲。想要让外国人理解或者脑补出辰东小说里所描写的那种恢弘、玄妙的意境,确实有点难。
如今在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到创作者中来,成为网络小说作家,其中也诞生了一些人气不错的作品。网络小说作者群体越来越多,早已有专门为网络作家打造的码字软件。比如在网络作家都喜欢用的码字软件橙瓜码字上,都有近百万作者在码字创作。现在加上国外的一些创作者,网络小说影响力必然越来越大,期待诞生更多的经典佳作。
在韩小星星
首先谢谢邀请!
从武侠世界的热心网友翻译走红到起点收购武侠世界成立起点国际,一路走来充满了荆棘和波折,也有着无数网友的热血和汗水,重新建立的秩序,标志这中国网络小说真正走出国门。
本人不太关注武侠世界,毕竟……英语水平有限,但也知道大神二目的《放开那个女巫》在武侠世界的火爆程度,不仅仅评论感人,甚至还有国外网友为小说制作插画,这应该是网络作家梦寐以求的境界了吧!
如果说《放开那个女巫》是西幻+蒸汽,在文化层面比较容易接受的话,那么另外一本更火的东方玄幻就更有代表性了,那就是大神横扫天涯的《天道图书馆》,据大神本人说订阅非常可观。
网络小说走向世界是好事,个人希望会有更多的优秀作品走红。
从日漫在我们成长中泛滥,到好莱坞大片空降电影院,从韩流入侵奶油小生流行,到今天不得不重视文化入侵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剂猛药,让年轻人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网络小说,好像和传统文化不搭界,而且良莠不齐,龙蛇混杂,但不能否认,其中还是有很多优秀作品的。
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当优秀的网络小说在国外走红的时候,往往能刺激国内市场,传统文化或许会随着回归。
总而言之,网络小说在国外走红不仅仅可以让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可以刺激国内传统文化的复苏。
℡〇nLy
最近刚好跟北美的渠道推广商讨论一部小说的海外电子发行,其间了解到当前北美(主要指美国和加拿大)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接受度不高,一方面受限于翻译作品在题材选择上的贫瘠,多为武侠和玄幻类;另一方面在于东西方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仍有较大的差异。北美市场更多还是期待一些具有现实题材意义的网络文学作品,帮助当地人了解当今中国在发生什么、中国的特定年龄层次的人在想什么、对于西方的一些思想中国人的反应是什么…而这一类型的优秀作品,即使在国内的网络文学作品中,也是凤毛麟角。
另外,如东南亚、中东市场,网络文学的输出更多还是依靠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扶持,有繁荣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