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形容艺术和品质的词语
GZ_蒙查查
Peggy
hch
原贴:关于和雅的古文
yoocy
原贴:古文和文言文一样吗
731panda
原贴:古文和文言文一样吗
季研
原贴:著名古文
xiaoqiao1231
原贴:著名古文
濬濬
rishiminn
原贴:古文文章
美丽城市
原贴:古文文章
贝都因
原贴:古文和文言文有区别吗
黄金烤芝士
gwstudio
monicasy
一要懂得:之乎者也焉夫等用于断句的字。二要懂得:古文的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三要懂得:古文的语法,如宾语前置,介宾倒置等。
把这三者学好,再学习古文就可以迅速提高了。
袁圆
想提高文言文水平的方法极多,因人而异。
首先,你得热爱文言文,对文言文抱有强烈兴趣,不能一见到文言文就头大;
其次,持之以恒,不轻易中断。天天抽点时间,适当地读点文言文著作,小说丶诗歌丶散文丶辞赋、经史之类的,有空就看看,对提高文言文水平帮助很大。
再次,学习古汉语语法。
最后,抄读。古文观止、杨伯峻先生译注的古籍,文化价值高,信息量大,不怕烦的话,将这些书抄读一遍,会很轻松地过了文言文这一关。
云卷云舒
实践出真知。文言版四大名著读一遍,手头放一本文言文词典,绝对有效。我只有高中的时候有文言文学习经历,但是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读了好几套文言文书籍,基本没什么障碍,关键我是个工科生。所以,找一些历史书,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慢慢就会积累起来的。
星星星-空
为什么要阅读古文?
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歌的评论:“歌星是你们喜欢听什么我就唱什么,歌手是我唱什么你们就喜欢听什么”,这就是说有了实力,做相类似的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对于老师来说“要给孩子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举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学习古文会对我们的阅读产生很大的影响,熟练阅读古文后你再阅读其他文本会相对容易很多。
流传至今的古文作品,经过了历史和时间的大浪淘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阅读这类型的书籍我们会很有收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那么如何提高阅读顾问的能力呢?
小编有以下建议: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是我们粗略了解作品的第一步。阅读任何文学作品,去了解一下作家的生平和背景,会帮助我们了解这本书的创作意图。
古今同心,时代背景不一样了,但放在现在来看有很多共同性。我们通过古代人的经历,获取解决当代问题的办法又或者有所启示。
这是小编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因为经典书籍,精读一本书胜过你阅读好几本书,反复阅读后,量变产生质变,你会发现自己突飞猛进。
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比如故事性强的书,这类书籍生动想象,我们也更容易猜测文中大意。
三、踏实积累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文言文的理解,难就难在不会翻译,因为我们平日里经常用白话文,对于古代一些字词的翻译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熟记一些固定句式,熟能生巧。这是最辛苦的步骤也是最关键的部分。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十分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毅力。
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们在背诵经典的过程中,培养出自己对于古文的语感。体会作者所要传达出的感情。
五、进阶阶段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古文的语感,我们可以选择稍微难一点的作品。不断提升自己。让阅读古文成为一种本能。在阅读原文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体会,在和作者的不断交流和碰撞中想成自己的三观。
理论加实践什么意思呢?咀嚼出奇迹,阅读没有捷径,必须踏实学习。
有了以上的基础,阅读不仅仅是文言文了,什么书都可以读。长时间的积累,甚至可以看没有批注的文言文。
更甚者,可以自己尝试写古文。
阅读古文可以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阅读中遇到困难,还会磨砺自己的心境,让自己做事多一份耐心。
做事情总是先难后易,一起阅读古文吧。
ffita
题主提高古文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是阅读无注释古籍。如果题主的古汉语功底一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 借助阅读有注释的古汉语文章,积累古汉语常用字的用法,熟练掌握古汉语的语法特点。推荐书目: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共四册,最权威、最全面。这四册书能认真学习且熟练掌握了,你的古汉语基础就很牢固了。注意做好笔记以便对照查找。2 尝试翻译一下古汉语文章。选择一些有注释的古汉语文章,不看注释和译文,可以借助《古汉语词典》,尝试翻译一遍,然后对照注释和译文.找出自己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分析原因,做好笔记。推荐书目:古籍出版社的《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如果觉得这些都是大部头书籍,太多了,可以选择《古文观止》或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作蓝本。3 《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是必须要读的,只有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风格特点,才能更好的阅读理解相关的作品。4 如果题主要阅读的古籍涉及专业领域而非文学作品,那就需要准备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和专业的辞书了。如果题主有较深的古汉语功底,那么只需要借助各种词典、辞书、释义进行大量的比较阅读,不断积累就可以了。见到文章的足够多,各种古汉语语法、词法自然熟记于心,阅读能力自然不断提高了。《古代汉语词典》《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经籍籑诂等工具书是必备的。
剩下一缕阳光
当然有,虽然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但大概次序是一样的,我谈一下个人体会,供您参考。
1.要提高古文阅读能力,首要理解古汉字。先简单说一下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吧。人文初祖黄帝命仓颉依照八卦符号造字,那时的字很少,有史学家估计有一千个左右,笔画也比较多。随着时间推移,字数也越来越多,笔画也越来越简单,直到始皇帝统一文字,汉字在华夏民族范围内统一使用,为文化统一,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越往近代,汉字越越来越简单,字数也越来越多。最新版的词典收录了近四万字。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收录一批新字。
在古代字数少,就意味着一个字有好几种意思,也就是一字多意,虽然给阅读造成一定困难,但也锻炼提高了读者的能力。所以古文很简练。现在的文字多,一个概念要用很多个字来表述,很容易理解,当然话也就越来越多了。
正是因为文字的简化,我们慢慢丧失了阅读古文的能力,所以对古文感到艰涩难懂,也就不愿意学习了。但古典典籍中蕴含了极为珍贵思想智慧,如果不能继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确实愧对先人。
2.现在说说阅读古文的事。我的心得是,先可以从近代编辑的古文集辑开始阅读,毕竟晚清民国时代的古文和现代白话文最接近。有两本著作可以参考,《古文观止》和《经史百家杂钞》。第一本在民间流传很广,第二本主编j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内容也更丰富。
在阅读时可以先看一些译注本,明白一个大意。然后再看原著,对不懂的地方要多琢磨,多看几遍就差不多了。
这两本书读完之后就可以看明代,宋代的著作了。个人首推船山遗书全本。王夫之太厉害了,他是湖湘文化的奠基人,他影响了曾国藩,曾国藩影响了梁启超,梁启超影响了杨昌济,杨昌济影响了毛泽东。
如果能读懂读通船山遗书也就很好了。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涉足更多的古文著作。因为,王夫之几乎对所有经典都有研究,算是一位文化集大成者。
在通读之后,你就可以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作家,喜欢的著作深入研究。
3.古文阅读时,选择什么本子和出版社就比较重要。个人选的较多的是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国书店和上海古籍的本子比较多。
陈小二
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其实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看的是有标点的,简体字的,横排版的文章,比起竖版繁体字没标点的文章要容易多了。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应该没有障碍。
如果中学语文没学好,读古文有障碍怎么办呢?首先是培养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先选一点浅显易懂的有趣的文章读。如初中课文的黔之驴、口技、卖油翁等,还有就是一些著名的文章如《出师表》、岳阳楼记,这些文章建议多读会背,背上十几篇,几十篇,基本语法、常用虚词就熟悉了。
第二要掌握点语法知识,如判断句、倒装句、疑问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句式,还有词汇的多义、活用。还有一些文化知识。
第三是坚持,无论做什么都要坚持,读古文也是如此。有一个计划,先把中学语文书上的文章读完,再把大学古典文学作品读完,继续读《古文观止》、《史记》、《汉书》,至于有人建议读“四大名著”,那是开玩笑的,“四大名著”不是文言文,是“古白话”,靠那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是缘木求鱼。
开始阶段读不懂的可以读文言白话对照版的,读一段古文看一段翻译,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看,不要囫囵吞枣。最好先看注释再看翻译,因为注释有语法解释的,更容易理解。
汉字是世界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现在还能认识,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标志,也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题主有这个想法是十分可喜的,望继续努力,加油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