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三国志 三国刘备
刘备文小说
鱼儿仔
三国之宅行天下、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三国志之辅佐刘备、重生三国之卧龙传人、三国之卧龙助理、三国之蜀汉儒将庞统 、三国奇才徐庶、姜维传奇、重生三国之法正、三国神算、谋定三国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next
天烽不错,不过还没有写完,猛子的大汉帝国风云录尤其给力,风流三国,回到三国当诸侯,很多吧,跟楼主的爱好差不多,可以在起点历史类秦汉三国里面找找,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的!
lmdragon
提到关于蜀国开国皇帝刘备为何在民间的评价非常高这个问题,就要先从刘备的出身说起。虽说他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拥有汉朝皇族血脉,却依然改变不了他当时比较贫穷的局面。
据刘备典略记载,刘备的祖父刘雄曾做过东郡范令,但到了他父亲的时候基本已经家道中落。特别是当他父亲去世之后,只留下年幼的刘备跟母亲相依为命。失去经济来源的刘备跟母亲生活得非常艰苦,只能靠织席贩履为业,这也是他后来被其他人称为卖草鞋的一个原因。如果刘备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环境当中的话,他最后也就是从一个曾经卖草鞋的变为一个小官员,或许到死都到不了他祖父的官位,更不用说当蜀国的开国皇帝。
这因为他身处乱世当中,才有了这样的机遇。毕竟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事情讲究名正言顺,对于很多正统的东西非常讲究,不然的话也不会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发展。正是由于职业这样那样的规矩在,才给了刘备这样的机遇。刘备当初打得就是匡扶汉室的口号,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会成功,但对他而言就不一样。
他毕竟是汉朝皇族血脉,虽说跟现在的皇帝血脉相隔比较远,但也改变不了他们都有共同的祖先这个问题。所以作为刘备作为皇室后人,面对汉朝这样的情况是有资格打匡扶汉室的口号。如果他不是皇室后人的话,这样的行为就是造反,没有根基自然不会有太多的人跟随他。
第二个原因就是刘备比较仁义,在任何时候都不忍心抛弃跟随他的老百姓。据说他当初跟曹操打仗战败之后,有十几万的老百姓愿意跟他一同离开,而他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依然没有这些跟随他的老百姓,除此之外,他在建立蜀国后颁布过不少对老百姓有益的法律法规,自然受到那些老百姓的爱戴。
原贴:刘备简介
用脸倒立的灵灵
无奈三国 (问天) 全球三国 (比萨饼) 情动三国 (马可·菠萝)
风流三国 (浴火重生) 三国霸业 (king_luoli) 异说三国 (造粪机器)
梦想三国志 (happycat) 三国云飞扬 (燕云)
sunlei0831
你说的这个是《重整山河到三国》,40岁的老刘穿越回到公元180年的真定,变身19岁的刘备。巧遇童渊和12岁的赵云,经童渊传授,习得霸王槊法。下山后路遇山贼抢劫,救下美女甄宓的姐姐甄姜,赢得美人芳心,成为甄家的女婿。以百人之兵,计退乌桓两万大军,想到黄巾之乱使大汉朝的人口锐减,是造成后来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老刘决心把黄巾之乱消除,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xiaoxiaoxhdt
1,大汉皇帝刘备2,我是刘备3,三国之刘备别传 4,三国刘备5,三国之——刘备崛起6,三国幻龙传7,汉末天龙8,枭雄刘备9,重生之我是刘备10,英魂刘备11,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12,三国志之辅佐刘备13,三国之蜀国传14,三国演义之大汉中兴15,三国儒将16,冲出神界17,三国演义之我佐刘备18,刘备传奇 19,回到三国跟着刘备混20,长坂坡刘备全集
林子
刘备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益州;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三国即是蜀魏吴三国。
拓展资料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参考资料:
原贴:刘备简介
王了个肉卷
三国之宅行天下、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三国志之辅佐刘备、重生三国之卧龙传人、三国之卧龙助理、三国之蜀汉儒将
庞统
、三国奇才徐庶、姜维传奇、重生三国之法正、三国神算、谋定三国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buycai
原贴:刘备怒摔阿斗是什么典故?
Amy
原贴:跪求三国志之刘备传的攻略
铃儿响叮当。。。
原贴:刘备简介
大山芋
原贴:刘备简介
爱立信
原贴:刘备简介
18616330701
他们叫我小圆
妖精JY
原贴:刘备一共娶了几个老婆?
佰亊牁楽
原贴:刘备一生娶了哪几个老婆?
小闹钟
超级小溪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说三国,道三国,数不尽的英雄,道不尽的豪情。咱说三国就绕不开关羽这道坎,咱不说别的,就关羽这俩字但凡您说出去,撩地上这都能砸出一坑来,千斤重,万金抗啊。
当年的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那个不让人肃然起敬,大华夏的儿女那个不以关羽为榜样的?搁天底下就俩武圣人,一曰关羽,二曰岳飞。
今天这事,巧了还是和关羽有关系。
那么咱就把这事的背景先聊上一聊。
背景想当年关羽独独留了一个糜芳搁江陵这块驻守,以傅士人守公安,接着自己个带队拉着荆州大兵,这就北上搁襄阳和樊城这块和曹操掰扯起来。
话说关羽这人要么不做,要做动作也快,没几天这就把襄阳和樊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毕竟这是俩个地方,关羽就一个人,所以关羽把主攻方向就定在了樊城。
而樊城的守将是曹仁,话说曹仁也是个名将,但他架不住对面是万人敌的绝世名将关羽不是。
曹仁瞅了瞅自己,知道自己个有几斤几两,所以干脆就蹲在城里边,您就算来个骂阵,曹仁说死了都不出去。这还不算,还悄摸兮的从后门溜出去向曹操求援。
曹操一听可不就着急了吗?于是这就派于禁和庞德去救援。
话说关羽当时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就搁荆襄这片地打了,所以这地的天文地理他是了如指掌。
而曹操派到樊城来救援的庞德,好死不死的驻军驻到了一个低地里边,而且就这时间点上的天气,老天爷他还特喜欢下雨,这要是脸一耷拉,下雨没个十天半个月止都止不住。
所以关羽乐了,直接搁自己的营盘里建造大船。好家伙大船造好了没多久,老天爷这就憋不住了,那雨下的多大就别说了,直接就整了十天的连阴雨。
得,这就平地起水了,汉水搁江里边憋不住了,这就溢了出来,这一家伙平地就长了五六丈的水。您就别说蹲在低洼地区的庞德了。
就连于禁的大军也没有幸免,转头就被水淹的稀里哗啦,这就是关羽最为辉煌的时刻“水淹七军”
好吧,于禁没辙了,这就和庞德一起跑到堤坝上躲避大水。
这下子关羽带着自己的队伍,乘着大船开始攻击于禁和庞德。
于禁没辙了这就选择了投降。而庞德那是坚决顽抗到底,最终被生擒,至于投降,庞德压根就没有想过,还说:“刘备压根就是普通人,咋就能和曹操相比,俺就是做鬼,也不愿意做你们家的将军!”
得咧,关羽可是十分的敬重刘皇叔的,那能听这个,一家伙就把庞德给砍了。
这一刀下去,让庞家子弟和关羽算是结了仇,后来庞德的儿子庞会借着灭蜀的机会斩杀了关氏子弟。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最后关羽拿下了樊城吗?”
哪到没有,曹仁一开始到是想弃城逃跑,可和手底下人一合计,他这要是跑了,曹操搁这块可就没啥根据地了,大块的地盘可就跪刘皇叔了,所以曹仁脑壳一不愣,这就下了决心依靠坚城固守了下去。
当然这个时候樊城也是岌岌可危的,曹操想要再派兵救援已经来不及了。
咋整?曹操这就召集文武大臣商量这事。
就那司马懿出了一损招,让曹操把江东这块地封给孙权,俩人联合起来夹击关羽,这事准成。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江东?这不是孙权占的地吗?用他自己的地封给他自己?这想多了吧!”
还真没有想多,您要知道曹操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啊,孙权是占了这地,但他占的名不顺言不正,这要是有了天子的分封,这也就有了法理的依据。
所以后来就有了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的取了荆州,至此孙刘联盟算是打破了。
曹操算是一举数得,不仅解了樊城的危机,还打破了联盟,最为重要的是杀死了刘皇叔的左膀右臂关羽。
至于孙权仅仅得到了一个纸片子上的承诺和一个被借走的荆州,背了一个杀关羽的恶名。
而题主这事就是在这当中间发生的。
题主的事您说要夹击关羽,那必须的取关羽的大后方江陵,而江陵这地就是糜芳驻守的。
想当初关羽要北上攻打樊城的时候,要糜芳和傅士仁筹集军粮,结果俩人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这让关羽很生气所以搁最后撂下话来:“你俩等着,等俺回来再是收拾你俩!”
撩完这话,他就走了。那么这句话也就成了糜芳投降东吴的一个导火索。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关羽是不是考虑不周啊,咋就把这么个隐患给留到了大后方!”
这您就不知道了哇,这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哥,也就是说糜芳的妹妹是刘备的老婆,是这么一层关系。
而且这糜芳开始是将整个身家都压在了刘备的身上,人家里那世代经商光仆役就有上万,家财万贯这都说少了。
就是这身价,投靠了刘备,刘备后来落难的时候,也没有嫌弃一直跟着,后来曹操许诺一个彭城相,人家也没搭理继续给还很落魄的刘备卖命。
算是刘备集团中坚定的一员,所以关羽也放心,压根就没有想过糜芳会投降。
可那傅士仁不是,这傅士仁先投的降,本来两个城池是互为犄角的,这下好了傅士仁没了,糜芳感觉自己个也守不住,又想到了关羽的话,这不就投降了。
但他这步棋,把他的哥哥糜竺给坑了,那会糜竺还在成都,他糜芳跑到了东吴,没事了,哥哥糜竺只能自缚请罪,最后落了个羞愤而死的下场。
而糜芳搁东吴这块日子也不好过,作为一个降将,没人待见。
而且还遇到一个心直口快的虞翻。
这人逮谁怼谁,怼起人来毫不客气,就因为这脾气也不受孙权的待见。
要不是这人的智谋那也是杠杠的,三国的舞台那谋士堆里少说也是前五的人。
因为不受孙权的待见,所以他的计谋得不到太大的施展。
俺举个例子大家伙听听,话说糜芳带着一帮子人蹲船上出行,迎头就碰上了虞翻。
糜芳本想着自己人多,停船啥的不方便,再加上自己是大将军,所有就让人搁船头上喊:“避将军船!”
得嘞!心直口快的虞翻一听乐了:“俺当是谁呀!一个连忠和义都没有的人,你拿啥玩意侍奉君主?拿自己君主的两个城市来守,结果丢了?你也配称将军?”
这话刺的糜芳蹲在角落里不说话了,把窗户一关,停了下来,等虞翻先过去,他才走的。
像这样的事,糜芳但凡撞上虞翻,这就免不了一顿羞辱,这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
日子不好过啊!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jiaoyl
都别抢,我来答。
糜芳之所以会投降东吴,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我们没有必要去编排什么阴谋论。
根本原因就出现在关羽身上,我认为甚至可以说糜芳就是被关羽逼反的,我想这一点应该没有人可以反对吧?
糜芳这个人对刘备很忠心,这一点从早年他对刘备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如果说人家糜芳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主,那么糜芳早就抛弃刘备。早年刘备还是一个穷屌丝时候,人家糜芳都没有背叛他,现在刘备做大做强了,糜芳反而背叛他了,这肯定是说不通的。
糜芳家族是经商的,糜芳家族多有钱可能很多人不清楚。
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三国志》这绝对是一个超级富商家族,当初糜竺等人追随刘备图他什么?
他刘备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说到底不过是图他刘备名声还不错,又是皇室宗亲。
仅此而已,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糜芳家族对于刘备的鼎力支持,我估计刘备想要在东汉末年创出个名头来,估计面临的阻力只会更加巨大。
大家都说刘备创业艰难,其实话说回来,人家刘备能够遇到这么多贵人相助,我觉得还真的谈不上艰难,只能说起点相对于曹操或者袁绍来说确实低了一些,自己手中没有人脉。
可是人家刘备运气就是好,先是有陶谦要把徐州送给他,背后又有一个糜氏家族在帮助他。
话说这种底子,刘备还真是不差好吧。
糜竺看得起刘备,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又让自己的弟弟糜芳一起跟随刘备。
先主转军广陵海西,糜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三国志》连曹操都想把糜竺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那时候曹操凭借着自己手中的权力,把糜竺上表为嬴郡太守,把糜芳上表为彭城相。
这就是算是抛出橄榄枝,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和糜氏家族合作。
但是人家糜氏家族有钱,看不上曹操给的官位;或者对曹操这个人不感冒,两兄弟都没有接受曹操的好意。
而刘备早年也很悲催,一会儿被曹操欺负,一会儿被吕布欺负。
这时候人家糜氏两兄弟都没有抛弃刘备,可以说对刘备是忠心耿耿,而且还出钱给刘备招揽军队。
可以说没有糜氏家族的帮助,刘备真的只会混的更惨;
你想,当时刘备在糜氏家族的帮助下都不得不四处投靠,如果没有糜氏家族在关键时候的帮助,那么刘备只会处境更加狼狈。
当然了,糜氏家族也不可能倾尽家产帮助刘备,只是相对来说在很多关键的时候,糜氏家族都出了不少力。
所以刘备后来也很感恩戴德啊,他入主益州以后,就把糜竺拜为安汉将军,当时地位还在诸葛亮之上。
而糜竺的弟弟糜芳则被刘备拜为南郡太守,这个南郡太守也是非常重要,就是主管南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了。
不过,这个时候荆州是被关羽掌管的,所以糜芳还是要受关羽节制。
其实这种安排并没有问题,因为关羽作为一个很出色的武将,刘备没有理由不把荆州交给他管理。
这并不是说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刘备就处处偏向于关羽,虽然说肯定要比其他人受恩宠。但在这种军事布置上,刘备还是要出于一个能力的考量。
而且这种安排诸葛亮也没有提出反对,说明关羽的能力还是受到了信任。
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那就是关羽这个人太骄傲了,当初马超来依附刘备时,关羽以前没有听说过马超的成就;
这时候的马超也不赖啊,这是一位击败曹操,甚至差点活捉曹操的主儿,名震凉州,就那一块地界上的人,谁不知道马超的厉害。
但是诸葛亮为了照顾关羽的面子,也只能说马超不如关羽。
另外关羽还看不上黄忠,刘备称汉中王以后,拜关羽为前将军,当他听说黄忠被拜为后将军时,觉得一个老朽匹夫却和自己地位一样。
所以当时很不高兴的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最后好说歹说才接受册封。
正因为关羽这种骄傲无人的态度,所以最终逼反了糜芳。
关羽连马超、黄忠都看不起,又怎么会看得起糜芳呢?而糜芳私下里也很不喜欢傲慢的关羽。
襄樊之战爆发后,糜芳和博士仁由于没有完成关羽交代的任务,关羽就很生气的说回来再收拾两人。
关羽这么随口一说,但是却把糜芳两人吓住了。
这就引发了糜芳的背叛,我估计糜芳也认为自己不占理,这是就算捅到刘备那里去,毕竟你没有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这就是延误军机。
心虚的糜芳一时犯了糊涂,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反出了荆州。
这事除了说糜芳自己犯糊涂,关羽其实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后来糜芳的哥哥糜竺因为这件事一直心里过意不去,虽然说刘备并没有责怪他。
但是奈何脸上过不去,最终还是在羞愧之中患病去世。
只能说这事挺闹心的,说到底做人还是要和善一点。而刘备这两位兄弟最终都因为性格原因丢掉性命,最后引发一系列反应,刘备也因为这件事的后续影响丢掉了性命。
他们也只能在地下反思自己了。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ぬに迷~@_失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他的名字撂在地上都能砸出火花来。三国周瑜觉得,关羽是一个善打仗、打胜仗的虎熊之将。的确,因为忠义仗义、勇猛过人,关羽被后人誉为“武圣”。在小说和戏曲艺术中,关羽留下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等等激荡人心的故事。然而,关羽最闪光的记忆却是著名的“水淹七军”。
“水淹七军”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故事。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留下麋芳驻守江陵,自己亲自率军北上,攻打襄阳。因为得天时、占地利,在汉江大水淹没了于禁等七军之后,关羽猛攻曹军,取得全线胜利,打出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水淹七军。
然而,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关羽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离开荆州的日子里,东吴突然袭击,守卫江陵麋芳投降。一回到荆州,关羽被擒杀,最后兵败身亡。
那么,麋芳投降东吴后结局又如何呢?
我们先看看麋芳这个人。
在荒草丛生的东汉末年,东海朐县(今天江苏省连云港市)代代经商、奴仆上万、家财过亿的麋家出生了一个后来走入战场的儿郎——麋芳。
尽管麋家是东汉末年的大富豪,但是在重农抑商的社会风尚下,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由商入仕是很多人走进贵族社会的基本通道。加上东汉末年,汉桓帝、汉灵帝奢侈无度,而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为了能够迅速扭转这种困局,朝廷干起了卖官的营生。
有枕头,不愁没有瞌睡,买官卖官很快盛行起来。比如,一代枭雄曹操的父亲曹嵩拿出巨额资材贿赂官员,最后买了个太尉。同样,出生在商人世家的麋芳和兄长穈竺也不甘于只当商人,他们用钱通关,终于在徐州牧陶谦的手下弄了个一官半职。
195年(兴平二年),身居徐州的陶谦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穈竺、麋芳兄弟按照主子陶谦生前的安排,跟随他的接班人刘备。
不久,刘备南征袁术。吕布趁机打了过来,刘备的城池下邳丢失,他过上了游荡漂泊的日子。
当一个人处于寒夜的时候,若果有人能够送来一束亮光,那绝对是铁杆弟兄了。刘备落难,麋家兄弟全力帮助。他们不但把自己的妹妹主动嫁给刘备,还给带去了二千奴客,并拿出家里积蓄的金银货币资助刘备。
打不到,便是一条英雄好汉。刘备不但重振雄风,还和麋家兄弟两个成为命运共同体。在往后的日子里,麋竺、麋芳始终跟随刘备,他们共同驰骋在三国的舞台上。
有了麋竺、麋芳等人的鼎力支持,197年(建安二年),刘备招募军队,准备东山再起。这时候,吕布要消灭正在积蓄力量的刘备。刘备二度失败,无奈之下,他投奔了曹操。
曹操待刘备还很有座上宾的味道,麋芳也被曹操上表推荐为彭城相。但是,一山容不下二虎,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选择了离开曹操。作为刘备的大舅子和好伙伴,麋芳也决然辞去彭城相,跟随刘备开始新的漂泊。
作为好帮手,此后数年,麋芳都在刘备帐下勤勉忠心。三国烽烟四起,刘备杀伐征战,终于取得益州,他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这时候,麋芳成为南郡太守,驻守重镇江陵。
红脸关羽虽然忠义无比,但他善待士卒,却对官员们横挑鼻子竖挑眼。这种自傲骄矜,让南郡太守麋芳很不舒服。
心里有了病,迟早都要发作。关羽兴兵北伐时,要求麋芳、傅士仁等筹措物资,但这二人没能按时按数完成任务。关羽很是生气,出征前训斥麋芳、傅士仁,“你们等着,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们!”
仗义之人往往是刀子嘴、豆腐心。关羽这话一出口,麋芳和傅士仁十分不安,想到平时关羽的蛮横态度,心里很是生气。
这时候,孙权出来了。他劝说麋芳投降。
关羽回来,江陵的天空改变了颜色——东吴占领江陵。
他怒火中烧、大惊失色。
麋芳知道这件事情的后果,他出逃东吴。哥哥麋竺留在成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面见刘备、自缚请罪。
把妹夫置于灾难的漩涡中,自己又身为降将,麋芳在孙权手下的日子实在好不到哪里去。有一次,麋芳乘船出行,迎面遇见了东吴重臣虞翻的船只,为了避免相撞,麋芳的侍者便大声呼喊道:“避将军船!”
一听这话,虞翻大笑之后,厉声责问:“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这句话戳到了麋芳的痛点。他羞愧难当,令人躲船相让。虞翻背着手先行通过。后来虞翻经过麋芳的营地,被阻拦在外。虞翻嘲笑道,你该开门的时候不开,该闭门的时候不闭,真是一个不知道好歹的东西。
要赢得尊重,人就得自重。要不被别人轻蔑,人就不能自蔑。在东吴,降将麋芳受尽了眉高眼低,命运犹如破屋中的烛火,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
正史没有交代麋芳的结局,而在罗贯中的笔下,他二次投降刘备后,被关羽之子关兴亲手剐杀。
风之别鹤
在荆州之战时,关羽的手下出现了两名叛将。这两名叛将一个是傅士仁,一个是糜芳。傅士仁献出了公安,糜芳献出了江陵。这两座刘备和关羽经营多年的城池丢失,使得关羽陷入了绝境。尤其是糜芳献出的江陵,关羽大军将领的家眷,都住在此城。由于这些家眷落入东吴之手,使得关羽的大军离散,关羽被迫逃亡,旋即被杀。那么,糜芳为什么要选择投降东吴呢?
一、对刘备忠心耿耿的糜芳。
刘备在离开荆州的时候,对留守荆州的人员也是千挑万选的。他留下最优秀的将领关羽坐镇荆州,并且精选了各级的官吏。在这些人员中,文有潘濬,武有糜芳。这些人都是对刘备忠心耿耿,并且拥有一定才干的人员。
潘濬在荆州陷落后,躲在家中不去见孙权。孙权为了请潘濬出山,专程亲自去潘濬的府上看望他。潘濬由于心中痛苦,满面都是泪水。孙权让部下拿来手巾,为潘濬擦去泪水,劝他投降。潘濬在投降东吴后,深受孙权的器重,成为东吴的重臣。
与潘濬相媲美的糜芳自然也不在他之下。而且糜芳与刘备的关系,要比潘濬深得多。糜芳与他的兄长糜竺是徐州东海的富户,家财万贯。刘备在起家的时候,陶谦让徐州给刘备,是糜竺去迎接刘备来到徐州的。在吕布袭占徐州后,刘备失去了根据地,走投无路来到广陵海西。
就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刻,是糜竺无私的帮助了刘备。糜竺将妹妹嫁给刘备,并且拿出了自己的家产资助刘备。由于有了糜竺的巨额财产的资助,刘备的军队才重新振奋起来。可以说,糜竺此举,是将自己家族的前途和刘备捆绑了起来。
糜芳作为糜竺的弟弟,自然也成为了刘备的亲戚。他和糜竺都曾经被曹操任命为地方官,糜竺为嬴郡太守,糜芳为彭城相。可是他们都抛弃了曹操给予的官职,始终追随在刘备的身边。而且两人都是文武全才的人,糜竺曾经为刘备担任出使刘表的使命。在糜竺的斡旋下,刘备得以在荆州安身。在历史上记载,糜竺和他的子孙都能骑善射,糜芳作为武职出身,身手自然也不错。
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将荆州最重要的城池江陵交给糜芳守卫,任命糜芳为南郡太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糜芳的器重和信任。可是,令刘备万万没有想到的,糜芳居然投降了东吴,造成了关羽的覆亡。事后,糜竺为此向刘备请罪,虽然刘备表示不予追究,可是糜竺还是因此羞惭愤恨,发病而亡。可以说,糜芳投降的举动,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
二、糜芳投降的经过。
糜芳是在荆州之战中投降东吴的,那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事情。当时关羽率领荆州的军队,北伐襄樊。由于关羽选择了有利的战机,发挥了自己的优秀的军事才能。在襄樊之战初期,关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关羽利用襄樊地区秋雨连绵,汉水暴溢的机会,水淹七军,消灭了于禁率领的三万援军。由于当地曹军主力被歼,关羽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连曹操都考虑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
不过,由于关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也让关羽陷入了困境。一是关羽抓获了曹军大批的俘虏,由于战事紧急,他无法消化这些战俘。关羽只得将这些战俘送回荆州关押,使得关羽原本困难的后勤供应更为捉襟见肘。
二是关羽急于利用有利形势扩张战果,可是自己的兵力远远不足。由于关羽的胜利,曹操控制区的百姓纷纷造反,打着关羽的旗号四处活动。关羽也为了扩张战果,将兵力分散到了各方。可是,关羽也陷入了兵力不足的困境。
关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向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援。可是刘封和孟达则以上庸刚刚攻打下来,为了山郡的稳定,不能出兵为理由,拒绝了关羽的求援。关羽只得将后方防备东吴的军队抽调出来,北上增援自己。
在关羽进退两难的时候,战场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曹操率领主力回到关东,派徐晃增援樊城。而更为危险的是,孙权为了实现他的全据长江战略,同时消除关羽这个心头之患,与曹操勾结,决定出兵,以武力夺取荆州。
东吴以吕蒙作为统帅,开始了对荆州的攻伐。吕蒙先是派部下化装为商人,白衣渡江,夺取了江边用来报警的烽火台,然后兵临公安城下。守公安的傅士仁投降了吕蒙。随后,吕蒙又攻打江陵,派傅士仁去劝降糜芳,糜芳因此投降了吕蒙,献出了荆州的根本重地江陵,造成了关羽的败亡。
三、糜芳投降的说法。
糜芳投降的说法扑朔迷离,在史书上就有着几种说法。有被动投降说,有主动投降说。而且各种说法又不尽相同。让我们在下面罗列一下。
先说说被动投降说。这个说法主要是糜芳遭受了吕蒙的奇袭,无力抵抗,只得投降。这个说法主要的理由是当时关羽正在北伐襄樊,为了扩张战果,将荆州用来防备东吴袭击的军队抽调北上,造成了荆州的兵力空虚。当吕蒙率军前来袭击荆州的时候,由于兵力空虚,使得糜芳失去了防守的能力。因此在傅士仁的劝降下,糜芳贪生怕死,投降了吕蒙。
而主动投降说则则是糜芳的投降,是主动向孙权接洽投降。这个说法又分为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糜芳由于玩忽职守,造成了南郡城中失火,烧毁了大批的军用物资。关羽为此对糜芳严厉批评,引起了糜芳的畏惧。孙权得知这件事后,引诱糜芳投降,得到了糜芳的同意。因此在吕蒙攻打南郡时,糜芳立刻就投降了。
而另一个说法与前一个说法大同小异。原因是关羽发动北伐的时候,糜芳留守后方,负责后勤的供应。由于关羽抓获了大批的曹军俘虏,使得后勤供应紧张。关羽对此十分不满,表示将来战役结束后,回到荆州再对糜芳治罪。糜芳知道了十分害怕,于是趁着东吴进攻的机会,就投降了东吴。
以上的两种说法,都各自有着相当多的支持者。近代的有一位知名学者,就认为傅士仁的投降是真心的,而糜芳则是被迫投降的。他认为,从糜芳的出身、地位,以及当时的情况,糜芳是因为没有能力反抗,再加上傅士仁的引诱才投降的。
而从个方面的情况来看,糜芳的投降却显露出主动的迹象。与那位学者的看法相反,在史料中,傅士仁则是那个不甘心投降的将领。当时吕蒙袭击公安,派虞翻去劝降傅士仁,傅士仁闭门不见。虞翻写信劝说傅士仁,傅士仁看了书信后,流着眼泪投降了东吴。
在那封书信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虞翻在解释吴军迅速突破关羽的江防时,指出“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傅士仁正是看到这句话,才痛哭投降的。那么这个内应是谁,至少是和傅士仁地位相当的人。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这个人非糜芳莫属。
而糜芳防守的江陵也不是完全没有能力防守。关羽一直对东吴怀有戒心,就算是他抽调兵力北上,也绝不会对自己的根本重地江陵放松警惕。在糜芳出城迎接吕蒙的时候,双方在沙上欢宴。吕蒙的手下虞翻见他没有据守城池,赶快劝说吕蒙。他说城中和吕蒙一心的只有一个糜芳,需要赶快控制城池,防备其他人作乱。
吕蒙接受了虞翻的建议,赶快派兵控制了城池。结果当时城中确实有人想要作乱,因为虞翻的建议,这些人的图谋没有得逞。从这里看,当时在江陵城中,心向关羽的大有人在。如果糜芳决定死守江陵,还是能够守住江陵的。
江陵与关羽前线的陆上距离只有五百里,只要糜芳能够守住江陵五六天时间,关羽就能够回到江陵城下。那样一来,关羽和糜芳里应外合,就可以保证荆州不失。但是,由于糜芳的投降,使得赶回的关羽失去了根据地,大军离散败亡。因此,糜芳投降东吴的说法,还是主动说要更符合实际一些。因为如果糜芳是因为势单力孤投降,糜竺也不会被活活羞愧气死。也因为糜芳是主动投降的,孙权也就没有夺取糜芳的军权,还让他参加东吴的军事行动。
四、糜芳投降的原因。
糜芳投降的说法虽然有各种说法,不过他投降的主要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和关羽不和。可是,糜芳是刘备的亲戚,他和关羽都是最早追随关羽的人。即便是对关羽不满,也不该抛弃自己的阵营投降。那么,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呢?
我们都知道,关羽的性格高傲,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在关羽的眼中,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士大夫根本就不值一提。他依仗自己的能力,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对于刘备阵营的人也是十分轻视。
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由于老将黄忠立下了斩首夏侯渊的大功。刘备在分封将军的时候,决定封黄忠为后将军。谁知这引起了关羽的不满。关羽自己被封为前将军,假节钺,身为武将之首。可是他却对黄忠的封赏不满,说什么大丈夫不与老兵为伍。对于立下大功的黄忠,关羽还是这样的态度,对于其他人,关羽的态度可想而知。
关羽的这种做派,引起了荆州的离心离德。孟达投降曹丕前给刘备的书信中就写到了这种情况。他说荆州失陷,荆州的大臣们失节,百无一还,这确实是当时的情况。后来刘备讨伐东吴的时候,专门停留了一段时间,等待荆州的内应。可是整个荆州只有一个廖化归来,其他的人都无声无息。这时,刘备才明白了关羽的性格,对荆州造成的危害。
糜芳虽然是国戚,他也没有得到关羽的尊重。在关羽的手下,糜芳与关羽的关系不佳,产生了二心。而且在关羽被刘备封为前将军,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后,更是让糜芳感到了畏惧。因为假节钺代表着先斩后奏的权力,掌握了生杀大权的关羽更加可怕。
于是,本来就遭到关羽不满的糜芳,由于工作的过失,被关羽出言威胁。对自己的生死感到焦虑的糜芳,最终选择了向孙权投降的道路。
结语:
糜芳作为刘备的老部下,被刘备委以重任,任命为南郡太守。他防守的江陵是荆州的根本,不但拥有大批军需物资,还住有大批军队成员的家属。在荆州之战中,由于糜芳的投降,江陵落入了东吴之手,这使得关羽的大军离散,关羽也因此败亡。
糜芳之所以选择投降,是因为他和关羽的不和。由于关羽的高傲性格,他对于自己的部下十分轻视。这使得同为刘备的老部下,又是刘备亲戚的糜芳十分不满。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爆发是必然的。当关羽由于假节钺的先斩后奏的权力时,糜芳感到了生命的危险。为此,糜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投降了东吴。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娜天娜女孩
糜芳背叛刘备,投靠孙权,看似不可思议,可是细想起来,又好像很合情合理。
因为我们并不了解糜芳当时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处境和他自己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要选择背叛刘备,但我们可以从糜芳早年开始,一步步地来解析那个影响了蜀汉的选择。
自公元195年开始糜芳选择投靠刘备,到公元219年糜芳选择背叛刘备,一共25年的时间。25年说短不短,糜芳跟了刘备二十多年,要说他对刘备没感情那是不可能的。糜家和刘家在徐州时已经是一个整体了,哥哥糜竺是刘备的钱袋子,同时又是刘备手下最重要的说客之一,说服陶谦让徐州,出使刘表纳刘备等,这都是糜竺的功劳。而妹妹糜夫人又是刘备的妻子,自己既是刘备的部下,又是刘备的大舅子。糜家为刘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他前期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可是在这份家业之中,却并没有糜芳的影子存在,论打仗,他不及关张,论谋略,他不及简雍,孙乾,当说客不及哥哥,做内政又没有能力,当家做主也轮不到他,糜芳只顶着一个刘备大舅子,糜竺弟弟的帽子,在刘备集团中毫无建树。
尤其是后面刘备入蜀之后,徐州嫡系人员就只剩下糜家兄弟,简雍,孙乾四人了。除了糜芳之外,其他三人全部调入蜀地享福,哥哥糜竺为安汉将军,为蜀汉群臣之首,简雍为昭德将军,孙乾为秉忠将军,待遇仅次于糜竺。
而糜芳呢?他却像个放养的性质一样,在荆州南郡做太守,不但要面临北方曹操,东方孙权的夹攻,还得在个性傲慢的关羽管辖之下,至于关羽,他对刘备这个大舅子可就从没放在眼里过。糜芳名义上总管一郡,实际上却还是要看人脸色行事。自己到底算什么?被放逐的吗?从前一起打天下的人,现在个个不是身居中央就是封疆大吏,就只有自己还要在关羽手下受气。
糜芳虽然能力是不行,可毕竟也是养尊处优过来的,怎么可能受得了关羽的那些窝囊气呢?作为刘备的大舅子,蜀汉政权中的老人,义无反顾地跟随着刘备东奔西跑的铁粉,可到头来不止地位比人低,权利比人少,还要处处小心提防,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恼了这位关二哥,糜芳在荆州过的日子实在是让人同情又无奈。
最后吕蒙白衣渡江的时候,糜芳选择了投降刘备,除了因为傅士仁投降动摇了他的信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也想要报复关羽,证明自己的重要。毕竟糜芳当时至少也四十多岁了,年轻时受点气还无所谓,可年纪大,要面子的,整天被关羽呼来喝去不说,甚至还威胁说回来要处罚自己,糜芳受不了,换别人也受不了。
糜芳之降,过在于刘备,也在于关羽,或许刘备是想把他放在荆州历练一下,可却没说明白,才让糜芳产生了误会。而关羽却是没意识到将帅团结的重要性,对这位蜀汉有功之人颐指气使,直到把他逼反。
所以糜芳最后选择了背叛这个他服务了二十多年的集团,可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又会选择抛弃一切,背井离乡呢?
妞妞爱大爷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的歌声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国历史上那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著名时期——三国。这个时期是如此的魅力四射,以至于在大众眼里谈历史必谈三国,甚至连三国里的一个小小的人物都被熟知。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三国里的一个小人物——糜芳。
当年糜芳与兄长糜竺等人推举刘备为新的徐州牧。那时的刘备还非常的弱小,而他们兄弟家财万贯,且受到了曹操的招揽,可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跟在了刘备身边,即使后来刘备数度兵败,失去立足之地,也没有选择背弃。从某种意义上说,糜芳与刘备,不仅仅是主公与属下的关系,更有着密切的亲戚关系——糜芳是刘备的妻舅。
按理说,糜芳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选择离开,两人之间又有亲戚关系,他应该完全忠于刘备。可是在关羽败于襄樊,又被吕蒙偷袭后方的时候,糜芳却选择了不战而降,导致了关羽兵败被杀,《三国志》也曾记载道:“(糜芳)叛迎孙权,羽因覆败。”那么,为什么糜芳在这个时候背叛刘备呢?
很多人可能认为是因为害怕关羽找自己麻烦,三国志·关羽传中有记载:“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
但其实这并不能说是糜芳反叛的原因。毕竟就像之前提到的,糜芳当时位居国舅,所以有人说糜芳投敌是怕关羽“还当治之”,这完全不对,糜竺、糜芳在蜀汉集团的地位是有刘备作为坚实的后盾保障,关羽再厉害也断然不敢动糜芳,所以这仅体现出两人关系不合,毕竟下属是自己顶头上司的大舅哥,上司都对他毕恭毕敬,这么号人关羽带着,能没矛盾吗?但是说糜芳害怕关羽而出降就夸张了,关羽没法把糜芳怎么样,打打嘴炮罢了,糜芳也知道自己没理由害怕关羽。
真正的原因在于糜芳本身。当东吴偷袭的时候,糜芳守住城池的几率不大,加之与关羽不和,糜芳的战斗意识不高,而且有了博士仁投降为先例,那么为了保命,糜芳的投降也就似乎成了顺理成章。其实当时投降东吴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三国时代人际关系复杂,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为臣,关羽也投降过曹操,忠诚污点固然可怕,但没有什么比失去性命更可怕,所以糜芳投降了也能再回来。
但是糜芳没料到的是,孙权竟然会杀了关羽,若是孙权抓住关羽后放掉,这本非大事,蜀吴两家“相亲相爱”也不是第一次,但孙权杀了关羽,事情就严重了,蜀吴两家彻底翻脸,糜芳也不可能再有回蜀国的机会了。而糜芳投降时根本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得这么严重。想想糜芳也是人到中年,身居高位,极尽荣宠,可能与于禁有同样的心境吧,考验突然来临,他们不知道怎么办,一下子慌了神,作出了了错误的判断。糜芳投降东吴后,被虞翻羞辱 “有惭色”,说明他并非毫无礼义廉耻之人,只不过在关键的时刻做了错误的选择,如此而已。
历史是一台不断前进的巨大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颗齿轮,但我们不应该小看这一颗颗小小的齿轮的效用,也许,只是片念之间,小人物也能改变历史进程。
jinyt
在刘备早年没发达的时候,靡芳一直对刘备刘备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但是当刘备建立了蜀汉,当了皇帝,事业到达最辉煌的时候,却叛逃到东吴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靡芳剧照)
说靡芳早年对刘备是最忠诚的,一点儿也不夸张。体现在两点:
一是穷困不离。建安元年(196年),刘备被吕布击败,靡芳随刘备逃到海西;接着刘备再次被吕布击败,靡芳又随他投奔曹操。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在沛城让刘备全军覆灭,刘备只身逃走,靡芳又丢掉一切,带人前往与他汇合。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徐州打败刘备,追得他东躲西藏,靡芳又收集残部,长途奔袭与他会和。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在汝南、新野、长坂坡、江夏等地又多次追打刘备,靡芳落在后面,都是一站一站跟着他追,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刘备而去。
二是富贵不弃。靡芳始终追随刘备奔波,是他没去的地方吗?当然不是。首先,靡芳家里是很富裕的,他就算不跟着刘备走,过隐居生活,日子也会不错。其次,当刘备投奔曹操以后,曹操上表汉献帝,封靡芳为彭城相。对于靡芳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官了。但是他却辞官不做,要跟着刘备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靡芳不做彭城相,就是不背叛刘备,就算有富贵生活,也不背叛刘备。可为什么,最终他却背叛刘备,投降了孙权呢?
(刘备剧照)
靡芳投降孙权的原因,《三国志》等史料分析有四点:
一是被关羽轻慢。关羽这个人,一向自高自大,目空一切。在他心中,除了刘备,除了他的兄弟张飞,似乎谁也看不上眼。当年马超封将的时候,他就瞧不上人家,说羞与人家为伍。所以,像靡芳、傅士仁这样的人,关羽瞧不上,也是很正常的。
二是怕受到处罚。关羽在北伐襄樊的时候,曾让靡芳和傅士仁在后方筹集粮草。要知道,那年月,大家都吃不饱肚子,灾害连年,又天天打仗。军粮凑集任务完不成,是很正常的。不过,关羽的要求很严格,对靡芳和傅士仁下了狠话,说要是完不成任务,回来后会收拾他们。两人害怕受处罚,因此才投奔了东吴。
三是被别人引诱。引诱靡芳的,是傅士仁。当吕蒙打过来,围攻靡芳的时候,他一开始是没打算投降的,一直在抵抗。但是,靡芳看到傅士仁投降以后,他也跟着投降了。
四是陷穷途末路。因为吕蒙已经大军压境,傅士仁也投降。前线的关羽,也来不及回来救援。就算是救援,估计也不会对靡芳有好脸色。靡芳一下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干脆投降了。
不过,就算有这些原因,其实靡芳也是不该投降的。要说被人引诱,要说穷途末路,要说关羽轻慢,他所遇到的这些困难,并不比他早年遇到的小。他早年尚能丢掉一切,追随刘备,不离不弃。为什么这时候竟然背弃刘备而投降呢?
(关羽剧照)
我认为,靡芳这时候之所以会背弃刘备,恰好是因为刘备当皇帝后,靡芳感觉到了绝望。
有人会问,你的意思是靡芳没当成皇帝,感到绝望?
我不是这个意思。靡芳的绝望,是他有苦说不出。
他在关羽手下过着没有尊严的日子。可是,刘备又非常宠幸关羽,任由关羽为所欲为。再加上刘备又成了皇帝,因此,就算他受到了侮辱,也不可能再像当年一样,找刘备诉苦,因此心里非常憋屈。
而他被吕蒙包围以后,他的处境更尴尬。如果他侥幸守住了城池,也不会得到刘备、关羽的肯定。毕竟先前他没有完成征粮任务,已经犯了大罪。而如果没有守住城池,等待他的,将是一波更严厉的处罚。
正是这些原因,让靡芳看到了绝望。因为绝望,所以投降了。
不过,靡芳虽然投降了,但因为投降所产生的愧疚,一直跟随着他。《三国志》记载了他在东吴被虞翻羞辱的故事。而他只能忍气吞声。靡芳无非是受不了羞辱等投降,最终却依然逃不过被人羞辱。想起来真是让人叹惋。
(参考资料:《三国志》)
kaki-阿柿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刚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关公志得意满,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逼近。他同样没有意识到,手底下的人,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忠心耿耿。同年,吕蒙发起白衣渡江、奇袭荆州。
此时,关羽镇守荆州时,麋芳任南郡太守屯江陵,而将军傅士仁屯公安。这两天对关羽已经颇有不满,因为此前关羽曾因为二人的后勤保障不到位而责备他们。于是,吕蒙大军到位后,傅士仁开城投降,本想坚守到底的糜芳看到傅士仁投降后,也开城投降。这就导致关羽陷入绝地而后兵败被杀。
那么,问题来了,傅士人投降也就算了,糜芳为什么也跟着投降了?糜芳可是跟随刘备二十多年的老臣子了,而且还是刘备的舅哥,多年的颠沛流离一直是不离不弃,为什么到这个节骨眼上,刘备都从一个卖草鞋的晋位汉中王了,糜芳反而投降了?这可是刘备的事业辉煌期啊。
要看这个问题,有一个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所谓直接原因就是导火索。我们先说说根本原因。
糜夫人地位下降。
刘备虽然娶了糜芳的妹妹,但是之后刘备又另取新妻。虽然那个时候男人有好几个老婆很正常,但问题糜夫人自打跟着刘备就没有一天安生日子。一个说出“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话的人,估计够呛会对妻子多好。而刘备遇到危险就抛妻弃子,不得不说这一点跟他老祖宗刘邦真是一模一样。此后,刘备先后娶了孙尚香和吴苋为妻,糜夫人的地位更是几乎没有。相应的,糜芳也无法从中获取政治资本。这是原因之一。
手中无权。
我们只需要看看糜芳跟随刘备的经历就能知道糜芳有多惨了,从他跟随刘备开始到他被封为南郡太守,他一直跟刘备不停的,逃亡、奔波、逃亡……
好不容易日子稳定了,他发现原来刘备当初招他入伍只是为了自己家经商积累的财富作为启动资金,自己,没有实权在握。
你想想,假如你是糜芳,在人生一片大好时跟了刘备,然后曹操抛来橄榄枝,你拒绝。跟着刘备混。刘备被追杀,你跟着跑。跟刘备失散了,你还是忠心不二的赶去汇合。被大军围困,你跟他一起同生共死。最后你发现你不是他的好兄弟,你就是个提款机。
这是原因之二。
这两个根本原因在糜芳心中埋下了一颗不平衡的种子,现在,这个火药桶只需要一个火星了。而此时,关公很配合的送来了一根火把。
导火索:关公的轻慢
我们都知道,古代是轻视商人的,糜芳是商人,被轻视也正常,按理说他是没有这么玻璃心的。可是,关羽也轻视他,那这种感觉就不一样了。
假如某一天,你走在大街上然后一个人过来骂你一句,你顶多跟他冲突但不会伤心,谁知道这人是不是有病呢。可是跟你一起创业的好兄弟的兄弟,是很深同事关系,也轻慢你。这就很令人伤心了对吧。
糜芳就是这样,跟着刘备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关羽天天看不起我,我自己还没实权,我,我投降吧。留着也没什么前途,这太憋屈了。于是他索性直接投降孙权。
其实他投降之后,影响是很大的,吴国人也看不起他这种卖主求荣的小人。但是这并不能怪糜芳,因为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自己人不按照自己人对自己,那还不如跟着敌人。
疯子女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糜芳跟随刘备24年,为何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选择投降东吴?这是一个无法理解的问题,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问题,更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
看了下面的文字你就知道了!
糜芳是东海郡朐县人,祖上世代经营工商业,非常富裕,家中奴客上万人,资产以亿计。
刘备到徐州不久,糜芳与其兄长糜竺一同投奔刘备。
后来,刘备被吕布赶出徐州,又遭到惨败,日子十分困顿。
裴松之三国志注选自英雄记的内容介绍说:“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在如此穷困下,糜芳与其兄长一道将自己家中的财富拿出来资助刘备,并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做夫人,还送给刘备奴客两千余人。
后来,刘备逃亡到荆州,糜芳又辞去县令跟随刘备一起逃亡到荆州。
有这样经历的糜芳,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选择投降东吴,这是不是令人无法理解,难以置信,更是无法回答呢?
尽管这是一个无法理解,又难以置信,更是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事实就是事实,糜芳确实投降了东吴,那么这其中必然有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山野老人以为主要是以下三点原因:
一,不服周。
关羽守荆州,糜芳是南郡太守。
糜芳常常遭到关羽的欺凌,这让糜芳不好受!
尽管关羽被人称之为关二爷,而关羽这个关二爷毕竟不是正宗的。
糜芳是国舅爷,而且是正宗的国舅爷。在刘备系统也是老牌的,刘备在徐州的时候,糜芳就跟着刘备,现在还是南郡太守。
有这样的经历、资历、身份,常常受到关羽的欺凌自然是不服周。
二,不平衡。
刘备到了益州,从徐州过来的“老革命”就剩下糜芳、糜芳兄长糜竺、孙乾、简雍等四人。
糜芳与这四人相比,待遇最差。
糜芳的兄长糜竺待遇最好,被刘备封为安汉将军。
刘备每一次战后奖赏三军,不管糜竺是否有功劳,是否参与其中,刘备都给予糜竺奖赏,而且奖赏最高。
糜芳不但没法与其兄长相比,就是与孙乾、简雍相比,也差得很远。
尽管糜芳是南郡太守,但毕竟只是地方官员。
孙乾、简雍等二人被刘备分别封为秉忠将军、昭德将军,而且长期跟在刘备身边。
所以,糜芳与糜竺、孙乾、简雍等三人比较,自然心里不平衡。
三,不得志。
尽管糜竺、孙乾、简雍等三人待遇、地位比糜芳都好,但是这些人与后来的黄忠、马超比较起来,相差很远。
糜芳更是没法与黄忠、马超等相比了。
人家糜芳是刘备落难的时候,在徐州草创时期,就跟随了刘备,这样的资历比黄忠、比马超要硬气得多,可是官衔却相差很远。
如此相比,糜芳有失落感,有不得志的悲哀。
由于有以上原因,再加上关羽的长期凌辱,以及关羽对糜芳要秋后算账的威胁,加上孙权的诱惑,糜芳无奈之下,只好选择投降孙权了!
yaoyoa
麋竺芳兄弟是徐州东海豪强,世代经商奴仆万人财产很多。陶谦在徐州时把麋竺任命为别驾。公元194年陶谦临死前让麋竺去迎接刘备,把徐州交给刘备。公元196年刘备率军跟袁术交战,吕布趁机夺了徐州并俘虏了刘备的妻室。三国志:先主与术(袁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吕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老婆给吕布俘虏了,麋竺立马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这备,并给了奴仆二千人和金银钱助军响。三国志:于时困匮,赖此复振。
后来刘备让吕布击败投了曹操。曹操发现麋竺芳兄弟也是人才。于是想招纳,任命麋竺为赢郡太守(专门从泰山郡划五个县成立赢郡让麋竺做太守),麋芳为彭国相。这时曹操得了徐州,也有利用他们在徐州影响力的因素。麋竺芳兄弟都不接受曹操的招览,反而跟着刘备颠沛流离。三国志:皆去官,随先主周旋。
麋竺芳兄弟在蜀汉在刘备心中地位非常之高。麋竺理政军事一般,刘备对待他非常好。虽然没有什么权力,但平时赏赐是非常多的。三国志:班在军师将军之右。就是说麋竺在蜀汉政权的地位在诸葛亮之上。(诸葛亮的官职时军师将军,汉代以右为尊。世语曰: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姜维)右。三国志: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史记: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汉晋春秋: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罗宪)独不与同,皓恚,左迁巴东太守。左迁就是贬职的意思)
麋芳比他哥哥有才能,刘备任命他为南郡太守驻守江陵。可见还是有一定才干的,不然不会把战略要地让他驻守。但是跟关羽关系不好。三国志:素嫌羽轻已。陈寿讲关羽: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就是说关羽爱护士兵而看不起士大夫。荆州文武很多都跟关羽关系不好。例如公安守将傅士仁、荆州从事潘濬等(公安是刘备设置的荆州治所)连黄忠因功封为后将军跟关羽同列。关羽怒而不接受前将军封号。当时关羽讲: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费诗讲:汉王因黄忠立大功才嘉奖,但君侯您是跟汉王一体的。难道要跟汉王讲价钱?我不过是送信的,君侯不接受我就回去。关羽这才接受。(张飞性格跟关羽相反,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敬君子敬到跑去要跟刘巴同席睡觉。经常鞭打部下,结果让部下杀了)孙权曾为儿子他关羽提亲,关羽不同意就算了还辱骂使者。这就做的不地道了,把事做绝了。三国志: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时,麋芳负责粮草供给。可能是因为连日大雨粮草供应不上。关羽大怒讲等我回去就治你的罪。结果麋芳咸怀惧不安。(对比官渡之战时,曹操缺粮。三国志:公谓运者曰:卻十五日为汝破绍(袁绍),不复劳汝矣。)之前也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南郡城军器械库起火,关羽责备。这事东吴知道,所以计划人诱降。加上荆州防备东吴的备兵都让关羽调去前线了。吕蒙陆逊偷袭荆州时糜芳是坚守的,但看到公安傅士仁守将投降了他才投降的。三国志: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公安在武陵郡。)当时吕蒙军队并未进驻江陵,虞翻劝速进城以防有变。当时江陵城有伏兵,不过不知道是否是糜芳还是其他人设的。三国志:时城中有伏计。麋竺知道自己弟弟投降东吴后立马把自己绑起来向刘备请罪。刘备还是像以前那样待麋竺。三国志:先主慰谕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
糜芳在东吴也是有得到任用,还统过军攻打魏国。三国志:权令将军贺齐督糜芳、刘邵等袭蕲春,邵等生虏宗。糜芳投降后在东吴的日子并不快乐。有次虞翻(东吴名士,而且是有道德洁癖的名士。对待投降的人都是指责的。他本人原本就是王朗手下,却投了孙策。)坐船跟麋芳的船相逢,麋芳手下大喊:避开将军的船!虞翻斥责:丢了忠与信,怎么侍奉君主?献了两座。怎么还敢称将军?糜芳躲在船里让手下给虞翻让路。还是一次虞翻坐车,经过糜芳军营门。士兵当时关了门,车过不去。虞翻大骂:当关闭门却开门(指投降的事),应该门却关闭门,那有这样做事的?糜芳听了虞翻的话,当时满脸羞愧。
后世一般都大骂糜芳降吴的行为,蜀汉也评价他作笑二国。糜芳从公元194年就跟刘备, 到公元219年已经二十五年了。其中公元194年—公元208年十五年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跟着刘备依附吕布—跟着刘备依附曹操—跟着刘备依附袁绍—跟着刘备依附刘表。长期看到不到看到希望。特别是在荆州七八年间人马不过数千,城池不过新野小城。就连刘备自己都对感到前途很秒茫。刘备在荆州时对刘表讲: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可是糜芳他们还是不离不弃。跟刘备又是姻亲,而且刘备对待他们兄弟俩又非常要好。而且这时是刘备事业的顶峰,何况跟了刘备二十五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投降东吴不过是因为关羽平时对待自己又不好,又讲回来就治他的罪。加上备兵让关羽抽走了,傅士仁又投降了。(三国志: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所以糜芳投降是情有可原。
明代史学家李贽:傅士仁真反也,罪不容诛。若麋芳,迹虽与士仁同,其实情有可原。勿以形迹相同而遂一律罪之也。(也算是替糜芳讲了句公道话)
当时蜀汉所据荆州人口当在六十万以上,军队六七万。这是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计的人口。因为公元241年东吴统计人口是二百四万,公元280年东吴投降时户籍是二百三十万。所以当时人口应该差不多。荆州的丢失对蜀汉影响非常大。标志着蜀汉退出争天下的根本。
bazhu
北人更欲生关羽,犹倚糜芳信士仁。糜芳字子方,原本为徐州陶谦部下,时代经商,东海朐县人(今江苏连云港),刘备得徐州后,糜芳跟随兄长糜竺一起辅助刘备,糜芳对刘备很忠诚,曹操为了得到糜芳,曾表奏献帝封他为彭城相,但被糜芳拒绝,糜芳自然死心塌地跟随刘备,并且资助刘备很多资产。
虽然后来的十多年里,刘备败多胜少,颠沛流离,但糜芳一直对刘备不离不弃。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北伐樊城,糜芳驻守南郡,傅士仁驻守公安,都归关羽管辖,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糜芳傅士仁竟然投靠东吴,致使荆州迅速落入吕蒙手中,这究竟是为何,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首先糜芳傅士仁不受关羽待见,并且与关羽有间隙,二人曾在关键时期犯错。糜芳傅士仁对刘备都很忠诚,但刘备取得荆州后,令关羽镇守,并且令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关羽向来傲世天下,而糜芳傅士仁又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只是跟随刘备时间长久,却被委以重任,关羽也看不上二人,再加上二人笨手笨脚,文武都很平庸,关羽也没给二人好脸色看。
最主要是关于北伐,还是对糜芳傅士仁委以重任,让二人做先锋,也算是重用了,然而二人却失手犯错。关羽委任二人为先锋后,二人便引一路军去荆州城外驻扎。二更十分,关羽正招待费诗等诸将,突然接到奏报:城外营寨中火光冲天。关羽急忙提刀上马,赶到城外,却发现糜芳傅士仁饮酒误事,不小心烧着了火炮,导致整个营寨的军械粮草全部烧毁。
关羽于是命众将士灭火,直到四更大火才被扑灭。关羽勃然大怒,召见糜芳傅士仁,声称二人醉酒误事,不堪重用,命人将他们退出斩首。然而费诗却说,三军未动,先斩杀大将,于军不利,于是关羽暂免他们的罪责,并且杖四十。免去他们先锋的职位,仍然让他们镇守南郡和公安,关羽毅然率军北伐。
其次吕蒙偷袭荆州,傅士仁惊慌失措投降,并前去成功劝说糜芳投降。关羽北伐大胜,斩庞德降于禁,文明华夏。曹操于是联合东吴偷袭荆州,孙权欣然答应,命吕蒙率军士扮做客商,二更十分,突然发起进攻,荆州守将猝不及防,荆州失陷。知道荆州失陷后,傅士仁于是禁闭城门,东吴虞翻写书信,用箭射向城楼,傅士仁看了以后,发现都是招降的意思,傅士仁想到曾被关羽痛恨,因此欣然投降。
傅士仁投降后,孙权急忙取南郡,于是让傅士仁前去南郡劝说糜芳,糜芳因对刘备忠诚,并不肯投降。傅士仁却说关羽十分痛恨我们,留下来也是等死,并且说如果关羽得胜而归,我们私自纵火之罪,绝不会轻饶。正在这个时候,关羽的使者突然来到,要求糜芳傅士仁即可筹集百米是十万石,送往军前交割,如果有任何延误的话即可斩首。
但二人深知,荆州已经失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凑齐这些粮草。傅士仁一怒之下将来使斩杀,声称如果不投降必被关羽斩杀,正在这时,吕蒙率军杀到,突破了二人的心机防线,于是糜芳傅士仁出城投降。由此可见,糜芳投降也是走投无路了吧。
你是如何看待糜芳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筽毞杺-珋
应答:怪论分析,刘备集团失败之根本。
糜芳跟随刘备二十几年,几乎把大部分家产而且是相当大的数目,支援刘备起家,并把妹妹许配给刘备可见此心,可说是压上身家性命这无须多述。
看事物须投过现象看本质,看刘备集团的管理模式,刘备集团是股份制的管理模式,刘,关,张,加上招进来的诸葛亮,益州士族李严,各有各的思路,刘备并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下面看看关羽。
关羽曾被曹操俘虏过,且全军覆灭也就算了,但他投降曹操帮曹操立下汗马功劳,中了曹操的连环计,读者有没有想过,曹操能活捉关羽难道还怕颜良吗?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让关羽战颜良实是让袁绍杀了刘备,让关羽帮他除去劲敌,又让袁绍杀刘备曹孟德好一招一箭三雕,这与他赢得官渡之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羽古城相会刘备并没责罚关羽,还得温酒言欢,这样的集团能长久吗?为什么呢?关羽有股份,他有股就能生存,分红。
张飞就不多说,酒喝醉了,丢城池,丢刘备家眷,一样没事,老婆是衣服,可穿可脱,没责罚,为什么呢?张飞有股份,有股可分红。家业不是刘备你一人的。
诸葛亮有干股,会办事,有能力,对,错刘备都不会把他怎么样,他也能分红。
李严益州士族有财力,有威望,有能力刘备在时也委以重任,也能分红。
当然诸葛亮己进入核心领导层,又为什么不言不语呢?而刘备死后马谡丢了街亭就得杀头呢?所以说蜀汉的制度就决定蜀汉的命运,碰到赤壁之后好的运气能立足一地,但不会长久,制度决定了他的高度。
说了那么多说正题,否则就跑题了,这就是怪论,糜芳,傅仁投东吴是对刘备寒了心了,他知道这二当家的关羽有多霸道,他付出这么多,关羽可也不管这么多,杀了他还不是杀小鸡一样,其实要解释为什么糜芳在刘备艰难时支援他,顶盛时期投降东吴,他深知关羽的骄狂,他若得胜回来还有自己的好果子吃,糜芳这个真正的股东关羽可不认可,所以糜芳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自己走斗不过你躲着你,这么简单的解释应该说得通,蜀汉的下坡路与他的管理制度成正比。闲聊!欢迎留评。
欧阳FM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糜竺、糜芳两兄弟投靠刘备,而今糜芳一朝反叛,乃为不忠;不顾兄长生死,乃为不仁;不念同殿之谊,乃为不义。
堂堂的开国将领,为何会做下此等不忠、不仁、不义之事呢?
一、缺乏主见,盲目跟从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当南郡守将糜芳得知荆州已被吕蒙袭取,关羽也已大败而去,心下正自慌乱。这时,贪生怕死的公安守将傅士仁竟然投降了东吴,而糜芳并不知情。
所以,当傅士仁来到南郡时,糜芳还心下暗喜,以为其是来同自己商量如何应对眼下局势的。谁知,傅士仁竟然是来劝降自己的。所以,糜芳回道:“吾等受汉中王厚恩,安忍背之?”傅士仁却说:“关公去日,痛恨吾二人;倘一日得胜而回,必无轻恕。公细察之。”糜芳又道:“吾兄弟久事汉中王,岂可一朝相背?”
正在糜芳犹豫不决之时,关羽派遣的督粮使者正好赶到,并传达关羽军令,命南郡、公安两城准备白米十万石,星夜送往军前使用,否则将斩立决。
闻此,糜芳心下大惊,又问傅士仁:“今荆州已被东吴所取,此粮怎得过去?”而傅士仁只回了一声:“不必多疑!”遂拔剑将来使斩杀堂前,令糜芳退路已断。为此,糜芳同傅士仁进行争辩。
这时,吕蒙率大军已然杀到,糜芳无计可施,遂同傅士仁一同出降。
由此可见,闻关羽心下惊,闻粮使至心下惊,傅士仁斩来使心下惊,吕蒙大军至心下惊,从头到尾只有惊,却无策,实乃一个缺乏主见,盲目跟从的庸才也。
有意思的是,刘备当初进入蜀中后,刘璋妻弟费观,便背叛了姐夫刘璋而投降刘备;而今刘备妻弟糜芳,又背叛姐夫刘备而投降东吴。
二、全家压在刘备身上,却未换来心中所愿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只因糜竺同刘备相近,所以陶谦临终遗言别驾糜竺:“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 陶谦死后,糜竺积极率领徐州一众文武及百姓迎接刘备牧守徐州。那时,拥立刘备为徐州之主最积极的就是他们糜家。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徐州被吕布乘虚袭取后,刘备妻子皆陷。当时,刘备驻军于广陵郡的海西县,落魄之极。就在此时,糜竺反将亲妹妹嫁给刘备,同时又将两千余名家丁献于刘备,接着又将全族家当(无数金银货帛)资助刘备的军需。那时,糜家全族已压在了刘备身上。谁知,不久刘备又被吕布赶出了徐州,仍下已经倾家荡产的糜家,来独自应对吕布的责难。
其实,当初曹操已经表荐糜竺为嬴郡太守,其弟糜芳为彭城国相。结果,糜家跟定了刘备。
说白了,如果糜家不跟随刘备,同样会有很好的出路。然而,当刘备成就霸业之时,虽然拜糜竺为安汉将军,地位还在诸葛亮之上,但也仅是一个虚职,并无太多实际的好处。如:驻守一方,田产家业等。
陈寿《三国志》中评价糜竺:雍容大方,敦厚文雅,擅骑射。之所以,糜竺将全家的未来压在了刘备的身上,不就是想谋个更好的自身吗;不就是想有番作为吗?然而,这一切刘备并没有给予他们糜家。这不,明显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吗?任谁可能都会心中不忿。
因此,也有可能糜芳心中一直压着一口气,直到吕蒙大军杀到,又在傅士仁的劝说下,半推半就地投靠了东吴。
三、糜家并未进入刘备的核心圈子,心下不忿
想想驻守公安的傅士仁,一无大功于蜀汉,二无恩情于刘备,三无武勇于军中,而他们糜家三者皆具,其却可以同糜芳分守一城。当关羽应刘备之命,准备取樊城之时,关羽任命傅士仁、糜芳二人为先锋。看看名字排序,傅士仁在前,糜芳在后,由此可知,傅士仁当为主将,糜芳仅为副将。
之后,又因傅士仁、糜芳饮酒,造成帐后遗火,点着火炮,满营撼动,把军器粮草尽皆烧毁。再来说说“把军器粮草尽皆烧毁”,并非大军出征的全部粮草,最多仅为各部所临时携带的小部分军资。因为,二人本为先锋,又非后续的辎重营。所以,军器粮草应当极少。
同时,据《三国志》陈寿补云:士仁字君义,广阳人也,为将军,住公安,属关羽,与羽有隙。由此推测,关羽同傅士仁不和,可能再小题大做,想借机准备收拾傅士仁,所以才会叱令要斩二人,却被钦差费诗劝住。
此时,虽然刘备的糜夫人不再了,但毕竟曾为关羽之嫂,但在这件事上,关羽未感念旧情,可想糜家在刘备集团并无太高的地位。
此外,糜家作为世代商族,应当非常精于计算。以刘备的用人之能,当可用人之长,然而在钱粮管理的这些实权位置上,糜家却没有半人任职。
所以,糜芳对于蜀汉的存在感应该不强,也许这就是糜芳临阵倒戈的原因吧。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颗智齿
糜芳在三国历史中,算是一个乏善可陈的小人物。无论战功还是政绩,他都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但就是这样本该被历史忽略的小人物,却干出了一件足以改变历史格局的大事儿。
襄樊之战,关羽先胜后败,从水淹七军,势逼曹操的大优势,到腹背受敌,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糜芳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当初在襄樊之战的关键时刻,屯江陵的糜芳与傅士仁二人,开城投降吕蒙,导致关羽失去荆州大本营,最终走向败亡。
有这么两个带路党,关羽丢掉荆州,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而荆州之失不仅仅是导致了关羽的兵败被杀,更是打乱了诸葛亮隆中对里跨有荆、益二州的战略部署。刘备集团自此被封锁在益州,无法向外扩张,以至于蜀国在日后的三国之中,一直是国力最弱的一家。
所以,糜芳之叛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糜芳为什么要叛?按照史书记载,他选择背叛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得罪了关羽,即刘备小舅子和义弟闹掰了。
当时糜芳与傅士仁负责军需后勤,但进度上却跟不上关羽的要求。最终关羽放下狠话,仗打完回来就要收拾他们。
三国志·关羽传: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糜芳与傅士仁因此而感到不安,最终选择了和孙权联合,里应外合,搞垮关羽。表面上看,这个理由还说得过去。但是如果结合糜芳的身份,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明显不划算的买卖。凭他糜芳的地位,关羽能拿他如何?
糜芳何许人也?徐州糜氏家族核心成员,刘备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糜芳的哥哥是麋竺,刘备一生中最大的贵人,从徐州开始便追随刘备。当时刘备“穷困潦倒”,身为徐州富商的麋竺散尽家财,资助刘备,帮助他招兵买马,在徐州站稳脚跟。而刘备也投桃报李,一直以麋竺为心腹。刘备入主益州后,更是拜麋竺为安汉将军,其地位高于诸葛亮,为众臣之首。
此外,糜芳由于妹妹麋夫人的关系,和刘备攀上了亲戚,成为了主公的小舅子。
所以,糜芳在刘备集团中,虽然能力一般,但地位却非常特殊。凭借哥哥与妹妹的关系,他以自家人的身份,受到了刘备的重用,被委任为南郡太守。就糜芳的身份而言,在当时的刘备集团中,他是最不应该背叛刘备的人。
要知道,凭借着糜氏家族在刘备集团众地位,他糜芳在刘备手下不管怎么混,都是大有前途。而他如果背叛刘备、投靠孙权,就等于放弃了糜氏家族,放弃了大好前途。他一个降将身份,能力还很一般,在孙权手下能有多大发展,这个不用我多说。
糜芳不是傻子,他既然甘愿放弃前途,背叛刘备。肯定是发生了某些事情,使他无法在刘备阵营众待下去,即使是他的哥哥麋竺,都很难保住他。
那他到底犯了什么事?
张勃编撰的吴国史书吴录有着这样的一段记载:
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
大致意思就是因为南郡城内失火,导致大量军械被烧毁。而糜芳作为南郡太守,关羽便向他问责。麋芳因此而心怀恐惧,担心关羽找他麻烦。孙权得知情报后,趁机利诱麋芳,于是乎内鬼诞生。
这个记载其实和《三国志》的记载相差不大,都是麋芳犯了事儿,惹了关羽。唯一不同的是,吴录中将糜芳具体犯了什么事儿给指了出来,即城内失火,导致军械被烧。
若是在平时,这其实问题也不算大,顶多就是麋芳失职。但是,这大火好巧不巧的发生在襄樊大战前夕。
当时侯音叛乱据宛城,曹仁围城三月乃破,期间关羽却毫无动作,很可能就是因为这场大火所致。军资不足,导致战机延误,一步慢,步步慢。如果当初关羽能和侯音联合,或许就每曹仁什么事儿了。所以,糜芳关键时刻掉链子,糜芳失职的这个罪过可不算小。
当然,仅仅是这个罪过,其实也还不足以让糜芳冒险。
真正让他铤而走险的原因是这场大火很可能是糜芳自己放的。糜芳本就商人出身,无利不起早,其担任南郡太守,没少和东吴和曹魏打交道。还记得某粮库,只要上面一调查,立马失火的事儿嘛,古今同理也。什么烧毁军械,恐怕是某过气国舅,私自倒卖自肥,害怕追查直接伪造火灾吧。
关羽素来刚直,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但战事在即,他无暇顾及处理此事,所以放出话来,回来再好好收拾他们。
糜芳心里明白,这事儿应该是藏不住了。而他一旦被揭穿,且不说倒卖军资、延误军机是何罪,仅仅是通敌这一项,就足以让他万劫不复。于是乎,先下手为强,接受孙权递来的橄榄枝,用关羽当投名状,为自己谋一个好靠山。
从利益角度而言,糜芳此举合情合理。但是,这种卖主求荣的行为,定然是为天下人所不齿。所以,当时不仅仅是蜀国人,连吴国人都看不起糜芳,耻于与他同行。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
在三国乱世,投降复叛这些事其实很常见。如果糜芳不是做得太过分,也不会被如此鄙视。当然,这怪不得别人,如果不是他见利,忘义,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又何来如此结局。只可惜关羽,威风一世,最终竟然丧在了这等小人手中。
源源_文
糜芳这件事情归根究底还是刘备自己缺德。
糜芳糜竺这兄弟两个呢,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那个时候多风光,徐州的第一商户啊,给自己妹妹的嫁妆,除了那些谈的上号的那些经营珠宝以外,家仆上万整个东汉有多少人口?如此庞大的一笔资金,当时的糜家为什么要做这么大的牺牲。
吕不韦说过呀!吕不韦问自己父亲的那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这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当然风险最大就是投资证者。当你政治投资成功以后所收得的回报,那不是钱能够衡量的。
有了这一笔钱,再加上自己的妹妹是刘备的夫人,那当然糜芳和糜竺这兄弟两个能够进入刘备的圈子,但是这个时候的刘备确实有些不走运,遇什么事情就倒霉,遇什么事情就倒霉,导致混当了大半生。从北方一路逃到南方,手里面就只剩下几千兵马在加关张赵,可是就到了这个地步,糜芳和糜竺仍然还是紧紧的跟随着刘备,刘备自然也是知道这俩兄弟到底是什么意思,肯定是赖着自己这儿不肯走了,但是自己确实欠他们的。
结果等到刘备的事业快要起步了,糜夫人死了,这就让人很尴尬了呀!原本糜芳能够进入刘备的圈子,一方面靠着自己家财万贯,有钱另个方面自己的妹妹是刘备的夫人,后宫里有人,结果现在钱没了,后宫里面没人了,这就很蛋疼呀,我到底现在靠什么东西能够混到刘备的圈子里面去了?刘备那地方明确告诉你混不进去。
糜芳为什么会在关羽的手下,并且因为酒后闹事会被关羽折腾,还不是因为这个人已经淡出了权力的圈子,已经得不到刘备的重视,关于想怎么折腾他就怎么折腾他,谁能管的着他。
那自然自己心中所想,现在所做和过去所做的体验,那完全就是一个天上地下,原本自己就想着投资刘备成为开国达成最后家财万贯。(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名留青史。就算不这么做,我以前过的日子也是小日子过的挺舒坦的家财万贯,吃的喝的全有在徐州那是呼风唤雨。现在呢,成为一个部将替人打工不说,自己还天天受这种鸟气,你能够说明方这么做确实不对,但你绝对不能够回避刘备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多缺德。
最终糜芳也实在是在刘备集团看不到希望,自己想了想,唯一能够有希望的就是把整个江陵城送给孙权这样的功劳够大吧!依靠着这个功劳当一个敲门砖,说不定能够获得更好的东西,理论上来讲正是因为江陵城的失手,导致关羽彻底失去了后方,最后被人给追杀,然后自己身首异处。
但是即便是如此,刘备还是没有去对付糜竺,这就是内心一种愧疚的表现。
阿公阿婆随兴而至
糜芳和糜竺兄弟两人,算得上是刘备集团最原始的合伙人和股东了,在刘备一无所有之际,他们就把自己的妹妹糜夫人嫁给刘备,为了支持刘备,兄弟两还将糜家积攒的财富拿出来给刘备招兵买马,正因为这些感人肺腑的举动,刘备对糜家兄弟两人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显然已经将其当成心腹大臣了。
兄弟两人跟随了刘备24年,从刘备一无所有到后来刘备逐渐奠定霸业基础,能够和孙权、曹操三分天下,哥两个始终不离不弃,可是到了刘备最为辉煌之际,已经跟随刘备24年的糜芳却突然选择投降东吴孙权了,这是为何呢?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领荆州军队去北伐襄樊,此时的刘备集团,可以说正是实力雄厚、如日中天之际,再加上关羽在军事方面的天赋,襄樊之战的前期,关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时候算得上是正史中关羽的巅峰时期了。
当时襄樊地区连续暴雨,河水大涨,关羽借助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引汉水以淹襄樊,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水淹七军之佳话,当时关羽消灭了于禁的三万援军,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有了接二连三的胜利,曹操眼看关羽锋芒太锐,都打算迁都避一避,可就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关羽军队人手不够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了。原本关羽的军队人手就不足,现在随着战争的胜利,有很多战俘需要自己来安置,想要安置好这些战俘,就需要增派更多的士兵去安置,这样一来,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军队更是迅速减少。
眼看安置战俘的人手不够了,关羽还想继续乘胜追击,就只能去找距离自己比较近的上庸寻求支援,当时上庸是孟达和刘封两人坐镇,接到关羽的求援信之后,两人以上庸刚打下来也需要人手镇守来维持稳定,无法分散出人去支援关羽为由拒绝了关羽。
事实上当时上庸的情况并没有那么复杂,两人不愿意支援关羽,只因为两人平时和关羽关系不好,再加上当时关羽正是如日中天之际,两人更加不想帮助关羽成就他的美名,不管怎么说,两人不去支援关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私自利,在关羽死后两人被刘备问罪处决,也算是罪有应得。
由于上庸的刘封和孟达也不愿意去支援关羽,现在关羽的处境就更加危险了,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公安和江陵两个地区,希望镇守公安的傅士仁和镇守江陵的糜芳两人能够死守阵地,这样一来,就算是关羽最终坚持不下去或者出点什么意外,也可以退回去养精蓄锐,一切从长计议。
有了这些考虑之后,关羽再次展开大战,奈何此时的战局发生了巨大改变,曹操率领主力回到关东之后,安排了徐晃等人去增援襄樊,而孙权看到机会来了,想要趁机将荆州地区全部占为己有,于是孙权趁人之危,联合曹操偷袭关羽。
孙权安排吕蒙去偷袭关羽,吕蒙派部下化妆成商人模样,白衣渡江夺取了江边用来报警的烽火台,随后吕蒙率领大军兵临公安城下,傅士仁完全没有来得及准备,就被吕蒙大军袭击,打得措手不及,最终只能开门投降吕蒙。
拿下公安之后,吕蒙继续率领大军去攻打糜芳所在的江陵地区,当时糜芳其实早已经有些动摇,在吕蒙以及傅士仁的劝诫下,糜芳轻而易举就选择投降了吕蒙。关羽一直报以希望的两个人和地方都已经被吕蒙占据,这两个地方住满了关羽部下的家属,这些部下听闻自己家属已经成为东吴威胁下的人质,纷纷选择离开关羽投降东吴,关羽军队士气衰弱,被东吴军队打得措手不及,最终关羽也被俘而杀了。
要是糜芳和傅士仁没有投降,关羽其实还是可以和东吴继续战斗下去的,或者说两人就算不去支援关羽,好歹守住城池,等待关羽回来啊,这样总还是有希望战胜东吴的,可惜两人在关键时刻都一股脑选择投降,让人实在有些不解。
为何糜芳会投降东吴事实上,糜芳和糜竺,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刘备对他们也委以了重任,看得出刘备对两人足够信任,可是为何糜芳还要投降东吴呢?我想这个问题肯定和刘备本身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很多人都说糜芳投降的问题是出在关羽身上的,因为糜芳和傅士仁一直和关羽之间的关系都不好,充满了矛盾,再加上关羽平时就经常看不起别人,所以得罪的人很多,诸如上庸的孟达以及刘封等人,就是被关羽得罪才不愿意去支援关羽的。
确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关羽的为人存在很大缺陷,得罪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加上根据史料记载,在关羽出征襄樊之前,因为糜芳和傅士仁的一些失误,关羽还大发雷霆,告诉两人等自己回来再收拾他们,这句话足以成为导火索,两人害怕关羽会回来收拾自己,所以才选择投降。
这样的分析看起来是毫无问题的,可是我们仔细一想,关羽就算为人再差,他想要收拾糜芳也得给刘备面子吧,糜芳的妹妹可是刘备的老婆,换言之糜芳就是刘备的二舅子,关羽不可能随便就收拾糜芳的,再说了,糜芳的大哥糜竺还在刘备身边给糜芳撑腰,关羽再目中无人,也不至于这么不识抬举。
这一点糜芳和糜竺内心其实都十分清楚,关羽自己也肯定是明白的,在糜芳投降东吴之后,糜竺因为愧疚不已引发疾病,不久后糜竺就去世了,从糜竺的行为中,我们就能明白,糜芳的投降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虽然说他和关羽有矛盾,可是这种矛盾不至于让糜芳投降。
真正让糜芳投降的是内心的私欲和贪生怕死,因为糜芳贪生怕死,所以在吕蒙兵临城下的时候,他直接选择投降,因为糜芳的私欲,他不希望关羽建功立业成就更响亮的名声,所以他选择在最关键时刻给孙权送人头,让关羽无路可退。
换言之,糜芳投降东吴,并不是因为害怕关羽,而是因为他深刻明白,自己投降东吴,仅仅是换了一个老板,对自己生命没有威胁,但是关羽就不一样了,他不仅无法成就更大的事业,还会因此而丢了性命,因为孙权不可能放过关羽。
由于糜芳的自私自利,不仅关羽死了,最后蜀汉因为刘备和张飞去报仇也导致实力衰减,更加可悲的是,糜芳投降了东吴之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东吴很多大将都会时不时就耻辱糜芳一番,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知道糜芳最后的那些岁月是否开心,是否也会如后来的刘禅一般感慨“此间乐不思蜀”呢?
结语糜芳和糜竺兄弟两人,原本是刘备的原始股东加合伙人,跟随了刘备24年,从一无所有到如今刘备事业红红火火,原本只要大家继续努力,更多辉煌将会如期而至,可就在这种关键时刻,糜芳选择投降东吴,因此导致关羽被杀,自己的哥哥糜竺愧疚而死,蜀汉国力衰减。
糜芳也许最开始会认为自己的投降仅仅就是会送走关羽一命,可到最后却发现,自己投降除了送走关羽的性命之外,还送走了自己的所有节操,就算他在东吴得到了重用并且存活下去,可是在别人眼里,他始终是一个卖主求荣的卑鄙小人而已!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执迷自命
应该说糜芳投降东吴是个比较出乎意料的事情。
糜竺和糜芳都是在刘备最潦倒的时候投奔刘备的。当时吕布趁刘备和袁术作战时,偷袭夺取了下邳,还抓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兵败逃到广陵,军心涣散,粮草匮乏,有记载说当时刘备军中“饥饿困败,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
而糜竺是徐州的富商,家中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是徐州牧陶谦的别驾从事,之前作为陶谦使者迎接驻守小沛的刘备入主徐州,因此和刘备关系不错。此时糜竺主动拿出家产,资助刘备,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可以算是雪中送炭了。
更难得是糜竺和糜芳对刘备相当忠诚,曹操曾经推荐糜竺为嬴郡太守,糜芳为彭城国相,但是两个人不为所动,坚持跟随刘备。在刘备屡次兵败,流亡各处时,两个人始终不离不弃,追随左右。
所以刘备对两个人也是非常信赖,夺取益州以后,任命糜竺为安汉将军,地位比诸葛亮还高,而糜芳则被任命为南群太守,在荆州也是仅次于关羽的第二人,当年周瑜也曾经被任命为南郡太守,可见职位的重要性,应该说是糜芳也是被委以重任的。
而糜芳虽然和关羽有些矛盾,也曾经因为军械被毁和粮草补给问题被关羽严厉斥责,但是以他和刘备的关系,关羽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实际上糜芳投降东吴以后,糜竺曾经自缚请罪,刘备也没有责怪,待他和以前一样。以刘备的脾气,即使关羽参糜芳,也肯定会保他的。
另外虽然荆州的大部分士兵被关羽带走,但是留守部队还是有的。吕蒙进攻公安时,“将军士仁在公安拒守”,公安尚且如此,荆州城内兵肯定更多。而且南郡城墙坚固,关羽曾经评价“不可攻也”。将士也都不愿意投降,即使糜芳投降以后,城中将士还打算伏击吕蒙。刘备长期占据荆州,城中民心也不是问题,糜芳要是守的话,以吴军历史上的攻城记录,坚持到关羽回来问题不大。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糜芳居然降了,一个跟了刘备这么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的人,居然在还有一战能力的时候就这么投降了,应该说完全出乎意料,实在让人很难想象。
如果真要说什么理由的话,也许真的只是被关羽的那句“还当治之”吓坏了,或者是傅士仁的不战而降对他影响太大,或者是多年不上战场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雄心,这一切恐怕也只能去问糜芳自己了吧。
小胖纸阿芊
糜芳是糜竺的弟弟,刘备的大舅哥,徐州富商,士农工商,商人在东汉时期的地位是最低的,而从政或者资助一方诸侯,就成为商人提高地位的最重要手段。
糜竺糜芳原是徐州牧陶谦的部下,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后,糜竺糜芳成为刘备的部下,刘备丢失徐州后,糜竺糜芳散尽家财一路跟随,曹操曾经对糜竺糜芳兄弟许以官爵,但糜竺糜芳不为所动,以曹操当时的实力,肯定要强过四处流浪的刘备,而糜氏兄弟仍然不离不弃,说明糜氏兄弟对刘备是忠心的,而且糜氏兄弟也不是贪图富贵的人。
糜氏兄弟对刘备的资助是非常慷慨的,不仅以家财资助刘备起兵,而且将妹妹嫁与刘备,糜氏兄弟与刘备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刘备的回报也非常丰厚,糜竺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仅次于刘备,比诸葛亮还高。
而糜芳成为荆州的南郡太守,也大多是因为糜家对刘备的恩情,至于糜芳有多大的能力,在史书中完全看不出来。南郡是荆州最重要的郡,承上启下,连东通西,而江陵城又是南郡的核心,糜芳能够镇守这么个重要的城池,说明刘备对糜芳的重视。
关羽北伐襄樊之时,刘备的势力已经达到顶峰,横跨荆州、益州,击败曹操拿下汉中,接着刘封、孟达占据上庸三郡,蜀汉形势一片大好。
关羽北伐襄樊前期,兵峰正盛,到孙权偷袭荆州前,关羽包围襄阳、樊城二城,切断汉水,擒于禁,斩庞德,将于禁七军3万人的俘虏押送到南郡江陵城,关羽驻军樊城东北等着曹操的援军。
谁也没有想到孙权会偷袭荆州,不仅刘备诸葛亮没有想到,就连前线的关羽也被东吴蒙蔽,而南郡守将士仁、糜芳也没有想到。
吕蒙偷袭荆州时,是将士兵化装成平民,躲过蜀军的江防部队,先是兵临公安,公安与江陵一江之隔,公安守将是士仁,士仁发现一下子东吴来了这么多军队,兵力悬殊,南郡士兵大多被关羽调去襄樊前线,士仁心理上是相当震撼的,士仁不像糜芳,对于投降没有心理负担,况且士仁又对关羽有所不满,所以投降相对容易,也能让人理解。
但糜芳不同,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哥,与刘备关系密切,并且一路跟随,可以说相当忠心,为何糜芳要投降?
糜芳的投降涉及几个关健的原因:
1、糜芳受到东吴的蒙蔽,不觉得投降是多大的事,因为孙刘是联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四年前的湘水对峙,糜芳也是南郡太守,当时孙权为了讨要南郡,下令吕蒙发兵夺取荆南三郡,长沙、桂阳两郡闻风而降,零陵郡太守郝普受到吕蒙的忽悠而投降,事后双方握手言和,孙权又将零陵郡和太守郝普还给了刘备,因为双方是联盟,偶尔动动刀,只是争取利益,并没有到破裂的程度。
同样,这个时候的糜芳也是这种想法,东吴不过是为了争地盘,孙刘双方还是联盟,还没有破裂,到时候两方谈判一下,还可以回到刘备那去,没什么大不了的。
2、糜芳错误估计形势,没有想到孙权是赶尽杀绝,更没有想到孙权不久之后就杀了关羽。
糜芳没有想到孙权的这次偷袭行动孙刘双方彻底破裂的开始,之前孙刘联盟的时期,两方人员多有来往,也相互熟识,糜芳以为东吴方面最多也就是争争南郡,不会把事情做绝,更没有想到孙权会杀关羽,孙权杀了关羽,就表示双方彻底的破裂,无可挽回,如果糜芳知道这个后果,他是断然不会投降的。
3、当时的形势使然,让糜芳害怕了。
糜芳是南郡太守,驻江陵城,当时士仁是公安守将,已经投降吕蒙,吕蒙兵临城下,已经够让糜芳震憾的,现在士仁也投降了,江陵城内守军不多,还有于禁及3万曹军降兵,如果抵抗吕蒙,兵少将寡,万一城中的3万魏军造反,那样糜芳根本承受不了后果。
吕蒙围了江陵城,肯定会诱降糜芳,事实上他也经常这么干,糜芳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更是一个领兵打仗的人,我甚至觉得糜芳就是一个文官,而不是武将。这仗怎么打,估计糜芳心里都没底,又害怕,再加上前面两个因素的影响,于是糜芳投降了。
我从来都不觉得糜芳的投降,是因为关羽的那句话:回来再收拾你们。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哥,关羽能怎么收拾呢?杀了?不可能的,刘备都不会同意,只是运粮不济而已,下狱?也不会,关羽是看不起士大夫,但至于关羽懂得大道理吧,作为镇守一方的主帅,关羽要是不能约束手下人,刘备怎么会放心让关羽守荆州,反观张飞,刘备从来就不用张飞单独守城,为什么?因为关羽才是将才。
suxin
刘备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失败与无奈中度过,所以能够跟随刘备走到事业顶点的元老级人物都是赤胆忠心的人。然而就在刘备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跟随刘备24年的糜芳却突然叛降东吴。这其中固然有糜芳的原因,但关羽也有一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备创业初期,由于实力不济,每次想有发展,必须依靠别人的资助。比如同宗刘元起资助了刘备的学业,大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了刘备起兵。但要说资助刘备最多的人,估计应该算是糜竺和糜芳兄弟二人了。
《三国志》记载,糜家世代经商,家中资产过亿、奴仆上万,在当时算得上是全国闻名的富户。为此,曹操都曾向糜竺、糜芳兄弟二人抛出了橄榄枝,封糜竺为嬴郡太守,糜芳为彭城国相。但二人根本不为所动,誓死追随刘备左右,足以见得糜氏兄弟对刘备非常忠心。
公元196年,刘备出兵攻打袁术时,吕布偷袭了刘备的下邳根据地,刘备回兵救援时,又被袁术击败。经历了这一次大败之后,刘备一蹶不振。
当时糜竺、糜芳为了使刘备重新振作,给予了刘备两千名仆人,无数金银财宝,而且为了开导刘备的心情,兄弟俩还把美若天仙的妹妹送给了刘备。
得到糜氏兄弟的资助后,刘备又重新招募了上万军队。但时运不济,刘备再次被吕布击败,无奈之下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期间,很多人都背叛了刘备,但糜竺、糜芳却不改初心,无论多么困难都没有抛弃刘备。
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实力突飞猛进,作为原始股东,糜竺、糜芳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尤其是大哥糜竺,在刘备入川时,糜竺做到了安汉将军,地位和待遇甚至超过了诸葛亮。
糜芳也还行,做到了南郡太守,在荆州地区的地位理论上仅次于关羽。
关羽为人非常看不起士大夫阶层,史书记载为“傲上而不辱下”。恰好糜芳和傅士仁都是这一类的人物,因此两者之间经常有摩擦。但此时的糜芳只是心怀不满,根本没有想过叛变,毕竟糜芳追随刘备二十多年,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真正让糜竺感到害怕的是关羽北伐。当时关羽水淹七军后声威大震,于是准备一鼓作气攻下樊城。但在襄樊大战中,曹操也调遣了大量援军,此时的关羽围困樊城就变成了消耗战。
消耗战中,关羽北伐实际上是以荆州一隅而敌北方全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拼的过曹操。但关羽貌似不太清楚情况,或者是有意为难糜芳,命令糜芳如数凑齐军队所需补给。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荆州地狭民少的情况,糜芳根本无法供给关羽的军需物资。此时关羽不考虑撤退,反而放出狠话说“回来再收拾你们”。
关羽素来傲慢,他说出这句话后导致傅士仁、糜芳惴惴不安。最终东吴来袭时,傅士仁率先投降,导致糜芳镇守的南郡陷入重围之中,无奈之下,糜芳选择投降。
总结来说,糜芳跟随刘备过了20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算得上是一个忠义之人。之所以投降,一来是因为顶头上司关羽对自己的傲慢,二来是因为无力完成关羽给予的任务,第三是无力改变关羽造成的荆州危局。最终为求自保,选择了投降。
jinjinjinian
糜芳投降东吴,看似是与关羽的关系不和有关,实际上是糜芳自导自演的一场大火失败后,为求自保,主动选择投降东吴的。
在战场上,因为自己的亲信背叛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事情可不少,在汉末时期的襄樊之战,关羽原本一路所向披靡,接连战胜了曹军,威震华夏。
可没过多久,关羽就迅速走向没落了,先是在正面战场上被徐晃击败,紧接着自己的老家江陵沦陷,而驻守江陵的将领正是刘备的亲信糜芳。
糜芳在汉末时期算不上是一个大人物,但在公元219年,他是决定整个襄樊之战最终结局以及三国命运的人物。作为刘备的亲信,刘禅的叔叔,糜芳与刘备的关系,远飞一般将领可比。
可就在关羽离开江陵,前往樊城作战的时候,留守大本营的糜芳却在傅士仁的劝说下,在未抵抗的情况下,投降了前来奇袭的吕蒙,让关羽大军瞬间陷入了绝境。
糜芳的这一波操作,不仅让蜀汉永久地失去了荆州之地,隆中对成了泡影,更让关羽腹背受敌,手下士兵没有战心,纷纷溃逃,最终关羽也在逃往益州的路上被吴将马忠擒拿,在孙权的命令下,关羽父子被杀。
关羽即使最终兵败被杀,但世人依旧尊他为武圣,是被历史认可的一代名将。纵观整个汉末三国历史,像关羽一样既能万军中斩敌将首级,又能单独统兵作战之人很少,更何况关羽还擅长指挥水师,是一个全能型统帅。
糜芳则因为投降了东吴,被世人所不齿,他那特殊的身份,刘备待他家族更是不薄,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作为刘备的亲属和亲信人物,他为何会选择投降东吴,背叛蜀汉,背叛关羽呢?
糜芳算是刘备人生中的贵人了,早年刘备在徐州没钱没兵的时候,糜芳和哥哥糜竺一起支持刘备,成了刘备生命中的贵人。
糜家因为是做生意的,家中钱财很多,陶谦死后,糜家尽全力帮助刘备,使他成了徐州之主。后来吕布打败了刘备,糜家并没有因此放弃刘备,而是更为慷慨的资助刘备。
在众多诸侯中,糜家单独看上了刘备,当时的刘备在常人眼里如丧家之犬,妻女被敌人俘虏了,士兵都打光了,仅剩下关张等少数嫡系还跟随刘备左右。看到刘备如此落魄,糜家当即资助了刘备许多钱财。
不仅如此,糜竺本人更是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刘备,送人 ,送钱,还送夫人,糜家对刘备来说,真是恩重如山。就这样,糜家与刘备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投资商成了亲信重臣。
随着刘备后来发迹,曾经大力帮助过刘备的糜家也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刘备在汉中称王后,拜糜竺为安汉将军,糜芳成了南郡太守,两大重号官职,说明刘备对他们哥两的信任。
关于糜芳为何会做叛徒?在《三国志》中有过粗略的描述,起因与樊城前,糜芳与关羽之间的关系不和所致。
糜芳当时担任南郡太守,是荆州的二号人物,关羽出征后,让糜芳准备军需辎重,糜芳未能按照关羽的要求如期为他办全。因此关羽要怪罪糜芳,声称要“还当治之”。意思是打完仗再找你算账。
糜芳因为关羽的“还当治之”而感到害怕,因此在吕蒙奇袭荆州的时候,经过傅士仁那么一挑拨,糜芳为了保命,不被日后的关羽治罪,他选择主动献出南郡,让关羽失去了老巢。
与关羽不和,怕关羽日后打击报复自己,这是通过史书,可以找到糜芳为何投降东吴的原因之一了。除了与关羽不和,糜芳投降东吴或许还有别的因素,下面我们来大胆假设一下。
关羽因为水淹七军,俘虏了于禁的三万大军,俘虏需要养活,养活需要粮食,而恰恰在此时,南郡发生了一起大火,据糜芳自己说这场大火焚烧了许多辎重,这也导致了后来糜芳为前线的关羽准备军需辎重,惹得关羽要“还当治之”。
这件事最终还导致了关羽大军因为缺粮,擅自动了东吴在湘关的军粮,此事导致了东吴与蜀汉矛盾的加剧。
“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
从糜芳因为失职导致了军需辎重被烧毁这件事来看,这或许是糜芳本人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因为关羽早在发动樊城之战时,他已经在荆州经营多年,按理来说不应该缺粮,更不应该因为没了粮食去动东吴的粮仓。
关羽明白自己不能陷入两线作战,樊城之战打得正是激烈的时候,关羽不太可能通过动东吴的粮仓而去刺痛孙权的这颗敏感神经,让关羽竟然不顾得罪东吴去动他们在湘关的军粮,这或许说明了当时南郡的粮食确实没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关羽作为一名高级将领,他一定会在事先准备好粮食的情况下才敢发动战争,否则这是在自取灭亡。那么,为发动战争而准备好的粮食为何会消失了呢?答案或许只有一个,糜芳贪污了。
糜芳是商人出身,商人是重利而轻义,糜芳或许利用自己的职权,瞒着关羽将荆州的粮食倒卖,为自己牟利了。一场大火只不过是糜芳无法交代粮草的最终去处,特意自导自演的一场军中火灾。
糜芳知道自己这么做关羽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在荆州他有掌握生杀大权的假黄钺之权,斩杀一个下属是不需要得到刘备的同意。糜芳如果等关羽胜利回归,知道粮草被自己倒卖牟利了,按照关羽的那种性格,糜芳估计自己肯定难逃一死。
因此,糜芳在吕蒙奇袭荆州的时候,主动献出了城池,算是为东吴立下大功,这样自己不仅能保住性命,更是的机会,这是糜芳为了活命而走的一步棋。
结语遇到刘备应该说是糜芳的幸运,他的背叛导致了关羽被杀,刘备自此失去了荆州,对蜀汉来说元气大伤。即便如此,刘备依旧没有为难糜芳的家人,糜芳家人的待遇如往日的那般,没有因为糜芳的反叛而连累。
糜竺因为自己弟弟的叛变,刘备的宽容而感到羞愧不已,他心中迈不过这个坎,自觉对不起刘备的信任与重用,因此没过多久糜竺郁郁而终。
纵观整个历史,像刘备这样的仁义之君并不多,如果换成曹操,按照当时曹魏的法律,估计糜家不被灭族也得剥层皮,可刘备没有这么做。
芳要旅行
糜芳背叛刘备这件事,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刘备的成功离不开糜家的帮助。早年间在刘备到徐州后,虽然陶谦很看好刘备,也很欢迎刘备的到来。但其他徐州本土势力就对于刘备并没有那么欢迎了。当时的刘备一没有太大的实力,二没有地盘,三没有钱。再加上刘备在陶谦麾下不受人待见,实际上刘备也是非常郁闷的。唯独徐州的糜家兄弟对刘备十分的热情。刘备因此也十分的感激糜家兄弟。
后来陶谦去世后,他临死前安排糜竺,让他在自己死后迎奉刘备执掌徐州。糜竺也十分的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不仅在陶谦死后第一时间力荐刘备执掌徐州,还坚定不移的站在刘备的一方辅佐刘备。糜芳因为哥哥的关系,也极力的支持刘备执掌徐州。当时刘备一穷二白,但想要发展没钱是办不成事的。为了支持刘备的发展,糜竺和糜芳兄弟二人以家族的财力支持刘备。要知道糜家可是徐州巨富之商。糜家世代经商,家中财富上亿。糜氏兄弟如此支持刘备,可见糜家对于刘备的贡献有多高。
刘备心中对糜家也一直心怀感恩。所以在刘备势力壮大后也开始回报糜家。很多人对于糜竺这个人印象不太深,甚至认为他是一个边缘人物。但事实上,刘备在拿下益州势力成型后,他直接就分封了糜竺为安汉将军。其地位位列刘备帐下群臣之首。地位还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待遇也是所有臣子里面最好的。可见刘备对于糜竺多么的信任,多么的重用。
但糜家兄弟的另一个人,显然就没有这个待遇。糜芳作为糜竺的弟弟,当初帮助刘备的时候,都有糜芳的一份功劳。他勤勤垦垦的帮助刘备打天下。但刘备成气候了,糜竺高官厚禄赏赐不绝,糜芳得到了什么?仅仅一个南郡太守罢了。如果单纯就一个南郡太守也没什么。毕竟一郡太守也算是位列蜀汉的中高层了,糜芳也没什么可抱怨的。真正让糜芳生气的是刘备对他的绝情。糜芳在关羽手下做事,屡屡受到关羽的苛责。而刘备对于关羽此种做法也并没有什么举动。他就眼看着糜芳被关羽霸凌。站在糜芳的角度来看,他自己能不委屈嘛。在这种情况下,糜芳选择背叛刘备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陪葬的妞
我猜测,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糜芳跟随关羽镇守荆州的那些年,当时由于是战略平稳期,三国最重要的事,是张辽在刷孙权副本,所以荆州稳稳的被关羽扶起来了。于是负责后勤的糜芳自然动了一些手脚。
糜芳根本没想到,关羽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三国第一杀神,结果前期亏空太大,被迫叛变。
这就好比你让老婆管钱,平时你一个月花1200块,给老婆交8000。老婆把5000块给你老丈人了,你是意识不到的。结果你攒了3年,你觉得账上至少有20万打算付首付,结果忽然账上只剩下3万块的时候,你第一反应一定是:离婚。
这就是糜芳叛变的根本原因:
“赏赐优宠,无以为比”——这是刘备入主四川以后给的待遇。
所以为钱为地位,肯定不至于反叛关羽。但是《三国志》又说了,靡芳投降的原因是:
”还当治之”
也就是关羽说:等老子打下来樊城,就要弄死你俩。
所以,糜芳肯定是犯了关二爷的大忌讳,所以才会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投降。说白了,荆州名义上是刘备的,实际上就是关羽的。砍死糜芳关羽肯定没责任的。于是我们看一下时间轴,大概就清楚了:
关羽7月份和曹仁会战于樊城;8月份,于禁率大军增援;紧接着,关羽水淹七军,樊城危机。
10月份,徐晃终于救出曹仁,樊城事态平稳。
那么问题来了:这时候糜芳叛变了。
显然,在糜芳看来,他肯定是犯了关二爷的忌讳,而且是很大的忌讳,要不然不会觉得,关羽回来一定会砍死他。
这个忌讳是什么呢?
糜芳传说,糜芳的主要工作,是给关公提供军需物资。
同时,关羽走麦城之前的几年里,荆州无战事,关羽各方面状态都是巅峰。所以关羽才决定打樊城,和曹操第一名将曹仁决战,在这个过程中,曹仁挡不住,五子良将的老大于禁挡不住、庞德挡不住……
徐晃来了,居然就把关羽挡住了?要知道前些年打南郡的时候,刘备、周瑜围点,关羽打援,一个人硬抗曹操五路大军不能前进一步,其中就有徐晃。几年不见,徐晃给游戏充值了?变的这么厉害?
唯一的解释就是:关羽后勤跟不上了。
我们可以怀疑糜芳贪污,可以怀疑他任何事。但不论如何,缺乏补给的关羽眼看事业功亏一篑,关二爷内心OS:
要是再给我一年时间,我把许昌给你打下来?
事实也是如此,关二爷那时候已经封神,吓的曹操要迁都了。
眼看大功告成,忽然发现,后勤不足,被迫和曹仁对峙,死一个糜芳都少的,这事别说诸葛亮,刘备来了都拉不住。
阿萌
在三国时期,曹孙刘三方都有选择背主投降的存在,可是相比之下,刘备集团投降的人数却是少之又少,但是,其中有一个投降之人却是对蜀汉的命运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而且,此人的投降,实在是有些说不通,他就是刘备的小舅子(也可能是大舅哥)、南郡太守糜芳。
糜芳家族居住在徐州,世代经商,家中的奴仆多到上万人,资材相当的雄厚,因此,糜家虽然没有过多的官宦,却是徐州本土地地道道的商业大族。
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徐州牧陶谦病逝,将徐州托付给了刘备,而糜芳也就在那个时候与自己的兄长糜竺,追随刘备,不避艰险。
从这时开始,直到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来到荆州,六年之间,刘备几乎屡战屡败,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败给吕布、再败给袁术、又败给曹操。
多次到了无法立足、部众离散的境地,可是,在这样的危险局势下,糜竺与糜芳兄弟二人对刘备不离不弃,誓死相随!
糜竺更是拿出了所有家产,为刘备重整旗鼓、积蓄兵马,更是将自己的妹妹献给刘备做小妾,就是后来的糜夫人。
此间,曹操曾经表奏糜芳为彭城相,但是糜芳与其兄糜竺相同,弃官不做,继续追随刘备,因此,不难看出,六年之间,糜芳的忠诚度,是完全经得起考验的。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九月,当阳长板之战中,刘备再次战败、妻子离散,糜芳依旧没有叛逃,继续跟随刘备,一路到达江夏,从那时候开始,刘备的转运期到达了。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收取荆南四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借来了南郡的江北土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收取益州大地。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六月间,占据了汉中、东三郡之地,实力在十年内达到了巅峰境界!
可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同年闰十月,正当关羽在襄樊前线作战的时候,糜芳却开城投降了东吴的吕蒙,此举直接导致了南郡江陵的丢失、关羽后方的损毁,使得关羽进退无据,荆州率先丢失,可以说,此举直接导致了关羽后方失守、间接导致了刘备大举伐吴。
(二)心生不满 一举爆发那么,为什么,追随刘备的二十五年间,生死之险时,糜芳不曾投降,如日中天时,反而开城叛变呢?
原因,恐怕主要有着两点,首先,是荆州留守人员,内部的矛盾,确切的说,是糜芳与关羽的矛盾。
按照追随刘备的资历来看,关羽张飞自然无人可比,可是,除了这二人之外,应该就属于糜竺糜芳兄弟了,但是,关羽与糜芳的关系,却是相当的不睦,甚至关羽还常常傲慢的对待糜芳,这就使得糜芳相当的不爽。
当年在徐州,要不是糜家的鼎力相助,刘关张三兄弟早就不知道什么结局,可是现如今,关羽却如此的对待自己,糜芳怎么能不生愤?
加之襄樊之战时,由于前线关羽的大军从三万多一直增加到四万余人,后方的供给压力骤然增大,糜芳因为此时工作没有到位,关羽愤怒的警告糜芳与留守公安的将军傅士仁说道:
“回来再收拾你们!”
糜芳很是清楚关羽的性格,因为关羽明知道自己与刘备的关系,还敢如此傲慢的对待自己,现在关羽又是主管荆州的一把手,糜芳怎么能不害怕?
所以,糜芳投降,关羽绝对负有直接的责任,故而关羽最终的结局,确有咎由自取,但是,这也只是糜芳投降的一个原因,其投降东吴的另一个原因,恐怕,还有着对刘备的不满。
自从追随刘备后,糜芳虽然没有什么功勋,但好在是集团地地道道的元老,资历能够与之相比的除了关羽张飞之外,也就是简雍、孙乾、傅士仁等,连诸葛亮、赵云都要远远靠后。
可是,二十五年来,在刘备集团的位置,糜芳却常常感受到后来者居上的愤怒,先是赵云、诸葛亮,在是庞统、法正等等,糜芳也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没有那金刚钻,他也不敢拦这瓷器活。
可是,自从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诸葛亮入川后,糜芳的尴尬地位越发的突显了,当时,关羽董督荆州事,相当于荆州刺史,糜芳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可是,区区荆州地区刚刚加入刘备阵营的年轻人,蒋琬的表弟潘濬,却是一下子被刘备任命为治中从事典领州事,也就是说,潘濬实际处理荆州地区的日常政务。
而他糜芳身为元老,却仅仅只是南郡太守,虽然荆州的两个重镇江陵、公安都在南郡,南郡太守的地位相当重要,可是,他却毕竟不是州一级别的人物,这就使得糜芳心里,自然是相当不爽。
不过好在南郡太守也是个重要职位,糜芳也还能隐忍,可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一下子成为了前将军,有权组建自己的幕府领导荆州,可是,他糜芳却还仅仅是南郡太守!
根本就没有提拔到州一级别的职位,虽然有权,但始终是无名,这就使得糜芳更加的不爽,而且,关羽的前将军幕府凌驾于荆州之上,就连区区廖化都是成为了前将军主簿,有权处理荆州之事!
可是他糜芳却被甩得越来越远,甚至说被隔离出了荆州的高层,这就使得糜芳再也无法忍受了!好你个大耳贼,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所以,窃以为,糜芳之所以在此时投降,心中的不满与恐惧,应该是由这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不过,这也只是小司徒的一家之言,敬请大家的指正!
莲子心blog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应该知道糜芳这号角色,他是刘备的二舅子,也是一个有名的叛徒形象。襄樊之战中,他担任南郡太守,和傅士仁一起勾搭叛变,令南郡和公安两地,兵不血刃地落到吕蒙手中。导致率军在前线作战的关羽,后路被袭以致粮草中断,最终兵败麦城,被擒身亡……
让人疑惑的是,糜芳早在徐州时期就跟随了刘备,是其创业集团中的一员。而且其兄长糜竺,还是刘备手下的重要谋臣。当初刘备新到徐州的时候,手底下无兵无钱,全靠作为当地首富的糜家支持,才有了起家的本钱。后来陶谦病死,徐州群龙无首,也是糜竺糜芳作为最坚定的支持者,推举刘备成为了新的徐州牧。这还不算,就连糜家的小姐,也就是糜竺糜芳的妹妹,也嫁给了刘备,成为糜夫人……
可以说,糜家真的是为刘备的事业而尽了全力,不单是万贯家资白送给刘备当军费,就连后来刘备数度兵败,失去立足之地四处流浪的时候,他们也是不离不弃。然而,到了荆州这个节骨眼上,糜芳却选择了叛变,难不成真应了一句老话: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一般以来都认为,糜芳叛变是因为与关羽不和。在襄樊之战中,糜芳又在军资供给的任务上出了纰漏,导致被关羽责骂,故怀恨在心,才投降了孙权。
这种说法确实也在理,关羽的历史评价上,本来就有一句“亲小人而远士大夫”。这里的“小人”并非指奸佞卑鄙小人,而是用来指代社会地位低微,职业卑贱的人。这句评价的意思是说,关羽为人粗犷,和底层人士关系很好,却瞧不上那些有一定社会地位,尤其是出身豪门,有官有爵位的人。而糜芳的身份,恰好就是不受关羽待见的这类“士大夫”。再加上关羽性格傲慢,好骂人,所以糜芳在他手底下做事,自然不会很快乐。
不过,仅仅是因为与上司有矛盾,便背叛主公,献城投降,这个理由也太说不过去了。前面已经说过,糜芳与刘备渊源很深,很早就在刘备手下为将。当年曹操为了招揽他,以皇帝的名义封他为“彭城国相”,而糜芳却拒而不受,宁可跟着刘备四处奔波。这说明,糜芳对刘备集团还是相当忠心的,不至于为了这么点理由,就出卖集团利益,背叛主公和上司。
所以,关于糜芳的叛变,应该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关于这一点,我们还是先要从刘备说起。
据史料记载,刘备在入蜀过后,麾下的文武官员,都得到了封赏。而作为元老派的糜竺,也就是糜芳的兄长,官拜安汉将军,地位尚在诸葛亮之上,为群臣之最……表面上看,糜竺在蜀汉飞黄腾达,显贵到了极致。然而事实上,不管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在此后都几乎没有了糜竺的记载。由此可以判定,糜家在入蜀过后,基本上被闲置架空,表面上地位崇高,实际上毫无实权……
这倒不是刘备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其实关于糜家曾在创业初期,给予他的无私支持,刘备是一直都记着的。只是现在形势不同于往日,已经拿下了荆州和益州的刘备,麾下军队也有了一定数量,所以需要更多有才能的人,来管理这些地盘,和指挥军队作战。因此不管是糜竺糜芳,还是糜家其他的人,都难以再得到重用,因为他们的才能不够。
据史料记载,麋竺雍容大方,敦厚文雅,但是并不擅长谋略。他在刘备门下其实也就是半个外交官的职务,从未领过兵、打过仗,也没有出过谋、划过策。至于糜芳,作为武将的他,在此前的史料上,没有任何战绩记载,看得出其军事能力也一般。在迅速崛起,并且蒸蒸日上的蜀汉集团中,他们肯定不会比诸葛亮,庞统,法正,黄忠,魏延这些才能出众的人更得重用。所以,尽管糜竺官位崇高,糜芳也好坏是个太守,但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在的糜家,已经在刘备面前失宠……
但即便如此,以家族失宠来作为糜芳反叛的理由,还是显得有些牵强。毕竟刘备并没有打压他们糜家,虽然没有给权利,但至少给了官位和地位,而且给的还不低……
看来,我们还是得回头说说关羽,这位和糜芳相处得并不愉快的上司。恐怕,他和糜芳之间,并不仅仅是不愉快那么简单。
糜芳不是那种睚眦必较,仅仅因为被上司穿了小鞋,便要叛变以图报复的人。要真是这样,他也跟不了刘备这么多年,也根本就不用等到现在,到这个节骨眼上才叛变。唯一能说得通的合理解释就是,糜芳在荆州,已经被关羽挤兑到了十分尴尬,并且进退两难的地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危及了他生命,才不得不叛变……
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关羽收到刘备授意,主动出兵进攻樊城,并在“水淹七军”过后,将曹军的视线转移到了荆州这边,大大缓解了刘备在汉中那边的压力。然而在这之后,关羽一方面误解了刘备的战略意图,一方面又被胜利冲昏头脑,贪功冒进。这无疑是给之后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埋下了伏笔。
关羽让糜芳负责粮草供应,因为他要打仗,就需要很多的粮草。然而荆州的粮草储备,早都调到了汉中那边,和曹操拼消耗,剩下来的这点,顶多够支撑几万人马的驻防所需。更严重的是,刚刚在水淹七军的大战中,又俘虏了几万曹军,这些俘虏不是木头人,同样也要吃粮……而糜芳就是在这种境况下,被关羽委任了提供军资的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关羽可不管这些,他要的只是结果。性格傲慢的他,从来不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为部下考虑困难,更何况,糜芳还是一个令他厌恶,且并不待见的部下。再说了,这时候的关羽,已经飘飘然,满脑子都是自己率军北上,攻下樊城,逼曹操迁都之后的风光。于是,他给糜芳下了督办粮草的死命令,没有任何推脱的空间,办不到也得办到。要不然,关羽可以搬出刘备授予他的符节黄钺,也就是“临时全权处置权”,一刀把糜芳给咔嚓了。因为“督办军资不力”,在战时可是大罪,名正言顺,谁都没话说……
糜芳不是神,他没法像变魔法一样变出粮草来,而关羽在率军北上的时候,又给糜芳下了另一道命令,让他固守南郡,保证荆州地界的安全……很明显,这是一个更加无法完成的任务。为了支援北上作战,南郡的兵力已经被关羽抽空,敌人一旦进攻,糜芳根本无从去固守。
关羽倒是也防了东吴一手,他建了一座烽火台,只要江东那边一动手,这边燃起狼烟,他就能立刻知晓,及时率兵回援……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情报系统上,而整个情报系统又只是一座烽火台,毫无预备方案。这种近乎于军事外行的失误,自然不会被狡猾的吕蒙放过。一个“白衣渡江”,烽火台失守,关羽情报系统便彻底瘫痪,和后方断了联系。
另一方面,陆逊已经偷偷率兵占领了南郡西边的秭归夷道,从另一个方向上合围了南郡。驻守公安的傅士仁也被吕蒙成功说服,献城投降。这时候,糜芳所驻守的南郡,孤城一座,四面合围,内无士兵,外无增援,这还怎么守?难不成让糜芳坐在城楼上拿把琴,弹一曲《空城计》,将敌人吓退?
其实,糜芳这时候的降与不降,或者说叛变与不叛变,都已经不重要。因为他根本无力左右局势,而且这个局势也不是他造成的。就算是糜芳有心死守,南郡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吕蒙攻破,下场不外乎是战死或被俘。于是,在吕蒙的招降下,糜芳选择了献城投降……
就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糜芳叛变的原因:
其一:主公刘备逐渐对他的家族失宠;
其二:上司关羽完全不待见自己;
其三:无法完成的任务,无力应对的局势;
其四:自己的贪生怕死;
这其中分量最重的,自然是第二条和第三条,而这两条都是关羽造成的。说通俗点,一个打心眼里看不起你的领导,给你安排了一堆完全办不到的事情,还要你为他的决策失误买单,甚至要搭上性命,这种事情换成谁能愿意?
刘备在对待糜芳这件事情上,也没有迁怒于糜家。就连麋竺自缚来向刘备请罪的时候,刘备也反过来安慰他,说就算是弟弟有罪,也与兄长无关,对他礼待如初。看得出,刘备对此心知肚明,也理解糜芳投降叛变的因由……后世明朝的史学家李贽,还曾对此点评道:“傅士仁真反也,罪不容诛。若麋芳,迹虽与士仁同,其实情有可原。勿以形迹相同而遂一律罪之也………………
或许,我们可以就此下一个结论,并非是由于糜芳的反叛,导致了关羽的失败,而是由于关羽之前的一系列错误,对包括外战略的决策,和对内事务的安排,才导致了糜芳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得不投降。糜芳的叛变,基本上是身不由己的,很大程度上,都要由他的顶头上司,关羽来负责。
当然,糜芳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他要是选择坚守死战,哪怕是最终战死沙场,也能成为英雄,给后世留下个好名声。但是,他贪生怕死,选择了不战而降,也就注定从此甩不掉“叛徒”这顶黑锅。
之后在江东,在孙权手下为将的日子里,也不断有人翻出糜芳的过去,并以此为把柄,来攻击他,辱骂他,而他却只能沉默以对。这,就是他当初选择贪生保命的代价,也是他投降当叛徒的代价。
看起来,“叛徒”这顶帽子, 可真是不好戴……
PS:中国式的传统英烈文化,提倡的是宁死不降,这种文化容不下投降,更容不下叛变。哪怕是投降或叛变的人,有再充分的理由也不行。
这种案例在三国时代比比皆是:
蔡瑁因为家族利益而投向曹操,结果在演义里被写成邀功献媚,罪有应得的小人;
刘禅为了保全百姓而开城投降,结果成了演义里那个扶不起的阿斗;
于禁不忍士兵为自己陪葬,投降了关羽,结果在历史上的评价也大大降低;
再看看近代,抗战中的方先觉将军,在创造奇迹坚守衡阳47天,并完成阻击任务,且全军弹尽粮绝过后,才为了保住伤兵性命,有条件投降日军。结果,还是要被后人栽上一个“未竞全功,晚节未保”的罪名……
至于糜芳,就更逃不脱后世的批判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了构建其叛徒形象,不但早早为他埋下了“叛变”的伏笔(长坂坡污蔑赵云投敌,史书并无记载,完全虚构)。还将他和关羽的矛盾一笔带过,只说是酒后失火,关羽责罚,故怀恨在心,和傅士仁一起背叛。最终,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的下场,可谓凄惨……
Mister_Money
糜芳投降东吴,是刘备集团由盛而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刘备集团的元老功臣。按理说以糜芳的身份和地位,即使东吴大军攻克了南郡,糜芳也会和南郡共存亡。那么究竟是原因导致了糜芳“一枪未发”,就投降了东吴呢?
糜芳出身于徐州的名门望族,刘备投奔陶谦之后,结识了糜竺和糜芳兄弟。糜芳结识刘备的时候,刘备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起步。然而糜芳和糜竺都被刘备的英雄气征服,心甘情愿的投奔到了刘备帐下,还把自己的妹妹糜夫人嫁给了刘备。
刘备投降曹操之后,曹操为了拉拢徐州士族的支持,封糜芳做了彭城相。但是糜芳为了能够继续追随刘备,毅然辞掉了彭城相的官职,继续跟随着刘备颠沛流离。刘备在小沛被吕布击败后单骑逃走,糜芳收拢被打散的士兵找到刘备,重新回到了刘备的身边。
官渡之战爆发前,刘备在徐州被曹操击败,关羽在下邳被曹操俘虏,糜芳和张飞都被曹军打散。刘备投奔袁绍之后,在曹操和袁绍地盘的边界驻扎了一个月,糜芳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带领着残兵再次回到了刘备的身边。
从官渡之战结束,一直到赤壁之战爆发,糜芳一直任劳任怨的跟随刘备,始终都没有背叛刘备的想法。糜芳在刘备集团中劳苦功高,刘备对待糜芳也非常的信任。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糜芳被封为南郡太守,是荆州地区仅次于关羽的二号人物。
关羽是刘备集团中非常特殊的一个将领,关羽和刘备的关系非常好,两个人就像是父子兄弟一样亲密。然而关羽却不擅长跟其他将领处理关系,马超投奔刘备受到重用,关羽就写信挑衅马超,故意要压在马超的头上。黄忠被刘备封为后将军,关羽当众诋毁黄忠是一个老兵。
糜芳和关羽共事了七年多的时间,在这七年的时间里面,关羽根本没有把糜芳当做刘备集团的元老来对待。襄樊之战时期,糜芳因为没有凑够关羽要求的粮草,遭到关羽的威胁,这件事也是糜芳投降东吴的主要原因。
关羽是一个说到做到的狠角色,虽然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也是刘备集团的元老。但是关羽拥有假节钺的权利,能够代表刘备直接处理大臣。关羽对糜芳发出了死亡威胁,摆在糜芳面前只剩下两条路,要么等着关羽来杀自己,要么就投降东吴保命。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如果糜芳坚守南郡,打退了东吴的进攻,关羽是否会看在糜芳的功劳上,饶恕了糜芳的性命。笔者认为,糜芳肯定比现代人更了解关羽,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以糜芳在蜀汉的地位和资历,绝不会轻易投降东吴。
糜芳投降东吴之后,东吴人根本瞧不起糜芳。有一次糜芳的船和虞翻的船相遇,虞翻依仗着自己是东吴士族,大骂糜芳是一个卖主求荣的人,糜芳只能给虞翻让路。后来虞翻路过糜芳的军营,再一次羞辱了糜芳。糜芳寄人篱下只能忍气吞声,最终在东吴郁郁而终。
麦克斯韦小妖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糜芳是糜竺的弟弟,也是刘备集团的元老人物。他们两个曾是陶谦的属下,后来投靠了刘备,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他们家世代经商,可谓是富甲一方,可是他们却散尽家财支持刘备的事业,跟着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当时的曹操许他彭城相的官位时,他都断然拒绝了,足可见他对刘备的忠心。
后来,刘备拥有了荆州且兼并了益州,有了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实力,也是刘备事业最辉煌的时候,糜芳在此时却背叛了刘备,投靠了孙权,这是为何呢,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有书君就为大家解析一下吧。
一,形式所迫,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降。
南郡和公安都是荆州重要的军事重镇,两城隔江相望,唇齿相连。关羽为了对付曹操,几乎将两地的防守兵力都抽调走了,南郡和公安的守备力量极其薄弱,这也直接导致了傅士仁和糜芳他们在面对吕蒙大军的突然来袭时却无兵可挡。
傅士仁的投降让南郡没有了呼应,南郡西边的秭归夷道也被陆逊占领了,与吕蒙大军对南郡形成了包围之势,此时的南郡成了一座孤城,加上傅士仁对他进行了诱降,为求自保,糜芳也只能顺势而降了。
二,与关羽不睦,害怕关羽回来后与他秋后算账。
关羽勇猛且忠义,但他轻上而敬下,且又刚愎自用,为人傲慢。马超和黄忠尚且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一个没有什么才干和功绩的糜芳呢。
糜芳和傅士仁分别为两郡太守,平时稍有不慎便会遭到关羽的训斥,俩人的内心对关羽充满了畏惧和不满。
关羽在攻打襄樊时曾命他二人担任先锋,他们两个却在军营里喝得酩酊大醉,把整个营寨的军械粮草全都烧毁了。关羽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当即就要将他二人斩首示众。被人劝说一番才勉强让他们两人戴罪立功。
如今荆州已经失陷,关羽又派人来催要十万石料草,他又从哪里筹集那么多的粮草呢,傅士仁为逼他就范又杀了关羽派来的信使,自己浑身有嘴也解释不清了。
以关羽的秉性和拥有假节钺(先斩后奏)的权力,糜芳怎么看都觉得自己难逃关羽的严惩,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投了孙权。
归根结底都是糜芳的贪生怕死导致了他背叛了刘备,他的投降导致了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杀害。他和关羽两人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关羽选择了慷慨赴死,被后人敬仰,封他为“武圣人”,而糜芳的变节只落得个千古骂名,不免让人唏嘘。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横刀
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哥,同时又是蜀汉政权元老级的人物,在刘备事业发展的初期,糜芳为了刘备的事业是出钱,出力,出妹妹。当然,事实也证明了糜芳的识人能力非常强,刘备在历经几次失败之后,终于崛起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荆州。
对于刘备来说,一座荆州城并不能满足他的欲望,于是乎他又把触手伸到了益州。当然,荆州是刘备的根不能有失,于是镇守荆州的重任就落到关羽身上,而糜芳则当任南郡太守与关羽一同镇守荆州!
一个是刘备的二弟,一个是刘备的大舅哥,按理说,这两人属于是亲戚关系,彼此之间相处应当是非常融洽的,而事实上,关羽却不待见糜芳!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占领了汉中并晋位为汉中王,这一年可以说是蜀汉最鼎盛的时期,也是刘备最辉煌的时刻。也就是在这一年,关羽对曹魏发动了襄樊之战,而糜芳在此次战役中的任务就是和傅士仁两人负责前方粮草和军需物资的运送,然而由于他们俩没能按时将粮草送到前线,关羽在催粮信中写道:“还当治之”,意思是: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们;这句话让糜芳感到十分害怕,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就投靠了东吴顺便也把荆州献了出去!
糜芳这一归顺东吴不要紧,在前线的关羽却倒了大霉,本来在这场战争中他占尽了优势,然而在荆州丢失后,曹魏和东吴前后夹击关羽,这样一来,关羽只能败走麦城,在突围时却被东吴小将马忠生擒活捉,而关羽在被押回东吴时,孙权下令将其斩杀!
总结;
糜芳选择投靠东吴其实也是无奈,如果关羽平时能对这个亲戚好一点,相信糜芳也不会因为他的一句话而献荆州去投靠东吴,这样一来蜀汉的结局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夏日飘雪
谈到糜芳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兄长糜竺,糜竺字子仲,东海郡朐县人,祖上世代经营工商业,家中僮客上万口,资产以亿计。糜竺开始在徐州刺史陶谦手下做别驾,陶谦死后,糜竺遵照陶谦的遗嘱,从小沛迎接刘备。建安元年,吕布趁刘备外出抵御袁术的机会,袭击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儿女。
刘备转移到广陵郡海西县驻军,糜竺在那里把妹妹嫁给了刘备做夫人,又送给刘备奴客两千人和金银货币,用来帮助刘备解决军用物资的问题。当时刘备人员物资匮乏,凭借着糜竺的帮助再次振兴起来,后来曹操上表朝廷任命糜竺和糜芳为官员,他两人坚决辞官离职,随从刘备四处活动。从中可以看出,糜竺是刘备坚定的支持者,因此刘备备占领益州后,糜竺的职位为安汉将军,等级在军事将军诸葛亮之上,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糜竺仪态大方敦厚文雅,然而没有担任主要责任的才干,所以刘备给他待遇非常优厚,却没让他统领过军队。然而就所受赏赐而言,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比。
糜氏家族可以说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富豪,如果有财富榜的话毫无疑问是第一,因此连曹操都想拉拢其到自己的门下。但是兄弟二人却死心塌地的跟定了刘备,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舍弃刘备而去,应该说糜竺还是十分有气节的,但他的弟弟糜芳却不是这样一个人。糜芳任南郡太守,与关羽共守荆州,但二人的私人关系不和有矛盾,孙权偷袭荆州的时候,糜芳背叛关羽投降孙权,关羽因此遭到彻底失败。糜竺因此把自己绑起来向刘备当面请罪,刘备安慰他并告诉他弟弟有罪,兄长不受牵连,还像以前那样厚待他。糜竺却因此愧愤交加,得病一年多后去世。
有人说生意人的本质,我并不认同,做生意最讲究的是诚信从古亦然,古人经商诚信更为重要。糜竺因弟弟投降东吴羞愧难当生病而亡,就充分说明了他心中有有荣辱之心,有气节之思。
糜芳之所以投降东吴,简单点说就是怕死,面对生与死的选择,他选择了苟且偷生而不是慷慨赴死,这就是他与关羽和其兄长之间最大的区别。以至于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到糜芳的仅仅用了二十几个字,还是写在糜竺一段之中。
苟且偷生晚节不保,因私废公心胸不宽,贪身怕死背主求荣,不忠不义难入殿堂。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白-小北
刘备在汉中与曹操大军决战,史无前例的大败曹操,曹操败退聚兵长安。关羽乘机攻打襄樊,把战火东引,初期大捷,还水淹于禁七军,军势如虹,孙权便与曹操暗中勾结,先以吕蒙装病调开前线以麻痹关羽,关羽中计,继续从南郡调兵。准备就绪后,吕蒙陆逊偷袭南郡荆州各地,公安守将傅士仁不战而降,南郡太守糜芳也随后投降,关羽后路被抄,直接导致后来的兵败身死,引起系列连锁反应。
糜芳是刘备小妾的兄弟,算是皇亲国戚,他的投降,让众人大跌眼镜之余,也百思不得其解。糜芳与兄长糜竺,是徐州世代富商,在徐州受陶谦之命辅助刘备后,一路不离不弃生死相随,吕布偷袭徐州,刘备正带兵在外与袁术交战,兵败走投无路逃到海西,大军无粮即将崩溃。在千均一发之际,是糜竺捐献家资,并派出二千僮仆到来解困,还因刘备妻子失陷,把自己的妹妹送给刘备为妻妾。(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等到曹刘合兵大败吕布,曹操让糜竺当嬴郡太守,糜芳当彭城相,二人都不愿当官,依然当刘备的手下。从此历经艰险,失徐州走河北入荆州,直到刘备取川形势大好,刘备也不含糊,有恩报恩,取下成都时,封糜竺为安汉将军,位列众臣之上,诸葛亮也居其下,而糜芳则留在荆州,封将军当南郡太守,在关羽麾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就这样,看起来前程锦绣的糜芳,这样一个在生死顷刻时都不走不降的人,竟然在荆州之役中不战开城投降。
究其因,首先,江陵守不住,关羽出兵前,令将军糜芳傅士仁操办军粮等物,二人未能按时交差,关羽很生气,斥责说,等我大军回来再收拾你们。二人平时也被关羽看不起,听了之后惶恐不安。二人一镇守公安,一镇守南郡治所江陵,在关羽二次调兵北上增援后,东吴兵大举来犯,傅士仁在虞翻劝告下投降,糜芳独力难支,也只得降敌,拱手交出南郡,荆州军大本营被端。
其二,糜芳降敌,关羽有很大推动作用,以他体恤士卒骄于士大夫的性格,看不起刘备这位裙带之亲合理之极,从史书上看,糜芳也无甚功勋,可以说地位是投资来的,个人并无出色能力。糜芳自己却不会这么自认,觉得功高劳苦,如今局势大好,正是享受成果时候,被关羽这般看低,在众人面前倍感没面子,刻骨切齿。(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第三个原因应该是刘备的问题,刘备对糜家厚待,主要表现在对待家主糜竺上,高位尊崇也是糜竺,糜芳依然无足轻重。更严重的是,糜竺之前进献的妹子,糜夫人在刘备再失徐州时就与关羽一同被曹操俘虏,关羽斩颜良报恩后回到刘备阵营,却没有如三国演义说的护送二位嫂嫂回归。换言之,糜夫人可能依然在曹营,或被哪位大将收为妻妾了,糜芳与刘备的姻亲其实也失去纽带。这些使他对刘营的认同感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一遇危险,想到的就会是如何自保而不是保理想想念。
cuijin
总体来说,糜芳投降很可惜,也很无奈,多少有些迫不得已,追随刘备一辈子,出钱出力出女人,可以说搭上自己的一切入股刘备集团,投的还是原始股,而且是在刘备最虚弱的时候,眼光可谓不差,但就差最后一步上市了,糜芳投降了孙权。如果糜芳还在成都,封侯拜相不是问题。
糜芳这人真的很可惜,生卒年都都没有留下来,由此也可见在东吴孙权那里过的并不如意。糜芳和其兄糜竺最初是徐州牧陶谦部下,刘备占据徐州以后,糜氏弟兄看好刘备,二人拒绝曹操应招,就此跟随刘备左右,并将家产资助刘备,而且将其妹嫁给刘备,兄弟二人从徐州辗转天下,不离不弃,可谓劳苦功高,从糜竺后来的地位就看出,刘备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刘备入主益州,麋竺为安汉将军,地位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待遇是众臣之中最高的。并没有因糜芳的投降而怪罪糜竺,糜芳原本前途无量的。在没有遭受大败也没有被俘的情况下,为何要主动献城投降,而后果以糜芳的智商也不是不知道的。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攻打襄樊,关云长“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但就在此时,孙权大都督吕子明“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傅士仁、糜芳先后投降,荆州丢失,关羽败亡被杀。糜芳投降很大程度上因为关羽,也就是关羽的日常行为和做派让二人发生了严重地冲突,应该说已经威胁到了糜芳的性命,关羽为人骄傲自满,目无余子,这种狂妄自大让刘备集团上下都关羽都很不满,但由于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十分亲厚,论关系没人会比关羽更硬。完全可以说是刘备的纵容导致了关羽狂妄性格的养成。更确切的是,谁都知道,刘备登基在际,关羽必然是第一人。糜芳此时是南郡太守。顶头上司就是关羽,糜芳出身豪富贵族,而关羽出身低微,关羽作为从底层上来的人极为体恤。但士族将领却很看不上,这和张飞恰恰相反。
应该说,打仗不是糜芳长项,关羽也算知人善任,让糜芳守江陵管后勤督运粮草,但糜芳的工作没有让关羽满意,多次威胁要杀掉糜芳。而此时吕蒙攻取荆州,首先攻取的就是江陵,由于傅士仁投降,兵临江陵城下,糜芳见看到公安傅士仁已经投降了,自己也就开城投降了。实际上就是出于对关羽的惧怕。但问题是,糜芳即便是守不住江陵,也有足够的时间逃亡成都,可以肯定是,刘备不会杀糜芳。投降就是不愿意与关羽公事了。
糜芳和于禁一样,都是在最后投降了,为此,糜芳在东吴备受讥讽,在羞愤交加中度过了余生。还有就是糜芳一族是豪富却不是士族,东汉是一个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士族集团看糜芳这样的 人就是一个土包子,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弟弟糜竺为此背负了沉重的道德枷锁,竟然在羞愧交加中离世。而糜芳就消失在东吴集团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句号画在了哪里。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liuyu
糜芳是糜竺的弟弟,他们家世代在徐州经商,有僮客万人,资产过亿,非常富有。不过古代的商人没有社会地位,为了获取政治利益,他们最先投靠徐州牧陶谦。
陶谦死后徐州群龙无首,两人认为刘备是个潜力股,可以在徐州干出一番事业,于是向一穷二白的刘备投资,为刘备在徐州站稳脚跟出了不少力。
为进一步和刘备拉拢关系,糜芳还把妹妹嫁给了刘备,可以说把全部身家压在了刘备身上。这样一来,糜竺糜芳两兄弟既是刘备的金主,又是刘备的大舅子,关系非比寻常。
但投资是有风险的。在吕布和曹操的轮番进攻下,刘备还是没能守住徐州。这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换个靠山,保住自己在徐州的家业。另一条就是继续跟着刘备,看看这支潜力股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回报。
196年曹操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举荐糜芳为彭城相、糜竺为嬴郡太守,但两人拒绝了曹操的拉拢,选择继续跟着这个屡战屡败的刘备。从徐州到豫州再到荆州,两人放弃世代经营的家业随刘备颠沛流离,但始终不离不弃。
这份决心非常难得,表明糜芳和糜竺是绝对忠于刘备的。
到208年,刘备的事业终于迎来了巨大转机。赤壁之战后,刘备浑水摸鱼拿下了荆州继而兼并刘璋占据益州,有了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实力。糜芳糜竺二人的投资终于有了回报。
但刘备对两人的回报看起来有些“抠门”。1、拆散两兄弟。刘备入川时带走了糜竺,却把糜芳留在荆州,把兄弟二人拆散开来。
2、刘备另取新妻。糜芳的弟弟糜夫人自打跟着刘备就没有安稳过一天。面对吕布和曹操的进攻,刘备的选择是抛下妻子自己跑路,糜夫人很可能就在此时遇难。而刘备在荆州时,先娶了孙权的妹妹,后来入主益州后又娶了刘璋的嫂子吴氏,早已把糜夫人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时的糜芳说是刘备的小舅子,但只是“徒有虚名”罢了,想凭借这个作为资本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了。
3、不给实权。214年,刘备入川后任命糜竺为安汉将军,地位在诸葛亮之上,而且赏赐非常丰厚。这个职位听起来是个将军,但根本没有兵权,而糜竺自从跟随刘备后,从来没有统御过一天军队。
决策权刘备也没有给过糜竺,只是一直以上宾之礼相待,把他当作一个“吉祥物”供着。
而对于糜芳,刘备倒是让他统领军队并坐镇荆州首府南郡,但却受到关羽的节制。按理说以糜芳的资历和地位,关羽应该给他点面子,但关羽根本不讲这一套,还多次轻视于他。
219年秋关羽北伐襄樊,糜芳因后勤工作不利受到关羽的责骂。关羽甚至敢对他说“等我打完仗回来再收拾你。”
糜芳把家当压在刘备身上,没想到却换来这样一句话,他的心理落差和压力一定非常大。
当然被关羽骂两句还不至于让他投降,真正促使糜芳投降的原因则是关羽把留守后方的部队抽调到了前线,糜芳手里无兵可用。吕蒙白衣渡江非常隐秘,打了糜芳一个措手不及。他本来是要誓死坚守的,但吕蒙先迫降了驻守公安的士仁(演义中的付士仁),并让他来劝降糜芳。
公安是连接南郡和荆南地区的要地,公安已丢,糜芳认为以他手里的这些兵力肯定是守不住的,坚守只有死路一条。这时他或许想起了刘备对待他们兄弟二人的方式,糜芳认为再跟着刘备干已经不值得了,于是选择投降东吴。
糜芳的投降引起了连锁反应。由于荆州将士家眷都在南郡,导致关羽所部士兵军心涣散,四散而去。荆州其他官员看到连糜芳和士仁这样的人都投降了,他们还有啥理由继续为刘备卖命呢?于是荆州望风而降,关羽最终命丧黄泉。
身在益州的糜竺得知糜芳投降东吴后非常绝望,把自己五花大绑亲自向刘备请罪。刘备虽然愤怒,但却没有迁怒于糜竺。没过多久糜竺就郁郁而终了。
归降东吴的糜芳则被孙权任命为将军,继续统领所部兵马,还数次随军出征,立有战功。但他却因投降一事被虞翻屡次嘲笑,糜芳只能默不作声。
223年糜芳随贺齐出征得胜后便在史籍中消失了,多半是在东吴度过余生了。
小葵
糜芳是刘备的大金主,也是他的大舅哥,为什么在如此尊贵的地位上选择弃刘投孙,如果说仅仅因为害怕关羽责备就投降东吴,理由太过勉强。
你说的不离不弃原来都是假的
糜芳家里世代经商,养的奴仆就有上万人,家大业大的难以想象。
可是人没钱的时候想富,有钱的时候想贵。所以在天下将乱时,糜芳麋竺两兄弟就找了个靠山,也就是刘备。当时的刘备也就是连一个根据地都没有,被人打的颠沛流离,可是糜芳麋竺两人不离不弃,就跟定了刘备。
明明刘备混的很差,糜芳能不离不弃,等到刘备马上就要当皇帝了,他却脑子一抽叛敌了。这不得不让人郁闷,我估计刘备得知此事后也很郁闷。
很多人会将糜芳投降东吴,原因归结到未完成供给任务怕关羽责备。
可是我们设想一下,上司给你安排的任务你没完成,而且他本来就看不起你,你这时候慌不慌?慌是肯定的,可是如果你是大老板的大舅哥,大老板见了你都“崇待如初”,上司又对大老板毕恭毕敬,你说你慌个锤子?上司顶多就打打嘴炮发发牢骚罢了,所以说糜芳怕关羽责备就投敌这个理由根本不成立。
真正原因还是自己慌神了不知道你读历史有没有发现,很多大人物大多数时候都稳的一b,可是有时候突然遇到一件大事做的决定不比我们高明哪去,甚至让我们根本不理解他是怎么想的。
比如于禁,他可是曹操的一员爱将,上阵杀敌猛的不行,可是水淹七军的时候,投曹操没多久的庞德都誓死不降,跟了曹操三十多年的于禁却投降了。所以曹操也很不理解,为什么跟了他三十多年的于禁还不如一个庞德。
糜芳也和于禁一样,当公安守将傅士仁和吕蒙大军一起攻来的时候,他也慌了,他害怕城破被杀。一个身居高位多年,身份尊贵的国舅爷,面对着生死的抉择时,慌了。
我们说糜芳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了投吴,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就是错误的,因为当时重兵都被关羽调走了,糜芳想守城确实很困难。mico chi
糜芳最终选择背叛刘备,投降东吴,其实罪魁祸首正是那个义薄云天的关羽!
糜芳家族原本就是徐州巨富,史料记载糜氏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所以,糜芳家族可是刘备的银行。他的兄长糜竺不仅迎接刘备入主徐州,尽心辅佐,而且在刘备落难时出钱出人资助刘备,还把自己的妹妹糜夫人嫁给刘备。也就是说,糜芳不仅是刘备的元老级部下,同时还是刘备的二舅子。
从徐州开始,糜芳便与兄长糜竺一路追随刘备,辗转邺城、汝南、新野、江夏等地。期间不论刘备多么落魄,多么艰辛,糜竺也始终没有叛逃。由此可见,糜芳对刘备可是忠心耿耿的。
追随刘备二十余载,最终却被刘备的义弟关羽给逼反了。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得到快速发展。当时,刘备让自己的义弟关羽镇守荆州,同时任命糜芳为南郡太守,镇守江陵;让傅士仁镇守公安,让糜芳和傅士仁支援关羽。
然而,关羽的为人十分自大,一向是目中无人的。即便是被曹操称赞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也被关羽瞧不起。当初孙权派使者上门向关羽提亲,结果却被关羽直接怂了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
关羽连孙权都不放在眼里,那其对糜芳和傅士仁的态度,就更不用说了,期间就没少遭到关羽的轻慢和藐视。试想想,人家糜芳怎么说也是土豪出身,被关羽这样的一再轻慢,岂能不生愤怒。所以,关于糜芳的背叛,史书上也是毫不掩饰的将矛头指向了关羽。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意思就是关羽出兵后,负责为其供给军资、粮草的糜芳和傅士仁因为没能完成任务。关羽就毫不留情的直接放狠话,回来再收拾糜芳和傅士仁,而这也最终导致两人投降东吴。
其实,傅士仁开城投降后,糜芳一开始也是据城拒守的。可眼看关羽迟迟不派军来救,又想到关羽对自己的种种轻慢,同时又害怕关羽治他的罪。最终,糜芳还是架不住吕蒙的劝降,投降了吴军。
投降东吴后的糜芳,也饱受吴人的鄙视,遭遇让人同情;降吴后的麋芳,虽然也继续任官,但却饱受吴国大臣的鄙视。尤其是虞翻,他自己原本也是降臣,却反而多次出言羞辱麋芳。
有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下人想要其让开。结果,虞翻厉声说道:“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这句话让麋芳十分惭愧,只好让虞翻先过。
还有一次,虞翻乘车经过麋芳的营地。守门的官吏没有开门,使虞翻不能通过。虞翻又一次羞辱麋芳说道:“应该打开的关闭,应该关闭的打开,哪有这样做事的?”
麋芳追随刘备二十余载,在其最困难的岁月里,都始终不离不弃,最终却被目中无人的关羽给逼走了,也是实属无奈。此后,在东吴的岁月里,他又备受同为降臣出身的虞翻的羞辱。所以,麋芳的遭遇还是值得后世同情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无处不在☆
我认为:糜芳的投降,主要是因为中了吕蒙的忽悠三板斧。
追随刘备多年,一路不离不弃的糜芳,在关键时刻投降东吴,几乎直接葬送关羽,乃至整个蜀汉事业。
关于糜芳、傅士仁等人的叛变的原因,人们都把矛头指向关羽的傲慢,我认为这并非主因。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叛降的过程。
219年10月,东吴趁关羽在襄樊作战,决意偷袭南郡。
吕蒙以蒋钦率水军北上汉水阻击关羽水军。
吕蒙自己率领部队隐蔽在大船中,让划船手打扮成商人,沿长江西进。“白衣渡江”,一路把关羽设置在江边屯候里的哨兵抓可起来。这样,关羽的烽火来不及点燃,侦察兵来不及侦查,就都成了吕蒙的俘虏。
吕蒙一路直进,到达公安。就此,东吴开始了一番缜密的劝降工作。
虞翻对公安蜀军喊好:“叫你们将军来说话”。傅士仁只做防备,并不出面答话。
虞翻于是写信给傅士仁:你们的烽火没有点燃,侦察兵没有侦查,我们就一路来到了这里,这说明什么?如果不是天意,就一定是我们有内应呀!将军您现在想要守城吗?如果守不住,毁祖灭祀,就成天下的笑话了!现在吕蒙想要直出南郡,断绝您的陆路,您想想,到时候您逃也逃不掉,再投降就不义了,我为将军不安呀!
据说,傅士仁见信后,流涕而降!
随后,虞翻对吕蒙说:“我们是谲兵(用诡计),应该带着傅士仁前行,留下部队守城。
东吴带着傅士仁到了江陵城下,糜芳见到傅士仁也投降了,也马上出降了。
糜芳等人的投降,是典型的迫降。傅士仁、糜芳一开始都没有立刻投降,而是守城。傅士仁一开始甚至拒绝与虞翻面谈。
换句话说,要是东吴换一个人狠话不多的人来攻城,糜芳可能打也就打了,未必会投降。
虞翻给傅士仁的信件,也没有谈什么关羽孤傲、刘备不公,而是通篇讲形势,外加毁祖灭祀的恫吓。
傅士仁在见信后,被迫投降时,流涕而出。
糜芳甚至在没有和东吴进行深度接触,仅仅只是见到傅士仁已投降,就出城投降。
所有的迹象表明:糜芳、傅士仁,他们都是在东吴的威胁下,丧失作战信心,出城投降的。
吕蒙:古代劝降艺术第一人
说到迫降,吕蒙说自己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215年,吕蒙进攻零陵,可是,还没开始打,就接到命令,要求他放弃攻打零陵,转而增援鲁肃(正与关羽对峙)。
吕蒙找到了正在酃县的邓玄之(零陵守郝普的朋友),对他说:你也看到,关羽要增援酃县,被我们的孙规击败了吧!现在,刘备在汉中被夏侯渊围困,抽不开身,关羽在南郡,和我们主公作战。现在刘备没来,关羽自身难保,哪有余力来救援零陵呢?郝普如果真能统一军心,坚决守城,倒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我吕蒙对怎么攻打零陵早就想好了,兵力也很强大!我们攻城,旦夕可下!到时候,不但连累满城百姓,连他百岁老母,也要遭殃!我觉得郝普这么做不值得!请您帮我劝劝他!
邓玄之原话转告郝普,郝普决定投降!
郝普投降后,得知刘备已经到达公安,关羽已到益阳,吕蒙本来是要奉命放弃攻零陵了!郝普得知中计,“惭恨入地“!
这又是一个用忽悠骗取城池的杰作。
劝降三板斧结合上述事例,我们发现吕蒙忽悠的三板斧。
1、从一个共同知道的事实出发,偷换概念、夸大优势、打击对方信心。
劝降傅士仁时,从“白衣渡江”,关羽烽火失效出发,营造出东吴在荆州有内应的恐慌;
劝降郝普时,从孙规在酃县的作战胜利,营造出关羽无力救援的绝望。
2、抓住对方的恐慌,给对方投降的理由。
劝降傅士仁,“毁祖绝祀”;劝降郝普,拿出对方的老母亲。
这无疑告诉对方:我知道你是好汉,你投降,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为了你爱的东西。
3、锁定时间,迫使对方迅速就范。
你傅士仁不要等到被断绝了交通再投降哦!你郝普不要等到吕蒙真的攻城了再考虑哦!因为吕蒙“旦夕可下”!
各位看官,自攻刘表开始,到东吴灭亡,整个东吴历史上,他们一共攻取过几座城池呢?而吕蒙,就靠着这一手,拿下了三座城池!
历史没有记载东吴具体和糜芳做了什么“地下工作”,但是,单单只是见到吴军带着傅士仁来,东吴所传递的信息量却非常大!
1、南郡正遭受魏、吴两面夹击。
这是废话,但却有理由让蜀军绝望!
2、公安已经沦陷。
更可怕的是,面对这个夹击,南郡只剩下江陵一城可凭!
在刘备入川前,公安一直是刘备治所。东吴夺取南郡后,公安也是南郡治所。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公安与江陵一南一北,互为犄角,公安丢失,东吴水军在南岸已有据点,江陵水路断绝,而江陵储存多已运输到前线支援关羽作战,所剩不多!
更可怕的是:他能指望关羽吗?关羽在前方一直依赖江陵和公安补给。如今公安已失,江陵被围,关羽拿什么回来救他呢?
3、南郡人心难测。
从白衣渡江中烽火系统完全失灵,到久随刘备的傅士仁投降,此时南郡必有内应!
何况,吕蒙自进军以来,注重军纪,收买人心,此时,城中虽有忠义之士(糜芳投降后,有一些蜀军曾想伏击入城吴军),但多数士兵恐怕会以家人为后顾之忧,不做敌对行动。
4、后顾之忧很大。
荆州蜀军的家属都在江陵城中。一旦战败失去,糜芳,以及将士,将失去一切!
在身家性命受到威胁时,糜芳是来不及去考虑关羽的侮辱的!
所谓关羽孤傲导致部将叛变,是历代叛变者的托词。后来蜀汉的杨欣在评价这段历史时说的话很有道理。
他说:历代的奔臣(叛变者),迫于礼教的压力,多会把自己叛变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领导有问题。以至于他们因此可以不守忠义,出卖国家,最终被双方的人民所不耻!
我认为这很有道理!
关羽纵然有他的问题,但把糜芳的叛变,完全归结于关羽的孤傲,是叛变者的托词!
就糜芳而言,作为刘备集团的老革命,他们已经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以他们的能力,这样的政治地位是东吴所给不了的,即使他在关羽手下受了鸟气,叛变也不符合他的利益!
还是那句话:在身家性命受到威胁时,他是来不及考虑关羽的侮辱的!
FiFi
哪怕是把整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翻烂了,或许也找不出第二个能像关羽一样忠义无双的人物。问题很简单:乱世中,叛、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后汉三国时,文臣易主、武将投降,倒也算不上什么可耻的事情,而且到了对方阵营,多半也能被量才受用。
糜芳和兄长糜竺,都是早年间便追随刘备的骨干,而且其妹妹还曾嫁给了刘备做次妻。可以说,论资历和关系,糜芳原本应该是誓死效忠刘备的。不过,糜芳却成了叛徒,并间接害死了关羽。
刘备进取西川后,关羽用假节之权发动了襄樊战争,一度令曹军大乱,可谓是威震华夏。不过,以荆州一地之钱粮兵马,同曹军作战,势必会显得捉襟见肘。负责筹措粮草的糜芳、傅士仁,便因此饱受责难:
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三国志·关羽传不仅如此,此前糜芳还因失职,导致南郡城中失火,不少军用物质都遭到焚烧,也曾遭到过关羽的责罚:
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吴录南郡失火一事,在《三国演义》中,称是糜芳和傅士仁在军中饮酒所致。但不管事情如何,糜芳终究还是负有一定责任的。而治军严明的关羽,自然也不会太给糜芳面子。
糜芳之所以选择投降孙权,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荆州已然朝不保夕。关羽在前线鏖战时,东吴在背后搞偷袭,导致关羽军心涣散,很快落败。而且,傅士仁投降在先,糜芳即便誓死抵抗,也难以坚守太久。
况且,面对兵败的关羽,糜芳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或许还是不愿搭救。即便他与刘备联姻,可这层关系,早就靠不住了。关键时刻,孙权又派人诱降,原本就不是铁板一块的糜芳,也就顺势做了一回叛徒。
不过,糜芳的作为,倒导致了他凄惨的结局。关羽死后,刘备兴兵讨伐东吴,掀起了夷陵之战,结果糜芳、傅士仁又望风使舵,杀了上级马忠,前去投奔刘备。结果,刘备大怒,将其二人给剐了祭奠关羽。
龅牙苏小姐
经常买历史书的人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民国的最多,明清次之,唐宋渐少,秦汉更少,其他诸如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西夏元基本就没有多少了,我管这些研究比较少的朝代称为“偏史”。
三国史在东汉末与魏晋南北朝初,按照道理来说这段历史也应该属于偏史,但是偏偏罗贯中写了一本《三国演义》成为古代销量最高的四本小说之一,一直以来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以文学带动历史,三国成了中国古代最热门的历史。
民间大众不论是否喜爱历史、研究历史的,都从这部书里面了解了不少历史,连三国开篇中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都成为历史定律了。
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演义,演义就是古代的小说,虽然这样的小说都有历史原型,但是真正研究历史,还是要靠《三国志》这样的史料来解读。
糜芳投降东吴和于禁投降关羽都是长期以来历史爱好者关注的焦点,好好的,你干嘛要投降。
我认为大部分对这个投降情节无法忍受的历史爱好者,都是中了罗贯中的毒,三国这段历史明明就是一部诸侯割据之间的混战,但是罗贯中老先生迫于时代的压力,不断在小说中加入正统的观念,将宋代时期兴起的理学因素加入到三国的历史当中。
说起来也算是一种文化上的穿越了,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曹魏政权和蜀汉政权到底谁是正统,可能在三国时期这只是一句口号,但是到了宋代时期,越来越发现,还是蜀汉是正统一点好,这样偏隅一方,失去中原也是大一统的朝代,所以,从宋代往后,刘备的人物形象开始正面化,蜀汉的形象正统起来,曹操被打压,曹魏政权是谋权篡位。
糜芳不是三国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存在感并不强,但是却因为他的投降,导致对关羽的评价体系出现问题。
在我们古代时期,不是以客观情形去评价一个人,而是以善恶来区分,无论你有怎样的不得已,只要你投敌了,那你就是叛徒,没得说;然而要说你是一个好人,那么,就不允许你做任何错误的事情,尤其像关羽这样在宋代时期逐渐被塑造成神话的人物。
糜芳投降跟关羽战败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从宋代之后,尤其程朱理学的兴起,对于糜芳投降是极为诋毁的。
这当然并不能让人真正的去了解这段历史,在涉及到一些政治方面的东西,还是要从史料中去发掘,回归问题的本源。
原本是徐州大户,当然在三国时期有头有脸的人物家里都是有背景的,糜芳和其兄糜竺后来投靠了徐州牧陶谦,陶谦死后,刘备逐渐成为徐州的新主人,在这中间糜竺和糜芳出力应该不少,他们两兄弟又把妹妹嫁给了刘备,也就是糜夫人,《三国演义》中在长坂坡为了不拖累赵云投井自杀的那个人。
糜芳兄弟跟刘备之间的关系有多少深呢?曹操想要拉拢他们兄弟都没有成功,铁了心要跟刘备一块打天下,我们知道刘备创业之艰难,出走半生,归来已不是少年,却还是“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然而刘备也有过巅峰时期,刘备的巅峰时期就是刘备打下汉中之后,关羽失荆州之前,在这段时间,刘备对糜竺和糜芳两兄弟还是可以的,两个人估计除了对刘备有帮助之恩,在后来的军事行动当中并没有什么战功。
但是刘备在巅峰之时,还是“拜糜竺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而糜芳则被安排为南郡太守。
熟读三国的人应该知道南郡在荆州中的重要地位,刘备能够有如此任命,那绝对是信得过,结果呢?
在荆州大战的关键时刻,在《关羽传》中写道:
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当时关羽受到刘备取得汉中消息的鼓舞,也有积极北上的打算,在樊城之战中,关羽包围曹仁数月,于禁派遣数万军队来救援,结果被关羽水淹七军并且俘获于禁,庞德也被关羽所擒,就在关羽即将打下曹仁的关键时期,糜芳和傅士仁作为供应关羽粮草的大后方,却没能供给上。
而关羽却一直看不上他们二人,并且表示“还当治之”,也就是回来再收拾你们,使得二人深感不安,后来吕蒙偷袭荆州,傅士仁开城投降,糜芳在坚守后,发现傅士仁已经投降,即使自己不投降也无法左右大局。
这件事的影响很大,关羽因此兵败被杀,糜芳的兄长糜竺也因此羞愧病死。
当然,在东吴的糜芳处境也并不太好,本身就是蜀汉政权的投降人物,自然是得不到东吴政权的信任和理解。
投降在打仗中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来想一想关羽当年被曹操所俘,说什么降汉不降曹,投降就是投降,很正常。
当然,关羽的确是一个讲义气的人,后来并没有背叛刘备,只不过给曹操打了一段短工。
想要封关羽为神的人,自然不能容许关羽有一点点的污点,其实也是正统之说。
关羽如何评价糜芳,我认为还是一向反传统的明晚期思想家李贽的评价较为靠谱:“傅士仁真反也,罪不容诛。若糜芳,迹虽与士仁同,其实情有可原。勿以形迹相同而遂一律罪之也。”
李贽将糜芳和傅士仁造反分为两个部分,就是傅士仁先造反自然罪不容诛,在傅士仁造反之后,糜芳已经是迫不得已的情况,所以“情有可原”。
当然,历史这个东西应该是一个辩证来看的东西,不是谁的观点就一定是权威,那是垄断的历史,真正的历史应该是根据相同的史料,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才有意思。
云云
罗贯中历史题材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糜芳,在刘备痛失徐州邺城、流离失所的创业艰难时刻,他和哥哥糜竺倾其所有资助刘备,并把妹妹糜夫人嫁给刘备,对那个时候的刘备而言,真如一针强心剂,糜芳糜竺此举,成为了刘备的一根救命稻草,使得刘备能够强打精神,重振旗鼓,重新整顿军务,拉起大旗,真可谓是功莫大焉。
在刘备占据荆州并攻取益州,初步完成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的鼎盛时刻,关羽北伐曹魏襄阳樊城,糜芳却不战而降,投靠了东吴孙权,令人惋惜。此时此刻的刘备集团,可以说是兵锋正盛,巅峰时刻,暂时成为曹孙刘三足鼎立之中的最强王者。艰难时刻为刘氏皇叔挺身而出的糜芳,此时既是功臣也是称帝的汉中王的二舅哥,可谓是双重加持,应该是风头无两,春风得意,大好局面,他为什么会落得弃明投暗,投靠“弱主”东吴孙权的结局呢?
我们说时势造英雄,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糜芳的屈辱变节,与他的性格和刘氏集团的内部关系有着秘不可闻的天然联系。
第一、刘备集团的亲疏权重和迷芳二舅哥的迷茫:性格决定命运。我们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集团,核心成员就是涿郡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位,再加上忠勇著称的赵云赵子龙和不得不用、无人取代的智囊军事诸葛亮。这个团体的运营规则,正统的官位吏治被某种兄弟情谊盖过,这是蜀汉政权的一个鲜明特色。聪慧如诸葛亮者,也无时不刻都受到无形的掣肘和节制,刘备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正是拜这种模糊不明的吏治制度所赐——为了关羽和张飞之死而不顾大局、刚愎自用、意气动兵。
反过来,曹操集团则是最为成熟的政权组织模式,很简单,他“挟天子令诸侯”,起底就是个完整的朝廷权力架构模式,吏治成熟稳定,有严明的纪律和掌法可循,就是所谓的制度优势。
想要在刘备集团混得好,基本要素两条:一是关系够铁,二是能力绝对非凡,无可替代,二者缺一不可,刘备家底薄,他要的无非就是三个字:忠、勇、智。
所以,刘备核心集团成员,都是久经考验的铁杆粉丝,最终定位,则由刘备来掌控。
刘关张,赵云,诸葛亮,这就是榜样。
糜竺和糜芳兄弟,都算是早期起事的成员,还是汉中王刘备的皇亲国戚,刘备对他们兄弟不可谓不器重。刘备三顾茅庐寻访诸葛亮,就是水镜先生的主意,这里,就给糜竺兄弟做了定位。司马徽说,刘备武盛文衰,武有关张赵,都是万人敌,文臣方面糜竺、孙乾、简雍都比较弱,不是可以谋大局的人,这就很清楚了,他们几个顶多算是“中智”,而称不上大智大贤,挑不起蜀汉大梁。有意思的是,糜芳是被当作武将来用的,那在关张赵等五虎上将面前,确实是不值一提的。
这样的情势下,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就很重要了。我们来看下糜竺、糜芳两兄弟的对比:
同样是功臣,散尽万贯家财资助刘备,又是刘备的大舅哥,糜竺在整个蜀汉集团中资质平平,表现一般,可是他懂进退,知足,心态好,刘备成汉中王乃至称帝后,糜竺就一直在成都任职。刘备说他“雍容大方、敦厚文雅”,以上宾之礼待之,官至安汉将军,位极人臣。就是糜芳投敌,刘备也并没有责怪糜竺,反而好生相劝。糜竺,稳,大气,知能力,知进退。
反过来,糜芳就不一定是这样想的了。蜀汉军事将领里面,他的能力实在太一般了,没有什么出奇表现。皇亲国戚,刘备安排他和关羽一起驻守荆州,有关云长罩着,应该不会有什么闪失,这可能是刘备对他的关照。
从糜芳饮酒误事,火烧军械粮草,以及后来傅士仁投敌、回头来诱降,前线粮草运送不得力,优柔寡断,等等细节来看,一是,糜芳的能力确实值得怀疑,连个粮草官都干不好;一是,糜芳可能心存不满,对刘备安排不满,时常以酒浇愁,有点自视清高,自视功德,怀才不遇的意思。
估计糜芳心里也经常犯嘀咕,他关羽是兄弟,我糜芳也是你刘备的兄弟,关羽不过是结义的兄弟,我糜芳可是你刘备的妻族二舅哥。而且,关羽美髯公,也是个傲气十足的人,他出身寒微,自卑带来天然的某种自傲,对士兵嘘寒问暖,就是看不起世家子弟,孙权都是他眼中的鼠辈犬子。
糜芳自己没看清楚刘皇叔内部的架构亲疏,而且实力平平,安稳些多好,不该想太多。
第二、樊城之战,痛失荆州,关羽成了事实上的弃子,他糜芳当然也是炮灰。从当时整体格局来看,事后诸葛亮,我们可以总结出来,魏蜀吴三国抢夺荆襄之地,二比一,无论如何,荆州必失,关羽必败,关羽和糜芳命运一样,是捆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要么战死,要么投降,不过就是A或B的选项,连逃跑的可能性都没有。
(一)北方曹魏方面,曹仁、徐晃,都是万人敌的大将军,来势汹汹;于禁也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虽然败于关羽水淹七军,那是他屯田种地太久,战事生疏的缘故。
东吴孙权方面,副都督吕蒙,那是周瑜周公瑾一手调教出来的东吴未来明日之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就是他吴下阿蒙吕蒙吕子明。
关羽少年成名,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又活捉了于禁,那个得意呀!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连85岁都还能随刘备伐东吴的老将黄忠都不放在眼里的人呀!生猛,可惜,廉颇老矣,谁又能青春永驻、不败少年头呢?
再者,好汉难敌四拳,这可是好几个四拳了吧。关羽,虽败犹荣。
(二)关羽荆州军的配备:就是死守死防而用的,不是攻击型阵容:
关羽荆州军本来就是刘备攻取益州时候的北部防御部队,武将是廖化、糜芳、傅士仁、关平等,谋士马良、伊籍等,“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这样的评价,可见,实力一般。
诸葛亮和刘备大军来不及北上,试图凭关羽的威望和武力直接先行冲击曹仁樊城,来达到实际阻止曹魏南下荆州的目的,这是个险招,前提是:东吴不动,孙刘联盟巩固,铁板一块。
1、关羽拒绝了与孙权的联姻,这是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想到的。
2、吕蒙深恨直接害死周瑜的荆州军关羽,白衣渡江,偷袭成功。
这就是战局上的关羽和糜芳的不归路。
第三、主客观矛盾导致糜芳不得不降:被逼无奈的选择。我们来看糜芳在投诚东吴之前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战前醉酒,火烧军械粮草。
关羽北伐曹魏樊城,任命糜芳和傅士仁为先锋,先行驻扎荆州城外;而这两位先锋却在战前饮酒大醉,失火引烧了大量战略储备物资,各种军械不说,还有军粮。我们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好么,你们两个先锋官竟然醉酒把军粮都给烧掉了——这也正是后来糜芳被迫投降的直接原因。
(二)关羽治军,责成糜芳傅士仁守城。
先锋官,战前醉酒,火烧军械粮草,怎么说都是死罪,斩立决没错的,不然,何以正军纪树军威?
关羽要斩杀他们,被劝,改为换掉先锋,命令二位分守江陵和公安。同时担任辎重粮草补给的后续任务。关羽说,干不好,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们,两罪并罚——其实也没活路。
(三)攻守之势,关羽必败。
关羽屡次猛攻樊城不下,又上了吕蒙假意退兵的当,把荆州守军基本全部调去助战曹魏,吕蒙白衣渡江,东吴大军压境,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荆州。
这个时候的关羽在干嘛呢?他竟然还不知道荆州已经被东吴攻占,也许是无奈之下的孤注一掷吧?
前线关羽,攻,攻不下樊城,粮草尽断,缺衣少食,军械箭镞不足。
傅士仁和糜芳,他们得知荆州以失,军队基本都被抽取前线作战了,他们后方兵力相当有限,根本不足以自保。傅士仁先投降东吴,然后孙权设计傅士仁前来劝降糜芳。
这个时候的糜芳,他本意似乎真是没打算投降东吴的,只不过能力有限,不堪大任。前线主帅关羽樊城没有拿下,后方主城荆州已失,在吕蒙横扫之下,如过无人之境,傅士仁又投降东吴,弹丸之地的江陵,面临绝境。
傅士仁前来劝降,而此时此刻,关羽竟然还派人来催促粮草,言辞犀利凌冽,星夜兼程,准时准点,粮草不到,那是要问斩的。别说一下子拿不出十万粮草了,就是有,前面是荆州,必经之地,已经被吕蒙攻占,他糜芳再有本事,也难以过去,插翅难飞。
就是这样的情形下,糜芳乱了手脚,不知所措,进退无路——可能,唯有死战殉主一条路了。
傅士仁手刃了传信兵,拉着糜芳去投诚,这个时候的江陵,已经是军心大乱,各自跑路了,他糜芳有什么办法呢?城门洞开,不是他糜芳开的,而是乱军自己开的。没奈何,他不舍得死,那就只有投诚孙权了。
如果说糜芳投诚还有情可原的话,那傅士仁确实不厚道,不够地道,话说,这个人名也有点意思,傅士仁,“不是人”,这罗贯中跟曹雪芹有一拼,有意思。
糜芳投降东吴孙权,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他确实也是心有不甘、被胁迫无奈投降的,糜芳和关羽一样,他们是整个荆州战局事实上的弃子,关羽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糜芳和关羽将帅不合,曹孙互谋二对一,再加上糜芳的性格,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发生。刘封、孟达不救关羽,也是有客观原因的,杯水何以救车薪?大局已定,无力回天。碧水佳人
简单来说,为了活命。
关于糜芳投吴,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三国志·糜竺传也记载:“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叛迎孙权,羽因覆败。”
这两条记载结合起来,似乎就是糜芳跟关羽不和,趁关羽出征时下绊子,怕被关羽治罪,然后就投降了。但有一个问题非常关键,那就是关羽能治糜芳的罪吗?
先说说糜芳跟刘备的关系,他跟哥哥糜竺是在刘备集团还很弱小的时候就加盟的,三国志·糜竺传载:“先主转军广陵海西,竺於是进妹於先主为夫人,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后曹公表竺领嬴郡太守,竺弟芳为彭城相,皆去官,随先主周旋。”
糜竺兄弟带资进组,刘备非常欢迎,娶了糜竺的妹妹,也就是糜夫人,对糜竺兄弟两人也很好,后来刘备发达了,刚打下益州,糜竺就是安汉将军,仅次于军师将军(诸葛亮),而糜芳则是南郡太守,在荆州的地位仅次于关羽。
糜竺和糜芳应该都不擅长军政事务,三国志·糜竺传记载:“竺雍容敦雅,而幹翮非所长。是以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然赏赐优宠,无与为比。”这哥两都算是能力不太够的吉祥物吧,刘备对他们挺够意思的。
虽然关羽在荆州的地位高于糜芳,而且他假节钺,能够处置糜芳,糜芳一向跟他不对付(关羽不怎么看得起糜芳),供应粮草的大事又没办好,关羽回来收拾你的话自然不是白说的,但他杀糜芳的可能性很小,毕竟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兼很早就加盟的小弟,最可能的处置方法是上表给刘备,让刘备惩罚,而以刘备对糜竺为参照,他基本不会严厉处罚糜芳。
那糜芳为什么又投降呢?因为吴军兵临城下,而他不敢守城。
吕蒙白衣渡江的时候搞了不少关于留下的驻防兵,但傅士仁和糜芳手下肯定还有一定兵力,尤其是糜芳驻守的江陵城是关羽筑的,非常牢固,抵抗吴军一段时间是可以的。
从吕蒙占领江陵后的举动来看,江陵城内的反抗声音是比较大的,三国志·虞翻传记载:“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
在城内有条件抵抗的情况下而不抵抗,只能说是糜芳不敢吧,他后来在吴国被虞翻羞辱也算正常了。
白雪的耳环
“私好携贰”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对糜芳的评价;从吴书中又有“城中失火”、“必有内应”等含糊不清的言辞;再则荆州被灭之后,逃回去的只有一个廖化。由这三点可见:糜芳本性不忠,关羽在荆州不得人心!或许其中还有隐情!
公元195年,徐州牧陶谦病逝,在陶谦麾下做武将的糜芳跟着兄长糜竺投入了刘备麾下,此时的刘备可谓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
而糜家因为世代经商,家中仆役上万,资产巨厚,糜家的投入对刘备来说可不是锦上添花,算得上雪中送炭,让刘备能迅速在徐州立足,稳定人心,招揽士兵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当徐州被吕布偷袭之后,刘备曾暂时投入曹操麾下,而曹操对徐州的土豪糜家也是非常看中,上表糜竺为嬴郡太守,糜芳为彭城相,对于这一个时代为商的土豪来说,兄弟二人都为一郡之长,可以说是入了士族的门槛,不可谓不看中。
但是,当刘备跟曹操闹翻,决定弃曹操而且的时候,兄弟二人义无反顾地辞了官,决定跟着刘备四处奔波。
这一奔波就是十几年,直到刘表死后,刘备才占据了荆州,再次有了自己的地盘,兄弟二人真正稳固下来,算得上是自带干粮,跟着刘备出生入死十几年。
等到刘备占据益州的时候,兄弟二人才真正享受到了投资刘备的红利,飞黄腾达。
然而,这才没过几年,糜芳却叛变,开城投降,自身叛变,并连累关羽最终兵败被杀,可谓是惊掉了世人的眼珠。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当时糜芳任南郡太守屯兵江陵,傅士仁屯兵公安,出征之前,关羽领二人供给军资,二人没有完成任务,关羽便放下狠话“回来再收拾你们!”二人因此恐惧不安。同年,吴国大将吕蒙袭取荆州,傅士仁开门投降,糜芳本来是坚守城门,可是当吴军将傅士仁带到将领城门之前来劝降,糜芳最终也开城投降。不久后,关羽兵败,没有退路之后被生擒而杀害。
糜芳投降的三大谜1.“私好携贰”的糜芳为何在此时,也就是刚刚出人头地之后投降?而之前一直忠心耿耿?
糜芳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出生的时候,家庭巨富;然后全家又跟信任徐州牧刘备搭上了关系,刘备成了他的妹夫,更是让家族从富商变成了士族;不久之后却开始跟着刘备四处奔波,过了十来年四处流亡的日子;再之后就是苦尽甘来,随着刘备入蜀,兄弟二人终于都在刘备麾下做了高官;最后就是投降之后在东吴不受人待见的终局。
《三国志》中对糜芳的介绍很少,正面的只有一句“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叛迎孙权,羽因覆败。”
这是对糜芳的总结,就是说他天生天生反骨,有贰心,开城投降了孙权,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之前跟着刘备没表现出来,比如被曹操封为彭城相的时候不叛逃,四处流亡的时候不叛逃,现在刚刚过上好日子要叛逃呢?
其实吧,我觉得他之前不叛逃是大势所逼,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第一:在出任南郡太守之前,糜芳一直是以糜竺二弟的身份存在于刘备阵营,所以他基本上就是一个“二世祖”的身份,虽然地位不低,但是并没有实际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利,所作所为都是由哥哥兼家长的糜竺来做主 。
第二:曹操的封官,其实只是一个虚职,糜竺的赢郡太守也好,糜芳的彭城相也好,当时都在吕布手上,他们只能算是遥领,并没有实权,哪怕曹操夺回了徐州,随着刘备的离开,曹操也不可能给兄弟二人实权。
第三:虽然一直在流亡,可是一直有希望,或者说也没有合适的下家会收留他。离开了刘备,糜芳其实一文不值,从跟着刘备二十多年来看,糜芳所作所为,除了叛逃,没有一点值得留下历史笔迹的地方,说明并无真才实学,这样的人,别人要了做啥?
所以说,糜芳之前不是不想找一个更好的主公,而是他本身能力有限,加上自己也做不了自己家的住,所以才一直跟着刘备混日子。
2.关羽虽然傲慢,可是他真敢处死糜芳?糜芳犯得着为了跟他的矛盾而堵上自己的后半生?
很多人都会觉得糜芳和关羽之间的矛盾起因,在于关羽的傲慢态度上,毕竟这是事实。可是无论怎么说,糜芳家族对刘备是有大的贡献的,不说糜竺在刘备集团地位不低,单单是刘备小舅子的身份,关羽也不可能对他说砍就砍。
所以说,他们的矛盾起因,也就是“供给军资”一事值得商榷。
吴录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裴松之注《三国志》
也就是说,在关羽大举北伐襄樊之前,南郡城中发生了一场火灾,让军资器械被烧了许多。联系到众所周知的,傅士仁和糜芳供应军资不足,所以被关羽呵斥,这其中是不是有一条看不见的线?
糜芳身为南郡太守也有几年了,好巧不巧 ,在关羽准备北伐的时候,军资器械被烧,说明什么?
说明了库房中肯定有许多军资下落不明,简单点说,必然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有贪污军饷,所以在大军出征之前,怕被发现,才有了这一场莫名其妙的火灾。
而这,却刚好跟商人出身的糜芳所作所为比较符合,也刚好证明了为何关羽会勃然大怒,甚至对身为刘备小舅子的糜芳说:“回来在收拾你们!”
可见:关羽跟糜芳的恩怨,绝非简单的性格不合,而是在大是大非上,糜芳犯了不可饶恕的大罪,这才使得他最终冒险一搏,不惜开门投降,抛弃在刘备阵营的荣华富贵。
3.傅士仁在其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关于傅士仁和糜芳,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傅士仁真反,因此才让糜芳没有退路,不得不反;另一种是糜芳先做了吴国内应,傅士仁没有办法了才造反。
关于第一种说法很简单,因为事实上,镇守公安的傅士仁是首先投降的,而且正是他在江陵城下劝降,才使得糜芳最终决定开门投降。
所以明代李贽说“傅士仁真反也,罪不容诛。”言外之意,糜芳其实是迫不得已。
还有一种观点,吕蒙兵至公安,傅士仁开始是据守,吕蒙令虞翻来劝降,虞翻当时就说,“你看,我们大军一路到此,你们却没得到消息,说明我军在你们当中必有奸细,而且官职很高。而且此时我大军压境,你的援兵却没有反应,说明了什么,你仔细想想,你一个人守着城,到时候身死族灭 ,何苦呢?”
将军傅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说之。翻至城门,谓守者曰:“吾欲与汝将军语。”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吴书
这里的“内应”里里外外都指向了一个人,那就是糜芳,因为当时能提前通知他,而且能支援他的也只有此人。
还有一点,糜芳与虞翻此后在吴国两次交集,都说明了虞翻对糜芳此人是相当看不上眼,战乱年代,投降的其实并不少,虞翻为何专门与糜芳做对?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从这个说法上来看,糜芳早有投降的准备是说不过去的,毕竟他虽然对关羽不爽,可是关羽不是刘备,背叛代价太大。
所以,可以深思一下:是不是因为糜芳早年一直在偷卖南郡军资器械,买方就是吴国?因此被拿住把柄,才有了之后的一系列反应?
关羽在江陵的管理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可是有一个小人物的反应确实很能让人眼前一亮。
公元219年,前将军关羽的主簿廖化,因为关羽兵败而归顺了东吴。可是他却因为思念汉主刘备,于是诈死,当时人们信以为真,廖化趁机带着母亲昼夜西行,奔赴蜀汉。
222年春,刘备东征东吴,在秭归与廖化相遇,为廖化的忠心所感动,任命其为宜都郡太守。
廖化的行为固然值得嘉奖,可是此时想想,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从公元209年开始,荆州大部分都在刘备治下,到219年,关羽兵败,其中为何只有一个廖化能“思念汉主刘备”?
刘备是谁,可以说在东汉末年,魅力最高的主公之一,跟着他的人鲜有投降的,属下大部分都是忠心不二,可是刘备入蜀之后,关羽管理荆州,为何再无以前的忠臣了?
联系傅士仁与糜芳的背叛,关羽可以说在其中功不可没。
就比如,刘备刚刚进位汉中王的时候,为了封黄忠一个后将军,诸葛亮都担心关羽不服,刘备亲自选了费诗为使臣前来安抚关羽,还是得到关羽一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试问,黄忠得知此话心里该是何等悲愤?他的后将军可是靠自己身先士卒,打下来的,如何担当不起?
总结糜芳的叛逃是内部矛盾积压已久的宣泄 ,也是糜芳本性的暴露,只不过时机成熟了,才表现出来而已。
糜芳“私好携贰”是其本性;关羽仗着名气无视同僚是诱因,内部也许还有隐情却不得而知。
不过无论怎么说,身为江陵守将,却开城投降,真小人也!难怪在吴国会几次三番被虞翻当众奚落,而不敢还嘴,这也算其应有下场吧!
imicell
糜芳投降,不是不忠于刘备,也不是忌惮关羽,乃是情势危急之下的大脑短路,一时糊涂所为…
糜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东海朐县(今江苏连云港人)。
糜家乃徐州东海豪强,徐州首富,世代经商,奴仆万人,家财万贯。
先后占据徐州的陶谦、吕布、刘备、曹操都争先交好,依靠其势力巩固当地统治。
公元195年—219年,一共24年时间,糜芳一直跟随刘备。为何投降?有没有历史原因?
一,早期糜家成为刘备的创业元老,助其成为徐州牧,有了第一块根据地。
公元195年,由于徐州别驾糜竺与刘备交好,陶谦临终前托附糜竺"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糜竺积极率一众文武及百姓迎接刘备成为徐州牧。
自此,糜家就绑在刘备的战车上,经历苦难兴衰岁月。
公元196年,吕布趁刘备与袁术交战时偷袭,妻子皆陷。落魄之中,糜竺将自己亲妹妹嫁于刘备,并将两千余名家丁补充兵员,全族家当以资军费。
并和弟弟糜芳一起跟随刘备四处征战,颠沛流离,忠心耿耿。
期间,刘备投奔曹操,曹操欣赏徐州豪族糜家兄弟,表荐糜竺为嬴郡太守,糜芳为彭城相。
后刘备离开曹操时,兄弟二人皆不受操之官职,不离不弃开始艰苦创业,成为刘备创业早期元老。
二,刘备创业成功,占领益州,成都称帝后,徐州起家元老都各有封爵。糜竺为安汉将军,居群臣之首(名义上高于诸葛亮)。简雍为昭德将军,孙亁为秉忠将军,均在成都为官。
糜芳估计有些文武之才,带兵在外,跟随关羽驻守荆州,任南郡太守,驻托荆州重镇江陵。
应该说糜家兄弟慧眼识英雄,遇到明主并忠心跟随,身家性命系于刘备一身,宝押对了,成功了。
虽然说糜夫人己去世,但作为舅子哥的糜竺、糜芳深受刘备信任和重用。大哥为蜀汉重臣近身侍候先帝,小弟在外也成为统兵一方的要员,前程似锦。
所以说糜芳不受重用,在外为官,心怀不满实乃无稽之谈。
三,糜芳投降不是蓄谋己久,实乃情势紧迫下一时糊涂的临时起意,一失足成千古恨。
其因有二:
1、关羽的严历苛责。关羽历来爱护土卒,而对身居高位的将领却甚为严督。
关羽出兵伐魏时,先封糜芳、傅士仁为先锋官,可见对其重视,也是关羽甚为倚重的将领。
出征前的饮酒失火,烧毁钱粮,惹得关羽大怒要处斩二人,幸得费诗求情免杀。但仍摘去先锋印,各杖打四十。罚糜芳守南郡,傅土仁守公安。
其实关羽随军司马王甫建议: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尽力,必须再得一人总督荆州。并建议差军前督粮官赵累代之,关羽不听,仍派治中潘濬守之。果然酿成大错。
吕蒙用计赚开荆州城门,潘濬投降,仍为治中,掌荆州事。而赵累跟随关羽出走麦城死于乱军之中。
2.公安守将傅士仁的惑乱之言。
傅士仁在听荆州己失,急令闭城坚守。东吴旧友虞翻进城劝降。想起关公旧日恨吾之意,欣然降之。
糜芳听闻荆州有失,茫然失措,无计可施。而有可能久疏战阵,方寸己乱。吕蒙引兵杀至城下,傅士仁来鼓惑劝降,关羽又派人催粮:特来南郡、公安二处取白米十万石,令二将军星夜解去交割,如迟立斩。
因关羽不知荆州己失,这个命令也无法执行。依关羽性格,不管是刘备舅子,违抗命令,照样斩杀。
傅土仁为了断其犹豫之情,拔剑斩杀关羽来使。虽糜芳说:“吾等受汉中王厚恩,安忍背之?吾兄弟久事汉中王,岂可一朝相背?"
糜竺在三方紧逼,情势危急之下,大脑短路,也没考虑投降会造成的后果,以及闭城坚守抵抗等待援军的办法。一时糊涂起意,开门投降,自断其生路。
关公闻言糜芳降吴,怒气冲塞,疮口迸裂,昏绝于地。他做梦也没想到,跟随大哥和自己二十四年的忠心部下会反叛投降。
四,糜芳投降后果。
1.导致关羽被俘被杀。
2.大哥糜竺自缚请罪,刘备虽没怪罪,也安慰有之,但糜竺抑郁羞愧带病而死。
3.糜芳在吴国虽受重用,但也受到东吴名士虞翻的多般辱骂:称其献了两座城,丢了忠与信!当关门却开门,哪有这样的事?如何待奉君主?
想必,糜芳背负着忘恩负义之名,在东吴的曰子也不好过。
4、据演义记载,糜芳、傅士仁在一次战斗中,杀死亲手捉住关羽的东吴将领马忠,并将其人头献于刘备。这也是二人的良心发现,以其弥补告慰关羽之之魂。
总而言之,跟随刘备24年的糜芳之降,乃是绝境之中无可奈何的自然选择。
但作为蜀汉将领,先帝元老,以忠义救国之心守之、抗之,须不能改变结局,但也会堪称一世英名,完美人生,留芳千古。
思铭
在我们国家的封建时代,其实也可以划分出两个时代,就是以唐代为分水岭,唐以后可以称之为“科举封建时代”。那么唐之前呢?就是世家豪门垄断文化精神的的封建时代,汉末三国时期,糜竺糜芳的东海徐州糜家,富可敌国,奴仆过万,就是一个在朝豪门迈进中的家族,这种还没成为豪门的大门户,也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豪强”。
这兄弟俩,把妹妹嫁给刘备,倾其所有的把人力物力投资给刘备,连兄弟俩都一直跟着刘备东奔西走,蹉跎岁月,其实这就是糜家投资刘备,想让糜家由豪强跨进豪门的一个关键步骤,为此他们并不怕先期的失败和奔波,始终坚定的站在刘备身后,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下,大哥糜竺,无论军政,其实都能力平平,但刘备入主西蜀,其位尚在托孤重臣诸葛卧龙之右!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刘备认可糜家对自己的投资,哪怕糜夫人不在了也认。
其二就是刘备认可糜家这样倾尽全力投资自己的豪强,才是自己真正的核心忠臣,是真正把利益跟自己绑在一起的人,卧龙先生可不一样,人家对自己是忠,只是个人情怀,但人家背景是还远在豪门之上的世家!是很多情况下,以天下为局,把帝王都当棋子摆弄的存在,在乱世,就放点子弟出来几头下注,卧龙不过是自己争取来的落到自己身上的一注!唯一能指望的,也不过是卧龙自己的职业道德,个人的忠诚。所以说刘备入蜀后,不重视糜家,糜家已退出权力核心,这是不对的,基于能力问题,糜家兄弟确实是在决策层说不上话了,但是人事上仍旧是核心成员,这就跟NBA球场上,一样需要蓝领球员,那些足球豪门,照样有祖传的工兵球员一样。糜家始终是刘备权力核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为何糜芳却在刘皇叔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人生高潮叛了呢?外因是刘皇叔有个不省心的关二弟,把糜芳逼到顾不上前途,先顾性命的地步,但内因是绝望,看不到未来的绝望,糜家想成豪门,前提是刘备掌天下,现在三分天下占其一,已经感觉洪福齐天,说是天下三分,可这不是平均分的三分,孙刘联军联手,才勉强顶住北方的曹魏,关二爷还在荆州惹事生非,这天下,怎么看都是天命在北,换句话说,就是刘皇叔已经走到头了,没有发展潜力了,糜家投资泡汤了!那么不好意思,我糜芳只能考虑活在当下了!
jennifer_lee
在三国当中,关羽只所以会失了荆州,其实还有一个人有着巨大的功劳,他就是糜芳。
要说糜芳虽说追随刘备的时间不如关羽和张飞,可怎么说也是第一代的元老之一,并且自己的妹妹还嫁给了刘备,这就是自己的小舅子。
可是就这么一个既是元老,更是小舅子的糜芳却在刘备事业最为辉煌的时刻,果断将刘备扔下,并且还间接害死了关羽,成为一个最让人不耻的二五仔。
难道说他跟着刘备不香吗?
很明显真得不香,但凡糜芳能找到一条活路,都不会反叛刘备,实在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再等下去就是自己的末路了。
最初的时候,糜芳真心风光过,尤其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之时,再加自己家更是有着富可敌国的资产,可以说当时的糜芳直接就走上了人生巅峰。
但是我们也知道刘备的事业直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并不为过,不是今天让吕布给抄了老家,就是明天让曹操给平了老窝,反正刘备的事业刚有起色,就有一大群人来对他找不痛快。
于是糜家里支持他的所有家产就这样给败光了,虽说后来刘备是真正的起来了,在蜀汉发展出了自己的势力,但是这一切跟糜家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关羽和张飞一辈子跟着刘备,虽说前期比较苦,但是现在人家也是苦尽甘来,但是糜芳就有点显得不太重要了。
同样都是元老,自己的家族当年可是把所有的资产都贡献给了刘备,到头到自己不要说跟关羽和张飞他们平起平坐了,就连后来投奔刘备的赵云等人都比糜芳地位高。
别人一说起来就是,你看看关羽还有张飞,同样都是跟着刘备,人家就混的这么好,而你到现在连个三流的地位都混不上。
这样的话可以说一直以糜芳的耳边,是人都有三分火,糜家当年全力资助刘备的时候,他可不是这么说的。
当时的刘备感恩戴德,就差给糜家下跪了,可是等糜家的钱财全部消耗光了以后,瞬间就成了臭狗屎,刘备都不带正眼看自己的。
尤其是随着刘备的身份地位越来越高,糜芳的心里就越不是滋味,因为自己的地位是越来越低,有时候关羽还有张飞直接就是用对待下人的方式来看待糜芳。
这让糜芳感到相当的屈辱,自己也是跟随了刘备半辈子的元老了,从家财万贯到现在的一无所有,一切都是因为刘备的原因。
现在自己没有什么用了,就好比狡兔死走狗烹一样,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中落井下石,反正就是没有人给糜芳一句好话。
这次守荆州的时候,明明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可是关羽直接就放话了,让自己想尽办法去支援他,不然等关羽回来直接拿自己的人头来开刀。
这么长时间了,关羽是个什么样的脾气,大家都相当的了解,正是因为太了解了,所以更明白关羽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等他回来一定会秋后算账的。
再加糜芳一直以来在刘备的手下都看不到自己未来有什么希望,还有关羽的那最后的一根稻草,于是糜芳直接就铤而走险,反正你们也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了。
于是糜芳直接出卖了关羽,投降了敌人,最终导致关羽因为后路被抄从而死于非命,可以说糜芳几乎就是在刘备最为辉煌的时候,从背后给予其致命的一刀。
其实就是一直以来糜芳积攒起来的怨气,再加上关羽最后的那一击,直接让糜芳铤而走险,在刘备最需要他的时候,给予其最致命的一刀,就好像当年的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尽全力支持刘备一样。
AsphodelGreen
糜竺、糜芳两兄弟是在刘备最为狼狈之时,倾家荡产资助刘备、追随刘备。并将二人的妹子糜夫人进献刘备做夫人。《三国演义》中,有长坂坡向赵云托孤自投井之义举。虽然糜夫人不是正妻。但称糜芳为刘备的大舅哥不为过。刘备以仁义著称。刘备得荆州、益州后,拜糜芳为江陵太守,协助关羽驻防荆州。关羽北上襄樊时,特命糜芳筹措物资、粮食。此时的糜芳背弃了当年倾家荡产支持刘备的初衷,严重腐化。开始倒卖战时物资、粮草谋取私利。关羽知道后,大怒几次公开扬言:回来要整治糜芳。糜芳有刘备撑腰,当然也不惧怕关羽。但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升二弟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有先斩后奏之权。糜芳一下害怕。在吕蒙的攻势下投降了。
santa RF
糜芳投降是因为大势已去不得不降。
吴书记载中说:将军傅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说之。翻至城门,谓守者曰:“吾欲与汝将军语。”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南郡太守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
从史料中可以看出糜芳投降是因为傅士仁被骗使得糜芳的江陵城成了孤城,造成了大势已去的现实所以糜芳才选择了投降。至于为何不死战到底恐怕是因为仁义之心,不愿用一城百姓的性命为一个必输的结局做毫无意义的战斗。
想名字很难
糜芳背叛刘备确实让人难以置信,他跟随刘备时间长,早在徐州时期,富豪一方的糜氏家族就放弃历代经营积累,整个家族追随刘备;糜芳背叛时,兄长糜竺正在成都,他是冒着被族诛的危险,投降东吴的。
《三国志》记载,糜竺听闻糜芳投降东吴后,糜竺“面缚”向刘备请罪,幸亏刘备大度,表示“兄弟罪不相及”,仍然和以前一样对待糜竺。可以说,刘备对待糜氏兄弟不可谓不厚,而且让糜芳担任南郡太守,更可见对其信任。但是他还是背叛了刘备,投降了东吴。
糜芳投降东吴的原因,就是与关羽不和。
一是“素皆嫌羽轻己”。关羽的脾气典型的恃气凌人,傲上而不辱下。对待刘备这位在南郡要地担任“一把手”小舅子,自然认为是依靠裙带关系才混到如此地位,不把他放在眼里。
二是为了自保。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命令糜芳、士仁两人置办军资,因为两人没有备齐,临行前又给二人留下一句狠话,“还当治之”。给两人带来了巨大精神压力。
三是吕蒙的军事威胁成为了压垮糜芳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糜芳投降东吴,不仅背叛关羽,背叛刘备,更背叛了自己二十多年为之奋斗的信念,无论如何都是不值得肯定。虽然在东吴为人家出生入死,但却被人不耻。糜芳在东吴与虞翻相逢于江上,糜芳下属让虞翻为将军避让,虞翻厉声喝道,"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后来,虞翻经过糜芳营门,军吏闭门不让通过,虞翻大怒,“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防守江陵之时,本该城门紧闭,却大门敞开,任由吴军通过;现在本该大门敞开,却大门紧闭。一番话,说的糜芳惭愧非常。
正是贪生怕死,背叛旧主,让糜芳在东吴永远也抬不起头来。
猪宝宝的贝贝
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仔细想想,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一些简单。
先看看糜芳跟随刘备24年,这时候已经是国舅,和兄弟糜竺是当时徐州巨富,人生中该有的都有了。但是为什么会投降呢,具体原因只能从书籍中反推,而我们从个人内心去解析,搭配书籍去推敲,尝试解析一个不一样的糜芳。
这一段是吕蒙传的记载,前一句可以看出的失火,军器被烧毁,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是倒卖武器呢?要知道,糜芳是商人出生。随后被关羽知道,要问责糜芳。“权闻而诱之”,有没有可能是孙权一手反间计,让糜芳和关羽动摇呢?随后糜芳顺水推舟,反正为了活命,投降又有何不可。
当然这这是一种假设,当时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情况谁也无法摸清,但是从一场大火,烧毁了一些武器关羽就想要问责,这有点不太可能,当时的糜芳可是国舅,自己的大哥刘备对其也要敬一分。
另外一方面来看,当时的糜芳年龄已经很大了,心思也已经被战火消磨,当初一把刀从徐州砍刀荆州,家属多了,下属无数,顾虑也是不断,人变得怕死了。当时吕蒙带着大军压城,自己不知道能不能守城,一旦失败那就是生灵涂炭。这时选择就在自己手中,可能是一时间慌了心神,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毕竟人老了,怕死。
在记载中可以看到投降之后被虞翻羞辱之后“有惭色”,说明糜芳还是懂的一些礼义廉耻,有着一心赤子的热血,可惜在选择上选错了,仅此。
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那么江陵城是否可以坚守呢?答案是可以的。江陵城由关羽加筑,极为险固,号称不可攻。曹魏一方的记载亦称二城守固。其后朱然以数千病弱之卒悍拒曹真,充分展示了江陵的城防建设水平。
在看当时的情况,关羽在襄阳,与江陵不是很遥远,如果情况危急,关羽几天就可以救援。
所以当时的情况从如今大胆解析,极有可能是糜芳人老了,怕死,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是江桑不是桑姜
刘备的亲人是没有几个的,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依靠会点手艺活的母亲度日。刘备早年过得很清苦,尽管他喜欢漂亮的衣服,刘备很珍惜亲情,所以他身边不乏优秀的人才,比如关羽张飞。后来刘备在徐州的时候,与城中首富糜竺一见如故,糜竺把自己的妹妹送给刘备做夫人。
糜夫人很贤惠,尽管她比刘备小了好多,她珍惜自己哥哥给自己找的这个男人,并且和另外一个姓甘的女子友好的相处。尽管她和刘备并没有儿子,可是糜夫人打心眼里敬仰刘备,把他当成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糜夫人家里有钱,小时候过惯了有钱人的生活。可是结了婚,却跟着刘备东躲西藏的。她很受用,毕竟当时自己的夫君的名声是很大的。糜夫人很看重刘备,自然也号召家里人也对刘备格外看重。其实她即使不说话,家里人也象神一样的敬着刘备。
当时糜夫人有两个哥哥,老大是糜竺,老二是糜芳,都是一表人才,而且都有才华。糜竺在徐州城里说话很有力度,刘备的徐州牧糜竺是出过大力的。糜芳也不例外,在刘备跟前跑前跑后的,也很受到刘备的赏识。
刘备被曹操攻下徐州的时候,糜芳被曹操表奏为彭城相,官职相当于太守,两千石的官职,可是糜芳二话不说,跟着刘备去过逃难一样的日子,辗转飘零到刘表那里。
刘备手下有个大将名叫关羽,平时很高傲,看不起自己的同僚,一开始还好一些,因为在苦日子,还能互相照应。后来一旦刘备渐渐能和曹操孙权成鼎足三分的时候,关羽的傲气就更加凌人。
刘备和张飞诸葛亮攻打益州的时候,关羽奉命占据荆州,任命糜芳是南郡太守驻守江陵,同时将军傅士人驻守公安。关羽总是认为二人的能力够不上太守的资格,总是故意找他的茬。
公元219年,关羽在抗曹前线势如破竹,制造了水淹七军的神话,活捉了曹操大将于禁,斩了敌将庞德,声名远扬。此刻更加不可一世。要求糜芳等快速制备前线所用物资,如果时间延误,一定要重重责罚。
关羽是有脾气的,而且脾气很大,这一点糜竺很清楚。孙权是多厉害的人物,派诸葛瑾替儿子前来求亲,照样遭到责骂。自己平时就不受关羽的待见,糜芳很惶恐,可他还是没有别的想法,指示加紧筹备粮饷。
不过,孙权手下的吕蒙太厉害了,当时兵不血刃,白衣渡江拿下荆州,接着对待关羽手下的兵将犹如亲人,知冷知热、嘘寒问暖,这一招着实厉害,关羽手下的荆州士兵纷纷投降,就连公安的傅士人也没办法控制,后来傅士人投了东吴。不久傅士人给糜芳写一封书信,让著名的演说家虞翻前来下书。
虞翻反复陈述利害,说如今荆州危在旦夕,关羽这个人心高气傲,你又没有办法为他准备粮饷,既然如此,不如归降我东吴。我主孙权本来就善待人才,阁下又是汉中王的至亲,主公自然不会亏待阁下。如果驻守此地,进不能守,退不能自保,如今荆州失守,关羽一定会恼恨阁下,即使关羽不怪罪,汉中王岂能善罢甘休。不如与江东互为一体,可保无虞。糜芳无奈,只得投降。
糜芳投降以后,不仅遭到蜀汉的唾弃,也遭到东吴的轻视,就是当年劝降的虞翻也经常刁难。有一次糜芳乘船出行,恰好遇到虞翻的船,糜芳命人回避,虞翻厉声说: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糜芳含羞而退,不过他仍然想在东吴建功立业,不久便和刘邵、鲜于丹等人平定了东吴的叛乱,俘虏当初背叛吴国的戏口守将晋宗。
如此可见,糜芳并非一无是处,他的背叛显然有原因的:
其一,关羽的轻视。关羽这个人对士兵很友善,不过与同僚关系并不友好,尤其是不喜欢那些咬文嚼字的文官。尽管关羽的书读的并不多,可是很骄傲,总认为自己文武都是第一。
其二,傅士人的投降,傅士人和糜芳本来互为依仗,傅士人的投降,让紧张的糜芳不知所措,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最终选择投降。
其三,对方太优秀。无论是吕蒙还是陆逊,都是东吴有名的军事统帅,不仅仗打得好,思想工作也做得好,尤其是优待俘虏,让糜芳差一点成了光杆司令。
其四,东吴的说客太厉害,虞翻能说,很有煽动性。傅士人的投降,糜芳的投降都与此人有关。不过演说家的嘴是靠不住的,用你的时候把你捧到天上,一旦恼怒,会把你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其五,刘备的手下并非只有糜芳一人叛降,黄权等名将也是如此,看来刘备待手下也是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总之,在三国那个时代,人们在哪里做官,其实并没有一定的框框,至于忠臣不保二主,那都是后来小说演义上的话,何况关将军当年还保过曹操,孟达在魏国和蜀汉中间周旋,照样受到诸葛亮的器重,因此对于糜芳实在没有完全责备的必要。另外说一句糜芳的结局不是三国演义上写的,被刘备绑在关羽的灵前,脱光了罚跪,用刀剐之,而是一直好好的呆在东吴。
ethuta
表面上看,糜芳反叛,是因为他受到关羽的轻慢,加上又未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心中不安,于是和将军傅士仁投降孙权。但事实上,在当时的环境下,糜芳即便不选择投降,也改变不了任何局面,相反只会让他当时就白白丢掉性命而已。
因为,荆州的地头蛇,从天下大乱开始后,就一直坐看风云起。换而言之,刘备统治荆州也好,孙权统治荆州也好,曹操统治也好,关他们屁事来着。总而言之,管你狼吃狈,还是狈吃狼,反正最后都得给我们留一份。
所以,刘表占据荆州时,自然是胸无大志。当然,等到曹操大举南征时,荆州马上就不战而降;赤壁之战后,荆州又马上让曹操、刘备、孙权三分;等孙权同意借荆州时,以江陵为中心的地区,又马上挂起了刘备的大旗。
就凭荆州地头蛇的这种表现,指望他们高高兴兴的,把自己家的余粮拿出来,把自己的兄弟儿子丈夫送上战场,帮着刘备讨伐国贼曹操,显然是很困难的。
在这种背景下,当关羽让坐镇荆州的糜芳,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送到前线时,糜芳总是没完没了诉苦。总而言之,我实在做不到。这绝不是因为糜芳的组织能力太差,而是荆州这种四战之地,你在进行战争动员时,就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这种地方的地头蛇,那就是标准的有奶就是娘,你非要断了他的奶,还要逼他流血流汗,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更重要的是,关羽进军中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战争,期间需要调用的人力物力,绝不是三瓜两枣能打发的,也绝对要荆州再来几轮大出血。
北伐如果失败,荆州自然是人财两空;即使北伐成功,结果无非是刘备当皇帝而已,而为了这个虚无的理想,荆州肯定要买最大的单,不说十室九空,至少青壮年会死个一大半。
在这种背景下,荆州的地头蛇们,怎么可能会全力支持关羽这样做呢?所以当吕蒙偷袭荆州后,几乎兵不血刃就席卷整个荆州地区。
当时荆州的地头蛇们纷纷去拜见孙权,表示愿意归附孙权,只有地头蛇樊胄引占据武陵郡,打算继续替关羽效力,结果当场就被另一个地头蛇潘浚给杀死。
在这种背景下,糜芳就算有心坚守,恐怕也是无力做到的,搞不好当时就会被地头蛇给就地正法,而随后在镇守公安的傅士仁投降后,糜芳心里的防线彻底瓦解,因为这意味逃跑的后路被切断,此时糜芳逃跑已经没有出路,继续抵抗也只有死路一条,自古艰难唯一死,糜芳自然不愿意白白牺牲,所以最后只能选择投降。
水墨江南
糜芳背叛刘备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在刘备集团一方:糜芳外戚身份得不到重用、关羽看不起糜芳。外因在东吴集团一方:东吴说客虞翻嘴炮厉害、公安守将傅士仁叛蜀降吴后,糜芳所在江陵军事压力巨大。
一、内因1.糜芳外戚身份,得不到刘备重用。别看糜芳顶着个刘备小舅子名头,皇亲国戚,好像很厉害。实际上糜竺、糜芳兄弟在刘备处一直得不到重用,兄长糜竺,“竺雍容敦雅,而干翮(音盒)非所长。是以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然赏赐优宠,无与为比。”意思是说糜竺举止敦厚儒雅,但办事才能不行,刘备给他很大的官职和赏赐,但不给他实权。小弟糜芳也不过担任了一地太守之职,还受到关羽的统辖。这与刘备汉室后裔出身,对于汉朝外戚专权有着一定警惕之心分不开。
2.关羽对于刘备的小舅子一直看不起,多次轻慢。《三国志》评关羽:“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皇亲国戚,又是士大夫,自然就是关羽轻慢的对象。别看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但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远比不上关羽,糜芳多次受到过关羽的责骂,让国舅爷颜面大失。两人关系不好,关羽经常压制糜芳,刘备不可能不知道,如果刘备过意不去小舅子受委屈,而又不愿责罚关羽的话,完全可以把糜芳调走,这样既解决了问题,也照顾了双方面子,但史书上不见糜芳的地位有任何改善,这不能不让糜芳有所怨恨。
还有一个让糜芳感到恐惧的事是关羽在北伐前,要求糜芳和傅士仁准备军用物资,两人没有完成任务,关羽便放出话来说回军后收拾二人,这让糜、傅二人感到十分恐惧。
二、外因1.东吴说客虞翻是个嘴炮超群的猛人。东汉末年到三国,乱世出英雄,涌现了不少猛人,有智谋超群的谋士,有武力强悍的猛将,也有辩才出众的说客,前来游说糜芳、傅士仁的东吴虞翻就是个既有智谋又有辩才的猛人,去劝降公安守将傅士仁,一顿嘴炮就说得傅士仁举城降吴,改变了荆州军事局面。
2.公安失守后,糜芳独力难支,军事压力巨大。关羽北伐时,糜芳驻军江陵,和守卫公安的傅士仁共同保护关羽军的后路,傅士仁降吴后,关羽尚在北方和魏军鏖战,糜芳方面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军事压力,糜芳也不是什么名将,军事能力有限,心理素质也不见得好,在严峻局面下,自然就心理崩溃了。
书读得少君评说:糜芳自身能力有限,也不是心理素质过硬的狠人,在刘备处长期平庸无为,加上关二爷的压制,妹夫也不偏护,自然积累下不少心理负能量,在遇到危机的时候,累积的怨念和死亡的恐惧自然就让他作出了反叛的举动。当然,关二爷情商有点低,在办大事的时候不知道安抚好关键位置的人员,也是取死之道。pointshoes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糜芳为什么会背叛刘备实际上也不难理解。刘备和糜家联姻娶了糜家的女儿做夫人。实际上这就是一桩“政治婚姻”。刘备在他所有的夫人中真正爱的只有和他相濡以沫的甘夫人。其余糜夫人乃至之后的孙夫人和吴夫人,实际上都是“政治婚姻”。真要说是感情,实际上刘备和糜夫人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感情。一切都是以利益为关联点。
徐州糜家是东汉时期有名的豪商世家。糜家的财力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也不夸张。但东汉时期商贾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即使如糜家这样的豪商也是被世家大族所瞧不起。而他们也是被世家大族宰割的肥羊罢了。像糜家这样的豪商家族只能依附于权贵才有生存的空间。在刘备刀徐州之前糜家依附于陶潜勉强在徐州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陶潜老迈眼看不久于世了,恰好这个时候刘备到了徐州。虽然当时刘备虽然没什么太大的实力,但是颇有名望,又是大汉皇叔,潜力巨大。之所以刘备没有发展起来一是没有地盘,二就是没有钱财。而当时陶潜有意让位徐州,而糜家最不缺的就是钱。所以糜家决定依附于刘备辅佐刘备成事。而刘备本身就是草根出身,一直以来受限于经济始终招不起兵,买不起马。而糜家的投靠可谓是“久旱逢甘露”。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当然了联盟最密切的关系就是姻亲。所以糜家把女儿嫁给了刘备。这样两家就是亲家。对双方来说更加有保障一些。
但是糜家的巨资投到刘备的身上就好像进了无底洞一样。始终看不到起色。而且刘备在之后又接连的失败多次。每次刘备都需要糜家重新投入资金。一次次的打水漂,就是有座金山也得败进去。而且糜家从政的也就糜竺和糜芳两兄弟。糜竺还好一些,糜芳一直没有受到重用。这在糜芳心里始终是一个疙瘩。再说了糜家虽然家大业大,但钱始终有用尽的一天,而糜家本身就因为出身商贾被刘备阵营的许多人瞧不起。这其中又以关羽为主。在刘备没什么势力而且还需要糜家钱财的时候,关羽势必会对糜芳客气一点。但是等到天下三分格局确定之后,关羽的傲气就又上来了。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关羽镇守荆州,任命糜芳是南郡太守驻守江陵,同时将军傅士人驻守公安。关羽总是认为二人的能力够不上太守的资格,总是故意找他的茬。糜芳是受尽了窝囊气。等到关羽达成了“降于禁斩庞德”的壮举之后那更是狂的不可一世。关羽口气严厉的命令糜芳必须按时按量的筹备好军粮。否则大刑伺候。反正对着糜芳就是一顿威胁。糜芳也是有苦说不出。
之后关羽因为骄傲自大作战失利。此时驻扎在公安的傅士人投降了东吴,糜芳在慌乱之际也不知道该怎能办。想要投降保全性命又怕刘备。后来东吴说客虞翻对糜芳说,荆州兵败肯定得有人负责。关羽是刘备的兄弟肯定没有性命之忧。而你恐怕就危险了。关羽也很可能拿你做替罪羊。糜芳心急之下就投降了东吴。因为本身关羽对待糜芳就十分的苛刻,所以糜芳认定关羽会嫁祸给他,糜芳也只有投降一条路好走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
下一秒幸福
没办法,关羽逼的
其实麋芳投降东吴是有点迫于无奈的,麋芳一家很早就跟着刘备打天下,麋芳和其兄长麋竺原本是徐州牧陶谦的部下,在陶谦病逝后麋竺兄弟就投靠了刘备,倍受刘备重用,麋芳的妹妹还嫁给了刘备,论亲戚,麋芳可是刘备的大舅子。
到荆州之战之前,麋芳一直跟随刘备,刘备拿下益州后,麋竺被拜为安汉将军,位列群臣之首,地位甚至高于诸葛亮,而糜芳也被任命为南郡太守,可见刘备对麋家的器重。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取得大胜,随后刘封、孟达又袭取上庸,刘备的势力达到顶峰。而曹操此时不仅在西线战场溃败,东线也面临着孙权的威胁,正处于两面受敌之际。此时镇守荆州的关羽瞅准时机,倾荆州之兵北上,拉开了声势浩大的襄樊战役。(公元219年形势图)
刘备在结识诸葛亮后,一直都是依照隆中对的路线步步前进,而襄樊之战则是隆中对关于北伐中原的最后一步。
诸葛亮曾在隆中对中表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按照诸葛亮的战略,刘备要先占据荆州、益州,然后从荆、益两路北伐。虽然此时刘备没能独占荆州,但也是占据了荆州的三分之一,而益州则全部拿下,关羽此次则率兵攻打襄樊,目的就是要拿下曹操手中的荆州地区,然后一鼓作气目标直逼许都、洛阳。
如此一来,正在汉中的刘备就有机会翻越秦岭,兵临长安,隆中对的实现就在眼前,因此这一场战争是刘备距离问鼎天下最近的机会。
在战争初期关羽一路攻城略地,直逼樊城,并击败了曹操派出的援军,收降于禁,斩杀大将庞德,曹操震动,为此甚至想要迁都以避锋芒。不过司马懿和蒋济阻止了曹操迁都的想法,并建议曹操离间孙权和刘备。
曹操也知道孙权和刘备是面和心不和,于是同意了司马懿和蒋济的看法,放弃迁都,继续派出徐晃增援在樊城固守的曹仁,并遣使与孙权示好。
面对着曹操和刘备的大战,孙权这边并没有作壁上观的想法,老孙时刻注视着局势发展。而在荆州前线的吕蒙认为此次关羽北上攻打襄樊正是东吴收复荆州的绝佳时机,吕蒙建议孙权将自己调走,换上一名年轻将领以迷惑关羽,然后再趁机夺取刘备所占的荆州。
孙权在与曹操议和之后,也认为夺回荆州的时机已到,他立即下令调走吕蒙,换上初出茅庐的年轻将领陆逊。(关羽听闻吕蒙生病后大喜过望)
陆逊一到前线就给关羽写信,大肆吹捧关二爷,关羽视陆逊为黄口小儿,于是将留在荆州防备东吴的兵力尽数调往襄樊前线,为日后的败亡埋下伏笔。
此时的关羽虽然认为江东无虑,但襄樊前线的战事却遇到了困难,在曹仁的死守之下,关羽军久攻襄樊不克,而粮食供给又出现了问题,前线一度陷入僵局。
而就在此时,吕蒙偷偷潜回荆州前线,与陆逊一起上演了一出“白衣过江”,率军直插关羽后方,关羽大惊,迅速撤兵回防荆州。
但是吕蒙和陆逊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驻守公安的傅士仁率先投降,而南郡太守麋芳也紧跟着傅士仁投降了。麋芳的投降直接导致关羽“无家可回”,而前往益州之路也被陆逊所部切断。最后关羽兵败麦城,被俘拒降,惨遭杀害。
(麋芳剧照)
对于傅、麋二人的投降,《三国志》给的解释是:
“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这句话的意思是,关羽出兵攻打襄樊之时,驻守荆州的傅士仁和麋芳后勤工作保障不利,关羽扬言返回荆州后收拾他俩,傅、麋二人非常恐惧,于是在吕蒙大军攻打荆州之时先后投降东吴。
实事求是的讲,麋芳投降确实有点迫于无奈,关羽性格爱护百姓士卒,但偏偏对士大夫过于轻慢,如果不是他吓唬麋芳,麋芳也不一定投降,毕竟麋家在蜀汉还是很有地位的。
麋芳在投降东吴之后,也算是受到了孙权的厚待,此后一直跟随孙权征战,但他的投降之举却经常遭到耻笑,当时东吴重臣虞翻就曾两次羞辱麋芳。
第一次麋芳乘船出行与虞翻的相逢,麋芳的手下让虞翻的船避让,虞翻呵斥道:“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麋芳听后羞愧不已,赶紧避让。
第二次虞翻的车子经过麋芳军营门前,门前守卫关闭大门不让车辆通过。虞翻再度呵斥:“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麋芳听后又是羞愧难当。
虞翻两次羞辱麋芳,麋芳的反映都是羞愧,没有进行辩驳,可见麋芳对于蜀汉还是有感情的,对于自己投降之事也倍感羞耻,还算是有良知之人,如果不是关羽过于刻薄,或许麋芳不会投降。
而在麋芳投降之后,麋芳的兄长麋竺并没有受到任何牵连,刘备反而还安抚糜竺,表示此事与他无关,劝他想开点。试想,关羽要是有刘备一半的气度,事情的结局也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狼狼菜鸟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北伐,发动襄樊之战,一时间所有人的眼光都被吸引到了襄阳、南阳地区。
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俘虏曹军三万多人,南阳宛城地区义军群起响应。
正在曹操一筹莫展,已经准备迁都了,对荆州朝思暮想的孙权、吕蒙君臣出手了。
吕蒙“白衣渡江”,在荆州守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兵临江陵城下,几乎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傅士仁、糜芳先后投降,荆州丢失,关羽后路被断,不久败亡被杀。
那么为什么曾经颠沛流离的艰苦岁月都度过了,眼看就要苦尽甘来了,糜芳为什么要投降呢?
最直接的原因,关羽的轻慢,令糜芳不满刘备集团因为夺取益州的需要,将原本镇守荆州的诸葛亮、张飞、赵云都抽调到了益州前线。此时镇守荆州的只有关羽了,刘备提拔糜芳接替张飞为南郡太守。
糜芳虽然升为了郡守的高官,但是作为荆州最重要的南郡,他头上有一个不好相处的领导,那就是关羽。
关羽作为从底层上来的将领,对下层士卒嘘寒问暖,极为体恤。但对外中上层士族将领却很看不上,整个东汉末年,与他交好的张辽、徐晃等人,大都出身下层。
在关羽镇守荆州时,对身为南郡太守的糜芳,和驻守公安的傅士仁,经常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十分轻慢,这俩人也是很嫌弃关羽轻慢自己,心里总憋口气。
襄樊之战爆发后,可能关羽实在是看不上这俩货,就留他俩守家,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同时要求二人为前线大军筹措军资粮草。
有些人就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筹措军资的任务二人也没能完成,关羽就很生气,破口大骂,扬言等战事结束了,回去了再收拾他们。
随着俘虏曹军的增加,关羽前线粮草吃紧,只能抢夺东吴在韶关的粮草。向孙权释放了荆州虚弱的信号,诱发吕蒙率军夺取荆州。
吕蒙白衣渡江,借助商船的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兵临江陵城下,糜芳原本打算坚守。但是吕蒙先下手派出虞翻至公安,说服傅士仁投降。
吕蒙率领吴军围攻江陵,糜芳看到公安傅士仁已经投降了,自己也开城投降了。可以说二人投降的直接诱因,就是关羽的轻视,关羽因为自己的性格,得罪荆州守将可不少,还有潘濬,也同样因为与关羽不和,投降东吴。
傅士仁投降,公安失守,江陵成为孤城,难以据守在荆州原本的防御体系中,公安和江陵互为犄角,分散着来自东吴方向的压力。傅士仁投降后,江陵门户大开,丢失了战略前沿。
孙权此前意图夺取荆州的时候,刘备从蜀中支援关羽,就是屯驻在公安,可见其战略的重要性。
江陵被围攻,糜芳的支援力量只有两个方面,一是益州的刘备主力军队,二是关羽在襄樊前线的荆州军。
但是有充足的时间赶到荆州的前提是江陵、公安两城都在,互为犄角,坚守待援的情况。
糜芳面临的是公安丢失,自己要凭借数千兵力,抵抗东吴数万兵力,还要坚守到关羽回军,这对他来说难度太大了,超过能力范围了。
另一方面,从蜀中方面的援军估计糜芳自己也知道指望不上了,关羽出兵在七月,江陵丢失已经是十月底十一月初了。
刘备方面对荆州一直不闻不问,并未做出应有的应对措施。甚至江陵丢失后,关羽回军意图夺回荆州的时候,益州方向始终没有援军,这样的大本营还指望个毛线啊!
而关羽的援军,一来前方胜败难以知晓。二来吕蒙偷袭后方,不论自己十分成功坚守,关羽都是孤军了,自身难保。所以对糜芳来说,本事不行,面对必死之局,投降保命自然最好了。
糜芳跟随兄长投奔刘备,本身就带有世家大族的投机心理实话实说,糜家能够坚定地支持刘备,跟随刘备几经沉浮,做主的都是糜芳的兄长糜竺,糜芳始终就是个跟屁股后面的小老弟。
就糜芳自身的素质来说,他可不是一位能托付大事的人,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长坂坡之战时,刘备等人逃过曹军追击,糜芳赶过来,起嘴就说赵云投降曹操了,气得张飞想过去杀赵云,幸亏刘备挡住了。
不久赵云救了糜竺,跟张飞解释清楚了误会。糜芳这货典型的就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自己毫无主见,就是个人云亦云的货色。
作为商贾世家出身的,他老哥糜竺是坚定的站在刘备一边的。糜芳这货可不一定,东汉末年,世家两边下注是常规手段,糜芳有这种想法恐怕也不稀奇。
而为什么刘备落魄的时候,糜芳没有离开呢?那会主公都不值一文,作为手下能有啥价值。刘备发迹以后,糜芳成为南郡太守,尤其是关羽北伐后,他镇守江陵。
到这时候,他糜芳才有价值,光杆的小兵投靠,和带资入组待遇就不一样多了。这也是三国时期世族出身的将官的常规操作,看看孟达,糜芳比他还是差点。
Julia
小编看过一个故事。
话说诸葛亮五丈原病逝后来到天堂,遇见刘备说“当初要是你对糜芳好点,糜芳不投降,不丢荆州,我就不会累死了,爬山好累的”,刘备说到:“这事不赖我,待我问问糜芳?”糜芳:“这事都怪他!说罢指了指关二爷,关二爷:“去,把咱行军用的大锅给我取来,我自行背上。
换句话说,糜芳投降东吴罪魁祸首就是“关二爷”糜芳本是刘备的老臣,在很早的时候就散净家财跟着刘备征战天下,而后又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算是国舅爷那一类的,可以说糜芳无论在刘备哪个部分都会受到尊重。
可惜,偏偏糜芳遇见了油盐不进的关云长关羽是出了名的孤傲,《三国演义》关羽几乎在吕布死后见谁都是匹夫,四海之内出了兄长刘备谁也不服,小视天下英雄,像糜芳这样资历老能力不行的家伙自然被关羽特殊对待。关羽率军北伐时糜芳负责镇守荆州,由于后勤不利多次被关羽训斥,还被关羽用刘备给的生杀大权威胁,本就憋着一肚子的火,待到东吴说客来到,自然一拍即合反了关羽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五百又零六公里
糜芳跟随刘备24年,却在刘备最辉煌时(进位汉中王)选择投降东吴,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不难找出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糜芳和刘备的关系。糜芳家族是商贾大家,家财万贯,据说家中的奴仆都成千上万。但是这样一个土豪不但不安于享乐,反而散尽家财鼎力资助刘备。
要知道当时的刘备还一无是处,除了拥有“皇室后裔”的虚名外,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十足的落魄户。然而土豪糜芳却拒绝曹操的拉拢,心甘情愿地追随刘备。不但如此,还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刘备。
其次,我们再看糜芳从刘备那里得到了什么对于刘备而言,糜芳简直是自己的大恩人。而刘备当然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对糜芳也很不错,“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
这种受尊重程度貌似比诸葛亮还高。但也就仅限于此了,因为“未尝有所统御”。不“统御”,自然就不会授予实权。这种表面的光鲜并不是糜芳想要的,因为在旁人的眼中,糜芳靠的是金钱上位,与个人能力无关,而刘备对他的不“统御”便是铁的证明。
刘备攻打益州时,留糜芳与关羽守荆州,糜芳被任命为南郡太守。这下糜芳貌似有实权了,其实不然。因为从地理位置来看,南郡非常重要,但当时孙刘集团的关系正打得火热,根本不可能发生战争(至少刘备是这样认为的)。
糜芳投降的真正原因那么一个重要但安全的地方,无论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可以守,只要求一点,忠诚。显然,糜芳很适合,他很忠心,但这样就表明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与其他忠心的张三李四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糜芳的内心是失落的。
在战争年代,地方官员的职权远远小于当地的军事统帅。于是乎,作为太守的糜芳仍然被关羽所瞧不起(他不知道,除了刘备、张飞、诸葛亮以外,关羽谁都瞧不起)。
在关羽出兵樊城之前,糜芳军营曾意外失火烧毁了一部分军械。关羽在出发前丢下一句话:回来再收拾你。
作为刘备集团的元老,糜芳当然不在乎关羽收拾,但在乎的是关羽这种对待孩子似的鄙视。这才是糜芳心灰意冷,出人意料地投降了东吴的真正原因。
投降东吴以后,糜芳虽然得到了重用,被授予了将军的实权,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的背叛导致关羽被杀、刘备集团丢失荆州。他的个人行为影响到了蜀国的大局,相信这也是曾经倾家荡产资助刘备的他所不愿看到的。
更为致命的是:因他的背叛导致兵败被杀的关羽在所有人心目中是忠与义的化身,这下彻底完了,关羽越是忠与义,越是反衬出了他的不忠与不义。
因此在东吴的日子,糜芳是郁郁寡欢的。再加上偏偏又遇到虞翻那个二百五,哪壶不开提哪壶,多次言语上讥讽糜芳,让糜芳抬不起头。估计糜芳终其一生,都活在这种屈辱与自责中。
phbrow
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吕蒙所杀,关羽的死不仅丢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还引起了一系列蝴蝶效应,张飞被自家的无名小卒杀死,接着就是刘备东征,黄忠战死,夷陵大败,白帝托孤。刘备集团就像在坐过山车,由最高处一下子冲到最低处了,五虎大将已去其三,猝然不及。这一系列的失败的元凶都是关羽失了荆州。
都说关羽大意失了荆州,那荆州是如何丢失的?关羽攻伐曹魏襄樊,东吴乘关羽北伐之际,吕蒙白衣渡江,攻陷荆州,守江陵(南郡)的糜芳和守公安的傅士仁开城投降东吴,导致关羽的北伐军队“无家可归”,最终关羽成了吕蒙的刀下鬼。可以说,关羽和荆州军的覆灭与糜芳、傅士仁的投降有着重要关系,傅士仁投降暂且可以理解,毕竟战争年代,保命要紧,但糜芳投降却让人唏嘘,因为他是刘备的大舅子,刘备开始创业的时候,可谓是与刘备共患难,出钱又出力,糜家原来是经商的,条件不错,在刘备山穷水尽的时候,散尽家财帮助刘备,就连曹操用朝廷的名义封糜芳为彭城相,他都没有接受,继续跟随一无所有的刘备。
就是这么一位“铁哥们”加亲戚,居然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后捅了刘备一刀,这一刀是致命的,导致了刘备失去了战略主动权。那么糜芳为什么会背叛刘备呢?
图1 关羽败走麦城
糜芳作为刘备的大舅子,刘备自然也不会亏待,再加上糜芳也还是有点才能的,在刘备取得益州之后,糜芳被留下当南郡太守,南郡是荆州的大后方,荆州的物资大多由南郡供应,可见南郡就是荆州的“奶娘”,刘备让糜芳守南郡亦可看出对他的看重。
刘备虽然不亏待、很尊重自己的舅子,但他的拜把子兄弟关羽可就没那么“善解人意”了,关羽素以傲出名,以傲为荣,也以傲为终,一般人他都不放眼里,听到马超投降了刘备,就迫不及待地想进益州与他一比高下,听到黄忠也被封为五虎大将时,竟然在众人面前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更狂的是,孙权想加固和刘备的联盟,就想让关羽的的女儿下嫁给孙权的儿子,谁知关二哥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说“虎女焉能嫁犬子”,这是等于直接骂人家为狗。
连孙权关羽都不放在眼里了,糜芳这等人物,关羽能看得起?糜芳为南郡太守时,供给荆州的物资日期稍有延误或量稍有不足便会遭到关羽的斥责,糜芳内心上对关羽产生了畏惧感,令糜芳更害怕的是,关羽北伐之初,南郡城失火,烧掉了不少的军备粮草,关羽不问缘由就责怪糜芳,并扬言北伐回来治他们的罪,关羽对糜芳的轻慢,可谓是糜芳反叛的催化剂。
图2 麋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
压垮糜芳投降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驻守公安的傅士仁降了东吴,江陵是荆州的军事重镇,公安是荆州的首府,各级重要官员及关羽的军政府都在公安,江陵和公安两城隔江呼应,失去了公安相当于失去了荆州的行政中心和军事中心,余下各郡只能各自为战,极易被逐个击破。
东吴偷袭荆州时,为了减轻关羽的警惕,还使了一个迷魂阵,吕蒙假装回建业养病,暗中却积蓄力量,关羽以为东吴没有胆量偷袭南郡和公安,便将两地的防守兵力抽调北上对付曹操,导致南郡和荆州的守备力量极其薄弱,这也是傅士仁没有抵抗就投降的原因之一,傅士仁的投降让南郡没有了呼应,凭借少量的兵士抵抗东吴的大军,要坚持到关羽的北伐大军归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北伐大军要摆脱曹操的追击和冲破东吴的堵截才能到达南郡,即使幸运到了,又能剩下多少力量反击,最终还是避免不少了覆灭,而且东吴优待俘虏,军心已经动摇,在这种情况下,糜芳还不如降了,免得生灵涂炭,自己也无性命之忧。
图3 刘备(161年-223年)
糜芳和他的兄弟在跟刘备之前是个商人,商人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利益,亏本的买卖可不是商人的风格。
事实上,刘备对糜氏兄弟始终是不温不火,糜竺的爵位虽高,但却没有实权,但糜芳相对于他的兄弟,显然有才能些,至少是位合格的将军,据《三国志》记载“权令将军贺齐督糜芳、刘邵等袭蕲春”。这是糜芳在东吴的作战,也是糜芳唯一一次领兵作战,但奇怪得是,糜芳在刘备身边二十年居然没有带过兵打过仗,难道刘备对自己的大舅子的信任度还没有孙权对他的信任度高?糜芳是个精明的商人,当初跟着刘备打天下,也可能觉得刘备是个潜力股,毕竟有着汉室之后的旗号,打天下号召力不一般,一不小心就成了汉室功臣,建功立业,从此糜家便会流芳百世。
图4 三国荆州版图
经过二十年的追随,刘备却像提防自己一样,始终不给予领兵之权,亦有可能怕以后打下天下,外戚势力太大,刘备给自己留一手。当东吴兵临城下,糜芳这时商人的头脑也许突然开窍了,到头来,自己还是一个打工的,这股买卖应该是亏了,况且刘备已失去荆州重地,仅靠益州之地对抗东吴和曹操,胜算太小,投降东吴也许还可保命,说不定还能实现建功立业的信念。
所以,糜芳投降绝非偶然,更有可能是对刘备失去信心。
文:飞扬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逍遥剑仙
关羽兵败麦城,是令大家非常心痛遗憾的一幕,孙权的背叛行为,直接使得关羽兵败,最终身亡。而这一切后面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糜芳,是糜芳不做抵抗,投降东吴,才使得关羽在荆州失去立足之地,最终败走麦城。很多人好奇了,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跟随了刘备24年,为何会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选择投降东吴呢?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关羽太过高傲,轻慢糜芳,所以糜芳才投降东吴的。不过本文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糜芳之所以投降东吴,绝不是因为关羽轻慢他,而是另一个原因!
忠诚的糜芳我们以两个分界点来看糜芳,会发现糜芳这个人非常矛盾!在投降东吴之前,糜芳的表现可谓是非常的忠诚,以至于糜芳投降东吴的这一举动,使得众人大惑不解。我们先来看看糜芳之前的表现有多忠诚。
糜芳他们家族世代经商,非常有钱,基本可以算是地方豪族了,据史书记载,光他们家里的仆役就有上万人,由此可见,他们家是多么的有钱!当然了,在东汉那个乱世,光有钱是没用的,你还必须得有权。所以最开始糜芳家族其实是跟随着徐州牧陶谦的,后来陶谦让位于刘备,糜芳家族经过观察商议,认为刘备这个人是个大才,将来能成大器,值得托付,于是便开始全力资助、支持刘备。
吕布来到徐州后,趁刘备与袁术交战,偷袭了刘备的老巢下邳,而根据下邳城的抵抗情况来看,我们能够很明显的发现,吕布攻进城内的速度快得令人不可思议了,很多人说是因为曹豹的开门,然而事实上,当时的曹豹已经是被张飞给包围了,这就说明,打开城门的另有其人。这很可能就是其他徐州的本地豪族,他们觉得刘备实力、名声皆不如吕布,所以趁刘备外出征战,偷偷的迎立了吕布。尽管很多徐州豪族都背叛了刘备,但是糜芳家族并没有,糜芳坚定的追随刘备,离开了下邳。事实上,如果糜芳不走,以他们家的势力,吕布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很可能还会给他很好的待遇。
之后,刘备在小沛城再次被吕布击败,投靠了曹操。而曹操也想趁机拉拢刘备身边的糜芳,举荐糜芳为彭城相,不过糜芳最终仍然辞官跟随刘备而去。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又一次被吕布击败,被迫单骑逃走,而糜芳则表现得非常忠心,虽几经波折,仍赶去和刘备会合了,没有弃刘备而去。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亲征刘备,刘备战败,关羽被擒。而糜芳的表现再一次让人震惊,他沿途招揽刘备被打散的军队,又几经波折找到了刘备,将这支队伍交到刘备的手中。说实话,看到这几年糜芳的表现,真的是非常感人,他对刘备简直是太忠心了,无论刘备败得有多惨,他从来没有想过背叛刘备,令人敬佩!
建安六年,刘备于汝南再一次被曹操击败,被迫逃亡新野。当然了,糜芳肯定是再次跟随的。
建安十三年,曹操完全控制了北方,开始整军南下,刘表的儿子刘琮直接投降,献出了荆州,曹军长驱直入,于长坂坡大破刘备,看起来刘备似乎已经是弹尽粮绝了,曹操稳操胜券。按理说,即便这个时候糜芳投降了曹操,也没什么可指责的,他们家族对刘备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跟着刘备十多年,他们基本是一分钱好处也没捞到,反而是跟着刘备颠簸流离。糜芳家族完全是对得起刘备的,就算他们此时投降,刘备也不能说什么。可是糜芳还是坚持下来了,无论刘备败得有多惨,他们就没想过投降,弃刘备而去。
从糜芳这十几年的表现来看,他完全算得上是忠臣啊,对刘备一直是忠心耿耿。原本他们是富裕之家,结果却拿出自己的所有家产资助刘备,十几年啊,估计糜芳家族的钱早就败光了,可是他们对刘备没有丝毫怨言,一直是忠心跟随,这种气节令人感动!
投降的糜芳与糜芳前半生的忠诚相比较,守卫荆州时的糜芳,表现就令人大跌眼镜了。当东吴军队打过来时,他没有多做抵抗,直接开城投降,这种卖主求荣的行为与之前的忠义追随形成鲜明对比,以至于大家对此非常疑惑,议论纷纷,为啥糜芳会在这个时候投降东吴呢?
之前的刘备混得那么惨,糜芳都没有背叛刘备,而此时,刘备占据荆州、益州,更是在汉中之战正面击败曹操,达到了人生巅峰,甚至有了进取天下的希望,糜芳为何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背叛刘备呢?这与他们家族之前的投入完全不符啊。这就好比他们家族投资了一家公司,经过了十多年的资助,这家公司马上可以上市了,他们可以分到巨大的报酬,这个时候他突然宣布离职,跳槽到对手公司,这是什么操作?为何会做出这种行为?
关羽太高傲了?很多人说是因为关羽太高傲了,把糜芳给逼走了。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关羽这个人确实是高傲,但是糜芳跟随刘备也是很多年了,资历、情商都不低,就算关羽看不上他,那也是内部矛盾,他完全没必要背叛刘备、叛逃东吴。
刘备入主成都以后,实际上对糜家的回报还不错,糜芳做了南郡太守,大哥糜竺跟随在刘备的身边,权力也是非常大,糜芳有哥哥撑腰,就算关羽看不起他又怎样?丝毫不会影响糜芳升职加薪,地位提高。所以,说糜芳是因为关羽高傲,看不起他才投降的东吴,其实并不准确。
关羽要杀糜芳?也有人说了,糜芳他们是因为害怕关羽回来处置他们,所以才投降东吴的。其实这种观点说对了一半,糜芳确实怕关羽回来收拾他,但并不是因为表面所说的,糜芳供给不上物资,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资治通鉴》:麋芳、士仁素皆嫌羽轻已,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及,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惧。于是蒙令故骑都尉虞翻为书说仁,为陈成败,仁得书即降。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芳遂开门出降。
从记载中可以看到,糜芳确实是因为没有及时供应上军粮,受到了关羽的斥责,关羽还说等他回来就收拾糜芳等人。然后吕蒙就以此事劝降了傅士仁,傅士仁之后又劝降了糜芳,于是公安、江陵这两座坚城就直接大开城门,放吴军进入了。这段记载,粗看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奇怪的点。
首先,关羽说回来收拾你们,糜芳、傅士仁怎么会这么害怕?按正常情况来说,军粮没有及时送达,可能是路上耽误了行程,不好送达,糜芳后面抓紧时间把物资送上去就好了,关羽虽然斥责他们,但只要他们补上了物资,关羽回来后总不可能把他们怎么样吧?仅仅因为关羽的斥责,就放弃大好的地位,投降东吴,说不过去。
其次,我们根据糜芳等人的反应,基本可以确定,虽然关羽只说了一句等我回来再收拾你们,但是糜芳等人却感受到了死亡威胁!这就很奇怪了,糜芳也算是刘备集团的功勋元老,从徐州时期就跟随刘备的,傅士仁更早,刘备还在幽州时他就追随了,两人这么高的资历,就算刘备想杀他们,那也得是他们犯下非常大的罪过吧?关羽虽然假节钺,但是在处理这种重臣的事情上,他也是不敢随意斩杀的啊。那为何关羽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够让糜芳等人感受到死亡威胁?难道说,关羽掌握了足以斩杀糜芳、傅士仁的证据?
如果说关羽真的掌握了证据,那会是什么证据呢?是什么证据能吓得糜芳、傅士仁宁愿背叛刘备,投降东吴呢?其实关羽在出兵襄樊之前,专门花了两年时间打造江陵城,使得江陵比合肥还难以攻下,关羽想的是孙权派十万大军都攻不下合肥,这比合肥还坚固的江陵你总不可能短时间拿下吧?从关羽的操作来看,他出兵襄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这种计划之下,荆州的物资肯定也已经是准备妥当,至少在账面上看起来,关羽觉得,荆州的物资足以支撑他拿下襄樊。
然而从种种迹象来看,荆州的物资其实并不足以支持关羽北伐,真实物资比账面上少!
首先,大军出征之前,糜芳傅士仁大营失火,烧毁大量的军械物资,这件事情颇为蹊跷。
其次,关羽催粮,糜芳供应不上。关羽出言威胁,回来后收拾糜芳等人。正常情况下,只需要糜芳他们补足物资,及时供应上去,关羽也没什么可说的,最多就说糜芳供应不利,无法斩杀糜芳,糜芳没必要投降东吴。但糜芳一直没有给关羽供给物资,如果像三国演义所说,糜芳运粮道路被夺,那他完全是有正当理由搪塞关羽,关羽没理由惩治他,他也不用直接投降东吴,好好守好江陵就是了,跟着刘备打了一辈子仗,糜芳守城才能还是有的。
最终糜芳的选择并不是补足物资,而是直接投降东吴,其中最可能的解释就是重糜芳手上的物资根本就不够,不足以供应给关羽!而供应时间延迟和供应不了,这两项罪名可完全不一样,第二项严重多了,这也就是糜芳不惜背叛刘备,投降孙权的最大原因了!
那么为何账面物资足够,实际上糜芳却供应不上呢?这就涉及到糜芳的贪污问题了,很有可能是糜芳吃空饷,贪污了物资,关羽平时有所察觉,但糜芳账本做得好,关羽也拿不到证据,所以只能拿点脸色给糜芳他们看,这很可能就是关羽轻视糜芳傅士仁的原因!
而到了襄樊之战时,关羽前线急需物资,糜芳却供应不上,这要是关羽回来后,一查,那么事情就会大白于天下,到时候就算是刘备也保不住糜芳,因为这等重大问题,必死无疑!也正是害怕关羽回来查出他们的问题,威胁到他们的生命,所以糜芳傅士仁才不惜背叛刘备,投降东吴。
这样一想的话,就比较能理解了,为何糜芳会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选择投降东吴,他这操作完全是为了保命啊!要是糜芳不投降东吴,等关羽回来,找出了证据,那么糜芳、傅士仁必死无疑!
结语本文认为,糜芳之所以会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投降东吴,其实并不是因为关羽高傲,轻视他,而是因为他自己犯了罪,畏罪潜逃!糜芳最担心的并不是关羽回来,以他没有及时供应物资而处理他,他害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力补足物资,吃空饷之事被关羽给查出来!要是等关羽回来,查出了账目问题,那糜芳等人必死无疑,刘备也救不了!于是为了活命,糜芳选择了背叛刘备,投降东吴,置关羽于死地。
来都来了,点个赞再走呗!本文由超级七品小芝麻官原创,欢迎关注交流!
米仓之约
《三国志》所载,糜家世代经商,家资过亿,僮仆上万,在当时是富甲一方的豪强,徐州地面一等一的富豪。
为此曹操都曾向糜芳、糜芳两兄弟伸出了橄榄枝,册封糜芳为彭城国相,糜竺为赢郡太守。但二人不为所动,誓死追随刘备,足见糜氏兄弟对刘备非常忠心。
赤壁之战后刘备的事业突飞猛进,元老级的糜氏兄弟自然也水涨船高,糜芳做了南郡太守,大哥糜竺随先主入川做到了安汉将军,地位仅在诸葛亮之下。身在荆州的糜芳位居关羽之下,平常关老爷和他们这些士家大族关系不太和谐,更要命的是,关羽北伐中原,发动了襄樊大战,此战曹操和关羽大军打成了消耗战,关羽久围樊城不下,沉重的后勤补给工作落在了糜芳的肩上,此役关羽实是以荆州一隅而敌北方全境,关羽绝无胜算,但关羽却不理会后勤补给的困难,一味的压迫穈芳、傅士仁诸将,还放出话回来后要和他们秋后算帐。
关羽性素傲慢,放出来的狠话让傅士仁、糜芳二人惴惴不安,最终东吴的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傅士仁率先投降东吴,使得驻守南郡的糜芳身陷重围,无奈之下,为了自保,糜芳只得投降了东吴。
weiqiang1975082
题主问的很好,看到这里阿中在想要是把糜芳换成于禁,把刘备换成曹操,这个问题会更有意思,这两个题目可以作为兄弟题目以资讨论。在这里就先主要说说糜芳糜二哥的反叛之路吧。
糜芳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糜芳没有投降东吴,在《三国志》中的传会更简单,譬如:竺弟芳,官至南郡太守,卒,子猛嗣。因为比起他的大哥,糜芳真的没有一点存在感,兄弟两个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糜竺字子仲,东海朐人也。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巨亿。后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三国志》因此,我们只能从糜氏家族推测一下糜芳这个人。糜氏是东海朐人,大致就是今天的江苏连云港人,生在海边的糜家世代经商,到了糜竺糜芳这一代已经是资产数亿,家奴上万人,可以说起码是东海首富了。陶谦当徐州牧的时候,就征辟糜竺做了他的别驾,这可是相当重要的官职,是徐州牧的左膀右臂。不过别驾那时大多是刺史和州牧自己聘的,而不是朝廷任命的,所以陶恭祖看重的可能是糜家的财力雄厚,毕竟打仗没有金钱支撑是不行的。
陶谦病死后安排了刘备接手徐州牧,这既是陶谦的意思,也是糜竺、陈登、孔融等一干人的主意,这时的汉献帝根本没空来处理这些任命,地方自主推举是很正常的,只要能获得地方的支持。糜竺是个生意人,而且是个成功的生意人,这个成功的生意人还做了件更成功的生意,那就是投资刘备。刘备接任徐州牧,糜竺有拥戴之功,后来吕布偷袭刘备后,搞得刘备妻子虏,流落广陵、海西,又是糜竺出手投资,不仅送钱送粮送兵,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结成姻亲,这就是铁了心要投资一辈子。后来曹操东征击败刘备,糜氏家族又跟着刘备四海为家,不离不弃。当然也不能弃,全部家当都投资了,如果中途放弃那不是赔本的买卖嘛。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说来说去都是糜竺在当家,根本没有弟弟糜芳什么事。这要么是糜芳年纪太小,少不更事,没法出来当官。要么是家里事都是糜竺说了算,糜芳既没什么话语权,也没什么本事,否则糜竺当别驾,糜芳至少也弄个县令、郡功曹什么的干干。
然而,糜家毕竟是几世经商,耳濡目染,糜芳是深受生意人影响的。他的哥哥是做生意的好手,糜芳在做生意上至少应该是有点经验,懂些门道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逐利是商人的本性,投机是致富的捷径,作为一个资深的商二代,糜芳一定也是个聪明的商人。
糜芳在江陵的选择题临危背主,固然为世人所不齿。不过我们不妨来看看彼时在江陵城中的糜芳面前有哪些路可以选择。
一固守待援。
关羽北上攻打樊城,任命糜芳为南郡太守,留守江陵。江陵有多么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关羽为什么会选择糜芳呢?最重要的肯定是因为糜芳值得信赖。糜芳追随刘备二十多年,和关羽一样都是出生入死的元老之臣,托付重任肯定首先要选可靠的。糜芳当然也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
守城最重要的是保住城池,吕蒙大军突然出现在江陵城下,糜芳等大惊失色。一般来说,首先要坚守城池,同时派兵出去求援。江陵是座坚固的城池,荆州的粮草大多存在这里,当年曹仁守江陵,周瑜和关羽攻打了一年才攻下来。不过这时,糜芳没有信心能固守一年。因为关羽北上打樊城,调走了樊城的精锐兵力及将领,包括后来攻城不顺又再次从江陵调兵调粮,这都导致江陵的防守空虚,兵少将微,凭这样的条件想固守是很难的。而且糜芳此前没有守城经历,战场历练,所以这时下固守的决心,很难。
二奋战至死,不屈臣节。
人在城在,誓与江陵共存亡。这样的选择是刘备所乐见的,是蜀汉上下所乐见的,只有这样方才足报汉中王的恩情。譬如在樊城被关羽擒获的庞德,“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这等气概得到了曹操的大加赞许,并封其二子为列侯。糜芳既不是一个经过战争洗礼的武将,也不是一个饱读诗书深,知春秋大义的文人雅士,他只是一个逐利的商人,这种玉石俱焚的情况,理智地说是最坏的选择,除了一个名号什么都得不到。糜芳没有选择以死殉城,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
三开城投降。
能战就战,不能战就投降,在当时并不是新鲜事。比如关羽曾投降曹操,刘备取益州后孙权来攻湘江三郡,零陵太守郝普也投降了,荆州南部四郡在面对刘备的强兵猛将也都是望风而降。投降不是什么稀奇的,坚持不投降才是新闻。
从当时双方实力对比来看,糜芳能固守城池的可能很小,打不过吕蒙。其次,公安的傅士仁已经投降了,傅士仁的入城劝降更加动摇了糜芳坚守的信心。再次,公安和江陵是南郡的核心,两者隔江相望,公安已失,唇亡齿寒,江陵更是危如累卵。最后,派傅士仁去当说客,肯定也会给糜芳一些许诺,投降之后封官进爵,好处大大的。
从利害的角度来看,投降确实是好处更多些。不投降城池一样保不住,自己或死或俘或逃回成都,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投降城中百姓不会遭殃,官吏得以保全,自己也可以得到保全,是更加利己的选择。
假如,投降以后我想当时的糜芳心里一定想过一百遍,如果投降以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往好的方向想,孙权虽然来抢南郡,但是孙刘毕竟还是联盟关系,在战争中止之后,孙刘如果继续和好,或许还会归还南郡,他还可以回到成都,以他追随刘备二十多年的功劳,念其旧功,仍然可以官复原职。就像前几年的零陵郡,在刘备带兵出面后,零陵又完好回到刘备的辖下,这是好的情况。
再差一点,这次是真的翻脸了,孙权拿了南郡不还,孙刘两方重新划定势力范围。待到双方局势和缓,东吴可能还会送糜芳回益州,毕竟送回俘虏可以示好,而且糜芳是刘备非常亲近的人,这样的人情还是很容易做的。糜芳回去后,虽然不能和往日相比,但是安渡晚年是有保障的。
最坏的结果就是终老东吴,把自己的大哥丢在了益州,兄弟俩自此天各一方。这样不但自己在东吴抬不起头,大哥糜竺在益州的日子也不好过,毕竟自己献城投降,是对刘备的背叛,任谁心胸再宽广也不会对这种行为笑纳的。
糜芳有没有二心《三国志》中对糜芳的投降描述是“私好携贰,叛迎孙权”。就是说糜芳私下早有二心,主动叛投孙权。糜芳可能有二心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和关羽相处的不好。关羽这个人善待士卒,很得士兵的欢心,会带兵。但是对士大夫,官吏这些人比较苛刻,经常得罪人。像糜芳这样没有什么本事,主要是因为跟随刘备时间长,而且是小舅子才有机会当个太守的,当然不会受关羽的重视。糜芳和傅士仁都受关羽轻视,所以平日里就心生埋怨。第二个原因是进攻樊城时,糜芳负责后勤的供给,由于粮草军资供给没有能及时的供给上,关羽曾说等战后再行惩治。关羽善于治军,军令当然是要严格执行的,糜芳担心关羽将来治自己的罪,畏罪而降。
这两个因素虽然有一定影响,但是不至于让糜芳就想到要背叛刘备投降孙权。糜芳毕竟是刘备的小舅子,怎么说也是姻亲,不可能因为和关羽相处不好就要投敌。如果真的不愿意相处,写封书信给大哥糜竺,把自己调到益州任职就可以了,犯不着去投奔孙权。关羽会治糜芳的罪,这是可能的,但是他不可能把糜芳砍了,最多也就降职罚薪,毕竟有刘备在那,这一点糜芳不会不清楚,不至于怕被治罪就要投降。
糜芳选择投降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城中兵少将微,钱粮不足,吕蒙大兵突然到来,自量不足以抵挡,迫于形势选择投降。就像樊城下的于禁,大军被淹,形势急迫,不得已而投降。以及后来上庸的孟达、江北的黄权降魏,都是己方处于绝对的劣势,抵抗只有死路一条,无奈选择投降。其次,糜芳有投机心理,幻想投降东吴后有机会再拿回南郡,或者回到益州。权衡利弊得失,糜芳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糜芳投降时,关羽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失败,陆逊也还没有去攻打夷陵,如果糜芳能坚守一个月,也许关羽就可以及时回援,内外合力击退吕蒙的进攻。但是糜芳、傅士仁的投降让江陵和公安快速落入孙权手里,断了关羽的退路,使孙权控制了长江航道。同时顺利地溯江而上攻下夷陵,阻止益州援兵的增援,荆州彻底成为孤悬在外的绝地,再没有回归汉中王旗下的可能。吕蒙当时可能诈称关羽已经大败,迷惑糜芳,而糜芳也缺乏远见卓识,看不到自己投降的连琐反应的严重性。
于禁与糜竺之死最后再来看一下于禁和糜芳投降以后的事。
曹操得知于禁投降,痛苦流涕地说,“吾知于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邪!”失望之情可想而知。吕蒙得荆州后,于禁到了东吴,后来东吴向曹魏称藩,借机把于禁送回了魏国。这时魏文帝曹丕接见了已经须发花白、形容憔悴的于禁,于禁痛哭流涕,曹丕当面以荀林父、孟明视的故事勉励于禁,然后派于禁出使东吴。在出使前,先让于禁去邺城祭拜曹操的陵墓,在陵室里让人提前画好关羽大胜,庞德愤怒,于禁投降的图画,于禁见到这画面后惭愧而死。
曹丕当面勉励于禁,虽然有大败但是可以像荀林父、孟明视那样有机会将功补过,但是背地里却使着坏。一方面让于禁出使东吴,可于禁是统兵的将军,又不是文人说客使吴怎么立功;另一方面安排人画于禁投降的画,在曹操的灵位面前让于禁自己观看,用心极其险恶。在魏国的土地上,在曹丕的眼里,已经容不下有道德瑕疵的于禁了。于禁当不了荀林父、孟明视,曹丕也不是晋襄公、秦穆公。
(糜)竺面缚请罪,先主慰谕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竺惭恚发病,岁馀卒。——《三国志》糜芳投降后在吴当官,还曾随军出征伐魏,最后在吴终老。糜芳投降后最尴尬的是糜竺,当时消息传到成都,糜竺把自己绑起来,去向刘备请罪,刘备宽慰他说糜芳的罪和你无关,互不牵连,待他和以前一样。然而,糜竺由于内心惭愧生病,过了一年就死了。
于禁和糜竺虽然都是因为内心惭愧导致死亡,但是意义却大不相同。在那个时代一人有罪全家遭殃,袁绍讨伐董卓,他在洛阳的家族成员可是一个都没跑掉,马超反叛,曹操杀了马腾全家二百余口。糜芳投降了,但是刘备对糜竺的恩宠仍然像往常一样,这种宽广的心胸是刘备能得人心的很重要的原因。当然糜竺举家投资刘备,看重的正是刘备的为人,可以成大事,这更证明了糜竺的眼光是非常正确的。
chengyuan017
其实很想给三国迷们泼个冷水,刘备最辉煌不过是一种假象。但是糜芳在刘备颠沛流离的时候押宝,却在刘备开疆辟土的时候离开,糜芳最后展现了商人的本性,这是怎么回事?
(《三国》剧中糜芳、傅士仁)
通常认为刘备在取得益州后军心大振,甚至可以与不可一世的曹操相提并论,孙权则是最弱的一家,刘备马上就可以益州、荆州两路出兵,实现隆中对的方针了。虽然刘备的地盘前所未有地扩展,但却的确没能守住。而隆中对的前提是“天下有变”,确实天下变了,曹操和孙权结盟了,刘备垮了。诸葛亮希望的变化则是始终和孙权结盟,北方却出祸事,其实假如刘备方面再隐忍几年,曹操就会被熬死。
(《三国》中的关羽)
刘备取得了益州,孙权眼红了,刘备将荆州的一半给了孙权以为孙权会就此打住,但是孙权另有打算,孙权一开始就打算和曹操划江而治。刘备要是被没岂不是美哉。此时刘备的确有点忙不过来,两个州都有战事,关羽虽然找准机会痛打了一波曹操,但是孙权却端了他的老巢。
糜芳的投降实际上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但是的确非常可惜,大有晚节不保的架势,像于禁一样。糜芳早年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追随他,资助了刘备大量的钱财,并且押宝在刘备身上,但是可惜的是,关羽谁都不服,糜芳在他那很受气,这个现管让糜芳坐立不安,最终在两方势力的夹击之下,糜芳做出了投靠孙权的决定。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刘备在三家中属于根基最不稳定的一家,属于统领属地人心最浮动的一家,毕竟刘备就是后来的主子,曹操实力雄厚,孙权则同当地士族捆绑在一起,刘备即便比历史上他自己任何时候都要有地位,但是危机却从四面八方赶来。
刘备可以说是成也关羽,败也关羽,关羽的权力非常大,刘备给他裁撤特权,这也造成了糜芳觉得没有指望,在荆州面对的军事压力下,糜芳或许觉得关羽失败是必然的,晚投降不如早投降,这个昔日的商家,最终变成了重利不重义的人。
馨露仔
糜芳投降于东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和关羽不睦,积久生恨;二是东吴和傅士仁的双层诱降;三是东吴已兵临城下,无路可逃。而相对于当时的状况,糜芳能做出的选择,似乎也就在三者之间:一是出城营救关羽,配合关羽;二是坚守不退,静待救援;三是弃城而逃。分析如下。
营救关羽,配合关羽糜芳,自公元195年便一直跟随刘备四处漂泊。在新野的战略性转移中,自家的妹妹糜夫人也在逃难中,被曹军的突袭而被迫投进而亡。
可以说,糜家对于刘备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但是,随着刘备的日益壮大,各路人才的不断被引进,糜氏兄弟似乎逐渐的被刘备给遗忘了。糜芳在刘备入川后,才被分配到荆州,成为关羽的下级。
虽然,刘备是出于好意,把糜芳分配到荆州,成为南郡太守,屯守在江陵。可是,关羽的傲慢性格,却让刘备的好意变成了歹意。关羽是一个内心骄傲,很少有人能入他的眼。糜芳虽然对刘备的帮助很大,但是糜家的商人性质,再加上糜芳个人的无能,使得关羽对于糜芳这个靠着“裙带关系”被提拔的人很是藐视。
所以,在关羽镇守荆州期间,两人就经常发生了摩擦,关系日益恶劣。
所以,以当时的情况,在关羽生死未知,位置不详,东吴兵临城下的情形下,如果想凭借糜芳之才,突围出去营救关羽,然后全身而退,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换成赵云或者张飞等人,也许能做到,但是风险还是很大的。
因此,营救关羽,配合关羽去应对曹吴两国的首尾夹击,是不太现实的。
坚守不退,静待救援所谓的坚守不退,以及静待救援,是指在糜芳的角度去看待,然后救援,是渴望(注意)关羽能够退坡曹魏徐晃等人的防线,然后退守荆州大本营,并且派人向上庸和房陵郡求援。
可是,一个人来看,这一条路也是不太现实的。关羽打响的襄樊之战,前期虽然很顺利,但是在曹操的及时派人增援,以及曹仁等人的艰苦反击之下,关羽在襄樊之战的后期是寸步难行的。特别是,东吴还在这个时候插上一脚,曹吴的突然联盟,打破了关羽在襄樊之战中“一家独大”的局势,迫使关羽被迫回援。
在这种情形下,关羽很难及时返回荆州大本营,与糜芳等守将汇合。至于向上庸和房陵郡求援一事,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上庸和房陵郡地靠汉中一带,虽然被刘备给攻下了,但是其人心还未彻底归附,而且两郡的边境还毗邻着曹魏这个大敌。所以,刘备派刘封和孟达去上庸和房陵二郡,一方面是想着两人去扼守和防御曹魏,另一方面却是刘备不放心孟达,想让刘封去监视他。最为主要的是,在两地并没有的过多的兵力在两人手中。
所以,就算关羽和糜芳派人去向二人求援,不说两人和关羽的关系,单单靠着两人手中的些许兵力,也无法真正的左右到变化莫测的战场。
因此,坚守不退,只能回归到历史上糜芳被东吴军所包围的现实;静待救援,更是无稽之谈。
弃城而逃,死路一条糜芳主要屯守的是江陵一带,而其上级就是关羽。虽然都说关羽爱兵如子,带兵有序,很是得到士卒的爱戴。
可是,关羽毕竟是大级别的将领,主要镇守的是荆州这个狭义范围内的领土。所以,关羽不太可能会接触到个防御区的士卒。因此,江陵的士兵主要还是在糜芳这位太守手中的。
在东吴攻打荆州的时候,糜芳所屯守的江陵一带还未被东吴所攻下,如果糜芳趁这个时候带着亲兵逃走,还是与可能逃回成都的。但是逃到成都,又会面临着临阵逃脱的罪名,虽然有着糜夫人的关系,以及糜竺的影响力。但是,糜芳肯定还是会受到严重的惩罚的。毕竟,除了刘备,还有诸葛亮等一众外臣在看着呢。
至于说糜芳会不会带着荆州兵逃脱,个人还是认为不太现实。因为糜芳所带领的士卒,很大部分都是荆州兵。至于其余的士兵,以及最早跟随的士兵,都被刘备进入川作战了。因此,荆州的大部分士兵的家眷都在荆州本地。如果糜芳想要带兵逃回成都,有可能提前引发哗变。这样一来,糜芳还未逃,就有可能被杀了。
总而言之,糜芳这个人并无大才,如果刘备把他安排到自己身边的一些地方去任用,还有可能使得其为蜀汉尽忠。但是,如果刘备把糜芳外放,让其单独领军,只能守城有余,而开拓和其余战略性活动都有所不余。所以,糜芳的最后投降也在情理之中了。
老薛家的娘子
谢谢邀了好多次了,简单说说吧,这个问题应该全盘来看,为什么糜芳要投降东吴,关羽败的这么惨,带了近5万人,败走麦城时不满百骑。这应该是政治上的一个失败,首先关羽是名义上的荆州守备长官,但两个太守一个是刘备妻弟,一个是刘备养子,再加治理上的缺失造成军事上的制肘和民治上的巨大空洞,应该是导致荆州本土利益集团的集团投降带动了糜芳博士仁的被动裹挟和关羽神化般的崩盘。利益集团操纵的结果是什么有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张松就是一个明显例子,出使曹操私带川图和受辱后投降刘备,绝不是刘璋受权的,没有这些各自为益的集团,刘备绝不可能短时间内无所损失的轻取西川
天涯小妖精Dai
人类的历史中,不仅仅是烽火狼烟的战争史,这其中还有许多爱恨情仇,以及很多人间迷惑行为。在三国鼎力的那段历史里,同样也有许多人的行为让我们一脸问号,百思不得其解。比方说徐州巨富糜芳,跟着刘备风里雨里,送钱送车送妹妹,眼看着刘备马上称帝、事业走上巅峰期的时候,糜芳同志背叛了蜀汉集团。
这行为简直不要太吊诡啊!糜芳苦了这么多年,连曹丞相的拉拢都含泪拒绝为的就是最后这天投降东吴留下千古骂名?这不可能啊。当时也不是糜芳一个人投降,与他同样负责守城的傅士仁就被东吴成功劝降了,但是陈寿在书上解释傅士仁的一句
“与羽有隙,叛迎孙权”显然不能解释糜芳的做法。因为傅士人以前没投入什么资本,投降也不亏。但是糜芳不一样,他在刘备身上下了血本,最后投降了?这其中的原因需要好好的深扒一下。
关羽轻慢?惧怕军法?后世对于糜芳投降的原因众说纷纭,原因很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糜芳受到关羽的轻慢然后又畏惧军法,愤怒以及绝望之下只能投降东吴。
我们来看看这个说法,首先,受到关羽轻慢很有可能,关二爷是什么人大家也清楚。一个字,傲。再加上古代对商人的骨子里的歧视,恐怕关二爷并不能瞧得起这个不事农桑、逐利避害的“商贾小人”。即使糜芳跟他,跟蜀汉的元老人物们都共事二十多年了,但是偏见很难被扭转。如果他被轻慢二十年可能心里难受到一定程度了也有可能。
但是畏惧军法有点不太有说服力,书上说因为糜芳在后勤运输方面犯了错误,关羽很不开心,表示回成都就要把他军法处置。但是,什么错误以及怎么处置都没有信息。如果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比如一把火烧了三军粮草)那势必会产生极其严重的连锁反应(比如蜀汉军队溃不成军),那书上不可能不记载这种事。那么,当时没有,所以糜芳的错误并不严重。既然不严重也就不会是什么特别严酷的军法处置。所以他可能并非是畏惧军法而投降。
东吴游说?一时冲动?另一种说法我比较支持,就是东吴那边肯定对糜芳施展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全方位的游说,恐怕连着他在成都的弟弟和妹妹都计算在内了。然后孙权估计又对他许以重利,画一张极其美好的大饼给糜芳充饥。比较这糜芳在刘备手底下待这么多年,职位不低但是权力却不太大。任谁心里都会有些不平衡的想法。如果这吕蒙成功对糜芳来一出攻心战术,把糜芳心中的阴暗面扩大。再说说关羽对他如何如何,这样多么不公,但是你要到了东吴我们如何如何,定会让你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差不多也就动心了。
情景再现一下呢,当时糜芳面对着浩浩荡荡的东吴大军,正准备抵抗到底,东吴来游说了,他正有点心动,看到傅士人仁投降了!再一想荆州红脸胡子长的那位爷对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心里有气。最后一个鬼使神差之下,冲动了,选择投降。这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看起来猜测糜芳因为受到游说冲动投降有些不靠谱,但是他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叛变不是更匪夷所思吗?人很复杂,有时候一个冲动就会做出自己都想不到的决定。所以糜芳,真有可能是一时脑热而投降东吴。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丽江一棵树客栈
要说这糜芳对刘备可以说是很忠诚的,曹操为了得到糜芳,曾表奏献帝封他为彭城相,但被糜芳拒绝,糜氏兄弟更是散尽家财死心塌地跟随刘备。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都知道,刘备这一生,屡战屡败,半生颠沛流离,但糜芳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对刘备不离不弃。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北伐樊城,糜芳驻守南郡,傅士仁驻守公安,都归关羽管辖,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糜芳傅士仁竟然在刘备最强盛的时候投靠东吴,致使荆州迅速落入吕蒙手中。
首先第一点要肯定的是,糜芳对刘备的忠诚没问题,不然人家也不会死心塌地的跟随当时屡战屡败,而且近乎前途无望的刘备了。那么究竟为何糜芳会投降呢?
这我们就得从关羽说起了,糜芳这个人呢,忠心有余,才学不足,而关羽嘛,傲气冲天,可以说全天下没几个看得起的人,就是有才能如诸葛亮都如此,更别提糜芳,只是因为跟随刘备的时间长就委重任以南郡。可以说关羽是看不上糜芳的。不受关羽待见也就情理之中了。
但是关键的转折点还是在北伐,说到底还是烂泥扶不上墙,关羽虽然瞧不起糜芳,但是对糜芳还是委以重任了,跟一个叫傅士仁的两个一起担当先锋,但是糜芳这好歹跟随刘备征战十来年,却犯了极为低级且致命的错误,就是糜芳跟傅士仁两个先锋居然在军营醉酒误事,导致整个营寨的军械粮草全部烧毁。这把关羽气的是勃然大怒,召见糜芳傅士仁,声称二人醉酒误事,不堪重用,命人将他们退出斩首。然而费诗却说,三军未动,先斩杀大将,于军不利。于是关羽暂免他们的罪责,先杖四十。免去他们先锋的职位,仍然让他们镇守南郡和公安。但是问题就出在这暂免罪责上,糜芳跟傅士仁心里都清楚关羽是个什么样的脾气,心里也犯嘀咕,阵前杀将于军不利,万一关羽打完仗回来呢。可以说糜芳跟傅士仁在这个时候应该是不确定关羽会或不会放过他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关羽北伐大胜,斩庞德降于禁,水淹七军,名震天下。吕蒙则率军士扮做客商,二更十分,突然发起进攻,荆州守将猝不及防,荆州失陷。
Lucifer
个人感觉,糜芳,敷士人的反叛有些轻率了。糜芳跟随刘关张三兄弟多年,可以说算是生死兄弟了,难道仅仅因为战前醉酒烧了大帐就会被关羽斩首?
众所周知,关羽是个极重情义之人,华容道时,就连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都能放走,又如何会容不下一个跟随了自己哥哥数十年的老部下呢?
这一点,不仅读者知道,就是糜芳本人,也应该很清楚,即使他当时没有十足的把握确保关羽不会在北伐后改变主意杀死自己,仅凭这多年的关系,也值得一搏,但是结果他却反了,为何?个人觉得这是作者的失误之处,虽然《三国演义》乃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但是作者也难免会有些小小的纰漏,就像同样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一样……
孙悟空学艺初成,大闹凌霄宝殿,众神仙一概拿他没办法,什么法宝招数都用尽了,也无济于事,但是后来孙悟空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却是频频受阻,甚至只是某神仙的一个小小坐骑偷了主人的一件法宝,都能把孙悟空吊打,这是为何?是孙悟空法力下降了?还是在他大闹天空时,这些能制住孙悟空的神仙都没出手?显然都不是,这应该都是作者的疏漏之处,前期把孙悟空抬得太高,后面不好收拾了……
lhsarah1990
形势所迫,这跟追随多年没什么关系。人人都道糜芳、傅士仁的投降该死该杀,可纵观三国历史,有多少将领、郡守都是投降的,生逢乱世,实力为王,打不过逃,打不过降。马超、严颜、黄忠、张颌、张辽、甘宁、太史慈等等,不都是降将么?这在军阀混战年代,就是常规。就连关羽本人,不也投降过曹孟德么?有什么可以吹胡子瞪眼的?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力竭被擒,被人斩首,难道之前抽不出一点时间抹脖子?
关羽为了进攻樊城,屡次添兵,不顾后方空虚,仅仅给糜芳、傅士仁千余老弱病残,聊充守备,这就是将帅失职,兵家大忌。如果糜芳手上有两万精兵,他会轻易投降么?可糜芳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吕蒙的数万精兵,烽火台报警系统已经被摧毁,向关羽求救已经不可能了,指望这两位带领千把老兵,迎战几万虎狼之兵?
关羽作为一方大将,刚愎自用,亲士卒,骄士大夫,这个本身就是性格缺陷,打仗不光靠士兵,更主要的是将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手下将军意志坚定,感恩戴德,就算寡不敌众,也会认真抵抗一阵子,力竭投降,也算尽了本分,可是关羽作为最高军政长官,居然搞得中上层领导班子貌合神离,颇有怨言,留着这样的隐患,贸然带兵征讨,这不明摆着让别人黑虎掏心么?
出兵之前,糜芳、傅士仁已经违反军纪,作为大将,要么将其斩首,严明军纪,要么将其放到军前,戴罪立功,再不济,立即扣押,另选将领镇守,哪怕是几个文官,也比心里不平的将军强,将军口中动不动啖出个“斩”字,却又不动手,别人就当是耳旁风,军威荡然无存。
一句话,是关羽间接促成了糜芳、傅士仁的投降结果,怨不得别人。
…………
谢谢阅读!
MOTO
主要是和当时的荆州主官关二爷结怨太深,刘备又远在西川,自己在荆州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再就是听别人的挑唆,一时新仇旧恨把自己给蒙蔽了,作出的决定。
satoshi
一切都是为了保命。三国时期换老板不是啥大事,像夏侯霸投蜀,马超弃张鲁投刘备等,都是统治集团亲属转投竞争对手,但都是保命要紧。
路艾斯
糜芳追随刘备也算是不离不弃了,几次兵败逃亡都没改投他人,还拒绝过曹操的拉拢,那为什么会背叛,因为关羽,关羽骄横,轻视糜芳,又因糜芳自已提供军需的任务没完成更让关羽不待见,最后公安失守傅士仁投降江陵又被围,军事上的失败他知道关羽肯定要军法处制的,所以投降了。糜芳是个忠臣,只是后面种种原因失了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