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不知道你是要现代的还是古代的所以就两种都推:
现代的有:君子一诺(大爱女主),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灯火阑珊,长暮,兰生情
古代的有:陌香、芳草离离,杨柳青青轻凝烟,宁渊(好像已完结,但是结局不是很明显),长生 (之前是属于连载,但现在就不知道了)穿越之清冷公子,挽红颜,月满霜河
ngciulam
你好,不知道你是要现代的还是古代的所以就两种都推:
现代的有:君子一诺(大爱女主),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灯火阑珊,长暮,兰生情
古代的有:陌香、芳草离离,杨柳青青轻凝烟,宁渊(好像已完结,但是结局不是很明显),长生 (之前是属于连载,但现在就不知道了)穿越之清冷公子,挽红颜,月满霜河
原贴:有没有女主比较娇纵的文
buxuyumen
被杀天涕落将星
正寝花祭风折枝
生时叱咤三国誌
归去何计众言之
[震惊]老天自有安排,凡人自知,得了
芒果88
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死的时候对蜀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损失,将星陨落也是突出这个事情。但蜀国当时虽然尚且比较弱,但整体实力还是非常强的。无论孙权还是曹操都非常忌惮。
而赵云死的时候,蜀国经历过北伐失败和伐吴失败,整体实力已经折损的非常厉害了,风吹断大树预示的是蜀国的栋梁已经开始坍塌了
虽然三人能力在伯仲之间,但从时间线来看,对蜀国的意义完全不一样了。关羽张飞死的时候,蜀国如果经营得当,是有机会恢复实力的,但赵云去世的时候,蜀国整体已经坍塌了,无论如何经营已经无力回天了。
其实后期诸葛亮和姜维的一门心思的北伐,其实更像是困兽犹斗、尽人臣本分而已。对整体的国运走势已经不能产生任何影响了
秋弈45
星星的事儿,应该天文学家来说。小说家肯定说不清楚。关羽,张飞是蜀汉数一数二的大将,他们的陨落,肯定对蜀国伤害很大,而赵云地位偏低,只是刘备的卫队长,所以小说作者所为可以理解,再到以后,五虎只剩下老赵一人,不写他,只有诸葛,姜维和倒霉的胃炎了。[偷笑]
Uchiの棋
罗贯中在写这个章回时,参杂了古人信奉天命的思想,我们看许多小说里面,或多或少都有这些成分。
例如:刘邦的母亲与蟒蛇缠绕后,就怀上了刘邦。朱元璋在寺院受戒时,老和尚燃的香头就是点不上戒疤等等。其实这些有封建迷信的残余,也有民间传说,不足为信只当消遣罢了。
话说诸葛亮夜观星象,发现东方出现了将星陨落,心说大事不好,我蜀国将要痛失两员大将。
果不其然,关羽败走麦城命丧临沮。张飞因思念二哥过度,酒醉鞭打张达范强,才被二人所杀。
按照科学的角度来说,天上能有什么将星出现呢?只不过是流星划过而已。
接着罗贯中又写到:诸葛亮夜梦大树折断,心中不免大惊失色,恐怕老将赵云,不久将离人世矣。这是蜀国最后一位五虎上将,西蜀真的要走向没落了!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关羽张飞死时,出现了将星陨落,赵云死时为何仅仅是大树折断呢?
其实这里有三个原因,作者这样来描述的。
一。刘备在世的时候,封了二弟关羽前将军,三弟张飞右将军,而赵云是翊军将军(即杂号将军)。从爵位等级来说关羽是亭侯,他的亭侯不是刘备封的,是曹操让汉献帝给的封号。张飞是县侯,赵云永昌亭侯。
这样来看赵云的地位最低,可惜三国武将排名第二的赵云,刘备一直没有委以重任,充其量就是刘备的“保安队长,”刘备也真对得起赵云。
赵云武功出众,名利却没双收,低调做人做事,忠心效忠刘氏集团。一代名将就这样不冷不热,在西蜀默默的奉献自己的一生。
刘备给赵云定的基调不高,身份和地位自然也是一般,他与关张不同,不是核心集团的人物,将星也就没有他的份了!
二。诸葛亮夜梦大树折断,好像是罗贯中在暗喻,赵云是蜀国的最后的一个栋梁之才,他的死要比将星陨落更为沉重,也标志着蜀国军事力量走向衰落。
故事演义是作者按照事态发展而来的,赵云自从与诸葛亮相识以来,如果说是上下级的关系,不如说志同道合的朋友。
经过多年的风云变幻,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两不是“三人团”里成员,但为了理想兢兢业业。特别是赵云光辉的一生,在诸葛亮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大树即栋梁之赵云也!
三。体现出东方文化的智慧,读《三国志》可以当做史料来参考,看《三国演义》看的是英雄纵横,但最主要的还是看智慧。赵云与张飞关羽同为五虎上将,为什么赵云不是将星呢?
这还得从罗贯中说起,罗贯中给关羽定位很高,从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等等,可谓风光无限。关羽被捧的很高,就印证了一个道理,捧得高摔的也很狠。按三国武将的武力值来说,关羽排在第四位,而万人敌张飞排在第六位,赵云是响当当的第二位。
远远的高过关张不是一点半点,是一大截,咱们来看赵云的战绩,长坂坡杀曹兵七进七出,平定蜀中、汉水破曹。截江夺斗、计取桂阳、猇亭救刘备、凤鸣山力斩五将等等。
这么一位出众的人物,怎么就不是将星呢!俗话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没有闪亮的光环,不能说这个人没有本事。
罗贯中是非常喜欢赵云这个人物的,他把赵云的死比作苍松翠柏,高洁挺拔,寓意万古长青。这就是高手写作的本领,给我们一个可敬可爱的英雄,同时又留下了不解的疑问
这个疑问就是你所提问的问题!
我是禅悟净慧,欢迎阅读我的其它文章,感谢留言评论!!!
天天天蓝 Bonjour
关于草房子,书中第一章 秃鹤 第2节有描述:草房子是由海滩上生长的一种茅草盖成的,茅草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冬暖夏凉,古朴而华贵。
草房子的特点,正是生活在油麻地的人的特点。生活朴实,精神上是富足而高贵的。每个人都有金光闪闪的一面,富有韧性。
从小学生阅读的角度,读《草房子》有诸多收获:
一、优美的文笔
曹老师的文笔,最大的特点:以物喻人,以景喻情。事件娓娓道来,情景交融,人物内心的细腻化在了人物的一个个小动作、一个眼神、一丝情绪的外露、一点点环境的变化里,再加上各种修辞和白描,读来身临其境,似在看一部电影。
二、故事的叙事结构
举例,在第二章里,作者给出慧思和尚和纸月父亲的诸多线索:
线索一、纸月由农村外婆带大,刚到油麻地小学时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孩子”,她的毛笔字写得最好,蒋一轮老师恨不得给纸月的大字薄上的每一个字都画上红色的圆圈。小纸月还会背许多古诗词,还很会朗诵。她的作文有一般孩子根本不可能有的灵气与书卷气。这一切说明,纸月一定有名师指点。而对于慧思和尚,桑桑的父亲认为他从前是一个很有学问的教书先生,他有一手很好的毛笔字和一口风雅言辞。
线索二、桑桑初见纸月时,纸月了眼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望着慧思和尚的脸,他无端地觉得,他的眼睛似乎像另外一个人的眼睛,反过来说,有另外一个人的眼睛,似乎像慧思和尚的眼睛。
线索三、慧思和尚问桑桑往哪儿去,当桑桑回答是去板仓找纸月时,慧思和尚两次给出了反问,说明,这两个词语对慧思和尚有着特别的含义。桑桑离开时,慧思和尚说:过了河,就是板仓了。说明他对去板仓的路非常熟悉。
书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伏笔,细读去发现也是一种乐趣。
三、苦难中的幸福
这也是曹文轩作品最大的特点。
不管是谁,性格如何,境遇怎样,苦难是避免不了的。
从书中的人物中,我们是否能感悟到一些幸福的密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不正如《草房子》中形形色色的人?
生活中的各样的事,不正如《草房子》故事中的事?
追求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不必去重复他们的苦难,却可以从中领悟温暖的幸福。
关注我 @小学生阅读刘老师 了解更多小学生阅读的内容
如果以上内容对您有启发,请点赞鼓励哦
您想了解小学生阅读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欢迎评论告诉我~
滇骑旅行
推荐豪门反派太爱我了怎么办。
精彩节选:
“来,把这碗药喝下去!”
看着楚渊递过来的碗,徐若思身子忍不住一抖。
拉着他的袖子,“王爷,能不能不要喝?”
“如今咱们还不能有孩子,你想,如果咱们在太子之前有孩子,皇后对觉得我有异心,我如今处境本就尴尬,若思乖,把药喝下去,不会很疼的!”
徐若思看着那碗越来越近,然后到了她嘴边,熟悉的气息,一如既往的话语,可是来不及拒绝,也舍不得拒绝。
便让楚渊把去子药喂到了口中。
咽下满腔的苦涩。
“若思不怕,我陪着你!”楚渊说道。
徐若思笑,以为这一次,楚渊会留下来,却不想他又被属下给请走。
留她一个人在屋子里,身子疼的蜷缩成一团,丫鬟、婆子全部都在屋子外,她不让她们进来,不想让她们看见,她这个母亲,如此狠心。
一次又一次,把腹中的孩子杀掉。
“呜呜……”
楚渊!徐若思轻轻的呢喃一声。
在那剧痛袭遍全身,让她想要昏厥,都晕不过去,抬手打碎了一边的花瓶,她看到丫鬟、婆子进来,有条不紊的把她抬到了床上,然后有人揉着她的肚子,下手好重好重,疼入骨髓。
楚渊,她是如此的爱他。
可是,四次了,一次都没有留在她身边,他真的爱她吗?可若是不爱,为什么一次次要她,甜言蜜语张嘴便来,珍宝、绫罗绸缎一如王府就往她的宅院送。
家玉草
关羽和张飞是被下属所杀,属非正常死亡,本还有所作为,中途坠落,故为将星损毁。赵云属于老死,正常死亡,蜀国失去一个老将顶梁柱,就好似风吹折大树。
yameng0414
《草房子》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在四大名著的大部头之余,《草房子》是为数不多能让我反复翻阅的作品,在大学期间选修儿童文学时,期末考查作业也是写了这本小说的分析。由于我比较不懂煽情,所以分析时语言偏于理性,可能也不符合题目说的“感觉”一词,不管如何还是放上来供大家批评指正吧。
————————
追寻灵魂成长的脚步
——浅谈《草房子》中的儿童形象
作为一个文科生,从小到大看过各类小说,也写过不少读后感,但唯一让我怯于评价的,就是曹文轩的《草房子》。
我总是记得家中那本母亲买来的书,已经在我无数次的翻阅下变得残破不堪,也记得第一次看完合上书时,那一缕缠绕不绝的忧伤。彼时我尚且稚嫩,只觉得这本书是很好很好的,但到底好在哪,却无法言说。曾经试着写一篇读后感介绍给朋友,却气馁地发现,自己的语言完全无法概括出书中那种空灵宁静的美,就如佛门至理,一说便要着相。
长大之后我才知道,《草房子》不但是写给儿童的小说,更是写给灵魂渴望回归纯真的成人。作者在不厚的一本书里,借助几个孩子的形象,寄寓了对人生的深沉思考。这种思考,可以让孩童时期的我莫名地忧伤,也可以让已经长大的我重新回忆起关于童年、甚至关于内心隐秘角落里的种种心境,也许连我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些心境,或者它们已经在长久的年月中几乎被我遗忘于风中,但它们却被一个素未谋面的作者时隔经年精准地描述了出来,让我不由得惊叹。
要写《草房子》的故事简介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不像其他故事小说,它没有一条很明确的故事主线,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人公。也许桑桑算是,因为他出场的次数最多,故事也是以他作结的。但实际上,他更多时候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身边的人在他面前上演种种悲欢离合。如果小说的类型划分得再仔细些,我认为《草房子》大概可以称为“散文小说”,形散而神不散。作者似乎只是信手描绘出了一个叫油麻地的村庄的众生相,谁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谁都有可能进入作者的笔端,成为这个章节的主人公。然而在众多的人物线索背后,作者是有自己的追问和求索的,那就是这部小说的“神”。
关于这个“神”为何,也许每个人都会自己的答案,而我认为,应该是对人的灵魂成长足迹的追寻。
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曹文轩并没有将这种追寻流于表面的说教和灌输,而是通过塑造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来完成自己的追问,我认为这正是《草房子》的最大价值所在。在这种追寻中,作者和读者是平等的,他们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并共同叩问生活的真谛,不存在居高临下的训斥和规训,这也是让读者——无论是哪个年龄层的——感到亲切的原因。
书中的精华,无疑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儿童形象。特别之处在于,作者在描写他们时,采用的是近乎白描的手法,虽然叙述视角灵活多变,但叙述者显然是有意识地自我约束,隐藏幕后,只负责讲述故事,决不跳出来直接评论人物行为,将作者对读者的干预降至最低。
这个特点,突出表现在了对儿童的心理描写上。作者在这里采取的是“冰山理论”的叙述手法,每个儿童的心理变化背后,都是有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学内蕴的,但作者只让它露出了冰山一角。儿童的情绪是很敏感多变的,作者敏锐而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多变性,但他不会直接阐述情绪变化的原因。小说中有相当多的描述都是“他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只是觉得这时候就应该要……”,这就是儿童心理的直观性和难以解释性。
这种只描述而不解释的做法,无形中拉近了读者和人物的距离,让读者和人物共同成长,并随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而起伏。同时,就如国画一般,“不解释”为人物的解读留下了余韵无穷的空白,每个读者都能对人物形象有不同的理解。
而在我看来,书中的几个儿童的形象,代表的是人的灵魂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完善的不同方面,下面试着逐个分析。
1. 秃鹤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因为自身的一些特点甚至是缺陷而变得格外敏感。秃鹤的故事无疑就是对这种敏感情绪的最好展现。
一开始,秃鹤发现自己的秃头在孩子当中是特别的,于是他就利用这一点为自己谋利,具体做法就是让那些想摸他头的孩子给他好处,以换取摸头机会。这道理就如儿童通过哭等方式获取成人的关爱一样,是儿童的趋利性和观察力决定的。
然而随后,秃鹤开始在意起自己的秃头来,并想努力掩盖这个明显的差异。对于这个心理转变,作者同样采取不解释的方法,只是简单地说:
“秃鹤读三年级时,偶然地,好像是在一个早晨,他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了。”
看似没头没脑,但又非常符合我们的生活体验,尤其是儿童的生活体验。我们有时候在意一件事,似乎也是情不知其所起,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理由,带有很强的偶然性。但秃鹤的这种情绪,其实反映的是儿童个体意识的觉醒,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区别,并且由于秃头的特点,这种区别被他无限放大了。他需要比一般的儿童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适应这样的差异性。
在适应的过程中,他开始与集体发生了种种冲突。他先是努力阻止别人对他秃头的关注,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反而使身边的人对他的戏弄变本加厉。于是他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消除这种差异,让父亲找生姜调配生发的配方。在这个手段也失败后,他越发感到自己与集体的隔膜,陷入了破罐破摔的心理状态中,在集体操比赛中故意搞砸了整个比赛,以特有的方式报复他人对他秃头的嘲笑,结果换来的却是他人报复性的冷漠和忽视。最后在学校文艺汇演中,他用精湛表演,完成了自己的赎罪,也获得了他人的理解。
每个儿童也许都苦恼过:“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而作者通过秃鹤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首先坦然接受自己的身体,才能收获他人的尊重,进而融入集体。与集体的相处,既不需要与所有人保持一致,也不需要一味强调和别人的区别。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态的平和与自尊自爱的品质。
通过秃鹤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这其实隐喻的是作为个体的儿童,如何在集体中定位自己,寻找与集体的相处之道。人在集体中都有趋同性,但个体与个体之间毕竟各不相同,特别是像秃鹤这样的有突出身体特点的,如何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使个体能更好地在集体中生存而又不失个性,正是作者要讨论的。
2. 纸月
如果说秃鹤的故事探讨的是儿童学会如何接受自我、融入集体,那么纸月的故事则是牵涉到更高成长阶段的问题——性意识的觉醒。
纸月是一个文静瘦弱的女孩,她从外地转来油麻地小学,并凭自己的学识和教养赢得了师生们的喜爱。
更多时候,她的力量体现在对主人公桑桑的影响上。桑桑觉得“纸月的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他每做一件事,似乎都会感受到来自纸月的目光。这种目光让他开始注意起自己的形象,他开始变得安静、讲卫生、懂礼貌,使母亲大为惊讶:“我们家桑桑,怎么变得文雅起来了?”
这种力量,是儿童处在由童年向青春期过渡时期的性意识萌动。他们开始注意到性别的差异,逐渐对异性产生好奇,在意起异性的目光,并希望向异性展现出自己的性别特点来吸引异性。如桑桑,他不但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还为了纸月和外村的三个小混混打架,这样的情节,正是很多男孩成长中所憧憬的“英雄救美”,在异性面前表现出男性的力量和勇气。
但儿童毕竟还不是完全成熟的大人,他们对这种异性之间的感情感到好奇,但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这种感情,自然也还没有准备好该如何对待它,这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好奇通过一种不友好的方式表现出来,伤害到当事人稚嫩的心灵。
桑桑和纸月的关系,后来就遭到班里其他同学不停的起哄。同学们未必是有恶意的,只是他们都开始对两性感情有了朦胧的认识,于是就用起哄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好奇。然而这种起哄却对心智尚未成熟的桑桑和纸月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使他们差点无法正确处理这种朦胧的美好。纸月比桑桑成熟,她已经隐约感觉到这种起哄背后的真实含义,但桑桑还没有,他只是有种小秘密被发现的羞耻感,并通过实际行动(和起哄者打架)来制止他人的围观。
桑桑和纸月之间算是爱情吗?当然不是的。甚至连暧昧都不是,而仅仅是少年少女单纯的相互吸引。但我想在桑桑的一生中,纸月一定会占有一个最重要的位置。因为纸月出现在了他人生观开始成熟的最重要的那几年,也许在他长大后回首往事,他依然会记得这份朦胧的情愫,记得自己是如何为了这个女孩而努力变得更好。
小说最后,纸月已经和自己的生父远走他乡,桑桑在告别油麻地时,“无法告别的,只有纸月”。但他觉得,“他无论走到哪儿,纸月都能看到他”。
也许,我们每个人心底,都珍藏着一双目光,追随着自己走过天涯海角。
3. 杜小康
杜小康的身世,大概算是全篇小说中变动最大的了。
从一开始全村里最富裕的人家,到后来父亲破产而家道中落,这个十多岁的少年,也在经历着远比其他孩子更大的考验。
我一直觉得,杜小康的故事,是仅次于桑桑的,它讲述的是儿童如何在逆境中挣扎并学会坦然面对。而苦难,作为人生里必然出现的事物,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都无法回避的一课。
杜小康出场时,是孩子们中最显眼的一个,他穿着好看的白衬衫,浑身上下一尘不染,个子又高,脸色又红润,站在孩子们中,“象一簸箕黑芝麻中的一粒富有光泽的白芝麻”。
优渥的家世,出色的成绩,都为杜小康带来了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在他平和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充实的自负和高傲的自尊。孩子们尊敬他,但也疏远他。连村里的成年人,见到他玩泥丸或爬草垛,都要戏谑地问一句:“杜家大少爷,你在干什么?”
在命运跟他开那个残酷的玩笑前,他是与众不同的,但这种与众不同,不过是物质上的,可以让他在人前风光,却经不起风雨的洗礼。
在破产之后,他陡然从天上掉下地来,命运开始一步步剥夺他拥有的一切。辍学了,自行车卖了,往日象征着富足的红门,徒然剩一具空壳,就连曾经和孩子们玩的捉迷藏,他也只能当个“炮灰”,不能再当“司令”了。
在这种打击下,他开始自暴自弃,孩子们再看到他时,他已经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干净整洁,“衣服扣没有扣上 ,裤带没有插进裤鼻儿而聋拉着,鞋子跟拉在脚上,头发也乱糟糟的。”
然而在被命运剥夺走丰裕物质的同时,他也迎来了精神上的一次涅槃。
父亲为了重振家业,带着杜小康外出养鸭挣钱。正是在几乎与世隔绝的一片芦荡中,在几乎使人发疯的孤独中,杜小康感受到了来自生命的启示和真谛。
而在这一点上,作者更是破例做了一段长长的评论:
“桑桑现在所见到的杜小康,已经不是过去的杜小康了。
对于杜小康来讲,无论到哪一天,他也不会忘记在芦荡度过的那几个月——
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磨难着杜小康,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当杜雍和因为鸭群连续几次误入人家的鱼塘,几乎吃尽了塘中刚放养的几万尾鱼苗,被愤怒的当地人扣下小船与整个鸭群,而陷入一贫如洗的绝望时,他万万不会想到这段 时间的生活给了儿子多少珍贵的财富!杜雍和不吃不喝地躺在鱼塘边上时,杜小康也一动不动地坐在了他的身边。他有父亲的悲伤,却并无父亲的绝望。现在,倒什么也不怕了。他坐在那里,既没有向人家哀求,也没有向人家发怒。他反而觉得父亲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的鸭子毁掉了几十户人家的一片希望,就像他们也被毁掉了希望一样。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去咀嚼的,由大芦荡给予他的那些美丽而残酷的题目。他不可能立即领悟,但他确实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
桑桑现在再见到的杜小康,已经是一个远远大于他的孩子了。”
直到最后,杜小康依然是在孩子们中鹤立鸡群的一个,但这一次,已不再是浅薄的物质上的突出,而是精神上的富有了。
灵魂成长中关于直面苦难的重要一课,就由杜小康完成了。
4. 细马
卢梭在《爱弥儿》中,曾大力倡导顺应儿童天性的、自由自主的教育方法。这一点,在细马上清晰体现了出来。
从小开始,身边的亲友家长都提醒着我们,好好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无形中,掐断了我们的其他选择,使我们被绑上了一辆永不停息的战车,只能在一条单行道上一路开到底。
但是在读书之外,我们能不能还有其他的选择?
细马给出的答案是:有。
细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他打架、逃课,而且是发自内心地厌恶读书,仅有的一次尝试融入油麻地小学的学习也很快宣告失败。
那么,作者写这个孩子,就是为了说明读书无用吗?细马就真的是一个坏孩子吗?
并非如此。
看起来是个坏孩子的细马,却有着一颗热爱自然的心,而且非常孝顺自己的养父母邱二爷和邱二妈。同时,他有着一般同龄人所没有的自主意识,在经过了认真思考之后,选择了放羊这条路,并认真地安排起了日后的生活计划。
一直到小说结束,细马都仍然坚持着放羊。
如果说其他孩子只是被动地上学,随波逐流地接受着家长安排的一切,那么细马则恰恰相反,他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非常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也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
由此可见,作者并非要否定读书,而是要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我们选择了哪条路,而是我们能不能认真选择并敢于为之负责到底。读书确实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选择其他出路时,一样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
细马的这一课,应该叫“责任与担当”。
5. 桑桑
作为贯穿全篇的人物,正如前文所述,桑桑更像是一个旁观者。但是作者在最后一章,却安排由这个经历了大部分事件的旁观者,来完成灵魂成长里最重要的一课,也是最沉重的一课。
那就是“死亡意识”。
孔子虽然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一个从没有体会过死亡为何的人,又怎能指望他热爱生命呢?
然而要体会死亡,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能与死神擦肩而过,并从死神那里收获到一笔宝贵财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桑桑正是其中一个。
自从桑桑患上了鼠疮,他往日平静的生活就被彻底搅乱了。执着事业的父亲第一次扔下了工作,带着儿子遍寻名医,却无一能治。眼看着死亡日益逼近,桑桑第一次模糊体会到了死亡的味道:
“桑桑终于开始懵懵懂懂地想到一个他这么小年纪上的孩子很少有机会遇到的问题:突然地,不能够再看到太阳了!他居然在一天之中,能有几次想到这一点。”
作者在处理这样的生离死别的场景时,并没有落入一般作品的窠臼,他笔下的人物依然保持了一种淡泊和宁静,那是一种在死亡面前的优雅。没有歇斯底里的哭泣,也没有惊慌失措的叫嚷,只是用隐忍的啜泣,来表达对生活无声的抗议。
而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桑桑依旧保持了一个孩童该有的天性,他对死亡,毕竟还不如成人那般了解,于是他的心理,就变成了一种复杂难言的微妙状态:
“桑桑说不清楚他到底是害怕还是不害怕。他甚至有点渴望自己生病。但他又确实感觉到了,事情似乎太严重了。他倒是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孤独感。”
生病了,就能获得身边人的关注和爱怜,这是儿童的本性,但在这之外又有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正是生与死的隔膜,是一个感觉到死亡逼近的孩子被命运强行隔离开了生活后的反应,那是一般孩子所不会有的感受。
难能可贵的是,桑桑没有因为死亡的逼近而放纵自己的脾气,相反,他开始改正以往的缺点,努力地多为别人做些事。
“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他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帮别人从地上捡起一块橡皮,心里都为自己而感动。
桑桑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他甚至愿意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一件事情。”
这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到底的态度,是他的老师温幼菊教会他的。
温幼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一首无字歌,让桑桑收获了勇气:
“咿呀……呀,
咿呀……呀,
咿呀……哟,
哟……,
哟哟,哟哟……,
咿呀咿呀哟……”
这首神秘的歌,仿佛是对命运不屈的宣言,它让桑桑觉得,死亡并非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重要的是,如何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他居然有点思念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一天。那时,他竟然一点也不感到害怕。因为,在想着这一天的情景时,他的耳畔总是飘扬着温幼菊的那首无词歌。于是,在他脑海里浮现的情景,就变得一点也不可怕了。”
没有刻意的强调,只有平静的歌谣,将一切关于生命的体悟都融在不言中。能将死亡处理得如此富有诗意,如此富有传统文化的含蓄美,也许只有《草房子》了。
小说的最后,桑桑幸运地找到了药方,治好了鼠疮。在和父亲的一次打猎中,枪声过后,他放声大哭:
“桑桑虽然没有死,但桑桑觉得自己已经死过一回了。”
是的,与死神的一次擦肩,他的精神最终重获新生。
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儿童文学,能写出比这个更富于成长感的结尾了。
至此,五个儿童的形象,为我们勾勒出了灵魂成长的五个角度。虽然《草房子》有韵味的文字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分析,但有了这一条主线,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为我们带来的种种感动。限于所学,只能简要分析至此。
GOSICK·Nana
(高校星歌剧同人)彼此 作者:柏舟绿衣(20)同人文-甜梦...
空闲被打扰到了,也不恼,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侧过身子,看着两人,在星谷没看到的地方对那雪扬起了一抹好看...
边巴
板凳李
原贴:将血 / 河边草 小说
蓝月丫丫
关羽,张飞,赵云都是大人物。他们辞世时,天上和人间都会有怪异的现象出现。不同的是视角不同而已。
古人认为,人间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颗星。
关羽,张飞,赵云三位大将军,天上都分别有星星对应。
关羽战败被俘砍头,张非被部下刺杀,都是死于意外之中。碰巧的是,关张死的时候,偏偏遇上诸葛亮夜观天象,发现夜空中惊现流星,逐掐指一算,将星损落就应在两位的离世上了。
关羽和张飞死的时候,是刘备集团鼎盛之时,蜀中将星云集,人才济济。关张都还肩负重任,独当一面。他们的突然英年早逝,使刘备痛失手足。所以三国作者罗贯中,就将二人离世描述为将星损落,是老天爷给刘备的惩罚。
而赵云的离世,是另外一回事。此时作为主公的刘备已经不在,而身居高位的赵云也是70多岁高龄。他的离世,属于正常现象。
由于赵云德高望重,是国家的栋梁。所以作者对于赵云的离世,就用大风吹折大树来描述。寓意是国家痛失栋梁!
基于上述原因,作者将关张二人用将星来比喻,而对赵云却用大树来比喻,并非是有意厚此薄彼之作。个中描述,耐人寻味至今。才有了今天的讨论。
看官,你以为呢?欢迎发表意见!
18克的爱情
因为赵云是寿终正寝,无疾而终。关羽和张飞是身死道消,所以才会将星陨落。
风吹折了大树,寓意着国之栋梁殒没。
看看演义中关于关羽、张飞、赵云,之死的描述:
关羽败走麦城被俘后被杀:少时,马忠簇拥关公至前。权曰:“孤久慕将军盛德,欲结秦晋之好,何相弃耶?公平昔自以为天下无敌,今日何由被吾所擒?将军今日还服孙权否?”关公厉声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权回顾众官曰:“云长世之豪杰,孤深爱之。今欲以礼相待,劝使归降,何如?”主簿左咸曰:“不可。昔曹操得此人时,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如此恩礼,毕竟留之不住,听其斩关杀将而去,致使今日反为所逼,几欲迁都以避其锋。今主公既已擒之,若不即除,恐贻后患。”孙权沉吟半晌,曰:“斯言是也。”遂命推出。于是关公父子皆遇害。时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也。关公亡年五十八岁。后人有诗叹曰:“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又有诗曰:“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张飞是被属下刺杀而死:却说张飞在帐中,神思昏乱,动止恍惚,乃问部将曰:“吾今心惊肉颠,坐卧不安,此何意也?”部将答曰:“此是君侯思念关公,以致如此。”飞令人将酒来,与部将同饮,不觉大醉,卧于帐中。范、张二贼,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藏短刀,密入帐中,诈言欲禀机密重事,直至床前。原来张飞每睡不合眼;当夜寝于帐中,二贼见他须竖目张,本不敢动手。因闻鼻息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飞腹。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五十五岁。
赵云是年老病重而死:却说东吴遣使致书蜀中,请兵伐魏,并言大破曹休之事:一者显自己威风,二者通和会之好。后主大喜,令人持书至汉中,报知孔明。时孔明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要出师。听知此信,即设宴大会诸将,计议出师。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诸将未信。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二子入见,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众将无不挥涕。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即下诏追赠大将军,谥封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后人有诗曰:“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
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主却说后主思念赵云昔日之功,祭葬甚厚;封赵统为虎贲中郎,赵广为牙门将,就令守坟。二人辞谢而去
CamilleGao
两种征兆都是说明蜀汉痛失大将,失去栋梁。当然关羽和张飞在地位和能力上都要强于赵云,可能将星坠地比大树吹折稍微要高那么一档吧。
关羽死前,诸葛亮观察到了将星坠于荆州。张飞死前,刘备看到了将星坠落于西北。赵云死时,诸葛亮看到风将大树吹折断。
为什么有不同呢?一是观察时机问题,关羽张飞两人死的时候,与诸葛亮、刘备都相隔很远。一般来说要是相隔比较远,神棍们要预测某人的生死,往往需要夜观天象,这时候能够代指某人的就是将星,人死就会看到将星坠地。比如周瑜死的时候,诸葛亮夜观天象也看到了将星坠地。庞统死前诸葛亮也观察到了将星的大凶之兆。其他有将星坠地现象发生的还有孙坚、诸葛亮等人。
而赵云死的时候,诸葛亮忙于再次北伐的事情,就没有时间去夜观天象。当时他正在设宴大会诸将,计议出师。这时候突然起风大树吹折。这时候诸葛亮才去占卜算到本国将失去一员大将。
书中为什么是关羽之死,诸葛亮能够夜观天象注意到,而赵云之死老天又给诸葛亮提醒,这应该是书中用另外的方式表现刘备的部下之中,诸葛亮和关羽、赵云的关系最为密切。
星期绿
在《三国演义》里,像关羽、张飞死时出现将星坠落,赵云死时风折大树,都是老罗一厢情愿的说法。
小说嘛,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阅读性,搞一些玄幻,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当不得真。
演义中,一些大佬的出场及谢幕都有一些奇幻现象,不足为怪。
甚至在一些正史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刘邦斩白蛇而举义;甄宓小时候常有神人把一件珍珠玉衣盖在她的身上等等。
至于像吕布出生时,五原山崩地裂等神话故事,关羽死后为神等等,更是不胜枚举。
对于这些事,玄而又玄、幻而又幻。说不说在老罗,信不信在你自己。
一定要说,他们之间死亡时有一些预兆的不同,起码在老罗心中,赵云跟关张还不在一个层次上。
在演义中,刘关张开篇就出场,本来在镇压黄巾军起义及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他们三个是微不足道的人物。
先主刘备传记载了三兄弟举义兵镇压起义军,立下了功劳,但在汉末时期并非多么突出。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刘备可能跟随公孙瓒参加了这一行动,但没有丝毫的踪迹。
老罗之所以如此安排,无非就是彰显刘关张的忠义,这是小说极力倡导的东西。既然不能安排关羽、张飞生得非凡,就安排他们死得惊世。
至于赵云,无论跟刘备的关系,还是资历、地位都无法与关张二人相提并论。尽管他也被老罗安排为五虎上将之一,但其地位跟老黄忠差不多,就是一个很得力的部将而已。
参照诸葛亮的病逝,也是将星坠落。诸葛亮这颗星坠落以后,老罗也没情绪再继续他的演义啦,草草收场;读者也没兴致继续看啦,是不是许多友友看三国,看到这里就没有兴趣再认真读下去了呢?我是如此的。
由此可见,将星是不同凡响的人物去世才出现的天象。
尽管繁星满天,但不是每个武将都对应着一个将星,不可能人人有份的。天上没有赵云的星座,也就不存在坠不坠落的问题啦。地上的人也就不容易看到了,但赵云毕竟也是能够位列五虎的大将,死时没点动静也说不过去。老罗就把大树给弄折啦,让在附近的人惊叹一下,也给赵云一个交代。毕竟长坂坡七进七出不容易,不声不响就走了,那多不礼貌哦。
大致就是这个情况,豹眼也看不到其他的玄奥来。
piga_piga
《三国演义》里关羽,张飞退出舞台时都是“将星坠落”,而赵云去世时是风吹断大树,固然小说这样描述自然包含着特殊的意义,但是不能说仅仅是吹断大树的赵云,就比“将星陨落”显得没有那么高的规格。因为小说毕竟不是正史,小说里的“五虎上将”的排名是“关张赵马黄”,也就是说赵云名列第三,仅次关羽,张飞而已。所以,赵云去世的征兆“风吹断大树”,不但不是规格低了,反而是赵云在蜀汉里意义的体现,关羽,张飞不也是一样吗?我们一个个的说。
先说关羽,三国里最重要的大将之一,不但是刘备的兄弟,也是蜀汉开拓之初最不可或缺的大将,曹操一度对关羽也是“如饥似渴”,只是欲求而终不得而已。关羽使一把青龙偃月刀,八十二斤,是小说中最重的兵器了。至于关羽的武艺,进入鼎峰期时,又刚好得到赤兔马,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几乎都是秒杀,这段时间可以说天下无敌。后来,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更是威震华夏。可惜,随后风云一变,东吴偷袭荆州,导致关羽身死,蜀汉从这一刻起开始走下坡路。所以,关羽被擒而亡,相当于三国和蜀汉的一颗最重要的“将星”陨落,这也相当于说明蜀汉的发展进程和势头,戛然而止。
再说张飞,和关羽比较像,是刘备的兄弟也是三国最重要的猛将之一。在小说中,张飞相当于“单挑王”,进入鼎峰期特别快,持续时间长,是唯一一个追着吕布单挑的武将,也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将许褚的克星,特别是当阳桥三吼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张飞一向给人于勇猛粗暴的印象,其实自从诸葛亮加入阵营后,张飞已经成长为有勇有谋的一员大将了,比如入蜀之战,智擒老将严颜,先诸葛亮一步和刘备回合;还有瓦口关大战张郃,用计夺了三寨,张郃狼狈逃回汉中,仅以身免等等;只是可惜,继关羽死后,蜀汉的另外一位重要大将张飞在夷陵之战前夕被部下所杀。大战前夕,将星陨落,这也在预示着这场战斗的不利结果和蜀汉彻底衰落的预兆。
赵云和他们不同,五虎中关张“将星陨落”,黄忠,马超都天不假年,只剩赵云了。而且,蜀汉自丢失荆州,夷陵之战后,损失了一大堆优秀的人才和物资,地盘等等,这无疑让赵云在青黄不接的蜀汉地位更加重要,甚至到了年老还在征战,来看看夷陵之战后赵云的战绩:
平定南中,赵云突袭杀死金环三结;第八十七回
和魏延配合诱敌祝融夫人;第九十回
征战西凉军,赵云一人单挑韩氏武将,即韩德以及四子韩瑛,韩瑤,韩琼,韩琪;第九十二回
赵云和姜维战不数合平手;第九十三回
曹魏副先锋朱赞,措手不及被赵云一枪刺下;第九十四回
赵云一枪刺下先锋苏顒,又一箭射中万政的盔缨;第九十五回
可见年老的赵云犹然十分英勇,没少上阵杀敌。另外赵云凤鸣山中计,被曹军围困,此时赵云显然不能如长坂坡时来去自如了。好在关兴提着青龙偃月刀,张苞提着丈八蛇矛杀到,三人联手杀败敌人,犹如当年关,张,赵在中原时一样,令人不胜唏嘘。所以,赵云去世时,小说里的征兆是大风刮断松树,而松树有孤独挺拔,四季常青,忠贞之意,个人认为规格也不低于“将星陨落”,反倒和赵云的个性经历更加契合。
王小唄
我认为罗贯中想表达的意思是大树折断比将星陨落灾难更大。大树者,栋梁也,擎天柱也。在罗贯中笔下,赵云的形象是,白马、白袍、银枪、银甲、玉面,文武双全,德高寿长,能攻善守,忠上恤下,尽职尽责,能数次于败军之际全身而退,遍观蜀国大将能如此者仅赵云一人,可以说是个完人。最后为什么不说将星陨落而说风吹折了大树,原因在于罗贯中认为赵云才是蜀国的擎天白玉柱,现在擎天柱折了,暗示蜀国开始由盛变衰,快要完了。在《三国演义》中"将星陨落"是指一代英雄人物的完结,而"大旗、大树的折断"则暗示会给军运、国运带来不良影响。这是个人对《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人物塑造的思想和用意的解读,如果抛开小说再来探讨这个星与树的问题则毫无意义,因为在现实中,这不过是很普通的自然现象,无非是几颗流星和一棵断树而已。
akira_shinning
按照《三国演义》的设定,名将(包括谋士)都有对应的将星,名将陨落将星坠地!
关羽、张飞死亡,都有将星坠地,而赵云去世却只是风吹断了大树。同样是“五虎上将”,为何“待遇”差距这么大呢?
搞清楚这个问题,先得看看原著是怎么写的:
靖曰:“某适闻外人传说,东吴吕蒙已袭荆州,关公已遇害!故特来密报军师。”孔明曰:“吾夜观天象,见将星坠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害,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却说先主是夜心惊肉颤,寝卧不安。出帐仰望天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突然坠地,先主大疑惑,连夜令人求问孔明。
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诸将未信。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二子入见,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
以上三段分别是关、张、赵三人去世时的异象反应。
荆州的局势一直被诸葛亮关注,先后传回来的几次信息,让诸葛亮早就预感到事情有些不妙,所以他对关羽的将星就留了一个心,关羽将星坠落之时,诸葛亮正在观察。
张飞之死,兄弟情深的刘备是有一些预感的(关羽之死也有托梦),因睡不着觉,出来走动,才发现天上将星坠地。这件事诸葛亮一开始并没有察觉,是刘备派人去问才知道的。
也就是说将星坠地,留心去看才能知道,不去看自然就无从知晓。赵云之死就是这种情况。
另外除了留没留心这一点外,三人死亡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关羽是夜间被擒,白天被杀,张飞是天刚擦黑不久就被部下杀死,将星陨落都是发生在前半夜。而赵云死时是三更天,大概是晚间11点到凌晨1点。这时候没什么事的人早就睡着了!即使诸葛亮设立了观星台,也安排专门的人员观星,想要将观察结果传出来,也得是第二天早上了。
而天亮时星星已经隐去,诸葛亮自然也发现不了天上少了一个名将之星,当然第二天再去看星象的话,将星肯定是少的!
大将陨落除了将星坠落,老天还是会给相关人一个其他信息的,比如关公死后的托梦,张飞死后刘备的寝卧不安,以及赵云死后的风吹折大树!
所以三人“待遇”是没差别的,因为以上这两个原因导致了人们认为上有了差异!
不死鸟007
《三国演义》中将星坠落共有六次,分别是:
1.孙坚(遇伏中箭。孙坚奉命讨伐刘表之时,刘表手下有一个叫做蒯良的谋士说道,我夜观天象看到有将星即将陨落)
2.周瑜(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
3.庞统(遇伏中箭。诸葛亮虽然远在荆州,却通过观天象看到将星陨落得知庞统命不久矣。)
4.关羽(被擒死亡。《三国演义》第77回:孔明曰:“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5.张飞(醉酒被杀。他的将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对于星象一窍不通的刘备都对此感到不安)
6.诸葛亮(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
综上,将星坠落大部分都是能人异士发现的,张飞的则是刘皇叔发现的,将星坠落只能说明当时的能人异士能力非常强,而赵云死时能人异士水平及皇帝的水平有限故不能发觉。
安妮88
三国演义中,赵云和关羽、张飞同为五虎上将,是蜀汉的肱股之臣。然而当他们去世时,天象反应却大不一样。关羽张飞去世时,都出现了将星坠落的情况,而赵云去世时却仅仅是大风吹折了大树,这是为何呢?
关羽张飞去世前的天象
襄樊之战,关羽正在前线把曹军按在地上摩擦,却不料东吴从背后偷袭,夺了关羽的老巢,关羽本想回师救援,重新夺回荆州,哪知傅士仁和糜芳直接放弃坚城投降,断了关羽的退路,逼得关羽选择往益州方向撤退,而这个时候,关羽已经错过了最佳撤退时间,最终被东吴俘虏身死。
而关羽去世的时候,诸葛亮看到的天象是这样的。
演义原文:孔明曰:“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诸葛亮见将星坠于荆楚之地,料定关羽必然身亡。而张飞去世前,其实天象也和关羽差不多。当时刘备睡不着觉,出帐散心,眼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又不懂其中的意思,于是便找到诸葛亮询问。而诸葛亮对此的回答则是会损失一员上将。
演义原文:却说先主是夜心惊肉颤,寝卧不安。出帐仰观天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先主大疑,连夜令人求问孔明。孔明回奏曰:“合损一上将。三日之内,必有惊报。”
这次损失的上将自然就是张飞了。可以看到关羽张飞去世的时候,都是有天象可查,都有将星坠落。那么我们再看赵云呢?
赵云去世
当时诸葛亮正准备聚众商议出师北伐的计划,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庭院的松树都给吹断了,诸葛亮料定,此等异象就预示着蜀汉将会损失一员大将,当时众人还不相信,结果在酒席之间,赵云的死讯就传来了,众人这才佩服于诸葛亮的神算。
演义原文: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诸将未信。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
这就很奇怪了,为何关羽张飞去世时是将星坠落,而赵云去世却是风吹松树呢?这两种异象一对比,似乎感觉赵云有点寒酸啊。难道说天上没有对应赵云的将星?还是说诸葛亮观测星象的本领不再了?又或者说此时是白天,看不到星象?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星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演义中,其实关于星象的描述出现了很多次,我们大概来看一下每一次出现星象都预示着什么。
孙坚讨董时,曾看到过这样的星象:坚归寨中,是夜星月交辉,乃按剑露坐,仰观天文。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坚叹曰:“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由此可见,皇帝也有星象可看的,叫作帝星。
孙坚去世时,也出现了星象:某夜观天象,见一将星欲坠。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此时的将星指代的是孙坚。
刘表之子刘琦去世时,也有星象出现:“亮夜观星象,见西北有星坠地,必应折一皇族。”正言间,忽报公子刘琦病亡。从诸葛亮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天上的某一类星,应该指代的就是皇族,不然他不可能凭借星象就敢于断定会折损一员皇族。
周瑜去世时,也出现了星象:却说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此时的将星指代的是周瑜。
庞统出现时,诸葛亮也看到了将星:亮观天象,将星聚于东方。亮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贤士佐助主公。诸葛亮此次去寻找的将星、贤士其实就是庞统,也正是因为此次诸葛亮见到了庞统,给了庞统一封介绍信,最后庞统在没被孙权重用时,才选择了投奔刘备。
当然了之后庞统去世,也是有将星坠落的星象的:只见正西上一星,其大如斗,从天坠下,流光四散。诸葛亮见到此等天象后,大呼哀哉!痛哉,因为他知道庞统去世了!
刘备入川时,谯周也看到了这等天象:某夜观乾象,见群星聚于蜀郡;其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也。所谓群星聚于蜀郡,又有帝星出现,说的正是刘备和他手下的一干上将。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文中也描述了关于他的星象: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诸葛亮这一点很厉害啊,连哪颗星星代表的是自己都知道,之前看星象都还只是猜测某人会去世。
文中最后一次出现星象则是在司马懿征辽东时:懿出帐外,仰观天文,忽见一星,其大如斗,流光数丈,自首山东北,坠于襄平东南,乃谓众将曰:“五日之后,星落处必斩公孙渊矣”,此时的星象指代的就是公孙渊了。
通过文中归于星象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去世时出现了星象:关羽、张飞、孙坚、刘琦、周瑜、庞统、诸葛亮、公孙渊。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这些人全都是主帅级别,地位非常高的人,除了刘琦。不过刘琦是汉室皇族,他的星象也和其他人不同。所以说,我们基本可以搞清楚关于星象的两个问题。
一、文中的星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星,这一类指代的比较多,军师、谋士、统帅都可以指代。另一类则是皇族之星。诸葛亮一看星象就知有皇族将死,说明皇族之星和将星是不一样的!
二、只有地位很高的人,才拥有星象。除了皇族有特定的星象外,其他有星象之人都是身份非常高之人。孙坚是江东猛虎,十八路诸侯之一。关羽、张飞、庞统、诸葛亮是蜀汉高层,周瑜是东吴高层,公孙渊是割据军阀,主公级别的人物。
明白了以上两点,我们就可以回答之前的问题了。
此时是白天,看不到星象?错误的,星象是可以提前几天就看出来的,司马懿看诸葛亮和公孙渊的星象时,就是提前了好几天,所以说如果有星象出现,诸葛亮应该提前几天就知道赵云即将去世了。
诸葛亮看星象的本领减弱了?这一条也不成立,因为北伐后期诸葛亮早就看出了自己的将星不稳,还试图用秘法干扰将星,使得将星不会坠落。这么强悍的观星能力怎么可能是本领减弱了?
天上没有对应赵云的将星?这一条倒是比较合理!我们看其他的星象的出现就知道,一定要是地位非常高的人,才会有星象预示。赵云虽是五虎上将之一,但其实赵云在蜀汉的地位和官职并不高。在刘备时期,是长期把赵云当作“护卫队长”使用的。与其他猛将相比,赵云缺乏单独领军的经验。(这一点本文也替赵云鸣不平,他的军事能力明明很好,在汉水之战还曾大败曹操,要知道能击败曹操的人可并不多啊,可刘备就是不咋重用他)
与其他四虎相比较,赵云的官职也是升得最慢的,不知道为啥。当其他原本官职低于赵云的人,都升上去了,赵云还是在原地踏步,这就注定赵云在蜀汉的官职和地位没有其他人高了,也正因如此,赵云是没有将星的。本文也是非常喜欢赵云的,但没办法,根据原文分析出来的最终结果,那就是赵云没有将星,真是让人遗憾。
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赵云去世虽然没有将星坠落的天象,但却有吹断松树的现象!这在文中还是独一份,足见罗贯中先生对赵云的偏爱。在正史中,赵云的地位官职都不高,但是在演义中,赵云却是罗贯中先生打造出来的“完美之人”,很多美好的品性都能从赵云身上发现。武力高强,为人帅气,意志顽强,忠心耿耿,不畏权势,敢于说话等等好品质集中于赵云一身。也正因为赵云如此完美,罗贯中采用折断松树来预示赵云的去世,在罗贯中的理解中,赵云就是如松树一般的人,正直、坚强,令人喜欢!
结语
演义中,关羽张飞去世,都有将星坠落,而赵云去世却是吹折了松树,一方面确实是因为赵云没有将星,另一方面则是罗贯中先生对于赵云的偏爱了,用松树来比喻赵云,赞美赵云的正直坚强等一系列好的品质。
rebeccacwj
这是小说家的夸张笔法,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老先生,用于渲染情节的一种手法。
《三国演义》为什么这么重视关张之死呢?因为关羽和张飞死的不是时候啊!
关羽之死,不仅使刘备集团损失了一员独当一面的大将,而且还因此引发了孙刘两家的一场大战。
结果,在猇亭之战中刘备反被“黄口孺子”陆逊打了个落花流水。
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彻底丧失了积极扩张的势头!
正是由于关羽之死,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并给刘备集团带来了沉重打击。
所以,罗贯中才会特意将关羽之死渲染为将星陨落!
张飞之死也同样如此。蜀汉本来就极度缺乏可以独当一面的上将之才,而张飞又素有“万人敌”的名号。
况且,张飞被人害死的时候,正值刘备对东吴用兵的前夕。要想打嬴伐吴之战,又怎能缺少像张飞这样的猛将军呢?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此外,刘关张本为“桃园三结义”的异姓兄弟,誓言“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求同年同月死”。关张既亡,刘备又岂能长久?故而,罗贯中先生才会把张飞之死也渲染为“将星陨落”呀!
那么为什么“四弟”赵云之死,作者没有继续使用“将星陨落”的渲染笔法了呢?
因为赵云不仅是善终,而且到了他的那个时代,魏、蜀、吴三国大势已定!
再也无法改变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的局面啦!因此,即便老成谋国的诸葛亮竭尽全力北伐中原,但他恢复中原的理想却终究还是化为了镜中花、水中月。
因此,在这个时候无论赵云在于不在,基本上都与大局无补了。
所以,作者才会在描写善终的赵云去世时,用了“风折树”而不是“陨将星”的渲染笔法。mouseppxiao
将星很忙啊,三国的大将太多了,能称的上英武之人的也不少,将星就忙,一次一次的掉,我猜将星掉到最后是累了,要么就是烦了,说,我歇歇吧,我不掉了。那赵云这么个人物,死,总不能没点异象吧,没有异象,不成话,将星说,你说的都对,可是我真累了,真不想掉了。天就很生气,冲将星吹胡子瞪眼,这一吹,大树折了,将星就说,凑合着吧,你看大树折了,这次就这样吧。于是就这样了。当然这些都是玩笑话,以下是严肃的分析。
其实所谓的将星落,不过是中国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一个是肯定功绩之高,将星对应着的必是奇异之人,比如关羽张飞诸葛亮,二是有感情因素在,这个感情因素很重要,尤其是对这个提问就更重要,千万不能忽视了。
什么感情呢?惋惜也!六次将星落,都是天不假年,不应该死的死了或者是死的不是时候,简单的说就是死早了。比如孙坚,多厉害一人,一代帝王之选啊,比如周瑜,周郎啊,媳妇还那么年轻,自己还那么英姿勃发,正是应该大干一场的时候,死了。比如庞统,大家对他多期待啊,死了,关羽张飞,你们死了,让大哥刘备怎么办啊,又死的那么惨,不是要让大哥断肠吗?再说,恢复汉室的大业还没有实现啊,诸葛亮就更不必说了,丞相你年龄未到暮年,你是活活累死的啊。
赵云,为什么只是折断大树呢?其实挺简单的,第九十一回,诸葛亮调兵遣将---“忽账下一员老将,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这人是谁呢?就是赵云,之后杀退西羌兵,后人有诗赞之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邓芝也说:“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
所以,赵云虽然也死了,可是他基本算是寿终正寝,虽然,英雄逝去,总是让人伤心,可是比起来那些英年早逝,七十多的赵云死,就只能折断大树,这就已经不错了。
不知道我聊了这么多,您明白了没有。
clover
另类局答题^_^
关羽和张飞都是刘备结义兄弟,在蜀汉属于股肱之臣,而赵云虽然并非刘关张三兄弟的团伙成员,但赵云的作用丝毫不逊色于关于和张飞。
纵观《三国演义》全书,蜀汉所代表的尊刘抑曹的主旋律之中,关于和张飞都是刘备的铁杆人马,自始至终都忠于汉室,然而熟读历史(《三国志》为准)的朋友们都知道,曹操、孙权和刘备三人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骂名最大的曹操没有称帝,而以“皇叔”自居的刘备却称帝了,这无论如何都是对蜀汉集团标榜“主旋律”和“政治正确”的莫大讽刺!
所以说,关羽和张飞都属于刘备的嫡系人马,刘备无论是否称帝他俩都是支持的,而赵云忠诚的是大汉王朝,刘备称帝后,赵云作为蜀汉的顶梁柱,无力回天,徒叹奈何,然而刘备称帝象征着大汉王朝的终结,赵云作为大汉王朝的最后一个拥趸,其象征意义何其巍峨?
所以说,赵云之死,也标志着大汉王朝的覆亡。
昔时威风凛凛的大汉王朝,早已行将就木,随着一阵疯吹过,折了。
如果刘备在世,是否有人提醒“初心”呢?
然并卵!
绿川小火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加上三国是一段群雄纷争的历史,为此很多人非常喜欢深入了解三国。三国演义中关羽与张飞死时星空都是有异象发生的。例如关羽死时:据记载孔明曰:“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张飞死时,刘备看到张飞的将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然赵云死时,只有风吹断大树。关羽、张飞、赵云的实力相差不多,为什么前二人死时天上都有异象,赵云没有呢?接下来本人根据《三国演义》来分析这件事情。
1、首先来分析关羽、张飞关羽、张飞、赵云,关羽是三位武将中蜀汉地位最高的武将。对于他的死刘备是非常惋惜的,甚至于罗贯中先生写关羽兵败麦城之时心中也是非常的悲凉,想要乘机承托出孔明的睿智。
孔明能够留名千古与罗贯中先生的关系是非常大的。关羽的死时的天象,孔明早已窥探出来,只不过是害怕刘备伤心故而没有说出来。不过天象这种事情谁也说不清到底有没有,接下来本人换一个方向来解答这个问题。
当时关羽对于蜀汉的作用:镇守荆州的关羽,对于刘备阵营是非常重要的。当时关羽所镇守的荆州四郡是刘备除去西川仅有的土地,因此罗贯中老先生才会让孔明看到天象知道关羽已死。关羽的死牵动着整个蜀汉政权。
蜀汉地区本就狭小,单有西川实在是难以发展。因此得到西川的后刘备,并不敢掉以轻心。可惜关羽认为汉中大胜后,曹操犹如丧家之犬,现在从另一面攻打曹操,曹操必败。这一切关羽都没有向刘备去说。
全都是由于当时刘备自封汉中王后,大封关羽为前将军,并且授予了其假节钺。假节钺就代表关羽可以自行处理荆州的全部事物,包括领兵征战。这一切都是造成关羽膨胀的原因。关羽死后荆州一失导致蜀汉只有一洲之地,对于蜀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此罗老爷子才会认真的写将星陨落这一段。要知道整个三国罗老爷子不过记载了六个人的将星陨落。
猛张飞的死的确是有些可惜,因此罗老爷子才会在《三国演义》中描述其死时的星象:其斗如大,猛然坠地。这样的星象是非常好分辨出的,按照张飞的性格以及对待士兵的残暴,得到如此下场刘备早有预言。
张飞对于蜀汉同样重要,因此罗老爷子用八字来为张翼德的生命画上了句话。可见张飞对于蜀汉的重要性。
最后来说赵云赵云的死可以用寿终正寝来说,但上述二人都是死于非命。赵云死时的异象,本人认为这甚至都不是在印证赵云身死。赵云对于蜀汉的作用同样很大,赵云死前与孔明出祁山战曹魏,都能看出其没有老,继续能够征战八方。
可惜有一点天命难为,赵云当时已经七十有余,在古代可以算的高寿。关羽的死对于蜀汉是浩劫,不单单是由于关羽的死而是背后反映出他丢掉荆州,使蜀汉发展陷入了缓慢。因此本人才会这样理解。
张飞是一个非常勇猛的将领,死前还是一位非常骁勇的猛将,可惜被下属偷袭而死,只能说他的点子太背了。
赵云寿终正寝,当然不能算作是将星陨落。
总结:关、张、赵三人实力相差不多,不过三人死的时间以及地点,让罗老爷子为他们的死添上了不一样的天象,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SunnyRenWenting
《三国演义》中,超级厉害的人物都是有将星的。
帝王系列的,如刘备、孙权、曹操;猛将系列的,如关羽、张飞;主帅系列的,如周瑜、诸葛亮、司马懿,都上应天上星宿,一旦死了,星宿坠落下来,要是机缘巧合,就能看到。
关羽死前,诸葛亮夜观天象,发现一颗星星从荆州方向坠落而下,诸葛亮大叫一声:“不好,关公出事了,七日之内必有消息。”
不光诸葛亮提前预知,连刘备也提前感知了,正所谓兄弟同心,刘备和关羽相处久了,有了心灵感应。
这天夜里,刘备做了一个梦,梦中关羽满头满脸的鲜血,亦步亦趋地跪倒在刘备床前,大哭道:“大哥,我死得好惨啊,你替我报仇!”
刘备咯噔一下吓醒了!
张飞临死前,刘备夜里心惊肉跳,睡不着觉,隐隐感觉有大事发生,他起了身,披着衣服,走出大帐,抬头一看,只见西北有个星星,大如斗,从天上一下子掉了下来……
刘备吓了一大跳,连夜命人找来了诸葛亮,问他怎么回事?诸葛亮掐指一算,叹道:“皇上,必有一大将要归天,三日之内,必有消息”,第三天,张飞的部下吴班前来奏报,刘备一见吴班,便知三弟不妙了。
刘备哆哆嗦嗦看了奏报,果然是三弟死了,刘备看了之后,一翻白眼,昏死过去了。
最后来看赵云。
赵云活了七十好几才死,算是寿终正寝,他死的时候,既没有星星坠落,也没有谁心惊肉跳,似乎不太受待见。
赵云死时,诸葛亮正与诸将商议第二次北伐事宜,忽然东北角刮起一阵龙卷风,刮断了门口松树,诸葛亮大叫不好,随即占了一卦,说道:“完了,完了,马上要死一位大将。”
有人摇头不信,不多会儿,忽然外面一阵哭声,赵云的儿子赵统、赵广披麻戴孝来见丞相。
诸葛亮大哭不已,子龙啊,子龙,你死了,我掉了一个胳膊呀!
说了这么多,为何关羽、张飞死了星星掉了下来,而赵云死了,就应付差事似的刮了一阵风呢?
我认为赵云死的时候,也有星星坠落,可是诸葛亮那晚喝罪了酒,早早就睡觉了,晚上没起来夜观天象,自然看不见将星坠落了。要知道,所谓将星坠落就是流星划破天际,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
catlaugh
没那么玄乎,演义都是老罗同志经过艺术加工了,所谓的将星陨落,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都是没影的事,这些都是老罗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进行的艺术处理,说白了都是老罗的才能,正史《三国志》都没的记载。
wangxm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分析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寿终正寝,二是集团地位不足。01.先说说去世原因
《三国演义》中将星坠落共有六次,这六次都有两个共同特点。
第一、名达天下
第二、悲壮离世
这六位分别是:孙坚(遇伏中箭)、周瑜(这个都知道)、庞统(遇伏中箭)、关羽(被擒死亡)、张飞(醉酒被杀)、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记载赵云的死因只有一句“七年卒,追谥顺平侯”,赵云属于寿终正寝,所以不存在将星坠落。
02.再说说集团地位六次将星坠落,吴国两人,一个是东吴的开创者、一个是东吴的大都督;
蜀国四人,两人是五虎将前两位,还有两人是蜀国的两位军师;
这些都是属于集团的核心人物,赵云虽然声名卓著,但在蜀国集团里面,属于围绕核心的第二阶梯,在五虎将也是排位最末。
这样的地位,加上寿终正寝,那么死前引发大树折断的异象也是很匹配的。
文/三点文墨
原创文章,欢迎关注或吐槽,带你看不一样的文化趣事。
HolybirdSeu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死去,都是惊天动地的天象产生,如关羽和张飞死去时,都是出现了“将星坠落”,但是同为五虎上将的赵云去世,为何却是“风吹折了松树”这种天象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别从关羽、张飞、赵云三人去世时的场景分析如下。
关羽之死
刘备、张飞、诸葛亮等人先后入川后,关羽是荆州留守主将,他的生死关系着荆州的得失。他在汉中之战胜利后发动了襄樊之战,先胜后败,最后败走麦城,于临沮被东吴将领马忠擒获。孙权对关羽展开了劝降攻势,但是关羽不为所动,与义子关平被杀。
在关羽被杀的时候,大哥刘备感觉“浑身肉颤”,坐卧不宁,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关羽模样的人来到身前,告诉刘备,想让刘备起兵讨伐东吴,为自己报仇雪恨。刘备想要仔细询问,突然冷风骤起,他醒来才知这是一场梦。这是演义第七十七回中关羽去世时刘备所做的梦,关羽死去,刘备是有感觉的。
第二天,刘备听到许靖和诸葛亮的对话,才知道有传言说“东吴吕蒙奇袭荆州,关羽已遇害。”诸葛亮夜观天象,看到有一颗将星坠落于荆州,预示着关羽凶多吉少,只是没有准确消息,不敢随便告知刘备。
张飞之死
演义第八十一回中,刘备夜间“心惊肉颤,寝卧不安”,于是外出观察星象,突然看到西北方向有一颗斗大的将星坠落,他便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连忙询问军师诸葛亮。诸葛亮确认道:“将星陨落,预示着三天之内损失一员上将,具体是谁,还不得而知。”在张飞部将吴班派人送表来到,刘备这才反应过来,是三弟张飞死去。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却说先主是夜心惊肉颤,寝卧不安。出帐仰观天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先主大疑,连夜令人求问孔明。孔明回奏曰:“合损一上将。三日之内,必有惊报。”
赵云之死
演义中第九十七回中,诸葛亮得到东吴陆逊大败曹魏曹休的报告后,筹备第二次北伐所用粮草。他设宴款待众位将领,商讨如何出征。突然从东北角刮起一股风,将门庭前的松树吹折。诸葛亮感到不妙,于是占了一卦,默然说道:“此风主损一大将!”
蜀将都不相信,继续喝酒吃饭。一会儿,镇南将军赵云的两个儿子赵统、赵广,求见丞相诸葛亮报丧,说他们的父亲昨天夜里三更天病逝。诸葛亮大惊失色,这才反应过来,刚刚刮了一股风,将松树吹折,预示着五虎上将最后一位赵云去世。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诸将未信。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
那么,为何关羽和张飞的死都是将星陨落,而赵云的死,仅仅是吹折了一段树?难道赵云比不上关羽、张飞吗?
其一,关羽和张飞都是被杀,而赵云是寿终正寝。
一个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被杀却是人为夺取生命。关羽是被东吴擒获,拒绝归顺之后被孙权下令处死,而张飞更惨,是在半夜三更被自己的两个手下范疆、张达偷偷摸摸混进大帐杀死的。这两人都是惨死,死于非命,连老天也看不下去了,因此出现“将星”属于正常。
但是赵云却不是死于非命,而是岁数太大了,六七十岁,再加上各种基础病,病重而亡。他的死属于正常的“生老病死”,老天也没有为其喊冤,因此只是简单的风吹折了松树枝。
其二,关羽和张飞在蜀汉地位确实比赵云高。
演义中,关羽和张飞是刘备桃园结义的两个异姓兄弟,三人比亲兄弟还亲,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在刘备建立蜀汉称帝后,他的两个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也水涨船高,相当于蜀汉的“二王爷”和“三王爷”。
而赵云是在刘备寄居在公孙瓒那儿认识的,虽然惺惺相惜,也被刘备认为是其四弟,但是和关羽、张飞这种实实在在磕头兄弟差了一大截。在刘备军中,赵云一般担任保护家眷、个人保镖等琐碎时期,没有关羽、张飞独自带兵打仗功劳大。
关羽、张飞是五虎上将之中的第一和第二,而赵云只是第三(毛纶与毛宗岗父子版本的《三国志演义》),在《三国志》和三国志平话中,赵云排在最后一位。
因此赵云身份比关羽、张飞差多了,罗贯中在天象上有所区别也是正常的。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rollinlx
关羽之死,在三国中绝对算得上是一件举国震动的大事,因为关羽之死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这直接掀开了后三国时代到来的序幕,所以,关羽配得上”将星陨落”的待遇,但是赵云与之相比,还是差了一点。
关羽之死带来哪些影响总而言之,关羽死亡之后,有大概两方面的影响。
首先,在关羽死亡之前,刘备刚刚取得了汉中争夺战的胜利,对蜀国而言,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紧接着关羽东出荆州城,在蜀汉的东线战场再次发起对曹魏的进攻行动。伴随着关羽围攻樊城,水淹七军等一系列经典操作,使得关羽威震九州。蜀汉的声势也伴随着关羽,而让天下震动。这是蜀汉最辉煌的时刻,如果关羽在东线取得胜利,那么恢复汉室江山的梦想,好像真的已经触手可及。
但是,非常可惜,关羽败在了阴谋和背叛之下。先是东吴看到有机可乘,背弃了盟约,一举偷袭了荆州城。接着又传来麋芳投降、刘封投降等消息。直接导致围攻曹魏的精兵悍将顿时瓦解,不复存在,关羽也是败走麦城,最终被杀而亡。
关羽之死很重要,因为伴随着他灰飞烟灭的还有蜀汉最精锐的荆州兵,还有刘备好不容易获得的一州之地。但都随着关羽的死亡而彻底失去。这对蜀汉政权而言,损失是巨大的。
其次,三国的格局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关羽死亡之前,曹魏政权在赤壁之战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随后曹操称魏王,这得罪了北方的士族势力,曹魏政权已一日不如一日,曹魏的强势态势被蜀汉所替代,蜀汉成为了三国中最强大的势力。曹操在面对关羽围困樊城时,面对内忧外患,已经无力排除更多兵力,甚至诞生出了迁都的想法,来避让关羽的兵峰。但是随着关羽之死,三国格局发生了变化,蜀汉开始由盛而衰,曹魏政权再次获得了三国“老大”的地位。
伴随而来的还有孙刘联合的破局,曹魏面临的外部压力骤减。在面对如日中天的蜀汉,听着“恢复汉室”的口号,忌惮关羽与蜀汉的,也不只曹魏,东吴亦是每日提心吊胆,担心蜀汉顺江东下直捣黄龙。而荆州便是蜀汉前进的,最坚固的桥头堡和军事基地,所以荆州对于东吴而言,是势在必得。但是关羽守卫的荆州固若金汤,直到关羽北伐后才出现了一线曙光。随着偷袭成功,荆州城成了东吴的囊中之物。自此东吴才算真正的拥有鼎足而立的资本,不再需要仰视西边和北边的两位大佬。
这是一失而两得的局面。所有的一切,都身系关羽一人,关羽一死,东吴与曹魏均有所得,这是他们能够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蜀汉政权的美梦,也就随着关羽的死亡,成了镜中月。所以明白了关羽的重要性,也就可以理解书中神话关羽的原因所在,“将星陨落”的待遇,关羽当之无愧。
“将星损落”并不是关羽独享但在三国中,享有“将星陨落”待遇的却不止关羽一人,还有孙坚、周瑜、庞统、张飞和诸葛亮。很奇怪是吗?全部都是蜀国和东吴,而强大的曹魏竟无一人上榜。其实这除了作者丑化曹魏的目的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每一次出现“将星陨落”,无不代表着三国格局出现一次较大的变迁。
比如孙坚的死亡,换来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彻底失败,天下开始进入到了群雄四起的格局之中。周瑜的死亡代表着东吴的军事扩张结束,陷入到了被动防守的时刻,确定了三足鼎立中一足的行程。
再比如庞统之死,换来的刘备的崛起及蜀汉政权的建立,自此蜀汉开启了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而关羽之死得到的结果便是,蜀汉政权争霸天下的美梦被无情地打破,自此失去了一统天下的资格,蜀汉开启由盛而衰之路。
最后的张飞和诸葛亮的“将星陨落”,可以说是蜀汉政权最后的挽歌,关羽张飞相继死亡,对于蜀汉而言是天塌地陷,从最强转眼跌至最弱,形势急转直下,独剩下诸葛亮苦苦支撑。但随着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汉才出现了大厦将倾之态。
为何赵云当不起“将星损落”上述这些“老炮”们自身所带来的影响,每一个都影响到了天下格局的变迁,这是他们的资本,也是他们能够获得“将星损落”待遇的屏障。
但赵云却没有这个影响力,虽然张云与关羽张飞同属“五虎上将”之一,但是蜀汉的政治格局,并没有因为他的病逝而带来任何的动荡。对于蜀汉而言,这是一个老人去世了,一个长者仙去了,如此简单,不带走一丝波澜。所以他没有匹配到“将星损落”的待遇。但他获得的也不是所谓的“风吹折了大树”,也并非如此简单。
“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诸将未信。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
这便是对于赵云死亡的交代,“庭前松树折,蜀汉损一大将...子龙休矣”。张飞与关羽均为“上将”,而赵云却是“大将”,一字之差,却天差地别。纵观三国正史亦或者《三国演义》,这确很符合赵云的真实形象。显然作者终于尊重了历史一次。在历史中,赵云的确无法和关羽张飞等想媲美,在蜀汉中,更多的相当于刘备的贴身护卫一般,独掌一军从来也没有他的份,就算是诸葛亮后期亦没有给与他这个机会。这就变相地断绝了赵云会做出影响蜀汉大局的可能,注定了他不会如张飞关羽一般璀璨耀目。
与神相比,赵云更接地气松柏在古代象征着栋梁之才,是顶梁柱。在蜀汉后期,赵云可谓是老当益壮,定军山之战,其风采不下于当年长坂坡“七进七出”之姿。此时的赵云就是蜀汉的顶梁柱,与诸葛亮协同支撑着蜀汉这座颓废的大厦。
另外,松柏树也象征着品德高尚,这与历史中的赵云,也算比较般配。奋斗了一生,默默无闻了一生,跟随刘备征战天下,无论其失意还是得意,都不离不弃,誓死护卫在其左右。
虽然没有“将星陨落”的待遇,但是作者对赵云也是非常喜爱的。对比于其他几位而言,他们是神,而赵云更多的掺杂了人间的烟火气,用现代的话讲,是个人,是个“接地气”的人。况且如果真正从内涵出发,“风折松柏”也并不比“将星损落”差。
这也算是一种“神奇”吧,比之三国其他人物,赵云也的确算上是一个传奇。
ENT
图片源自网络,侵必删!
搁浅的八神
将星坠落在《三国演义》全篇当中时不时的出现,魏蜀吴三个阵营的都有,反而是风吹折了大树,仅仅赵云独自拥有。@晴空莽莽 认为风吹折了大树比将星坠落更严重,三国里的猛将不计其数,堪称顶梁柱的人却寥寥无几。
蜀汉猛将武力的象征三国后期,蜀汉青黄不接,堪当大任的人才逐渐老死,年轻一辈的都未经战场磨砺。五虎上将里四个人都死在刘备前面,唯有赵云活到了最后,一辈子没有得到太多的重用,虽然年迈无法上战场,却成为蜀汉猛将武力的象征,其次才是魏延。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祁山。赵云并没有当先锋,因为街亭失守,全线溃败,跟邓芝领偏师徐徐而退,然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三级,有功无过的赵云也被迫降级。
诸葛亮第二次誓师北伐,万事俱备。书上记载:
“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
众人都不信,可没过一会儿,赵云两儿子赵统、赵广前来拜见,说是赵云昨夜三更病重而死。诸葛亮摔倒哭泣,说蜀国损失了一大栋梁。事实确实如此。
关羽死的时候,蜀汉只是失去了荆州,大部分兵马猛将尚存,紧接着张飞意外被害,黄忠病逝,马超病逝,刘备倒下了。刘禅登位,诸葛亮总揽全局,武将就剩下赵云和魏延比较知名,魏延非五虎将,赵云就成了整个蜀汉的顶梁柱。
所谓顶梁柱,并非如诸葛亮那般亲历亲为,而是只要活着就是精神的象征,年轻一辈的楷模,
诸葛亮很厉害没有错,蜀汉却无人可用,再好的计谋也要猛将来搭配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否则也就是苟延残喘罢了,智谋相当,武力弱项。
被吹折的是松树,四季常青,不畏严寒,孤独挺拔,朴实无华,它代表着是坚强不屈、不怕困难打倒的精神,换做其他任何的树木都配不上这位五虎将之一。
顶天立地,正是属于白马银枪大将赵云的本色。
关注@晴空莽莽,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饼饼
关羽、张飞死后,书中确实出现了将星陨落的天象,而赵云死的时候,则是一阵风把前庭的松树吹折。蜀汉三员五虎将死的时候,都“天呈异象”,但却又有天壤之别。关张兄弟“上应天星”,一代英豪赵云仅是化作一阵大风归去。勇猛不输关张,忠义比肩桃园的常山赵子龙,死后的“待遇”为何远不及关羽、张飞呢?
透过文本看本相,我认为,罗贯中其实是在贬关张而赞赵云,更是暗藏了蜀汉王朝灭亡的征兆。此话怎讲?
诸葛亮夜观天象,知关羽已死《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中写道,关公遇害后,身在汉中的刘备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关公泣告“愿兄起兵,以雪弟恨!”刘备预感到关羽要出事,便深夜召诸葛亮入宫。
诸葛亮在前往汉中王宫的途中,遇到了正要去军师府报告机密情报的许靖。许靖的情报十分令人震惊,就是荆州失守,关羽被害。诸葛亮听后,说了这样一番话:“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诸葛亮这段话如果细细想来,简直令人毛骨悚然。为何?因为诸葛亮早就知道了荆州必然失守,关公难逃孙吴毒手。同时,也佐证了后世智者,比如章太炎等人的观点,那就是诸葛亮希望关羽死。
《三国志》中,虽然有管辂这样的周易占卜大师,也有吴范、刘惇、赵达这样的占星术士,但却没有《三国演义》中以“将星”预言大将死亡的神奇星象天人。陈寿在评价占星术士时,留下了这样一段话,颇令人深思:三子各於其术精矣,其用思妙矣,然君子等役心神,宜於大者远者,是以有识之士,舍彼而取此也。陈寿是不赞同以星象占卜,来预言大事的,这样做是舍本求末,非有识之士之所为。
东晋时期的孙盛在解读陈寿对吴范、刘惇、赵达评价时,把占星术总归于六爻占卜,就是周易占卜。从正史的记载中,也没有如演义小说写的那样,能够精确地预卜到具体某一件事。所以,诸葛亮夜观天象只是罗贯中隐藏历史真相的春秋笔法,孔明先生不用“夜观天象”,他早就知道关羽必定败亡。刘备星夜召见,诸葛亮便心中有数了。但是,诸葛亮又不能明言,罗贯中便以“将星陨落”写了这样一笔。
我曾经解读过关羽之死,杀关羽者非孙权一人,包括曹魏、蜀汉方面,似乎没有谁愿意关羽继续在荆州捣乱,打破赤壁之战后相对均衡的局面,给三方局势的稳定带来重大危机。刘备集团,尤其是诸葛亮恐怕最是不满关羽打乱了隆中对所预设的战略构想,汉中立足未稳,关羽便疯狂地与孙权对抗,发起伐魏之战,两面受敌,荆州失守是早晚的事。这一点,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可谓洞若观火。
所以,罗贯中以“将星陨落”预示了蜀汉集团因为关羽的败亡,即将失去“天时”的困局即将开始。此后,张飞在阆中遇害,却是刘备看见了“将星陨落”。
张飞将星陨落,意味着蜀汉王朝灭亡书中写道,刘备要给关羽报仇起兵攻打东吴,因诸葛亮等群臣的劝说,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登基称帝,准备安心打造自家江山。但是,在张飞不断地哭求下,刘备下决心伐吴,便命张飞去阆中集结兵马准备接应。
张飞走后,这一夜却心惊肉颤,刘备寝卧不安。于是,出帐“夜观天文”:(刘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先主哪里会“夜观天文”?最后还得请诸葛亮来解读。不久,诸葛亮传来解读结果,说是“合损一上将”。果然,张飞被范强、张达所害。
《三国演义》中,也有刘备这样的“主公”看见大星陨落者,其最终的寓意,就是这个“主公”本身或有福报,或遭厄运。这一回,便是刘备自己遭难了,大军七十二万伐吴,被陆逊在夷陵一把火烧得几乎荡然无存。遭此大败,刘备病死在了白帝城。刘玄德亲见张飞将星陨落,还应在了自己身上。而且,还应在了蜀汉王朝身上。
夷陵之战本可以避免,关羽这颗将星陨落之后,刘备不仅没有立即起兵伐吴,还登基称帝。这个历史情节,也从旁暗示刘备不一定不希望关羽死,至少是并不痛惜。《三国演义》虽然演绎了历史,但在关羽、张飞之死的描述中,刘备的态度是大有差别的。
关羽死后,并没有先“报告”刘备,而是去了玉泉山,然后找吕蒙复仇。刘备也是在梦中“得知”了关羽恐怕要遭难的信息,然后,还要请诸葛亮来圆梦。张飞之死,则是做了皇帝的刘备早有预感,还亲自“夜观天文”。听到阆中有信使前来,刘备立即惊叫一声:噫,三弟休矣。
两种不同的笔法,分别描述关羽、张飞的“将星陨落”,是有不同寓意的。关羽死了,不妨碍刘备做皇帝,蜀汉王朝假如就此偏安益州,励精图治,恐怕还有继续坐大的希望,积蓄力量徐图中原以定天下。但是,张飞死了,刘备倾举国之力伐吴,假如成功,坐拥江南,必定是曹操的劲敌而加速统一的步伐。至少,不会如后来那样最先灭亡。
就蜀汉三将死亡之后的“天象”来看,关羽之死只是影响了一时时局,所以是诸葛亮“夜观天象”。张飞之死,则导致了蜀汉走向衰落,埋下了先亡于魏吴的祸根。因而,张飞的“将星陨落”是刘备亲自见到了。
张飞的将星“其大如斗”,岂不就是刘备的儿子阿斗吗?所以,刘备是看到了自己的陨落,以及蜀汉王朝的败亡。
罗贯中原著《三国志通俗演义》虽然也有尊刘倾向,但是,这个倾向是被《三国演义》强化的。所以,原著中,罗贯中对于蜀汉的评价,也隐藏在关羽、张飞、赵云死亡之后的“天象”之中。
蜀汉折栋梁,大厦将倾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中,写到了赵云之死。曹休伐吴大败,忧愤而亡,孙吴将此战报通报给了蜀汉,并主动请求两家和好。后主刘禅大喜,派人去给诸葛亮传达这一好消息。
诸葛亮此时正屯精兵于汉中,准备伐魏,听知此信,即设宴大会诸将,计议出师。忽然,“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人大惊,不知是何征兆,诸葛亮便占了一课,说道:“此风主损一大将!”
众人不信,继续饮酒,不多一会,门外通报镇南将军赵云之子赵统、赵广来见丞相。诸葛亮听说赵云的儿子来见,大惊失色,掷杯于地,说道:子龙休矣。
这个情节写得十分精简,但却把诸葛亮对赵云去世的痛惜写得淋漓尽致,读者眼前仿佛能够看到当时的情景,诸葛亮是何等悲伤。
诸葛亮为何悲伤?他在关羽、张飞死时,为何又表现得如此泰然呢?这其中不得不说诸葛亮对刘关张这个小团队的多种无奈,也不得不说罗贯中这样写,其实也是“贬刘”的另一类春秋笔法,如此三人抱团,哪能成就大业?
书中赵云之死,与后主刘禅接到东吴喜报安排在一个情节之中,其实也是赵云之死意味着什么。赵子龙曾经在长坂坡救主,也曾经截江夺阿斗,假如没有赵云,就没有后主刘禅这个蜀汉皇帝。那么,赵云死了,蜀汉后主还能延续多长时间呢?
赵云两次救主,都有张飞参与或者协助。所以,张飞将星“其大如斗”,这颗将星陨落,便只有指望赵云真正地单骑救主了。赵云这颗大树轰然倒下,“阿斗”也将陨落了。
此时,汉祚将不再延续,刘备、诸葛亮的光复汉室理想再难实现。所以,蜀汉没了将星,诸葛亮大概是最后一颗。蜀汉将星陨落殆尽,不得不“廖化做先锋”。
赵子龙是早期追随刘备逐鹿中原,定鼎三国的战将,蜀汉将星陨落,唯独留下了这颗参天大树。大风吹折了蜀汉栋梁,诸葛亮无将可用,蜀汉后继无人,最先败亡便在所难免了。
所以,仅以关羽、张飞、赵云死后的“天象”来解读,大概就是罗贯中对蜀汉王朝败亡的一条评价线索吧。
suki_adagio
你是不懂古人的说法,古人的观念和现代人是不一样的,其实静心陨落和大风刮断树枝的比喻差不多,因为这是《三国演义》。
古时候讲天圆地方,是以地球为中心的,人类就是地球的主人。而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着地球转的,星星更像人类的长明灯,所以才有了诸葛亮的禳星说法。
也就是说无论是星辰还是大风树干,都是比喻,核心还是大地,他们的地位都差不多。所以,张飞关羽比作星星,把赵云比作树枝并无不妥之处。诸葛亮在这里还自比做一棵树呢!
KKenneth肯尼斯
公元229年,对于喜欢较真儿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赵云之死,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正式开启,孙权就是在这一年称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
同年6月,诸葛亮派陈震前来祝贺并予以承认。四年后,公元233年,辽东公孙渊遣使向吴称臣,孙权加封公孙渊为燕王。
关羽的头颅被孙权送给了曹操;张飞的头颅被孙权送哪去了?不知道????️!赵云最终也没有再回到常山国……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阿里卡诺
关羽和张飞死的时候还在领兵打仗,还是将/帅,所以有将星陨落,赵云死的时候已经是退休状态了,所以没有。
sisifenglao
死时“星坠地”的人物《三国演义》里一共有八位,“时有长星,色白,有芒鬣,自襄平城西南流于东北,坠...”天有异象,长星坠地,其实是流星雨来的。我们都知道罗贯中是尊刘抑曹的。关羽无疑是蜀汉第一名将,他作战骁勇,对蜀汉忠心耿耿,然而其缺陷亦非常明显。《三国志》称他“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曾两次侮辱了孙权。将军糜芳、傅士仁“素皆嫌羽轻自己”,糜芳还是刘备的小舅子,可见关羽跋扈的一面。张飞是蜀汉第二号勇将,其勇武之名闻于当世。但他作风粗暴,不体恤部属,而且还常鞭笞所属将士。《三国志》说他“敬爱君子不恤下人”,正好与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相反,赵云值得世人称道的不仅是他超群的武功,而是他具备许多将领所不具备的美德——仁义。
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途艰险,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夫谥所以叙元勋也,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志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溺;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故特赐大将军、顺平侯。主者施行。
在罗贯中理解下的赵云是一个有智慧,有头脑,有胆略,有大战略思想和运筹帷幄能力的统帅之才。
所以他在最后这个给赵云封“溢号”中添加了自己的意愿,多加了一个大将军的封号在里面。
比关羽,赵云姿态低得多,不会随意轻视对手,更不会看低同僚;相比张飞,赵云要礼贤下士得多,从没有鞭挞士卒,这样的劣迹;相比诸葛亮,赵云更是多了几分敢于直谏的勇气,少了几分圆滑处事的“能力”。此外,赵云的忠诚、宽宏以及不求名利的大公精神,更是儒家文化体系,主流价值观中的完人代表之一。 这样的赵云,倘若不值得后人尊敬,试问又谁敢为之?
益州既定,刘备与部属打算将成都的良田美宅分给有功之人,赵云劝刘备说,百姓刚结束战乱之苦,我们不应当去占用民众的田地房屋,而是让人们安居乐业,百姓才会拥护我们,刘备觉得赵云言之有理,便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样看来,赵云是为成都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赵云还值得世人称道的是其机智与处事冷静、谨慎。汉中战役,他接应到期不回的黄忠,独挡曹兵并大获全胜;诸葛亮街亭战败,赵云断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全军损失,皆显示出非凡的机智与冷静。孙夫人跋扈,其内侍亦骄横,赵云周旋其中,处理内务有条不紊,并非常得体,其为人不仅机智而且谨慎周密。他劝阻刘备不要伐吴,公敌是曹魏,其大局观念在众人之上,是其智也。刘备去世后,赵云竭力辅助后主刘禅,力挺诸葛亮北伐,成为这一时期护卫蜀汉的砥柱中流。七年后,赵云溘然长逝,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赵云的智勇及仁义,近乎完美。处于弱势地位的古代劳动人民是非常祈盼能有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英雄的,勇武而仁义的赵云正好契合人们心中对良将理想的祈求。我们就不难想象,罗贯中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赵云的形象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一位人品出众、武功出神入化、能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旷世良将跃然纸上。
赵云死时发生了啥?
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诸将未信。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
显然《三国演义》是遵循了历史。从赵云去世时的情况来看,是低于孙坚、周瑜、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的。而赵云的真实历史地位,也的确如此,他没法跟那五位三国大咖比较。
但同时《三国演义》也描写了赵云死时的“风折松柏”的神奇。
其一:赵云属于人间,更接地气!潜台词是,承认关羽、张飞等五位的确很牛,都是天上的星辰。但赵云却属于人间的“松柏”,更接地气。
其二:赞美赵云的品德高尚!松柏自古就用来比喻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如今用在赵云身上,显然就是赞美赵云的品德,这点是符合历史记载的。
其三:突出赵云的地位!松柏是树,是所谓的顶梁柱!如今被大风吹折,意味着蜀汉顶梁柱倒塌了。
因此,虽说赵云去世时,是“风折松柏”,但显然其内涵上,要比“将星陨落”更神奇!
”星坠地”的八个人物。
1、孙坚。《三国演义》第7回:蒯良谓刘表曰:“某夜观天象,见一将星欲坠。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主公可速致书袁绍,求其相助。”……坚方欲上山,忽然一声锣响,山上石子乱下,林中乱箭齐发。坚体中石、箭,脑浆迸流,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寿止三十七岁。
2、庞统。《三国演义》第63回:却说孔明在荆州,时当七夕佳节,大会众官夜宴,共说收川之事。只见正西上一星,其大如斗,从天坠下,流光四散。孔明失惊,掷杯于地,掩面哭曰:“哀哉!痛哉”众官慌问其故。孔明曰:“吾前者算今年罡星在西方,不利于军师;天狗犯于吾军,太白临于雒城,已拜书主公,教谨防之。谁想今夕西方星坠,庞士元命必休矣!”
3、关羽。《三国演义》第77回:孔明曰:“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4、张飞。《三国演义》第81回:却说先主是夜心惊肉颤,寝卧不安。出帐仰观天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忽侍臣奏曰:“阆中张车骑部将吴班,差人赍表至。”先主顿足曰:“噫!三弟休矣!”及至览表,果报张飞凶信。
5、周瑜。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三国演义》第57回:却说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至晓,告于玄德。玄德使人探之,果然死了。
6、诸葛亮。《三国演义》第104回:却说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懿惊喜曰:“孔明死矣!”
7、刘琦。刘表死后,刘琮即位。曹操军至新野,刘琮投降,刘琦避走江南。曹操战败于赤壁后,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明年逝世。《三国演义》第53回:却说玄德在荆州整顿军马,闻孙权合淝兵败,已回南徐,与孔明商议。孔明曰:“亮夜观星象,见西北有星坠地,必应折一皇族。”正言间,忽报公子刘琦病亡。
8、公孙渊,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夺取其叔公孙恭之位,先依孙权,后结曹睿。继而对魏国不满,在辽东造反,自称燕王,改元绍汉。魏国派司马懿前往征讨,他率兵迎击,不敌,最终被司马懿擒杀。《三国演义》第106回:懿出帐外,仰观天文,忽见一星,其大如斗,流光数丈,自首山东北,坠于襄平东南。各营将士,无不惊骇。懿见之大喜,乃谓众将曰:“五日之后,星落处必斩公孙渊矣。”
油油斑马
谢邀
三国中只有这五人之死得到了“将星陨落”的待遇,他们都是谁呢?
三国演义的电视剧里,我们会看到当一位大将死去的时候,天空中会出现将星陨落的情节,可我们也知道三国时期的大将是非常多的,这种情况为什么出现的次数却不多呢?首先我们得知道怎样才能触发将星陨落的条件:必须是能力卓越的,不会有负盛名的,还得是死的够悲壮的。得到这个待遇的仅有五人,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
周瑜: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贬低了很多,性格、功绩都被贬低了,而且还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但是他确实第一个得到将星陨落待遇的名将。“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
庞统:
三十六岁死于落凤坡的凤雏庞统是一位可安天下的大才,三国演义中庞统为了让刘备出师有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当时小编在看剧的时候对刘备真是恨的牙痒痒。庞统被乱箭射死的时候,诸葛亮在完全没有任何军报的情况下,就从将星陨落的天象中得知了这个讯息。
关羽:
武圣关羽在三国中的声望可以说是威震华夏。可惜大意失荆州,在败走麦城的时候被擒,然后被孙权诛杀。这样一位大英雄自然是要享受将星陨落这个待遇的。《三国演义》第77回:孔明曰:“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张飞:
张飞的火爆性子葬送了他自己的性命,从小编看三国演义开始就感觉张飞迟早得死于非命,他对待属下实在是过于苛责了,而且毫不讲理,能动手绝对不吵吵。虽然他死于梦中,死法不够悲壮,但着实令人唏嘘。他的将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不懂夜观天相的刘备,都能联想到此天象与他有关。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卧龙先生,六出祁山也没有完成刘备的心愿,确实有些遗憾。这样一位主角肯定是要得到将星陨落这个待遇的,《三国演义》第104回:说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
最美在路上
都怪作者,笔下一走神写错了。开个玩笑。其实是:故事在罗贯中脑中游走,文字在作者笔下升化。一个破落书生,胸中有万马,袖里有乾坤。叫谁乍着,谁乍着。看吧一笑了之,千万别纠结叫汁。不值得。费脑、费时、费心思。倒不如笑看将相王候如異土,淡抹事非度此生。
椰壳沧海流浪
三国时期,是一个豪杰群立、英雄辈出的年代。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妙笔生花,塑造了一大批英雄豪杰,他们或纵横沙场,或斩将夺关,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立下了赫赫战功。对于这些英雄豪杰的死亡,作者描写则各有不同,他们或战死沙场,或病死军中,或慷慨就义,或宁死不屈,他们的死令古今无数读者无不为之落泪。但是在这其中,有八个人物的死亡,作者罗贯中却非常推崇,甚至不惜运用了“将星坠地”的手法,更是增添了其悲壮、神秘的色彩,让读者印象非常深刻
1、孙坚,(155-191),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184年,与朱隽一起剿灭黄巾军,官职为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并参加过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之战。191年,袁术派他前去攻打荆州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年仅三十七岁。《三国演义》第7回:蒯良谓刘表曰:“某夜观天象,见一将星欲坠。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主公可速致书袁绍,求其相助。”……坚方欲上山,忽然一声锣响,山上石子乱下,林中乱箭齐发。坚体中石、箭,脑浆迸流,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寿止三十七岁。
2、刘琦,(173-209),山阳高平人,荆州牧刘表之长子。刘表死后,刘琮即位。曹操军至新野,刘琮投降,刘琦避走江南。曹操战败于赤壁后,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明年逝世。《三国演义》第53回:却说玄德在荆州整顿军马,闻孙权合淝兵败,已回南徐,与孔明商议。孔明曰:“亮夜观星象,见西北有星坠地,必应折一皇族。”正言间,忽报公子刘琦病亡。
3、庞统,(179—214),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早年便以“凤雏”之名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三国演义》第63回:却说孔明在荆州,时当七夕佳节,大会众官夜宴,共说收川之事。只见正西上一星,其大如斗,从天坠下,流光四散。孔明失惊,掷杯于地,掩面哭曰:“哀哉!痛哉”众官慌问其故。孔明曰:“吾前者算今年罡星在西方,不利于军师;天狗犯于吾军,太白临于雒城,已拜书主公,教谨防之。谁想今夕西方星坠,庞士元命必休矣!”
4、关羽,(162-219),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三国演义》第77回:孔明曰:“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5、张飞,(167—221),字翼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221年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三国演义》第81回:却说先主是夜心惊肉颤,寝卧不安。出帐仰观天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忽侍臣奏曰:“阆中张车骑部将吴班,差人赍表至。”先主顿足曰:“噫!三弟休矣!”及至览表,果报张飞凶信。
6、周瑜,(175—210),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三国演义》第57回:却说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至晓,告于玄德。玄德使人探之,果然死了。
7、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琅琊人,蜀汉丞相,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辅佐刘禅,曾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皆无功,最终病死军中。《三国演义》第104回:却说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懿惊喜曰:“孔明死矣!”
8、公孙渊,(—238),字文懿,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夺取其叔公孙恭之位,先依孙权,后结曹睿。继而对魏国不满,在辽东造反,自称燕王,改元绍汉。魏国派司马懿前往征讨,他率兵迎击,不敌,最终被司马懿擒杀。《三国演义》第106回:懿出帐外,仰观天文,忽见一星,其大如斗,流光数丈,自首山东北,坠于襄平东南。各营将士,无不惊骇。懿见之大喜,乃谓众将曰:“五日之后,星落处必斩公孙渊矣。”
而赵云是正常死亡,是年老病重而死:.........时孔明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要出师。听知此信,即设宴大会诸将,计议出师。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诸将未信。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二子入见,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众将无不挥涕。前面的都是英年早逝。
蛐蛐
《三国演义》是一部作者有自己价值观的小说,里面任何情节的设置都是作者思想的反映。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的基调就是崇刘批曹,作者赞美歌颂的是忠义之士,这里面忠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忠于正统汉室,忠于汉室血脉,二是忠于自己的主公。在这个基调之下,题主的问题就不难解答了。
三国演义里面,刘备是正统汉室的代表,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人是异姓兄弟关系,这种关系甚至是诸葛亮都无法比的,这也是在得知关羽战死后刘备不听诸葛亮劝告执意亲自提兵攻打孙吴的原因。
那么赵云是一个什么位置呢?从战斗力排名上来看,赵云仅次于吕布,要比关张要强。另外关张都有明显的缺点,关羽太傲,这也是他丧命的主要原因;张飞性格暴躁,张飞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因为打骂属下被杀死。而赵云战斗力名列前茅,人长的也帅,忠于刘备,性格儒雅,可以说是个完人。但即使赵云如此完美,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也是不及关张的,应该说赵云很重要,履立奇功,但也仅次而已。在政治地位和感情上,都不及关张。这就好比一个家族企业当中,老板和他的兄弟和外聘是的职业经理人之间是的关系类似。
而将星陨落通常是用来写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去世的,前面说了赵云的政治地位不及关张。而纵观三人去世的时间节点,关张无疑对刘备更为重要,是在重要的历史关头陨落。而赵云在古稀之年寿终正寝,其当时的作用已经不甚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来探讨。
鱼晓菲
古代民间俗语曾说:“地上死一人,天上就掉下一颗星”。按照我们现在的认知,也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个世界上一天总有那么几百上千人死去,按照古人的说法,这地球上不得天天掉下数百颗星星来么?
中国古人在长时间对环境的探索和了解中,发展出来一套立身的哲学体系。当然,现在我们叫它玄学。也是根据天人感应的说法,认为人的一言一行,甚至行运命格,都会在自然大道中体现出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情,便可以断定一个人的吉凶生死。至于天星风水则更加复杂。古人认为地下九州和天上的星宿是相对应的。只要地上有重大事件发生,天上对应的星宿便会显现出来。将星的说法便是这个版本的具体化。
在《三国演义》中,有将星陨落现象的总共有六个人,第一个是孙权的父亲孙坚,第二个是周瑜,第三个是庞统,第四个是关羽,第五个是张飞,第六个是诸葛亮。这六人死的时候都有将星坠落于地,当然,形容词都是状大如斗,坠地轰然有声。
可以说,以上六人都算是三国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张飞、关羽是万人敌,孙坚被称作江东猛虎,周瑜是出了名的儒将,而诸葛亮庞统就更不必说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算下来,刘备阵营中竟然有四个将星,真不愧是《三国演义》的光环之子啊。
其实我们知道,张飞关羽、卧龙凤雏都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神化和夸张,目的就是让他们在小说里的形象更有张力。张飞、关羽、诸葛亮都曾在死后显圣,他们死的时候给一个炫彩声效,这确实不算过分。
至于说赵云为什么没有将星坠落,主观臆想的话,就是他却是比张飞关羽要逊色一些,在蜀汉阵营中的分量远没有上面两位重,所以得不到这个待遇。客观来看的话,就是作者也要讲究写作手法的嘛,总不能每死一个武将都说天上有星星掉下来了,这未免就显得有些枯燥了。所以赵云死就是大风刮断了大树,算起来曹操死的时候也才是许昌的城门无故倒塌,刘备更惨,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大的征兆。
所以,比较可信的说法就是作者想换一个表达方式,如此而已。不然,给了赵云将星坠落,你们又要问为什么马超死的时候没有将星坠落;给了马超将星坠落,你们又要问为什么黄忠没有;给了黄忠之后又要问为什么魏国五子良将没有?给来给去总也给不完,作者也任性了,说;“我不管了,赵云死的时候就是大风刮断了大树,不服你来咬我呀”!
(全文完)
猪豆的唐豆豆
三国演义中描写为国或集团壮烈牺牲的骨干人物照应将星陨落,因赵云为自然老故,所以写成照应为松干折断。愚见。
jasmin
在《三国演义》中,突然出现飞砂走石、骤雨倾盆、将星陨落,以及风折大树的场景并不在少数。就拿将星陨落一事来说,就有关羽、张飞、周瑜、庞统,以及诸葛亮等人。
那么,赵云和关羽,以及张飞都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为何关羽和张飞去世时都是将星陨落,而在赵云去世的时候,却为何仅仅是出现风吹折大树呢?
将星陨落和风折大树两种场景,预示的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前者比后者更带有一种遗憾、惋惜,以及惨烈的情绪。
我们先来看一下关羽。关羽是刘备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在蜀汉的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公元184年,黄巾之乱爆发时起,关羽便于幽州涿郡跟随刘备起兵打黄巾。在涿郡时,关羽阵斩程远志;在虎牢关之战,和张飞刘备等二人围攻吕布;随刘备驰援北海和徐州;在盱眙之战中,对战纪灵;在官渡之战中,关羽先后斩杀颜良和文丑。
赤壁之战后,关羽奉诸葛亮之命征讨长沙,对战黄忠;在刘备和诸葛亮率兵入川时,关羽成为荆州的镇守大将,独挡一面。在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下襄阳围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可谓是威震华夏,是蜀汉最为重要的一颗将星。
但可惜的是,随着曹操和孙权的暗中联合,对孤军深入的关羽等荆州兵前后夹击。关羽在求援不得的情况下,不得不败走麦城。在夜中突围到决石一带的时候,不幸被东吴潘璋部将马忠所擒,最后被孙权所杀。
可以说,襄樊之战时,是关羽的兵威正盛的时候。但就在关羽想要进一步的开拓国土时,被曹操和孙权所扼杀,最后止步于樊城,这不得不说是蜀汉的一大损失,也是关羽的一大遗憾。所以,将星陨落一现象对于带兵在前线作战的关羽来说,无疑是较为合适的。
再来看一下张飞。张飞也是刘备的老部将,义结金兰的三弟。张飞和关羽一样,都是刘备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在蜀汉的军中威望很高。在涿郡之战时,张飞阵斩黄巾贼邓茂;在虎牢关之战,独战吕布五十余合而不分胜负;随刘备解围北海和徐州;在长坂坡之战时,单枪匹马杀退许褚的追兵;在长坂桥时,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喝退曹军。
到了率兵入川作战时,平定巴郡和巴西二郡,义释严颜;在瓦口隘之战中,张飞大破张郃,稳定巴西郡;在蒹葭关之战,大战马超等。可以说,张飞在蜀汉军中,就是一位冲锋陷阵和攻占城池的猛将,是蜀汉重要的将领。
但可惜的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张飞回到阆中之后,醉酒鞭笞范强、张达两位部将,又交给了他们两个不可能在三天之内完成的任务。最后,张达二人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张飞醉酒睡着之际,直接把张飞枭首了。
对于武将来说,马革裹尸还是最大的荣耀,而张飞在还未给关羽报仇便以这样的方式被杀,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和惨烈。所以说,以将星陨落来形容张飞也是比较合适的。
至于赵云,他和关羽和张飞不同。虽然赵云的武力和关羽,以及张飞等人不相上下,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但是,赵云在蜀汉中,与其说他是一位将领,倒不如说他是一位出色的护卫。赵云单独领兵作战的机会很少,就算有机会带兵作战,但更多的情况下还是以诈败和诱敌的方式。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赵云就是刘备最为倚重的护卫,就像曹魏的许褚和典韦一样。所以说,赵云在一定程度上用将星来形容就不太合适。
而且关羽是战亡,张飞是被枭首,而赵云却是寿终正寝。在这方面上,赵云就和关张二人不同。再说,随着关羽失荆州,以及刘备大败于夷陵之战后,蜀汉的中基层将领便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而且,在黄忠和马超也去世之后,赵云便成为了蜀汉军中的顶梁柱。
在诸葛亮北伐时,年近七旬的赵云随军出征,并且在凤鸣山之战中力斩韩德父子五人,勇武依旧。可以说,赵云是诸葛亮左臂右膀,蜀汉栋梁的存在。也因此,在赵云去世的时候,被风吹倒的不是普通的大树,而是松树。
松树,有阳刚之美,栋梁之义。所以,在赵云寿终正寝,风吹倒的是诸葛亮庭前的松树,而不是将星陨落。所以说,风吹倒松树的格局并不比将星陨落的格局小和低。
bingqi
小说的三国演义作者参过军当过军官的,侧重写刘备集团是偏心于草民成功事的歌颂。
从而,曹操皇宫中官宦义子,孙权承兄业者,刘备卖草席人,孔明农村乡夫。
再看,关羽独挡荆州,不与四川来往;张飞四川守备,不掺和孔明争战;赵云刘备亲随保镖,救幼主,夺幼主,其它战不太参与,出兵征战仅后殿殿后的后勤保障部队。
长板坡被打散时,护大哥家属的是关羽,这才千里走单骑护嫂得忠义二字。
可见,刘备的贴身护卫是赵云,关羽独挡隐患处,张飞护国边靖。魏延等才跟孔明乱折腾的。
所以,赵云是国旗旗杆,死用折大树表示,关张是将星,死用坠星表示。
也就是刘备府内由赵云把护,关对东吴,张护境内安全。孔明魏延出境闹腾。
这样一列出,再看三国就清楚了。
只不过孙权邦也这样类似,仅孙权控境内,周瑜管边界,后由陆逊管边界。而曹营仅述曹操,略涉司马而已。
罗作家伟大是本未颠倒的笔法功力,即曹为主流,孙为次流,刘为未流,被罗贯中写的反过来了。
因此,现实中,三国归曹氏了,蜀刘笫一被灭,可读三国演义后仅关羽渐成神了,曹孙两邦陪祢了。神奇玄妙在这点上。
即,涉三国首先想到刘关张。宗旨由将相宁有种乎的延续。
用这视角再看水浒也草根,西游更草根,红槎述豪富衰亡。总纲旧废新兴。
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庄小妖
导语:赵云是千古名将,完美无瑕,可谓完人,是蜀汉后期蜀国的顶梁柱,故赵云将死,如风折大树。关羽张飞,虽不是完人,但都有过人之处。生前都被人敬畏如神,死后也必将为神。神居何处,天上!故而是星从天落。
关羽和张飞死时将星落,为何赵云只是大树折了?三国演义中提到,张飞关羽不幸死后皆是将星陨落,但是还有一人比这二人武功都要高,死后却只是风吹断了大树,光听就知道这个规模和气势就比将星陨落小得多了,他就是赵云。赵云是刘备手下的得力干将,为刘备建功立业一点都不比关羽张飞这两个人少,曾经也是为刘备出生入死的兄弟,他足智多谋不说,在战场上更是毫不含糊,但是为什么他死后的阵仗没有张飞和关羽二人大呢?
其实所谓的将星落,不过是中国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一个是肯定功绩之高,将星对应着的必是奇异之人,比如关羽张飞诸葛亮,二是有感情因素在,这个感情因素很重要,尤其是对这个提问就更重要,千万不能忽视了。
什么感情呢?惋惜也!六次将星落,都是天不假年,不应该死的死了或者是死的不是时候,简单的说就是死早了。比如孙坚,多厉害一人,一代帝王之选啊,比如周瑜,周郎啊,媳妇还那么年轻,自己还那么英姿勃发,正是应该大干一场的时候,死了。比如庞统,大家对他多期待啊,死了,关羽张飞,你们死了,让大哥刘备怎么办啊,又死的那么惨,不是要让大哥断肠吗?再说,恢复汉室的大业还没有实现啊,诸葛亮就更不必说了,丞相你年龄未到暮年,你是活活累死的啊。
赵云,为什么只是折断大树呢?其实挺简单的,第九十一回,诸葛亮调兵遣将---“忽账下一员老将,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这人是谁呢?就是赵云,之后杀退西羌兵,后人有诗赞之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邓芝也说:“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
昔时威风凛凛的大汉王朝,早已行将就木,随着一阵疯吹过,折了。如果刘备在世,是否有人提醒“初心”呢?我认为罗贯中想表达的意思是大树折断比将星陨落灾难更大。大树者,栋梁也,擎天柱也。在罗贯中笔下,赵云的形象是,白马、白袍、银枪、银甲、玉面,文武双全,德高寿长,能攻善守,忠上恤下,尽职尽责,能数次于败军之际全身而退,遍观蜀国大将能如此者仅赵云一人,可以说是个完人。
最后为什么不说将星陨落而说风吹折了大树,原因在于罗贯中认为赵云才是蜀国的擎天白玉柱,现在擎天柱折了,暗示蜀国开始由盛变衰,快要完了。在《三国演义》中"将星陨落"是指一代英雄人物的完结,而"大旗、大树的折断"则暗示会给军运、国运带来不良影响。
总结:六次将星坠落,吴国两人,一个是东吴的开创者、一个是东吴的大都督;蜀国四人,两人是五虎将前两位,还有两人是蜀国的两位军师;这些都是属于集团的核心人物,赵云虽然声名卓著,但在蜀国集团里面,属于围绕核心的第二阶梯,在五虎将也是排位最末。这样的地位,加上寿终正寝,那么死前引发大树折断的异象也是很匹配的。
wosdp
古人认为帝王将相与天上星宿相应,将星即象征大将的星宿。
隋书·天文志:“大将星摇,兵起,大将出。”
老罗《三国演义》中六次将星陨落,按照罗老先生“尊刘贬曹忽视吴”的创作主线,吴国两人,一个是东吴的开创者孙坚、一个是东吴的大都督周瑜;蜀国四人,两人是刘备的生死兄弟关羽张飞,还有两人是蜀国的两位军师诸葛亮和庞统;可见将星陨落都是属于集团的核心人物,赵云虽然声名卓著,但在蜀国集团里面,属于围绕核心的第二阶梯,一定程度上,可能天上没有对应赵云的将星。
老罗开篇就给了关羽一个温酒斩华雄震惊四座,特设第十八路诸侯。之后关羽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斩颜良诛文丑、襄樊之战水淹七军、降于禁杀庞德,赫赫战功死前给个将星陨落不算吹捧。
襄樊之战,关羽正在前线把曹军按在地上摩擦,却不料东吴从背后偷袭,夺了关羽的老巢,关羽本想回师救援,重新夺回荆州,傅士仁和糜芳直接放弃坚城投降,断了关羽的退路,逼得关羽选择往益州方向撤退,而这个时候,关羽已经错过了最佳撤退时间,最终被东吴大将吕蒙斩杀。
孔明曰:“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张飞与关羽同称“万人敌”,个人能力自不必说,声断当阳桥、义释严颜、大破张郃。
刘备起兵攻打东吴,张飞应率领万人,从阆中而行,与刘备会师江州。出发前,张飞手下的将领张达和范疆将张飞杀死,拿着张飞的头顺水而下,投降孙权。
却说先主是夜心惊肉颤,寝卧不安。出帐仰观天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先主大疑,连夜令人求问孔明。孔明回奏曰:“合损一上将。三日之内,必有惊报。”
赵云虽是五虎上将之一,但其实赵云在蜀汉的地位和官职并不高。在刘备时期,是长期把赵云当作“切身保镖”使用的。与其他猛将相比,赵云缺乏单独领军的经验。因此死时老罗给安排了一段大风吹射折松树的桥段。
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诸将未信。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
再者,关羽和张飞都属于意外死亡,命星陨落,也有天命不可违的意思。
星星人类
关,张,赵三人地位不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没赵云什么事。刘备称云长为:二弟。称翼德为:三弟。称赵云为:子龙。三人死后,所得封号不一样,世袭也不一样。所以,同位五虎将,但待遇还是差距很大。因此,三人之死,罗贯中写关张为将星殒落,而赵云风折大树。
徐大菁
关羽,张飞,赵云,黄盖,马超,都是超一流的武将,战斗力超标,又被称为五虎上将。
而在这五虎上将中,关羽张飞尤其重要,他俩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从一开始,甚至三国演义的第一集就结合在了一起。
其实这三个人死的时候都有预兆,比如关羽托梦给诸葛亮,张飞死之前刘备的寝食难安,如标题所说,赵云死时,风吹折了大树。
这必定是小说,而不是正史,很多小说大人物或者大事件发生了都会出现异象,这很正常,而三国估计罗贯中也借鉴了封神榜的部分思想,部分人物神话了。
那么,为何关羽张飞死的时候都会发现将星降落,而赵云死的时候没有啊。
第一,其实小说里何止赵云死的时候没有出现将星坠落,甚至民间童谣三国里的一吕二赵三典韦的二十四名将里,除了这俩斯其他死的时候都没出现将星坠落,甚至很多名将死了连异象都没有。
第二,关羽张飞被杀的时候,诸葛亮,刘备等人心里都有预感,夜观天象来着,看到将星坠落的其实也就这几个,别人不关注的或者呼呼大睡,或者根本就不认识将星的,比如我,就是看见了也不知道啊。
第三,关羽张飞死的时候天上最起码有星星,还能看,他们都属于晚上被杀的,但是更多的如赵云吕布等流,死的时候天空连月亮都没有,咋看将星坠落啊。
其实,三国演义看看也就行了,不能当做正史来参考,看三国,还是要以正史为依据的,比如诸葛亮能借东风,观天象,续命,虽然失败了,但是都是神话,迷信的说法,就像封神榜一样,小说把很多人都神话了而言。
当然,主要是三国是罗贯中写的,出现啥异象罗老说了算,要是你也写一个名著,广为流传,那么主角谁厉害,谁狂奔 那就是你说了算。
海天白云
可能是因为关羽和张飞是被人杀害而赵云是寿终正寝的原因吧。
再者,大家可以去看看三国志这个历史书,
真正的赵云在刘备的手下其实不算什么一流或者二流的将军。
赵云在刘备的手下就是一个三四流的将军或者武将。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不过是《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三国演义》将赵云的武功以及人品塑造懂得非常完美。
但是我们也需要认清楚,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中,
刘备虽然有时候称赵云为兄弟,
但是更多时候刘备还是直接称赵云为子龙,
而见了关羽张飞则是二弟和三弟,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
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也没有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写的多好。
赵云见了刘备,一直成为主公,从来没有称刘备为兄长。
当然了,我们不能否定赵云的地位。他在那个时代
也是做出了他应该尽到的历史责任。关羽与张飞
他们两个与刘备是过命的交情,可以说刘备的很多
地盘或者做的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关羽和张飞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不可能完成的。
而赵云则是半路到刘备那里的,唯一出彩的
地方我想大家也就是只是记得他拯救阿斗那一段吧。
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如果你又什么不同的观点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艾舍子
原贴:口袋妖怪草系最强!
马琪雅朵
原贴:口袋妖怪草系最强!
脉脉zerlinda
原贴:口袋妖怪草系最强!
Remember↘
原贴:口袋妖怪草系最强!
风之谷
原贴:《草房子》
slan
原贴:千草的所有小说
远行的心灵
原贴:千草的所有小说
BUGAB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