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手力量不会低的,能拉弓的玩大剑长刀一样一流,但后期的弓弩手就基本比较一般了,弩是个正常人都能举起来。
脆不脆皮看生产力,生产力不够装甲优先前排,生产力够高全体护甲,弓箭手就肩甲因为要拉弓会少一片
极度猴宝贝
弓箭手力量不会低的,能拉弓的玩大剑长刀一样一流,但后期的弓弩手就基本比较一般了,弩是个正常人都能举起来。
脆不脆皮看生产力,生产力不够装甲优先前排,生产力够高全体护甲,弓箭手就肩甲因为要拉弓会少一片
渔网骑士
小草。
下班回家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了墙头的草。我就惊叹于它的自强和坚韧。于草来说,这应该是最恶劣的环境了吧。砖头墙的中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没有及时的雨水,更没有丰厚的土壤。唯一赖以生存的,就是砖头缝里的那一丁点泥土。而它,没有萎蔫,也没有抱怨,鲜嫩的叶子正昭示着它蓬勃的生命力。
后来,观察那株小草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儿。
有一次,因为一个小小的差错,我被主管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那天,心情极为黑暗,眼泪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冲动。
下班回家的时候,我照例观察起了墙角的那棵小草。它一如既往地展示着动人的生命力,与平日并无两样。有那么一瞬间,我被小草感动了。这是一种多么坦然的心境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都没法做到,可是它做到了。(励志文章)毒辣的阳光、猛烈的暴雨、强劲的阵风……当它们次第在小草身上经过的时候,小草没有妥协,更没有自暴自弃,只是默默地绽放着自己的色彩。这么想着的时候,我的心里顿时舒坦了许多。相对于小草,我的处境显然优越了许多,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比它更坚强呢?
秋天的时候,小草终究枯萎了。而我,并没有悲伤,因为我已经把它植于我的心间。
现在的社会,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复杂。而我们,正需要这样一棵草,来提醒我们要自立,要坚强,要拼搏!
原贴:励志小短文
hades
What I Have Lived For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at last--I have found.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 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is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我所以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爱情有时给我带来狂喜,这种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会为了体验几小时爱的喜悦,而宁愿牺牲生命中其他一切。其次,爱情可以摆脱孤寂——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最后,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人生境界。虽然它对一般的人类生活也许太美好了,但这正是我透过爱情所得到场最终发现。
我曾以同样的感情追求知识,我渴望去了解人类的。也渴望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同时我还想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
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者,给子女造成重担的孤苦无依的老人,以及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的存在,是对人类生活理想的无视和讽刺。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轻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发现我完全失败了,因此我自己也感到很痛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
本文为伯兰特·罗素自传前言。
原贴:励志小短文
小暑前生
真实也是这样。弓箭手虽然力气很大很壮,但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为了能多带箭,护甲也薄。被刀盾兵近身了,根本就没有机会。真人是一刀死残不啰嗦。
loloa
游戏里为了平衡。
弓箭攻击力高,攻击距离远。要是血量防御还和近战职业一样,近战职业根本没活路啊。
真实情况是,一般军队根本没有纯弓箭手啊,一部分士兵距离远张弓放箭,敌人靠近了就换近战武器战斗。举几个例子,飞将军李广,弓箭厉害吧,你觉得他是脆皮不?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有没有辕门射戟不说,在董卓手下讨饭吃的时候也因为臂力过人擅长骑射被称飞将,也不算脆皮吧
游戏里为了平衡,如果弓箭手什么都厉害,别的职业就没得混了。
实际上,弓箭手属于古代军队里的专业户,吃的是技术饭,算是精英!首先训练一个弓箭手远比训练其他士兵更难,也需要很长时间。没有三五年以上的专业训练,不可能有合格的弓箭手。如果想要出众的,至少也要十年以上……这也是弓箭手不能大量培养训练的重要原因。
其次,单纯弓箭手的作用有限。实际上弓箭受到很多影响的,比如下雨天,不要以为弓箭没有影响,弓箭一旦受潮,影响非常大。而且弓箭的制作、保养,都不是完全文盲的普通士兵能够完成的。同时,弓箭手拉弓是有限制的,同一时段连续射击三次,一场战斗里射击七次,差不多已经是极限了。否则手臂就要废……所以弓箭手并不是游戏里面那样的全天候全时段无限火力输出……
再次,弓箭手威力巨大,任何时候都是对方军队的噩梦。在火枪进入排队枪毙年代,米尼弹出现以前,弓箭手都是比火枪威胁更大的存在(但是训练一个火枪兵只用三个月,而训练一个弓箭手至少要三年甚至更长)。普通盔甲在弓箭手面前跟纸糊的差不多……而士兵的生命远不像游戏里面这么玄幻,他们是人,也会怕死怕疼的……实际上弓箭手不仅仅是火力输出机器,更重要的是压制机器!只要有弓箭手存在,对方军队冲锋前就要掂量掂量……
最后,弓箭手绝不仅仅依靠弓箭输出。几乎所有的专业士兵,都不会只携带一套武器。作为精英士兵的弓箭手更加不会,很多人不但精通弓箭,还精通搏杀,精通多种武器。如果有合适的阵型和指挥,他们完全能够担当多面手,能够进退自如,能够近战杀敌!
嘴角dè微笑
弓箭不行,为啥古代王朝禁甲,禁劲弩不禁弓刀,却不怕老百姓造反,就是弓箭用破甲箭不能破好点的甲,只能破档次差的甲。
如测试,各种按照古代极品箭头(点钢加重破甲箭),用100磅现代层压反曲弓测试,距离十步,箭动能150焦耳,铁甲厚度仅仅也才2毫米,打击效果如图,全部刮痧
。
老冯
说是脆皮其实也没错。
在冷兵器战争中,八成以上的杀伤来自于投射武器以外的方式,那么投射武器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迫使敌军穿甲持盾
杀伤力低指的是针对防护全面的军队,对于毫无防护的哺乳动物来说,投石,投矛和弓弩的伤害效果拔群。当你常备一支投射部队,那你的敌人就要考虑穿上皮甲拿起木盾,相当于你用一根木头换对方一张兽皮或者几公斤青铜和铁,非常划算。
如果没有投射武器的诞生,古代的人们可能会经常光着屁股或者穿着圣斗士那样的盔甲和对手扭打在一起。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堆五米长的长矛互相拍杆,打一天也死不了几个人。
迫使对方进攻
“以逸待劳”是兵法中常用的方法,那两军对垒时如何能以逸待劳让对手主动来攻击你摆好的军阵呢?
答案是对方如果不动就会一直承受损失,当你有一支远远超过敌军的投射部队时,对方如果呆着就会一直挨打,只能进攻赢回主动,使你在战役初期就获得后发的优势。
这一战术被更有机动力的游牧民族使用的登峰造极,大量游骑兵不停的向敌方阵线释放箭雨,当对方步兵被迫进攻时,便可以协同重骑兵撕扯对方出现空隙的阵型。
对抗这一战法的方式,也是投射部队,拥有大量优质骑兵和射手的亚历山大对游牧民族如同砍瓜切菜,而孤军深入,兵种不齐的克拉苏和查理就打的异常艰难。中国采取了一种更为保守的方式对付这种游击战术,他们携带货车,一旦遇袭就用货车围成堡垒,用货车携带的大量弓箭射退敌军,这种彻底放弃机动力的战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弓箭比较难以使用
就像许多人了解的那样 ,弓箭手需要较长的训练时间,另外就是随着盔甲越来越厚重,弓需要的拉力也越来越大,几近人类体能的极限,对弓箭手的力量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觉得弓箭手射完箭还能抡起大斧斩瓜切菜一般消灭敌人的同志八成是没玩过划船或者大磅数弓。
后期随着生产力和科学的提升,弩从辅助火力中脱颖而出,逐渐取代了弓在军队中的地位,其原因在于第一完全不需要练习,端起来扣动扳机就行,可以大量装备给普通步兵,第二拥有辅助上弦方式,对体力的损耗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弓箭手为什么是脆皮
上面我们已经论述过了,弓箭的作用在于对手射程之外单方面攻击,迫使对手承担损失或者主动进攻,而且弓箭手普遍体力透支并且难以快速补充。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机动力才是生命线,穿重甲只会让他们成为一次性消耗品,只有适度的,防止对手投射兵器的护甲才是正确做法。
的确很多时候弓箭手也会上一线,在兵力不足,被敌方轻步兵追上,以及作为预备队的时候。
但比脆他们的确是第一脆。
山中¤背包客
不忘初心是让我们做最初的自己,放下繁文缛节,放下偏见与芥蒂,用一颗赤子之心感受生活。
生命在时光中流动成风,凝结在心里的最珍贵的东西是否也随风而去了呢?最初的最初,可还曾记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什么又是“初心”呢?
初心是颗认知的心,就像初识世界的孩童一般,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愿意去探索、去发现、去认真对待。然而在时光的浪潮里,你会慢慢发现新奇的事物不再新奇,对事物的认知形成了刻板的套路,思想被禁锢,形成默守成规的状态,那颗认知的初心找不到了。活在当下,放下过去所经历的每一天,这样即将开始的一天就会是崭新的一天,保持认知的初心重新出发,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初心是一颗善良的心。人之初,性本善。人来到世上的时候,本性皆是善良的,但伴随着成长和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其实,人际关系本来是简单的,只是我们自己把这种简单的关系复杂化了,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相互提防。每天的心只会感到疲惫,善良的心是让我们做最初的自己,放下繁文缛节,放下偏见与芥蒂,用一颗赤子之心感受生活。
初心是一颗追逐梦想的心,最初,我们出发,心怀理想。为了实现理想我们苦苦追逐,在人生的路上经历了孤独、痛苦和挫折、诱惑,有人被牵绊,有人被同化,最后,大多数被现实打败,被自己打败。那颗深怀理想的心哪去了?遇到困难阻碍或走的太久想放弃的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好好回想当初立志的时候那份努力,那份决不轻言放弃的心。最初的梦想,就握在我们的手里,坚持住,不要止步。
不忘初心,我又怎能忘却最初的决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畏惧,不要退缩,路上有荆棘,我们便劈荆斩棘。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尽全力拼搏,即使是输!不忘初心,成功,永远是留给有决心的人!
原贴:励志小短文
小确幸
啊啊啊,游戏是为了平衡而已。要是AC可以顶盾挥刀。那还怎么玩?
实际情况是,拉弓并不比使用近战武器消耗体力小。相反军制的弓箭一般训练有素的弓箭手只能连续射三箭,之后手臂就会脱力。所以过去那种三段射击发和轮换射击法实际上就是在给弓箭手休息恢复体力的用意,其次才是保持弓箭持续输出。
要知道,影视剧里的脚蹬弩,床弩都不是开玩笑的。而能否连续射出军制弓箭的军人一般都是倒三角的猛男。虎背熊腰,撂下弓箭,拿着刀比步兵厉害的多。
弓箭分为骑兵弓,步兵弓和民用弓。因为我们国家古代用的都是可调节弓弦张力的复合弓,所以,弓的用途就很广泛了。打猎,贵族射靶子等。民间使用的弓箭都是经过短暂训练或者干脆不经过训练就能用的弓,而军制弓箭需要长期训练才能保持连续射三箭的臂力和熟练度。而军用弓因为有破甲和射程特殊的要求 ,他对弓的张力要求极高,接近人的臂力极限。过去我们国家对弓箭管的不严,但是对弩箭管的极其严格就是这个道理。弩是可以借助弩机这个外力张弓的持弓。这样节省体力,而且箭的力度更高,射程更远。可以轻松达到破甲的需求。一般弩都比弓射的远。弩可以采用脚蹬,或者双人张弓的办法拉弓扣弦。总之,古代战场上弓弩手要比步兵更加吃香而且紧俏。而骑兵要比弓弩兵更奇缺,弓骑兵就更缺了。
Cooonie酱
穿重甲不利射箭。
人体力是有限的。
部队出征,重甲兵只能是刀盾兵。
当然正规部队的弓手也好,枪兵也好,防御力肯定高于普通民兵。
弓箭兵脆皮是相对于其他正规兵种的脆皮。
因为弓箭兵不会去装备重甲。
DUYU217
大英雄,archer这个词的词源,波斯传说中一箭撕裂了大地的英雄
其宝具「流星一条」出自此处
当然大英雄阿拉什还有一个
名为「健硕的躯体」这么个技能,能拉动弓箭的近战肯定也很不错
地道下关人
这是整理的最全的晓暴的作品集,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情缠劫上劫
2 爱,只要你和我【公】
3 鞭觞之恋
4 怪物
5 龟兔赛跑
6 闺女们的幸福生活
7 笼中欢【众】
8 美色撩人
9 明星守则
10 情人的自我修养
11 求生之异血缘
12 若,唯爱
13 声色【号】
14 饲养法则
15 铁狱迷情
16 重生之相爱相杀
17 不存在的人
18 隔江犹唱后庭花【lesbian2028】
19 怪你如此妖娆
20 姬里姬器【后】
21 金主难为
22 绝对【台】占有
23 难以【回】言欲【复】
24 逆命之反派上位
25 契【获】约主仆【取】
26 少女情怀总是是诗
27 设定不合格1-12世界
28 设定不合格-快传
29 无法克制制
30 越做越爱
31 重生之快进来
32 鸢飞冲天
原贴:求晓暴所有小说
虾小鱼
1弓箭手可以远程攻击,攻击距离长的很,PVP的时候相同时间弓箭手可能已经打10次了,近战才一次。因为近战需要贴身。如果弓箭手和近战一样的防御血条,那谁还玩近战,明摆了打不过。
2现实中弓箭手和别的没区别,都是一刀能砍死的。
咱 已忘记
一,游戏中弓箭手的设定一般是敏高,伤害大,敏高即使移动速度较快。如果弓箭手又肉,速度又快,伤害又大,那游戏很容易失去平衡。
二,设定弓箭手都是脆皮,可能还和古代战争布阵有关,即弓箭手一般由步兵,重甲兵掩护,需要保护的兵种,因而被设定为脆皮。
三,弓箭手基本上是只有弓箭的兵种,假如近身相逢,弓箭相对于其他武器来说,会因为距离短失去优势,从而更容易被击败,因此脆皮。
以上三种,是游戏中的弓箭手都是脆皮的主要原因。
而真实的弓箭手,并不会单单只是配备弓箭。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还做过马弓手,但关羽的战斗力不会是脆皮。另外,例如曹魏的庞德,从他诈败回马射伤关羽看出,武将除了自己的常用武器外,身上还会另外配备弓箭。因此,实际的弓箭手,不一定都是脆皮,只是多一种作战武器选择。
他和她
原贴:经典励志短文
hatata
原贴:经典励志短文
张笑晨jenny
原贴:经典励志短文
summer麼麼姹
原贴:脆皮鸭文学bl是什么意思
骑单车的女孩
原贴:脆皮鸭文学bl是什么意思
麦小胖兜
原贴:著名作家经典短文
❤小心童鞋❤
原贴:著名作家经典短文
非洲鲫
小呐
俗话说得好,自古弓兵多脆皮。很多游戏中都有弓箭手这个职业,他们形象各异,但却有着相似的属性——输出高、血量薄。比如守望先锋的半藏、LOL里的艾希、王者荣耀里的后羿,他们都属于爆发高、控制高但生存能力较弱的英雄,远程攻击“箭箭穿心”,可一旦被贴脸就很容易变成“战五渣”。
魔兽争霸中的恶魔猎手——暗夜精灵。来源/网络
因此便有人提问:“为什么游戏设定类的描述中,弓箭手都是一群身子脆弱的人?”
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游戏的平衡性。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RPG游戏”(Role-playing game),也就是角色扮演游戏。在此类游戏中,玩家负责扮演某个角色,在一个写实或者虚构的世界中活动。
早期的RPG游戏非常单调,在对战中,你砍我一刀,我砍我一刀,谁血条厚,谁就能笑到最后。这样的输赢机制很难让人提起兴趣。于是后来有游戏提出了全新的规则:创建了一个复杂的游戏属性克制列表,其中包括职业、装备、魔法、技能、种族等多种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游戏的世界观,也让战斗出现了“变数”。这套规则也因此被称为“D&D”。
为了增强游戏的可玩性,在很多需要角色扮演的非RPG游戏中,也引入了这套规则,比如时下比较热门的MOBA游戏,即“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设计了上百个不同属性的英雄角色,还有装备、铭文等机制。
多样化的选择自然带来了多样化的体验需求。而为了让选择不同角色的玩家都玩得尽兴,致力于保障公平性的“游戏平衡体系”也随之发展成熟。如此一来,要强调弓箭手的攻击定位,那么必然要削弱其一定的生命值和防御力。
因为,如果把现实中的弓箭手原封不动放到游戏中,那大概率会由于过于强大,而被痛骂“开挂”。
优势之一:大力出奇迹
游戏中的弓箭手往往敏捷有余、力量不足,体态纤长但不壮硕。
表面上看,这是为了让弓箭手的“脆皮”属性显得不那么违和——如果一个彪形大汉不去近战拼蛮力,反而躲在后方暗戳戳放冷箭,空有一身腱子肉但其实一打就吐血,那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换成体格单薄的白面书生或是身形灵动的娇俏女子,显然更合适也更优雅一些。
另一方面,这是缘于西方奇幻故事带来的理解性偏差。西方奇幻故事中,一般会有一个包含多种职业的主角小队来完成故事。这个队伍中,既有体格强壮的战士,也有敏捷迅速的弓箭手,还有脆弱但杀伤力极强的法师类人物。和强悍的战士相比,弓箭手的小身板就显得单薄了些。
这种“相对认知”经过长时间的固化和延伸,逐渐演变为对“弓箭手体弱”的刻板印象,也就导致后来很多相关题材的小说、影视和游戏等,都有意无意去遵循这一点来进行内容创作。比如作为欧美现代奇幻文学“开山鼻祖”的《魔戒》,就创造了深入人心的精灵射手形象,他们外表优雅精致,身形则略显单薄,有一种“易碎的”脆弱美感——这一形象后来被很多文艺作品借鉴。
俊美的精灵王子。来源/电影《指环王》剧照
但在实际战争中,虎背熊腰的壮汉才是弓箭手标配。
考虑到明代以前测弓拉力的方法与今天不同,可能会造成较为夸张的结果,因此我们主要参考明以后的弓力标准。明人宋应星曾在天工开物·佳兵篇提道:“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明代的一斤,约合今天的1.1936市斤。也就是说,当时的上力之人,可以拉开约71.6千克的弓——这在今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而在擅长骑射的清军入关后,各地军队都设有弓箭兵编制,对于弓力的划分也更为精准。清朝评判弓力的单位是“力”,一力约相当于今天的5.88公斤。根据乾隆时期的标准,清军战弓的最低标准是5力,一般都是在5-7力之间。也就是说,军队里的普通弓箭兵都至少得拉开30公斤拉力左右的弓。
清代弓箭手。来源/网络
就这,还是和平久了军备废弛之后的结果,要按康熙以前八旗战弓拉力8力以上来计算,要想和弓箭手一样,用背阔肌发力来拉开这么一张大弓,你得能单手拎起一名47kg的苗条女性,还要不停的拎起、稳住、放下……
对于力量的重视,也体现在武科考试中。为了选拔人才,清代武科考试所用弓按拉力可分为:十二力、十力和八力三个级别,且弓开必满——由于并非实战所用,标准显然要高很多。考试时,考场上还会另外准备几具弓力更强的硬弓,以备可能出现的力大举子使用。
难怪中国古代史书上塑造的“神箭手”,个个都是力量强悍的大块头。像是猿臂善射的飞将军李广,就曾在出猎之时,“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辕门射戟的吕布据《三国志》记载,也是“便弓马”且“膂力过人”的飞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更是被称为拥有“九牛二虎之力”。
同样擅长射箭的小李广花荣画像。来源/网络
这种情况也并非中国独有,其他国家的弓箭手也基本都是力量过人的彪形大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威名远扬的英国长弓手。
顾名思义,“长弓”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长度。与中国的反弯复合弓相比,长弓作为单体弓要想获得巨大的弹力,就需要在长度上下功夫。因此,一般弓的长度只有1.2米甚至更短,而长弓却达到1.5米,与人齐眉——有的甚至长达2米。这首先就限制了长弓手的身高:如果人的身高和弓长相差很大,还怎么射箭呢?
因为射程远、杀伤力强,长弓也被称为冷兵器时代的机枪;英国长弓更是第一次使弓箭成为欧洲战场的主打武器,就连横冲直撞的重装骑士都被打得一败涂地。但经测试,要想拉开一张普通长弓至少需要80磅到100磅的力量,射杀敌人和洞穿对方铠甲则需要上百磅(45千克以上)的力气;而弓弦承受的反弹力更高达400磅,几乎相当于两头成年大熊猫一屁股坐在上面。因此,长弓手也必须要身体强壮,才能在战斗中充分发挥长弓的威力。
浑身腱子肉的罗宾汉,其实就是典型的英国长弓手。来源/网络
由此可见,所谓 “强弓劲弩”,并非虚言。如果没有经过长期专业训练,一般人还真拉不开这些战弓,更遑论作战了。
优势之二:可远攻可近战
翻阅历史文献可以发现,弓箭手一般都被视为高级兵种,各项战斗属性都很均衡,远攻自不必多说,近战也不在话下。
明代从征实录中,曾详细描绘郑成功率领的铁人军:“每班带班长六员,配云南斩马各二、牌鋛各二,弓箭则全班俱执。”而在台湾外记卷四也有记载:“二月,挑选各提督壮勇者为亲军,厦门港筑演武亭操演。各以五百觔石,力能举起遍游教场者五千人,画样与工官冯澄世,监造坚厚铁盔、铁铠及两臂、裙围、铁鞋等项,箭穿不入者。又制铁面,只露眼耳口鼻,妆画五彩如鬼形,手执斩马大刀。”可见,这些身穿铁甲的铁人军,不仅人人都是弓箭手;而且作战时还随身带着斩马大刀,丝毫不惧近身缠斗。
经国雄略中记载的郑成功部队所用兵器图样,左三为斩马刀,可见是长杆大刀。来源/网络
在影视剧中,我们总能看见主人公挥剑挡箭,一路冲到敌军的弓兵阵列中,然后就像切西瓜一样干脆利落地将这些毫无反抗之力的士兵砍翻。但如果有人对此信以为真,机缘巧合下又真的穿越到中国古代,被拉去当兵打仗,那他很可能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
好不容易顶过了密密麻麻的箭雨深入敌后,看到的却不是想象中惊慌失措的小白脸;恰恰相反,迎接他的可能是一群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大汉。看到有人近身,他们立刻放下弓箭,满脸镇定地从背后摸出一人多高的大刀。而更绝望的是,要想攻击他们,还得穿透那些铁甲。现实中,显然不会像游戏一般,考虑什么战力平衡。
铁人军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后的重装步兵,图为铁人军铠甲。来源/网络
听说长弓手的装备都很简单,那如果我们穿越回中世纪的英国呢,是否和长弓手有一战之力?
相比较全副武装的铁人军,英国长弓手的装备确实简陋多了。在13世纪中期,一个骑士的全套标准装备包括盔甲、武器和战马,至少价值30多英镑;而一个长弓手的全套装备就便宜的多,不会超过2英镑。但如果你以为他只有一张弓,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身高一米八以上、孔武有力的大汉身上至少带着短剑、匕首等武器,还有头盔和皮甲的保护呢。而且别忘了,英国长弓手的有效射程超过200米,对战的又是机动性相当差的骑士,几乎不存在短兵相接的可能。
优势之三:“升级”速度快
我们都知道,君子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那是不是意味着古代只有贵族才能学习射箭、成为弓箭手呢?
但事实恰恰相反,学会射箭可是古代平民提升社会地位的加速通道之一。
把时间倒退回西周,我们会发现,“是否善于射箭”其实已经成为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礼记·射义中记载:“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除了这些一般人才,贵为诸侯的人才也需要通过射礼选拔,“故天子之大射谓之诸侯;诸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不过,在这个时候,平民也是无缘参加“射礼”的,只有“上层人士”才能参加这个仪式,或者说是竞赛。
战争,才是弓箭普及最有力的推动因素。
影视剧中万箭齐发的场景。来源/电影《英雄》片段
汉代以后,由于战争等原因,统治者逐渐关注射箭的实战性;而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频繁交战,更让他们重视起弓箭手的培养,招募范围也扩大到普通百姓。
这里不得不提北宋的弓箭手屯田制度。1038年,西夏立国,给北宋在西北的统治带来巨大威胁。为了解决边患问题,北宋政府开始招募身强力壮的边民为弓箭手——这些边民既熟悉边塞环境和羌人语言,又不离乡土,能够适应西北严寒,因此相当勇悍善斗。他们经过短期训练之后,就被安排在缘边地形险要之处,并分给官田,同时从事农业生产。
为了提升这些亦兵亦农的民间弓箭手参加军事活动的积极性,各地经略司会根据其武艺精熟程度及出入战次第进行奖赏与晋升。其等级共分为八等:一、押官,承局;二、将,虞候,十将;三、副兵马使,军使;四、副指挥使;五、都虞候;六、都指挥使;七、三班差使;八、借职。即以阙排连者次迁。对于这些生活在边疆的贫苦百姓来说,通过参军建功立业,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生活在较为和平的年代或地区,要想出人头地也可以走科举道路。哪怕朝代不同,这些武举考试却同样重视射箭。如唐朝武举考试考核的主要是长垛(远距离徒步射箭)、马射(骑在马背上射箭)、步射(徒步射箭)和马枪四项技能水平,其中前三项都属于射箭;而类似的,宋朝武举考试的主要依据是步射和骑射,通过考核射箭的力量和精准度,来评定武科分级——可以认为,射箭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武举考试成绩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仕途。
影视剧中的郭靖射雕。来源/03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片段
而放眼西方,故事的发展也较为相似。中世纪英国平民热爱射箭,不仅仅是为了偷猎以改善生活,更主要是为了参加战争获得战利品。根据中世纪森林法,狩猎是王室和贵族的特权,普通平民则没有在森林、公园打猎的权利,如若违反就会遭到惩罚。但出于现实的作战需求,政府逐渐重视并鼓励民众练习射箭。那些技术娴熟者,就可以跟随贵族参加战争,获得在战场上抢劫丰厚战利品的机会。据说,在百年战争期间,英国士兵就在法国大肆劫掠,“很多在法国战场上服役的穷人变成了贵族”。
“二丫”练习射箭。来源/电视剧权力的游戏片段
不过,随着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冷兵器时代也走向终结。在失去实战优势之后,作为武器的弓箭逐渐被军队淘汰。但与此同时,作为竞技项目的射箭运动却在慢慢兴起。
由于对人的臂力和心智有较严格的要求,射箭最终演变成一项高竞技性体育项目。
现代射箭运动始于英国。1673年,在英格兰约克郡举行了最早的方斯科顿银箭赛,且一直延续数百年。1787年,英国皇家射箭协会成立,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竞技运动组织。19世纪初,射箭运动传入美国,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1879年,全美射箭协会成立,同年在芝加哥举行了第一届全美射箭比赛。1931年,首届世界射箭锦标赛也成功在波兰利沃夫举行。
从1900年到1920年间,射箭曾几次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但直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以后,射箭才最终成为奥运会的固定比赛项目。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我们就看到了奥运健儿们张弓搭箭的飒爽英姿——不过,奥运会比的是精准性而非力度,所以这些射箭选手的身材看上去颇为健美匀称,远远算不上虎背熊腰。
国家一队选手戴小祥在比赛中。摄影/杨磊,来源/新华社
参考资料:
[1]刘健. 弓箭:从狩猎战争到竞技健身[N]. 北京日报,2015-09-16(020).
[2]陈凯鹏,崔财周.12至17世纪英国弓箭功能的转变[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9(02):54-61+127.
[3]魏天安.北宋弓箭手屯田制度考实[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55-60.
[4]陈新华. 中国古代射箭史研究[D].苏州大学,2017.
[5]杜君立著. 历史的细节 1 技术、文明与战争 最新修订纪念版[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6.08.
[6]杜建录主编. 西夏学 第11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07.
[7](英)乔治·N.赖特(GeorgeN.Wright)著;何守源译. 中央帝国[M].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03.[8]文汇报,古代弓箭:射程赛过奥运会射箭项目最远距离,https://cul.qq.com/a/20150130/026768.html
END
曾经沧海
历史上的弓箭手也有的是脆皮。
比如秦始皇兵马俑的立射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立射俑头顶右侧绾圆髻,身着齐膝长襦,右足向左前跨出半步,双足略呈“丁”字形,左腿微拱,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半举,右臂横屈胸前;头和身体微向左侧转,做出拉弓射击的准备姿势。
立射俑是站立射箭姿势的轻装步兵俑。立射武士俑反映了秦代远程部队弓弩兵的作战方式,与跪射武士俑相配合,生动描绘了远射作战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他没穿铠甲[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跟步兵穿戴铠甲的样子完全不同。
繁华落幕、空城
外国的咱不知道,中国古代武将弓刀石马步箭这是基本功,所以弓箭手近战并不弱而且中国古代弓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副武器(元朝骑兵和秦之前的古人不算,国情不同。)。真当做远程打击的主武器的,基本都是弩和砲。战场上玩砲的有重兵保护,玩弩的本身就体力超群真一对一人家也不怕。
西木子1225
原贴:瓦斯暴炸是什么意思?
狐 仙
原贴:好的短文摘抄
xuweizhong
原贴:好的短文摘抄
heamd
原贴:英语短文
carriesad
原贴:英语短文
otsukakevin
原贴:英语短文
Icy☆米米妞
原贴:精美短文摘抄
blakewu
原贴:精美短文摘抄
赵宇儿孔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