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说金庸武侠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凡有华人处,都知金庸武侠。另一方面衍生出来的影视作品,捧红多少影星?在多少人心中的武侠梦澎湃而出?其次,金庸武侠已经成为一种文学现象,专门研究金庸武侠的文学机构也有好多,应该说,有多少华人就有多少金庸迷。大众都认可的,那就是顶好的文学作品,像那武侠小说是不是传统文学作品之争,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如何看待网络小说抄袭
霏我莫屬
我记得在我年龄不大的时候特别的对武侠小说入迷。因为在我那个年代,好像是有一种人文精神的危机,而我是个早熟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使我对任何找到读物都能产生兴趣,而武侠小说在我们生存的恶劣环境中是唯一能找到的书籍。也许现在大多数人会认为武侠小说是不算是一种文化的书籍,但我却在书中感到一种很大的乐趣。所以我对武侠的兴趣就从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对于武侠我赞成写武侠的粱羽生的意见。他的说法就是“武”是一种手段,“侠”才是目的,也就是说所谓的“武侠”就是以武的手段来达到侠义的目的。后来“武侠”二字在以写武侠而闻名于世的金庸那里又得到了发挥,所谓“侠之大者,在于为国为民”是武侠另一境界。其实我对武侠的看法也基本逃不过这两种解释,这叫做借花献佛,我也不怕脸红。因为我喜欢真正的武侠,而不是以侠为手段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数学家华罗庚对武侠小说有一种很狭义的一己看法,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这句话有些意思,但要因人而异。以我自己的亲身感受为例,我在读金庸武侠的时候就感觉不像小孩子在看童话书刊一样津津有味。我觉得受到一种熏陶,就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这种熏陶是在同时代的许多所谓的正统大作家里感受不到的。比如金庸的《神雕侠侣》三十二回“情是何物”的最后一段就可以和许多的经典相媲美:
某一日风雨如晦,杨过心有所感,当下腰悬木剑,身披蔽袍,一人一雕,悄然而去,自此足迹所至,踏遍了中原江南之地。
我记得后来我看过金庸小说的一个评点本。我对他评点的所有的金庸的武侠从头至尾的都不满意,但在这一段的旁批中我觉得很是恰当,他对此段的评语是“一句话写尽十年事”。其实除了这个评价,我还觉出一种无尽的沧桑感隐含其中。其他如语言的简练如洗,厚重如山,自不必细说。
前几年的时候,文化界对武侠是不是一种文化的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讨论。而且素有痞子之称王朔也对金庸的小说进行了一番狂轰乱炸。把金庸的小说,成龙的电影,琼瑶的言情还有不知谁的什么合称香港的四大俗。我的看法就是,王朔既然是痞子,那说的话就可以不当真。至于其他的对武侠弊端的评价,我总觉得有些党同伐异的意思。因为武侠一向就是属于下层的通俗文化。而属于上层的精英文化的知识分子觉得让武侠小说提高到了高雅文化的层次就玷污了自己的操守和身份,一句话就是掉了自己的身价,不值得提倡,所以对于武侠小说决不能让它占领自己精英的领地。其实,这些话让我说出来大家一定很不好意思。另外,我对于通俗文化能不能上升到精英文化的问题有一个比较保守的意见。这就是文化不应该分阶级文化,具体说就是不应该有上层和下层之分。所以有人说金庸把武侠小说提升到了高雅文学的殿堂从根本上是错误的。通俗文化是一种现存的文化形态,它和其他的文化形态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我觉得是时代的侧重点不同培养了高雅文化的高傲和君临天下的气势,结果宠的它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天下至尊,可以睥睨一切小看一切。但时代的发展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必然,新的变化要求新的文化形态的出现,满足人的不同的口味,所以我觉得通俗文化的发展得势是需求的规律。大可不必因为自己失宠就指桑骂槐的排挤通俗文化,具体就是说不用把金庸的武侠小说看作是洪水猛兽,进行围剿。
武侠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至于它的影响的好坏应识情况不同而定。它确实有暴力影响的一面,但我觉得它的坏影响是由于错误的引导所致。从心理学上分析,你的内心有暴力的因子存在,只不过在恰当的时机被引发了出来。所以要想正确的消除暴力,只能疏导。我知道武侠中有很多的垃圾,可以说除了几个特别突出的有成绩武侠小说家之外,其他的都是垃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不起武侠的原因。
原贴:如何看待武侠小说?
Grace_onroad
谈武侠小说发展的五个阶段兼谈目前的武侠小说创作现状
(刀神李流水 一刀断流水 剑圣陆青山 一剑斩青山)
作者:赧道
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武侠小说。从“为王前驱”,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从“史记?游侠列传”到“飞雪连天射白鹿”,武侠小说陪伴了中国人几千年,它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甚至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我们的血脉之中。那么,何为武侠?在人们的心目中那就是既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狂傲不羁,也有“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的威武豪迈;既有“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的绵情愁肠,也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宁静。武侠是中国人的英雄主义,是一个坚守了千年的白日梦,是我们永远也无法抚平的豪迈与激情。那高冠博带文质彬彬的公子,那水袖长裙娉娉婷婷的佳人,那扬鞭跃马俊秀挺拔的英姿,那曼妙游离婀娜多姿的倩影;那种白衣似雪的意境,那种高山流水的相知,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那种吴钩白马的风情,那种千里不留痕的英风,那种一诺轻天下的豪情,令人神往,令人心醉。 武侠为何如此盛行,甚至经久不衰?千古文人侠客梦,是因为每一个文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心灵的寄托。这正是: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 ,一襟晚照 。 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一】 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汉朝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刺客列传〉,写了荆柯、郭解、聂政、豫让等游侠刺客的传记故事,塑造了一个个侠烈至性,血肉丰满的文侠武侠形象,几千年来涤荡着读者的心胸,是武侠小说发展的原动力。不过这毕竟是传记文学,还不是纯粹的武侠创作。到了六朝时期,志怪小说盛行,但也夹杂有歌颂侠义志士的作品,如著名的〈搜神记〉,其中就有类似的豪侠故事,但篇幅不长,情节也较简单。??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武侠小说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五次浪潮。
(一)第一次浪潮是在晚唐:层出不穷的传奇中有不少篇章是写侠客的。唐朝国力渐于强盛,经济发达,文学领域极其繁荣昌盛,传记小说也开始大行其盛。唐初以爱情和神怪为主,代表做有:枕中记、南柯太守传、霍小玉传等,到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彼此以刺客牵制和威摄对方。刺客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因此社会上盛行游侠之风,以此为内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聂隐娘、《昆仑奴》、《红线》、虬髯客,显示在当时动荡的社会中,人们对现实的无奈,又看不到希望与出路,只有寄情于那些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不畏强暴、本领非凡的侠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特别是虬髯客,写的是隋末时期,虬髯客、红拂、李靖这风尘三侠的故事,全篇侠气纵横,依托历史为背景,衍生出一段豪侠故事。金庸称该小说乃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到宋元时期,武侠文化衰落,直至明朝又开始了一个颠峰。代表作聂隐娘、《昆仑奴》、《红线》、虬髯客等作品,这些作品中描写的侠客,是亦侠亦仙的奇人,其文字成就已压倒其他题材的传奇作品。武侠的各种写法和及塑造的各类侠客形象,影响了后世的武侠小说及元明清的戏曲传奇,侠义类小说由此开始大行其盛。
(二)第二次浪潮是在晚清。 明朝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是武侠小说的又一颠峰,他把武侠小说从文言变成白话,又短篇而到长篇,演义类章回体小说开始盛行,也标志着武侠小说创作的成熟。另《西游记》、《封神演义》、三逐平妖传、《绿野仙踪》等书,内容虽然同武侠小说大相径庭,但却对后来出现的剑仙系列小说有脉络相承之处,可以算是武侠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另一条支脉。为了解决晚清的社会生活矛盾,体现底层人民意愿的英雄侠士和体现市民上层理想的清官奇妙地在小说里结合,以集合的方式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市俗原望。自石玉昆的《三侠五义》之后,各种文人长篇武侠竞相出现。继《三侠五义》崭露头角之后,各种长篇大部的武侠小说也相继问世。每一种的续书动辄十数种以上,戏曲舞台也竞相搬演,此外文人的笔记小说也连篇累赘的讲述武侠剑客。如俞樾的《七侠五义》,无名氏的《小五义》,文康的《儿女英雄传》,这标志着中国武侠小说形成了稳定、独立的存在形式--即侠义小说。这类小说的特点是将官府与侠客联为一体,清官公正廉明,侠客行侠仗义,书中即有英雄仗义,又有儿女情长,突破了才子佳人小说的局限性。除了此类侠义小说外,神怪类小说也得到了发展,如〈济公传〉〈聊斋志异〉等。这类小说的人物亦侠亦僧,亦神亦怪,情节多为正邪斗法,行侠仗义,捉妖伏魔,是剑仙系列小说的前身。
(三)第三次浪潮是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 武侠小说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即所谓的“旧武侠”时期,开端于二十年代,三十年代进入高潮,四十年代走向衰落。二十年代,在目睹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软弱无效之后,人们寄希望于侠客壮士来创造新的世界。1923年,以南派小说家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侠义英雄传的问世为开端,旧武侠的创作进入高潮。同时,北派作家还珠楼主、王度庐(《卧虎藏龙》)、宫白羽、朱贞木(艳魔岛)等人的影响巨大。旧武侠小说主要是武侠技击小说,它使武侠小说深入广大民众,使武侠小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奇幻仙侠、郑证因《鹰爪王》的帮派技击、王度庐鹤铁五部曲的男女悲情、白羽《十二金钱镖》的社会综艺、朱贞木《七杀碑》的奇诡推理各具特色,而且文笔功力均不俗,为新派武侠综艺侠情的奠定了基本套路,新旧的简单划分无法割裂前后传承。诚然,文笔繁冗、结构拖沓、思想观念陈旧是旧派武侠弊病,但侠义精神、情节模式、人性真情等等内在的武侠小说特有要素不仅不逊色于后辈作家,甚至犹有过之。此时的武侠小叔已成狂潮,仅20年代作者即已过百,长篇武侠技击小说数以千计,就名噪全国的作品就有数十部之多,许多书中人物妇孺皆知,不少人重金购藏,影剧与电影争相改编,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属罕见。
(四)第四次浪潮起于50年代。 港台海外掀起新派武侠小说浪潮,迄今未衰,作者甚多,名家迭出。新派武侠起于五十年代中期,金庸、梁羽生在香港扛起大旗,起点最早、成就也最高;50年代末60年代初,“台湾三剑客”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以及上官鼎、云中岳、柳残阳、独孤红、慕容美、萧逸等人在宝岛众剑齐出,走出了不同于金、梁的综艺侠情武侠道路,毕竟金庸、梁羽生的才情不是信手拈来的;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古龙另辟蹊径,终于从大武侠的格局走出,带来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变革,终可与金庸分庭抗礼,古龙风风靡一时;七八十年代,深受古龙影响的温瑞安,将自己的才情注入武侠,带来了新派武侠诗意化;九十年代,黄易异军突起,以玄幻、修真的因素带来武侠新鲜血液,与此同时,深受漫画影响的《风云》系列以魔幻、奇幻色彩展示了武侠的多样可能;大陆武侠在网络化时代终于走上前沿,孙晓、凤歌、小椴、沧月、杨叛等人的共同努力,使新武侠在玄幻修真小说大行其道之时保持着生机和活力。
港台武侠小说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1)金庸、梁羽生时代是港台武侠小说的第一阶段。 金庸,将武侠带进社会主流的一代宗师,其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对社会大众的影响潜移默化。虽然已近半世纪,仍旧长盛不衰,无论文笔功力、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内涵底蕴至近无人企及,十五部作品好像是挖绝不尽的宝藏。虽然古龙的影响一再冲击,但其还是稳居盟主宝座。《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飞狐外传》还略带草莽气,处江湖之远不忘江山;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建立江湖大格局,已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笑傲江湖》对自由的憧憬、《天龙八部》对命运的感叹、《鹿鼎记》对武侠乃至历史的反讽,彻底把武侠推上至今无法企及的高度。其它的中短篇,《侠客行》、《连城诀》、《雪山飞狐》、《白马啸西风》剑走偏锋,余味无穷;《鸳鸯刀》、《越女剑》因为篇幅过短,更多因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而被人们熟知。
梁羽生,《龙虎斗京华》开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所建构的武侠世界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文笔功力相当不俗,诗词歌赋的本领当属第一,奈何既生瑜何生亮,和金庸同时出道注定了其尴尬的地位。究其原因,大概是作品平稳有余、灵动不足,格局甚大、内蕴欠缺,起点较高、突破较小,当然这只是和金庸相比,较之其他名家作品层次明显高出一个层次。梁羽生努力在建构自己的武侠体系,30多部作品大致都有脉络可循,历史感很强。 金庸和梁羽生是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小说的核心。他们小说中的英雄,爱憎分明,对祖国一腔热忱,对民族敌人刻骨仇恨。金庸的《笑傲江湖》写出了品位,写侠气,写知音,写孤独,写得既有文采而又不做作,同时表现了某种爱国主义精神,由于各方面协调得好,读来荡气回肠,引人至深。梁羽生的《萍踪侠影》是一部一流的武侠小说,但他的其它武侠小说却远不及此。对此时武侠中“侠”的定义,梁羽生讲“旧武侠小说中的侠,多属统治阶级的鹰犬,新武侠小说中的侠,是为社会除害的英雄;侠指的是正义行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行为就是侠的行为,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此时武侠大多突破了民国武侠小说的剑仙斗法、门派纷争、镖师与绿林仇杀的题材范围,较多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着重人物性格描写,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旧武侠小说的窠臼,剔除了旧武侠的鬼神色彩。
(2)古龙时代是港台武侠小说的第二阶段。 如果说金庸是天才,那么古龙就是鬼才,给新派武侠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这是后来的温瑞安、黄易都没能做到的。首先,从人物塑造上,金庸、梁羽生写侠之大者,司马翎、卧龙生众人塑造的人物很难企及,更多的是偶像化、模式化、千人一面,而古龙写侠之风流,游侠如楚留香、陆小凤、叶开,浪子如胡铁花、郭大路,极富个人浪漫色彩,真情真性。其次,情节结构方面,摆脱了大江湖格局,注入悬疑、推理等因素,注重氛围营造,情节诡奇多变、令人瞠目结舌。第三,行文方面,简洁灵动,多以短句行文故事,加以哲理旁白。第四,武功虚化,更多的氛围、心理的描写。古龙创作大概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初期的《苍穹神剑》《游侠录》等十余部作品,文笔稚嫩,尚不入流,实在和后期作品差距太大。第二阶段,起自《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作品沿袭综艺侠情的大江湖格局套路,但又颇多创新,至此,古龙已经可以与台湾任何名家一较高下。第三阶段,古式独有风格成熟期,摆脱大江湖格局,张扬个人风采,楚留香、陆小凤、小李飞刀、萧十一郎等作品以独特的古龙风格奠定了其宗师地位。《七种武器》把江湖演绎得别具一格,《欢乐英雄》将其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血鹦鹉》融入恐怖、悬疑,《三少爷的剑》、《英雄无泪》写英雄的无奈、落寞,猎鹰赌局探索另外短篇武侠模式,建构起自己的江湖。 (3)新名家温瑞安、黄易时代是港台武侠小说第三阶段。 温瑞安(出生于马来西亚),1973年作《四大名捕会京师》,1981年作神州奇侠、《血河车》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继封笔,1985年古龙去世之后,港台武侠小说一片凋零。出于“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心理,温瑞安从1986年底开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侠”,或称“现代派武侠”,把大量主流文学的东西引入了武侠小说。曹正文在1989年将其列为第三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而与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龙并称。
黄易,本名黄祖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1989年黄易辞去高职厚薪,隐居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至90年代,旋即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1991年成立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双龙传等作品。黄易的作品场面宏大、从物众多,让人叹为观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写上显得过于草率,说服力不足。另外,黄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个历史大时代,而不是将历史作为背景。这是其优点,但也受到了历史的限制。
温瑞安是个很传奇的人物,才华横溢,命运多变。其实,正规说,他才是将古龙风格发扬光大的人,但其温式风格独树一帜,只能另算一脉。古龙的新在于他的诡奇、温瑞安的新在于他的才情。一、文笔唯美,融入细腻的感情化文字,推动了武侠文学化。这一点古龙在《天涯明月刀》中有过努力,但并不成功。温瑞安凭借自己的才情,于细微处流露真情真性,阅读温氏武侠,至少文字上带来的是美感享受。二、行文求新求变,从字体的排列、重复、语句的设置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探索汉字表达情感的可能性。三、情节构架大气,于大江湖格局中独辟蹊径;行文散托自然,技巧娴熟。四、与古龙塑造的人物不同,古龙多些侠之风流,温瑞安笔下写侠气,如萧秋水、方歌吟的成长,写侠义,如四大名捕为国为民。五、重视武的成分描写,不像古龙那样虚化武功,看得出温瑞安是很认真设计、构思。 武侠小说的发展需要天才,当人们感叹温瑞安江郎才尽,对武侠前途灰心失望的时候,黄易横空出世,将玄幻、气魄融入武侠,带来了崭新的武侠世界。一、气势恢宏,格局庞大,借助历史背景以及一些史实展现了雄浑的江湖画卷。不太重视细节的精雕细琢但掩饰不了铺天盖地的气势,人物之多、情节之长、线索之杂独步武林。二、人物的精神气质发生了转变,金庸写侠之大者、古龙写侠之风流、温瑞安写侠之才情、黄易写侠之修真。笔下人物注重修真悟道,去探求生命的奥妙,很浓的玄学色彩。浪翻云的洒脱、寇仲的霸气、徐少陵的飘逸,但骨子里的气质却是一致的,对人生求索的积极态度。三、个人欲望的张扬,没有了传统武侠的温文尔雅、知书达理,任由自己的欲望沸腾,靠武力、智慧乃至心机,近乎肆无忌惮的追求自己的目标。四、武功描写玄幻化,独具一格,自成一派。
(五)第五次浪潮是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大陆新武侠时期。 在二十世纪80年代,由电影《少林寺》触发的武侠小说浪潮在国内掀起,武侠小说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纯文学作品。大陆新武侠终于走上了前台。
1.第一时期,20世纪80年代大陆武林小说。 武林(武林,与武侠有所不同,概念大一些)小说的内容十有八九还是表现历史上的武侠剑客或从武侠的角度表现历史上的义军斗争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表现武术技击为主要斗争手段的近代、现代革命斗争的,篇什不多。所以“武林小说”实际上是以武侠小说为主。 在80年代,由电影《少林寺》触发的武侠小说浪潮在国内掀起,武侠小说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纯文学作品。1981年,湖北曲艺协会的任清等创办了《今古传奇》,连载了欧阳学忠的武当山传奇,聂云的《玉娇龙》。1982年,王占君作《白衣侠女》,是为80年代武侠的开山之作。1984年,武侠小说逐渐被武林小说一词取代,并形成浪潮。 20世纪80年代武侠的精品极少,比较好的作品有:《白衣侠女》等率先灾破了大陆侠义题材的禁区,为八十年代武林小说的崛起奏响了序曲。柳溪的大盗‘燕子’李三传奇,冯育楠的《津门大侠霍元甲》,冯骥才的《神鞭》,也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第二时期,20世纪90年代大陆武侠。 即是大陆“新派武侠”,是大陆作家对港台武侠的模仿。从沧浪客的一系列的武侠作品中,便可以看出模仿痕迹。沧浪客,原名姚霏,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专攻古典文学的教授,在1990年出版了《一剑平江湖》,这可以看作是大陆新派武侠的第一部作品。这个时期的武侠,总体上缺乏文化提升的精品意识,主要沿着港台新武侠的路子讲故事,作品的实际影响也非常有限。 同期的其他作家还有:青莲子,在90年代初著有威龙邪凤记及其续集青猿白虎功两部。火梨,上海知识分子,1995年写成一部《舞叶惊花》。张宝瑞,新华社记者,其代表作有京都武林长卷系列凡六部、醉鬼张三爷、形意游侠录等。熊沐,北方人士,生性豪放,第一部作品为《骷髅人》。巍琦,代表作《金帖侠盗》。周郎,代表作《鸳鸯血》。
【二】 时至今日大陆武侠走出了继承发扬、开拓创新多样精彩的路子。
一、传统武侠,借鉴前辈作家的精华,将金庸的典雅、古龙的奇诡、温瑞安的诗意、黄易的玄幻、风云系列的魔幻色彩乃至综艺武侠的大江湖格局融入自己的创作。孙晓的《英雄志》在历史背景下建构江山江湖的格局同时加入人生哲思,凤歌《昆仑》的恢宏气势演绎着金庸式的江湖大格局,金寻者的《大唐行镖》将金戈铁马、脉脉温情带入江湖,小椴的《杯雪》、沧月的听雪楼唯美的笔触大有温式风格,步飞烟《武林客栈》、华音流韶颇有古龙悬疑神韵、行文之妙,又加上魔幻色彩。时未寒《偷天换日》几乎将金、古、温的风格尝试了个遍。高依弟的刀神传说还在连载中,有待时间考验。
二、奇幻武侠,在玄幻修真小说大兴其道之时,武侠也在探索者多样的可能。树下野狐《搜神记》、《蛮荒记》将古代神话融入其中,瑰丽雄奇,气势恢宏。萧鼎《诛仙》,将仙侠一脉发扬光大,情感化的笔触,传统的爱情,奇幻的场景,演绎不一样的传奇。江南、今何在等人共同构筑的九洲,借鉴了游戏的因素,构建一个虚幻的时代,虚虚实实,不乏历史悲壮史实的氛围,充满魔幻色彩。包括,沧月、步飞烟的作品中,奇幻色彩很浓。
三、历史武侠,把武侠作为历史的一种工具。代表作,红猪侠《庆熹纪事》、随波逐流一代军师,写官场的勾心斗角、历史的风云变幻为主要线索,江湖味道很淡。这类作品不算多,但质量都不俗。
四、短篇武侠,武侠彻底文学化,没有统一的风格,只是为了表达情感、展示故事。成就最高的当属杨叛,其简单武侠系列短篇却技巧十足,留白运用得很好,一般结尾处将情感推到高潮。沈樱樱、江南、方白羽等人也是各具特色,展示了短篇武侠的生机活力和无限可能。
大陆新武侠的特点总的说来,一是文笔很好,技巧娴熟。金庸的古雅、古龙的灵动、温瑞安的诗意给其多样选择。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底气十足。二是多种因素融合,历史、玄幻、魔幻等等,想象力的空间有了多样创作的可能。三是认真的态度,求新的创作意识摆脱了港台武侠商业化的流俗,至少没有过滥的前后差异、托人代笔等等现象。大陆新武侠是幸运的,前辈作品给他们丰富的资源,情节故事、写作技巧、人物塑造等等取之不尽,玄幻小说又给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无所不能的解构和建构。
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武侠写手们在网络读者阅读选择越来越多,阅读口味越来越挑剔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向传统作家的实力靠拢,。大陆新武侠是幸运的,前辈作品给他们丰富的资源,情节故事、写作技巧、人物塑造等等取之不尽,玄幻小说又给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无所不能的解构和建构;大陆新武侠又是不幸的,网络时代文学的泛滥,让武侠小说面临着不得不变革、求索的困境,如何保持武侠小说特有的内涵,如何选择性注入新鲜血液,如何走出陈陈相因困境,这是摆在每一个武侠小说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武侠作品,但是模仿大师笔迹之人多如牛毛,但大多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急功近利者如过江之鲫,所以粗制滥造的劣作铺天盖地,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令人瞠目,但却独独看不到一丝心血,品不出一点精神。
纵观大陆新武侠的作品,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不难发现的:
一是步入“有武无侠”的恶途。武侠小说作家们陷入争抢秘籍、宝藏、争霸的狭隘空间,正如著名评论家叶洪生先生所说的“武侠小说陷入了有武无侠的境地”,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武侠小说创作的生命力。更加可悲的是,发展出了效法以柳残阳、陈青云等人为代表的嗜杀派恶途,流入从头杀到尾,尸积如山的血腥恶俗。
二是流入“无头无尾”的歧路。进入新世纪的网络时代后,涌现了大量以武侠小说为体裁的作品,但大多有头无尾,甚至连完整的作品都比较少,且大多结构松散、情节荒诞、内容混乱,武侠小说这一大众文学体裁,在越来越多的娱乐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中逐步失去了竞争力。
三是落入“画虎类犬”的窠臼。尽管迄今为止武侠小说已出版发行不下几千部,但同样的情节变化、同样的人物形象,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模仿痕迹太重。而且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最凶恶的人往往就是大侠客,最善良的女人往往就是“女魔头”,诈死、易容、毒药,金钱、势力、复仇,充斥作品。
四是陷入“玄吹神侃”的泥淖。虽然创作也不乏浩瀚的氛围,大气的架构,营造出来的江湖故事,也颇有新意,但欠缺底蕴,也富有创新,但匮乏内涵,也富有想象,但绝少境界,有铺张扬厉的笔法,但缺乏驾驭宏篇大制的潜质,越写越长,越写越玄,在更多的炒作因素下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武侠小说的风骨。
五是掉入“插科打诨”的俗套。嬉闹江湖,游戏江湖,笔下的人物刁钻古怪、尖酸刻薄,虽然不乏文笔流畅,情节幽默,想象丰富,但诙谐幽默中更多的是插科打诨,而且掺杂过多的色情描写。作品中充斥着低劣的恶作剧,低俗的小聪明,刻意的求新求变一步步把武侠小说创作推向了死胡同。
当前的武侠小说的创作要想创新,要想在情节的变化、人物的形象上,突出旧格局,就必须去刻画人的心理活动、情感的变化、性格的冲突,只有人性,才是武侠小说描写的焦点。
原贴:如何看待武侠小说?
winnievictory
《红楼梦》是诗人的书,《金瓶梅》是小说家的书。太写实,所以为“奇书”,嬉笑怒骂看世情。是世人欲望的浮世绘,就如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般。读的是《金瓶梅》的故事,看的却是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人性,以及现世的写照。
所以,读《金瓶梅》生菩萨心的人,是真正懂得悲悯的人,一个悲悯世人的人。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iozhuting
说起墨香铜臭,这也算是一位奇葩的作家了。因为很少见一个作家会认为三观不正是正确的,而墨香铜臭就是其中一个。
《魔道祖师》 单看名字没什么问题,但是内容上,有细心的读者发现,怎么和98年就出品的人偶剧霹雳布袋戏如此雷同,且不说人设等问题,就连小说中的名称也存在大量雷同。再看新出的另一本书《天官赐福》,好家伙,干脆连书名也抄一份算了,毕竟自己想是需要脑细胞的。
再看墨香铜臭对于此事的解释:我没看过霹雳布袋戏,我是被冤枉的,一切都是谣言,都是污蔑!也是,读书人的抄怎么能算是抄呢,那叫做:借鉴!随后就被网友发现其小号从13年开始就有关注霹雳布袋戏,并且长期转发相关内容。
扩展资料
随着《魔道祖师》的大火,其作者墨香铜臭也是大火起来。但是墨香铜臭的资料却是少之又少,而且因为众多原因,导致墨香铜臭不再更文。因为《魔道祖师》动漫的火爆,网友们也开始扒皮墨香铜臭。因为臭与秀同音,所以墨香铜臭的粉丝们对她的爱称便是秀秀。
明星粉丝撕来撕去倒是常见,但小说作者的粉丝也能如此疯狂,算是让不少人开了眼界,从此不敢评论任何有关墨香铜臭的消息,毕竟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一群粉丝就跟疯了似的咬着不放。当一个作者的书迷群体都被大众所厌恶,就很难说这一切都与作者毫无干系了。
当一个作者的书不能给读者以一个正面积极的思维传播,那又有什么资格继续从事写作行业,而她写出来的作品,又将会误导多少青少年。对于此,我们或许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这样一位作者,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并且拥有数量不小的粉丝群体,靠的却是一堆垃圾。
原贴:如何看待墨香铜臭抄袭
yinghuikuaile
可以肯定的是,网络文学抄袭对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首先,原创作者权益受到损害。对于原创作者而言,其辛辛苦苦创作的内容,被别人直接复制、粘贴,或者修修改改就成为自己的了,要是每个人都是这种套路,那谁还有心思去做原创呢?大家都想着去抄袭。原创拼的是创意、是才华、是能力,这才是网络文学正向发展的前提,原创作者的利益受损了,作者哪里还有心思去好好创作呢?行业不好好发展,作者也很难读到好的作品,因为抄袭者都是瞎拼乱凑,即使作品可能会有热度,但抄袭精神委实不能流传。
Gothicdarky
你这个问题的叙述有问题,你要搞清楚,是唐七的十里桃花抄袭了大风的桃花债。我先看的十里桃花,看了好几遍,看到有电视剧和电影上映的时候很高兴的,电视剧也看过,但是后来发现唐七抄袭了大风的时候很难过,后来了解了整个事件的时候十分的不齿唐七的做法。据说唐七抄袭就抄袭了,还去大风的楼下评论说桃花债很像十里桃花,是不是抄袭的,可见为人了,相反大风说炒我的人多了又不,又不止她一个,把我圈了粉。
其实我们国家对于抄袭,对于版权这块抓的还是不太严的,但是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我现在还是喜欢十里桃花,喜欢白浅夜华,不喜欢看同人文,但是我喜欢大风不喜欢唐七,我不知道我这点小喜欢有什么用,或者根本没用,但是我会抵制唐七的。
豆酱
在《金瓶梅》中,潘金莲最了解西门庆,西门庆也最了解潘金莲。他们二人才是天生的一对搭档,他们的思想、性格有若干共同之处,将潘金莲与西门庆进行比较,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潘金莲的思想与性格。
物欲、情欲的疯狂追求
潘金莲与西门庆是物欲、情欲的疯狂追求者,对此不少研究文章和专著都曾予以分析评价,但论述其共性者为多。这里主要从潘金莲、西门庆对物欲、情欲追求上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一些比较。
西门庆对物欲的疯狂追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财货的疯狂追求,他不仅用不同的方式攫取了孟玉楼、李瓶儿和亲家陈洪寄存的三大宗钱财,而且通过经商、贪赃枉法、偷税漏税、交通官吏、提取收盐引、偷工减料、合伙做皇上的香蜡生意、放官吏债等各种途径赚钱,可以说当时能用得上的赚钱的手段他全部能用上了。金瓶瓶词话虽然在西门庆出场时就被介绍为暴发户,但只不过在县前开个生药铺,这生药铺直到他死时资金不过合银五千两,但其死时家产总值大约在十万两银子以上,这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暴发户。
其二是西门庆生活上的极度奢靡。他不仅注意穿戴,更讲究吃喝。香港中文大学的孙述宇在(金瓶梅)的艺术中说:“以饮食来说,没有什么小说像这本讲的这么多,书中的饮食不但次数多,而且写得详细和生动……《水浒传》里的饮食吓唬我们,那些好汉子独个儿报销了几斤肉和半桶酒,确是英雄气概。《红楼》的饮食也吓唬我们,曹雪芹通常并不说吃的是什么,但他让我们那么震慑和充满了自卑感,开席之时,我们就剩下刘姥姥那么多的观察力了……《金瓶梅》的饮食就只是享受。……就是大作家中,能够经常采用饮食作创作资料的,恐怕也只有本书作者和狄更斯等少数几个。”像《金瓶梅》中那样,一顿宴席就花了上千两银子的惊人数字,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创造了记录。而《金瓶梅》中的饮酒,则无论从酒的种类,到饮酒的次数之多之讲究之描写生动具体,同样是创记录者。西门庆确实是最讲享受的小说人物之一。
而潘金莲的物欲则主要表现在对日常用品的讲究,特别是对于服饰无厌足的高标准的追求上。在西门庆的众妻妾中,潘金莲是最爱打扮,也最会打扮的一个,也是全书中在这方面的冒尖人物。潘金莲的这种打扮不仅是物欲追求的表现,也是为其情欲追求服务的,是很能表现其性格特点的。
潘金莲从九岁时被卖到王招宣府里时,就学会了“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嫁给武大后。在家别无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儿下站着。西门庆帘下遇金莲时,书中对潘金莲的打扮有一段颇有代表性的描写,与其性格关系至密,与《水浒传》中大为不同,是地道的《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头上戴着黑油油头发髻,口面上缉着皮金,一径里踅出香云一结。周围小簪儿齐插。六鬓斜插一朵桃花,排草梳儿后押。难描八字湾湾柳叶,衬在腮两朵桃花。玲珑坠儿最堪夸,露菜玉酥胸无价。毛青布大袖衫儿,褶儿又短,衬湘裙碾绢绫纱。通花汗巾儿袖中儿边搭刺,香袋儿身边低挂,抹胸儿重重纽扣,裤腿儿脏头垂下。往下看,尖娇娇金莲小脚,云头巧缉山牙,老鸦鞋儿白绫高底,步香尘偏衬登踏。红纱膝裤扣莺花,行坐处风吹裙裤。口儿里常喷出异香兰麝,樱桃初笑脸生花。人见了魂飞魄散,卖弄杀偏俏的冤家(第二回)。武大死了,灵牌未烧,潘金莲早已打扮得乔模乔样,引逗的一般来做佛事的和尚一个个迷乱了佛性禅心;而武大佛事未完,潘金莲“又早除了孝髻,换上一身艳衣服,在帘里与西门庆两个并肩而立”。
潘金莲刚嫁到西门庆家中,就梳妆打扮得令主家婆吴月娘“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口中不言,内心感叹不已。列位于西门庆众妻妾之后,潘金莲的打扮不仅更加讲究,而且出众。第十五回元夜赏灯火时,“吴月娘穿着大红妆花通袖袄儿,娇绿段裙,貂鼠皮袄,李娇儿、孟玉楼是绿遍地金比甲,潘金莲是大红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盈,凤钗半卸,鬓后挑着许多各色灯笼儿。”潘金莲的这番打扮举动,直逗引的楼下那些浮浪子弟们议论纷纷,有人以为她们是公侯府里的宅眷,贵戚皇孙家艳妾,甚或院中的小娘儿。
不仅如此,潘金莲往往还别出心裁,不仅巧缝红绫睡鞋,用茉莉花抹搓身体,而且还乔妆丫头以市爱。《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回的回目为“抱孩童瓶儿希宠,妆丫鬟金莲市爱”。作者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对比着描写,确实颇具匠心,把潘金莲爱打扮的用心衬托得格外分明。西门庆死后,潘金莲与陈经济通奸事发,被主家婆吴月娘赶出家门,在王婆家里待卖,但就在这样狼狈的处境下,她仍然在打扮着:“这潘金莲次日依旧打粉,乔眉乔眼,在帘下看人,无事坐在炕上,不是描眉画眼,就是弹弄琵琶。”直到被武松骗买回家去,大难临头,死之将至,潘金莲也仍不忘打扮:“晚上婆子领妇人进门,换了孝,戴着新髻,身穿红衣服,搭着盖头”,俨然一新妇。
潘金莲的爱打扮妆饰,真可谓至死方休。潘金莲与西门庆一样,也是情欲的疯狂追求者,发泄者。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变态性生活及其变态性心理,虽然大致相同,但却有着不同的表现与特点。
西门庆是家庭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又是清河一带的阎罗大王,五道将军,财大气粗,又上通于当朝太师,气焰熏天,人人怕他三分。不管家内家外,凡清河一带的妇女,只要有可能,他就可以去勾搭,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而且可以随时住到院中或把妓女留住家中,简直是肆行无忌。其次,跟西门庆发生性关系的女人,除了极个别的人,比如王招宣府的林太太,都是或希望得到他的宠爱,或在财物上有所要求,而他则是个施主。因此,西门庆在性淫乱过程中没有任何思想负担。而有所施予,则为了有所获得。因而西门庆在性淫乱中往往显示出一种豺狼似的贪婪和狂风骤雨般暴虐,给对方以苦痛而感到最大的满足与快意。
潘金莲则不同,她不仅没有西门庆在家中与社会上的威势,更缺少必备的钱财,还因为她是个女性,她对情欲的追求虽然一点不比西门庆差,但却要受到种种限制。西门庆与家中仆人的妻子随便淫乱则可,而潘金莲则因为与小厮琴童私通,不仅挨了西门庆的鞭子,而且李桂姐恃宠乘机投井下石,让西门庆剪来金莲的一缕头发放到自己的脚底下天天践踏,使金莲遭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大背时。潘金莲私爱陈经济,但在西门庆在世时,慑于威势,不能不克制收敛;在西门庆死后,二人通奸被吴月娘得知后.就被逐出家门。就是在与西门庆纵欲之时,则不是为了受到西门庆的宠爱,就是时时不忘在钱财方面有求于西门庆。
总之,较之西门庆,潘金莲的淫乱不能不受到很多限制,但其淫欲要求又不在西门庆之下,于是河出潼关,因有太华阻挡而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遇巫山阻隔而益增其怒号。因之,潘金莲在性淫乱过程中,不仅似破堤淮洪,简直要吞筮一切,而且又往往显示出变态的失去人格的卑下与猥鄙。作者对于同样淫乱的两位主角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他对潘金莲的谴责远超过了西门庆。在西门庆,作者以为他的淫欲无度主要是戕害了自己,其乱伦要受到良心与道德的谴责;而潘金莲的淫欲则不仅是自取灭亡,而且危害了他人,破坏礼义,必得千刀万剐。大概任何社会中的任何一位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要求作者去为潘金莲的淫乱罪行进行辩护或施以同情,但作者在此问题上对于西门庆与潘金莲的不同态度,却明显地暴露了其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中所惯有的在性生活与性道德方面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
西门庆家庭中的“混世魔王”
除了对物欲—金钱、情欲——女色的追求之外,西门庆孜孜以求的是权势。
有人认为西门庆的权势欲表现并不怎么强烈,这种看法不符合书中的实际描写。《金瓶梅词话》中,西门庆一出场,作者就说他是清河县一个破落户财主,从小也是一个浮浪子弟,使得些好拳棒,又会赌博,“近来发迹有钱,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交通官吏,因此满县里人都惧怕他”。因为贿赂当朝太师蔡京,终于得了个副千户之职,而且一阔脸就变,西门庆做了官,便自觉身份不同,乃至忘乎所以。乔大户来攀亲家,他竟然觉得门不当、户不对了。
升了副千户,西门庆开始了他的亦官亦商的生涯。他在官任上都干了些什么?御史曾孝序在弹劾西门庆时说:“理刑副千户西门庆,本系市井棍徒,夤缘升职,滥冒武功,菽麦不知,一丁不识。纵妻妾嬉游街巷,而帷薄为之不清;携乐妇而酣饮市楼,官箴为之有玷。至于包养韩氏之妇,恣其欢淫,而行检不修;受苗青夜赂之金,曲为掩饰,而脏迹显著。”曾孝序所开列的西门庆之罪状,并无半句虚言,西门庆之劣迹远远超过曾御史的参本。西门庆一上任,就不仅贪鄙不职,而且滥施淫威,动不动就要拿拶子拶人,把个清河县搞得乌烟瘴气。
但西门庆并不满足,他结交状元蔡御史和巡按宋乔年,拜当朝太师为义父,终于又升为正千户。官运亨通,手眼通天,真是清河县名副其实的阎罗大王,五道将军。潘金莲除了物欲、情欲的疯狂追求外,对权势的追求也表现了与西门庆类似的态度。
不过西门庆营求的是封建王朝的官吏,而潘金莲追逐的是西门庆家庭中的权力与霸主的地位。
首先谈管帐之权。孟玉楼未嫁西门庆之前,西门庆“家中虽是吴月娘大娘子,在正房居住,常有疾病,不管家事,只是人情看往,出门走动。出入银钱都在唱的李娇儿手里”。孟玉楼嫁进来之后,管帐之权归了孟玉楼。管帐不等于掌握了家庭的财权,但出入银钱打手中经过,不仅有利可图,而且一般家中仆人得受其约束,因此潘金莲便不能不争管帐权。有一个章节这样描写:孟玉楼对西门说“……明日三十日,我叫小厮攒帐交与你,随你交付与六姐,教她管去。也该交她管管儿。却是她昨日说的:甚么打紧处,雕佛眼儿便难,等我管。’西门庆道:‘你听那小淫妇儿,他勉强,着紧处,他就慌了。亦发摆过这几席酒儿,你交与他就是了。”’可见潘金莲的管帐权是争来的。
其次,看潘金莲的争霸活动。潘金莲一进入西门庆家中,这个本来闹闹嚷嚷的小天地便被她搅得更加沸反盈天。“潘金莲在家,恃宠生骄,颠寒作热,镇日夜不得宁静。性极多疑,专一听篱察壁,寻些头脑厮闹”。在西门庆的六妻妾中她的地位本来排在第五,却想充当霸主,主宰这个天地。对下人,她打骂秋菊,害死宋惠莲,降服如意儿,就连西门庆的贴身小厮玳安也惧她三分;对同辈小妾,她同孟玉楼结成盟军,明攻孙雪娥,暗击李娇儿,吓死官哥儿,气死李瓶儿。对上,西门庆也实在奈何她不得,把个西门庆哄得滴溜转。李瓶儿死后,她开始把予头指向吴月娘,与吴月娘大吵大闹。西门庆死后,她与吴月娘直接抗衡。通过与吴月娘的、丫头玉箫的三章约,暗中监视吴月娘的行动。她能言善辩,口似淮洪,计赛萧何,时常活埋人儿,西门庆府中上上下下的人们,无不惧怕她三分。
潘金莲的人生观
潘金莲是不怕死的,她有同西门庆如出一辙的人生观、价值观,《金瓶梅词话》写道:西门庆坦言:却不道天地尚有阴阳,男女自然配合。今生偷情的,苟合的,都是前生分定,姻缘簿上注名,今生了还。难道是生刺剌、胡诌乱扯歪斯缠做的?咱闻那佛祖西天,也止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也要些楮镪营求。咱只消尽这家私广为善事,就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潘金莲更是生死不怕,比西门庆来得还决断。众妻妾笑卜龟儿卦,金莲未卜,月娘为之遗憾,金莲道:“我是不卜他,常言:算的着命,算不着行。想着前日道士打看,说我短命哩,怎的哩,说的人心里影影的。随他,明日街死街埋,倒在洋沟里就是棺材!”这种生死不顾、纵情享乐的人生观,当然不是开始于西门庆、潘金莲,在中国实在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比如,这种思想在《诗经》中就有明白的表述:“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在汉末则有“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魏晋六朝有“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唯患腹溢而不得咨口之饮,力疲而不得肆情于色,不遑忧名声之丑,性命之危也”。
但是这种纵欲享乐的思想发展到明代后期,即西门庆、潘金莲生活的时代,却又较前有了很大不同。
第一,无论是《诗经》中的夜饮贵族,汉的士大夫,魏晋六朝的没落土族,他们虽然主张秉烛夜游,纵情享乐,但在其内心深处,却总不免时时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可奈何的悲凉之感,他们追求欢愉的花饰,是以苦为底色的,因之显示出一种多余的人的心态。然而西门庆与潘金莲不同,自以为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他们对物欲情欲的追求,是主动的人生追求,明显地显示出一种主动进取的姿态。
第二,先秦到六朝的享乐主义者们之所以颓废放荡,因为他们心目中似乎已经失去了依附。而西门庆、潘金莲则觉得有恃无恐。西门庆依仗的是其气大财粗,潘金莲则凭恃自己的聪明才干和美丽的姿色。
第三,先秦至六朝的悲观的享乐主义者们在内心深处,实在觉得人生已经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具有一种明显的失落感;而西门庆、潘金莲却以为这种纵情享乐正是商品经济繁荣、商人市民地位空前提高,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同的明显的时代印记。无论是春秋、汉末,还是六朝,这种纵情享乐的人生观,都并非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代表着一种没落的势力,因此对当时中国社会所起的腐蚀作用是有限的。但明代中后叶则大不相同,它在一段时期中曾泛滥成社会的时代追求,既是当时封建统治者没落心态的反映,又代表着新兴的商人阶层的情绪,所以对当时社会确实有着巨大的破坏性。对于这种破坏性,丁耀亢在其《续金瓶梅》中曾经有过十分清醒的分析:有位君子做《金瓶梅》因果,只好在闺房中言语,提醒那淫邪的男女,如何说到缙绅君子不和天下的风俗。
有这贞女义夫,毕竟是朝廷的纪纲,用那端人正士。有了纲纪,才有了风俗,才有了治乱。一层层说到根本上去,叫看书的人知道,这淫风恶俗,从士大夫一点阴邪妨忌中生来,造出个不阴不阳的劫运,自然把“礼义廉耻”四个字,一齐抹倒。没有廉耻,又说什么金瓶梅三个妇女敌不过西门庆一个光棍,几个娼妇,有何关系风俗?看到蔡太师受贿推升,白白地做了提刑千户;又有那蔡状元、宋御史因财纳交,全无官体。自然要纲纪凌夷,国家丧灭,以致金人内犯,二帝北迁。
善读《金瓶梅》的,要看到天下士大夫都有了学西门庆大官人的心,天下妇人都要学会金瓶梅的样,人心哪能不坏,天下哪能不亡?但是由于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丁耀亢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这种物欲、情欲泛滥的大潮对社会的破坏性,而没能也不能看到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尽头,不可救药。只有彻底推翻这个社会制度,扫荡与这个制度共生存的封建礼教,一个新社会才能建立。而西门庆、潘金莲的这种对物欲、情欲的疯狂追求,实在是人类在一定时期的一种人性异化,它对社会的进步,人的本质完善,当然最终都显示出一种逆向性。
但是恶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物欲、情欲的追求与被肯定,对于被封建生产关系窒息了的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对于被程朱理学这中世纪的封建僧侣主义扼杀了的人性的复苏与再生,又无疑有着某种积极的意义。这种丑恶的东西却是人类前行的历史过程中,人的本质完善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必然阶段。这正如人类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阶段的战争一样,它无疑是非人道的、残酷的,但它却是人类由野蛮到文明过程中的必经之途。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这无疑是社会的进步,但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每一个细胞里都带有肮脏的血腥。明代中后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如果中国的历史按照自己的方向正常前行,无疑将慢慢地出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金瓶梅词话》作者的思想,对西门庆与潘金莲所持的态度,只有放在当时的社会具体环境中才能看得较为分明。
作者在塑造西门庆、潘金莲这两个典型人物时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或其全书的创作宗旨则在于戒欲,用张竹坡的话来说,是此书独罪财色,即罪物欲、情欲的疯狂追求。但是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在感情上,却显示了与上述主旨的矛盾,即作者有意无意地渲染乃至某种程度上流露了对西门庆、潘金莲的同情,以及对物欲、情欲的情不自禁的欣赏。
我们觉得这也并不奇怪,这是因为一方面作者作为一知识分子,受传统的正统儒家思想的熏染,这在《金瓶梅词话》中表现得很充分;另一方面,作者身处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社会大潮中,作者本身就受到这种大潮的裹挟,可谓身不由己,思想上便不能不受其影响。
但是我们不赞成时下不少研究者以为《金瓶梅词话》作者是站在王学左派的立场上,或从王学左派观点出发,来创造《金瓶梅词话》的结论。我们认为,就《金瓶梅词话》作者在整体框架上所显示出的思想来看,作者所持的态度,实在与当时以李贽为代表的王学左派的观点相左,而与当时以张居正等人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反思派思想更为接近。但在具体创作过程中,特别是在他着力塑造西门庆、潘金莲这两个典型人物身上,显示了与自己的初衷相悖的观念,表现了一种矛盾心态。这种矛盾心态在处理两门庆、潘金莲二人的主角地位上、在处理这两个人物的结局上,也明显地表现出来。
先看西门庆的结局。在现实的人生当中,虽然作者对西门庆的行事有所谴责,以为其罪恶多端,但却不让西门庆死于非命和皇帝的三尺王法,而让他死于妇人之手:对此,礼教观念较浓重的封建文人早就表示不满,比如天爵堂笔余中就说:“西门庆当受显戮,不应使之死。”殊不知作者所以这样安排西门庆的结局,不仅出于作品情节、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的需要,而且另有深意寓焉,这主要是戒淫。而在西门庆死后,作者曾给西门庆设置了两种结果,其一是来世“往东京城内,托生富户沈通为次子——沈钺去也”。其二是“项带沉枷,腰系铁索”,“原来孝哥儿即是西门庆托生”。这两种结局显然自相矛盾。
再说潘金莲。潘金莲在现实的人生中死于武松的刀下。作者在书中若干地方曾明白地表述过,潘金莲实在恶孽深重,确应千刀万剐,但当武松真的要剐她时,作者却又明显地流露出对她的同情:“武松这汉子,端的好狠也!可怜妇人,正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亡年三十二岁。但见手到处,青春丧命;刀落时,红粉亡身。七魄悠悠,已赴森罗殿上;三魂渺渺,应归枉死城中。星眸紧闭,直挺挺死尸横光地下;银牙半咬,血淋淋在一边离。好似初春大雪压折金钱柳,腊月狂风吹折玉梅花。这妇人娇媚不知归何处,芳魂今夜落谁家。”潘金莲罪行累累,按说真是死有余辜,但作者却让其死后“往东京城内托生为黎家女”,并没有让她真的下地狱。而半个世纪后,丁耀亢在《续金瓶梅》中则不仅让潘金莲在地狱中吃了苦头,而且来世亦不得好报。与丁氏相比,《金瓶梅词话》作者真可谓是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了。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狐小妖
曾看过“金瓶梅”这本书,书中语言运用最主要是市井俗语和白话文,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看出明朝时期的语言特点和市井生活。但是在此部书中也有大量的文学价值极高的片段密集型的出现,西门大官人的夫妻生活的描写也是“色雅”“不淫”。
“金瓶梅”这本书 说它是描写爱情,却又用情不专,最后几经离散,有情人在兰陵笑笑生里就成不了眷属。它讲亲情,讲夫妻亲情,却更多的混杂世俗的金钱。
换个角度看“金瓶梅”,所谓的四大奇书指的是明朝所诞生的四大小说,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金瓶梅”这四部 ,由此可见,"金瓶梅”可称之为“奇”书,包含着世人对其所取得写作创造性的一种肯定。
“金瓶梅”作者没有真名,原著作者笔名:“兰陵笑笑生”,除了笔名,世人对此人竟一无所知。
有人说金瓶梅作者很可能就是红楼梦里的贾环,是模仿哥哥贾宝玉的红楼梦写的,主人公是红楼梦里的贾琏。因为大约贾兰后来当了官,地位比较高,为了家族的荣耀,贴金给贾兰,所以署名就变成了兰陵笑笑生;总之无从考证。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love_ys
现在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浮躁,娱乐化,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一般工薪阶层成为阅读网络文学的主要群体,而该群体一般来说文学欣赏水平并不高,对白日梦式的网络文化有着狂热的幻想。网络文学相比于传统文学就好像流水线上的量产商品与手工艺品的区别。故事情节可谓千篇一律,但是对于收入水平不高的普工群体来说,在经过一天的辛劳之后,在文字的幻想中让自己疲惫身心得到释放,无疑是一种舒适的放松方式。网络文学就好比快餐,喜欢住家饭的人自然会觉得其没营养,但是存在即价值,对于粗制滥造的网络文学,我个人观点就是不看,就好比对烂片的抵制就是对中国电影的最大支持,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纓絡Ray
构成抄袭,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据为己有;二是予以公开使用。
判定抄袭有两个标准:
第一,被剽窃(抄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
第二,剽窃(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
关于“适当引用”的数量界限,我国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
1、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2、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
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可根据具体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原贴:如何认定网络小说属于抄袭
misheep
这本书建议五十岁以上的人看,五十岁以下的人不要看。原因有二。
一、 年轻人激素水平比较高,没有很高的修养,很控制自己的情绪,看了以后容易水淹大脑,混沌一片,从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或兴奋,或喜欢,甚至比着去做,于是小人、恶人就出来了。只有五十岁以后,还要有很强的自控能力的人,看了以后一笑了之,说:这些事,不足为奇的,我都经历过。
从而达到心无旁鹜,平心静气地去处理事情,特别是处理自己的事情。
二、不要选择性地读,某一章或者某一段文字,要读就一字一句地读,一章一章地读,一篇一篇地读,还要一气呵成,不要断断续续,时间压缩,过程就更加完整了,那么完全读完了,你会感觉到原来这就是人生,不算大悟大彻吧,也犹如被惊醒了一般,这本书确实值得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悟。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缪斯主妇走天下
其实只是给自己以提示和体系性对于谋略...通常是在事情进行的转折点,事物的重心点,力量的均衡。
在网络小说中,他们大多数存在着一个真理,就是力量决定于一切,有力量的话,在一步步的升级过程中,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更高级一些。
qumingjie
《金瓶梅》这部长篇小说以恶霸、官吏、富商等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西门庆的家庭生活为中心,上至朝廷、官府,下到豪门大户、地痞恶棍,展开了众多人物之间关于政治、经济以及两性关系的描写,它广泛真实地揭露了明代后期政治的腐朽、官场的黑暗和在种种封建制度的压制下人们扭曲的甚至是变态的灵魂。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是山寨中的草莽,也不再是天宫里的神仙妖魔,更不是战场上的将领士兵,而是生活在家庭、活动于闺房、穿梭于宴席、流连在妓院、出没于码头等地方的各色人物。作者以超常的清醒目光,洞察市井百姓的生活,冲破了众多的封建传统观念,对惨淡的人生加以真实的毫不雕琢的描绘。
《金瓶梅》的主要故事情节是从《水浒传》的第二十二回“景阳冈武松打虎”开始,至第二十五回“供人头武松设祭”为止,借这三四回的故事,再加上作者的再创造和其他内容的穿插,发展成洋洋洒洒一百回的大部头。
小说由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开始,引出武大,再由武大引出潘金莲,进而引出西门庆。
西门庆本来是街市中的一个恶棍,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和一些小混混在一起胡作非为,自己已经有了一妻二妾,但他目睹了潘金莲的美色之后,竟与之合谋毒死了潘的丈夫武大。武松为兄报仇,却错杀他人被发配远地。西门庆趁机娶了潘金莲。后来西门庆又骗了有夫之妇李瓶儿,并把潘金莲的婢女庞春梅收入房中。《金瓶梅》即这三个女人的名字的结合。西门庆又贿赂了蔡京,做了山东的理刑副千户,从此,他更是勾结官吏,贪赃枉法,霸占民女。西门庆与李瓶儿都因为纵欲无度而亡。他们死了之后,西门庆的妻子吴月娘得知潘金莲、庞春梅与女婿陈经济有染,就把她们两个都卖了。结果潘金莲终于还是被武松杀死,庞春梅做了周守备的小妾,仍然还是死在了欲望上。这时候,天下大乱,金兵入侵,于是吴月娘带着儿子孝哥儿逃往济南,在普净和尚的指点下,悟到孝哥儿是西门庆“转世”,于是让孝哥儿出家做了和尚。
我们完全可以说,《金瓶梅》是一部暴露性的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门庆家是明代宫廷的缩影,在西门庆的身上也体现出了整个封建统治阶级、剥削阶级的丑恶、凶残、狠毒的本质。而小说中的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则是被侮辱、被伤害、被践踏的妇女,但是与之同时,她们也是在以极其残忍和恶毒的手段欺压着比她们还要弱小的人们。她们的种种行为明显地体现着封建社会的罪恶。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试着比较一下《金瓶梅》与《红楼梦》两部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并且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容。
在人们惯有的想法中,《金瓶梅》是一部淫书,而《红楼梦》的地位要高出许多。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可比性吗?
首先,《金瓶梅》中的许多词语都可以在《红楼梦》里找到:比如说《金瓶梅》里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席”,而《红楼梦》中则是“自古道:千里长棚也没有不散的席”;再比如《金瓶梅》说“破得一身剐,便把皇帝打”,而《红楼梦》里说的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其次,在这两部小说中都有前言在后面的情节中得到验证的内容:《金瓶梅》的第二十九回是“吴神仙贵贱相人”,提示了西门庆一家人以后的命运,随着故事的展开,都一一发展成现实;而在《红楼梦》里也有一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判词中我们可以看出金陵十二钗以及有关人物的命运,而这也在后面的内容里应验了。
说到底,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两部小说都堪称是“世情小说”。《金瓶梅》是明代之冠,而《红楼梦》则是清代之首。我们从主题上看,《金瓶梅》是通过西门庆一家的兴衰变化,真实地再现了明代中后期的政治褒贬和道德沦丧;《红楼梦》也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的大家庭贾府的荣辱,四大家庭的起落沉浮,揭示出清代由盛转衰的场景。在人物的安排上,《金瓶梅》着重塑造了“金”“瓶”“梅”三个女子以及其他女性的生活,从而展示出她们的凄凉遭遇与悲惨命运;而《红楼梦》则着重描写了“金陵十二钗”这十二个女性的命运,描写她们的悲欢离合,描写她们在感情里聚散生死,同时也反映了这些人在封建思想的压制下所遭受的巨大摧残与磨难。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milene
如今热门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情况越来越多,网络小说涉及抄袭的现象也层出不穷,那么如何认定网络小说属于抄袭,认定网络小说抄袭的标准是什么?下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如何认定网络小说属于抄袭如何认定网络小说属于抄袭在著作权法中,抄袭、剽窃,是同一个概念,都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发表。一般理解为以或多或少变化的形式,将他人作品全部或部分的作为本人的作品来出示或展示的行为。那么,抄袭认定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构成抄袭,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据为己有;二是予以公开使用。微博上不少原创作者或者小说读者会把被抄袭的内容详细对比图发布出来,认定对方已经构成抄袭,实践中判断是否抄袭应注意哪些方面?网络小说,这类作品多为虚构,独创性强。司法实践中,当原、被告作品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相似的时候,对于是否构成抄袭的认定是比较容易的。但当抄袭是高级抄袭,改头换面的抄袭,或者被指控抄袭作品仅涉及作品的构思、语言风格、人物特征及关系、主要情节、个别语句等且散落在作品的各个部分、文字等最终表述不尽相同时,对是否构成抄袭的认定就要复杂得多。一般而言,网络小说案件抄袭的判断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被控侵权的情节和语句是否构成抄袭,应进行整体认定和综合判断。对于一些不是明显相似或者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如果分别独立进行对比,很难直接得出准确结论,但将这些情节和语句作为整体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具体情节和语句的相同或近似是整体抄袭的体现,具体情节和语句的抄袭可以相互之间得到印证。第二,在具体作品中,哪些部分属于思想,哪些属于表达,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三,对于网络小说而言,即使是以同一时代为背景,甚至以相同的题材、事件为创作对象,不同的作者创作的作品也不可能雷同。第四,不能简单地将人物特征、人物关系以及与之相应的故事情节割裂开来,人物和叙事应为有机融合的整体,在判断抄袭时应综合进行考察。一部具有独创性的网络小说作品,以其相应的故事情节及语句,赋予人物以独特的内涵,则这些人物及故事情节和语句一起成为了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pandaleung
金瓶梅,实际上是宋代比较接近真实的社会写照,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以西门庆的兴衰为主体,宋代的官场情形,百姓市井生活,跃然纸上,西门府上妻妾争宠吃醋,也写的淋漓尽致,金瓶梅是一部古今奇书,当然了,书中确实有一些淫秽的描写,但瑕不掩瑜,金瓶梅确实值得一看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lixq
后世人写前朝的事。北宋末年的百科全景的记录。以成功的(黑心的,无耻之极,等等)短命的商人西门庆最春风得意的日常生活状态为线索,上至徽宗,蔡太师,下至平民百姓的日常,非常写实,记录翔实,把王朝没落之前的颓废社会环境刻画的清晰明了。并且始终是用方外人把佛家的因果报应观念随机插入,提醒看官们善恶有报,天道轮迴,不是不报,时间未到。书中对于西门庆的私生活描写非常详尽,至使初看上去就是一吊膀子的色鬼。忽略了他上勾结官府,花钱买到了蔡太师做干爹,同时获得了提刑(大概相当于公安局长吧)的官印。皇上下派的钦差巡按到山东公办,由西门家做接待,当时山东长官和治下八个州府的官员上千人聚会在西门家中。在经济上,西门利用职权和便利,广交利益最大化的朋友,他上交的各种税金只是应赋税的十之一,二。至于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等等,不一而足。终其一生不得好死。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小马甲
很多人一听了《金瓶梅》首先想到它是一本淫书,其实很多人没看过,看的大多是删减过的。如果单纯从淫乐的角度来看,它确是一本淫书,但它描述的很凄婉动人,让人面红耳赤,心跳不己。如果从写实的角落来看,它更多是剖析了人性,入木三分,又发人深醒。
所以这事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貓尛琪
看书看的是人物和故事,可能写的是神仙鬼怪,但体现的确是是人心人性,最终角色如何将倾倒的局势重归平衡。如果写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诡计都无用,那么各路高人你来我往打的不可开交,突然一颗陨石把他们都砸死了,全剧终……这么写读者会不会骂街?主角狗屎运爆棚,一上来就得到鸿蒙之力,碾压一切,各种扮猪吃虎装逼打脸,看几章读者就腻味了……所以绝对力量不可多写。那么智力真的没用吗?君可见,春秋战国大家最能记住的不是哪国名将,而是管仲,孙膑,合纵连横;三国最为人称道的不是关张赵马黄,而是诸葛卧龙。琅琊榜里胡歌让多少人路转粉。智谋绝对有大用,只是写作难度相对较高,看作者会不会写罢了。若能在武斗中加入智斗的元素,小说绝对会增色不少。封神虽是神仙打架却也包含截教阐教西方教诸圣的博弈。西游明里一路降妖捉怪暗里也少不了佛道之争。
欣也潇潇
一说到《金瓶梅》,不少人就会把它和淫秽联系在一起,因为自古以来它就被当做淫秽传播的禁书。我也是好多年前看过了这本书,说实话刚开始也是抱着不太纯的动机,对它理解也不深,但是后来觉得确实还是很具有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批判价值。
我们先了解下这本书,《金瓶梅》以《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封建市侩势力的典型代表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揭露了北宋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书中描绘了一个上自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所构成的鬼蜮世界。西门庆原本是一个破落财主、生药铺老板。但是他善于钻营,巴结权贵,巧取豪夺,荒淫好色,无恶不作。他抢夺寡妇财产,诱骗结义兄弟妻子,霸占民间少女,谋杀姘妇的丈夫。但由于有官府做靠山,特别是攀结上了当朝宰相蔡京并拜其为义父,他不仅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左右逢源,步步高升。这些描写都反映了当时朝廷权贵与地方豪绅官商相勾结,压榨人民、聚敛钱财的种种黑幕。
《金瓶梅》里的确有很多关于淫荡生活的描写,但是《金瓶梅》并非专写性交的淫秽小说,而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是一部“人间喜剧”式的作品。作者淋漓尽致地写西门庆的性事(变态
性心理与性行为),正是从人类生活的一个本质方面揭示封建末世官僚阶级万劫不复的没落和腐败。
最早认识到这一点,并提倡大家阅读与思考的是毛主席。1962年8月,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核心小组上的谈话中,将《金瓶梅》与《官场现形记》进行比较。他说:“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 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 《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 《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希望嘛。”
《金瓶梅》的作者把那个时代的所有丑恶一股脑掀倒在光天化日之下,揭露了一个时代的失败。 在《金瓶梅》的世界里,没有对道德人格的孜孜追求,没有对政治理想的英勇献身,只有对财富和享乐无休止的欲望和歇斯底里的争夺。 《金瓶梅》没有写到美,没有写到光明与希望,不是作者没
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过于肮脏。
另外,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莫不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金瓶梅》摆脱了这一传统,关注市井人物的平凡生活,以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使中国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成熟,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尛柒
是不是抄袭自己知道,不需要管别人说什么,至于那些重复的语句,只能说明文学功底有限,现在的网文之所以小白文泛滥,除了一些yy又白*的情节外,最重要的还是网络写手缺乏文学功底,词语和语句的重复使用,“不知天高地厚”、“萤火之光岂敢与皓月争辉”、“怀璧其罪”、“底蕴”、“天地为之变色”等等,这些大多是玄幻小白文的通病,在我看来算不上抄袭,虽然我算不是资深读者,但是我也是从小白文看过来的,一开始这些简单直白的文字是让人很爽很yy,但是现在只要我看到小说里这些词的重复不断的使用,还是会看的很不爽。总之,楼主所说的在我认为不是抄袭,现在的小说一开始情节一致的都很多,语句一致的只能说文学功底不过关。
燕楠
一、在确认抄袭行为中,往往需要与形式上相类似的行为进行区别:(1)抄袭与利用著作权作品的思想、意念和观点。一般的说,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题材、观点、思想等再进行新的创作,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不能认为是抄袭。(2)抄袭与利用他人作品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各国著作权法对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本身并不予以保护,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但完全照搬他人描述客观事实、历史背景的文字,有可能被认定为抄袭。(3)抄袭与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作者利用他人作品的法律上的依据,一般由各国著作权法自行规定其范围。凡超出合理使用范围的,一般构成侵权,但并不一定是抄袭。(4)抄袭与巧合。著作权保护的是独创作品,而非首创作品。类似作品如果是作者完全独立创作的,不能认为是抄 有的学者认为,判断抄袭与其它行为的区别,可以从下面5个方面去分析:(1)看被告对原作品的更改程度;(2)看原作品与被告作品的特点;(3)看作品的性质;(4)看作品中所体现的创作技巧和作品的价值;(5)看被告的意图。
原贴:小说如何算抄袭
麒諺新北
《金瓶梅》是中国一部伟大的小说,可以和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并列与名书之列。可是千百年里《金瓶梅》一直被当做禁书封禁,因为《金瓶梅》写了太多的男欢女爱的场景,用了太多的淫词酸曲,书中有太多的赤裸裸的性爱的描写,更多是书中队社会的揭露与人性丑恶的批判。
但是《金瓶梅》不失为一部著名的作品,以北宋年间为背景,写了以西门庆为代表的人物形象,西门庆风流成性,府中妻妾成群,强娶豪夺毁人妻财,夺人所爱,横争暴敛横行霸道,他仗着权利踢死武大郎,霸占武大郎之妻潘金莲,又把武松陷害发配,之后与潘金莲日日缠绵,后来又逼死丫头,私通吓人来旺儿之妻,西门庆淫欲过度最后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万贯家财落入女婿陈敬济之手,潘金莲也成了陈敬济的玩物。
西门庆权利用尽,机关算尽到头来,反而给别人做了嫁衣!
《金瓶梅》对后世影响很大,也直接促成了其他作者小说的发展繁荣借鉴,有人在《金瓶梅》中看到了下层社会的艰辛,有人从么《金瓶梅》看到了权谋,有人从《金瓶梅》中学会了隐忍。
形形色色的人生,林林总总的汇聚。《金瓶梅》是黄书?
淫书,奇书?
谁能说的清!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小超
其实很简单,1.谋略你可以认为是“智”,力量则为“力”,力与智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强的力量,智可以使力更好的发挥,可网络小说总有些以力破万法的dalao。。。碾死蚂蚁要啥子谋略。。。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谋略都是渣渣,所以智谋虽然可以转换为战斗力,但力量是基础,智谋是用于通过借势,造势等手段填平双方力的差距。。。也就意味着“智”是“弱者”用于战胜“强者”的手段。2.此外,个人认为力量与谋略其实只能算是被囊括在战斗力之中,智谋也是战斗力的一部分体现,那么拥有大力量的人通常拥有大智慧,若是出来这么一个智勇双全的绝世英豪。。主角洗洗睡好了,力量先天不足,只能拼下智谋咯,然后智谋拼死拼活才换来同台竞技的机会,所以就给人一种力量高于谋略的错觉,3.网文作者大多没那么高水平,写智者之间的博弈实在太难,要考虑到人物关系,设定等等,不能留下bug,真心要很高水平啊,写不出来。。。那只好以力破法咯
Cassie
网文抄袭泛滥已经是个老话题了,首先表明态度,抄袭行为是非常可耻的。写文的过程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自己的孩子,被抄袭的心情,就像自己的孩子被抱走一般,难以容忍,特别是抄袭者还因此获得至高荣誉的时候,更是意难平。
网文抄袭泛滥的原因很多,然而我一直认为缺少对原创的敬畏之心、以及社会对抄袭的纵容是导致如今抄袭成风最为主要的原因。
脑残粉的纵容让抄袭者有恃无恐
实际上,除了原作者以外,真正关心是不是原创的人少之又少,大家在看网文的时候关注的是故事好看不好看,至于是否抄袭,根本就不care。还有很大一部分脑残粉认为抄就抄了,不是全盘照抄的就行,毕竟千金难买我喜欢,或者认为自己大大的书根本不存在抄袭,只是借鉴而已,甚至觉得是原作者眼红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论在郭敬明、唐七公子、安意如等人的粉丝中经常可以看到。脑残粉的纵容,让一些抄袭者更加有恃无恐。
淘宝写作软件推波助澜
日更万字是网文作者的一个基本功,一般网站都有要求日更量,最低需要日更3000字,才能拿到全勤。但是做到日更万字、不断更并不轻松,于是,部分作者出于想要得到全勤或者获得签约、获得更高的曝光率等目的,会在自己时间、精力不足的情况下,购买淘宝的写作软件进行复制、拼凑、或者改写。
写作软件给网文作者所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或名或利,部分人尝到了甜头之后,就会有越来越多对自己的道德约束不足、对原创缺乏敬畏之心的网文作者去尝试,进而慢慢形成一种普遍现象。
抄袭和借鉴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难以维权
常见的抄袭行为有两种,一种比较低端,是直接原文复制黏贴,这种抄袭鉴定很容易,维权也容易,并不会存在争议。但是如果经过后期加工改写的抄袭则比较难鉴定,比如宫斗、穿越、修真类型的网文,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比如升级打怪捡装备、男女指腹为婚却跟人跑了、穿越到某个朝代成为皇帝妃子智斗奸妃最终成为正宫娘娘之类的,当这个套路再被另外一个人使用的时候,就存在抄袭的嫌疑,鉴定就比较麻烦。我国一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文学创作者的“专利”,这个历来就被很多原创作者诟病,这也是因为抄袭和借鉴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导致的。
抄袭成本低
无论是于正抄琼瑶事件,还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锦绣未央》抄袭事件,抄袭者也就是背个骂名,顶多再象征性的赔偿一下,对于抄袭者来说影响并不大,照样出版改编赚得盆满钵满。毕竟,当可以简简单单靠抄袭就圈一堆粉儿,然后轻轻松松获利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原创呢?
网文类网站的“鼓励”
很多网站为了获得流量,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看,也会鼓励一些写手“借鉴”他人作品,甚至直接将其他网站的桥段照搬过来,更换主人公名字、地点、以及书名之后重新上架。这类型的抄袭现象在一些小网站尤为突出。
另外,网文被抄袭的时候,一般是自己收集资料,做好调色板,然后上传给网站编辑判断是否抄袭,如果认定抄袭的话,严重的会将抄袭者的书下架。这儿就存在一个问题,网站编辑在判断是否抄袭的时候未必客观,可能会比较主观的进行认定,或者单纯根据词语、句子的重合度进行判断,而不是看整体的构思、背景等。一旦网站编辑判断失误,就会打击原创者积极性,助长抄袭者的嚣张气焰。
牛奶私房菜
《金瓶梅》的价值已被广泛认可,无论美国大百科全书也好,巜法囯大百科全书》也好,都说巜金瓶梅》是中闫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学评论家们认为《金瓶梅》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历史学家们则认为巜金瓶梅》是研究明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盈盈笑语
(网上看到复制的)
我看过mxtx的书,也两头吃全了瓜,有发言权。下面的发言,完全就事论事 和给大家各种科普补瓜。不论是不利于粉还是不利于黑,都请不要骂我,谢谢。
mxtx作品的大火,和她人物塑造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常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背景,其中人物最为重要。人物好,作品质量也就不差了。mxtx人物塑造的很好,【同人】作品因此极多。
同人作品呢又不断吸粉,导致原著大火。
原著大火导致粉丝数量过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粉丝质量变得层次不齐、低龄粉多,然后粉丝扯的事让作者背锅,也就是粉招黑。作者劝粉丝吧,说作者管的太多,掉粉【加黑】。作者不管吧,又说作者不配为作者,掉粉【加黑】。总之就是里外不是人,这就是【粉多的弊端】。
此外,这里再分析一下为什么魔道粉【低龄程度】较大,一家之词,诚惶诚恐:魔道有灵异恐怖风格,同时又有正邪两道的矛盾对峙,这些都是很吸引少年心性之人的题材。主角的邪魅狂狷,各个角色的「鲜明」而有「棱角」,还有“管你熙熙攘攘阳关道,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这些有叛逆色彩的掷地有声之话,也很戳他们的点。 能接受腐文化的大多是年轻女性。而众所周知,年少时不能遇到太惊艳的事物。魔道算不上第一,起码也是上乘之作,又合他们的口味,另外还有耽美这个“新世界大门buff ”加持,足够牢牢抓住他们的心了。多少人是因为魔道入腐的,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而且,就算是入腐久了,阅历多了,见识到了比魔道还成熟的作品。大多数人在初恋情节的作用下,依旧会把魔道放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少年人是沉不住气的,在这个年龄段,他们极渴望分享与被赞同。这使得他们激动的去卖安利,太过了的甚至会ky。(顺便提一下ky。ky不属于魔道的专利,好多作品都有ky粉,甚至还有黑装粉ky的。ky蛮烦的,希望大家都碰不到ky精)
大火、粉多、初出茅庐、版权大卖,这些因素又使得有人质疑或嫉妒mxtx,他们中有老作者、有别家的粉丝。于是就有怀疑她【营销】的人了。(说实话,她把版权卖给企鹅,腾讯自会宣传,她没有必要 也没有能力 手够的那么长。再多嘴一下,营销不是贬义词,属于中性词。我也见过几个老作者营销,只不过他们的路人观影感比mxtx那好,所以没多大黑料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同人文化就是为原著效力的“营销”】)
mxtx擅于塑造人物而文笔只能算个中上,(不过现在文笔慢慢也有所提升了)文笔这个话题渐渐的成了别人黑她的武器。黑来黑去了,【两方】慢慢就【掐】起来了。其中还有:黑装成粉,然后四处引战,后来被当场拆穿的啦;黑自导自演说粉恐吓她,使其自杀,结果引起了警察关注,警察最后发现是谣言的啦(我就是在这个831事件后,想为mxtx说些公道话的);由于粉粉黑黑的掐架导致墨香和西子绪被人肉的啦(xzx的个人信息没掉出来多少,倒是mxtx有过真名啊就读高校啊通通被扒出来,还有人给她p遗照、黄图,以她为主角写一些恶毒的文,现在有的都还没消停。)(再插一句,之前她气不过骂她的人,于是用小号回骂,然后竟然还用大号转发!就这么傻的一个人能斗得过她的黑?不过那时她大概才大学毕业,这样冲动也可以理解)……总之,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蹚浑水、绕道而行,甚至以“骂墨香”“黑墨香”来自证其睿智。
【划重点】然后就是【抄没抄袭】这场腥风血雨了。( “mxtx靠出挑的人物大火”这点,为之后的调色盘进攻点 指明了方向。)
(我吃瓜n日,终于可以跟大家说明白全部过程了,叉会儿腰,可把我牛逼坏了)
其他调色盘我也不是没见过,但这个说魔道抄袭的调色盘简直是反抄袭届耻辱。一开始说魔道抄饼大(酥油饼大大),被饼粉打脸;又说魔道抄盗墓笔记,稻米们(盗笔的粉丝)表示瞎扯不要扯到他们;最后说它抄霹雳抄剑网三,仙剑粉发微博澄清官方点赞,霹雳粉直接帮mxtx做反调色盘,连几个大的【反抄袭】平台也不认为抄袭。诶,这些黑子到底把反抄袭当作什么了?撕逼的工具吗?不知道这个空瓜有多浪费我时间和感情吗?而且他们选材霹雳大概2000多集,人物大概3000来人,我看了五十几集后选择放弃、选择去看霹雳粉的反调色盘,看太久了眼睛疼。
【重大转折】然后神操作来了!mxtx黑说虽然不算抄袭,但至少算融梗。这个操作神!神在哪呢?一是神在没有融梗这个专业术语。那也就没办法退翻这个论点了,这完全是从心而证、看谁嘴皮子厉害的活。二就神在选材霹雳,霹雳有上千个人物。(诶,现在一讲这个,就不由的感到眼睛疼……但这并不是说霹雳不好玩啊,大家要知道,就是没理由的难受)凭良心说,把扁担和板凳的特征说上个1000条,不可能凑不出相同点。
不得不说他们真的是厉害。多少人一看“融梗”二字就立刻自行给抄袭实锤。殊不知按他们那个逻辑,什么叫融梗。车祸、失忆、竹马比不过天降这些不知出现在多少书里的桥段,按他们那逻辑就是融梗,甚至严重程度可达抄袭。以他们的标准看来,现在的大多网文都算抄来的。比如mxtx黑常来论证抄袭实锤的:魔道里的晓星尘薛洋,一看就是个“误救仇人”的老桥段,这在言情里一抓一大把,尤其是前几年的言情,是个烂梗了都,调色盘说它抄霹雳。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按这样的话,霹雳也不是原创了,抄了众言情。
能把这个漏洞百出的调色盘奉为正义的人,我真的和他们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我是一个一个求证、吃瓜吃到尾的。恐怕好多人连调色盘里的作品看都没看过就摇旗呐喊了:“抄袭!实锤!”(听说哒) (这事还真不少,之前有个起点男频作者被爆抄袭,多少人骂啊,然后点开调色盘,发现一边是该作者的作品,另一边全是乱码,这事我能笑好几年)
天官的调色盘我也看过了,也没啥实证力。(而且如果你吃了很多有关mxtx的瓜的话,便不难发现《天官》的产生和mxtx这些年的经历有关,她像是寓情于书,又像是借作品反击)搞得我都在想:是不是mxtx黑看到针对魔道的调色盘蛮有效果的,才乘胜追击天官的。而且这样说的话,时间上就能合得上了。(那为什么没有针对mxtx的另一部小说渣反呢?我也不晓得,可能是因为「那时」渣反还没入晋江榜单前十,天官和魔道那时是第一第二吧?ps:一家之词。)
说到天官,我就想到:有过一次,别人跟我说南风这个人抄的是麻将……(不知道为什么这条记得很清楚,大概是因为我当时笑得太狠了吧)
然后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说花城有死灵蝶的这个人设抄的是霹雳。话说有蝴蝶的这个设定,你们不应该先想到香妃娘娘吗?(我好像暴露了年龄)
除此之外,调色盘中还不乏有偷换概念、断章取义、曲解的部分。方法和魔道的那个异曲同工,其妙处就不阐述了。
不过,再烂的枣子,有人买就行,只要受众是囫囵吞枣的人,哪里晓得什么不对劲。可以说做调色盘的人很了解看客的心理,各种偷换概念中也可见其用心之深。这样再不给mxtx吸黑,真是苍天负了有心人!
原贴:如何看待墨香铜臭抄袭
阳光小熊
“正常世界”,个体力量够用就行,主攻谋略。超凡世界,谋略够用就行,主攻力量。因为现实世界高攻低仿,没有人能抗步枪爆头,所以谋略有用,而超凡世界攻击力最高的通常是高手自己的拳头,偷袭也需要很强的力量和很高的代价,弱者偷袭强者就是送菜,不像现实世界中,谁都可以刺杀权贵,而且成功率还不低,有把手枪在政府楼守着,不管是文员还是省长都是一枪的事。所以正常世界里,力量上限很低,谋略大有用处,而超凡世界里谋略作用上限很低,本质上不外乎借刀杀人和围殴,完全看不出谋略有什么大用。所以一般小说里力量高于谋略是正确的。
eky1117
《金瓶梅》是本奇书。兰陵笑笑生通通过此书把明代色情小说的情节推向了高潮。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用了西门庆和攀金莲作为书中的主角,把大众的视角和品味深深地捕捉到了。比起同期的《姑妄言》《株林野史》灯草和尚等书,更能勾起人们的阅读欲望。
书中的性色描写比起明代同期的色情小说来说,尺度不算太大。书中最宝贵的价值是作者把整个社会的风土人情世井风貌唯妙唯肖的描绘了出来。文笔精练,文学价值很高。
西门庆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丰满。放到当今社会也是妥妥的高富帅之流的存在。当时的社会是封建社会,男人是可以三妻四妾的。放在当今,俨然是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富人的奢侈普通人是无法想象的。西门庆的风花雪月将成为过去当今未来的有钱人的典型。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蛛蛛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成书时间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它还是第一部细致的描述人物生活、对话及家庭琐事的小说,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上官云清
法律分析:在确认抄袭行为中,往往需要与形式上相类似的行为进行区别:第一,抄袭与利用著作权作品的思想、意念和观点。一般的说,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题材、观点、思想等再进行新的创作,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不能认为是抄袭。第二,抄袭与利用他人作品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各国著作权法对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本身并不予以保护,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但完全照搬他人描述客观事实、历史背景的文字,有可能被认定为抄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窃他人作品的;(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八)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原贴:小说如何算抄袭
sanri
这要看小说的类型。力量与谋略并重的前提是个体或群体的力量相近或差别不大,这个时候谋略起重大作用。比如你一拳能打伤我,我一脚也能踹伤你,这样一来怎么打,怎么使用工具、使用技巧能决定胜负。但是,所谓“一力降十会”,当力量对比太悬殊的时候,谋略起到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小。比如一个工业社会打农业社会,别人用枪炮你用棍,谋略再怎么好也于事无补。现在许多网文以玄幻为主要内容,卑微的人实力犹如蝼蚁,强大的人可比日月,差一个级别就能轻松碾压,个体力量对比太悬殊已经不是用谋略可以弥补的了。于是,对那个世界的人来说,努力使自己拥有最好的谋略不如尽力提升力量来得直接和有效。
、大怪獸。
损害了平台方的权益。抄袭很容易引发平台方的版权纠纷,像之前几部热门影视最后都陷入了抄袭纠纷(最终都不了了之),而追根溯源,肯定是追究到平台方身上,平台方的名声啥的也会受到损害。对于读者来说,读抄袭作品的滋味儿也很难受。如果是资深的网络文学读者,对于各种作品,是有自己一定的辨别能力的,作品的好坏,作品是否是抄袭(雷同),很容易就读出来,如果是读到一部抄袭的作品,那种滋味还是蛮难受的。
bage
《金瓶梅》这本书,相信大多数人没有完整地看过,因为它是禁书,被禁的原因也很简单,性描写太多,太露骨…有好多人讲《金瓶梅》是一部旷世奇书,也是一部经典之作,的却如此我还真好好的看了几遍…金瓶梅的故事其实挺简单,武松斗杀西门庆没杀死,西门庆“金蝉脱壳”,由此引出西门大官人的“幸福而又奢靡”的生活。这部小说的作者是个笔名叫“兰陵笑笑生”,后人高度怀疑是一个叫做王世贞的人写的,这个人被严嵩陷害,从此落魄,怀恨在心,写了这部小说,恶心恶心严嵩。西门大官人的原型就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这也就是个传说…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kissfenger
原贴:如何看待武侠小说?
lanterns
原贴:如何看待武侠小说?
wanchen
原贴:如何看待武侠小说?
xiaociqw慢半拍
刘泽仪
^Glory day
vampire
原贴:如何看待网络小说抄袭现象
詹皇
原贴:如何看待网络小说抄袭现象
小朱快跑courage
原贴:如何看待网络小说抄袭现象
gogojacky
原贴:如何看待网络小说抄袭现象
yeye
原贴:如何看待网络小说抄袭现象
信天游
ealinggao
柴妞林二
刘希瑞
maglinda
I
原贴:如何看待玄幻网络小说?
大妞
原贴:如何看待墨香铜臭抄袭
听风看雨
原贴:如何看待墨香铜臭抄袭
LW
原贴:如何看待墨香铜臭抄袭
恨长生
原贴:如何看待墨香铜臭抄袭
XO维维
一是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据为己有;
二是予以公开使用。
微博上不少原创作者或者小说读者会把被抄袭的内容详细对比图发布出来,认定对方已经构成抄袭,实践中判断是否抄袭应注意哪些方面?
网络小说,这类作品多为虚构,独创性强。 司法实践中,当原、被告作品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相似的时候,对于是否构成抄袭的认定是比较容易的。但当抄袭是高级抄袭,改头换面的抄袭,或者被指控抄袭作品仅涉及作品的构思、语言风格、人物特征及关系、主要情节、个别语句等且散落在作品的各个部分、文字等最终表述不尽相同时,对是否构成抄袭的认定就要复杂得多。
一般而言,网络小说案件抄袭的判断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被控侵权的情节和语句是否构成抄袭,应进行整体认定和综合判断。对于一些不是明显相似或者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如果分别独立进行对比,很难直接得出准确结论,但将这些情节和语句作为整体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具体情节和语句的相同或近似是整体抄袭的体现,具体情节和语句的抄袭可以相互之间得到印证。
第二,在具体作品中,哪些部分属于思想,哪些属于表达,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三,对于网络小说而言,即使是以同一时代为背景,甚至以相同的题材、事件为创作对象,不同的作者创作的作品也不可能雷同。
第四,不能简单地将人物特征、人物关系以及与之相应的故事情节割裂开来,人物和叙事应为有机融合的整体,在判断抄袭时应综合进行考察。 一部具有独创性的网络小说作品,以其相应的故事情节及语句,赋予人物以独特的内涵,则这些人物及故事情节和语句一起成为了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Dora.Ty
原贴:小说如何算抄袭
GrabowskyH
对于抄袭,借鉴和撞梗,我是这么想的:
拿网络小说来举例吧。
1. 抄袭就是照搬他人的文字,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属于违法行为。有些作者为了省事,或者觉得别人的段落用的好,直接原封不动,把大段大段的文字复制粘贴一下,就当成自己写的。
在作文中常有“引用”的说法,但是一般都只有一句两句,那些抄袭者,直接是大段大段的复制,或者只改了一个词,有些甚至一个字都没有改。
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常常出现“借鉴”这个词。常指的是,参考他人作品中的某些元素。
比如文学创作参考其写作手法、艺术创作中参考其表现手法等等。
写小说可以借鉴别人的写作手法,插叙,倒叙,借用的是其写作手法,是“参考”。
参考,就是会有自己的考量,并不是直接原封不动、一字不落地照抄。因此不是违法行为。
小说中,来来回回本身就那么些元素。不管是大神,还是萌新,都不可避免的会使用一些相同的元素,这就形成了撞梗。但有时候,并不是故意的。
比如同样的雷劈/车祸/意外穿越开头等等。
最近最显著的例子,是起点的女频大神云芨和柳叶各自新书的撞梗。
云芨也出来说话:
其实两位大神明明互相商量好了,套路绝不会重合,结果有个皇子继位的梗因为没说,就互相撞上了。弄得她们哭笑不得。
读者们的反应也是亮了:
这么心有灵犀的两位作者,也真是赶巧。也是,女频小说中,差不多也都是穿越开头、女主参与、辅佐、皇子继位那些元素。撞了很正常。我丝毫不觉得奇怪。
有些真的就是巧合,吃瓜群众们,真没必要太较真。
当然,有时候,抄袭、借鉴和撞梗的界限确实很模糊,常常容易让人弄混。比如艺术创作中,一个作品如果从立意,表现手法,特殊角度,感情表达等方面中全都“借”了别人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创作,那么这种“借鉴”已经不能算是借鉴,直接就是抄袭了。
反之,在文学作品中,就算某些描写的用语比较相似,但剧情走向、文章立意、思想深度、情感表达等大方面只要是独特的,那么它就是创作。
创作创作,个人理解的是“创新制作”。
“借鉴”可以,但别借太多,借一两个元素就差不多了,其他都自己想。否则借太多,就容易成为抄袭。
“撞梗”很正常,但也别撞太多。否则,这个作品就失去了独特性,也容易变成抄袭。
不管做什么方面的创作,请把握好度。
总得来说,我的看法是:一个人如果是自己创作,不管再怎么借鉴他人的东西,总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会带上专属于自己的标签。不可能和别人一模一样。
能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只有“抄”。
aullik
知识付费是趋势,虽说我们不习惯,但也无能为力。
现在各大读书平台的书都是免费看前面几章,然后后面要收费。这样是对的,作者收入高,才有动力出更好的作品,甚至专职来写小说。
当然也有部分小说,没更新完或者更新超级慢,如果是付费小说的话,平台也要有约束。
以前付费看过网络小说,一本下来,比买纸质书贵多了,所以建议有些网站,如果读者花了钱看网络版的,如果这本书出纸质版的,应该送一本或者折扣购买,这种方式相信花钱看网络小说的就更多了。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花钱看网络小说,国内也有很多网站可以下载,只是更新就没有那么及时。
飞鸟
在看待《金瓶梅》的问题上,淫者见淫,智者见智。有意思的是,在意“如何看待金瓶梅”的人,往往对它了解不深入,甚至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书。也就是说,是一个求引导,而实际上也是一个被引导的过程。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官方出版这本书的态度,以及背后决策者的看法。相信这是“看待《金瓶梅》”不可错过的视角。
我们就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两版《金瓶梅词话》的过程来切入。
这两版出版时间隔了28年。第一版是1957年根据东吴弄珠客作序的刻本重印的线装本,两函20册,以古籍刊行社的名义出版。第二版是1985年出版的署名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版本,平装中下三册。这两版的背后,都与当时的最高决策者,对,就是毛,有关系。
《金瓶梅》历来评价高,但因为其中的色情描写,不可避免在建国后成为禁书。
1950年代出版《金瓶梅》,想来是个奇闻。
根据当事人回忆,说是毛在一次讲话中说,从《金瓶梅》中可以看到16世纪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广阔图景。这书可以被当成内部读物来重印。高干可以开开眼界。
担任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的许觉民回忆说,毛要印《金瓶梅》的指示,是王任叔在中宣部听的。印数本来定了1000部。王任叔认为印一次不容易,不如印2000部。然后严格控制发行范围。这一版的发行手续特别严格,想买的人要满足三个条件:一年满45岁;二已婚;三省、军一级的高干或学者。而且每部书编了号,购买时要登记。
出版线装本《金瓶梅》后,毛认为只能作为内部读物。应该另外出版一部经过整理的《金瓶梅》,让一般的读者能够读到这本书。这个意见,周扬知晓,但开始并没有立马开始。过了1年多以后,有一次毛问周,《金瓶梅》的整理本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出版?周这才马上派中宣部出版处长包之静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要要求尽快出版排印本的《金瓶梅》。
据当时参加点校的戴鸿森说,只用了三五个月,稿子就交来了。但初稿是任意删削、改写,几乎“面目前非”。于是,集体反复商议,让戴鸿森单拟整理方案,从头整理。
从1962年下半年起,政治形势一天紧张过一天。人文社里没有人敢再去过问顶着“淫书”之名的《金瓶梅》的整理出版这件事。直到文革结束后,人文社才从新开始整理。
这一次的点校可以说是除去了秽亵,像郑振铎说的,瑕去而瑜显。从文本上说是这样,但让你选的话,相信大多数人不会选这个版本。
上面的出版过程,从侧面说明了几点。第一《金瓶梅》是很好的世情小说,从中能读出历史的存在和变迁;第二《金瓶梅》有很多色情的描写。其实这两点正是它既能流行又能传世的根基,作为畅销小说,里面有禁忌,当然抓人;作为传世作品,写尽世事人情,当然不朽。这两点其实都是人性的偏好,莫回避,请正视。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豆豉鲮鱼儿
《金瓶梅》是明代长篇世情章回小说,成书约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至今是个迷。作品通过描写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彻底暴露出人间的肮脏与丑恶。
巜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塑造了众多有鲜明个性的人物,书中有大量的性爱描写,且淫词秽语不少,写了西门大官人妻妾成群的淫乱史,揭秘古代夫妻生活房中术,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展示了当时生活的丰富画面。
塑造了潘金莲,西门庆等众多不朽形象,提起潘金莲那就是淫荡妇女的代表,好多评论都说文学成就不低于四大名著。
《金瓶梅》出自《水浒传》的一个桥段,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部好书,友友们应该看一看,读一读,对丰富自己的知识有益处,记得不能起淫心、邪心。
图片选自网络。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喵姐V5
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李渔为《三国演义》作序称"冯犹龙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三国》演绎了历史粉争,《水浒》描写了草泽英雄,西游漫记神鬼故事,而《金瓶梅》刻画了市井生活"。其出神如画的笔触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理念的局限,李老先生将《红楼梦》排斥在外,是非常遗憾的吧!我觉得应该是五大奇书才符合文学评论的本来面目和实质。
《金瓶梅》是明朝南陵笑笑生著。作者的真实姓名及生平无法查考。全书共洋洋洒洒一百回,是一部伟大的宏篇巨著。
清朝时期张竹坡等文学评论家对《金瓶梅》都作了评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郑振择、吴唅从小说史、明史的写实成就等方面,对《金瓶梅》作了开创性研究,他们肯是了此书是一部世情小说,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而评论较为权威和公正的则是竹坡先生。
张竹坡,字自得,号竹坡,生于康熙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卒于康熙三十七年九月十五日,仅仅活了二十九岁而英年早逝。他继承了冯梦龙等人的小说史观与四大奇书的说法,称《金瓶梅》为第一奇书。
《金瓶梅》作者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生活在社会低层。他深受其难,吐而不能,吞又不可,悲号又没有作用,于是写下了这部伟大的复仇泄愤之作。这部小说代表了我国明代通俗小说的最高成就,成为了独具民族风格,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和欢迎的文学典范。从问世以来,数百年不衰。
作者没有留下真实的姓名和生平,可见一斑。他以隐恶扬善的笔触,描写市井社会,逼真如画,特别是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艺术特点,丰富了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达到非常细微的程度。他对每个人物的名姓似乎都臆测出寓意。在写作方法上,书中千丝万线,如同出一丝,千曲万折,不露一线,其情节之细,又千万根线连成一体,藏针伏线,千里相牵。真是一部写作独特的著作。
我们读《金瓶梅》要以"隐"字惯串始终,才能读出其中的寓意。作者以"淫"的表象著书,不读懂该书,表面看似乎"淫",实际揭露了封建社会,特别是当时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低层市井人民遭受压迫的社会现状。借以了解作者为什么泄愤和泄愤的目的。通过著作这部书,…据说作者的目的居然达到了。
故而,《金瓶梅》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的优秀作品。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皮皮鲁鲁西西
金瓶梅这部书,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作者兰陵笑笑生,山东兰陵人。作为四大奇书之一,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该书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推衍而成,。主要以官僚,恶霸,富商为一体的代表人物西门庆为中心,描绘了他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种种罪恶和荒淫无耻的纵欲生活。该书虽然因过多的描写一些淫秽的东西,而降低了它的艺术价值。然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正是利用这些东西,掩饰其真正的内涵。深刻的揭露了明朝中叶时期,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贪官汚吏与地方恶势力相互勾结,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这就是作者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BrendaLOST
《金瓶梅》这本书,相信绝大多数人没有完整的看过——因为它是禁书,被禁的原因也很简单——性描写太多,太露骨。
有好多人讲《金瓶梅》是一部奇书,也是一部经典之作,说实话,没看出来——我还真的通读过。
金瓶梅的故事梗概其实挺简单,武松斗杀西门庆没杀死,西门庆“金蝉脱壳”,由此引出西门大官人的“幸福而又奢靡”的生活。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个笔名叫“兰陵笑笑生”,后人高度怀疑是一个叫做王世贞的人写的,这个人被严嵩陷害,从此落魄,怀恨在心,写了这部小说,恶心恶心严嵩。西门大官人的原型就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这也就是个传说。
从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金瓶梅》和与它类型相近的《红楼梦》相比,所差的档次绝对不止两三档。
作为从另一个角度描写封建社会另一个群体——“土财主”或“富商”群体生活百态的市井小说,《金瓶梅》还是有一些研究价值,但是它肯定不够成为艺术水平和文学水品都堪当经典的“文学巨著”的水平。
如果没有机会和条件看《金瓶梅》的话,推荐看看贾平凹的《废都》,《金瓶梅》要表达的,《废都》说清楚了,但是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此处忽略……字”。按照《废都》的标准,《金瓶梅》几乎每个章回都会“此处忽略……字”。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你是我的风景a
金瓶梅:这是一部暴露性的小说,它以西门庆的家庭为描写中心,这个家庭上通文武百官,下连贩夫走卒,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奌和缩影,通过它暴露了明代社会政治的黑暗,经济的腐朽,道德风尚的堕落,伦理关系的严酷等,作品中的人物西门庆,他是个豪商和恶霸的典型,剥削,欺诈,狠毒,贪婪,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牺牲一切人的利益。在他身上体现了剥削阶级极其丑恶,凶残的本质,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等被侮辱,被蹂躏的妇女,同時她们也以毒辣的手段欺压别人,她们的行为和遭受都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她们的死是受封建制度的毒害的结果,作品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人物性格刻划得鲜明,如西门庆的骄横,手眼通天和吴月娘的和顺,李瓶儿的温柔,潘金莲的刻薄,泼辣等细节写的很成功,但是作者对受剥削被压迫的人很少有同情,反而对受苦难的人民加以嘲弄,还对丑恶现象抱以欣赏,这说明作者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庸俗低级趣味。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
六月best
《金瓶梅》以《水浒传》中以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主要写了西门大官人传奇的一生。全书共一百多万字涉及到情色内容的不过区区四千三百字,不到千分之五的情色描写。
从内容上看来,金瓶梅来对西门庆和妻妾家庭生活来写,的确十分生动,也确实牢牢的坐稳了淫书的名号。可兰凌笑笑生也是含冤,因为这本文学巨著不淫荡是万万不可的。兰陵笑笑生对于西门庆这个人物塑造就是围绕他的夫妻生活展开的,西门庆不但是恶棍。也是一个暴发户,如果删去西门庆性生活描写,必然会破坏人物形象的完整。
小说把他对女人的占有欲,同他对金钱和权势的野心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将西门庆这个人物刻画的如此形象多面,放眼世界文学史上都是顶尖的,有得就有失,你写的热闹别人自然也可以禁的坚决,可是淫荡二字,当真就是《金瓶梅》成为禁书的全部原因吗?
从历史的角度看《金瓶梅》还有一大特色,对于明朝上层社会的描写太过真实。就像扒光他们的衣服一样,这才是他被官员们以淫书名义禁掉的深层原因。《金瓶梅》里没有老百姓喜欢的是非分明善恶有报。达官贵族们通过性的手段,截取权势和金钱的现实怎么能让平民百姓们知道呢?
《金瓶梅》讲爱情却用情不专,混杂着世俗和金钱,他讲金钱,却又掺杂着淫荡的爱情,他讲官场,有蔑视道德。站在一切人性的黑暗面上,把西门大官人刻画成了一个不知耻的人,一个恬不知耻的人。只要你够帅够美,我可以没有一切底线。所以说《金瓶梅》实际上是一部隐晦的政治讽刺小说。
《金瓶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小说?如果你是奔着那四千三百字去的搞不好就觉得他名不符实。如果你恰好拥有一定的眼界阅历,那剩下的那一百万字,也许那才是你的最爱吧。
原贴:如何看待《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