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荐火影之猫忍,算是后宫吧?毕竟有两个人跟“男主”在一起了,还有好莱坞的秘密花园,异界变身狐女,都是后宫百合小说
主角后宫无数的西幻小说
X_Mo
《寻找前世之旅》以前看过的还行吧《凤囚凰》很是好看,容止啊···唉。 强推《穿越与反穿越》搞笑蔓蔓青萝放弃你,下辈子吧皇后出墙记《永夜》不弃桩桩的书都很好看《木槿花西月锦绣》好看 ,强推《薄荷荼靡梨花白》这本书我喜欢,强推瑾年绝恋醉流苏宅女在古代的幸福生活蛮搞笑的穿越时空—穿越沦为暴君的小妾《诛颜》《醉玲珑》《不负如来不负卿》挚爱系列之一 经典,强推我爱你,与你无关!《执手千年》这本书是我最爱的一本 强推夕阳红之我是康熙的奶奶这是我看穿越的第一本小说,很是搞笑,很喜欢《第一皇妃》和天是红河岸很像好看,值得一看《笑倾三国》《芙殇》《誓不为妃》《美人殇》家有刁夫、《家有刁妻》、《回到唐朝当混混》、《盗情》、泣血传、《火爆妖夫》、《兽妃》, 凤逆九天周玉的书非常非常的好看,经典,强推~~~~《步步惊心》还是原版小说的好看《梦回大清》清穿《独步天下》好看记忆很久的一本书了妃池中物:不嫁断袖王爷这是我最新看的一本小说,从没见过这么虐的小说,女主真的太找虐了,从头哭到尾,结局很萌。强推妃常卧底:卯上下堂妃这也是最新看到一本小说,同样的很好看,非小白皇上,有种单挑本宫?这个也是最新看的,这三本小说都是abbyahy的,尤其是不嫁短袖王爷,真的很好看,如果找不到全本小说,我有可以传给你《和亲公主》《极品家丁》好看,就是好长呢··《若爱只是擦肩而过》、跨越千年来爱你、《终难忘》这是穿越小说三部曲,很是好看。三个故事连着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好看《暴君,我来自军情9处》《11处特工皇妃》这两本都很是好看,有点长,个人其实比较喜欢军情9处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记得当初被之感动··他是皇帝,60年里专宠一人小强女主被PAI飞史很是搞笑,轻松午门囧事很搞笑《法老的宠妃》佳作《三救姻缘》 《爱莫能弃》都很好看,同一个人的作品《我的皇后》谢楼南《山雨欲来风满楼》作者:风止云栖 好看梦落繁花蓝雪作者 凤凰雪除了我你还能爱谁.听名字也知道好看拉《潇然梦》 作者:小佚刁蛮王妃凤临天下:王妃13岁穿了不悔说了不再爱强推《穿越之陌上花》凤仪天下纳兰《我的灵魂在古代》比较早的穿越《清空万里》我要跟你走《琉璃般若花》《穿越之陌上花》穿越之多多益善 搞笑,强推《爱莫能弃》好看呢淡极始知花更艳偏偏心动有缘千年来相会好看强推《爱在千年岁月中》穿越之清冷公子好看白衣传感人《绿红妆之军营穿越》
yan小蜡
天才医生,异界魅影逍遥,异世大话,异世傲天,校园狂少,张三丰异界游,星戒我都看过都很爽的
j_suiyi
2花丛任逍遥(实力强,MM多,已完结)
3奇才公子(圣殿主人,势力超大,世界许多家族大公司背后都有他影子,已完结)
4混沌神弟子现代逍遥(超级绝对无敌,除了他师父外没人是他对手,什么圣人之流都到一边去,已完结)
5校园寻美录(MM多,已完结)
6天降神妻(主角和大老婆实力和NNN个宇宙差不多,自己都能造老婆了,世界上NB神仙,名人都是他创造的家族里的,无敌,已完结)
7疯狂内功(那已经不是内功范畴了,超强,马可菠萝写的基本都是无敌小说,已完结)
8情天可补(实力超强,长得超帅,MM看到就想和他那个,有50个老婆,已完结)
9帅帅小子千娇百眉(家族势力大大,实力很强,MM多多,已完结)
10梦幻重生(被女人甩了,想不开自杀了,一些奇遇后强大了,YY了,无敌了,已完结)
11龙腾宇内(蚩尤传承,到美国混黑道,实力强,已完结)
12重生追美记(和阎王关系好,MM多多,已完结)
13都市神人(修神的,无敌,已完结)
14极品公子(已完结)
15封天印地 (已完结)
原贴:主角一开始无敌的后宫小说
老胡
1重生成神(被雷劈了,直接成最NB的神,无敌了,已完结)
2花丛任逍遥(实力强,MM多,已完结)
3奇才公子(圣殿主人,势力超大,世界许多家族大公司背后都有他影子,已完结)
4混沌神弟子现代逍遥(超级绝对无敌,除了他师父外没人是他对手,什么圣人之流都到一边去,已完结)
5校园寻美录(MM多,已完结)
6天降神妻(主角和大老婆实力和NNN个宇宙差不多,自己都能造老婆了,世界上NB神仙,名人都是他创造的家族里的,无敌,已完结)
7疯狂内功(那已经不是内功范畴了,超强,马可菠萝写的基本都是无敌小说,已完结)
8情天可补(实力超强,长得超帅,MM看到就想和他那个,有50个老婆,已完结)
9帅帅小子千娇百眉(家族势力大大,实力很强,MM多多,已完结)
10梦幻重生(被女人甩了,想不开自杀了,一些奇遇后强大了,YY了,无敌了,已完结)
11龙腾宇内(蚩尤传承,到美国混黑道,实力强,已完结)
12重生追美记(和阎王关系好,MM多多,已完结)
13都市神人(修神的,无敌,已完结)
14极品公子(已完结)
15封天印地 (已完结)
原贴:主角一开始无敌的后宫小说
tmr_is_another_d
追星逐月
小小小小Q
冯咪咪
滴水四季
原贴:主角的后宫是女神的小说
xjzhou2000
珠海gg
leeo502
1重生成神(被雷劈了,直接成最NB的神,无敌了,已完结)
2花丛任逍遥(实力强,MM多,已完结)
3奇才公子(圣殿主人,势力超大,世界许多家族大公司背后都有他影子,已完结)
4混沌神弟子现代逍遥(超级绝对无敌,除了他师父外没人是他对手,什么圣人之流都到一边去,已完结)
5校园寻美录(MM多,已完结)
6天降神妻(主角和大老婆实力和NNN个宇宙差不多,自己都能造老婆了,世界上NB神仙,名人都是他创造的家族里的,无敌,已完结)
7疯狂内功(那已经不是内功范畴了,超强,马可菠萝写的基本都是无敌小说,已完结)
8情天可补(实力超强,长得超帅,MM看到就想和他那个,有50个老婆,已完结)
9帅帅小子千娇百眉(家族势力大大,实力很强,MM多多,已完结)
10梦幻重生(被女人甩了,想不开自杀了,一些奇遇后强大了,YY了,无敌了,已完结)
11龙腾宇内(蚩尤传承,到美国混黑道,实力强,已完结)
12重生追美记(和阎王关系好,MM多多,已完结)
13都市神人(修神的,无敌,已完结)
14极品公子(已完结)
15封天印地 (已完结)
gaobi
原贴:求主角很强的后宫小说
vapour泡泡
akira_black
SunBecky
鹤鸣
是畅妹不是长眉
曾经沧海难为水!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就是长孙皇后了,李世民十五岁时,与长孙氏喜结良缘。此后,李世民和长孙氏相敬如宾,恩爱有加。长孙皇后勤俭节约,深明大义,知书达理,是位典型的贤内助。将家中琐事打理的井井有条,为李世民排忧解难,处处体谅李世民,与李世民的侍妾们友好相处,情若姐妹。
在政事上,长孙皇外刚内柔,玄武门之变爆发前,长孙皇后亲自慰劳出战的士兵,鼓舞他们的士气。李世民登基后,册封长孙氏为皇后。长孙皇后内敛而聪慧,将后宫之事处理的一丝不紊,品行端正,常常借古喻今提醒李世民在政治上的失误,极力向唐太宗推荐有才之士。和李世民结婚后,长孙皇后先后生下三子四女。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逝,终年三十六岁,谥号为文德顺圣皇后。唐太宗怀念不已,修建了高楼便于远望长孙皇后的安息之地。
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曾想立李元吉之妻,齐王妃杨氏为皇后,但是受到魏征的反对。并举出了辰嬴的例子,讲述问题的严重性。李世民只好放弃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另立皇后的想法了。
LOKA
李世民自从长孙皇后去世后,中宫之位就一直空缺。
在唐太宗心目中,没有人可以坐上长孙皇后的位置。两个人成婚二十三年,从少年父亲到一代帝后,能共患难,也能共享富贵。
看看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对长孙皇后几个孩子的态度,就能知道,他对长孙皇后的感情有多深。
这不是一个皇帝对皇子公主的态度,更像是一个普通父亲对儿女的态度。爱子之情,能够感受得到。
当然,作为千古一帝,我们后人揣测,也没有办法脱离唐太宗身上的皇帝本性。
那就是从政治角度上,唐太宗不能为未来的大唐国君留下任何掣肘,甚至埋下权力之争的隐患。
在已经册立长孙皇后的儿子,李治为太子后,假如唐太宗在册立新的皇后,必然出现新皇后和太子不是亲生母子的事实。
这会导致,唐太宗之后,大唐的权力高层,有可能会出现母权和皇帝权力相互斗争和相互制约的情况。
再进一步,假如新皇后有私心,权欲极大,那么太子的地位和国家的未来就会无辜生出多的波折。
这是李世民不能容忍的隐患。更何况,长孙无忌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已经成为世家大族的领袖。他也不能容忍皇后的位置落到别家。
那么,皇后之位空缺,就是最稳妥的方式。起码,这是唐太宗一朝,权力平衡的最好结果。
当然,有些时候,也做过想象,假如武则天进宫后,有个太后压制住,可能一代女皇的人生就要彻底扭转了。
不过,这一切都是想象。一切制度和权力的安全,就是当下有用,又有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这就是最基本的权力规则。
kevin_ca
简单来说,李世民真正爱的只有长孙皇后一人。
由于各种影视剧的演绎,唐太宗李世民的感情生活为众多吃瓜群众所关注,千古一帝好色成性、见一个爱一个似成定论。在那个时代,皇帝有个三宫六院是非常正常的事,至于李世民对后宫妃嫔的深深爱意,恐怕只是影视剧的一厢情愿罢了。
李世民在位23年,只立了一个皇后,那就是正妻长孙氏,在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再没有立过皇后。这样做无非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李世民不愿再立皇后;二是其他妃嫔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还不够高,不足以让李世民立她们中的某一个为皇后。
先看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
长孙皇后13岁就嫁给了李世民,自19岁诞下第一个孩子李承乾,18年间生了7个孩子,平均两年多一个。别说什么生育机器的废话,在皇帝的后宫之中,撇开生育能力障碍,孩子的数量基本就显示了皇帝对这个女人的宠幸程度,毫无疑问,长孙皇后是非常受李世民宠爱的。
长孙皇后的地位也非常稳定,李世民是秦王,她就是秦王妃;李世民是太子,她就是太子妃;李世民是皇帝,她就是皇后。而且她这个皇后是可以干政的,还是李世民主动为之,长孙皇后避之不及。
太宗弥加礼待,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旧唐书李世民愿意长孙皇后讨论政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两人不仅是夫妻,还是一起走过来的战友。尤其是在武德后期的权力争夺战中,不说长孙无忌在李世民集团中的核心作用,就是长孙皇后本人也不是整天闲在家的。
随着李世民跟李渊、李建成等人的关系越发紧张,长孙皇后充分发挥了自己身为女眷的优势,经常进宫侍奉李渊及其嫔妃,尽力弥补彼此之间的关系裂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长孙皇后亲自为将士们分发盔甲,勉励众人,将士们都感激万分。
从史册记载来看,这对结发夫妻之间并不存在多大矛盾,李世民无论对长孙皇后本人还是对两人所生育的子女,都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宠!
两人共育有三子四女七个孩子,长子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后一个多月即被立为太子,即便是后来他造反失败,李世民也没杀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同样犯下谋反大罪的皇子李佑,李世民毫不犹豫地选择赐死。
次子李泰宠冠诸王,封地多达22州,比同时受封的亲王封地多了近两倍。不过李泰却从未前往封地,一直都是待在京城,这点也不是一般亲王所能享有的。后来李泰跟大哥激烈争位,失败后也没啥事,只是由亲王降为郡王。
长女长乐公主的名字是李世民取的,叫丽质,且她8岁时就获得食邑三千户。长乐公主出嫁时,李世民为她准备了巨额嫁妆,有多巨呢?比长公主(皇帝的姐妹)的嫁妆还要多一倍!李世民此举招致魏征的严厉批评,但李世民还不想直接放弃,先去问了长孙皇后,在得到长孙皇后对魏征的赞赏之后,才算接受了魏征的建议。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三子(指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三子,实际上是李世民第八子)李治出生,李世民非常高兴,大宴五品以上的官员,并下令只要是在这一天出生的人都可以领取粮食。
李治的封号也算广为人知了,即晋王,晋是哪个省的简称恐怕不用我多说,李治后来也遥领并州大都督一职,并州即太原府,也就是李渊起家的那个地方。在唐朝,并州不仅是军事重镇,还是极具政治意味的龙兴之地。李世民把这个地方给李治作封地,也可见他对李治的极度宠爱。
在长孙皇后逝世后,李世民亲自抚养李治和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由皇帝抚养的公主,可惜她12岁就夭折了,不然她的待遇恐怕是历史仅见。
幼女衡山公主也是食邑三千户,她的封号也是破先例的,因为衡山郡是衡山所在地,衡山为五岳之一,《唐六典》记载:“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李世民带头破例,对幼女的宠爱可见一斑。
还有一个城阳公主,她的驸马杜荷卷入李承乾谋反案被处死,李世民心疼女儿,亲自为她挑选了薛瓘作驸马,还特意令人占卜了一番,并想按照占卜结果白天举行婚礼(当时惯例为傍晚),激起大臣马周的强烈反对,李世民这才作罢。
此外,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离世是很十分悲痛的,也曾用尽一切手段来阻止此事的发生。
早在武德年间,他就因妻子身体不好,出重金供奉长孙皇后修葺过的寺庙,以此为妻子祈福。长孙皇后病重之时,他向用大赦来为妻子祈福,长孙皇后不许,李世民就改而下令大修天下392所废弃寺庙,希望佛祖能够保佑妻子早日康复。
可惜天不遂人愿,36岁的长孙皇后最终撒手人寰,李世民悲痛之余,做出了许多被士大夫看不惯的举动,总结起来,就是对妻子的怀念太过。
比如中书舍人许敬宗在皇后丧期大笑出声,直接连降3级,京官变地方官。李世民还提前把长孙皇后的神位放进太庙(一般要等皇帝驾崩后才能随丈夫一同进入),并且将祭祀庙乐定为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光大之舞。
再看李世民的其他妃嫔
得益于影视剧的宣称,李世民的宠妃似乎非常多,一个个好像都能聘美长孙皇后的地位,甚至武则天一个才人都能出来占个位置。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接下来我们就对比一下那些太宗宠妃跟长孙皇后的差距。
李世民有记载的妃嫔仅14位,其中妃位的有7位,再算上一个不是妃嫔的巢剌王妃,就是八位,其余几位婕妤、才人就不必考虑了,不可能是宠妃。
唐朝正一品四夫人的封号以贵淑德贤为序,先看韦贵妃。
韦贵妃名珪,字泽,她是二婚,第一任丈夫李珉是隋朝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隋末李子雄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后被杀,家族女眷入宫廷为婢。
这是北朝一路传下来的传统,前面有隋文帝临幸过的尉迟女因祖父尉迟迥反叛失败入宫,后面有上官婉儿因祖父上官仪被杀后入宫为婢。
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把包括韦贵妃在内宫婢分配到秦王府侍奉是顺理成章的事。韦贵妃应该是长得漂亮,入了李世民的眼,得到宠幸,生下一子一女,被封为贵妃。
贵妃虽然是后宫的第二号人物,但跟明清时期的副后皇贵妃是不一样的,它没有代理皇后掌管后宫的天然权力,需要皇帝破例特许,李渊的万贵妃就曾经李渊特许对后宫诸事有“谘禀”的资格。
母曰万贵妃,性恭顺,特蒙高祖亲礼。宫中之事,皆谘禀之,诸王妃主,莫不推敬。——旧唐书妃子统摄后宫这种事在后宫是非常大的事,史书要记得明明白白,退一万步说,本人的墓志铭肯定是要有痕迹的,但不仅韦贵妃的墓志铭上没有关于丝毫记载,史书也全无痕迹,说明她并未得到李世民的授权。
就算没有代管后宫,怎么说人家也是四夫人之首啊,家族待遇得有吧,像长孙晟就追封齐献公,可韦贵妃生父韦圆成仅获徐州都督,人家在隋朝可是郧国公啊,追封还比不上生前地位。
子女方面更是远远不及,韦贵妃所生临川公主直到18岁才被册封为公主,驸马周道务的出身也是最差的,独子纪王李慎虽有才华,任上也有政绩,还获得当地百姓的赞赏,但却一直没有获得李世民的关注。
至于韦贵妃与前夫李珉的女儿李氏,她是跟韦贵妃一起入宫的,可韦贵妃根本不能帮她安排婚事。直到突厥来降,李世民才给这个继女一个定襄县主的封号,代替宗室女嫁给胡人,婚后还被勒令迁往塞外,可见李世民并不如何心疼她。
从这些来看,韦贵妃虽然身居高位,但却没有得到李世民太多宠爱,父母子女无一受宠,包括自己也没多大权力。
再看杨淑妃,她是杨素的孙女,杨玄感的侄女。作为谋反案的家眷,杨淑妃也被籍没进宫,入秦王府的路子跟韦贵妃是一样的。
杨淑妃生有一子,即赵王李福,他是李世民的第十三子,在史书上的记载可以说是一笔带过,也就过继给李建成值得一提,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不过李福的墓志铭上记载“王,杨贵妃之所生也”,贞观年间的贵妃只有韦贵妃一人,韦贵妃又活到了高宗年间,李治不可能去变动父亲妃嫔的封号等级,只能说明杨淑妃在去世后升了一级,成为贵妃。
接下来是阴德妃,她也是因罪入宫的,其父阴世师因效忠隋朝而被李渊处死,她被没入掖庭为婢,后被赐给李世民。
阴德妃说来也是可怜人,不仅父亲被刘渊杀掉,就连儿子也被李世民杀掉。阴德妃只有一子,那就是齐王李祐,这是她在是数字唯一记载“阴妃生庶人祐”的来源。
李祐最终造反被杀,毕竟他跟大哥李承乾没法比,造反是必死无疑的。儿子被杀后,阴德妃也被降级为嫔,结局不知。
接下来是燕德妃,看封号就知道,她是在阴德妃被贬后晋升的,在此之前,她是贤妃。
燕德妃倒不是宫女上位,而是李渊为李世民选的小妾,在嫁给李世民七年后生下第一个儿子李贞,在生下次子李嚣后便再也没生育过。
李嚣早夭,李贞则是李世民比较有才干的皇子之一,但李世民并没有对他有任何的偏爱之处,反推他对燕德妃的心意也很明显了。
接下来是郑贤妃,她并未生育,只见于昭陵陪葬名单,墓志铭也没找到,所以我们对其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最多可以确定她当上贤妃是在燕德妃晋升德妃的同时或之后。
接下来是徐贤妃,名惠,她生前只是二品九嫔中的倒数第二级充容,贤妃是追封的,从这一点恐怕可以看出她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
不过徐贤妃留名史册的原因是独树一帜的,不是因为生了几个皇子,而是因为她的才华。
徐贤妃自幼才华出众,后为皇帝所知,于是被诏进了后宫中。根据史书的记载,徐贤妃一进宫封的是五品才人(得益于武则天,这个封号为人熟知,但它在后宫的确不是什么高级封号),不久封三品婕妤,之后晋升为正二品充容,这就是她生前的最高封号了。
总的来说,徐贤妃的每次晋升都是因为才华,她与李世民之间的互动也不少,但主要都是奉诏应和,最为出名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这篇文章徐贤妃写得很好,李世民看了,全部不采纳。
相比于长孙皇后几句话就能让李世民采纳谏言,徐贤妃洋洋洒洒一大段文章却不能取得任何效果,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接下来是杨妃,隋炀帝的女儿,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生母,影视剧中宠爱比及长孙皇后的热门人物。
史书上没有提及杨妃的生母、排行及公主封号,说明杨妃很可能生母地位低,自己也不受父亲重视。再结合她在唐宫中也没有封号,妃位是死后追封,可见李世民也不怎么重视她。
提杨妃当然不能不提李恪,两唐书都盛赞这位皇子有才,可都没具体说他有什么才,军功不见,政绩没有,文学作品也没有。还有说李世民曾想立李恪为太子,可李恪一生中多次被李世民教训惩罚,就连踩了庄稼都能被削去都督的头衔,这跟李承乾造反还能活下来是多么巨大的差别。
最后就是巢剌王妃杨氏了。她原本是李元吉的妻子,后被李世民纳入宫中,但又没给封号,李世民这个提上裤子不认人的主,好像从不觉得自己的女人称号随着弟弟变而觉得尴尬。
抢弟媳这事,很多网文认为是爱情,甚至还言之凿凿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为了爱情,因为李世民后面曾像立杨氏为皇后。
可问题又来了,如果李世民真的宠爱杨氏,就算不能立她为皇后,给个妃位总成吧,怎么说杨氏也生了一个儿子啊。
尤其杨氏的儿子李明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儿子,在贞观十七年阴德妃被降级的时候,杨氏是赶上趟的,这时候四夫人有空缺,如果李世民想给杨氏一个名分,补进去正好。
然而,杨氏一直是巢剌王妃,李明也没得到什么特殊待遇,李世民的爱,就这么不值钱吗?
irenezhang
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有两个传奇的女人,一位是是长孙皇后,另一位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李世民在位23年里只有一位皇后,那便是享有“千古第一贤后”的文德皇后长孙氏。
可能大部分我们现代人眼里,唐太宗李世民总是跟一代女王武则天。而忽视了他身边更为重要的贤后“长孙皇后”李世民即位13天就将她册封为皇后,直到她去世,十几年里李世民也未再立后,这其中可以看出来她在唐太宗心里的重要性,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她的“贤德”。
文德皇后长孙氏是唐太宗唯一的皇后,他是唐高宗李治的母亲。她不仅贤淑更是有勇有谋,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她还亲自给李世民出谋划策,她的兄长长孙无忌在武门之变扮演重要角色。而她治理后宫更井井有条,想方设法维持整个后宫的和谐。她不仅不吃醋争宠,反而时常提醒唐太宗要去亲近其他的嫔妃,在她主掌后宫期间,后宫一片和谐,上上下下无不敬爱她。
她的兄长长孙无忌为唐太宗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长孙家族在太宗朝是最为风光,有感于前代外戚干政,长孙皇后却在这时毅然决然让自己哥哥主动退位让贤。这是非常难得的。
中国几千年历史里,她被称为“千古第一贤后”是实至名归的,对于太宗皇帝,她已不仅仅只是妻子的角色,更是他政治上的亲密伴侣。这也不难懂为何太宗只有她一位皇后了。
习习山风
都说男主外,女主内。在古代皇后掌管着后宫,是所有嫔妃之首,也是皇帝身后那个不可或缺的贤内助。所以,皇后的位置很重要。可为什么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的14年间,都不曾再立皇后。这是为什么呢?有书君分析有以下几点:
1.对长孙皇后的感情深厚,没有人能替代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原配妻子,十多岁就嫁给了李世民。可以说,他们相识于少年,钟情于花开的岁月,成熟于兵马操戈的年代。他们之间的这份情,这份义,自然是要比那些选秀而来的妃子们更深更重。
在“宣武门之变”起事前,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都十分排挤他,多次在唐高宗李渊面前搬弄是非。要不是长孙皇后在李渊面前为李世民说好话,李世民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
作为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处处为李世民考虑,作为一国之母,她也未曾利用自己的职权,给娘家人加官封侯。除了一个长孙无忌深受皇帝的宠信,长孙家族几乎没有什么高官爵位。长孙无忌能得到皇帝的赏识,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长孙皇后去世前,还一再叮嘱李世民,不要因为自己的死,而善待其家人,更不忘劝诫李世民如何做个明君,如何对待忠臣。像长孙皇后这样明事理又贤德的皇后,怎么能让李世民不尊重,不记挂呢?
长孙皇后的去世,让李世民伤心欲绝,他不光失去了一个妻子,更失去了一个良佐,想必这天下很难再找出一个能像长孙皇后这般懂他的人。
在李世民的心里,他的皇后只有一个,无人可以替代。
2.政治方面的压力
虽然选个皇后是他的家务事,但皇帝的家务事,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危。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内讧,因此,选后的事情必须要谨慎。不管选中谁,都可能会扶植一个外戚,自古因外戚权力过大而威胁到皇权的事情常有发生。
再者,如果立后,皇位继承人上必然也会有所变动,那长孙皇后的三个嫡子怎么办?长孙无忌必然会站出来反对,太宗对长孙家一向十分器重,如果执意立后,政治上必然会发生动荡。
李世民那么精明怎么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因此,他宁可让皇后的位置空着,也不能自找麻烦。
再者,玄武门政变对他一生影响很大,一兄一弟的惨死,他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儿子们身上。
都说帝王无情,但有书君觉得李世民之所以14年不立后,除了考虑政治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在一人身上用情太深。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暴暴小宇宙
长孙无垢,小名观音婢,为李世民嫡妻,636年逝世,谥号为“文德”。
李世民对她念念不忘,直到14年后逝世,他都没有再立皇后。
(长孙皇后)
何解?仅仅是夫妻情深,不忍相负吗?其实还有一堆的政治原因在里面。大家来看看,错了敲我。
第一个原因:李世民用长孙无忌洗牌关陇军事贵族 自“六镇起义”之后,以“武川”为班底的这一帮人马,开始征伐天下。
他们出,则为将,入,则为相,逐渐发展成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两百余年间,该集团就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大王朝。
开皇之治,可谓是中国盛世之最,其原因何在?就是杨坚放权了。
杨坚能取天下,来自于关陇贵族的大力支持。
为了稳定朝局,杨坚放权,从此进入了一个“皇帝与八大柱国共治国家”的局面。
民间由此得到了大力发展,造就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开皇盛世下有诸多隐患)
关陇军事贵族的横空出世,让每一任皇帝都痛苦得愁眉苦脸。
这个局面之下,何谈中央集权?
他们把持住国家的重要部门,掣肘了皇帝的权力行使,也使得寒门庶族毫无出头之日。
你要打击他们,他们就会直接来个改朝换代,另立天子。
所以杨坚选择了杨广作为接班人,而不是杨勇。有原因的,因为杨勇倾向于这种“共治”的政治架构,有着很深的“亲近关陇”的意向;而选择杨广,因为杨广的老婆出身于江左萧氏,并且倾向于“收权”,并且还可以重用江左世家来制衡关陇贵族。
(杨广一收权,倒霉就开始)
杨坚与八大柱国的恩怨情仇,好比九个老板一起创业开公司,每个人手上的股份是一样的。
杨坚后期,他利用谣谶先干掉了李洪一家,意图何在?
就是想把其余八个老板手上股份收回来,把他们打成八个“董事”;到了杨广时代就更狠了,董事没得了,只能做职业经理人。
这不,大伙一合计,推翻了杨广,顺便给了个“炀”的谥号。
别看李二把炀帝黑的,到他当了皇帝之后,面对这一股强势无匹的关陇力量,同样也愁得掉头发。
他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从内部瓦解掉这股力量,对其势力进行重新洗牌,让长孙无忌成为该势力新的首领,取旧而代新。
二是开科举,越常制,大力提拔寒门庶族以相抗,搞个“内外兼修”!
(太宗与长孙密谋剧照)
所以,这个时候再立一个皇后,就是变相地打击了新首领长孙无忌,与其政治布局相悖。
第二个原因:为了配合长孙无忌的动作,下一任皇帝必须从长孙嫡系中选出 为了配合“取旧代新”的动作,那么下一任皇帝必须从观音婢的子女中产生,这个思路是肯定的。
大唐第二次的“王统之争”同样也是鲜血淋漓,参与其中的就有前太子李承戟、魏王李泰、吴王李恪。
李恪是前隋杨妃之子,与江左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唐朝宰相“岑文本”,也是出身江左,他可谓是一代妖人。
此人谋划万方,其心智谋略冠绝全唐,阴谋阳谋变化多端,有巧夺天工之妙,有“化朽为神”之奇。
他就曾经利用“间”,名为打压李恪,实将“李恪”推到了距离储君位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步。
太宗发觉之后,大怒,狠狠地治了他的罪。
(岑文本剧照)
太宗自已也曾经说过,“恪,英武绝伦,像我!”但是为什么不立李恪为太子呢?
其实还是着眼未来的政治布局。如果李恪上位,肯定是重用江左世家,拉拢关陇旧派,那么他的设想将被破坏得一干二净。
所以,后来他还是把位置传给了李治,是为唐高宗。
由此看出,李世民不另立皇后的考虑有三:一是夫妻情深意笃,不忍;二是出于长安政局的需要,不想;三是出于下一任皇帝的考虑,不能。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smile_yap
三条。
第一,长孙皇后死了,李世民思念太甚,找不到可以替代之人。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患难之交,两人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李世民生了病,长孙皇后还手持毒药,如果李世民死了,她也不独活。所以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伤痛欲绝,专门盖了望乾陵的高楼,每天下班眺望长孙皇后的陵墓。在李世民心中,皇后只有长孙皇后一个,别人都不配。
第二,长孙无忌反对。李世民曾想立隋炀帝的侄女杨妃为后,但是长孙无忌说,这个女人名声不好,而且有个儿子,如果她立了皇后,等你百年之后,大唐就会陷入纷争混乱,到时候就糟了。李世民一听,有道理,于是作罢。
第三,朝臣内斗激烈。大唐分为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两大势力,山东集团多为武将,关陇集团多为文臣,双方互相争斗,都想把本集团的人扶为皇后,增强本方在朝中的话语权。李世民不想让任何一方在朝中势力占绝对优势,所以到死没有再立皇后。
louancn
实际上我们看古代的皇帝,长时间不立皇后的并不在少数,比如历史上的第一任皇帝秦始皇,在他称帝的十余年内是没有皇后的,甚至他的后宫都是极为神秘的,这对于后世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遗憾;还有就是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和独孤迦罗演绎了一场一夫一妻的帝后神话,并且在独孤皇后去世后,杨坚也并没有再立皇后;再就是唐朝的建立者唐高祖李渊,他的原配妻子是太穆皇后窦氏,窦氏早在李渊起义之前就已经去世了,但是李渊称帝后并没有再立皇后。
所以李世民长时间不立皇后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当然不立皇后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毕竟皇帝的家事也算是国事,很多时候皇帝并不能单纯以己之爱好来做决定。李世民之所以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一直没有再立皇后,其原因大体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个人原因和政治考量。
个人原因自然是和长孙皇后有关系,长孙皇后十三岁就嫁给了李世民,两个人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在人生的很多重要关头一起度过,建立了很深的依赖关系,这样的感情不是后来的妃子能比的。长孙皇后是李世民身边最得力的助手,既是贤妻又是良佐。李世民称帝后,长孙皇后更是全力为李家江山社稷着想,她对李世民的深情是毋庸置疑的,她曾在李世民生病期间随身携带毒药,只要李世民的身体大限将至,她也绝不苟活。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李世民未必会深爱长孙皇后,毕竟一个女人只做到深爱一个男人,是不可能得到男人同样的回应的,除非这个女子能够和他并肩作战,能为他解除后顾之忧,这样才可能长久的被李世民深爱,而长孙皇后做到了这一点。她不仅将李世民照顾的很好,将后宫的一切安排得很妥帖,更是经常劝谏李世民,对功臣多有爱护,总之,这不是一个单纯待在深宫中的女子。但是很不幸的是,长孙皇后却操劳过度,不过才活了三十来年,在636年就去世了。
长孙皇后的去世,对李世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是第二次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第一次就是他的母亲太穆皇后去世,第二个就是他的妻子长孙皇后去世。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非常悲痛,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妻子,还有良佐,从此这天下不可能还有第二个女人能懂得他的一切,他曾经建立层观来时时望着昭陵,还有各种各样被认为是出格的事情,而他做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思念长孙皇后。这样的一个妻子再不会有替代品,说到底,长孙皇后之后,没有哪个女子配得上做他李世民的皇后。
当然这仅仅是一点,还有一点让他不能立后的原因就是他和长孙皇后的几名子女,他不放心让别人来做他们的嫡母,他甚至亲自抚养年纪很小的李明达和李治。如果立了皇后,难保皇后不会为难长孙皇后留下来的子女。
个人原因其实是比较好理解的,但其实还有政治方面的考量。立后是大事,如果处理不好也是会引起内乱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谁来做李世民的皇后,似乎都不是太合适,但似乎又有很多人合适,大家族自然都想争这个皇后的名额,但是无论选中了谁,很可能都是又扶植了一个外戚,与长孙氏同时成为外戚势力,一旦势大,就是尾大不掉,这不是李世民想看到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旦立后,很可能就会成为长孙皇后嫡子们的威胁,长孙皇后的嫡子必然是太子,以及将来的皇帝,这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一旦立了皇后,新皇后很难保证不会有更大的野心,这不是李世民想看到的,也不是长孙氏家族想看到的,因此不立后是最合适的选择。
而且这个皇后对李世民来说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他其实已经不需要立皇后了。原因很简单,他有好几个嫡子,完全不用担心后继无人,大臣们也不会对此有任何意见。而且后宫的事情完全可以选择几个合适的妃子来协理六宫,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完全没有必要自找麻烦非要立一个皇后。
天下已经大定,不再特别需要一位皇后和李世民并肩作战,他需要的仅仅是解语花,而解语花可以是很多人,也可以是某一个人,不管是谁,没有必要非得成为皇后。
飞坦
大唐帝国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虽然他在外人看起来是风光无限的,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苦闷。他作为一个王朝的帝王,高高在上,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他却一直没有再立过其他皇后,难道是他对爱情的忠贞不二或者是另有其他原因呢?
公元613年,长孙皇后在13岁的时候嫁给了16岁的李世民,从此长孙皇后就成为了李世民的贤内助。李家还在为隋朝打拼时,李渊身为太原侯四处征战,李世民是父亲身边的得力助手,也得跟随父亲上战场。在太原李府中,长孙皇后就和婆婆一起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
李渊起兵反隋后,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他们的子女诞生给李世民夫妻两带来了很多欢乐。皇帝李渊对他的孙子很是溺爱,李泰直接被封为卫王。随着李世民的功绩越来越大,他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成为了唐朝初期军事力量的实际领导人。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威望已经盖过了太子李建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的矛盾是越来越尖锐。这个时候的长孙皇后数次周旋于皇帝和太子等人,让李渊不忍心下手对付李世民,这也为秦王的绝地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称帝,长孙皇后自然而然的由秦王妃晋升为皇后。长孙皇后生性温和,多次劝诫李世民不要滥杀大臣,辅佐丈夫做一个旷世明君。不但如此,她还以身作则,不让自己的家族在她的光环下做官,她的哥哥长孙无忌在她的劝说下辞去了位高权重的宰相一职。
36岁就去世的长孙皇后和太宗李世民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两人相辅相成,让李世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治理国家,后宫可以放心的给仁慈的长孙皇后管理。所以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是非常悲痛欲绝的。
李世民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的皇后空窗期就有14年之久,当时并不是他不想再立皇后,而是他也身不由己。长孙皇后身为关陇集团的人,去世后如果李世民再立新皇后,势必会引起关陇集团人士的不满,给李世民的执政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最简单的例子,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一度有立杨氏为后的念头。这个想法被魏征等人知道后,可是吓了一大跳。魏征素有敢直柬而闻名天下,这一次也不例外。他对李世民劝谏说立杨氏为后万万不可。
杨氏原先是齐王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她纳入后宫中,并且在后来因为杨氏美貌,对她也有宠爱有加,但因为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一直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分。
李世民在想新立皇后失败后就心灰意冷,从此再也没有提到立后之事。让人感到唏嘘不已的是,身为帝王的李世民竟然在立皇后的这件事情上,都不能自己说了算还真是非常的尴尬。
为了太子日后登基牺牲自己李世民非常宠爱他和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作为大唐帝国的第三任接班人选,李世民在后来再立皇后的事情上,也会有考虑到。如果新立皇后从中作梗,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承皇位,那么就会给大唐王朝带来不可控的风险,搞不好就此国家四分五裂。
但很遗憾的是,被李世民寄予厚望的太子李承乾,并没有让父亲脸上有光。他竟然学起了李世民想要来第二次玄武门之变,提前夺取李唐王朝的皇位继承权。这次的打击对李世民来说是巨大的,这也为李世民没多久了驾崩打下了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