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西游记——吴承恩
明
水浒——施耐庵
明
三国演义——罗贯中明
红楼梦——曹雪芹
清
SunSmile
吱吱复吱吱_吱
可以拆开来读,梁山泊108聚齐排座位那里撕开,前半部分讲的是抗争压迫,108将,将将不一样。后半部分是散,风吹鸡蛋壳,落得个卸磨杀驴的下场!一个字,惨!
zhaojie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梁山水泊农民起义的故事。
林肉丝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写的是宋朝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梁山水泊揭杆起义杀富济贫的故事。
之漾
1、《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2、文学影响:《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明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近现代以来,“四大奇书”演变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为其中之一。《水浒传》的文风、构思和理念,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东亚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如真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婀娜。(案):用“隽秀”形容“笔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来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态柔软而美好,“如斧削”一样笔直的山峰怎么能给人以柔软的感觉呢?可以把“婀娜”改为“挺拔”。
我只想在痛惜之余,说出几点希望
首先当然是希望大家(不限于知识分子,而是一切党员、团员,一切觉悟的青年和觉悟的劳动者)都应该向他们学习,特别是那些至今对知识分子还有某种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们,以及那些一味争名夺利,甚至对社会主义祖国至今还三心二意,羡慕资本主义“天堂”的人们,多读读他们的事迹。……
其次,我想说,希望一切先进分子所在机构中的党组织、每个党员以至每个正直的公民能够更多地更好地关心这些先进的人们。……
第三,我也想对活着的蒋筑英、罗健夫等同志说几句话。共产党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是随时随地准备着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利益,为了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为了十亿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切。我们不是那种认为一个大学生“不值得”为一个农民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人,那样的人,如果在别的岗位上,当然也不会冒死去抢救一个小学生,或者同一个甚至几个拿着凶器图谋犯罪的歹徒格斗。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方面。我想,蒋筑英和罗健夫都并不是必然要死(我不懂医,不知道罗健夫同志所患的“低分化恶性淋巴瘤”和蒋筑英同志所患的多种凶险疾病能不能在早期治愈,这里是假定能够)。如果他们还健康地活着,尽管报纸上不会这样大量地表扬他们,但是他们却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多更重大的贡献,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经常提倡自我牺牲,但是我们不是说一个共产党员或先进分子的生命和健康就不重要。生命和健康,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资本,它们不是属于我们个人而是属于祖国和人民的,对于党员,就是属于党。我们反对借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而损公利私,而贪生怕死,但是有了病,特别是有了严重的病,还是要治,并且要治好。
hantuwang
摄_无极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 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还有一种说法,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老妖
咕噜马
玩子iii
iargdtkm
amenisia
长篇小说水浒传的行文结构
一、高俅发迹史。高俅是《水浒传》里的恶之首,恶之源头,一切恶都象是从他那里流出来的。《水浒传》开篇先写高俅发迹史,按金圣叹的说法是‘乱自上作’。
高俅原是东京市井上专门帮闲的破落户,不务正业,专教人家子弟学坏,被人一纸诉状告上衙门,后被迭配出界。
高俅无处可投,只得来到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这柳大郎专好养闲人,便收留了高俅。后因遇大赦,高俅想回东京,那柳大郎便把高俅介绍给自己的一个亲戚董将士,董将士怕高俅教坏了自家孩子,又把他介绍给小苏学士,小苏学士又介绍给驸马,这样以来高俅象皮球似的被踢来踢去,倒被踢到驸马府里,后来又被端王相中。不久哲宗皇帝晏驾,无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议,册立端王为天子,便是徽宗皇帝。这高俅便也一步登天了。
徽宗皇帝有意提携高俅,不出半年已升至殿帅府太尉职事。书中写到四大奸臣,高俅只是其中之一,想必四大奸臣各有各的发迹史,但很可能套路都是相似的,高俅只不过起了个代表的作用而已。
在《水浒传》里有四大奸臣,《红楼梦》里有四大家族,‘四’这个数字是有喻意的,我们说的‘四方’指‘东南西北’,足以囊括天下,所以,四大奸臣也足以播乱天下。
作为皇上把国家命脉、社稷苍生随便交到一个踢足球的人手里,国家还不被他当成脚下的足球一样玩耍。国家人民在皇帝眼里只是儿戏,在高俅眼里更是儿戏了。大宋朝在这样的皇帝这样的臣子手里必定翻个大跟头。
写高俅发迹史是交待社会背景,接下来水浒的故事才开始了。
二、读《水浒传》象翻越一座大山,但是再大的山脉起步总是低的,所以《水浒传》的故事是从一个不要紧的人物王进开始的。王进引出史进,史进也不是太重要,史进引出鲁达,要紧的人物出场了。
鲁达的三拳打开了《水浒传》的帷幕,我觉得施耐庵写书写出了电影的效果。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不仅拉开了《水浒》的大幕,它还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好比楼市开张要放响炮才能引来看客,鲁达的三拳够响亮。
鲁达写在前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给书定调子。大家普遍认为梁山好汉中最能代表正义的是鲁达,因为他的故事差不多都是在锄强扶弱、行侠仗义,几乎没有负面的事情,这几乎是大多数读者的共识。他的性格率真坦荡、善良,极富同情心,因而他也代表着真善美。
把它写在前面,给书定了一个真善美的基调,他告诉我们这本书依然是在宣扬真善美和正义的,否则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宣扬残忍和凶暴,因为这本书血腥的场面的确很多,所以鲁智深放在前面有定海神针的作用。
接下来出场的是林冲,林冲是最直接的被官府逼上梁山的。林冲放在先也是告诉读者,梁山好汉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总有人要举出这样那样的例子来说明除林冲外的其他好汉都不是被逼上梁山的。其他好汉的确不象林冲看起来那么直接显眼,但大多数也是间接被官府逼上梁山的。最简单的道理是:若能安居乐业,谁愿铤而走险?
譬如阮氏三雄,若不是生存所迫何必冒险呢?而他们的生存为什么没有保障?还不是因为官府的压榨和盘剥,所以他们也是间接的被官府逼上梁山的。还有广大的被我们一直忽视了的小喽啰们,若不是官府所逼,这样多的人为什么要抛家舍业上山做贼呢?难不成做强盗还真是件美差。
通过林冲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官府的恶、上层的腐败,进一步加深‘乱自上作’的印象。林冲引出杨志,杨志引出‘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来。本书的故事环环相扣,象珠琏一个引出一个来。有了‘乱自上作’的因,才有了‘底层生乱’的果。‘智取生辰纲’是底层人民反抗上层压迫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就象个炸弹让官员们开始惶惶不安起来。
三、‘智取生辰纲’引出宋江这个大人物来,宋江是梁山上的老大,但出场方式却是最低调的,象潜伏在草丛里的猛兽,不显山不露水。
宋江引出了武松,武十回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武松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最好的风景总是在路上,所以武十回当然在中间,算一个小高潮。
从宋江开始到武松的故事,集中描绘了中低层官员和底层百姓之间的矛盾及生存状态。
宋江本人是县吏,和朱仝雷横两位都头及前来办案的何清何观察都处于体制的最低层,往上便是县令。书中写到的职位更高些的官员有梁中书、慕容知府、蔡九知府等。
武松的故事里有张督监、张团练及施恩父子等中低层官员。他们往往与老百姓之间更容易产生直接的瓜葛,也最能体现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施耐庵的一支笔从高层写到低层,从官员写到百姓,又从乡里写到梁山,从梁山写到京城,纵横南北,已触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水浒传》这本书并不只是在写英雄故事,英雄们的故事是线索,他真正要描绘的是社会,这也是一部优秀的小说最基本的功能。
坊间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水浒传》是本写黑社会的书,我倒是觉得与其说是写黑社会不如说它是在写社会的黑更准确些。
宋江去江州的路上,在梁山遇到劫匪,当然那些劫匪是他的朋友因而没有伤害他。在揭阳岭遇到黑店,差点被剥了皮。在揭阳镇遇到恶霸穆家兄弟。
在江上有张横请吃‘板刀面’兼‘馄饨’。幸好他有江湖名望,总能化险为夷,倘若是普通人,不知死过多少回了。作者也是借宋江的遭遇来描绘社会的黑暗和乱象,让我们看到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有多么恶劣,走到哪里都不安全。
而武松的系列故事里更多的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和险恶,而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不安定又是息息相关互为影响的。作者写每个人物都有侧重点,有表达的目的和方向。所以,有读者认为武松不如鲁达好,因他并不是在为别人打抱不平,这种看法太偏狭,写作者不可能把人物写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才符合真实的人性,书也才丰富多彩更立体更好看。
四、‘梁山好汉劫法场’是书中写到的第二个标志性的大事件,也直接促使宋江上了梁山,个人故事基本告一段落,梁山的故事才真正开始。
宋江上梁山以后,先后经过了:三打祝家庄、攻打高唐州、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闹西岳华山等等一系列征战,使得梁山日益壮大、威名四播。晁盖死后,宋江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在七十一回108将齐聚梁山,排了座次,梁山也走向了辉煌,《水浒传》这座大山也走到了顶峰。
不过,烟花过后便是寂寞,辉煌过后一定会有沉寂,到了山顶就该下山了,这几乎是千古不灭的定律。《水浒传》的故事也走向结局,而且是悲惨的结局。
关于《水浒传》的结尾至少也有两种。我们通常看到的是百回本或百二十回本,七十回后据说是罗贯中所续。另有金圣叹批评本,只有七十回。金圣叹认为罗贯中续本不好,因此腰斩了后几十回,最后以卢俊义的一场噩梦结局。
我觉得罗贯中的续本更合理一些,因为大部头的书不适合断崖式的结尾,好比一座大山要缓上也要缓下,而金圣叹给的结尾显然太突然了。
Amanda
1、文学的本质是人学,阅读的本质是求真。我始终相信热爱阅读的人生,一定有未来。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充实。如果教育只能干好一件事,我的指向就是阅读。如果学校只能精心设计一个地方,我首选图书馆。”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育局局长蔡建红
2、“通过名著阅读,深入挖掘文学宝库蕴含的思想观念、文化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人类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是每位教师肩负的使命。”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
3、“阅读名著最大的价值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情节,或者说对其中的某一个人物更感兴趣。而是通过这种厚重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认识社会、感悟人性,以及在获得人生启迪的时候能有更全面的思考,这是名著的价值所在。”
--西安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贾玲
4、“经典名著是历经时间检验的精品,是有营养的书籍。而想要更好地吸收这些营养,就需要充分而深入的阅读。”
--合肥市第十中学语文教师王珊
5、当前如何在各个学科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名著凝结着人类文化的精华,是语言审美思维的典范,引导学生爱读名著,指导学生会读名著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语文教学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郑旺全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名著阅读书目:高中名著阅读书目:十二部名著:
《呐喊》《边城》欧也妮 ·葛朗台《四世同堂》《老人与海》《红楼梦》《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巴黎圣母院》《论语》《三国演义》
如何阅读长篇巨著?本人通过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长期的一线教学经验总结认为,长篇巨著的阅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可以取得很好的阅读效果。
第一步裸读:所谓的裸读,就是不要去参考其他任何人的书评鉴赏,清读原文,用自己的第一感官和触角理解原著。首先,是快速浏览,根据小说大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鸟瞰全文,整体把握作品的主旨。
其次,根据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大致理清小说的结构,使作品的脉络了然于心。
第三、在浏览的过程中,注意批注精彩段落、疑难困惑点,为自己读完后赏析和查阅释疑做好准备、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尽量养成写一篇总结陈词的习惯,不管对错,只问自我,文学作品本身就给予了读者这样的自由空间。
第二步对比阅读:也就是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疑难困惑点,通过查阅写作背景,通过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对你其他人对此疑难的理解阐述,综合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切记不要盲目的跟风,独立的思想就是由此得来的。第三步品读经典:对自己喜欢的段落或章节,进行精读,从语言、内容、修辞、风格等方面多角度品读,同时参阅其他人的赏析,拓展自己的思路和眼界。1、阅读《水浒传》,请用简洁的文笔,给每一回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内容概括。
示例
2、把你所概括的章回内容,组合成一本缩微版《水浒传》,设计成一本书,开学时推荐给年级交流。
3、根据情节发展,写一个简要的框架结构:
第二阶段:品读人物(开学第一个月的阅读任务)选择《水浒传》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根据小说中该人物出现的章节,给人物写一份传记。
示例
(第一周、第二周小组选拔出优秀作品,推荐到班级;第三班级选拔优秀作品,“班级学习园地展示);第四周班级推荐2分优秀作品,年级展示。)
第三阶段:换个角度读《水浒传》、主体探究学法指导:
1、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水浒传》的文学价值等角度查阅资料,谈谈你读《水浒传》的收获。
2、小论文写作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水浒传》的理解。
提示:
在把握了整体结构,了解了主要人物和情节和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可以从研究的角度来读《水浒传》,以“领袖”为纲,研究他们的领导策略,思考农民起义军的发展历程,思考“水浒”英雄悲剧的原因,思考“水浒”英雄的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
幻想1°
说句实在话,以我个人观点,让中学生读《水浒传》原著全书,是一条非常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成人阅读此书都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
对于中学生来说,读《水浒传》原著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
一方面学校明确要求阅读原著;课本中也有原著片段,只有看原著上下文才能更好领悟;而且生活中人们也常常提到水浒的一些人物故事,阅读原著确实更有助于自己变得“有文化”。可另一方面,《水浒》原文有大量未成年不宜的内容,也有不少令当代读者感到费解甚至阅读困难的文字。
我的一位朋友就曾困惑过,她家孩子上中学,老师要求孩子读《水浒》原著,最好家长给指导一下。其实她作为家长根本没读过,结果一读才发现根本读不进去,这还怎么指导孩子。
不说今天,在古代《水浒传》原著也长期是一本禁书,不但其中充满了血腥杀戮,更充斥着蔑视王权、国法的内容。与当时的主流价值观非常不容。有书评者甚至说,施耐庵因为写了这样一本书,导致子孙后代出现残疾,甚至是断子绝孙。当然这样的书评应该出于杜撰,因为施耐庵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考的人物,但评论者的憎恨之情是溢于言表的,那就是他认为《水浒》一书诲淫诲盗。即便是小说最后通过宋江接受招安为国效力,把一些恶劣的行为给“找补”回来了,但谁也都明白,书中对暴力、色情、犯罪的描写渲染极为露骨。
所以,民间一直有俗话“少不读水浒”。少年男子,血气方刚,心智却极不成熟,社会阅历甚少,当他接触到这样一本书,难免不会对书中的“英雄”心生效仿之情。梁山好汉们固然有像鲁智深打抱不平拳打镇关西这样的侠义之举,但也有李逵向看热闹的无辜百姓排头砍去的血腥残暴反智,更有十字坡孙二娘张青贩卖人肉包子这种赤裸裸的犯罪,还有杨雄石秀用残忍的私刑处置奸夫淫妇……
就如同当年《古惑仔》《英雄本色》会让一些小年轻儿以为参与黑帮砍砍杀杀就是英雄,《水浒》原著对过去的青少年一定也起到的是同样的示范作用。
今天,让一个中学生去读这样一本书,你觉得他是在读名著,可他没准只是在看变态而扭曲人性,在观摩赤裸裸的犯罪。家长,都难以接受,或者无法理解的一本书(其实也包括老师),让孩子在没有任何指导和屏障的前提下去读,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那么,我们,特别是中学生想要了解水浒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就没必要做到“水浒通”,你又不做研究,高考又不要求默写,通它干嘛。知道其中一些经典人物和经典故事足矣。
这完全可以通过阅读青少年版水浒、看小人书(连环画)、听评书、看影视剧来获得。过去,绝大多数人也是通过戏曲、评书这些曲艺形式来了解《水浒》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影视剧对原著改编、妄解、甚至歪曲的地方比较多,不要以为影视剧的内容就是原著的内容,而其他几种形式,对原著的忠实程度较高。
最后,给那些真想“进阶”成为“水浒通”的成人朋友提一些建议:
首先应完整阅读一遍原著,对这部书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并且体会到了文笔中的一些趣味。
其次,可以看一些评论水浒的书籍和相关文章,最好是看与原著内容贴合度较高的解读,如介绍水浒与宋代历史、水浒与民俗、水浒文笔描写方面的文章。对于那些过于主观的解读,如用阶级分析、梁山兄弟阴谋论等作为指导思想的文章要慎重阅读。
然后,可以再看《水浒传》的汇评本,看看古代读书人是怎么点评这部书的。注意,尽管“金圣叹评本”最为流行,但它不一定就是最佳点评本,反倒是李卓吾、袁无涯的点评本更中立而到位。读书,要慢慢培养起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可人云亦云。
此外,头条号作者群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作者群,其中点评水浒的文章也有很多,这里的文字又不同于学术文章那样深奥刻板,更注重个性化和可读性,爱好《水浒》的朋友们也可以参考阅读。
方坤
《水浒传》是一部惊天大书,绝非一般的长篇小说可比,其中隐写的故事绝对不亚于《红楼梦》。同样,《水浒传》还是一部残书,只剩下前七十一回(楔子算一回),比《红楼梦》还少了九回。《红楼梦》疑似被高鹗续貂,《水浒传》则被几个文人以狗尾草接续,诸多故事伏线都已经无法探寻。
如何成为“水浒通”与如何成为“红楼通”一样,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且难以得到终极答案的无解难题。绿野老道通过对《水浒传》文本的细读,从历史、宗教、人文等多个层面,似乎掀开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窥探到了《水浒传》的真容。此处,借题主之问与同好者分享。但是,本人绝对不敢自称“水浒通”,只是交流一点读书心得而已。
施耐庵博学广识,历史积淀非常深厚先来讲一个与地理有关的知识,让我们见识一下施耐庵的学问。
且说宋江兵打高唐州,遇到会道术的高廉而无计可施。无奈之下,只得派戴宗、李逵去蓟州二仙山搬取公孙胜。《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的事情,此时的蓟州是在辽国的疆域之内,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乃方外高人,居于“境外”修行没有毛病。但是,病关索杨雄竟然是蓟州两牢节级,石秀杀裴如海,时迁闹翠屏山都发生在敌国境内。
于是,有读者便质疑,施耐庵的地理是体育老师教的,为了小说情节需要,胡乱瞎编地理位置。
其实,不是施耐庵的地理是体育老师教的,而是我们没读懂《水浒传》,或者说,知识水平远远够不着施耐庵。
蓟州大致在天津的北边,北宋时属于在辽国版图之内,施耐庵写杨雄做了蓟州两牢节级,文本上确实有问题。但是,这里却隐藏着一个历史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几乎被所有的读者所忽视。
北宋建国后,一直对燕云十六州耿耿于怀,“复燕”梦想一直萦绕在北宋历代君主心头。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后,立下规矩,凡是复燕成功者,一律封王。宋徽宗时期,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在金国的帮助下,得了幽州。于是,带兵长官童贯便被封为“广阳郡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册封为郡王的太监。
正是因为北宋朝廷时刻想收复燕云,便不断的制造舆论,增强自信,早早的把这些州郡作为北宋的行政管理区域。北宋初年,命武臣遥领未统一地区州府防御使、团练使、刺史,叫做“遥郡”(见宋史·职官六)。
蓟州在《水浒传》中,便是一个“遥郡”模式,施耐庵通过这样一个符码,真实的反映了历史的状况。
从“遥郡”这个知识点来看,施耐庵的文化修养深不可测,为做《水浒传》不知读了多少书。
绿野老道自幼读《水浒》,直到在今日头条写这部著作的评论时,才真正的深入其中,阅读了大量的史料,窥探了《水浒传》的冰山一角。在这部著作中,施耐庵对《宋史》、挥塵后录、东都事略、大宋宣和遗事、续资治通鉴长篇、《三朝北盟会编》、《夷坚志》……等等史籍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水浒传》中的故事与这些历史史料中的记载在很多重大节点上完全可以重合。
因此,要做“水浒通”首先得读懂《水浒传》。要读懂《水浒传》,就得多涉猎历史知识。读一部书,学更多的知识,事半功倍,即便做不了“水浒通”,也是大有益处的。
不可读无头无尾的《水浒传》读《水浒传》,首先得搞清楚版本问题,否则,即便熟读也难以读到深处。甚至是被删改得面目全非的版本所误导。《水浒传》的版本源流比《红楼梦》还复杂,一篇短文绝对讲不清楚,此处只做简要介绍。
大体而言,施耐庵在洪武初期完成著述,直到嘉靖年间才刊印,期间靠传抄流行于民间。而嘉靖版则是一个残本,据说只剩下五回书。现存最早的版本是万历年间刊印的天都外臣序本,几乎于此同时,还有一个容与堂本。这两个本子实际上已经是腰斩了的《水浒传》,前七十回半是施耐庵的原著,此后,便是续书了。续书也是陆陆续续完成的,清初时曾单行刊印,名后五才子·征四寇。
征四寇之所以单行刊印,是金圣叹批注《水浒传》时,认为是罗贯中丑态百出的狗尾续貂,因而,挥刀将其斩掉。不过,金圣叹之后,又将续书与原著合订,成了“水浒全传”。
现在的通行本大致采用的是“天都外臣序本”或者容与堂本,其中,还插入了余象斗不知从哪里搞来的田虎、王庆故事,总共一百二十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金圣叹批注的贯华堂本是主流版本。迄今,《水浒传》依然还在被删改,“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已毕。”之前的一大段文字被删掉了。
这段文字被删掉,等于将《水浒传》斩首,没有了“首级”便没有了思想,施耐庵的创作思想被无情的斩去。
在这段文字中,施耐庵基本上阐明了“替天行道”这个主题,更抒发了借古喻今、以古讽今的家国情怀,是《水浒传》提纲挈领之所在。
在这段文字的开头,施耐庵就希望“天下太平”。赵匡胤“顺天应命”,从道家雷部下界,结束了五代纷争,迎来了“天下太平无事日”。施耐庵说,赵匡胤是“霹雳大仙”下凡,寓意就是秉承天道、替天行道。所谓“天道”,其实就是“天下太平无事日”。
这一情节在“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有照应,九天玄女曾经帮助皇帝战败蚩尤,是道家最高阶神。宋江则是道教紫府中的妖魔,到还道村接受九天玄女“替天行道”的使命,也是要还天下以太平。所以,梁山好汉大聚义对天盟誓,便是要“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水浒传》被斩首、被腰斩,这样的主题便无法得以体现,不知此书版本,就等于读了一部无头无尾《水浒传》,做“水浒通”大概是没指望了。
那么,是不是连同征四寇一起读就是全本《水浒传》了呢?这样更糟糕,因为,征四寇是彻头彻尾的反《水浒传》续书,比《荡寇志》还要厉害。那么,怎样读到全本《水浒传》呢?
《水浒传》寓意深刻,充满豪情从两个“替天行道”代表人物来看,施耐庵明确的表达了反皇帝的主题思想,赵匡胤结束五代战乱,宋江则结束宣和年间的乱象,达到“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聚义目标。这个主题分明就是反皇帝的,而且,施耐庵在书中以非常多的情节,表达了这个主题。
但是,正如上文所讲的,施耐庵创作《水浒传》参阅了大量历史史料,其重大事件及重大节点,都与历史相吻合。举例说明:鲁智深的禅杖重六十二斤,讲的就是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放出妖魔,六十二年后的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江起义爆发,梁山开始大聚义。
而在鲁智深的故事中,以鲁达、金翠莲、赵员外事,隐喻了导致北宋灭亡的宋金海上之盟这个历史大事件。
也因为是本历史而创作,施耐庵不能背离历史,创作一个推翻北宋王朝的梁山故事。在这样两难的创作过程中,施耐庵便把赵匡胤的替天行道扩展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宋江及梁山好汉将按照这样一条道路,完成《水浒传》故事。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上山之前的行为,多为现在的读者所诟病,杀人放火,拦路抢劫,黑帮林立,甚至下蒙汗药杀人卖人肉馒头。其实,这便是施耐庵的立意:宋江首先“还道”,然后,率领梁山好汉“行道”,妖魔-还道-行道,这就是梁山好汉故事的主旋律。那么,梁山好汉到底要行怎样的“道”呢?
首先,反贪官反皇帝。晁盖劫取生辰纲便是反贪官的重要一笔,宋江打下高唐州,则把晁盖的行动向前猛推了一步。接着,梁山好汉击溃呼延灼,矛头扎向了朝廷奸臣。因为呼延灼,引出了梁山与三山联合,打破青州府,棒杀宋徽宗的舅子慕容知府,战火烧到了皇宫内院。
其次,抗金兵抵外侮。荡平曾头市,活捉史文恭这个故事就是梁山好汉抗金的前哨战,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终极之战的预演。《水浒传》若不是在万历年间被腰斩,必然有梁山好汉抗金的故事。梁山两次攻打曾头市,照夜玉狮子便是梁山后来抗金的重大伏笔。
这匹千里战马原本是金国王子的坐骑,最终被梁山所得。失掉这样一匹战马,金国王子难道就忍气吞声了?恐怕不会,历史上,灭掉北宋,制造靖康之乱的,是斡离不(完颜宗望),此人就是金国的一个王子。照夜玉狮子的寓意已经不是一匹战马,而是梁山好汉抗金的重大标识。
那么,梁山好汉能不能坚持到抗金的历史时刻呢?书中也有伏笔,显示靖康之乱时,梁山好汉将大有作为。这个伏笔就是靖康之乱的隐喻“二龙相戏”,宋徽宗、宋钦宗坐井观天。
施耐庵将在七十回之后的故事中,继续释放梁山好汉的万丈豪情,宋江骑着照夜玉狮子与金国王子对阵!
理清前七十回中的主题思想,沿着施耐庵尊重历史的创作特点,以及书中的重大伏笔,才可读到《水浒传》之“尾”,达到“通读”的境界。
《水浒传》思想超前,预言惊天在这部著作中,施耐庵除了表达“反贪官、反皇帝”主题思想外,还非常早的提出了“佛道合一”的宗教主张。这个问题绿野老道有专文论述,在此不再啰嗦,只讲一讲“晁宋一体”这个被误读很深的符码。
梁山不存在任何帮派、山头矛盾,更不存在晁宋之争,晁宋本是一体。
晁盖绰号托塔天王,出自佛教毗沙门天王,也就是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四大护法之一。但是,晁盖作为东溪村保正,却在山上建了一座灵官殿。灵官则是道教最大的护法,庇佑着东溪村。施耐庵以刘唐为线索,把晁盖与劫取生辰纲事连在了一起,有道教大护法,劫取生辰纲不仅伤害不到佛教护法,还将保护道家妖魔去梁山聚义。
宋江则是道家紫府的天魁星,负责召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聚义。但是,宋江的家中则供奉着三世佛,受到佛门的庇护。
晁盖、宋江是梁山佛道首领,相互救援,相互庇护,本是一体,施耐庵以这两大人物,来寄托自己的宗教思想。同时,严厉抨击宋徽宗“崇道抑佛”,破坏佛教的失道之策,可谓寓意深刻,思想超前。
贯华堂本“楔子”中,施耐庵预言了大明王朝的结局,简直就是超级神准,惊骇天人。
“洪太尉误走妖魔”是“误走”,真正放走妖魔的是张天师。龙虎山上清宫道士按照张天师的设计,牵着洪太尉的鼻子,让他在龙虎山上遇到了后来在少华山占山为王的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六十二年后,这两人与朱武聚义,便是朱元璋与徐达、常遇春携手建立了大明王朝。此话怎讲?
误走妖魔的,为何就是“洪”太尉,而不是张太尉、李太尉呢?因为,施耐庵要把朱武、洪信这两个名字组合起来,隐射“朱洪武”。
洪太尉之所以去江西龙虎山请张天师,是因为京师发生了瘟疫。其实,查宋仁宗嘉佑三年的记载,这一年只有一次洪灾记录,根本就没有瘟疫。之所以是嘉佑三年发生瘟疫,原因是这一年王安石奉调进京,做了度支通判(相当于财政部长)。王安石到任后,立即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这便是熙宁变法的发端。施耐庵没有评价王安石的新法,而是以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以及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文彦博来隐喻北宋的党争。
史家评价,宋徽宗、宋钦宗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宋神宗时期出现的党争,才是北宋走向衰亡的转折点。
施耐庵以此引出朱洪武、徐达、常遇春,是对大明王朝的不满和预言。施耐庵早年曾经投奔张士诚,而灭掉张士诚的就是徐达、常遇春。虽然,施耐庵的预言带有很深的个人情结,但是,历史却令人惊奇的印证了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的隐喻。
大明实亡于万历,万历朝有张居正变法,把明朝党争推向了高潮。而万历庙号也是“神宗”,在明朝十六代皇帝(不含南明)中,神宗朱翊钧排倒数第四。再数一数宋神宗的位置,不偏不倚,正是北宋九代皇帝中的倒数第四位。
更令人惊诧的是,北宋亡于女真,大明王朝之后,女真之一部入主中原。
这便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反皇帝一直反到了朱洪武头上。续书征四寇则反其道而行之,美化了宋徽宗,让施耐庵这部伟大的著作变成了“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宣扬投降的反面教材。
辨析版本、对照历史,细读文本,探析施耐庵的创作思想,才能读到真正《水浒传》。虽然不一定能做到“水浒通”,但确实很有味道,很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