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错,错在挑战了大众的“公约”,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这世上有很多公约,未必都写在纸上,由权威部门去推行,而是隐藏在大家的心里,你不去挑战的时候,根本就感觉不到,但你一旦去挑战,大家马上就会把你撕成手肉夹馍。
1
她一共挑战了两条“公约”,第一条就是大家共同认为,混得越是风声水起的人,就应该越低调,越有涵养,你的内在的涵养,必须对得起你头上的光环,至于怎么才算是对得起,那就只有一个标准:让人感觉舒服。
特别是对于公众人物,这一条很重要,因为你的所有光环,都是大众给的,所以大众自然认为有监督你的权力,大众监督你的方法也很简单,拿你拥有的标签与你的言行对照,你的所做所为,与标签相符,那就会继续给你带更多的光环,如果不相符,那对不起,直接开撕。
张自称“做着所谓人类精英的工作”,这就行了,大众对“精英”有着自己的定义,至于什么是“精英”,享受“精英”待遇的人说了不算,让你享受“精英”待遇的人说了才算,张是因为消费了大众对她的肯定,然后才过上了TOP5生活,所以,对“精英”的最终解释权在大众。
她不明白这一点,反而认为是因为她很“优秀”,是因为大众离不开她,少不了她,所以才不得不为她的TOP5生活买单,这就未免有了太自恋了,既然她挑战了,自然就能马上感觉到大众心目中隐藏的那个“公约”,至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2
她挑战的第二条“公约”,就是大众认为,得到的越多,付出的也应该越多,所以别人可以发脾气,你不能发,别人能犯错误,你不能犯,别人忍受不了的,你必须要忍受,这就叫付出。
所以名气越大,脾气就要越小,要更低调,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成名有多快,身败名裂就有多快,无数例子证明,你只要被大众的目光锁定,给了大众撕你的心情,没有撕不烂的公众人物。
前段时间,那个叫曾轶可的,就踩了这条红线,又是拍视频,又是公布执法人员的编号,可着劲任性了一把,结果大众还没怎么撕呢她就已经碎了。
在大众的心里,还有一个共识,每一个成名的人,私低下都有一段不光彩的经历,所以大众根本不相信有撕不烂的名人。在给某名人投赞成票的时候,大众是抱着多种心情的,你满足了大众的某种需要,自然有人支持你。
但你短期内获得了大多数人长时间都未必能得到的回报,这同时也给了大众挑剔你的理由,每一张支持票,都是一盏灯,票有多少,灯就有多少,名气越大,聚在你身上的光就越亮,光越亮,你就要越小心,所以你必须要适应这种聚光灯下的生活。
3
人民的名义里汉东省委前书记赵立春有一句话说“以前总是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记得我,现在真心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忘掉我。”这句话可以送给所有靠粉丝发家的公众人物。
你既想从大众身上捞取红利,又想捞够了以后让大众忘掉你,好让你去安心享受这些红利,呵呵,恐怕天下没这么便宜的事,所以“成名不容易,且忍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