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笔杆子写材料不再难之三步构思法(二)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汇总给大家分享了构思文章材料的第一步:基调,相信大家对三步构思文章结构的方法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下面我们接着来看看文章构思的第二步:内容。
说到内容,你先回想一下,在求学阶段的时候,你写的文章主要是给谁看?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上学期间写的文章主要是给老师看了,他读你的文章是拿着工资读的,顶多你的某一篇文章写得好,老师拿出来做范文读给大家听一下,才会多一个人了解你的文章。
但是在单位里写文章,可就完全变了,除了你之外,你文章的读者和内容的受众首先是你的领导,其次还可能是单位的其他同事、下属单位、大领导、会议参会者。
在职场上能够接触到你所写内容的人,他们事没有义务读完你的文章,他们也可以随时终止阅读。那么,如何通过文章内容把这些人所吸引呢?
用户思维,你没有看错,就是用户思维,这个互联网行业和销售行业经常用的词汇,非常贴切的概括了笔杆子写材料的内容关键点。
用户思维即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重新看待你所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这就需要你有敏感的触觉,随时换位思考的能力,及时感知他人情绪变化的敏感性。
光站在文章材料受众的角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文章内容给人家提供了什么必须的信息,人家为什么需要将你的内容继续读下去?
因此,在文章的结构上,要做到要话先说,文章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应该有其存在的价值。请注意,这里所说的价值指的是对阅读者有价值,而非对你写材料有价值。
你写第一句话的时候,就是为了让受众看第二句话,写第二句话的时候,就是为了让读者看第三句话,如此,读者才有兴趣读下去。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要写一个物品的介绍,你会从什么角度下手呢?
如果你一上来就写这个物品的特点,与其他物品比好在哪里哪里。你觉得读者会有很大的兴趣看下去么?
但是,如果你换过来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首先要考虑的便是人家为什么要读你写的说明?
因此,你需要将其正在面临的问题列举出来几个,让人家感受到或者唤起对这一问题的强烈感受,再告诉他什么物品可以决绝,最后再介绍该物品的特点。
按照这个逻辑,笔杆子写材料怎样写呢?
第一部分,写愿景,也就是文章要指引受众去哪里,要解决什么问题,这部分一般是高度提炼出来的话语。
再往下才是解决方案,对这个问题提出的看法,辅之以案例佐证前面提出来的观点。读材料的人觉得你这个分析有道理,那好,再看看你最后给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你看,写材料就像一场辩论,你要层层递进,不断去说服你材料的受众,从愿意看到接受你的观点,最后再到认同你,这个过程全部是用文字传递出去你的逻辑。
写文章材料就像说话一样,要有逻辑层次,环环相扣,前一部分所述的内容要精彩,要为下一部分铺垫,让人家有兴趣走到下一步,愿意去主动探寻下一部分的内容。
构思文章的第三步:结构
在构思文章材料的时候,你需要运用“A-B-C”法则,A指的是你整篇文章最核心的观点,或者你整个文章想要实现的终极目的;B指的是在A的基础上的一个提问,即为什么是A?最后的C指的是回答B的证据。我画了一个简单的图来帮助你理解这个法则,如下图所示:
再举个实际的例子来看看“A-B-C”法则如何构思吧。
比如:要写一个单位活动的新闻报道稿,可能在活动中你也采集了不少的活动素材,大家的发言、感受或者活动现场的照片、视频。当你要准备些这个活动报道稿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的是报道稿的核心目的。
我们暂且把这次活动的目的假设为提高笔杆子材料写作技能,这时候你便有了“A-B-C”法则中的A,那么这时候你需要进行的下一步思考便是我们为什么要提高笔杆子的写作技能?
有了这个提问,你就有了B环节,就会自己开始在脑海中搜集关于大家面临的写材料困难,自己经验不足,你也知道了这时候该去找谁搜集C部分的内容。
我们再换到读你所写新闻稿的角度来推演一下,当某个笔杆子看到塔尖上你说的提高笔杆子的写材料能力,他脑海中泛起的想法便是为什么要提高写材料的能力,这个第一反应便会促使他自己去搜索曾经写材料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
这时候你伴随着他的思考,给出笔杆子常见的困难,就会和他所想内容由一定的重合度,比如构思难,找材料难。
这时候读者感受到你所说和他的困难比较契合,便会好奇的想知道,那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到了这一步,也就是你展示实力的时候了,在逻辑上给出证明,让人家首先在逻辑上认同了你的观点。
光有逻辑上的证明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时候人家会继续思考下一个问题:光说不练假把式,你这个理论或者逻辑是如何真实解决问题的呢?
这时候你再辅之以案例、事物、各种材料来证明,最好是做出切合其生活或工作的内容来举例、示范。
这个顺序便是让读者从塔尖走到基座,让其顺利的理解你所要表述的内容,自主完成了证明过程,从而最终认同了你期初所提出的那个观点,进而达到了你材料所要实现的目的。
塔尖就像一个星空中最耀眼的那颗星,一开始便抢占了文章受众的阅读记忆,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他会带着各种情绪和疑惑,你只需要在文中有意无意地将下面的部分与塔尖上做链接,这个被说服他的过程就在她的脑海中自然而然的开始证明了。
如果你在文章中不是这么做的,很有可能会跑偏文章的主旨,可能会表达含糊,逻辑混乱,结构不稳。你也知道的,修改一篇粗糙的材料远比你从头写一篇材料所花费的精力大得多。
删!删!删!
写完之后的主要工作便是删减!
不断压缩自己写的文字,相信我,这是每个笔杆子写出好材料必须要面对的过程。
文中多余的句子,冗余的词汇,都应该从文中剔除。
辛苦写出来的内容为什么要删?
你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便能够想明白为什么要删减了。
因为文章最终要的是简洁明了,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意思,是我们文字工作者所最求的语言审美境界。
写好之后,删减,删减,再删减,只到不能再删一个字。
最后的话
我们上一篇主要给大家分享了文章构思三步法中的第一步基调,用正确的基调传递文章的真正价值。
在这一片中给大家分享了第二步内容和第三步结构,使用“用户思维”,学会在写文章之前就换位思考,而且要在文章中做到重要的观点和目的先说。
在第三步结构部分,给大家分享的是“A-B-C”法则构建文章结构,以及一定要挤出文章当中的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