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剧本大纲
赫鸣
悟空
曹思宇
Allegra
跟话剧剧本格式一样就行,国内即便专业编剧也很少有能按单栏格式写影视剧本的,能写成话剧那样就算标准了。
格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小说改剧本要注意的几点,因为小说是文学,电影是画面艺术,表现方式不同,小说以文字为媒介,所以有时候想表达一种感情,可以直接以一个形容词表现,但电影就不一样了,比如小说中一句话:屋里的气氛很紧张,你在电影剧本中就不能简单这么写,对于电影来说,什么叫屋里的气氛很紧张?小说中一句话就说明白了,电影是画面语言,所以要用动作和情境这类可用画面表现的故事元素去表现。还有就是不要台词太多,台词的繁多绝不是一般编剧能驾驭的,一部电影台词越多对编剧要求越高,影视剧本对于台词的部分是很有限制的,毫无意义的台词不要设计,能用动作表现的尽量用动作表现,动作的表现力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台词无法比拟的。因为是画面为表现的形式,所以台词必须要少,倘若你的剧本里全是台词,那观众听广播或看话剧就行了,还是实时表演,表演完还能跟主创演员交流,还看什么电影?
原贴:微电影剧本的剧本格式
mengruier
写身边的事啊,去年我们社团的就是写的身边的事,很多事组合成一个大话剧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感动了很多人,有人说俗,对,不过你要是把俗的东西,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写出来,写好了,演好了,那你就成功了,要感人,感觉一定要实在,大学生身边基本上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小说,不信你试试!
不过有些东西还是有必要先准备一下的.
1 给自己想写的东西定一个大纲;有一个大的框架之后,再往里面添东西就比较容易了.
2 有大框之后就浓缩小故事,什么是话剧,其实话剧什么都不是,只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小故事,为什么它叫话剧呢?因为它是话剧团演的,哈哈,开个玩笑!
3 有大框,有故事,剩下什么,就是精练,记住,前面的都是粗枝大叶,现在开始就得分工细化了,把一个个小故事有条理的,有逻辑的排列下来,有创意就不要犹豫,先写下来再说,把感觉啰嗦的地方删减,把语言精练,精练到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符合这个角色的性格(每个角色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是好还是坏,一开始最好就想好).
4 在你修改完第三遍的时候,你就可以把它拿给你的朋友们看看,看他们看不看得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把意见回收,加工,整理!
5 保证演员一人一个剧本,同时告诉他们,可以根据自己讲话的习惯更改自己的角色语言,不过要把更改过的地方告诉有对手戏的朋友和导演.
6 开排吧,中间会发现很多小问题的,不要怕麻烦,剧本直到开演前一天,才能最终定稿,然后存入剧团档案!
有点啰嗦,谢谢观看,哈哈!
cxmklkl
边_走_边_忘
基本格式如下:
1、首先要写出时、景、人。
2、在描写情态时,先用△(三角式)符号放在前面。
3、对白是顶格写出人物简称,然后加上∶(冒号),剧本跟小说不同,剧本的对白不需用引号。
小说的对象是读者,但剧本的对象并不是观众,剧本是写给编导、导演及演员看的,所以编剧写剧本时都会用上些术语,这主要是为了让导演及演员易於理解编剧所联想的图画,提供拍摄画面的影象意念让编导及导演参考。
剧本分类
随着微电影不断的发展,微电影剧本的分类也越来越成熟,从单一的电影剧本创作转向微电影剧本的分化,比较时尚的分类有爱情微电影剧本,励志微电影剧本,感人微电影剧本,现实微电影剧本,广告微视频剧本,到越来越细化的单个分化,微电影剧本的不断分化,也正是说明了微电影的发展越来越走向市场化,正规化。
微电影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1万到数万元/部)”的视频短片,内容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由于这类短片较之电影作品,门槛低、参与度高、传播效率高,在京沪领一时风气之先,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以著名导演贾樟柯为例,其团队没有拍摄进入电影院线的大片,而拍摄了50多部微电影,但是此种艺术形式在京沪广之外的城市尚属少见,在人人都是导演、人人都是主角的网络互动的时代,微电影的特质导致其在网络时代势必兴盛,也成为文化市场新的业务增长点。
原贴:微电影剧本的剧本格式
ghislain
冰淇淋蛋挞
多拉啦啦啦
mex2328
原贴:微电影剧本的剧本管理规定
茕茕的星星
热茶
原贴:微电影剧本的剧本分类
※卡洛儿※
原贴:微电影剧本的剧本格式
FloraHsiang
原贴:微电影剧本的剧本格式
atila_
原贴:文学剧本和电影剧本的区别
方遥@ARISTO
小年轻儿
剧本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以上就是剧本里的镜头描写格式,看个例子就明白了。这是具体的写作格式: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
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
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
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
标明摄象机的关系
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运用,也要用黑体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