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十大步军头领仅以武功而言,恐怕不是按照武功高低,依次排列的。因而,并不是一个比一个高,从鲁智深、武松,到刘唐、雷横、李逵、燕青,前六名的排序恐怕是一蟹不如一蟹吧。
后面四位,即便是按照兄弟行序排定的名次,我认为,解珍、解宝武功差不多,而石秀则要略高于杨雄。而且,拼命三郎可以排到雷横,甚至是刘唐的前面去,有实力在十大步军头领中位居第三,如此,岂不是更符合“拼命三郎”这样的绰号?
梁山好汉在各自序列中的位置,也并不是完全依据的武功。因此,就十大步军头领而言,也就谈不上“武功一个比一个高”了,无论是倒数还是顺数,都很难得到这样的结论。
那么,梁山十大步军头领究竟谁的武功最高,又应当如何排名,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难道就只有三人得到了“善终”吗?
十大步军头领比肩五虎将
梁山排定座次后,便是按照正规的作战体系,整合和配置山寨人力资源。从这个“机构”的架构来看,俨然就是一个小朝廷,或者说是施耐庵构建的一个理想王国。原本,山寨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好汉,身上都贴着皇帝的标签。
在作战系列中,宋江把梁山的部队分为总参、马军、步军、水军、情报部队、后勤保障部队等六大序列,完全可以满足正规作战的需要。而这六大体系都隶属于“总兵都头领”,以下的各大序列主将,则基本上是平级的。
也就是说,鲁智深领衔的步军,不仅有十大步军头领,还有樊瑞等十七员步军将校,人数虽然不及五虎将、八骠骑、十六小骠骑多,但这是两大作战体系,至少从级别上来讲,并无高低之分。
因此,从十大步军头领中挑选五人,足以与梁山五虎将相抗衡。而且,我认为,鲁智深才是梁山综合战力最高的,马战至少不在林冲之下,步战却能搞定关胜。而且,此人原本就是一员边关战将,因作战勇猛而得“镇关西”绰号,是凭借武功打出来。小种经略相公有话,日后边上还用得着这个人。
鲁达-鲁智深的作战经验、实战能力,以及在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战力,都应当是超越五虎将的存在。
武松的实力有被误读之处,大多数读者认为武二郎的武功是江湖野路子。其实,武松的拳脚是“真才实学”,是跟高人学过的。张都监曾经向武松请教过枪法,书中还特别写到武松在中秋之夜,按照套路练习棒法。加之武松后来用的是戒刀,刀法也是一流的。所以,武松的综合实力应当不弱于林冲。
以这两人为代表,十大步军头领的战力就不会低于五虎将。后面的八大头领,则似乎有断层之嫌,肯定不是一个比一个高。
十大步军头领武功如何排序
鲁智深、武松二人之后,恐怕就得数到石秀了。拼命三郎原本做过羊马贩子,书中明写了他在祝家庄与孙立打了一场马战。虽然这场单挑是演戏的,书中的“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这句旁白也涉嫌后人加上去的,但石秀以马上马下都十分能打,便应当排在刘唐之前了。
假定以孙立为上限来评判石秀的武功,我觉得也就是八骠骑中游水平,不会超过急先锋索超。
孙立的武功也有拔高之嫌,毕竟,他只与呼延灼打了三十个回合。这是在车轮战的情况下,施耐庵为突出其“病尉迟”的绰号和这个绰号所隐喻的故事,设计的一场超一流对准一流战将之间的一场单挑。超一流战将之间,以五十回合决胜负,而孙立却没有打到这个回合数。
书中还有几场二、三十回合的平局,其中有两场是林冲打的,分别是祝家庄战祝龙、曾头市都曾魁。虽然是平手,林冲未能获胜,但潜台词则与呼延灼战孙立是一样的。
林冲的武功固然很厉害,但他却不是“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缺乏一个“勇”字是其性格弱点,在战场上便减损了很多战力。我估计,石秀也能在五十回合上下,与林教头战平。刘唐也能搏命,若是与林冲斗朴刀,恐怕也是个平手。
五虎将中,除了林冲能够步战而外,其余四将似乎都不具备马下挑战步军头领的能力。这些战将一离开战马,基本上就束手就擒了。以此而言,梁山马步军一流高手之间,战斗力实际上是基本相当的。
这个比较,也适合八骠骑等所有马步军对比。因而,十大步军头领之间的次序以内部排定最为准确,与马上战将对比,只能是参考因素。石秀以马战功夫仅次于鲁智深,而应当排在武松之后。因为,书中也是暗示了武松能够骑马,只是他是一个“行者”而已。
所以,十大步军头领的排序应当是:鲁智深、武松、石秀、刘唐、杨雄、雷横、李逵、解珍、解宝、燕青。
这个排序假如从后面往前面数,那就是“一个比一个高”了。
十大步军头领哪个没得善终?
《水浒传》前七十回,也就是到梁山大聚义,排定座次这里,才是施耐庵的原著。以后的故事,便都是由不同时期的作战陆续写成的征四寇。
在征四寇中,鲁智深坐化,算得上“善终”了。武松虽然折了一只左臂,却在六和塔活到了八十岁,是另一个得善终之人。燕小乙打完方腊后,便挑着一担财宝脱离队伍,到一个清净之处,寻求“善终”去了。其他几位不是战死就是病死,最悲剧的是李逵,竟然被宋江毒死,确实是“仅有3人”得到善终。
但是,这样的结局完全颠覆了施耐庵的原著精神,十大步军头领以及梁山好汉绝对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续书中说,梁山好汉打完方腊,是宣和五年九月。这处文本绝对是被篡改了的。因为,最后塞进征四寇的破大辽中,已经把时间定格在了宣和四年。中间又有田虎、王庆的故事,如此,总不能让梁山好汉在“平行宇宙”中双线作战吧。
按照历史真实,打方腊在前,北宋攻打幽州在后,童贯率领北宋军队(包括梁山部队)北上攻辽,就是宣和四年的事。所以,续书不断调整时间,把征方腊结束的时间推迟了将近两年。假如续书不被篡改,恐怕宋江在宣和四年时就被毒死了。
即便是续书不篡改时间,宋江、李逵、以及吴用、花荣等人也不可能死于宣和六年或者之前。这是因为,前七十回书中早已预设了伏笔。
这些伏笔有很多,我简单地讲两处最明显的。
第一处就是九天玄女庙故事中,宋江见到了“二龙戏水”的场景。这个场景,发生在靖康二年,也就是公元1127年之后,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坐井观天的真实写照。而宣和六年是宋徽宗的年号,对应的公元纪年则是1124年。
宋江见证了靖康二年之后的“历史”,怎么会在宣和六年时被毒死了呢?
第二处,便是梁山大聚义时,一只大金盘从西北乾方降落到梁正南方向。这一处暗示,就是北宋被来自西北方向的金国灭亡,“火德王”大宋王朝在南方落户,也就是南宋的建立。
那只大金盘化作一个火球,又化作一块石碣,石碣上便刻着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姓名、绰号,以及所对应的星煞。这就说明,梁山好汉肯定会战斗到南宋建立之时。
梁山好汉早就参与了抗金之战,打曾头市就是他们“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忠义之举。所以,施耐庵的《水浒传》假如真的有108回,则必定有梁山好汉在北宋灭亡之后,如岳飞那样抗击金兵——《水浒传》中是暗写了岳飞的。
如此,梁山十大步军头领肯定会与其他兄弟一起,完成“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忠义英雄历程,回归紫府,上应天星,他们都得当了善终。
题外的话:鲁智深是坐化了吗
肯定不是,所谓“鲁智深浙江坐化”是续书歪曲《水浒传》,掩盖施耐庵隐藏在书中的真故事而瞎编的。
上面讲到,征辽的故事是最后塞进续书的。因而,即便是续书的原著,肯定不会有宋江、鲁智深五台山参禅的情节。因而,也绝对不会写出一个比江湖术士还猥琐的假智真长老,也就不会有四句比街头算命先生还拙劣的四句“预言”。从而,也不会有“鲁智深浙江坐化”这段故事。
施耐庵在原著中,早就借智真长老,为鲁智深的结局做了伏笔。花和尚将成就“汝等皆不及他”的佛道正果,将按照“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的历程,修得五台山所有僧人都不如他的正果。坐化就是死了,一个僧人死了,很正常,所有的僧人都逃不过这一关,岂不是人人都成了正果?
鲁智深这样死掉,绝对不是善终,而是被反动续书污蔑了,他是横死,是暴亡,遭到了天谴。
花和尚命中驳杂,上应道家天星,又有佛门正果,怎么会横死暴亡呢?
鲁智深“佛道合一”,得成佛道两家正果,与武松一道,是梁山最应当回归紫府,重登琼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