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怪异
第一篇长篇章回小说
chujuyanxi
长篇小说的一种,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
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话说”和“看官”字样。当你在读明清时代的书籍时,看到类似的字样,就知道它是章回小说了。
原贴:什么是章回小说?
金熙媛
宋元以后,职业说书者普遍受到市井民众的欢迎。其中的讲史之流,因叙说整个朝代兴废争战的故事,无法一次讲究,必须画定段落,按日分讲。现存的新编五代史平话、元至治新刊五种平话,虽未必是当日说话人的底本,但多少保留著当时分段敷演的形式。此种风气影响所及,明清以下的文人创作长篇小说,往往采用了分卷、分则、分回叙事的形式。这些小说,民国初年以后,逐渐定名为章回小说。章回小说虽然专供案头阅读之用,但作者往往爱以说话人的口头语穿插其间。在结构上,必将每回故事的重心,浓缩成单句或相对的两联,冠於篇首,然后以一首诗或一首词做起头。到篇末,再用一首诗或两句骈语,并以「毕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做结。明代的章回小说,不外讲史、神魔、人情三大类,而以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传、金瓶梅,最为脍炙人口。清代创作风气更盛,除了原有的内容,更加入了讽刺、武侠、谴责、狭邪诸项,儒林外史、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品花宝鉴等书,可做代表。关於名称的问题,若从长篇小说体制的演进上加以考察,明清作者多用卷、回,而无分章的情形。(王国良)
原贴:长篇章回小说三大类
花无边
章回小说格式介绍
1.为中国长篇小说的一种传统形式。
2.源於宋代平话,确立於元末,以长篇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为成熟标志。
3.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馀回。每回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标目,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如三国演义第一回正文前标有「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每回末有「……如何,且看下文分解」,如三国演义第一回本「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4.一回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段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5.这类小说段落整齐,叙事清楚,符合民众的欣赏习惯,便於读者间歇阅读,故其形式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所普遍采用。
郑飞_大飞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历史演义”,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历史上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三国演义》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简称,描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兴起与灭亡的历史过程。《三国演义》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有一个漫长的成书过程。三国结束后不久,就有了陈寿的《三国志》,刘宋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松之引用魏晋人的著作达二百一十余种,资料详实,极大地充实了《三国志》的内容。与此同时,关于三国的各种传说、故事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到元代时,便形成了一部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关于三国故事的第一部小说定本。罗贯中正是综合《三国志》、民间传说和全相三国志平话等最终写成了《三国演义》。可见《三国演义》是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由作家加工整理完成的。即所谓“世代累积型”小说。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生平资料,目前知之甚少。明代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记载说:“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据此可见他籍贯太原,大约生活在1310至1385年之间。相传他颇有政治抱负,而且是施耐庵的“门人”。其材料如果可靠,他的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是有一定影响的。他写的作品很多,除《三国演义》外,今传世的还有长篇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一说《水浒传》是他和施耐庵合写而成。《三国演义》的版本较多,其中明代的嘉靖本,是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三国演义》版本。书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共二十四卷、二百四十节。每节有七言回目一句。而《三国演义》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一百二十回修改本。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英雄传奇,但它的思想内容十分复杂,融合了传统、官方、民间与作者个人的各种思想。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几种思想倾向:第一,极力突出拥刘反曹倾向。在《三国演义》中,以刘关张及诸葛亮为代表的蜀汉方面,是正义的代表。而曹魏集团则代表了邪恶。这种倾向并不是罗贯中首创,而是早已存在于民间,罗贯中只不过是继承了民间的观念。这样的倾向对于吸引读者的感情投入是必需的。这种倾向固然沿袭了传统的道德标准,但另一方面,拥刘也表现了对仁政和明君的向往,反曹则是对暴君和暴政的痛恨。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出发,糅合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来表现对昏君贼臣及黑暗统治的痛恨,对圣君贤相和清平社会的渴望。所以,生活于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奉蜀为正统,不仅因为对否定蒙元正统地位,在“人心思汉”的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反映了人民的政治道德理想。因此,不能简单地视之为封建观念而加以否定。第二,强调建立在“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基础上的“义”。所谓“义”,本来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在《三国演义》中,简单地说就是友谊。《三国演义》中“义”的观念特别突出,“桃园三结义”、“义释曹操”等成了“义”的经典表现。“义”,其实是一种民间观念,作者是用民间的想象来描写三国时期的某些人物,并将这种观念作为一种道德品质集中地表现在刘备、关羽、张飞身上。“义”,使他们变君臣为兄弟,平等相待;“义”,令他们相互救困扶危、同心协力;“义”,让他们舍己救人、知恩图报。特别是关羽成了“义”的化身,虽然关羽身上的“义”被绝对化,而产生了重私情忘大义的弱点,但总的来说,并不损害他忠肝义胆、光明磊落的形象塑造。这在高层政治斗争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它虽然未必符合事实,但切合民间心理。第三,十分崇尚智慧。就写人而言,小说中,诸葛亮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传奇人物,他懂政治、精军事、通外交,是典型的智慧的象征,另外,周瑜、司马懿等人身上也突出地表现了这种观念。作者突出这些智者,使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智力的竞赛与角逐,因而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吸引力。就叙事而言,《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被人们称为全景性军事文学。其中不仅写出了两军相斗勇者胜,而且,还写出了两勇相斗智者胜。突出智斗,是这一作品的特色。作品写战役,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交关系交织在一起,重点表现统帅人员的运筹帷幄、分析决策,给予读者许多启示。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史料处理原则,使小说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三国演义》大体按照历史真实来写,但又虚构了大量细节和一些情节,使小说虚实结合。实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虚使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端。比如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仁厚、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等,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所以《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达400人,给人印象深刻的也不下数十。毫无疑问,这是《三国演义》最突出的成就。
第三,叙事结构上,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结构无数的故事,虽事件复杂,却不琐碎支离,有曲折变化,然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基本完美的艺术整体。
第四,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三国演义》的语言与《水浒传》等小说是不同的,它是文言,但又夹杂着白话;是白话,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可谓雅而不涩,俗而不俚。这种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使它既能发挥白话之长,又能避免纯粹的文言之短。
《三国演义》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广泛流传。
Alary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
“章回”的“回”的意思是“次”。宋元说话人演说长篇故事,非一天一场所能了结,每场讲演一段,为了吸引观众,讲到紧要关头,就宣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下回,也就是下一次。因为每场讲演的时间大致相同,所以每回故事的长短也大致相等。所以,宋元时期的说话人据以讲唱的底本,也就是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由于故事内容复杂,篇幅较大,为了讲述的便利,就有了分卷分目的必要。如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乐毅图齐,分为上、中、下三卷,各卷又依故事内容,分立若干小题目。这就是最早的小说分回形式。
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文人作家根据话本加工、再创作的长篇小说,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各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作若干则,每则各有题目,如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分为24卷,240则,每则的篇幅大致相等,各用整齐的七言单句作标题。这时小说的回目虽没有正式创立,但章回小说的体制已大体形成。
到明代中叶,小说的回目正式创立,标明“李贽评吴观明刻本”的《三国演义》,改240则为120回,它的时代虽难断定,但明万历十七年天都外臣序刻本《水浒传》,已取消了卷数,直接标目为“回”,又加上了对偶的双句回目。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词话》等,都分回标目,只是有的回目用单语,有的回目上下句往往对仗不工。明末清初,回目采用工整的偶句,逐渐成为固定的形式。自此以后直至近代,中国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形式。这种形式并常为文人创作和加工的短篇话本所采用。
原贴:什么是章回小说?
琴子
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扩展资料: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参考资料来源:
原贴: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ywy
在此推荐的十部古典小说,除了聊斋志异是继承魏晋南北朝志怪与唐代传奇的短篇文言小说外,其余都是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其中只有三国演义用浅近文言写成,其余都用语体。
小说是现实人生的反映,写实的小说不必说,就是运用想像写成的小说,想像的基础仍是现实人生,仍然有现实人生的影子。所以读小说,无论是为了欣赏小说艺术为了研究当时社会,以补史料之不足,为了明了人情世故,作为处世的参考,或者仅仅为了娱乐消遣,都能有所收获。
但小说由於作者写作的动机、取材、技巧的不同,各书自有其特色。读者能掌握到各书的特色,将比泛泛读去更有收获。下文试就这十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镜花缘、七侠五义、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分别写上了几句阅读时应注意的重点,供读者们参考。
三国演义
演义小说是正史的通俗化,三国演义就是正史三国志的通俗化。宋代盛行说书,已有讲史家专门讲说三国历史故事。到了元代有三国志的通俗化。宋代盛行书书,已有讲史家专门讲说三国历史故事。到了元代,有三国志平话三卷传世,明初罗贯中写成了三国志演义二十四卷。清代毛宗岗据罗本加以补充修订,写成了一百二十四回本。现在流行的三国演义,就是毛宗岗的本子。
演义小说除了向一般民众传播历史知识外,往往含有劝善惩恶的寓意,可以说,这类书是很有社教功能的。三国演义由於写作成功,流传既久且广,更把此一功能发挥到极致。
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是相当用心的,许多重要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鲜明。如果拿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一一到正史去核对,可以发现有些人或多或少被美化了,而有些人被丑化了,美化的多半是蜀汉的人,丑化的多半是曹魏和东吴的人。可见作者是站在蜀汉一边的,也就是以蜀汉为正统。演义小说往往是七分实三分虚,这三分虚就是作者可以运用发挥的空间。
水浒传
施耐庵的水浒传,旧有一百回、一百十五回、一百二十回等多种版本。清初金圣叹觉的前七十一回文字极好,以后则软弱无力,於是腰斩水浒,在腰斩处增入「梁山泊英雄惊噩梦」一段结束全书,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於是成了七十回本,就是现今流行的水浒传。
水浒传的成就,主要有二:一、运用白化文的成功。文句之沈鍊生动,足可代表明代白话文学最高艺术成就。二、刻画人物成功。书中使用不少以前小说中未曾使用过的人物刻画技巧,使许多重要人物栩栩如生。这是读水浒传时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但也因为本书人物太多,无法一一多用笔墨,间接也影响了结构严密性的不足。
西游记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神话的代表作。一般人怀著好奇与娱乐的心态读西游记,从其中得到神游神话世界的满足。如果能进一步注意到书中九九八十一难的安排,每一难如何发生,如何化解,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技巧上所花的苦心。如果再进一步发现作者是为何在字里行间隐含讽刺时事,揶揄世态的旨意,那就明白即使是写神话小说,也忘不了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对现实的黑暗面不能视若无睹。这样的话,读西游记的收获不仅仅满足好奇与娱乐了。
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全书四百多篇,包括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的六朝志怪一类作品,与篇较长情节曲折的唐人传奇一类作品,而大多数作品都寄寓有作者对所叙事物的观点,有时透过故事来呈现,有时藉文末「异史氏曰」一段文字直接点明。例如作者功名失意,对科举考试有许多痛苦的经验,所以书中有不少写考生写泪悲愤的篇章。又如作者痛心人性险恶,世风浇薄,所以书中所叙妖精鬼怪,有的知书识体,有贤淑多情,个个有恩必报。读聊斋志异固然可以陶醉在妖精鬼怪故事的趣味中,更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寓言所在。
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以讽刺为主旨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中虽然也有讽刺的笔墨,但并非全书主旨,所以不能称为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讽刺的对象是世俗陋儒,他们迂腐、愚昧、虚假、贪吝、讽刺的手法多样化,但大致相当委婉含蓄。他根本的对科举制度,比蒲松龄只是批评科举考试不公平更进一步。他没有士庶的阶级观念,甚至主张一夫一妻。凡此种种,都是读儒林外史应该注意的。
红楼梦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中最受后世学者重视的一部长篇巨著。海内外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很多,因此有「红学」之称。
读红楼梦,不可只注重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同时要注意一个显贵家庭如何日趋衰败没落。作者写前者用浪漫笔调,写后者用写实手法,全书就在这二条主线交错进行的架构下写成。又本书使用对话多於叙述文字,刻划人物、交代情节,常在对话中进行,可说是水浒传之后的最佳口语文学,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镜花缘
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打发穷愁岁月的遣兴之作。作者精於音韵之学,又兼通占卜、象纬、博奕、琴瑟等杂学才艺,在书中一一卖弄,影响到本书内容驳杂,结构松散。但写唐敖游海外诸国部分,经由描述各国风土人情,寄寓作者的理想感慨,写来相当成功。这许多海外国度什九来自海经,但在山海经中只是神话,到镜花缘中却成了作者寄托理想发抒感慨的技巧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是结合公案小说为一体的作品。单由清官来对付恶势力,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单由侠义安良除暴,又不是维持社会秩序正常途径。於是有了二者合而为一的小说,七侠五义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这类小说写作的重点无不放在清官与侠义的正义一方和邪恶势力的斗智斗力上,过程曲折动人,结果大快人心。以这样的认知来读七侠五义,包君满意。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名为游记,可以想见此书不可能有严密的整体结构。阅读此书应注意的,在内容方面是一个知识份子面对清末种种时弊的感慨与见解。当他写下「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这类话,可见他的观察力不是泛泛的。在文字方面,许多游记文字清新优美,读来令人陶醉。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谴责小说与讽刺小说性质相近,只是用语不像讽刺小说那样委婉含蓄,而是强烈指责,不留余地。官场现形记对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充分暴露,有时甚至渲染过度。在小说艺术上,谴责小说似略逊讽刺小说一筹;但在诉求效果上,谴责小说可能比讽刺小说更能大快人心。读者如果把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作一比较,相信能有所体会。
原贴:明清章回小说,
提子麻花
灯火阑珊
原贴: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leiahdean
原贴: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假寐】.
原贴:长篇章回小说三大类
小荷
小说是现实人生的反映,写实的小说不必说,就是运用想像写成的小说,想像的基础仍是现实人生,仍然有现实人生的影子。所以读小说,无论是为了欣赏小说艺术为了研究当时社会,以补史料之不足,为了明了人情世故,作为处世的参考,或者仅仅为了娱乐消遣,都能有所收获。
但小说由於作者写作的动机、取材、技巧的不同,各书自有其特色。读者能掌握到各书的特色,将比泛泛读去更有收获。下文试就这十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镜花缘、七侠五义、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分别写上了几句阅读时应注意的重点,供读者们参考。
三国演义
演义小说是正史的通俗化,三国演义就是正史三国志的通俗化。宋代盛行说书,已有讲史家专门讲说三国历史故事。到了元代有三国志的通俗化。宋代盛行书书,已有讲史家专门讲说三国历史故事。到了元代,有三国志平话三卷传世,明初罗贯中写成了三国志演义二十四卷。清代毛宗岗据罗本加以补充修订,写成了一百二十四回本。现在流行的三国演义,就是毛宗岗的本子。
演义小说除了向一般民众传播历史知识外,往往含有劝善惩恶的寓意,可以说,这类书是很有社教功能的。三国演义由於写作成功,流传既久且广,更把此一功能发挥到极致。
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是相当用心的,许多重要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鲜明。如果拿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一一到正史去核对,可以发现有些人或多或少被美化了,而有些人被丑化了,美化的多半是蜀汉的人,丑化的多半是曹魏和东吴的人。可见作者是站在蜀汉一边的,也就是以蜀汉为正统。演义小说往往是七分实三分虚,这三分虚就是作者可以运用发挥的空间。
水浒传
施耐庵的水浒传,旧有一百回、一百十五回、一百二十回等多种版本。清初金圣叹觉的前七十一回文字极好,以后则软弱无力,於是腰斩水浒,在腰斩处增入「梁山泊英雄惊噩梦」一段结束全书,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於是成了七十回本,就是现今流行的水浒传。
水浒传的成就,主要有二:一、运用白化文的成功。文句之沈鍊生动,足可代表明代白话文学最高艺术成就。二、刻画人物成功。书中使用不少以前小说中未曾使用过的人物刻画技巧,使许多重要人物栩栩如生。这是读水浒传时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但也因为本书人物太多,无法一一多用笔墨,间接也影响了结构严密性的不足。
西游记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神话的代表作。一般人怀著好奇与娱乐的心态读西游记,从其中得到神游神话世界的满足。如果能进一步注意到书中九九八十一难的安排,每一难如何发生,如何化解,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技巧上所花的苦心。如果再进一步发现作者是为何在字里行间隐含讽刺时事,揶揄世态的旨意,那就明白即使是写神话小说,也忘不了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对现实的黑暗面不能视若无睹。这样的话,读西游记的收获不仅仅满足好奇与娱乐了。
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全书四百多篇,包括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的六朝志怪一类作品,与篇较长情节曲折的唐人传奇一类作品,而大多数作品都寄寓有作者对所叙事物的观点,有时透过故事来呈现,有时藉文末「异史氏曰」一段文字直接点明。例如作者功名失意,对科举考试有许多痛苦的经验,所以书中有不少写考生写泪悲愤的篇章。又如作者痛心人性险恶,世风浇薄,所以书中所叙妖精鬼怪,有的知书识体,有贤淑多情,个个有恩必报。读聊斋志异固然可以陶醉在妖精鬼怪故事的趣味中,更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寓言所在。
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以讽刺为主旨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中虽然也有讽刺的笔墨,但并非全书主旨,所以不能称为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讽刺的对象是世俗陋儒,他们迂腐、愚昧、虚假、贪吝、讽刺的手法多样化,但大致相当委婉含蓄。他根本的对科举制度,比蒲松龄只是批评科举考试不公平更进一步。他没有士庶的阶级观念,甚至主张一夫一妻。凡此种种,都是读儒林外史应该注意的。
红楼梦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中最受后世学者重视的一部长篇巨著。海内外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很多,因此有「红学」之称。
读红楼梦,不可只注重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同时要注意一个显贵家庭如何日趋衰败没落。作者写前者用浪漫笔调,写后者用写实手法,全书就在这二条主线交错进行的架构下写成。又本书使用对话多於叙述文字,刻划人物、交代情节,常在对话中进行,可说是水浒传之后的最佳口语文学,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镜花缘
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打发穷愁岁月的遣兴之作。作者精於音韵之学,又兼通占卜、象纬、博奕、琴瑟等杂学才艺,在书中一一卖弄,影响到本书内容驳杂,结构松散。但写唐敖游海外诸国部分,经由描述各国风土人情,寄寓作者的理想感慨,写来相当成功。这许多海外国度什九来自海经,但在山海经中只是神话,到镜花缘中却成了作者寄托理想发抒感慨的技巧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是结合公案小说为一体的作品。单由清官来对付恶势力,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单由侠义安良除暴,又不是维持社会秩序正常途径。於是有了二者合而为一的小说,七侠五义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这类小说写作的重点无不放在清官与侠义的正义一方和邪恶势力的斗智斗力上,过程曲折动人,结果大快人心。以这样的认知来读七侠五义,包君满意。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名为游记,可以想见此书不可能有严密的整体结构。阅读此书应注意的,在内容方面是一个知识份子面对清末种种时弊的感慨与见解。当他写下「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这类话,可见他的观察力不是泛泛的。在文字方面,许多游记文字清新优美,读来令人陶醉。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谴责小说与讽刺小说性质相近,只是用语不像讽刺小说那样委婉含蓄,而是强烈指责,不留余地。官场现形记对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充分暴露,有时甚至渲染过度。在小说艺术上,谴责小说似略逊讽刺小说一筹;但在诉求效果上,谴责小说可能比讽刺小说更能大快人心。读者如果把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作一比较,相信能有所体会。
原贴:明清章回小说,
陈bebe777
幸福独家赞助
章回小说到明代中叶,小说的回目正式创立,标明“李贽评吴观明刻本”的《三国演义》,改240回为120回,它的时代虽难断定,但明万历十七年天都外臣序刻本《水浒传》,已取消了卷数,直接标目为“回”,又加上了对偶的双句回目。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词话》等,都分回标目,只是有的回目用单语,有的回目上下句往往对仗不工。明末清初,回目采用工整的偶句,逐渐成为固定的形式。自此以后直至近代,中国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形式。这种形式并常为文人创作和加工的短篇话本所采用。
经过宋元两代的长期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话和讲史艺人补充内容,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它们比起讲史有很大发展,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核心虽然是历史的,但更多的内容是后人所创造,篇幅比讲史更长了,主要是供读者阅览的,而且明确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为若干节,每节前面有一单句目录,如“刘玄德斩寇立功”。到了明中叶,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这些章回小说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更为细腻,内容和“讲史”已没有一定的联系,只是体裁上保持着“讲史”的痕迹。这时章回小说已不分节,而明确地分成多少回,回目也由单句发展成为参差不齐的双句,最后成为工整的对句。如明嘉庆后出现的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它们把嘉庆本《三国演义》的两节合并成一回,两节的节目作为回目的两句。起初两句不是对偶的,到了毛宗岗修改《三国志演义》时,为了“务取精工,以快阅者之目”,就把“以参差不对,错乱无章”的回目改为对偶整齐的二句。
原贴:什么是章回小说?
莉香和丸子
宋元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篇幅较大,为讲述方便,实行分卷分目,每节标明题目、顺序,这是小说最早的分回形式。经长期演变完善,至明末,章回小说的体例正式形成。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用工整的偶句(也有用单句的)作回目,概括这一段落的基本内容。《三国演义》便是典型的章回小说。明清至近代,中国的中长篇小说普遍采用章回体的形式。现当代的一些通俗小说也仍在沿用此种形式。
原贴:名词解释:章回小说
微笑豆豆6891
章回小说是长篇小说的一种,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时间:经过宋元两代的长期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水浒传》等。
到了明中叶,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这些章回小说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更为细腻,内容和“讲史”已没有一定的联系,只是体裁上保持着“讲史”的痕迹。
章回小说是
长篇小说的一种,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史兴亡和战争故事,如金相平话五种、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Arashi LAN
元朝时逐渐兴起;
它是长篇小说的一种,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主要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waterycat
章回小说
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具,是其主要特点。宋元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篇幅较大,为讲述方便,实行分卷分目,每节标明题目、顺序,这是小说最早的分回形式。经长期演变完善,至明末,章回小说的体例正式形成。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用工整的偶句(也有用单句的)作回目,概括这一段落的基本内容。《三国演义》便是典型的章回小说。明清至近代,中国的中长篇小说普遍采用章回体的形式。现当代的一些通俗小说也仍在沿用此种形式。
长、中、短篇小说是以篇幅的区分的,但是文学理论界却从来没有严格而统一的标准。以字数来说,长篇小说一般在几十万字以上,多的达几百万字。章回小说是长篇小说的一种。
金格木蓝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 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史兴亡和战争故事,如金相平话五种、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 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看官”“且听下回分解”等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原贴:章回小说的简介
森林公主
章回小说是 章回小说
长篇小说的一种,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史兴亡和战争故事,如金相平话五种、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吴小璇_tt
mayluluwaiting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棉花糖小白
muwenjie_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is the first voluminous chapter fiction in ancien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