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也是最没有主见的时代。
86年《西游记》版在央视播放时,收视率高达96%。简直是全民空巷的轰动。
而现在人民的名义破8%,就被媒体誉为近10年最火的电视剧。
这也是去权威去精英化的时代,也是大号网红们主宰意见的时代。
民众不愿轻信媒体和专家的评论,认为他们的言论都是被控制的,因此吃顿饭也要上大众点评查一下好评度。
前不久,围绕几部国产片在豆瓣上的差评,掀起了一股讨论的风潮。有人上纲上线道:有一小撮“恶势力”别有用心地给中国电影抹黑;
而也有人引用陈佩斯小品里的一句台词:你是有能耐管得了我,但你有本事管得了观众爱看谁吗?
孰是孰非,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那么,电影好不好看,到底是谁说了算?
面对"谁说了算"这种问题,很多崇尚个性的年轻人会脱口而出:听自己的就好,管他呢!
没错,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因此欣赏水平和趣味不同,对每部电影好坏的标准也不同。但倘若说“别人的评论和打分都没有意义”,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影评本质上就是一份“观影体验报告”。有北美影评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这家媒体付钱给我,让我把对于电影的个人印象,转化为有理有据的观点,这不仅是分享我的感受,更是一种观影评测,也是给予读者的有用忠告。”
因为,人们为一件东西付出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越多,就会越倚重专业的意见和大家的反馈。
比起电影行业,在电子游戏领域,专业媒体的评论和打分依然极其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了这款游戏的销量。
因为一款游戏的售价是电影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更重要的是,玩家需要花费的时间至少也得有几十个小时。
因此,专业的评论非常重要。
第二,阅读批评是一种很好的思想交流。毛主席当年还说要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呢。每个人有权坚守自己的爱憎分明,但不该封闭他人的思维。评论家不仅负责评头论足,而且是真正的创造者,他们旁证左引,推动电影艺术不到的发展。其实影评人也是艺术家。
第三,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位文化产品空前泛滥。
单单IMDB收录的电影就超过400万部。
假设你从10岁开始,每天看一部电影,看到100岁。也就只能看32580部,连1%都没看完。
所以,电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筛选,看烂片就是在浪费生命。另外,社交网络固然可以给每个人提供发声的平台,但却也是从众心理的温床,对于言论自由度和包容性也都在削减。
偏见与怒火很容易如滚雪球般膨胀。
口袋君的微博(@口袋电影APP)下就经常遇到这样的留言:
你敢批评我们家XXX!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对不起 不要卖努力 更不要卖惨 我们只看成片结果
你敢批评国产电影!你还是中国人吗?
-爱之深 恨之切
所以,无论是谁说了算,你也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最重要的是要誓死捍卫:给出差评的自由。
其实,电影好看不看,有一条还算公允的捷径:评分说了算。
长期观看我们原创节目北美票房内地票房都知道,每次配音解读完之后,我们都会贴上几个评分网站的评分和评分人数。
之前有网友把我们的节目传到A站和B站后,发现,大家对这个评分极其关注,一出现这个数字,弹幕量就剧增!
所以说,电影好不好看,现在谁都说了不算,唯专业评论家马首是瞻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如今,我们最看重的就是:分数。
在众多“点评类”网站中,给电影打分的那几个,经常会成为舆论的焦点。
当然,电影评分网站的出现,的的确确大大提高了影迷的决策效率。
在好莱坞电影方面,共有三大影迷神器
神器A.IMDB 全球影迷的互联网麦加
作为全球电影数据库第一大神器,IMDB早在1990年10月,由英国人柯尔尼达姆创立,那时候连互联网是什么,大多数地球人可能都没听说过。
对影迷来说,IMDB的权威性毋庸置疑。因为它是 全球靠电影数据库吃饭网站的数据源鼻祖。因为,在成立早期,那些电影下的所有字段,真的是靠IMDB的志愿者们一个个输入的。
其实,到现在也是。比如僵尸世界大战2到底会不会拍,拍了之后,谁导演,谁主演,这些都是需要人工添加的。
在豆瓣上,如果你想新建一部电影,或者一名演员,必须有IMDB链接,不然会被认定是你胡编乱造的。
IMDB的分数从1到10分,只要是用户就可以自由评分,注册过程也很简单,没有任何限制。每位用户的打分,最后都会计入某部电影的最终得分中去,但绝对不是相加总数然后计算平均值那么简单。
而是采用了贝叶斯统计的算法得出的加权分(Weighted Rank-WR),公式如下:weighted rank (WR) = (v ÷ (v+m)) × R + (m ÷ (v+m)) × C。
公式有点看不懂?很正常。简单来说,就是按照IMDB的计算规则,来自“资深用户”的打分权重更大,更能影响电影的最终得分。而不活跃或新用户则相反。至于“资深用户”的判定,那同样也是秘密。
之所以,把评分机制搞得那么神秘,主要还是为了避免:水军、刷分、恶意差评。
而能入选IMDB250,则是对于一部电影的无上荣誉。根据vercd前员工透露给口袋君,当年那个IMDB250的资源帖一出,整个电驴达到了成立以来的流量最高点。
神器B.烂番茄 北美影评人的专家意见
如果说IMDB崇尚的是人人参与,大众评分,那么烂番茄(Rotten Tomotoes)体现的则是专家意见。这家网站由越南裔美国人Senh Duong创立于1998年。
他的初衷是:让人们可以方便地阅读到美国各家媒体的评论。
有趣的是,他还是成龙的粉丝,正是在搜集成龙进军好莱坞的美国影评后,才萌生了建立网站的念头。在评论下方,往往会从这些北美媒体的影评中,选出一句导语,加快影迷的决策速度。
烂番茄网站的精髓在于将打分者严格限定在专业影评人范围里。只有供稿于媒体,或者身为影评人协会注册成功的人,才有资格打分。
其实说打分,也不是很精确,因为烂番茄并没有分数这个概念,影评人在看完电影后,若影评为正面,则将其计为新鲜(Fresh)、若为差评,则计算为烂(Rotten),最后统计出好评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就是:烂番茄新鲜度(Tomatometer)
近年来,关于烂番茄网站最大的争议,就是漫威和DC的超级英雄作了。
总体来说,漫威电影的烂番茄确实高,DC超级英雄作的烂番茄确实低。
这样的评分高低之争也成为了DC漫威口水战的导火线。在疯狂评论刷屏的同时,这样的讨论也成了各类电影网站和公众号的流量担当。
神奇女侠烂番茄好评度:待定。
若是低于60% 估计又要闹翻天了
神器C.Metacritic 文化产品都打分
烂番茄网站成立后,依旧有人觉得百分比不够直观。于是1999年,第三大影迷神器Metacritic诞生了,创始人把评分范围从电影扩展到了图书、音乐和电子游戏。
如今,Metacritic的电子游戏评分是电玩界最为重要,最受玩家信赖的分数,甚至足以影响一款游戏的销售成绩。
与烂番茄相同,Metacritic同样是专业影评人准入制。不同的是,分数从1到100表示,被成为Metascore。
他们的统计方式是:无论影评人采用的百分制评分,还是A-F的字母打分,抑或是1星-5星的星级打分,都可以转化为百分制。
而在最终分数的计算上,Metacritic又和IMDB挺像,也是加权平均值。有些媒体和影评人的打分更重要,没办法,话语权这回事儿就是那么固若金汤。
最后,Metascore会采用三种颜色来体现影评的优劣:
绿色:61-100分 好片
黄色:40-60分 一般
红色:0-39分 烂片
显然,三大神器之中,代表专业意见的烂番茄和Metacritic,与更能代表全球影迷的IMDB形成互补。如果将三者配合使用,你就可以对一部电影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期。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IMDB已被亚马逊收购,Metacritic背后的投资方是CBS电视台,而烂番茄的母公司是华纳,所以很多人都会问,老东家的电影,这些评分网站会有倾向吗?
答案是?不会。在一个遵守契约精神的社会,没人会拿自己的信用开玩笑。对于评分网站来说,声誉就是一切。
三大影迷神器虽好,但人家毕竟面向的是以英语为主的欧美用户。说到国产片的影迷神器,拿就不多不说到著名的
豆瓣电影
当了9年电影编辑的口袋君,是豆瓣的脑残粉,豆瓣也是我的工作网站。
关于大家为什么更相信豆瓣电影的评分,而非时光网的评分,口袋君觉得主要是:豆瓣在商业化方面做的真很克制。表现在:
1)都是全白底背景
2)99%的海报和图片都没有水印
3)强奸人眼球的广告几乎没有
4)以电影篇目为核心 形成了真正的影迷文化
整体上而言,豆瓣的机制与IMDB很接近,都是由普通用户来打分。很多好莱坞电影的豆瓣评分,与IMDB评分比较接近。证明其实全球影迷的口味也都差不多。
而对于国产片的评价,豆瓣更是起到了“痛骂烂片急先锋”的角色。哪怕票房一路奏凯,媒体吹的天花乱坠,豆瓣低分就会那么一直坚挺地挂着。
根据豆瓣创始人兼CEO阿北在2015年10月发布的那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的文章。
其中写道: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就把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
这不正是IMDB和Metacritic从一开始就摈弃掉的"算术平均数"嘛,更何况我国乃是网络水军的重灾区。
好在,豆瓣一直在利用算法剔除掉那些"非正常打分"。主要有四类:
1)注册收购账号刷高分
2)注册收购账号刷低分
3)明星脑残粉进攻豆瓣
4)没看过片就乱打分的。
豆瓣的技术人员一直在和刷分者搏斗。如果你在豆瓣上看到有某些华语片,出现1星和5星特别多的情况,那多半就是水军在战斗中了。
无论如何,对于每位个体影迷来说,评分网站的本质是一种抽样调查。不必过分迷信,也不必过分唾弃。
除了评分之外,还有类型、预告片、主创、卡司、海报、剧照、票房等多种纬度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