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 平凡的世界 巴黎圣母院 红楼梦
口碑极高的小说女主
[作品]Personal Development for Smart People
the book is organized into two parts, which you can think of a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Part I expla...
德国足球_宋松
以下小说我都看过 每一本都是经典 5年来看过小说无数
这几个作者的小说我都看法 下面几本都是印象最深的 相信你只要要玩前50章就会把整本看玩
跳舞 1至尊无赖 2邪气凛然 3恶魔法则
唐家三少 1 冰火魔厨 2琴帝 3斗罗大陆
方想 卡徒
辰东 长生届
苍天白鹤 异界之光脑威龙
网络黑侠 游戏小工之元素操控师(网游)
布老虎吃人 重活
撒冷 天擎
原贴:有口碑的小说推荐
VincentFen
叔本华作为表象与意志的世界,表面讨论本体论,实际上讨论人永恒痛苦的一个颇有启迪的书。
关于欲望和痛苦,第一步是你的直觉,直觉上你希望得到救赎(放弃其实也是一种救赎)。第二步是思考(尤其是经你再反思的叔本华的思考),第三步是叔本华本身,大多数人做到这里就停下来了,这就变成了所谓“学哲学学到精神病或者想自杀”的状态。
但当然其实还有第四步了。
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第三步切进来。和大多数非理性主义者不同,叔本华是一个缺乏神秘主义倾向的刻板偏执狂,因此他的欲望哲学其实也就非常简单。
对于他来说,欲望就是世界本身。怎么理解呢?康德说世界分为物自体(叔本华的意志)和现象世界(叔本华的表象世界),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它和现象世界隔着一层“摩耶之幕”。
比方说人类受困于五感和自己的思维模式,永远无法认识到世界的样貌甚至形式(本质),这个无法被认识的具体的世界,就是叔本华的形式,比如完美的圆(这个借鉴自柏拉图),这个无法被认识的抽象的世界,就是形式的集合,大写的一,世界之本体。
举例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个东西是波,也可以想象一个东西是粒子,但是你没法把一个东西想象得又是波又是粒子,你最多把它想象成粒子组成的波。因为你受困于自己的大脑本身,这个东西在演化的过程中,用不上思考波粒二象性。
那么你怎么透过这个摩耶之幕去观察物自体(意志)呢?那么你首先要发现,虽然一切现象(表象)都被模糊歪曲了,但是你有一个奇妙的链接点,那就是你的身体,你是有肉身的!这就好说了,肉身是你唯一确切无疑可以去直观的表象,那么对于这个表象,你就是一个小号的物自体,或最起码是最特殊的形式,也是物自体的一部分。
你的生命很有可能可以被假设为物自体的“生命”,当然这个论证还不是很牢靠,所以叔本华还有第二组论证,就是说虽然现象世界是被扭曲了的,但最起码我们能在这个扭曲的世界观察到一切确凿的规律,这些规律就属于现象世界的必然性。
透过这些规律,你可以发现具体与具体之间,形式与形式之间总是相杀的,人需要动物供养,动物需要植物供养,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供养,这就是张献忠圣谕碑上说的: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张献忠的意思是让你反思反思,叔本华反其道而行之,他从这些规律中认为越是复杂高级的形式,越是有无可抑制的贪欲,那么最高级完满整全的形式(物自体)自然就是欲望之化身了。
他的悲观主义论调也就是在这里,幸福是绝对的不存在,痛苦是绝对的存在,因为人类就是饕餮,总在满足一个又一个的欲望中过活,幸福只是短暂的幻觉,满足欲望后你很快就会诞生空虚并进入叔本华意义上的无聊状态,进而去追寻下一个欲望。
这个论断本身并不算错。但他大大的扭曲了幸福和痛苦的比例,并且完全否定了人本身的能动性。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举例更清晰:人类也有所谓克力芝效应(从养鸡场观察而来,本身面对母鸡精疲力尽的种鸡,在投放新的母鸡进去后又精神抖擞了,这似乎很能证明其本能仅存欲望,而其整个机体的设定就是为了服务于欲望)。
这种现象在人类中也可以观察到,七年之痒嘛。但是人类的爱情公式是激情+承诺+依赖,没有激情也有承诺,没有承诺也有依赖,它们都是爱情的一部分,进而可以说人类也有对欲望的反动,虽然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抚育后代,但毕竟欲望本身就是从主观体验出发的——人类有在主观体验上对欲望本身的反动。
和叔本华同期的佛罗伊德也观察到了人类同时有生欲和死欲,死欲就很不符合叔本华对人的欲望怪兽判断。
但你要得出和叔本华相反的结论,就必须考察为什么叔本华有他的结论,我们可以说他有抑郁症,但是这种庸俗的解释太过于虚浮。
如此我们继续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去考察的话,人类并没有猫科动物或者海星那样的滥杀倾向,比方说海星也许杀死十只贝类但是只吃掉其中两只,猫会玩乐一般不停虐杀小鸟,前者因为自身移动缓慢需要“储存”食物,后者是要时刻“锻炼”和“训练”,小猫之间的打闹也是这种本能的培训。
但人类并没有这种倾向,人类作为社会化动物,演化中更加仰赖互助与协同,创造和思考。但人类的社会化本身诞生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它是饕餮的。
我之前举例过,凯恩斯曾经预言我们当下每个人每周工作几个小时就能满足全人类的物质需求,但是我们现在的工作时长显然越来越长了,这是因为凯恩斯只考虑了人类的需求,没有考虑社会本身的需求,社会是什么呢?社会是现代性,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伟力就是肿瘤一样无限追求更多,巨大的贫富差距下富人投资包括房子在内金融资产(穷人没钱消费,富人投资实业亏本),而穷人在分配不公的前提下,只能更多的劳作以活到第二天可以继续劳作,并且买不起房子。
也就是说叔本华观察到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人。他卡在近代和现代哲学中间,他能反思却不能确切的反思,他是时代的一部分,他是真正的政治抑郁者。这里颇类齐泽克点评列宁:列宁不知道自己对中央银行的设想更适合互联网时代。叔本华不知道自己对人的观察实际上观察到的是操纵人的大他者。
这就是第四步,对资本主义本身的反动可以让你从叔本华的欲望深渊中解脱,这是一个理想状态,马克思说可以上午瞎玩晚上搞哲学,伟人说可以多吃鱼然后死了撒海里被鱼吃,这是他们具体的假设。
但如果抽象出来就是,当你脱离了资本主义的结构(我的资本主义个人反抗指南系列略有触及),你可以释放那些平时被压抑的,属于人类本身的潜能,去真切的体会一下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亦即是说那句德菲尔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本身就是最有趣的状态,希望每个人都有机会试一试。
ps:当然,既然提到了现代性,就不得不说整个现代性来临之前的近代哲学母题(无论是理想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是为了解决“知识何以可能”的认识论问题,也就是说它都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我们的现象世界的,因此有一个大的预设前提就是切实有一个物自体等待我们去触摸,对于物自体的触摸就是我们的知识。
但是如果是笛卡尔路线,你甚至不能确定有这样一个物自体存在,必须把上帝假设进去替代物自体的位置才可以。如果不假设上帝,你可能仅仅就是一个错乱的意识而已,因为你只能确认思考着的你是存在的。
如果你秉持这种怀疑论的观点,你的生命可能就仅仅剩下错乱的欲望本身,这种囚笼显然更为刺激,连叔本华都不敢去设想了。
123mm
原贴:女主医术极高的现言小说
残花冷月轻
第一本:《俗人回档》 作者:庚不让 评分:9.8
书评:能让人两刷三刷的书,一个俗人的都市重生,33岁的报社审读编辑边学道一梦回到高考前48天的高中课堂里,本来想囤房子一心当寓公的中年大叔依靠长年读报纸的信息积累,取得耀眼的成就。事业成功后,边学道成立助学基金,支持年轻人创业,鼓励科技创新,弘扬正能量善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成为商界巨子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代年轻人的奋斗目标和人生偶像,
谱写出一部现代社会男人的梦幻奋斗史。主角绝对是个非圣母的存在。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行动,杀伐果断。 书如其名很俗,但就是一个“俗”字让作者写活了,文中很多鸡毛小事,把每个人物刻画很生动,每个配角都有自己的鲜明的性格和不同的命运,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在网文界绝对名列前茅!强烈推荐!
第二本:《从1983开始》 作者:睡觉会变白 评分:9.6
书评:精品都市重生文,穿越回1983年,许非借着改开大潮顺流而上,开启了文娱时代。影视为主、商业为辅。和80年代一样,节奏略慢,细腻真诚的文笔,在读过后却回味无穷。很扎实的穿越文,平淡生活向,描写细腻。一本不落入俗套的娱乐文,没有了急功近利和一味地出名,
用另一种方式把一个我们拥有过又消散了的娱乐圈展现给我们,老艺术家永远值得尊敬,艺术本该更好!这是一个有点怀旧的故事,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作者君是个有阅历的人,和许多重生文不同,这本书主打温情,没有那些浮夸的东西,读起来就是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推荐。
第三本:《完美人生》 作者:刀一耕 评分:9.7
书评:男主重生平行世界上世纪末,一夫多妻制(多妻要交很多钱)。后宫,不过每个人的形象都挺鲜明的。主要抄歌,兼影视文学。开头主角高中生崛起的很有逼格,没制作专辑时的推歌也恰到好处。不过进了21世纪,抄的作品就很主流,完结的时间线大概在平行15年。
主角在作者的笔下不做作、不矫情,不装逼,身上带着文艺、温良恭谦的气息,于是所有的一切如流水般的自然,始终循循善诱地对待圈内的人。主角的入场,给娱乐圈和他的女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靠着前世的阅历以及在这个世界的天分和努力,一步一步实现了一个人两辈子的理想抱负。语言很流畅但不小白,打脸很到位但不脑残。强烈推荐!
第四本:《重生潜入梦》 作者:第十个名字 评分:9.5
书评:完结的都市重生小说,主角重生到1978年,借助70年的机遇和和40多年的见识,活一世逍遥。但和一般的重生经商发财不同,这书满满的是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回忆,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有很强的代入感,主角吊儿郎当、有血有肉,他是一个真正的市井小人物,他没志向,但有追求,是好人,也是混蛋,他就是你我心中的欲望。作者的构思和文笔都不错,
作者的京生子儿文风相当的独特,充满了市井生活的气息与哲理智慧——是的,这位作者的世界里啥都是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身本色,有社会地位后玩政治也没什么高大上的逼格,咱老百姓的智慧只要肯思考,战天斗地足矣。就像北京人侃大山似得,完全能让你爽到停不下来。
第五本:《重生之神级学霸》 作者:志鸟村 评分:9.5
书评:主角杨锐是生物系研究生出身,离校后失业。阴差阳错熬成补习学校金牌讲师,一下回到了1982年成了一名高大英俊的高考复读生。顺带满脑子装着二十一世纪的学教资料!主角前世是一只科研狗,这世逐渐成为了科研界大拿,甚至拿了诺贝尔奖。亮点必定是有关科研的描写,细致生动,对于实验室的内部阶级、科学仪器、实验流程都描写得很具体。对于国情的描写也特别深刻。
而节奏上的缓急有序更加构成了阅读的愉悦感,看着他运用科学知识,一步一步地打破框架的限制,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成为新社会下举足轻重的人,看他为国家带来了更多好的转变,是一件振奋的事。作者的文笔很好,塑造的杨锐也是一个真正学识丰富的学霸,而不是随便的文抄公,并且性格理性冷静,有一点冷漠,更多的是周全圆滑和稳重,生物类技术流大神,专业性很强,文字厚实,爽文,值得一看!五本评分9.5以上的重生小说,口碑佳人气旺,值得一刷二刷再三刷
原贴:口碑超好的重生小说?
foggy1012
我还是用过几个在线读书 APP 的。什么书旗啊,QQ 阅读啊,起点啊,掌阅啊,咪咕啊,微信读书什么的。最终留在了微信阅读。为啥呢?我来给您详细掰扯掰扯。吸引我的主要以下几点:时长换书币这个功能不要太好用!这个功能顾名思义就是把用户的阅读时长兑换成在 APP 内可以使用的书币。兑换的比例是每半小时兑换1个书币,每周最多可以兑换10个。10个书币按照微信读书站内充值的兑换比例就是10元钱。一本书在微信图书里一般也就十几块钱。就是说正常来讲一个星期读书达到20小时的话就可以获得10块钱,大概两周就可以买一本书。如果读书的速度不是那种一目十行的快的话,完全可以靠时长兑换的书币自给自足。我就是这样,目前我已经在微信读书累计阅读了492小时,兑换的书币大概有300多了。卖了33本书。读完15本。这种鼓励机制非常利于鼓励阅读,避免了半途而废。比较适合初中级阅读者。其实我的500小时在微信读书里也就属于一个中等水平。我的好友有很多1000到2000小时的阅读爱好者,说到这里就不的不说微信读书的第二个吸引我的地方:好友机制。微信读书背靠微信有着很好的流量支援。读者是可以在微信读书内部看到自己微信好友的阅读数据的。而且还有一个每周阅读时长的排行榜。记得我在阅读《三体》的那一段时间,阅读时长每周都是第一名。(现在不行了)好友机制激发了攀比的一个心理,而且是在喜欢阅读的朋友中间的一个比较。很良性的一个需求满足机制。其他的部分像书城的图书含量啊,什么阅读的体验啊,各种 APP 都大同小异,我就不赘述啦。
脸上一粒米
热搜小说
免费看小说的软件,具备下载缓存功能,也有听书功能,可以当成本地阅读器来用也可以当成搜书软件来用。里面有着大量的书籍,想搜的基本都能搜得到,另外广告特别少,作为一款免费的软件,总得靠点广告赚点运营收益吧,如果一点广告都不想要的话,也可以点分享在看的书就可以完全免除。
由于热搜小说在业界内良心,所以网上有关的负面特别少,口碑很好
┍."葒茶
HYOTEI
所谓冷门,只是普罗大众可能不太知晓,实际上在专业研究者那里,没有冷门,只有质量。下面略举一些我个人觉得一般人不太爱看的几个读物。仅供参考。
1.论语
2.毛选
3.厚黑学
4.诗经
天地Teddy
说到最冷门,但是含金量极高,我想到的就是它,俞陛云先生的《诗境浅说》。
说起《人间词话》,世人皆知王国维先生总结出的三重境界,即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本书是专论唐律绝作法的,所以将精力全部倾注在分析每首唐诗、每副名联的“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及其“诗境之妙”上,故予人启迪尤深。
此书是俞陛云先生为家中孙儿女“欲学为诗”特意编选的启蒙读物,俞陛云先生出身著名的浙江德清俞家,其祖父俞樾是晚清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而俞陛云是光绪年间的第三名探花及第,其子是胡适门生,新红学的创始人之一俞平伯,真正算得上是书香门第。
俞陛云
俞陛云书法
精彩书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句言所居之地,次言送友所往之处。先将本题叙明。以下六句,皆送友之词,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诗,忌支节横断。唐人律诗,无不气脉流通,此诗尤显。作七律亦然。后半首言得一知己,则千里同心,何须伤别。推进一层,不作寻常离别语。故三四句言送别而况同是宦游,极堪伤感,正以反逼下文,乃开合顿挫之法也。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起句言狱中闻蝉,题之本位也。三四句由蝉说到己身,层次井然。而玄鬓白头,于句法流转中,兼工琢句。五句言蝉因露重而沾翅难飞,犹己之以谗深而含冤莫白。六句言蝉因风多而响易沉,犹己之以毁积而辞不达。末二句慨然说明借蝉喻己之意。此诗取譬最为明切。大凡咏物诗,或见物兴感,或借物自况,或借物寓意,方有题外之味,不拘拘迹相,《诗经》兴赋比三体中之比体也。
咏物用典能贴切固佳,能用典切题而兼有意则尤佳。昔人诗过贾谊宅云:寒林空见日斜时。用庚子鵩鸟事。隋宫云:终古垂杨有暮鸦。用隋堤栽柳事。《桃花》云:怪他去后花如许,记得来时路也无。用崔护重来事及《桃花源记》。雅切而又活泼。咏物数典者,可以此类。
发现一个真理,凡是当代大家凡出彩之处,从不是渊博,而是偏究冷门的吓人,就象老百姓常在自己文章中摘录些哲学大家的名句,这样就会大家看了侧目、自己见了升华。而为人处事也没人注意到那些为他人设身处地的厚道,都是看着那些特立独行的人的怪异,这样自己仰着脸的同时,也就培养自己的迁就感和仰慕之心。
而一个人的学识,从不是大家人读亦读的专业著作使人脱胎换骨,正如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读的不可谓不精华,但整齐划步的教条居然会使得所有的人一起平庸。我个人觉得,读书不是读专业书籍,如24史、论语、老子等,而作为非专业的闲杂人等读书时,一定要看“闲”书,看“杂”书才会真正的培养知识。
“杂书”、“闲书”是指那些道天南讲地北的书,看了对你写作、对你专业,甚至对你显摆毫无帮助,看了很久以来也不觉得有什么用处,但就是这些闲书的积累,就决定了你学识的深度。
mutouren80
真的很冷门的一本书——冷门到豆瓣上只有56个人评价;国内压根就没有出版,我是从国外网站买回来的。
但又真的含金量极高——这仅有的56人,给了这本书高达8.8的豆瓣评分;而作者Steve Pavlina,是全球个人成长领域Top级的作者,他自己网站上的文章,有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亿计的浏览量。
这本书,就是《Personal Development for Smart People》。
如果你能啃完这本书,在面对人生中很多关键选择的时候(职业发展、亲密关系、金钱财富……),视野都一定会变得非常不同。
很可惜,目前为止这本书还没有中文版。
虽然还没有中文版,没关系。
这本冷门而又含金量极高、甚至还只有英文版的书,我把其中的核心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这些在迷茫中指引了我的文字,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这本书的书名相当鸡汤,直译过来就是——聪明人的个人成长。
堪称被书名耽误的典范。
总之,这本书的核心就是:个人成长。
但是绝不鸡汤。
现在大家经常讲个人成长,但个人成长到底是怎么一个东西?我读书算吗?健身算吗?工作算吗?
我们在生活领域中取得的每一次小改进,都是一次个人成长。正因为这样,我们有时候觉得个人成长是一件有点散乱、不成系统的事情。好像感觉什么都能算个人成长,但又好像从来都没见过真正成体系阐述。
但实际上,个人成长是一件系统性的事情,这件事情有它的基本原则。
而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是用一个理工男的思维方式,给「个人成长」这件事搭建了一个「完整系统」:这个系统由「7条原则」组成,每条原则之间相互关联、又能两两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个人成长指南。
用一张图来表示,就是这样:
我挑出自己最受启发的三条(真实,能量,勇气),把最核心内容介绍给大家。
每条原则都分为「定义」、「主要方面」、「阻碍」和「方法」四个基础部分。
一、【真实】
1、定义
如果你不承认现在的工作不适合你,那又怎么找到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工作?如果你不承认现在的感情关系让你感到空虚和孤独,那又怎么改善自己的感情状态?如果你不承认现在的生活习惯是不健康的,那又怎么养成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习惯?
如果你不承认有问题,那又怎么解决问题?
很多人不明白,个人成长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答案是:从面对现实开始。
这就是「个人成长」的第一个基础原则:真实。
个人成长,首先必须是真实的成长。当你否认自己的问题时,你就远离了“真实”这一个基本原则。
2、主要方面
每一项基本原则,都有一些主要方面。我选择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介绍给大家。
如果想获得真实的个人成长,首先,就要觉察自己真实的处境。
Steve在书中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
如果你固执地不想承认自己正站在点A,那就永远没法从点A走到想要的点B。你否认A,抗拒A,拒绝接受A,这些只会让你停留在A。你想要达到某个目标,但暂时还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是你跟自己说谎,假装现在的一切都很完美,但你心底里知道其实并非如此。
我自己在18年决定从华为裸辞、进行职业转换的时候,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如果我想找到一份更让自己满意的工作,第一步是什么?是承认自己当前的工作不够满意。
我见过很多人,从每天工作的状态上很容易看出他们有多不开心,有多不喜欢这份工作,有多么上班像上坟。但如果你问他们:对你来说,现在的职业道路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他们会说:我觉得还不错呀/现在的收入挺高呀/我大多数同学都没有我赚得多呀/这个公司是个好平台呀/我能做很多大项目呀……
但我问的是:对你来说,现在的职业道路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3、阻碍
次要收益
每当我们做出一个选择,一定是因为能从中得到某些“收益”(或者叫“好处”)。当我们面对真实的问题,却选择用“逃避”来应对时,一定是因为我们能从“逃避”这种行为中得到某种收益,而这种收益就叫做“次要收益”,这正是“真实”原则的一大阻碍。
为什么叫“次要收益”?因为我们原本应该做的,是面对真实的问题,去做出改变进而解决,这才是我们能获得的最主要收益。
我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次要收益”,逃避真实问题,于是也就偏离了“真实”的原则。
你知道自己的身材不够好身体不够健康,却选择继续胡吃海喝,为什么?因为胡吃海喝可以带来快感,也就是“次要收益”。你可能还要为自己辩解一句:人生短暂,为什么不能怎么开心怎么来呢?你们为什么要“折磨”自己呢?
你知道当前的职业道路是一条死胡同,却选择继续待着不动,为什么?因为可以暂时“稳定”,可以感觉某种“安全”,可以不用面对职业转换的挑战,可以不用在战略上勤奋……这也就是“次要收益”。你可能还要为自己辩解一句:其实所有工作都差不多啊,我觉得现在也挺好的,至少能赚到钱。
但事实并非如此。
4、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接近“真实”?
每个基础原则的最后,Steve都列举了几个改进方法。在“真实”这一章,有一个经典方法:自我评估。
把你生活中主要的方面列出来,给每一项打一个分(从1到10),比如:
生活习惯
职业
财务状况
心理状态
社交/感情关系
家庭
性格
人生目标
……
我曾经用这种方法评估了自己生活的主要方面,很明显,你可以发现到底哪一部分是让自己最不满意的。然后,去改变它。
二、【能量】
1、定义
“能量”,指的是这样一种力量:你能够清醒自主地创造周围世界。
当你的能量虚弱时,你无法有效地满足自身需求,获取自己渴望的事物,于是你变成周遭环境的受害者;而当你的能量强大时,你可以创造自主选择的生活,而周围环境只是你自主选择结果的反映。
如果你很好地发展了自身能量,你会发现,自己能够更容易地达成人生中的目标。相反,如果你是一个缺乏能量的人,那人生就会是相反的体现——体现在所有你需求和渴望的事情上。
有一些信仰体系教育人们,不要有那么强的能量,要“温和”一些,这才是应该去追求的品格状态。但这基本是胡说八道。实际上,一个人缺乏能量没什么高尚可言,也没什么智慧可言;缺乏能量只是被内心深处的恐惧、否定、低自我价值所误导的结果。
如果你想要清醒自主的生活,那就要学会运用自己的能量。
2、主要方面
书中写了“能量”的六个主要方面,这里给大家介绍其中“欲望”这一条。
欲望,是能量的动力来源。
人生的一个美好之处,就是作为人,我们能够通过发挥自己的能量,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想要什么?你痴迷什么?你无比渴望得到什么,即使自己觉得都不太可能?请允许自己拥有梦想。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发掘内心真实的欲望,哪怕它看起来是多么不切实际、没有可能,都没关系。
你想要达到某个目标,但暂时看起来希望渺茫,这是完全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是你跟自己说谎,假装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无所谓。
永远不要否认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否则你就违背了个人成长的所有基础原则。你违背了“真实”原则,因为你在对自己说谎;你违背了“爱”原则,因为切断了和真实自我的连接;你违背了“能量”原则,因为你放弃了自我能量的动力来源——你真实的欲望。
Steve在书中写道:
“大多数人一生都未曾触摸过自己真实的欲望。他们让别人决定他们应该做什么,他们认为自己只能得到这些,然后安于这些。他们相信了社会教条教给他们的无稽之谈,相信生活的意义就是几十年做一份缺乏意义的工作,生活就是让自己陷入债务,生活就是让自己沉迷在没有意义的娱乐活动里。他们结婚了,生孩子了,贫穷地退休,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去。结果呢?他们一直生活在绝望的阴影中,一直都没有力量,也一直都不曾真正快乐过。”
别屈服于那些虚假的欲望。只有真实的欲望,才能召唤真正的能量。
3、阻碍
1)胆怯
“胆怯”是一种思维模式:你认为自己太弱了,太渺小了,所以不配拥有真正强大的能量。你不就是芸芸众生之一吗,说什么“过充满意义的人生”?你只是地球上几十亿人里微不足道的一个而已。
要命的是,这种信念也会成为自证预言。
正是胆怯,让你选择在人生中追求那些根本无法真正让你心动的目标;而实际上,那全是些鸡零狗碎,毫无意义。于是你做着自己都觉得没意义的工作,住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停留在一段削弱彼此能量的感情关系里——和同样缺乏能量、只把对方当作一个温暖肉体依靠的另一个人。
你的真实自我在内心中挣扎,但你假装听不见这声音,然后让自己沉迷在生活中没意义的消遣娱乐里。
但是,你到这个世上走一遭,真的不是为了把一生浪费在那些鸡毛蒜皮上的。你应该醒一醒,好好看看自己,承认事实吧:这都是些垃圾,我完全能做得更好!
去倾听你内心强有力的声音。
2)懦弱
懦弱,就是你用自己的能量去喂养内心的恐惧,而不是希望;你在创造自己不想要的,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当你担心遵循“能量”原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问题,屈服于对失败的恐惧时,懦弱就显现了。
真相是:有时候,你确实会失败。
但又如何呢?
是做一个充满能量的人,去迎接失败,去经历挫折最终成长,还是一辈子唯唯诺诺,因为害怕失败而一次都没有真正尝试过?
人生当然有不同选择,只是我称后者为懦弱。
4、怎样打造自己的能量?
和肌肉一模一样,能量的削弱源于缺乏使用;所以相反,能量增长的关键是你要使用它。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备一点能量。但终其一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相同的能量水平。
这里分享书中的一种方法:渐进式训练
一个提升个人能量的好方法,就是“渐进式训练”:逐步让自己接受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健身训练肌肉时,你举起自己能承受的极限重量,然后休息,逐渐能够举起更大的重量。同样的道理,你可以让自己迎接能力范围内的挑战,但不断逼近自己的极限。
对这一点我自己深有感触。
当初在华为时,我觉得辞职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有无数种恐惧,害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害怕拿不到现在的收入,害怕别人的眼光……
后来面对感情关系,也是一样。
但是,这些人生中的关键选择,如果你从来都没有真正鼓足勇气跨出过一步,那你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勇气”到底是什么。
而当我做出过这些“艰难选择”后,再来看人生中的很多选择,就觉得其实根本没那么可怕。
其实这就是个人能量的提升。
也许你的起点很低,早上按时起床对你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挑战了。没关系,那就从早起一点点开始。慢慢的,你发现自己能够早起了;之后可以健康饮食了;之后是健身;之后是戒除不良嗜好……在这个过程中,你就是在变成越来越有能量的人。
当你变得越来越有能量,总有一天,你就可以去从容面对人生中那些大的挑战了,比如去追求自己理想的职业,去建立自己理想的感情关系。
这就是渐进式训练。
三、【勇气】
1、定义
勇气,由“爱”和“能量”两条基础原则组合而成,而其中能量原则可能体现得更明显一些。
当我们提及勇气,想到的往往是去做一些勇敢的事——这正是个人能量的一种体现。但是,爱的原则同样是很重要的方面。
还记得之前对“爱”这一基础原则的定义吗?爱,就是和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事物建立连接。而爱正是勇气背后的动力。
当你想要做一个选择,预计长远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但短期内要付出代价——这,就是需要勇气出现的时刻。
当你想要结束一段无法让内心满足的感情关系时,当你想辞去一份毫无热情的工作时,当你决定改变自己走样的身材时,这些事情从长远来看都很棒,但问题是:这些选择都需要你面对短期的痛苦,困难,舒适区外的挑战。
勇气,就是你个人能量的外在表现;正是因为拥有必要的勇气,你才能够突破短期的困难,去追求长远的目标。
那如果缺乏勇气呢?当缺乏勇气时,你会习惯性地选择表面看起来“安全”的事情,而不是采取真正利于长远的行动。
保持在一段不满的感情关系中,但你内心已经死去;继续做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你压根看不到意义;随着生活的大流往前走,从不掌控船的方向——这就是缺乏勇气的生活方式。
2、主要方面
勇气有四个主要方面,这里介绍其中一条:直截了当。
人们常常拐弯抹角、非得绕远路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被拒绝的风险更小”。
举个例子:人们常常通过社交网络去发出一些“试探信号”,这样提前判断一下自己的要求是否会被拒绝。如果我销售这件商品会怎么样呢?如果我提出想要晋升会怎么样呢?如果我提出约会邀请会怎么样呢?他们只敢“试探”一点点——这样做的思路是:如果接收到消极的反馈,那就能提前避免被拒绝;如果收到积极的反馈,那采取行动的“风险”就小一些。
乍一看,这种做法是挺合理的。但这样做只有一个问题:很蠢。对于获取人生中真正想要的那些目标,这是一个很蠢的做法。这种做法太弱了,这种做法太不真诚了,这种做法太刻意了。
那些总是想办法“避免拒绝”的人,长期来看只是削弱了他们自己的勇气。他们花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绕弯子,但与此同时,真正的机会已经从他们指尖滑走。而所有这些都可以避免,只需要你有那么几秒钟的勇敢行动就好了。
如果你渴望一件东西,那就去要。
接受可能被拒绝的风险,但无论如何,唤起自己的勇气,去采取行动。如果你被拒绝了,那也能活得好好的,你将通过被拒绝的经历而获得成长,变得更强;如果你没被拒绝呢?那你已然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得到了自己所爱。
当你勇于面对被拒绝的风险时,要么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要么你锻炼了自己的勇气。无论如何,你都会有所收获。
“过于直接”会产生负面作用,所以我们不是要烦人地去push,去变得很激进,等等。我们需要做的,是足够真实,开放,坦诚。如果对方并没有积极地回应,你至少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停下来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坚持真实原则,其他不可控因素就随它去。最终得到一个真诚而清楚的拒绝,总好过一个模糊不清的搪塞。
当你提出自己的需求时,足够开放地分享你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对方就更容易给你一个真诚的回答。
4、怎样打造勇气?
书中提出一个有意思的方法:先答应再说。
建立勇气的一个简单方法:有些事情真正做起来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用一秒钟“答应”一声,这个动作并不需要耗费多少勇气。先答应再说。
Steve在这里举了个例子。
“在刚加入Toastmaster演讲俱乐部时,我决定参加其中的幽默演讲比赛。实际上,当大家问我想不想参加时,我并不需要多大勇气来说出一句‘行,我加入’。而当比赛日临近的时候,我开始真正犯难了——我当初怎么答应了这个事呢?但没办法,我已经答应了,所以只能尽全力去做好。比赛的过程是辛苦的,但也倒逼着我在很短的时间里达到了很多人一年才能达到的水平。在比赛结束以后,我已经变成了一个更加自信、更有勇气的演讲者。”
话说回来,也许是受Steve启发,我发现自己现在也经常这么干。比如公司让我去做面对上百人的分享,其实我心里很没底,但管他呢先答应了再说;离开华为大厂,从深圳到北京,在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始一份完全陌生的工作,能不能做成真是没谱,但管他呢反正先告诉全世界我要开干了……
管他呢,先答应了再说。
很多事情,鼓足勇气先说出去,然后再倒逼自己完成。
而你会发现,事情往往都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
这就是勇气。
以上,就是这本书中我最受启发的三条原则。
写了6千字介绍这一本书给大家,是因为这本冷门书,真的给我带来过很多能量。
如果觉得有用,还请点个赞让我知道,谢谢你的支持~
telecom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