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时间越长就会越多,农村生活最朴实无华,吃别人的剩饭不香
七十年代农村拉帮套小说
白鹭
你好,遍地月光是写文革时期的农村的故事。符合您的描述哦!【摘要】
就是讲一些六、七十年代农村所发生的事情的小说【提问】
你好,遍地月光是写文革时期的农村的故事。符合您的描述哦!【回答】
lickeyz
看完烧毁
作者: 赵瑜
简介:
我一直不喜欢滔滔不绝的爱情,甚至我也不喜欢滔滔不绝的女人。如果你非要坚持说女人最喜欢听的是男人情话,或者你非要说爱情靠情话的分养才能成活,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你看一下金基德的《空房间》。
古灵精怪之紫
我最近看过 大罗金仙异界销魂 属于典型扮猪吃老虎.自己是神级(剑神和法师 魔武双修).扮成什么也不会的吟游诗人-受别人鄙视.在敌人胸有成竹杀死他时.惊恐的发现对方是不可战胜的.都不死在他的虚空之剑和魔法下,不过这本书女主有4-5个嘎嘎.失望了吧-..-
原贴:求玄幻小说拉
amyhyd
书名:《我在七零搞玄学》
作者:红叶似火
内容简介
穿到修真界好不容易混成大佬,没享两天福又穿了回来。
一朝回到解放前,好气。
更气的是,这具身体亲妈软弱,继父伪善。
继兄整天惦记着把她卖了娶媳妇儿。
继姐一身怨气堪比厉鬼,没事总躲在屋子里扎小人:“等她考上,我就能上大学了!”
村长的小女儿神魂不稳,天天粘着她,背着人的时候却总爱自言自语:“她的金手指呢?”
姜瑜握着手里的隐身符:这儿呢!还有霉运符,失忆符,狂躁符,谎言符……随便拿,都送你们了!
我心飞翔
朱彤琚:男,生于一九六四年六月十四日;籍贯,河南上蔡;现在驻马店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工作。
八一年十月入伍,在北京卫戍区服役两年;八四年分入税务系统,至今仍从事税收工作;八五年九月考入驻马店财税干校税务班(中专)八八年二月毕业;九0年考入中南政法学院经济法专业(大专),九三年七月毕业;九三年九月考入郑州大学法律系法律学专业,九六年七月毕业(本科);二000年六月十日毕业于人民日报社新闻培训中心;二00六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小说创作班。
will
lovegulin
astrojune
给你推荐最近的2本小说重生炮灰农村媳《重生八十年代农妇》男主都是军人。还有一本是很早之前的是重生小媳妇也挺好看的,这3部都是军婚文,女主都是农村出来的。
singleflower
我是六零后,七零年秋天通电,那时我虚岁六岁,在屯外住。记得没通电时,看电影都用发电机,我们小时候叫它电锅。
八岁那年夏天,家搬屯里了。那时候,农村不仅没有电视和电风扇之类的,就收音机都没几家有。打我记事起,屯子里就两家有半导体收音机,一家是大队会计,另一家是我们学校正式老师。老师家都是女孩,不方便去,大队会计的老儿子比我小一岁,倒是经常去他家听收音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喜欢小喇叭 广播这个节目了。
那时候农村,屯子里只有几家砖瓦房,大部分都是毛草房,窗户都是老式的,用毛皮纸糊窗户,根本按不了窗纱,再说那时也没有窗纱。家家院子里鸡鸭鹅狗的,还有猪圈,粪便到处都是,蚊子,苍蝇非常多,到了太阳落山,都关严门窗,室内很闷热的。
夏天的晚上,劳作一天的农民,吃过晚饭都跑供销社大门口聊天,男男女女的都有。生产队几位赶牛马车的老把式总爱讲过去的事情,我们小孩子们就像听故事似的。有时候,他们也会讲一些历史故事,或者一些旧社会的事情。特别是他们讲一些鬼神故事时,小孩子们越听越少,因为害怕不敢回家。那时候农村没有路灯,稍晚些有的家睡的早就关灯了,我们回家是为了借别人家的灯光走路。
那时候虽然穷,但很快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穷开心吧!
碳碳
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我经历过,那个时候很小,少年不知愁滋味,所以,那个时候尽管没电视、没风扇,但是夏天的晚上我们自有乐趣,一个个夏天就那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正是经历了那样艰苦的生活,才让我们这代人更具有吃苦耐劳的韧劲。
七十年代农村的生活是艰苦的。记得那个时候温饱都没有得到较好解决,而夏天由于气温高,能量消耗大,又处于长身体阶段,所以,首要关注的问题是吃饱肚子。我们那个地方是水稻主产区,农业大包干之前都是栽种双季稻,夏天又正处于“双抢”(抢收抢种)最关键时刻,大人们没日没夜劳作,而由于白天气温太高,他们都是起早戴黑在田间劳作,留下我们几个孩子在家,大孩子带小孩子,所以,几乎没有白天夜晚的概念,唯一不同的感受就是晚上稍微凉快一些,没有了太阳的照射,我们可以成群结队四处奔跑。
第一次看到电视是在1976年。那年的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天虽然还很热,但我们家附近的公社大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观看北京等地吊唁毛主席的情景。当时,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人痛哭,有的低声哭泣,一片悲哀,见到这样的场景,我们几个在一起的小朋友都有点手足无措。但是,我们那个时候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电视机上,那么一个方盒子,居然那么神奇,那么多人、那么多场景都能装下去,而且还能活动、说话,确实不同一般!
那个时代,芭蕉扇成为夏天的标准配置,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几乎都是人手一只芭蕉扇。辛劳了一天的人们,晚上做完家务之后,都要搬一张凉床(全部用毛竹制作的)到室外纳凉,一般都是靠近水边,在有风口的地方,只听见芭蕉扇拍打声,遇到天太热,虫子们都不敢发声,生怕热坏了自己,只有萤火虫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地飞着,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玻璃瓶,抓了很多萤火虫,点亮夜色。而远处隐约听到竹笛声、二胡声,高高低低地传来,抒发着农村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物质条件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早已经步入小康生活,电视机、电风扇早就成了标配,但是,在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小时候那种自然、恬静、朴实、原生的生活印记早就找不到了,如今只能在回忆中寻找逝去的乡愁。不过,现代化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我们能够奢望的,只是在现代农村中,还能留下一段过去的记忆,不要让农耕文明在现代文明面前彻底泯灭。
matt
谢邀!
我是70后,出生在安徽皖南的农村,河塘遍布,对很多年前炎热的夏季晚上的经历记忆深刻!
那个年代,生活条件有限,没有电视,没有电风扇,收音机也是后来才有,夏天特别的炎热,大地就像被火炉烤过一般,虽然可以下河游泳,水深的荷塘表面上的水也十分的烫,需要潜下去才会凉爽,一热一冷,容易腿抽筋,造成意外,因此父母管得极严,稍有不慎就可以被父亲责打。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沟,因为水流动性不强,白天的时候河沟里面的水像烧过的一样,所以只能在晚上和再三和父亲恳求之后,才会去河沟里面泡一泡,或者用毛巾淋湿了擦身上,即便如此河沟里面的水温也是不低的,但是可以稍微缓解炎热。
晚饭时,家里会把饭菜端出来,放在竹做的凉床上吃饭,饭后屋里闷热,难以进去睡觉,所以全家人都在门口的稻场上乘凉,由于我的爷爷奶奶健在,隔壁的大伯,二伯和我的堂兄弟们也经常搬着竹凳和竹床过来,手里拿着蒲扇,主要是他们喜欢听我爷爷讲故事,还有大伯,二伯也经常讲。
爷爷则是躺在他的竹躺椅上,讲他以前的故事,多是解放前的故事,有他在地主老财下做佃户的故事,特别是日本鬼子进村的故事,大家都喜欢听,很多我现在已经不太记得,不过我记得大家边听故事的时候,边驱赶腿脚边的蚊虫。
大伯也喜欢讲故事,可是他讲的故事多是些离奇怪诞的故事,临近深夜的时候,气温有所下降,但是那些怪诞的故事,吓得我不敢进屋睡觉,弟弟和我也是一样,把屋里的蚊帐拿了出来,在竹床上撑起来,拿一个床单,就在外面睡了,就从那个时候,我经历了“鬼压床”!
现在的老家,日子有了极大的改善,村里的人家基本都有了楼房,很多在城里买了房搬了过去,空调,风扇这些成了家里的很普通的生活用品。
回想起来,那段特殊的时光,在炎热的夏夜里,那么多亲人聚集在一起,听故事,纳凉,儿时的我睡前可以仰望星空的繁星点点,还有我心里的小小梦想,然而这一切都回不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kame最爱jin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到底怎么样,实在是不知道,不过我小时候的农村,条件其实也并不怎么样,当然,电视机和电风扇还是有的,可还是很酷热。
刚上小学的时候,每年盛夏妈妈都带着我回老家过暑假,我的老家在山里,但也没那么偏,只不过村村通还没有普及,而且也没有私家车的时候,回一趟老家也是费劲工夫,要倒腾好几趟车,如果遇上下大雨,那就更加麻烦。
那时候,老家虽然早就通了电,但并没有自来水,需要从水井里压水,至于电的话,也经常会发生断电的情况,至于网那就别想,毕竟那还是用固定电话联系的时代,手机都是奢侈品,电视的话也的确是有,还是彩色电视,但只能收到四个频道。
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那个没有网络跟电子游戏的年代也是很快乐的,白天跟着村里的孩子一起去田里,大人们在做农活,孩子就在抓青蛙、抓老鳖、抓螃蟹之类。
农村里的游戏还是很多的,捉迷藏、斗鸡、抓兔子,没事还能去山上摘野果,在田间地头无忧无虑地到处奔跑欢笑,非常快乐。
只不过,到了晚上的时候,现在想来真的是非常难熬,可小时候好像都没什么感觉。
空调是别想了,那个时候家里有电风扇就不错了,但因为经常断电,也不太靠谱。
夏天因为没什么娱乐,电视也没什么节目,所以村里人最喜欢在晚饭之后聚集在晒谷场或者村中的空地等处,各种闲话家常,小孩子继续在一起玩耍。
虽然有电风扇,但当时家里只有一台风扇,所以也不够用,夏天的时候就会直接睡在户外。
可能北方不太见到,南方有专门的竹床,老家的竹床就是外公亲手做的,夏天睡上去还是非常凉快的,孩子睡觉时,外婆或者妈妈就会拿着蒲扇在旁边扇风。
南方山区的夏夜,到处都是蛐蛐儿跟青蛙的叫声,萤火虫也很常见,当然,更多的还是让人烦躁的蚊子,所以在户外睡觉,要么浑身涂满花露水,要么就支起蚊帐。
小孩子在大人的保护之下,自然也是没什么烦恼的,好像再怎么酷热难耐的夏天,在记忆当中通常都是比较美好的印象,没什么极其难熬的感觉。
外婆跟妈妈有时候也会教训不听话的孩子,她们小时候的条件真的是,比现在真是差远了,那时候别说家里没有电视跟电风扇,就算能用电的家庭,也并不多,因为经常断电。
因为没有电视机,村里偶尔会有人带着放映设备来放电影,大家就凑在一起看电影,即便是再怎么寻常的电影,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还是非常难得的娱乐。
每每放电影,都会引来很多的人,村里几乎没人会落下,毕竟下次就不知是什么时候才能有了。
如果没什么娱乐,那么晚饭后就串门子闲聊,或者早早睡下,因为农村的夏天非常忙碌,第二天还需要早起干活,所以必须要睡好觉,才能保证精力充足。
条件不好的年代,无论多数城市还是农村地方,不仅没有什么娱乐项目,而且生活条件也不怎么样,夏天没有空调风扇,冬天没有暖气,洗澡也不是很便捷,但即便如此也有不一样的幸福,那个时代的人也都这么过来了,等到了如今的平安喜乐。
im_Bei
70年代别说电视和电风扇了,像'我们那比叫偏僻的农村甚至还没有电,70年代末我们那才正式通电,但经常晚上正用电的时候就停电。那时的人们虽然没有电视,但并不孤单,到了夏天,一张大凉床周围围满了人,人人手中一把破扇子摇个不停,他们天南海北的聊着,古今中外,只要能说很少有人反驳,因为那时人们很少有信息来源,都是道听途说。小孩更是玩得不亦乐乎,躲猫猫,踢房子,玩各种游戏,不像现在小孩整天除了在学校就没得玩了,虽然那时非常穷,但生活并不单调!
苦逼实习生
七十年代农村没有电视,甚至没有风扇,夏天的晚上怎么过?
回想那时候,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1、听有线广播。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有有线广播,就是 用铁丝从村里的广播线拉到家里,推动一个喇叭盒子,都是定时播放的,里面的内容是转播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本地新闻、以及一些文艺节目(例如革命歌曲、相声快板一类)。
2、听收音机。那时候虽然没有电视,但是收音机还是比较多的(新婚夫妇必备的物品),常听的节目,例如天气预报、新闻和报纸摘要,每周一歌,相声,快书等,那时候比较吃香的例如单田芳的评书。
3、聚堆唠嗑。大了夏天,男女老少带着凳子、草席一类,到生产的的场上聊天,听老年人讲故事说笑话。
4、学生一般在学校上晚自习或者在家里做作业。
浅眠
七十年代的农村晚上,外面没有一点光亮,一片漆黑,不是说甚至没有风扇,根本就没有风扇。夏天的晚上,农村娱乐活动很少,一把扇子不离手,条件好一点的,听一听收音机里讲的评书,唠点闲话、喝口水,早早的就睡了,因为明天要起早干农活呢。
半生素衣
答: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完的福。
什么叫电视?
根本没见过。
那会有风扇?
摇扇算幸福。
……
母亲双脚套麻袋,
继续缝补衣裤袜,
姐弟几人一张床,
热得席子全是汗。
母亲听见孩儿叫,
手拿大扇揭开帐,
哗啦哗啦左右扇,
母爱母爱真伟大!
小道
谢邀请:那时候是全家都出屋,离开房子很远地方,找个风口,在上风头用麦糠稍微浇点水气,然后点燃,它会冒出阵阵浓烟,这样驱赶蚊子。可笑的事,有时候下雨了,有个别家庭会有小孩忘在外面雨淋着呢?
疯癫狂爱旅行
我是1960生人,在北方农村生活到79年,我告诉你70年代农村人怎么过夏天的晚上。
一、特别热时住院子内外的土地上1、用什么住地上?主要是凉衣,还有油布、帆布、塑料布、粗席、粮食口袋(布的、化纤的)、架子车等等。
过去的人们普遍缺少大方桌,吃饭喜欢在炕上吃,许多家都有一个小炕桌。油布、塑料布就是铺在炕沿,以备人坐,垫炕桌,没有炕桌的就在这个上面吃饭。用完方便擦洗。
有的有枕头,有的没有。枕头就是自己平时的枕头,许多人就是砖头、石头、木头、草盆等。
过去的农村普遍有草盆。就是用玉米包叶编成的矮圆柱、圆团用物,可坐,可枕。过去的人下跪垫膝盖的。
2、那时十来岁以上的人基本上都有一把扇子,各类竹扇、折叠纸扇等。家里太穷没有的,就是书、报,植物自编扇等临时可以扇凉的。
3、乘凉地点的选择。有窑洞和大房(高度五六米的砖瓦房)的,部分人不出房,但是分散住着。
院子大和家里人特别注意安全的,都在院内,尤其是大树下。院子小的,人比较野的都在前门外的路上,一般都是大树下。
问题是那时不少人家没有院墙,连篱笆墙都没有。不是故意没有,而是没有钱。也就无所谓院内院外了。
4、部分人后半夜就回屋内炕上了。原因在于在室外不解乏或者是后半夜凉,存在着安全问题。
5、特殊条件。那时基本上都是土地,极少找到砖地,更几乎没有什么水泥地。
不过,如果有一块石板,就是天福。我家有一块不到一米的石板,平时可以当饭桌。大人说我们小时候爱睡那上面,不过,上面太凉,最好垫一块布。
还有个别人家有小木床,大板凳,桌子,麻床(四根木头中间用麻绳织网,有的有腿,有的没有)。
看果看瓜看井的人,就是瓜鞍子一搭住几个月半年。
6、我生活在平原地区,后来下过几次山区乡下。我问过他们夏天怎么办?
他们说没有院子的人实在在屋内呆不住了,就是村上人集中在一块地方。因为山里还是有野兽的,一集群,野兽一般就不敢来了。就这样,还是存在着野兽伤人害死人的事情发生。
二、在室外干什么主要是前半夜大都未入眠,后半夜大都入眠了。
1、闲聊。就是当时农村人很少外出,对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聊一些尽量有趣的事,一些道听途说的稀奇事。
这时如果有一二个读书人,或者是在外经历丰富的人,或者是老人,就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也是开启民智的时候。
2、唱歌唱戏。那时的农村人很可怜,就是那么几首歌,那么几个戏,来回的唱,来回的哼。
3、还有一些青少年的戏闹。主要还是精力旺盛吧。
4、青壮年少年还是听说那里有电影,戏及电视(七十年代后期已经有个别大队有黑白电视了),就奔那里去看。甚至于五六公里都去。
5、七十年代后期个别人有钱购收音机,那么,这里就是一个小集中点。
三、其他1、1976年四川松幡地震,陕西震感明显。
当时,我一个人睡在我大房内一个木床上(不知道多少年的物件了)看书,电灯还亮着。猛然间电灯动了,自己也有微动。
可是,当时根本就没有地震的概念,也没有特别在意。
后来听村上有人喊地震了。我的全家才走出院外。村上人一群一群的,又是惊慌,又是胡乱聊一些自己知道的。
第二天,陆续有人搭地震棚。就是上面用塑料布玉米杆,四周都是玉米杆所搭的住处,类似于过去的的茅草屋。
我们当时村上茅草屋刚刚消失几年。当时山里和穷地方茅草屋还不少。我八九十年代在四川、江西、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山区还见过茅草屋。我八十年代初还在山东沂蒙山区住过几个月茅草屋。
2、诗人雷抒雁描述的农村人在夏天在打麦场的景象,我没有见过,因为我比他小18岁。那应该是五十年代的事。
Five
七十年代的农村,很多地方都还在集体,吃着大锅饭,在那个年代电都没有,晚上都是点着个煤油灯,家里有个手电筒,可能在家里算是最值钱的家用电器,至于说电视和风扇,很多人见都没有见过。
七十年,正直走集体经济、社会主义道路的鼎盛时期,出集体,得工分,这是农村人白天必须要干的事。
那个时候的农村,有手艺的人出去干活,(也都叫搞付工),回来都是要交产钱,吃着大锅饭,挣着集体的工分,农民口袋里一年到头都没几个钱。出工不分男女,但是在工分上还分等级。
很多人都经历过那个年代,都特别的清楚,风扇、电视在那时,是很多家庭都是走的共同体,吃的是大锅,手上积蓄家底的人,也都不敢拿出来,也拿出来,关键是没有,想都不敢想的事。
那个时候的农村,别说是风扇、电视,很多地方连电都没有。晚上都是点的煤油灯,出行都是拿的马灯,条件稍微好点的,就是拿得手电筒。
村里要是放场电影,能够比现在赶集还热闹,哪怕是几十里路,那怕是走路,也都跑过去看。
农村电影,早就成为过去,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就是谁也不会跑个几十里路,去看一场露天电影,想看的在手机上一搜,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可就在那个时候,白天干活,晚上确实枯燥乏味,夏天晚上年轻人没事,捉黄鳝泥鳅,用茶枯药鱼,这些很多都成为农村人晚上娱乐的一部分。
那个时候,只要是听到哪个村里要放电影。那些人就会把具体的放映时间,地点打听得清清楚楚,都会早早的赶到放映地点守候,等到电影放映时,才能够有个好的看位。
七十年代,农村里通电的地方不多,哪怕是通了电,都会隔三差五停电。那个时候还没有分田到户,吃喝都是在集体,到晚安收工回来,还要给小孩洗澡,洗衣服,收拾家务。
现在农村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比比皆是。现在的人做事说这也困难,那也困难,和过去相比较,根本没有可比性。都说那个时候的肉价只有几毛钱一斤,可是那个时候天天能够吃上肉的人家,屈指可数。
70年代的农村,确实没有电视、没有风扇,就算有,那也是摆设,还是竹床、蒲扇、再用稻草浇水打湿(或者在稻草上割上一把鲜辣廖),就成了乘凉、驱蚊最好的去处。那个时候的全都是瓦房,气温要比现在低,到了后半夜,身上还要盖点东西才行。
那个时候虽说没有电视、风扇,但是晚上走动聊天,关系特别亲密,比起现在的人际关系,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要简单得多。
丽江老关
七十年代农村没有电视,甚至没有风扇,夏天的晚上怎么过?你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七十年代的农村还不太了解。七十年代的农村不只是没有电视、风扇,而是很多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电,特别是山区农村,依然还是靠用煤油灯照明。
七十年代农村,那时还是大集体时代,成年人白天都要干活挣工分,到了夜晚吃完晚饭,男人需要把白天没有干完的一些活计继续干完,女人多数要纺线织布、缝缝补补衣服总得要干上一会儿。等把手上的事情干完了,才能歇息。
一般情况下,在天黑之前,家家户户都会拿着扫帚把门前打扫干净,有的人还会到池塘里挑来几桶水,把门前泼洒一下,以减少灰尘。晚饭后,大人小孩都都会到大门口,中老年人会搬着凳子,聊着天拉着家常。孩子们会在房前屋后,有相互捉迷藏的,有捉萤火虫的等。大人们手里都会拿着一把蒲扇,一是用来扇风驱赶炎热,二是驱赶蚊子。就像我们村子,地处深山区,蚊子特别多。大人们每天晚饭后都会在自家门前用那种晒干的艾蒿草辫成长长的“蚊烟把”,那种“蚊烟把”点燃后,既不会起火,又不会灭掉,只是一直冒着烟,这样就会把蚊子赶走,而这种艾蒿草点燃后冒的那个烟不仅不太呛人,而且还会散发出一丝淡淡的香味。大人们一般会聊的很晚,总是会等到有那么点凉意后才会回家睡觉。孩子们在玩撒到疲惫时,都会回家洗澡睡觉。
也有一些中年人,在门前放两条板凳,置一床“竹薄”,再拿一床床单,就在那“蚊烟把”边睡觉。虽然是夏天,但到了凌晨,山里还是会有一些寒露,所以必须得用床单把身体盖住。
每到夏天最为炎热的季节,我就经常在家门口用两条板凳搭着这种“竹薄”睡觉。在“蚊烟把”没有烧完以前,蚊子确实不多,当“蚊烟把”烧完以后,蚊子就会多起来,要说山里农村蚊子究竟有多少,我可以形象的跟你说一下,就是你把手掌伸出去,快速的在面前一扫然后快速的一抓,再把手掌打开,少说也有五六只蚊子。我由于经常在门前露天里睡觉,确实被蚊子叮的厉害,这正因此,在七十年代的夏天,几乎每年我都会染上那种“疟疾”病,农村把他称为“打皮寒”,也有叫他“打摆子”的。后来才知道“疟疾”病就是靠蚊子传染的。直到1975年前后,我们国家才彻底灭绝了这种“疟疾”病。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没有得过“疟疾”病。
七十年代的农村,条件所限,生活单一,夏天的夜晚,除了聊天还是聊天,除了拉家常还是拉家常,别说什么电视、风扇,连收音机都很少见,要说有,那就是家家户户都有那种有线广播,可是一方面屋里头太闷太热,另一方面农村人很少外出,对普通话很少接触,几乎听不懂广播,能听懂的就是报时。所以,农村基本没有人去专心听广播的。
如今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说电视、风扇,就是网络也是全覆盖。城市有的,农村也有,甚至城市没有的农村也有,比如田野,山林、美丽乡村等。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这都是国家不断强大带来的成果。当然,我们在享受这些成果的同时,更应该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只有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农村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
马赛
不要说农村,就是我们城市里也少有,我们家是70年代中期,才有一个华生电扇,和一个日立黑白电视机,12寸的,这还是双职工的家庭,70年代以前,我估计大多数都是以芭蕉扇为主,蚊香,家里有花露水味的,算是富裕的家庭
大饼不忧伤
七十年代农村人的晚上最好,记得那时吃过晚饭后,孩子们召集一起分两队扮演敌我双方打闹,捉汉奸,斗地主不知不觉到11点多了玩的累回家倒头睡到大天亮,还得母亲叫起炕。
大人捎上櫈子,有拿塑料布点凉席的到村中场院或坐或躺。(生产小队都有场院)我村4个小队。听上年级的人讲古,(农村人说的扒瞎话)也有说三国,水浒,杨家将的,文娱生活很丰富,不觉间到半夜,回家睡觉,明天还有活干。
那时候也许路面没硬化的事,11点那么钟,天也凉快了,不象现在夏天闷热。七十年代一月中也能放场电影在哪个村放多数两部电影。周边4,5里地的村人成群结队赶去看,电影散回家路上说笑热闹劲不用说。虽无电视,空调什么,有的人家有半导体,大队有大喇叭。
七十年代,不论白天晚上,热闹快乐着。真好。
柴妞林二
问:七十年代农村沒有电视,甚至沒有风扇,夏天的晚上怎么过?
先说六十年代吧,六十年代那时我十来岁和十几岁。
六十年代前几年晚上没有电,夏天屋里又热不能点油灯,就出去玩,小的时候是跟比我们大一点儿的女孩子们玩,在村里的碾盘旁围成一圈玩游戏。
有时是两人抬一个掂着,嘴里念念有词,
"莲花莲花盆呀,坐小人儿呀,
小人儿高哇,踩高跷哇,
高饶会呀。好热闹哇,
红糖包哇,白糖包哇,
烧饼馃子,大炸糕一一哇″!
有时一帮人分两开玩,怎么分?
两个年纪最大的站两边念念有词:
"地地梨儿,找苇橘儿,
苇橘尖,拔半边,
你要谁?我要红英,
红英沒在家,要你们亲哥仨,
亲家仨,不喝酒,
要你们老母狗,
老母狗,不吃食,
要你们赶轿驴,
赶轿驴,不拉磨,
要你们干草垛,
干草垛,草不干,
你家大姐随我挑,
我要xx个臭胶泥″!就这样,你挑一个,她挑一个,最后分成两班儿。
还有就是,
"大姐大姐挖井干吗?
打水,打水干吗?
磨刀,磨刀干吗?
宰你们那帮鸡,鸡怎么了?
吃我谷子了,你就赶一下吧″!赶上一个逮一个,这就是我们这里的老鹰捉小鸡。
跳绳时二人抖绳一人跳也念念有词,
"大姐二姐来串门呀,来啦,
上炕吧,不上,
坐下吧,不坐,
抽烟吧,不抽,
喝水吧,不喝,
吃糖吧,不吃,
再坐会儿吧,不坐,
再坐会儿吧,一一″
大一些,跟男孩子一起玩,就是抓俘虏了。
到了七十年代,夏天的晚上主要就是十几个村子追电影,一直把电影追远了才拉倒。
七十年代后期,晚上忙着搞对像,打谷场和树林才是想去的地方呢。
stella.yu
天热了,睡在外面。四根木棍(两长两短)钉一个床架子,中间用麻绳编结,俩条长凳(无长凳可用砖头)架起来,铺上芦苇草席,拉上蚊帐,躺着可以看月亮数星星⭐。
胖66
70年代农村的房屋大多数都是土坯房屋,有一尺多厚,房顶是人字形瓦房,冬暖夏凉,而且那时候夏天没有像现在这么热。
到了晚上没有电视,人们都会聚集在街道的空旷处聊天,侃大山,我知道的很多常识,传说,鬼故事都是从那里听来的。
那时候治安也很好,夜里很多人都拿了席子到外面的打谷场上休息,吹着夜风,数着天上的星星,也不觉得很热。
夏天的夜空,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牛郎星有三颗,是牛郎肩挑两个孩子寻找织女,织女星有四颗,像是织布用的纺锤,最早听到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是那时候母亲讲给我们的。
Niennienz
夏天的晚上是很热闹。老人们围坐一圈闲聊胡侃一番。孩子们就围在大人听闲聊或仨一群,俩一伙的跑一边嬉闹。常常呆到半夜十来点钟。我说的八十年代,承包到户,而七十年代生产队时就不那么自由,我是六零后,没在生产队和后来生产队也分成若干个小组里干活,只记得父辈和哥哥们,白天晚上都很忙,白天上工,晚上开忆苦思甜会。有时不开会就夜战,吃完晚饭,六七点钟在场院里干些杂七杂八的零活,一干就是十来点钟。很累,回去就睡觉,很简单,很充实,人们都没有精力胡思乱想。
衰仔乐园~
我是七十年代初出生的,那个年代农村没有电视,没有风扇,夏天的晚上怎么过?
首先,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人们大都还很贫穷,生活条件艰苦,但却很团结,邻居们都很友善,更不会攀比。而也正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都处在同一水平,所以心态就比软平稳。心态没有那么急躁,人也自热不会感到太热。
而那时因为没有太多污染环境,排放热量的汽车,空调,工厂等等,也没有什么高楼大厦,空气坏境要比现在好得多,温度也远没有现在高。
那个年代的农村,每到夏天的晚上,几乎每家每户都能看到一群手里拿着大葵扇的人,坐在家门口的小院子里纳凉聊天,他们三五成群你一言我一语的,有说有笑聊得起劲,打发时间之余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
再就是那时的社会治安环境比较好,大家夜不闭户,睡在凉席上,手握扇子,轻轻摇曳,享受着自然风也比较惬意。如果遇上极端天气,酷热难当,大家就会把床板、躺椅搬出屋外,甚至干脆就把凉席铺在地上,就这样数着星星,看着月亮,慢慢就睡着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这些都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能体会,而在现代年轻人看来,那也许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说现在的年轻人是最幸福的一代,更应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poisonous
集体出工,大人傍晚才回来,放下农具,就喂猪,煮饭炒菜。天黑了才吃饭,油淋青椒,包谷饭,没肉。辣得浑身是汗,饭后喝凉水解渴。蚊子嗡嗡叫,都去村边乘凉,孩子们捉迷藏玩游戏的叫声从各个角落传来。
如果哪个村放电影,就是过节了,倾巢出动。最好是放战斗故事片,最怕放京剧、花鼓戏。
期中期末考试,哥兄姐弟就在油灯下复习到半夜,父母在一边切烟丝、砍猪草,织布,监督我们,不许闹,不许出声。
嘟小弱
60后70年代初上小学,无锡乡下。记得很好,太阳落山的时候,吊几桶井水泼门口场地上散热。
两张长凳上面架个门板,四周放矮凳在门板上吃夜饭。
吃好夜饭小孩躺门板上听大人吹牛到睡着,好多事情就是这样听来的,还有看银河。
tanjunliang
我记得小时候夏天晚上都是在外面睡,家家都有竹床,凉席,地上先提前洒水降温,一般很热的夏天基本上没什么蚊子,下半夜气温下降,所以要准备毛巾被或床单,有时候还会回屋里睡,那时候也没有感觉特别热,可能是习惯了吧。
绽。
准确地说是“七十年代以前”
1 当时农村都是砖瓦房,隔热保暖效果要比水泥楼房好
2从来都没有过电,也就无从说起风扇什么的了。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风扇是什么体验了
3当时农村大都绿树成荫,加上人口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七十年代全国人口8亿左右),加上工业落后,气候也还没有全球变暖
4白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就是说,白天是很少有时间在家待着,晚上吃了饭,做完杂活就会出屋外,一把葵扇,一股清风,既扇凉又驱蚊
5一般晚上10多就要睡了,不管有多热。因为明天还有干不完的农活在等着呢
6当时农村还比较保守,男的还可以光着膀子露天而睡,女的只能穿着长袖土衣裤,短袖都极少人敢穿。就算睡觉也多数如此,因为农村人贫穷,住宅条件不好,青年结婚了的有了多个孩子的也只能住一屋,也就不能脱衣睡觉了。
所以说,热,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当时农村的艰辛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flashkatty
我们在夏天的时候会起捉迷藏。一个人会首先找个地方躲起来,让其他的人找,找到了就会揪着耳朵出来大家哈哈一笑,非常快乐,有时候也会跟着大人,拿张凉席躺在村里的大街上。那时的大街上没有汽车,没有电灯,有懂历史的长辈会给我们讲历史上发生的故事。
我曾经听过一次,是我们家一个邻居,一个长辈儿,我称它为爷子辈儿的。不知道他脑子怎么那么好,他竟然能像背书一样源源不断的把故事背出来,一口气能说很长时间,我们很多人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声不响听他讲。那一次我记得他讲的是小五义,什么白玉堂,还有欧阳春什么的,现在已经不记得了。
有的时候,村里会让说书的艺人来说书。每个人都拿一个小板凳或小马扎,坐在会场里,听一个说书人,一个拉二胡的瞎子说书。有的说《杨家将》,有的说《岳飞传》。也有说抗战时期的故事的。我记得有一次一个说书人说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之后,逃亡到一个员外家里,那天晚上员外家遇到了大事,有一伙强人要来抢他家的闺女做压寨夫人,鲁智深就躲藏在那闺女的闺房里。最后被那伙强人抬着轿抬到了山上。到了山上,那伙强人竟然是鲁智深的粉丝,仰慕已久,从此也和那伙强人变成了朋友。
在没有说书没有娱乐的情况下,我们也会看小人书,当时的小人书都是两分钱三分钱一本,有各种各样的故事,铁道游击队烽《烽火少年》《烽火戏诸侯》,还有《智取威虎山》等等。年纪大点就会读小说,爬在煤油灯下,那也是如饥似渴。也会听收音机,这个台听完选那个台。那时候的夜生活虽然没有现在丰富,但是当时的快乐比现在一点儿也不少。
tianmao
我可以弱弱地说一句吗?别说电视风扇了,七十年代,很多农村连电都没有呢!我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听我妈说,我们村是89年才通的电,她88年嫁过来的,那时候夏天的夜晚,都是吃饱了晚饭,一人拿把竹扇子,搬个竹凳子,借着月光扎堆在院子里聊天,一般八九点就开始休息了,床上铺的都是自家手工编织的竹席子,可以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而且那时候住的都是泥瓦房,冬暖夏凉的,并没有现在这般燥热,如果遇到阴雨天,睡得更早!96年村里才有了第一台电视机!
希希mami
人们从地里干活回来吃完晚饭,就都聚集到一块稍微空阔有风的地方,人们都围坐着,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蒲扇,在旁边点熏蚊子的植物,现在我记不清了什么植物了。大人们在一起闲聊,孩子们在旁边玩捉迷藏,玩跳绳等游戏。
一直聊到晚了,大家各自回家睡觉。到家了,如果天凉快,就在屋里睡觉。如果天气热,人们都在院子里铺凉席,在院里睡。更有的小伙子们到房顶上去睡。
记得晚上到屋里热的睡不着,躺在床上一只手摇蒲扇,一会儿手累了,就换另一只手。当时就想,我要是过去的小姐多好呀,有个丫鬟给扇扇子,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虽然那时的生活很艰苦,但是那时的人们都纯朴善良,一家有事,大家帮。现在回忆起来,想起来的都是快乐的事情,那时的童真和快乐永远都回不去了!
坚少
我60后,那时候晚上的主要活动是大型的抓迷藏,就是二三十的孩子分两拨,有藏的,有找的。再就是一起跑几里地,去看露天电影。扮演电影里正反人物对话,演示一下有意思的小段,都充满着英雄主义情怀,比如奇袭里边的。感觉那时候,也挺有意思的。
jerry36
北方。村里人在饭场吃完晚饭,就接着唠,会讲故事的身边总是有一群小屁孩,听得津津有味。聊困了就睡了。有的直接在饭场上铺了床铺睡,有的睡在房顶,有的在村外的麦场上睡,有的睡在地头,热了就扇扇扇子,到了后半夜温度就降下来了。
C_C小希
看起来,楼主是七十年代以后生的人。为什么不说六十年代,五十年代,或者再靠前的几十个年代呢?!人的享受条件也是随着社会发展状态去要求的!七十年代时,农村是先用湿蒿草在屋里熏上个半小时。等把蚊子,等一些苍蝇都熏死了,或熏晕了,就进屋睡觉。因为那时是大集体生产劳动,天天干活,农村长秧子活没有干透过。所以人也很累,习惯成自然。没有其它娱乐活动。最多那时一个乡,(公社)有一个广播站,早,中,午放一个小时。有公社新闻,然后呢放几个豫剧,曲剧戏段。吃饭时正好能听到。早上还要出工去生产队锄地呀,栽红薯呀,剔谷子苗,剔芝麻苗,等等农村杂活是相当繁杂的。冬天就是担粪,拉粪,锄麦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就是七十年代农村农民生活状况。〈那时是人人一把芭蕉扇子)
lilysong
七十年代每当夜幕降临,我就会早早躺在床上,逼着妈妈讲"瞎话"。妈妈没文化,仅知道的早就讲过,又重复过去的,我总是又哭又闹。妈妈只好不停地轻轻拍打我的屁股,慢慢我就进入梦乡。
农村没电,晚上靠点煤油灯照明,可这煤油灯妈妈也舍不得点,每当有月光的夜晚,妈妈就会把纺花车搬到月光下去纺线,然成织成布给我们做衣服。妈妈纺花,我年龄小不敢独自在睡在黑屋的床上,只得培伴在妈妈身边。时间长了,我闹着要睡觉,妈妈总是说:我再纺一根就睡,纺完了见我不吭声了就又续一根,我困的不行了,坐着就睡着了!
盛夏的夜晚,天太热,大人们都睡在外边,我家没院墙,离山近,有野曾,妈妈不敢让我睡外面,每晚妈妈总是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我扇,让我早早进入梦乡!回想过去,现在的日子我是非常的知足,为伟大的母爱而欣慰!
书生Jack
首先,那个年代一般很早就睡觉了,9点左右,基本不会晚过10点。
其次,那时候用葵扇来扇凉,一堆人坐在围着聊天,就能很愉快的度过一个晚上。小孩子躺在门口的凉席上,听着大人们谈话、讲故事、看星星,也是一大乐事。我就是那个年代的小孩。
然后,还有的人会听听收音机。
就算是这样简单的生活,在那个年代也会感到很充实。
差点忘了一点,感觉现在的夏天的晚上,比以前的夏天晚上,热多了,这就真的不知道是主观的感觉还是客观的变化了。
bobocome
我是70后,在我记事的八十年代初,我们辽东一带虽然通电,但却经常停电。煤油灯是每家必配的日常用品,昏暗的煤油下吃饭是深深的童年记忆。
至于电视,想都不要想,我家是1986年才拥有一台20英吋的佳丽彩。所以记忆里的童年夏天,是没有什么娱乐的,能偶尔看一场露天电影就象是过年了,够兴奋一个星期的!
绝大多数的夏季夜晚,尤其是三伏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村头的开阔地。或席地而坐,或坐在石头上,或从家里带一板凳,燃起一堆堆艾蒿熏蚊虫。妇女们说说家长里短,老爷们谈谈庄稼长势。小孩子则是一起疯打闹,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
一直到不知谁先引头打个哈欠,嗑睡象是迅速被传染一样。大人们各自抬屁股起身回家,边走边招呼孩子。有的小孩子没疯够,还想多玩会,得到的往往是大人们的呵斥……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在想想,虽然那时娱乐匮乏,但似乎更值得追忆……
eve2008
小故事
纳凉趣事
这是说四十年多前,在没有空调时代的事情。
在以武汉为中心,方圆相当范围的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冬天是酷寒难熬,外面结冰,屋子里面的毛巾也结冰。
夏天是酷热难耐,室外高温,室内的椅子桌子床都是烫的。
能受得了武汉的气候,大约能适应全国各地的气候。
大约端午节开始,气温就高了起来。
在室内完全不能睡觉,即便是有电扇,也是一身汗。
况且,那个时候,哪家有一台电扇那简直是了不起的事情。
大部分家庭是没有电扇的,基本都是人人摇蒲扇。
于是,从这个时节开始,武汉城乡一种特有社交“纳凉”开始了:
晚餐后,冷水泼地,搬出竹床。
城区的街道上,乡村的旷野处,就是晚上露天睡觉的场所。
服装、配制基本统一:
除了竹床蒲扇外,
已婚男人上身赤膊,下身短裤;
已婚女人上身无袖圆领衫,下身短裤。
未婚男青年背心加短裤;
未婚女青年短袖衫加过膝短裤或裙子。
名阅纳凉,实为“大社交”。
天南海北地聊天、高门大嗓地讲故事、喊街、骂孩子、吵架、恶作剧等。当然,也是谈恋爱的时间。
恶作剧,主要是年轻少男们在纳凉中的故事。
恶作剧的内容很多。只要不是太过分,人们基本不计较。
但恶作剧的对象主要是那些能开得起玩笑的同龄人,包括吓唬女孩子(有点调情的意思)。
“猪头类”性格通常不被选为恶作剧对象。
有时也会选择性格开朗的、不易生气的长者。
少男们的恶作剧非常简单:打赌!赌钱!
根据参加恶作剧人数的多少,赌三毛、五毛、甚至一块钱。
赌什么呢?
这次的恶作剧的主题是:看熟睡者一百名。
人,在清醒的时候,都是生动活泼、有灵动的。
那么,人在睡着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表现呢?
在夜深人静的午夜,一般是转钟后,大家都睡熟了的时候。
这个赌客到每个睡熟的人面前,盯着这个熟睡人的脸看大约半分钟,然后再到另外一个熟睡的人前面盯着看……。
一直看完一百个人,没有害怕中止,就算赢了。
这个恶作剧的赌客极少有赢者。
人睡着时,每个熟睡者的面部表情不同,失去知觉的面部极其恐怖可怕。
歪嘴、磨牙、斜眼、流口水、流鼻涕、吊舌头、说梦话、打鼾是最常见的。
仅打鼾就很多种:
有一种鼾一次大音量打得山响,归于平静,再来一个山响鼾。
有一种打鼾如吹口哨般细音长嘘。
有一种鼾象驴鼻,嘴鼻里面的软垂类煽响。
有一种鼾塞着呼吸道突然爆发性震醒。
有一种鼾叫嘴中心“噗气”。
有一种鼾叫嘴角“呲气”。
……。
可怕的是不常见的脸部狰狞、诡异的笑睡、半睁眼的眼球睨视转动震颤、非病变的面瘫等。
一次,小毛做赌客。
不知道他看到的是第几个熟睡者。
只见那个熟睡者睁着眼,盯着小毛。
小毛不清楚这个人是熟睡了还是醒着。
正当小毛疑惑之际,只见熟睡者猛地坐了起来。
小毛被吓得掉头就跑。
熟睡者坐起来、下竹床、穿上拖鞋,走到一个屋角说了一通谁也听不懂的话,然后走回他的竹床,脱鞋上床睡了。
原来这个人有梦游症。
第二天,小毛描述时还心有余悸。
纳凉,多么富有生活气息、多么浪漫、多么温馨、多么亲近的词。
纳凉,笑骂里透着亲热,纳凉人不凉。
可惜,纳凉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了。
再也没有纳凉了。
现在,无纳凉,人凉。
朵duo~
夏天正是农忙季节,收工很晚天将黑,煮饭,洗澡,吃饭,乘一会凉就要睡了,不然明天干不动活。有电视也没时间看,生队有电视室,17寸彩电。
青柠
七十年代别说农村,城里也很少有电视,老夫是七零后的,从小夏天一般都是拿着蒲扇,院里点着艾草熏蚊子,实在热了就往身上泼凉水,那时候感觉不像现在这么热。
elaine宝宝xy
七十年代的虽然也热,但环境比现在好很多,相对没现在这么热。我一个80后初中三年住的寝室,中间就一米宽,两侧是高低床,就这么大点空间住了20个人,夏天没空调,连一个风扇都没有,不也过来了,你现在去试试看你睡得着不
wwqsean
各地情况不同。就我所知,老家驻马店地区农村大多是草房。天最热的时候也就晚上十二点以前。过了十二点不但不热,还需要盖毛巾被。睡觉时用扇子扇扇就行了。
伊人de神话
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不太懂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究竟怎么样,但我记得小时候回到农村,感觉他们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并没有想象中糟糕,电视、电风扇还是有的,夏天晚上可以睡在阳台或者对着门睡觉半夜的时候还会被冷醒。
小时候,每逢放假爸妈都会把我们带回外婆家过暑假,我的家乡靠近海边,交通还算方便,但由于相关基础建设还在完善中,好在家里有一部小车,这让我们方便不少,但有时候父亲因工作没空送我们回老家,这让我们原本不用费多大周折回家之路,要多上好几个小时。
那时候,老家已经通电,自来水也算正常,但电力建设有些薄弱,导致夏天的时候经常停电,好在外婆家面对大山,并没有让我们感觉到特别的炎热。
那个年代,网络不算太普及,大多数联系都是通过固定电话,小灵通、大哥大完全属于奢侈品,电话这些东西确实也有,只不过能收到的频道并不多。
因而那个年代对于我来说只能跟随表兄弟们去田里干活,或者是去烤烤地瓜,没啥事情时候去外公家看电视,晚上的时候在屋顶数星星玩猫,这种场景现在想起来确实有些温馨,毕竟这是我一个时期最佳的回忆。
好在外婆家四周是大山,晚上的时候时常有风吹过,并没有让我觉得夏天夜晚有些难过。
那时候晚上,虽没有太多的电视节目,因而很多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吃完饭都会聚在一起玩,大人们则聚在一起聊天,到了差不多时候,大家纷纷选择睡觉。
那时候,晚上虽然有风吹过,可实际上还是得需要电风扇帮助,毕竟夏天的夜晚还是有一定蚊子,电风扇出来刚好能帮忙我们驱赶部分蚊子。
因为,外婆家四周都是山,这让我们时常能听到蛐蛐和青蛙的叫声,以及偶尔飞过萤火虫,如今想起来确实有些温馨,只不过再也回去,这几年老婆走了,原本老宅也被拆迁,童年岁月不太可能在回来。
外公是军人出身对我们小孩有些严格,一旦吃饭掉了米粒,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外公总是严厉地训斥我们,现在想想确实有些怀念,他老人家在几年前已经离我而去。
还有,村里的空地上偶尔会放电影,每当这时候村里人吃过晚饭就会来到这里,聚居在一起安静看电影。
由于娱乐项目确实不多,很多人都是吃了晚饭聊了会天,差不多在九点前会选择睡觉,这样一下会让自己有足够精神迎接第二天忙碌的农活。
那个年代,条件并没如今好,夏天没有空调,也没有手机电脑网络,偶尔还会停电,洗澡还洗到井水,并且还能在屋顶数星星,这我觉得十分幸福,毕竟这是一个时代人难有的回忆。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nissanzz
农村人坐在水塘边,听老人讲前九百年的故事,晚风徐徐吹来,老人拿扇子摇着拍打着文子,年轻人就睡在我的蔬楼上,因是村子边上,前面是一遍空廣的田野,听着青蛙和牛蛙的叫声,看星星看月亮,看榮火虫然后一觉睡到大天亮,最多时有十多二十个小青年在一起。
Grace猪朱
八十年代在浙江江山当兵。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就要停电,说是为了保障上海杭州用电。战士们只得坐着马扎拿着蒲扇,还得赶着蚊子防着蛇,唯一的消遣就是围着一部收音机。直到夜深稍微凉一点儿,才不得不回宿舍睡一会![笑哭][笑哭][捂脸][捂脸]
wxd-969
七十年代,不要说农村,既使在城市里,也没有几户人家有电视机。那个年代,露天电影是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最为期盼的业余文化生活。晚饭过后,人人从家里搬个小板凳早早的坐到了村口,等待农村电影放映员骑着摩托车前来挂帘布,搭架子,摆机器,看上一部部激动人心的国产革命电影。
七十年代,家家户户更是不可能奢望有家庭空调,电风扇也非常少见。夏天炎热难熬,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搬一个木板床到家门口的空地上,或者拿一条凉席铺在地面上,一家老小全部挤在木板床上和地上的凉席上,通宵睡在户外,任凭蚊虫叮咬,图的就是一个凉爽。
七十年代,人们为了避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窗都是通宵达旦畅开着呢,图得便是屋外吹进屋内的凉风,让人享受到一些自然风的凉爽。
七十年代,社会治安非常好,既便你家的门窗洞开,也不会有小偷光顾的现象。
旅人123
有,有的过法,没有,有没有的过法。古人啥都没有,不是照样快乐的过一生。古人甚至没有自来水和卫生纸,你说他们怎么过。所以说,世界是发展的,没有的时候不会去享受。
不要以现在的眼光是看过去,这样的优越感是莫名其妙的,你觉得是不是?
next
七十年代不用说农村没电视,就连城市也没几家有电视的!但电风扇基本上每家都有,不要以为农村生活差什么都没有,那个年代不管在那生活都差不多的。至于解决方法就是夏天的日子基本上是睡阳台的,只有男人!女人就在房间吹风扇
以梦为马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十年代月朗星稀之夜浪漫,山区夏季夜晚温度没得白天高(平原缺乏这样好运),晚风吹拂不太热,河畔柔软草坪经河风洗礼凉爽得来让身体弱人们受不了。那个年代也是样板戏普及年代全民歌舞激情燃烧时期,月夜中各单位,街道(社区),各学校,厂矿,机关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员排练各演出舞蹈,样板戏节目;吸引着好多各自不同年龄段人们围观……婆婆大娘们在月夜中集体念佛……老爷子们集中在一起聊天……小学生们玩捉迷藏,捡小石子一二三训练手巧力,老鹰抓小鸡等各类游戏活动……月亮不出来和落雨夜晚,人们在各自家中点煤油灯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学生们写家庭作业,早睡早起,睡得晚那些家庭成员们也可以相互聊天用以打发时间,打开门窗通风,用竹扇纳凉也可解暑,苦丁茶微苦返甘夏季饮用也能消除身体内毒素随出汗,窝尿排出身外,让人感觉到在温度高环境中也不怎么热,比看电视玩网络,在空调房中贪凉连香汗也舍不得出(不能全怪空调,冬天用空调取暖养阴对)更加强身健体。七十年代全民普及《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沂蒙颂等革命现代芭蕾舞蹈与当代普遍流行广场舞相比,哪个舞蹈艺术性更高呢?
Olina
那位朋友说得对,非常全,那时候白天干活,晚上吃完饭到大门外聚在一起拉呱聊天,有富裕点的有收音机的大家就都聚在他那听书,听杨家将,岳飞传,听得那叫一个聚精会神
aprilliying
在七十年代,对于普通人来说,电风扇属于奢侈品,在那个年代,拥有电风扇的家庭都是经济富裕并且在社会上有路子的,因为在当时,电风扇是紧俏商品,不是光有钱就可以买得到的,想买还得要有内部关系才行。
对于没有电风扇的家庭来说,只能依靠手上的扇子来度过炎热的夏天。
不过公正地说一句,七十年代的夏天比现在要凉快一些。
其原因是:
1,人口密度小,楼宇的间距大,有利于空气流通。
2,当时根本没有空调,空调的制冷原理就是把室内的热量搬到室外,现在广泛使用空调的结果就是让环境越来越热。
3,还有宣传上所说,大气臭氧层被破坏,还有汽车数量增多,其排放的尾气及热量也造成环境变热。
-旅行的兔子
那个时候很简单就是把家里的大床抬到大门前的大树下面,找四个竹竿分别帮到大床腿上,然后把家里的旧蚊帐给搭在四个竹竿上。然后夜晚人都睡在大床上乘凉。
大人们吃过饭以后,都会各自拿着一把破旧的蒲扇不停的摇晃,其实也挺凉快的,就是摇起来挺费劲的,在路上走着看见本村的人都会聚到一起开玩笑,很朴实那个时候还不流行打工,大家都是在家种庄稼,聊的话题最多的也就是关于种地的,知道的信息最多也就是附近三五十里的。
小孩子们其实也很天真无邪的,光着脚丫子不停的追着小伙伴奔跑,时不时的还摔一跤,把自己弄的全身灰尘像个泥猴子,回家大人看到少不了一顿训斥,但是也毫不在乎。
在没有电视、也没有风扇的七十年代夏天,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找个凉快的风口坐下来聊天。聊着一些各自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信息。
夜晚时间过的很快,大人们聊天开玩笑到一定的时间都会各自的散去,小孩也会跟大人一起回家,然后烧一锅热水,家里大人总是拿起大盆装上热水,再从院子的水井中取出凉水给小孩子洗澡,然后就会去早已支好的大树下的床上休息。
虽然夜里上半夜可能有点热的难受,但是下半夜还会有点凉爽或者小冷,不过有时候也有半夜不得不转移阵地的时候,突然变天了,下雨了不得不起来收拾赶紧把床太到屋里面去。折腾一番一身汗也不洗了,累了到头就睡一觉到天亮。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种西瓜,离我们家也不近,我们就会在瓜地旁边搭一个瓜棚,夏天我们最多的时候就是在瓜地那边度过的,记得那个时候种西瓜都是一片一片的种,村里人的地都是挨着的,大家都在附近,有时候隔着西瓜地大人们都能聊起天来,等到西瓜成熟的时候,晚上吃点西瓜吹着带着热气的风其实也是一种享受。
其实有没有电视和风扇都不重要,人们依然有不同的方式过夏天,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实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赵小姐要去北极
本人八零后四川农村人,记忆中小时候的夏天苦、难熬。没有电灯(九五年以前还没有通电),点煤油灯,就一点火星星儿,农村夏季蚊子特别多,一到傍晚的时候一群群的,母亲就用最原始的方法驱蚊,摘一大把青草放在蚊罐里面点燃就产生大量的烟气,用扇子每个房间进去熏几分钟蚊子受不了就飞出去;夏天热啊,人手一把自家编的竹扇子,睡觉的时候扇着睡,一晚热醒几次,每次满头大汗的;男人们热的受不了可以光膀子下河洗澡驱散热气,女的则不行,无论多热的天都得衣衫工整的在家干活……如今我已到不惑之年,小时候的艰苦生活还历历在目,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吧!虽然也有不尽人意的时候,但是活着真好啊!
指尖的温柔
七十年代的城市里(我居住的那个小县城)都还没有电视机呢。何谈更加偏僻落后的农村呢?
在那个时代,电视机绝对是属于高端奢侈品,特供商品,稀罕之物,绝对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以想象,可以享用,有资格去享用,有条件去享用的东西。当然了,在那个时代,我们也从来都没有奢望过。在那个时代,我们最热衷的,最喜欢,最激动不已的,连环画,小人书,就是去看露天电影了。露天电影毕竟是有时间间隔的,不可能每天都有。在夏天的夜晚,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在静静地听大人们讲故事。
那个时代,我还是一个不到10岁的小学生。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时候的夏天,远没有如今这么炎热,没有这么酷热难耐。那个时代,大家都比较穷困,没有什么贫富差距。家家户户看上去都差不多,就是一对夫妻养育了几个孩子,兄弟姐妹多,家庭从来都不冷清。父母的经济负担,经济压力都很沉重。但是由于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低,物价很低,消费水平很低。勉强还能维持下去。
那个时代,国家轻工业不发达,产能不足,有很多的消费品的生产,都跟不上老百姓的生活需求。有很多东西都是属于紧俏物资,紧俏商品,是供不应求的。大多数的商品,生活日用品,生活消耗品,都是要凭票证,根据人头定量供应,限量供应的。
那个时候的百货公司商场里面,商品很奇缺,有很多东西凭票证都是购买不到的,必须通过私人关系,找熟人,去走后门才能买得到。那个时候,电风扇很少,还是高档物件。除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食堂,大型的影剧院,绿皮火车的车厢里面以外。在人们的家中,我是从来都没有看见过使用电风扇的。大家受热了,要歇凉吹风,主要还依靠一把圆圆蒲葵扇子,自己给自己扇风。每家每户都有几把蒲葵扇子。
在夏天,每到晚上,我们都是要到搬凳子去外面去乘凉的。外面很宽敞,又有凉风吹拂,空气也要好一些。晚饭后,等到天黑了,还没有去洗澡,就端着自己的小凳子,小马扎,去外面的空坝里做着吹风乘凉,陆陆续续,周围的邻居,同事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出来,聚集在一起。于是,院坝乘凉就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大人们相互交流,讲故事给孩子们听的兴致也来了。听故事,总是那么吸引人,令我们流连忘返的。有需求就有了市场。每天晚上的院坝晚会,院坝故事会就会如期而至,拉开帷幕,闪亮登场。
大家都穿着背心,汗衫,衬衣,短裤,带着入夜后的放松与随意,围坐在一块儿。大人们唱主角,孩子们就当配角,当听众。孩子们就会缠着家长,缠着大人们讲故事。孩子们会仰起脖子,充满了期待地望着大人们。那些能言善辩,能说会道,见多识广,又喜欢看书的大人们,就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就是是香饽饽了,成为了孩子崇拜的,热捧的对象。他们的肚子里,囤积了太多的奇特故事,就像是一座富矿,永远也挖掘不要,还能不断地翻新呢。他们常常讲得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孩子们听得入痴入迷,津津有味,总是感觉意犹未尽的。
那时正值十年文革时期,除了电影,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以外,文化娱乐的土壤非常贫瘠,根本就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里,文化娱乐生活的匮乏,让孩子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口口相传的故事,就独具特色,独占鳌头了。听着各种各样离奇古怪,惊险恐怖的故事,数着天上的星星,看着天上明亮的月亮,感觉时间过得真快,特别开心。每一个夜晚都是那么迷人,那么令人心驰神往,迷恋不已。
每天从一大早开始,就开始心心念念,盼望着夜晚的来临。继续倾听那些留下了悬念,还没有结尾,没有讲完的故事。你方唱罢我登场,大人们轮流上阵,为孩子们奉献精彩纷呈的故事。孩子们则是挡不住迷人的诱惑,洗耳恭听。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我的阅读习惯,欣赏兴致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步培养起来的。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那时听到过的很多故事,仍然是印象深刻,耳熟能详,记忆犹新。还能如数家珍一般地讲述出来。
比如说带响的弓箭,三下南京,带血的钞票,英国女王的尸体,梅花党,十二个高潮,《一双绣花鞋》,《第二次握手》……都是我在那个时代听到的精彩故事。那种惊险和刺激,是余味无穷,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