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一年级孩子讲20以内减法的时候,有几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凑十法和破十法。
上学期孩子们已经学习了凑十法,不少孩子对凑十法儿歌肯定还是记忆犹新。凑十法是一种凑整的思想,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反复用到。而到了下册,大家又会学习“破十法”,实际上,破十法和凑十法是非常相近的数学思想。它们都是在用“大块”来解决计算问题。
比如凑十法是先凑出一个大块的“十”,而破十法就是先把“十”破开,一次减完。
如果没有看课本,可能很多家长对什么是“破十法”会一脸茫然。但是实际上,这只是解决减法的一个思路罢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减法题,我们到底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解决,明白了这些思路,那么“破十法”和“平十法”就全部理解了。
下面大家就跟着翼翔老师一起来轻松地学一学吧!
例子:14-6=?
方法一:数数法
数数法,可以从14往后数6个数字,数到几就是几。也可以画14个圆圈,从中划掉6个,还剩几个。这些方式,可能稍微麻烦一些,但是容易理解。
方法二:做减法想加法
14-6=?,可以思考6加几等于14,这种方法孩子容易掌握,也是大家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共有14颗糖放在左右两边口袋,左边口袋有6颗,右边口袋有多少颗?
实际上列式就是14-6=?
你也可以想想左右两边口袋的糖其实加起来就是14,也就是6加几等于14?
方法三:破十法
这是目前教材上重点教的一种方法,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我试着用一个例子来给您说明一下:
要从14根木棍中拿走6根,怎么办?我们发现散着的4根不够,那么就把一捆打开变成10根,从这10根里面拿走6根,还剩4根。再把这4根和原来散放着的4根合并在一起,就是4+4=8(根)
总结一下:破十法就是个位不够减,就破十来减,剩余的部分再相加即可。
上面我们用实物---算理---算法来给大家完整的讲解了破十法。接下来,我们和平十法对比一下。
方法四:平十法
平十法实际上运用不多,老师上课也不一定会讲到。我们简要说一说怎么做,给孩子们做一个了解。这里不做具体要求,仅仅是一种思路而已。
先把单根的拿完,本题中先拿走2根。接着再从10根里面拿走剩下的,也就是8-2=6根,拿走6根之后,还剩下4根就是答案。这是实物演示。
下面我们以几个例子来对比一下“破十法”和“平十法”:
这里面,特别要注意,破十法的第二步是加法,这个地方很多孩子一开始会弄错。
而平十法两步都是减法,怎么减?这里也可以称为“去尾法”,先想办法把尾巴去掉,接着再把剩下的继续减掉即可。
试着填一填:
(1)用“破十法”计算 13 – 8 = ( ),先把( )分成( )和( ),用( )减( )等于( ),再把( )和( )加起来等于( )。
(2)用“平十法”计算 13 – 8 = ( ),先把( )分成( )和( ),用( )减( )等于( ),再用( )减去( )等于( )。
典型题型:12 – 7 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 用破十法计算
先把12分成10和2,用10减7等于3,再用2加3等于5
方法二 用平十法计算
先把7分成2和5,用12减2等于10,再用10减5等于5.
方法三 想加法算减法
想:7 + (5)= 12,所以12 – 7 = 5
以上详细说明了破十法和平十法的区别,一开始孩子还是比较容易弄混。比如破十法经常第二步写成减法,而实际上是加法。
这就需要孩子们先弄明白算理,再把算理转换成算法,这样记忆才能更清晰,更有效。
实际上,这个算法能够在以后的计算中运用,所以不要以为我已经让孩子背下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这个算理不懂也没有关系。
这个想法短期内没有错,但是长期来看,以后孩子在数字敏感度上的差异就会显现出来。所以,我建议数字的拆分,一开始虽然麻烦,但是还是要孩子学习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