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1年开始,祝好事接2连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颜6色,7彩缤纷,偶尔8点小财,烦恼抛到9霄云外!请接受我10心10意的祝福。祝新春快乐!
100万小说
宁宁在路上
把握主题思想,通过怎样一种形式去表现,具体到每个事例。再去思考怎样来丰富,写作时就应以其为中心,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流水账。具体怎样写,就看个人水平了。
ericyang8888
银元,最著名,也是流传最广的,自然是老百姓俗称的”袁大头“了,它是我国民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一种货币。因为银元由贵金属制造,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成为了各个割据政权以及平民百姓所公认的”硬通货“。当时,绝大多数的旧军阀包括国民党的军队,分发给士兵的薪水军饷都是以银元的形式分发。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民国时期各个军事派别需要扩充武器装备的时候,对外交易使用的也是银元,所以说,当时一个政权能够养活多少军队,是和自己拥有多少银元成正比。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假如民国时期拥有100万银元,能够养多少军队?
想要回答100万银元能养多少军队的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当时一个银元的购买力到底有多大。
以建国之前30年这段时间为例,当时粮食作为一种紧俏物资,一块银元能够买到十六斤大米,当时的一斤大米等于现在的十六两。折合我们目前的粮食价格,相当于是两百元人民币左右。
目前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和过去不是一个概念,当时公职人员的收入普遍较低,能够一天挣到一个银元的已经属于中级官员或者是高级教育家,当时很多名校的校长月薪只有三十到四十块银元。
而普通的基层工作者,往往只有二到五个银元的收入。在著名的电视剧《大染坊》中,男一号陈寿亭去上海和林氏企业洽谈业务的时候,林氏企业的财务人员谈到自己的薪资的时候,表示自己一个月仅有两元的收入,和当时留存的一些史料基本能够吻合。
所以说,按照工薪阶层的薪资乘以2的标准来看,100万银元似乎能够养活二十万人一个月的开销。
但是,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尽管当时的很多地方军事集团给予士兵的薪水基本处于5块大洋到10块大洋的水平,但是士兵和普通的工薪阶层不一样。
士兵在训练和战争中,都需要用到武器装备,甚至还有弹药消耗,想要养活一支军队,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手中的大洋能够给士兵们发多长时间的军饷,更重要的是,军队的管理者或者统帅需要给这些士兵配发武器弹药,被服以及伙食,甚至有的军队还有装载辎重和人员的车辆。
这无疑是一笔很容易忽略并且数量庞大的开销。关于民国时期100万银元这样一个级别的巨款,能够养活多少士兵的问题,史书上有资料可以参考。
根据当时北洋政府留下的统计资料显示,当时全国范围内在册服役的士兵共有95万余人,而1912年当年的军费支出为一亿零四百万多银元,这两个数字相除之后,平均一个士兵要10块左右的银元。
虽然以上北洋政权官方的数据存在一定的水分,但是也能大概推算出,100万银元在用于养兵的事情上究竟能养活多少人。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100万银元能够满足10万大军一个月的工资,假如说算上武器装备的话,基本只能满足1万名士兵的需要。这样的结果难免令很多人失望。
无论是从影视作品还是史料的记载中,100万银元都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几辈子都不可能触及到的高度,甚至按照很多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很多所谓富商大贾都不可能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
放到个人身上100万银元绝对是能让当时的任何人过上任何一种想要的生活,但是放到军队和战争中,如此大笔的财富仅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很多拥兵十万甚至数十万的军阀,一个月就要消耗数以百万计银元。
而这些银元都是从当时的基层农民百姓以及手工业者和民族企业的身上搜刮而来,这就很容易理解,当时为了什么很多地方割据政权,会冒着极大的风险强行从辖区的老百姓中征收苛捐杂税,甚至于不惜酿成民变,导致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养兵费用成为了各个割据政权的沉重负担,连年战乱又进一步刺激了各个地方武装招兵买马的需求。就这样整个社会都走上了一种歧路。
在旧社会的中国,正因为一切都处于无序的状态,衡量事务的标准也自然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前文我们提到了正常情况下,供养一支军队需要花费的资金,而当时在军阀混战的背景下,能够按时按量发放军饷的军队简直是凤毛麟角。
更多的时候,一支军阀领导下的军队,只需要给予士兵一定的口粮以及冬装基本就能维持一支军队的基本运转。并且大多数士兵也都不是自愿为了保家卫国而参军打仗。
相反,都是通过”抓壮丁“的方式,从百姓家中强制征召甚至是掳掠而来的青壮年,这些人自然不可能军阀给他们发的饷银,能够吃上一口饱饭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想要供养一支这样的军队,主要的成本就是武器和粮食。按照当时的说法,有多少粮食和武器,就有多少兵。在这样的标准下,只需要计算武器和粮食的费用就能够推算出100万银元最大可能供养军队的数量。
据当时北洋政权史料记载了一段从国外购买武器的介绍,七密里六三自来得毛瑟手枪二百杆, 连有木匣手把, 每杆连子弹五百粒, 价计京公砝足银五十八元。 共计京公砝足银一万一千六百元。 在天津码头交货。 关税在外。
这段话可以得知一把毛瑟枪是50块银元,而一个士兵一个月的伙食费按照两元来计算,供养一支战斗力和士气都存在很大疑问的旧军阀部队,100万银元可以够买两万支步枪,或者是能供应50万人一个月的粮食。
取最大公约数,就是能够组建并且养活一支一万九千人到两万人的部队,并且保证这些人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会分崩离析。看到这里,很多梦想手持100万银元穿越到民国建功立业的同学们,可以收一收这份心思了!
njXyp
好多人算帐都只算怎么花钱了,什么枪炮多少饯,晌银多少钱。如果是只花钱不挣钱,谁还当军阀,谁还养军队?军队早就解甲归田了。军队有它来钱的渠道,才能发展壮大起来。
小驴刚会跑
别相信电视剧里的场景,那是因编剧与导演对历史的无知胡编乱造杜撰出来的!
老朽也不知一块光洋在当年的币值是多少?
但我曾听娘舅说过这样一句他当年的一件事:“在福州台江嘉宾楼宴请朋友吃饭,开一桌海参鱼翅席,花了半块光洋”。
左耳东冬
说说几个本人比较关注的吧,排名不分先后啊。
1.周一仙。毫无疑问,周一仙是诛仙中最传奇的人物,远远超过了小李飞刀中的天机老人。他见识通神,天地几无他不晓之事,世间几无他不识之人。他是青云子还是青叶?他是深藏不露还是眼高手低?萧鼎没有给出一个答案。
2.焚香谷。筹划了百年的大计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与兽神“与虎谋皮”?焚香玉册是何等奇书?云易岚何以得知诛仙剑断裂一事?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毫不怀疑狼子野心的焚香谷肯定会与青云有一场大战,结果云易岚除了向人们展示了一下焚香玉册其实就是化妆品之外便再无作为,甚至于在上官策追击黑木被小白阻止之后书中便再没有提起过焚香谷。
3.小白。知道巫族的秘密又如何?学会了招魂术又如何?还不是一样得走人?还想跟小凡有些瓜葛?没门,萧鼎已经不想再让你来掺和了。
4.小环。难怪鬼道会失传,因为学了根本就派不上用场。你不是对小凡一往情深吗?那为何一声不吭就浪迹天涯了?本以为至少你会像郭襄一样,留下些回忆。
5.林惊羽。天资直追传奇人物青叶的小林子真的只能扫扫林子了。还以为下半部分会是兄弟相煎殊死相搏的荡气回肠,结果跟万剑一学了十年的你,除了在沼泽踩死了几只蚂蚁之外便去植树护林了。
6.鬼先生。神神秘秘的一个人,虽然在剧情影响不大,却在诛仙里留下了一句最令人费解的话:找小环,去青云后山,救一个人。我靠,让您临死都不忘的人到底是谁?更可恨的是,小凡完全不以您“死者为大”,压根就不理会你的遗言,不但没有去找小环,而且一剑就把结局给劈出来了。
7.天帝冥石及小灰。连兽神大人都念念不忘的小石头到底有啥用?小灰吃了它又有了哪些变化?不世出的灵物--三眼凶猴除了偶露峥容之外仍是只灰毛猴子,唉。
chinazippoman
如果我有一百万银元在民国我不会去养过多的部队,我只会养一个营的人,三个步兵连,一个火力连,步枪30大洋一把,捷克式轻机枪差不多400,MP18花机关150左右,掷弹筒也就100大洋左右,民24也就不到1500,60迫也就1500左右,82迫2500左右,37战防炮5000左右,我会装备三个步兵连其中一个连150人左右,一个班十个人,一个排三个班加一个火力班,一个班一挺捷克式,两把花机关,七把步枪,共计910大洋装备就够了,火力排装备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和两具掷弹筒,外加四把步枪,一把花机关,火力排算下来1300足够了,算下来一个排4100大洋装备足够了,一个连三个步兵排一个火力排,三个步兵排加起来120人左右,火力排三十人,装备两挺民24,三门60迫,二十把步枪,两把花机关,8500足够了,算下来一个连21000个大洋足够了,营火力连装备四门82迫,四挺民24,两门37战防炮,步枪80把,花机关10把,火力连30000大洋足够了,算下来一个营装备费用93000足够了,我用20万来装备这一个营,剩下的钱用来准备被服和训练,而且会严格抓训练,顺带搞好与周边军阀以及各方势力的关系,兵不在多在于精,我把这一个营按照解放军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技战术水平确保高于同时期任何一支部队,这样我就拥有了继续扩大地盘和势力范围的资本。
lingeror
民国一百万银元,养五千人到一万人的军队无问题的,一个银元可以买一百五十斤大米,民国时候,吃是主要问题,不是现代,那时粮食,就是硬通货,有得吃,就是那时候人的最大追求,当然资本家,除外,
点绛
民国时期的100万银元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巨款了,在当时拿这些钱养活上万普通人一年没啥问题。但如果拿来养军队的话,那么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毕竟军队可是吞金兽,没点财力支持那还真养不起!
1913年袁世凯成为民国大总统后,开始对乱世进行治理,其中货币就是其整治的重点之一。1914袁世凯年颁布国币条例,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银元,并规定“圆”为一个价格单位。自此袁大头开始发行流通,一时间人们的日常消费都用这种货币进行交易,而且政府的外贸出口也都是使用袁大头进行的。
袁大头银元在民国初期还是蛮值钱的,但到了民国中期就不行了,市值直接就贬值了近一半,而到了民国后期更是掉价严重。那么当时的一块银元市值到底值多少呢?我们就以民国初期的市值来计算下。
在民国初期,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混乱,生活物资相当匮乏,所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下,基本就处在温饱线上下。而当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物价水平大概是这样的:1斤猪肉的价格大约在一角3分钱左右、1斤大米的价格为4分钱、1斤油大概8分钱、1斤食盐4分钱。而如果下馆子,像在外面一般的酒楼吃饭,其实一块银元就能吃到一顿相当丰盛的美味佳肴。所以大体换算的话,一块银元基本就同于我们现在的100-200块钱了。
说完银元价值我们再来说下当时人们的收入,民国时期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是千差万别的,像一些有名的大文人蔡元培、鲁迅等,他们月薪在好几百块大洋。政府、银行要员月薪在40-50块,而普通的职员和工人则只有十几二十块。
然后军人收入上,民国军人的收入也是良莠不齐,拿得最高的应该算是首都卫戍军,他们拿的是双薪。接下来是拿全薪的税警总团,然后是拿七成国难薪的老蒋德式师,而大多数军阀士兵只有半饷而已。所以如果你当时有100万银元,那可以养多少军队呢?我们就以老蒋的德式师为例。
在军队中军衔越高自然的薪酬也越高,老蒋的德式师普通的一、二等兵月薪在10块左右,当到上士可以拿到20块。而在军官里面准尉有32块,少校135块,少将320块。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这些标准都是正常时的薪水,在918事变后,他们就只能拿到七成的国难薪。
而我们以民国军队一个团1500人来计算,普通士兵月薪按20块标准,军官按50块标准,军官人数为5%,那么一个团一年光薪水这块的开支就有38.7万块。然后吃饭和军人穿的军装也要钱,吃饭按每人每月5块来算,军装一整套也要2块,那么军人吃穿这块一年也要花9.3万块。
当然一个军队最重要的还在于装备上,所以装备上的开支也不容忽视。以毛瑟枪为例,一支毛瑟步枪约为15块大洋,这还不包括子弹。当时子弹的价格约为500发20块大洋,如果按照一名士兵一年配备消耗500发子弹来算的话,那么连枪带弹也要支出个5.25万块。
一个团轻武器有了,重武器是不是也要适当配点?飞机、坦克这些就不说了,民国军队配备起来不太现实,但轻、重机枪、榴弹炮、迫击炮、手榴弹这些总可以有吧!据悉,当时一挺机枪要1000块大洋左右,一个团配个10挺也是要的。所以粗略地算了一下,一个团重武器配备怎么说也要花个五六万。
以上这些一个团的花费基本也有60万块了,如果再加上一些战损抚恤金、行军调动等开销,那么一个团一年开支也接近100万块了。所以民国时期100万银元基本上可以养一支一个团规模左右的普通军队。
一个团的兵力在当时的民国怎么说,只能在小地方做个地头蛇,但在大点的城市,像广州、上海等,或许就说不上话。所以总的来说,民国的100万银元能让你坐到一个团长的位置,但再往上这点钱可能就不够了。
梦想是梦想
你这问题太搞笑了,你能问出这种问题,说明你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先说是民国时期,那是一个人人都想当皇帝的乱世。假如我生在那时候,我肯定能占据一个县城,最少有一个营的部队。
只要你想在乱世里有一号,有一万大洋就可以有一个连的军队,有了一个连就会有百万大洋,有了百万大洋,你就会有一个师的部队和几个县的地盘。
Ken Lee
老师啊!你太能说了。你想没想过大清朝怎么结束的,十三陵皇亲国戚的,达官贵人的。往地下埋了多少金银财富。历朝历代都一样。也把那么多的金银财富埋到地下了,能装备多少的军队?八国联军能把咱欺负了?什么也不对,咱也不是要分分大小头呗!
赭郗
民国前期100万银元的购买能力还是很可观的。据统计,1912年-1919年期间,一银元可以买30斤大米。这样换算下来100万银元能够养一只五六万人的军队,因为根据当时的购买力计算,所以差不多可以养五六万人的军队。
如果是想富养的话,可能就5个师左右;如果是穷养的话,可能达到十几个师,不过这都是按照一个月的消耗来预算的。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军阀之间免不了要打一些小仗,一天的消耗就是几十万银元,如果不打仗,可以养一支两三千人装备精良的军队。
民国时期,一个银元可以购买30斤大米,20个银元就能养活一个家庭30天,如果用100万银元养军队只用来吃喝,大概可以养一只6~7万人的军队。
以琳317
1[都市/都市生活]貌似纯洁 【第一百六十章 不是结局】新书 [VIP] 2437835天堂羽10-05-21 08:29
2[都市/都市生活]艳遇传说 【第六〇〇章 十全十美】(新书 [VIP] 2167612天堂羽10-05-21 08:27
3[都市/都市生活]最穿越 完本循例唠唠嗑 [VIP] 2029440萧瑟朗10-05-19 23:40
4[都市/都市生活]班花 新书《杀狱》已发布 [VIP] 2017099天朝书生10-05-16 19:44
5[都市/都市生活]改写人生 530、大结局(全书完) [VIP] 2299659徐奇峰10-05-13 22:09
6[都市/都市生活]换脸重生 第十一集 第二十四章 完美大结局 [VIP] 3287407赤雪10-04-26 07:31
7[都市/都市生活]超级巡警 终篇: 齐聚一堂的婚礼 [VIP] 2433454静夜寄思10-04-15 12:16
8[都市/都市生活]贴身高手 第五百七十一章 过肩摔(大结局) [VIP] 2062769明日复明日10-04-02 10:01
9[都市/异术超能]艳福 第八百零三章 不是结局的结局(全书完 [VIP] 3434011十年残梦10-03-23 10:26
10[都市/都市生活]重生之梦 结束语及新书推荐 [VIP] 2681914十年残梦10-03-23 10:24
11[都市/商战风云]日光爱人 第五百五十九章【日光倾城】(大 [VIP] 2031891天崖之翼10-03-20 23:00
12[都市/异术超能]操魂师之美眉天下 大结局 [VIP] 3963627懒糊涂神10-03-18 08:20
13[都市/异术超能]大魔法师都市游 最终章 回归兰迪亚斯 [VIP] 3222901鱼龙10-02-15 15:47
14[都市/都市生活]重生之仙欲 第八百零九章 重返仙界(终) [VIP] 3410011随着风启航10-02-08 13:45
15[都市/恩怨情仇]越境鬼医 完结感言 [VIP] 3516034天子10-02-01 15:03
16[都市/现实百态]红男绿女 写在完本后的话 [VIP] 3087985常书欣10-01-10 22:44
17[都市/异术超能]重生之凤凰传奇 全本后记 [VIP] 2227529明月百年心10-01-08 09:53
18[都市/商战风云]重生之齐人之福 第八百五十三章幸福 [VIP] 2943292元宝10-01-08 09:50
19[都市/商战风云]国际银行家 第九卷 第319章 曲终人散(大结 [VIP] 2966965和佛祖一起...10-01-05 15:15
20[都市/商战风云]重生之商途 第六百零八章 青山依旧在(大结 [VIP] 2501670小刀锋利10-01-01 18:11
21[都市/娱乐明星]导演万岁 第1391章 导演万岁!!!(大结局 [VIP] 8172541张云10-01-01 18:09
22[都市/官场沉浮]官路迢迢 第603章 【大结局】 [VIP] 2574703Robin谢09-12-31 20:15
23[都市/商战风云]重生寡头1991 后记 [VIP] 3315741懵懂的猪09-12-31 10:55
24[都市/商战风云]重生之完美一生 完美感言!! [VIP] 2353672孓无我09-12-24 10:40
25[都市/职场励志]回到现代 第一千零一章 一起去看火流星(大 [VIP] 2173298山寨熊猫09-12-24 10:39
26[都市/异术超能]生肖守护神 第三百六十章 婚礼(下)全剧终 [VIP] 3280958唐家三少09-12-15 17:32
27[都市/异术超能]空速星痕 尾声 [VIP] 2074230唐家三少09-12-15 17:27
28[都市/都市生活]龙翔都市 第568章 快速的决战(大结局) [VIP] 2061012夜的邂逅09-11-26 20:13
29[都市/都市生活]纨绔才子 后记 [VIP] 2172438墨武09-11-26 18:05
30[都市/异术超能]邪气凛然 【我的新书《恶魔法则》已经开始 [VIP] 2583343跳舞09-11-20 12:36
31[都市/都市生活]霸道人生 第688章 未来【大结局】 [VIP] 2493672罗霸道09-11-18 09:22
32[都市/异术超能]极品战神 第二部 第九十七章【大结局】 [VIP] 2298818话筒09-10-26 09:56
33[都市/异术超能]我的异能魔法 第三百五十章 大结局 [VIP] 2043159忧伤吉他09-09-08 17:39
34[都市/异术超能]纸神 结束语 [VIP] 2000514君不见09-08-28 17:03
35[都市/青春校园]青春艳曲 第九卷劫后余生,大团圆:四十六 [VIP] 2157724星羽09-07-28 14:57
36[都市/都市生活]重生之我的纵意人生 NO.400【不曾遗忘的曾 [VIP] 2082774雍敏09-07-24 16:20
37[都市/异术超能]僵尸医生 后记 [VIP] 2087245高楼大厦09-07-24 10:30
38[都市/异术超能]蛊色生香 第八卷 不羡鸳鸯不羡仙【我自逍遥 [VIP] 2818386皓月星灯09-07-13 00:55
39[都市/异术超能]龙啸九天-人界风云篇 第四十六集 命运的 [VIP] 3265806梦翔飞08-09-07 14:21
40[都市/异术超能]意淫万岁 后记 [VIP] 2108762杨小星07-02-08 20:02
41[都市/商战风云]纵横商界之九五至尊
人在旅途
民国那个时期有枪便是草头王。背后的刚需和逻辑是无钱无粮不聚兵。
中原大战,各路军阀齐心合力仍然斗不过老蒋,主要是蒋介石掌握着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及税收这些经济命脉。
民国时的100万银元养活不了一个编制师的部队。按1万人购买1万杆步枪计算,就最少需要50——60万银元。还得有大炮、机枪、望远镜、炊具、办公用品、军用帐篷、1万人的冬夏军装,军官的工资等等没有几十万银元是打不住的。
所以民国时期地方财政支持不住的各路军阀最后都得乖乖听命于蒋介石。“中央军”比“杂牌军”牛的多。
水杯lfj
-----《天擎》网络,黑客,个人势力,一个天才少年的故事,还不错
-----《回到明朝当王爷》穿越,历史题材的精品,历史题材中第一本正真意义上的精品
-----《一路彩虹》写的是2000年左右是的创业之路,平凡的人,不平凡的路,可以一看
-----《狼神》,狼变成人的故事,个人呢认为一般,简直不敢相信是月关的书
-----《大争之世》穿越,历史,战国,很不错的书,正追看中,月关似乎又找到感觉了
-----《庆余年》是重生的极品文啊!读起来特别的舒服,对人物的刻画及其细腻,细节的描写同样无可挑剔,如果要一定要我去捧某写书大大的臭脚的话,我一定会选猫腻,神书啊,极品中的极品,我甚至连他写书后的4、5万字的总结都放过,迷糊中觉得,猫大就是总写也写那么好!
-----《朱雀记》是修真的书,作者的文学功底非常棒
烟雨江南
-----《亵渎》,玄幻魔法的巅峰之作,新人必看之书啊
-----《尘缘》,武侠?据说是好书,最近忙,追着数十本书看,实在是看不过来了,不负责任的推荐一下,但还是相信 江南 的,毕竟,亵渎写的,不世一般的牛啊,尤其是结尾,的七日之书,和最后的几章,特别是蚂蚁和鱼的论断绝对将是千年的经典啊,恩,有些激动了,但,那段话,确实经典
\\-----《黑山老妖》,穿越,明末清初,半修真,写杀的不少,但写的这么理直气壮的不多,
-----《卡徒》,卡片类的小说,有点超现实的意思,异界大陆,还不错
-----《机动风暴》,科幻类别的作品,还是比较牛X的
-----《僵尸医生》玄幻,修真。一个化身医生,卑鄙,一个亦正亦邪的僵尸医生
----《极限杀戮》 类____别:异能/动作/冒险,未来
-----《貌似高手在异界》本书是穿越异大陆的小说
-----《兵人》玄幻,次数我没看过,据说还不错
-----《冒牌大英雄》机甲,未来,科幻,玄幻,猥琐而又顶天立地的英雄,我正追看的一本书,排解了不少烦躁,一本极品书,值得一看
----《神魔》 异界大陆,斗气,神,早期的作品,还不错,可看性较棒
-----岐天路-,《飘渺之旅》的续集,就是短了点,貌似没有结局,闲得无聊可以看看
----《超级进化》奇幻类别作品,关键词:未来,进化,异能,超术,生命功法。多奇思,较为耐
-----《窃明》,穿越,明末,权臣,很不错的历史题材的军事文
-----《21世纪星际走私》,科幻类别作品,关键字:星际联盟,领域者,数学,走私,贵族,地球的崛起,未来。书还是不错的,故事性较强
------《龙域》,现代,异能,超术,曾创下起点月订阅量最高的记录
------《武林高手在校园》穿越,武功,还不错的群本书
------《江山美色》,穿越,连载中的新书,武功,隋唐历史题材的书
------《黄金眼》,异能,超术,现代,透视,珠宝,翡翠,赌石
静官
------《兽血沸腾》,玄幻,异界大陆,穿越,祭祀,兽族,
------《邪神传说》异界,玄幻魔法,文笔和内容都一般,不过还是可以一看的,起点的排行也挺
------《幻神》穿越,异界,魔幻,幻兽,杀戮,四圣兽,一般,主要是文笔一般
-----《大地武士》异世大陆,玄幻,穿越。简介:千招尽算独孤剑 兵锋百裂回马枪 神力开山挥斧钺 技断江河不绝刀 只身对阵疯魔棍 影惊四海双尖叉 ...=======简介看起来挺牛叉的,其实吧,云天空的最大缺点就是文笔一般,文章的故事性趋于 小白 化,不过拿来做消遣还是不错的。另注:此书连载中
------《星战士传说》,异世,星力,印结,玄幻类别的书,还不错,追看中
我吃西红柿
------《星辰变》,修仙书,文笔一般的快餐类文学,是西红柿的特点,也是他最大的缺点
-----《盘龙》,异世大陆,神,七星恶魔,主神,魔法,位面,连载中的新书,又一典型的快餐文学
------《寸芒》,修仙,小李飞刀的后人,破碎虚空,西红柿的成名作,因为这本作品,西红柿被大量读者所知道
------《星峰传说》,西红柿的早期作品,还可以
------《无限恐怖》 无限流的开山之作 生化危机,异形,咒怨,猛鬼街,死神来了,其实还是感觉像变异的网游
------《无限未来》都市, 没看过,据说还可以
-----魔法纪元 玄幻 没看过,据说此书一般,实在闲得无聊可以看看
-----《狙击王》,科幻类别,关键字:未来,狙击,外星人,神?还不错的一本书,我06年才看的
------绯色天空,都市,异体,异能超术,书中的诸多人物,都拥有或强大或实用的独特异能,对异能的描写,非常不错,其中更有感人的姐弟情。结尾的一个大轮回,也同样不错。
------《莲花宝鉴》,玄幻,异界,穿越。这是一个关于童子功的故事,一个可怜的男人,被人强迫学了一套阴毒的功法,神功大成之前不得近女色,不然《莲花宝鉴》便会‘咔嚓’一声帮他自宫!! 至于如何才算成功,这就要靠某位可怜的男人拼命去做善事,行善积德,积攒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仙家愿力。 于是,我们的主角誓要拼搏奋斗,做遍天下善事,助尽...-------------------------------此书不错,很值得一看
------《异界兽医》,穿越,异界,玄幻,兽医。龙?算什么!比蒙巨兽?一边趴着去!所有魔兽都给我老实点!!惹火了老子有你们好看的! 国王?没听过!帝国首富?把钱留下!大陆第一高手?垃圾!没有金币美女,就等着你们的魔宠病死吧 靠!我是兽医我怕谁?! 一个兽医,在一个以魔兽为国家最终武力的大陆,会发生什么事情? ...-------------------------------此书不错,值得一看
-----《凡人修仙传》,奇幻,修仙。奇妙的修仙者,未知的大陆和乱星海,一个普通的山村穷小子,偶然之下,进入到当地的江湖小门派,成了一名记名弟子。他以这样的身份,如何在门派中立足?又如何以平庸的资质,进入到修仙者的行列?和其他巨枭魔头,仙宗仙师并列于山海内外?--------------最近追看的一本书,快餐类文学
纽约Gossip
答:《末日蟑螂》 五百万生化模式巨著,上千万点击。化身不死小强,蟑螂努力在末世的夹缝中求生存: 不要和我谈人权,不要和我谈法律,更不要和我谈感情!末世看我嚣张。
《重启家园》楚翔醒来后发觉世界已经末日……T病毒在短时间内肆虐整个世界,70亿人口仅有 10%的人具有免疫力,又有3亿多死于病毒造成的乱,5.1亿平方公里的地球上仅仅存 活着4亿人类,另外就是不计其数的丧尸和受病毒感染异变的生物,陆地、海洋、空 中,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猎杀着残存的人类……
食物危机迫使幸存的人类必须开荒种地实行自救,昔日霓虹灯闪烁的广场如今庄稼 繁茂,曾经人流如潮的大厦现在成为养猪厩,没有了喧哗和污染,没有了朝九晚五 和星期天,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去废墟上找找值钱的宝物,无聊的时候可以和曾经 的女友们交交心……
greens_
dhpkitty
carolyan1125
Jamie
阿滋楠
萧丹
qypu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们来看看。
“七七”事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后,蒋介石同意中共红军改编三个师的番号。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在洛川会议后发出命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共辖3个师,每个师4个团,共12个团。当即收到了国民党政府发给的第一批30万银圆军饷。
国防政府对八路军发饷数目,是根据协议对三个师按4.5万人计算,每月发给军饷法币63万元,其中生活费30万元,战务费20万元,补助5万元,医疗补助费1万元,米津贴补助及兵站补助费7万元。
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的法币发行量也没有超过14亿元,国民党政府严格执行法币与银元一比一的发行规模,所以法币一直信用度很高。
也就是说,3个师每月要发63万银元,平均每个师是21万。
那么你的100万银元只能养4个师区区1个月而已,大约是6万人。
这还只是养兵而已,还有弹药的费用、武器补充费用、伤亡抚恤金、安家费等等,这些费用也是极高的。
1门山炮(克虏伯75mm山炮)价值就有差不多7万银元。
1门迫击炮要3000银元,1挺重机枪2500银元,1挺轻机枪1200银元。
大家可以算算,一次战役如果军队伤亡近半,1个满员师补充一下武器就要多少钱,恐怕要上百万银元。
你这100万银元,还不够补充的武器的。
沸腾的凉白开1988
100万银元养多少部队,那得看穷养还是富养了。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各路大帅都是割据地方,自己军队自己养,因此这不同地方的部队待遇不一样。像民国初年,北洋嫡系部队一个正兵每月军饷有8块钱。江苏一带地方富裕,正兵的军饷就有10元。而倒了广东,正兵的军饷更是高达12元,和北洋各师的班长一个待遇了。
当然,这个待遇只是理论上的数字。实际上军阀混战时期大帅们都拼命扩充部队,这军队是越打越多,地方是越打越穷。各位军阀收入有限,自己生活待遇不肯降低,这部队的军饷那就不一定发足了。
一般来说军阀对自己的嫡系部队多发一点,至于依附自己的杂牌军那就能省则省。像曹锟当政期间,他自己的嫡系部队第3师每个月军饷就有20万元。而依附于他、陕军出身的胡景翼师则每月军饷不到6万元,而且还经常拖欠,有时候几个月都拿不到饷。类似的还有冯玉祥,在曹锟手下时这军饷也是经常拿不到手。
另外如果军阀占据的地方太穷,那么即使是嫡系部队也过的很穷。像冯玉祥割据西北时,陕甘地区历来贫穷,因此即使是西北军的嫡系部队,那每个月除了伙食费之外,军饷基本是看不到的。偶尔一个月能发个1、2块钱零花,已经很好了。到了中原大战战局不利的时候,西北军宁可拼命一搏,也不肯退回西北,就是穷怕了。
所以这100万银元到底能养多少部队,那得看给部队关多少军饷。富养的话也就5个师一个月的开销。而如果是穷养,那么可以养10几个师了。
牛媛媛
呵呵,这问题一看,我就知道是外行人提的。
我也不是军事内行,但基本道理,我是知道的。
养兵,要分兵种。现代而言,空军的培养费用高,特种兵的费用高,陆军、普通兵种相对低一些。古代而言,马军肯定比步兵更花钱。
然后,军队是战时,还是平常,区别也很大。打仗的话,士兵的食物、武器、被服消耗都会提高,安家费用要给,受伤要治伤,死亡要给抚恤金,耗费比平时高几倍也不稀奇。
就算不打仗,部队和部队之间,待遇也千差万别。蒋介石的黄埔嫡系,与地方军阀之间,待遇差距还小吗?宋朝的“禁军”和“厢军”,又是一个概念吗?
如果是纪律严明的官方部队,一切给养都要国家供给,需要花多少钱?如果是土匪部队,撒开了让他去抢劫就好了,首领可以坐着收提成,不需要花钱,反而挣钱呢。
100万可以养多少军队?这可能计算吗?
赖文娟LWJ
您好,在民国初年中国社会普遍使用银元的北洋时代,即1910年代到1920年代年左右,按米价大致1元现大洋折合现在大致200-300元人民币。
(附注:是指银元,不是国民政府30年代初法币改革之后开始使用的纸币,起初1法币兑换1银元,之后不断滥发而贬值,所以此元非彼元,不是元就都是指银元大洋。民初常见的是袁世凯银币,1元重26.5克,含银89%,含铜等合金11%)
当时一个士兵普通士兵月薪包含伙食费大致5-7元(银元5-7块),各级军官更高,从十元到一百元再到几百元不等。一个一般的师,每年基础的运营费用大约得150万-180万元左右,如果打仗战端一开,涉及到的部队补贴,军火维持费用翻倍或者更高。
北洋时期时期军阀林立,各地情况又不同。东北军比较富,军队伙食和装备都不错,东北军还有空军和海军等装备,这个是一般军阀所难以企及的,主要和东北地区煤炭能源基础工业,以及大豆粮食富足有关,而西北军就比较困难,都和地区经济情况息息相关。
从清代以来,士兵薪资很低,清军很多士兵甚至兼职手艺养家。在民国初年,同时期美军在20年代薪资能达到普通中国士兵十几倍,可以达到50-80元大洋月薪。民国时期北京一个保姆在月薪资只有4元大洋,蔡元培作为教育部重要官员月薪600元大洋,北京一处宅院则按不同大小,几百到几千大洋不等。
谢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感兴趣,欢迎关注我!
talentV1212
100万银元看着不少,但真养不了多少军队。
就说民国时期的一个师吧,杂牌的这至少也得五六千人吧,要是八路军那种编制,一个师就差不多1.5万人了,如果是蒋介石的中央军,那一个师也差不多得一万人呢。说完人数,咱们再说军饷,嫡系的部队往往是最精锐的,就比如蒋介石的中央军,或者袁世凯的北洋军,这些部队既然是嫡系,那就得好吃好喝的供着,军饷也是最高的,一个大头兵一个月的军饷那是8块起步,甚至有的更高。而如果是杂牌的步兵师,那一个大头兵一个月也得2块银元。也就是说,如果是中央军嫡系部队,一个师光军饷就得十万银元,哪怕是不起眼的杂牌军,那一个师的军饷也得两三万。除了军饷还有呢,这些士兵都得吃喝拉撒啊,还有军装、被子,这些总不能让士兵自己去买吧,不多说,一万多人的中央军一个月再花个七八万没有问题吧。
还有武器呢,士兵都得配武器吧,一支汉阳造就得30元,如果要人手一支汉阳造,那一下子就是三十万没了,可别嫌多啊。因为像驳壳枪这种短枪更贵,一支就100银元了呢,子弹别看小啊,1000发子弹至少也要80元呢,那一个师如果按照一万人来说,那平均下来一个人50发子弹不多吧?这样的话,光子弹钱就得40000银元呢!除了枪,那总得有个炮吧,不然还叫什么师啊?那最起码得来几门迫击炮吧?嗯,一门3000大洋,那一个师按照10门迫击炮来计算,这就是3万,如果再加上炮弹,那最起码8万起步。再说了,机枪也得有吧,先不说重机枪,单是捷克式的轻机枪,一挺就得1500大洋,一个连哪怕装备两挺轻机枪,那一个师至少也得60挺轻机枪,这就又是9万!这样算下来,单是一个师的装备至少得50万。就这还没包括重机枪、刺刀、钢盔等武器呢。
100万银元放到一个师身上,也就是勉强把武器配齐,并且还只能发够一个多月的军饷和伙食费。当然了,这里用的是中央军的嫡系师做参考,如果是放到川军、西北军这些地方杂牌师身上,那100万肯定能多用两三个月,但这能够干什么呢?别忘了,这些军费还没计算什么阵亡抚恤金呢,并且部队一旦开始打仗,那花的钱就跟流水一样,就比如张作霖为了入关,单是向日本人买2万支步枪就花了100万的大洋。
100万银元放到一个普通人家,那真的是几辈子不愁吃喝,但放到军队这上面,实在不好意思,也就是扔进去听个响而已。
Effie
100万银元养一个团没有啥问题,2000多号人马,1500条汉阳造,30大洋一条,45000大洋,30挺重机枪,75000大洋,90挺轻机枪,145000大洋,在加两门山炮,6门迫击炮,150000大洋搞定,另外被服,盒子炮10万大洋也差不多了,装备一共50多万大洋。军饷一兵8块,一月16000,加上吃喝3万大洋一月花不完。这装备在民国就很好了,三月训练下去,10万大洋就初步具备战斗力了,可以做个小军阀了。控制3到5个县,税金基本可以持续发展了。在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审时度势,扩张几个州府,也是很舒服的。
王小呆先生
当兵为什么,如果让中国工农红军来回答,那就是打倒土豪劣绅,让穷苦大众翻身做主人;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当兵就是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但是旧社会,绝大多数军队的战士当兵的目的,跟种田、打工一样,是为了养家糊口。俗话说得好: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千里去当兵,只为米油盐。
确切地说,对于旧社会的军队来说,没有军饷就征不到兵,军队就没有战斗力,士兵就会开小差。
那么,在民国时期,100万银元可以养多少军队?民国初年,上海的米价稳定的时候,为每旧石(178斤)6银元,也就是每斤米3.4分钱;1银元可以买 30斤大米。
到了20年代末,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物价飞涨。
上海的大米价格为每市石(160市斤)9.5银元,也就是每斤大米5分多钱;1 银元可以买18斤大米.
100万银元到底能养多少部队,要看士兵的军饷标准和生活费水平。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军”一个士兵每月军饷有8元钱。而那些没有名分,不在编的地方武装,军饷可能只有3块钱左右。加上各级军官军饷,平均下来军饷应该不低于10元。
三十年代初期,猪肉每斤1角4分-1角5分钱,1银元可以买7斤猪肉.一个士兵每月50斤大米,需要花费3块银元;7斤猪肉花费1块银元;蔬菜和其它食品1块银元;药费、照明费、军装费,每人需要2块银元,部队行军、训练费5块银元。
粗略计算下来,养一名军人,一个月需要22银元。100万银元,可以养活45万军队,但只能养一个月。
如果养一年的话,大概只能维持3.7万军队的开销,也就是一个师的兵力。
我们以上说的还是穷养,如果待遇更好一点的话,100万银元能养一个师半年就不错了。而我们说的“养”,是建立在有装备的基础上。如果一支部队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组建一支军队的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
汉阳造的步枪在三十年代35块大洋,子弹一千发80元大洋,三十末期年代涨到120元。
也就是说,在抗战时期,武装一个士兵需要200银元。100万银元,只能武装一支5000人的军队,也就是一个旅。
这还不说手榴弹、轻重机枪、迫击炮、火炮以及各种运输工具的成本,坦克就更不敢想了。
如果武装一个德械师,代价就更叫人咋舌,不敢想象。
在三十年代,一支德国24步枪,外加1000发子弹,价格是400银元,100万银元只能武装一支2000人左右的军队,也就是一个加强团。
以上说的和平时期养一支军队和组建一支军队的成本,如果是打起仗来,花费就更加惊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就是烧钱的。因此有钱能使鬼推磨,谁有钱谁就是老大。
蒋介石在军阀混战的时候,能够战胜那么多的军阀,其中一个屡试不爽的办法,就是仗着自己有财团支持财大气粗,拿钱砸对手的部下,挖军阀的墙角。
韩复榘、石友三、孙殿英这些来倒向蒋介石的将领,没有一个不是被银弹砸倒的。
中原大战的时候,蒋介石用600万银元砸向张学良,让其挥师入关,冯玉祥、阎锡山军队土崩瓦解。
被收买的张学良,也不是省油的灯,也知道银弹的威力。
第二次奉直战争期间,张学良用50万大洋拿下了冯玉祥,结果冯在关键时候阵前倒戈,向吴佩孚背后捅刀子,回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赶走溥仪;吴佩孚不得不咽下失败苦果。
所以在民国时期,如果一个将领没有信仰,带着一群军人也没有是非感,没有道德底线,就是见钱眼开,为了钱什么事都能做。
这就不难理解,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为什么有部分军人会投靠日军当汉奸。
banri
谢谢邀请!
民国lOO万银元可以养多少军队?
笔者不知道民国时期一位军人需要多少开销,所以无法计算出100万银元可以养多少军队!
在民国时期各地物价也有所不同,一般以银元与粮价来比较,本地是稻谷比价,我家有一张民国26年盖房子的账单,房子建成后总共花费160块银元,折稻谷为240担,当年1,5块银元可买1担稻谷。
那么100万银元可买66万担多稻谷,按照我们这里传统说法,吃饭稻,每人需要7担稻来计算,如果全部买粮给军队吃,可供近IO万人吃一年的粮。
识途老马
在民国一百万大洋对个人来说很多。但是呢对于说养军队那根本不够。
以国民政府的部队来说,一个甲种师一年的经费是2838186元。一百万银元一个师都养不了。即便是最差最差的丙种师一年的经费也是1616940元。
我们就按八路军的军费来看看一百万能做什么。
1937年八路军改编之后,国民政府每个月给八路军经费30万战务费20万,补助费5万,医药补加费1万元,米津及兵站补助费7万元,合计一个月63万元。新四军呢?13938年1月份核发四个支队每个月经费1.5万元,军部6000元,一共是6.6万,三月份之后每月增加2万元,8.6万。六月份之后就固定为11万元。到了39年增加临战费2.2万,每个月加起来就有13.2万元。所以这一百万大洋基本上就是八路军加新四军不到一个半月的开销。
算完了人员的经费。我们看看武器装备。拿八路军装备最差的一个师120师来看,全师迫击炮4门,重机枪35挺,轻机枪143挺,花机关枪1挺,步马枪4091支,驳壳枪788支,手枪91支,手提式冲锋枪67支,马刀2把,刺刀117把,各种子弹276955发。
按照同期的价格来算。迫击炮每门487.2元。一共是1948.8元
重机枪按照金陵兵工厂的造价每挺1102元,35挺那就是38570元
轻机关枪由于当时捷克式机枪是进口产品价格较贵采购价都是330-500 美元,也就1000-1500现大洋。按照1000元算,合计为143000元
步枪按最好的中正式步枪计算每支步枪39.9元合计为163230.9元
驳壳枪每支44元合计是34672元
子弹按79子弹算每发0.07元,合计就为19386.85元。
冲锋枪价格按600元算合计为55200元
这一堆武器的价值大约在30万左右,如果加上其他的东西那么五十万绝对能把120师装备起来。
那咱们看看国民党的中央军一个师的装备得多少钱。
我们就以89师为例。89师有德制钢盔9000顶,每顶12元一共是108000元。中正式步枪4000支,每支39.9元一共是159600元。哈奇开斯轻机枪324挺我们按每挺1000元算合计为324000元,马克沁机枪一共是72挺每挺按1102元算合计为79344元,驳壳枪一共是532支按每支44元算一共是23408元,迫击炮24门每门迫击炮按487.2元合计11692.8元,6年式山炮12门日本的价格是一万日元,按照民国的汇率大洋与日元的对换为1:1。12门炮也就是12万元这些装备的合计为826044.8元。如果算上弹药基本上在一百万大洋左右。
一百万元在民国要养兵最多养一个师4个月,但是如果买装备可以装备两个装备不咋地的杂牌师,一个装备精良的中央军整理师。
seven_小孩
在民国时期,战争频繁,虽然总体上看起来是统一的国家,但是在背地里却有许多势力在明争暗斗。
而军队作为一方势力强弱的表现,是需要很多资金来筹集管理,而筹集一个军队所消耗的资金大致有衣食住行费用,弹药枪支费用,军饷支出和训练培养费用,一般来讲军队的规模越大,所需要的资金也就越多。
那么民国时期的一百万银元可以培养一支多大规模的军队呢?
首先要了解一下民国时期的经济状况,从而得出一百万银元可以做什么事情。
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日常支出金额是非常少的。
通俗点来讲,也就是相对于现在一百块钱能买更多的生活用品,并且据统计研究,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一九年期间一银元可以买三十斤大米,所以说一百万银元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金额了。
再者要知道军队的哪几个部分花钱。
第一,需要开出足够的军饷来招募军人,民国时期的军饷相对于现在来说是比较低的,每个人每月有二十多银元作为军饷,但是这二十多银元足够一个家庭一个月的花销了,所以在民国时期入伍的人比较多。
第二,在集结了这么多人之后的工作便是对他们进行训练,当然如果招募的要求高或者前来参军的都是老战士,那么这部分的钱也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枪支的费用,虽然当时银元买的粮食多,但是对于枪支而言是不值一提的,当时的一架挺机枪都已经要花费一千银元了,而一百万银元最多也只能购买一千把机枪,并且还不包括子弹钱。
所以虽然一百万银元能买很多的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但是对于枪支弹药这种昂贵的东西一百万是不够花的。
除此之外,倘若军队参与战争的话不免会有人员伤亡,而作为领军人物还需要给予士兵家庭医疗费用,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所以如果想要建立的是一支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军队的话,恐怕军队的人数只有两三千人。
如果要建立的是一支装备短缺甚至没有的军队的话,那么这个军队的人数会有六七万人,并且在月末结算完军饷之后一百万是肯定不会有剩余的了。
就算培养起了六七万规模的军队上了战场也只能是送死,而两三千人的军队想要在当时做出一番事业的话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
并且在经历了一场战争之后是不可能没有伤亡和武器损失的,所以在民国时期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并且数额大的金钱来源,想要培养军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观那些在民国时期大有作为的军队势力,他们要么靠着国民政府分发的军饷金和补贴金,要么四处抢钱。
而当时的正规部队基本都是和政府有瓜葛的,倘若没有关系背景只有手里的一百万银元去养一支部队,那么充其量当一个土匪,根本不能放在正规战场上。
请叫我牛牛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在当时一块银元能买多少东西。换句话说,也就是算算银元的购买力。民国时期社会动荡,购买力不同时期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今天就以清朝覆灭后算起,看一看这20年间银元的购买力如何。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当时大家的收入,以上海为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普通工人的工资一般在20银元左右,小学教师和医护人员,以及技术工人的工资超过50银元,大学教授和律师等职业的收入在一二百银元左右。
接下来咱们再聊聊当时的物价,据1918-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记载,20年代时北京一个五口之家,每月伙食费是132.4银元,一块银元可以买16斤大米,四五斤猪肉,120个鸡蛋,6尺棉布。
这是北京,上海的物价是这样的:猪肉两毛八一斤,肥皂五分钱一块,一盒香烟只要三分六厘。外地人去上海工作,租个普通地段的套房,一个月的租金5到10银元不等。对比现在上海的租房价格,还真是让人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接下来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南方的广州,二三十年代在广州想要请朋友吃饭,一桌不含酒水的席面,花费在10-20银元不等。情侣出去看个电影,只需要花费0.3-0.8圆,买一套中山装5块钱,一双皮鞋则10元左右。笔者介绍的都是大城市物价,当然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购买力自然不尽相同,因为各地区的发展水平有高有低,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还是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偏远山区或者农村地区,银元的购买力比这个还要高一些。所以100万银元根本养不了军队,打仗的时候,军阀之间打些小仗,一天消耗就是几十万银元,军队都是靠财政不断的拨款,钱要源源不断。
devinading
民国时期,100万银元就看你养什么样的军队了,如果要养有战斗力的军队,那实际上100万银元起不了什么作用。
银元在民国时期是市面上的硬通货,有着较强的购买力。当时的大学教师月工资在300-500大洋左右,小学教师一个月20-40大洋,而一个警察一个月只有2块大洋。
▲在民国初年,银元的购买力非常强
根据1918-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中的记载,1911年到1919年,1银元可买30斤上等大米,8斤猪肉,10尺棉布。到了二三十年代,一银元仍可买16斤大米,四五斤猪肉,6尺棉布,120个鸡蛋。
当时鲁迅一个月的工资有350大洋,靠着这样的收入,鲁迅过上了非常富足的生活,他上班的第一年就花了3675个大洋在北京买了一套四合院,拿到今天来说,北京一个四合院价值就不止千万了。他不但能经常下馆子吃饭,还雇佣了车夫和女佣。后来到上海居住的时候,住的也是三层小洋房,常带全家看电影旅游,可见当时银元的购买力并不低。
虽然三四百银元能供一个人在当时生活的优渥,但是要养起军队来,就是花钱如流水的事情了。以下是一张民国元年(1912年)全国兵员饷数单:
▲(资料来源于北洋陆军史料(1912-1916))
按照上表,在1912年的时候全国共有95万多名士兵,要供养这些士兵北洋政府每年需要支出约1.03亿大洋,在当时养一名士兵,每年的花费平均为108个银元。100万银元在当时来说,基本只能维持大约1万名士兵一年的开销。如果是维持一些精锐部队如禁卫军这样的,每年只是保持维持状态,每名士兵的开销就有140银元,100万银元大约只能维持7000人一年的时间。
俗话说“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要养军队不光是平时的维持,还有武器方面的需求,真的开战起来,资金的花销会更大。如1913年赣宁战役的时候北洋军曾一次性购入了6000支枪和60万发子弹,这笔军火的花销约为7.6万银元。1922年,张作霖曾从日本人手上购买过2万支步枪,花费了100万银元(这些是日本人为支持张作霖,清仓处理的优惠价)。真打起仗来的话,100万银元起步了多少作用。
到了抗战前期,国民政府的法币与银元基本是一比一的比例。当时国民政府给八路军的军费,是按照三个师4.5万人计算,每月有法币63万元,平均每个师一个月是21万。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当时养1万人的部队一个月需要14万元,100万元也只能供一支7万人的部队一个月的开销。
这还只是养兵,到了抗战时期,武器装备的费用相较于民国初年上涨了许多,当时1门克虏伯75mm山炮价值差不多7万银元,1门迫击炮需要3000银元,1挺重机枪2500银元,1挺轻机枪1200银元。如果要购买一架飞机,价格就更贵了,从美国引进一架飞机的价格是50万美元,当时法币兑美元是100:30,这样计算,一架美国飞机就价值166万银元了。
要是遇到战事,部队还会面临巨大的伤亡,一个师不说人员损失的抚恤金、伤员的医疗费用以及人员补充的费用,只是武器的补充就要花费不止百万银元了。
因此,放在民国的任何时期,100万银元拿去养军队,起不了多少作用。
sang_shu_shang
民国100万银元可以多少军队?
民国时期军伐混战,俗话说得好:“炮声一响黄金万两”,只要是战争中的胜家,那就等于发了大财。对城内的老板进行敲诈勒索、对富民收刮民财,再入室搜抢一些奇珍异宝,因此民国时期很容易养兵。
按正常情况下,民国时期的100万银元是不小的数字。当时的大学教师工资才300至500块银元,小学教师20多块银元,警察每月才两块银元。一块银元在当时能买30斤大米、15斤猪肉,如果在当时养一个兵,一年大约得用100块银元。这样算下来100万银元能养1万多兵,也就是说够1万多兵吃喝一年。
话又说回来了,当时的军队不光坐吃山空,他们不断打仗,在战争中也能掠夺民众大量的财产,以打胜仗来养兵。
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一穷二白,战士根本就不发军饷,每天是红米饭南瓜汤。他们的武器装备和给养全靠打胜仗从敌人手里夺。所以红军队伍养一个兵最省钱。
mycinderella
真养不起几个兵。
民国时期一个简单普通团1500~2000人,由于不可能有太多的技术兵种,比如炮兵能编一个连6门炮都是奢侈,其他骑兵、通讯兵、医护兵、侦察兵甚至特种兵就别想了。
1929年的川军:
但再怎么省,一个团得有几挺重机枪,十挺轻机枪,几门迫击炮,十支冲锋枪作为火力支援使用,实在不行,几十把盒子炮也得有。
所以,1500人的步兵团最少步枪800支,机枪十挺,盒子炮50支,通讯辎重用马20匹,这是最简单的装备。
川军少年兵:
汉阳造步枪,大约30银元一支:
合计2.4万银元。
盒子炮,也就是毛瑟M1932:
1913年,北洋订购的德国原产毛瑟手枪折算价格58两白银,大约70银元,考虑中国自己仿造的要便宜些,但购买价不会低于100银元,这就是大约5000银元。
马匹相对简单,折合马具单价200银元,也就是4000银元。
看起来价格确实不高,总计大约5万银元可以购买所有装备及训练、通讯设施,但后勤消耗、吃饭才是大头。1935年,中央军一个师每月军饷5万元,士兵薪金7.5元,班排长15元,连长50,营长100左右,一个团每月薪金是1.2万。菜金估计也这么多,野战部队每人日发粮食25两,每月0.5元的副食费。所以一个团每月军饷和吃饭最少2.5万以上:
子弹与训练场地费、运营费,各种消耗才真正是无底洞。一发60毫米迫击炮弹就价值5元,相当于农户家庭一个月生活费。再想想,国军中央军哪怕18军这样的超嫡系部队,士兵一年打不了10发的训练子弹....
克虏伯75山炮:
所以100万银元只够养一个团两年而已,若训练稍微好些,一年折腾完。毕竟人员服装、洗簌用品、营房、运营,都是钱。
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当然,穷有穷养兵,富有富养兵。
中央军、九一八前的东北军、晋军、桂系、滇军肯定是非常耗费钱财的。相反,西北军川军养兵(剔除刘湘)自然穷困些:
连冯玉祥自己也说,西北军打仗勇猛但就是见不得女人和大洋,因为西北军实在太穷,军官和士兵对这两样东西没抵抗力,最终也确实被常凯申委员长用此分裂肢解。这就是西北军穷困养兵的直接后果。
西北军是装备非常差的正规军:
西北军大刀队:
老莎的金银
民国时期主要的流通货币就是银元,很多人在看历史资料或者与民国相关的影视剧的时候都会看到与银元相关的镜头,可以说银元不仅是当时的硬通货,同时购买能力还十分彪悍。
正是因为人们对银元的购买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会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100万银元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巨款了,可要是把这笔巨款用来养军队,可以养多少人多长时间呢?
根据1918-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中的记载来看,在1911到1919年这个时间段内,1银元的购买能力大致如下:1银元可以购买30斤上等大米、8斤猪肉或者10尺棉布,就算是到了1920-1930年期间,1银元依旧可以购买16斤上等大米,5斤猪肉,6尺棉布或者是120个鸡蛋。
根据这样的购买能力来看,我们可以初步对当初的银元与现在的人民币进行一番换算,由于猪肉价格近两年飙升比较严重,所以我们将猪肉价格换算的金额作为上限,在1911-1919年间,1银元可以购买8斤猪肉,现在的8斤猪肉大约是240元左右,也就是说当时的1银元相当于现在的240元,就算是到了1920-1930年期间,1银元的购买力也相当于今天的150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当时的银元购买能力确实是相当强大的,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在当时的一个大学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在300银元左右,比如鲁迅每个月就有350银元,而小学教师一般工资只有30左右一个月,当时的警察更是只有2元一个月。
这样的工资待遇以及生活水平,相当于今天的什么水平呢,我们可以大概以鲁迅为一个典型代表来分析一下,鲁迅当时的工资是350元一个月,按照购买力来看,也就相当于是今天的119000元一个月的工资,年薪就是1428000,我们现在所谓的年薪百万,大概就是当时鲁迅这样的水平。
当然了,当年房价的泡沫没有现在这么严重,所以鲁迅只需要花3675元就能在北京买一套拥有32间房的四合院,这种规模的四合院,现在少说也是上亿的价格了,充分说明一点,在当年鲁迅每个月350元的工资,生活过得绝对比今天年薪百万的人们潇洒快活多了。
既然当时的银元购买力这么彪悍,那要是拥有100万银元,根据购买力换算一下,就相当于是今天的2.4亿,这绝对是一笔巨款中的巨款了,拥有这么多的财富,要是仅仅是自己生活,那必然想要多么潇洒就有多么潇洒,可是这笔巨款要是用来养军队,可以养一支多大规模的军队,又可以养多久呢?
根据北洋陆军史料(1912年-1916年)的资料记载来看,在1912年的时候,全国共有959808名士兵,花费的军饷支出是1.04亿银元,按照这样的数据来看,每年养一个士兵的花费大概在108银元左右,也就是说每个月大约需要9银元才能养一名士兵,这个薪资水平比当时的警察还要好一点,怪不得当时那么多人想要当兵。
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数之后,我们再继续来分析100万银元可以养多少士兵多久呢?要是单纯以数量多为主的话,100万银元大约可以养10万规模的军队一个月时间多一点,要是以时间长为主的话,100万银元可以养1万规模的军队11个月左右。
经过这么一分析之后,我们瞬间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原来拥有那么强大购买力的银元,用于自己生活而言,确实是比较耐用的,可是一旦用于养军队,那就显得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当然了,上边我所分析的情况还仅仅是用来正常发军饷的情况下的理想状态,很明显在现实当中,养军队除了常规的军饷之外,还需要其余的支出,比如奖金或者一些作战设备的购买,枪支弹药之类的,这些可都是一笔不可小觑的支出。
比如1922年,张作霖从日本人手上购买了2万支步枪,就花费了100万银元,据说那还是因为日本人支持张作霖,给了一个优惠价格,要不然的话还要更贵,你看,100万银元,用来买枪支弹药,只够买2万支步枪,足以说明当时想要养军队,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谓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
从这些简单的数据来看,我们就会清醒意识到一个问题,100万银元,对于百姓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了,正常人几辈人也挣不到那么多钱,可是对于养军队而言,就实在是九牛一毛了,就算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100万银元也就只够养一支1万人的军队11个月,要是需要购进一些枪支弹药之类的,100万银元更是显得微不足道了,只够买2万支步枪而已,还需要是打折那种。
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有不同的历史故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使用的货币不同,其购买能力也不一样,不过不管是用这些货币来生活还是养军队,有一点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在任何时代背景下,钱能够成就一些人,也能毁掉一些人,关键就看你对它持什么样的态度或者用它来做什么事情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言微庄
抗战初期,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最怕保定军校六期的同学叶挺拜访,因为这位新四军军长兹要来到长官部,不是要钱就是要弹药,他不愿意给,又没有理由不给,只好经常躲起来不见。那么新四军在组建之初,根据叶挺军长的要求和协商的结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应该发放多少军费呢?法币18万元。
(叶挺将军剧照)
说明一下,抗战初期那会的“法币”还是很坚挺的,一元法币跟一块大洋等值,所以老蒋动不动传令嘉奖“大洋多少多少”,其实是指法币而非大洋。何应钦答应完叶挺每月给18万元以后,事后又有点后悔,因为中央军嫡系部队的“调整师”每个月也就25万元左右,非嫡系和杂牌的数额更少,约为12万到18万元不等,给我方军队一个军仅次于调整师的军费,不仅他自己肉疼,老蒋有空也得骂他。
因为新四军组建之初仅有四个支队10300人,其实还不如中央军一个调整师的满编兵力多(10900人),所以蒋何当然担心新四军用富余的款项发展队伍,于是开始耍赖,从1937年11月起,每月实发只有8万元,等于砍了一半还多。早期的新四军跟八路军一样还比较正规,要用伙食费、要发薪发饷、要采购军需物资,所以每月8万元无论如何是不够的。
那么叶挺就得经常要去顾祝同那里、或者直接去重庆论理,要求增加新四军的军费,对这位资历深厚的北伐名将,顾祝同与何应钦都有点脑袋疼。几经交涉之下,从1938年6月其,新四军军费增加至每月11万元法币,比中央军嫡系师的25万元少了一半多,比非嫡系和杂牌军的步兵师少了一些,应该在70%左右。
所以100万银元或者法币,那会真心养不了多少军队,对国民政府的军队而言,嫡系师万余人能维持四个月,杂牌师能维持半年,我方军队由于有艰苦朴素的作风(后期八路军不再发饷),坚持的时间当然更长。可是你别忘记了,民国军队有“吃空饷”的恶习,所以100万银元四个月下来,其实也就养那么几千兵。
(新四军政委)
新四军领取这每月8万元,在日常条件下,保证全军官兵的吃饭和薪饷都已经很勉强,如果期间有战事,则明显不够用了,因为第三战区拨发的军需物资有限。那个年代打仗,需要雇挑夫、买药品和准备战场出现伤亡时所用的物品,还要耗费比平时更多的粮食和副食,已经紧紧巴巴的军费就将更加入不敷出。叶挺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继续去要去闹,继续让那两位脑袋疼。
于是从1939年起,军政部每月给新四军追加“临战费”22000元,使新四军每月军费达到了13万余元,然而新四军在这两年多里部队人数也在发展,到1939年底已经有50000余人,四倍的增量,而重庆方面不但不可能增加军费,还经常以各种理由拖欠和尅扣,所以新四军的日子仍然很苦。“皖南事变”以后重庆方面干脆停发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费,那就完全靠我军自力更生了。
而蒋系部队除了正常的军费足额准时发放以为,老蒋还经常给嫡系带兵将领在面见时发放“特支费”,一个亲笔的签名条子军长师长们就可以去拿去领钱,并且一笔就是数万元,即满足了将领们的私人开销,也可以补贴军用。比如“隐形将军”韩练成出任第46军军长时,按惯例晋见老蒋,对于曾经“救驾有功”的韩将军,老蒋一次性就给了特支费50000元,可见高层的手笔之大。
再比如盘踞山东的韩复榘所部,抗战爆发之前其第三路军已拥兵五个师(还有一些特殊兵部队),按规定南京政府应每月支付军费60万元,摊下来每师约12万元(非战时)。但是由于属于杂牌的老韩处于半独立状态不太听招呼,军政部经常故意拖欠该部军费,韩复榘一怒之下派兵接管了国民政府设在山东的税务机关,你不是不给我钱吗?那老子自己收税自己用。
税务机关归财政部管辖,宋子文明知道南京政府理亏在先,只好找人说和,但此事也确实加剧了蒋韩之间的矛盾。那也就是说,100万元还不够韩复榘第三路军约8万人马的两个月之用,更何况这厮生活腐败还得挥金如土呢。
小白云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一百万?您还银元?您感觉很多吗?你快拉倒吧,就这点东西,丢下去之后,他都不够塞牙缝的。
当然有些小伙伴感觉不对,非要和咱扯什么购买力的问题。
那么咱就先说说银元搁那会的购买力问题。没毛病,过去的银元特别的值钱,大家伙看一些比较严谨的影视剧就能感觉出来。
那袁大头砸手里头死沉死沉的,转手整个三四十斤上好的大米,一点问题都没有。这要是换算成现在咱花的小钱钱的价值,你这一百万银元和咱一个亿也差不了多少。
您一听这数字,感觉确实够吓人的。一个亿啊,这都赶上一个小目标了,轻轻松松就赶上人社巅峰了。
没毛病,这笔钱搁到咱个人手里,是挺多的,一般人一辈子都赚不了这么多。就感觉咱躺在这钱堆上头,想咋花就咋花,这辈子都花不完似的。
咋举个例子,您自己感觉一下。
大家伙也知道,当年鲁迅也北漂过,作为那会的知识分子,收入也是不错的。一个月三百五十大洋,这个收入不算太高。当他去了上海之后,一个月的收入涨到了七百个大洋。
鲁迅的大多数收入都是来自于稿费。
就这些个收入,可以让鲁迅先生在北京卖下一套四合院,这套四合院在1919年的价格是三千五百块大洋。
而为了购买这套房子,还给中介这块一百七十三块大洋,办理房产证一系列的手续费啥的一百八十块大洋,弄了个自来水,这安装费就得一百一十五块大洋。
所以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个差不多四千大洋的样子。
当然鲁迅先生手头钱不够,那么这笔钱里头还有五百块大洋的贷款,当然是向银行进行借贷的,借了三个月。
就这些钱和鲁迅先生的收入,您自己一对比也就知道了,这差不多就是鲁迅先生不到一年的收入。
后来鲁迅和自己的弟弟有点矛盾,鲁迅在1924年搬出了这套四合院。又花了八百大洋购买了八道湾一座小一点的居所,前后收拾一下又花去二百大洋。
所以第二套房子花掉了一千大洋。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好奇:“这前后两套房子的差价咋这么大呢?”
其实也没啥,因为第一套四合院,前后三进,二十多间房子,这是准备鲁迅和弟弟一块住的。
而第二套就小了,三间南方,三间正房,外加俩小厢房,在搁一个小花园,所以自然就便宜了。
而这套小的,如今已经成为了鲁迅博物馆了。
好了,咱接着说。
您看看,那会的购买力。咱不说那小的院子,就那大的院子,二十多间房子,不到四千块大洋。
搁到现在?一套四合院,你说多少钱,而且还是北京的。
购买力确实强,那会一块大洋都够一家人过半年的了。
但这些都是生活上的,可您要是把钱用在军队上,这钱还真就不是什么钱了,跟那流水一样,哗啦啦的往外淌,兜都兜不住。
军队里头的花销。老话说的好,大炮一响,他就黄金万两。而且当兵的这些人,他们就不事生产,你要让他们创造效益,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这都是花钱养着的。
咱不说别的,就让他们一天不动,搁到军营里头,啥也不干,您以为不花钱吗?别想的那么好,吃喝拉撒,这不得掏钱吗?
你不掏钱养活着,这些个当兵的能凑一块听他指挥吗?那就一件不可能的事。
这吃喝拉撒睡也就算了,那会还讲究个当兵要吃响,要是没有军饷的话,这部队的战斗力你也别太指望有啥出彩的地方。
打个顺风仗还成,一旦遇到点挫折,立马就得崩盘,给你上演一出嘛叫兵败如山倒,兜都兜不住的,督战队蹲在后头顶着都不成。
最后一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就是武器装备。
毕竟人家来当兵,不可能把军服装备好,然后在把武器装备好,然后跟着你去打仗。这都是在做梦,周公老爷爷听了都能让你笑醒了,这都不带有迟疑的。
那么咱就算一算,这各方面的开支,您心里也有一个底。咱就拿民国初年说事,那会是北洋政府的事,他们就规定一个正兵,一个月拿八块大洋。
当然了,这就是一个标准,你要是感觉自己手里钱多,想多发都没问题,所以比较富裕的地区,正兵的军饷可以达到十个大洋,如果开心了给二十个都不是不可能的(精锐部队)。
当然要是遇到穷地方,税收收不上来,就算是收上来,也没几个大枣的,发个两块意思意思也是有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咋回事呀?当兵的不统一给,还分地方啊?”
您要问这个,那是您对北洋军队不了解,这里咱稍微的说一下。
大家伙都知道民国初期的军队,其实就是来自于清朝末期建立的新军。
那会被人家列强打残了,清朝这就想着进行军事改革,把过去的老一套丢到垃圾桶里头不用了。
全国这就划拉成三十六个军区,这就要成立三十六镇的士兵,这就相当于三十六个师吧。
说的挺好,但实施起来就有点尴尬,清政府遇到俩字——没钱。
他只能亲自凑钱弄几个样板出来,其他各镇就留给地方拿钱出来,让他们自行建立军队。
但这地方上的有财力雄厚的,对于人家来说,不就是一个镇的兵力吗?晓得了,咔咔,没有用多长时间,这就建立起来了。人员,军饷,装备,这都齐活了,拉出来都倍精神。
但他有些地方的财力不行,穷的厉害。所以他们就勉为其难的,整一个混成协,搁到现在其实就是旅一级的单位,编制比镇也就是师一级的单位要小一点。当然也有连协都建立不起来的,干脆俩地方搓一块一起凑活一个混成协的。
这也就建立了十四个镇,十八个混成协。
所以这就造成了,各个地方他的军饷就不一样。
那么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这种现象依然维持着,毕竟那会都知道,手里有兵,这才有权。
而要养活兵,手里还必须有权,这俩东西是相辅相成的,缺了任何一个都不好使。
所以咱就在历史上看到,很多军阀咋就那么的注重自己的地盘,很少离开。因为一旦离开了,这要是让外人攻进去,他就啥也没有了,没有财政收入,哪来的钱养活兵。
别的不说,当年冯国璋作为直系军阀的头头,来到了北京和段祺瑞上演府院之争,最终败北,很大原因是,他离开了自己的老窝。
您要知道,当年袁世凯为了拉拢冯国璋,把自己的家庭教师介绍给冯国璋为妻不说,送给冯国璋的婚礼礼品就有一百二十多担,瞅见没这都不论件,而是论担。
所以那会军饷这东西,都是自己在自己的地盘上刮啦,别人进不了的。
就算是到了蒋介石时期,新军阀代替旧军阀的时候,这种现象都还是有。
当年五次围剿咱红军,前四次咱赢了,第五次失败了,那家伙把个蒋介石高兴坏了,成天琢磨一石二鸟。
让各个军阀出工出力,然后他的军队跟着咱进入到各地军阀的地盘,有那么将对方吞并的意思在里头。
而各地的军阀都看出蒋介石的意图,他就不愿意让咱进入到各地军阀的地盘,宁愿给咱放行,合起伙来给蒋介石演戏。根本目的就是不让蒋介石跟着咱进入这些军阀的地盘。
毕竟老话说的好,请神容易送神难吗?搁这里头说的就是蒋介石。
好了,咱接着说。这军饷的事,那会一个镇的兵力大概是一万两千人。按照八块大洋算的话,光军饷这块,一百万大洋,也就够这一个镇的兵力花销个不到十一个月的时间,连一年都凑不齐。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你这依据是打哪里来的呢?”
咋说呢?在这方面的史料他也不少,您比方说在北洋陆军史料里头记载1921年的情况。
那会全国的兵力有九十五万多一点,而为了这些当兵的,北洋政府这一年就掏出去一亿零三百万的大洋。
算下来,一个士兵也就八块大洋的样子。
这还是平均的数,刚才不是说了吗?这里头还有穷养兵,富养兵的说法。而且一支军队,你也不可能是一视同仁,有战斗力强悍的精锐部队,有战斗力胡子拉碴不拖后腿就是好的炮灰兵。
这又不一样了。
所以要是隔搁到富养兵中的精锐部队,估计一个镇或者师,一百万也就半年的样子,就当军饷发出去了。
咋说呢?军队这东西,您不是说给发钱就成的,这还的要装备。
咱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那会的装备有多费钱。
1922年的时候,张作霖打日本人的手里购买了两万支步枪,就这一口气就花掉一百万大洋。
当然这笔钱要是换成汉阳造的话,还能多换点装备,毕竟汉阳造也就三十块大洋,而日本人的要五十块大洋。
好了,咱接着说。
两万支步枪,这要是按照满编的话,不到一个半师的装备。这要是搁到一些个杂牌军阀的手里,撑死了不到三个师的装备。
当然你一个师上去了,不能光扛着枪也不成啊。咋也得来一门火炮当个镇军之宝不是?先来上六门克虏伯大山炮,口径不要太大,跟着部队不好走不是,那就弄个七十五毫米的吧。
好家伙,一门就七万大洋,六门四十二万大洋。好,这家伙又有半个一百万这就出去了。
当然进攻的时候,咋也有个高低搭配不是?野炮有了,咋也得来几门迫击炮不是?
这玩意价格还成,比野炮啦山炮啦,要便宜不少,那也得整个三千大洋一门,别惊讶,这都不带还价的。
当然步兵冲锋的时候,没几挺轻机枪这是不成的,一挺一千二百大洋,至于要多少,就看你口袋里头的大洋,还剩下多少。
那么在防守的时候,没有一挺重机枪使唤的话,这大腰子不直溜,后脊背他就凉飕飕的。好嘞,一挺两千五百大洋走起,要多少?好说话,只要大洋给的起就成。
这小编还没有给你算冲锋枪盒子炮呢?
冲锋枪咱就不说了,在玩意就是败家子,突突突的,子弹叮呤咣啷的往出砸,花起钱来跟淌水似的。
就这盒子炮吧,那会的人们都喜欢组织什么手枪班,手枪排,手枪连,或者手枪团的,跟有甚者,直接拉一个手枪旅出来,作为最后的压轴部队上场。
当年石友三居然能整出一支三千人的手枪队,往战场上去压。
三千啊,人手一支盒子炮,外加大砍刀。
砍刀的价格,咱就不说了,就说这盒子炮,一支就得二十五美元,三千支,这可就是七万五千美元。
那么这笔钱换算成大洋又是多少呢?
那会,一美元可以换2.4个大洋,这就是十八万大洋啊!
这还没算他们吃饭话多少钱呢?所以一支部队,给一百万,还真就是塞牙缝,不够花销的。
再有就是训练,毕竟你这都装备好了,不可能让他们天天蹲在军营里头踢正步去吧!
当然这也不是说没有用,毕竟可以有效提升部队的团结性和集体观念。
但你老不模枪可不成啊,就靠打仗啦,出去跟着划拉几枪,这跟新兵也没多大区别。
八十块大洋是一千发子弹,而炮兵用的那炮弹,咱大一点的炮弹就不说了,一发六十毫米的迫击炮的炮弹,他也得五块大洋。
当然有小伙伴要说了:“民国军队训练的时候,除了一些个精锐部队有实弹训练,其他还真没有。”
这咱就不讨论了,就说拉出去部队打一架吧,这应该有吧,您感觉打一架得花多少钱?
接下来,咱就说点实际的例子,您自己体会一下,就更加的明白,这一百万真就够塞牙缝的。大家伙也知道,抗战初期,国民的嫡系部队是啥样的?
德械师,或者叫调整师,就这些部队每个师的军饷一个月二十五万大洋。而一些个杂牌的也就是十二万左右。
当然这个时间点上,他们用的是法币。
您可别小瞧了法币的价值,最开始法币的价值和银元差不多,都是一比一的兑换。
只是后期国民党乱印,印的多了,造成法币的价值暴跌,买几根油条也得拎几捆法币出去。
所以抗战初期,法币等同于银元。而这一百万银元也就够一个调整师,四个月花销的。
这中间还不能把作战时候的花销算进去。
咋说呢?调整师算是蒋介石的心尖肉,多一点是正常的,这要是搁到地方上的杂牌军,一百万撑死了也就是半年的花销。
有时候,蒋介石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气,更加为了笼络人心,只要是自己看重的,身边的嫡系这要出发了。
首先约过来见个面,谈谈心,轮轮调子,接着找个条子,卡卡这么一批。
得咧这些个军长啦,师长啦,还能到具体部门,拿个几万大洋,作为临时开销。
至于这笔钱,你是自己用呢?还是补贴军队都由这些个将领自己看着办。
金钱开道,蒋介石用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尤其是分化瓦解对手的时候,会经常性的用到。
至于那些个杂牌什么的,别说这条子钱了,就连正儿八经的军饷,国民党这块都不一定会正常发放。
这种事情,大家伙在看各种影视剧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看到这一幕的。
当年韩复榘,五个师的兵力,这一个月按照规矩,这就得下拨六十万的军饷。
结果国民党这块,发发停停,停停发发的,有时候干脆好几个月都赖着,就是不给。
韩复榘怒了,这不后来就把山东的管理税务这块的部门给端了,自己收自己用去了。
反正这事当时动静挺大的。
再有咱不是接受国民党整编了吗?那会国民党给咱的军饷一个月就八万,比杂牌军都不如。当然说的时候,说是给十八万,结果被砍了,就剩下一个零头了。
他们十二万都不够,咱八万能够了才有鬼呢?
其实国民党这么做,是怕给咱多了,把自己壮大了,这就卡脖子给你。
后来几经交涉下,给涨了点,那也十一万而已。
再往后就不给了,啥东西都得靠咱自己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Gxm_Ly
民国初年,1银元可以买到30斤大米,或者8斤猪肉;
按物价来折算,当时一银元,相当于现在现在人民币100元左右。 100万银元大概有一个亿了。
对民国时期的大多数军阀部队而言,“当兵吃粮”才是天经地义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军费也就更为重要了。
袁世凯掌权北京政府时,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当时,财政收入只有5.97亿元(银元)。
1913年的军费预算达到1.6亿元。袁世凯为了维持下去,一方面就找西方银行洽谈借款,一方面推行精兵裁军。
100万银元到底能养多少部队,要看给部队关多少军饷。
像民国初年,北洋嫡系部队一个正兵每月军饷有8块钱。富裕的地方,正兵的军饷就超过10元,有的甚至达到20元。而非正规军,军饷可能只有2块钱左右。
富养的话,100万银元一个师勉强够半年的开销。
穷养的话,100万银元一个师可以花一年甚至更久。
要是军阀们开战打起来,这100万银元可能几天就打没了。
Recently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银元可以请人吃顿涮羊肉火锅,购买力大致相当于200到300元人民币,100万银元应该相当于两三亿人民币。这看似一笔巨款,但对军队来说,真不经花,下面举例说明。
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势同水火。双方都全力争取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此时冯玉祥支持哪一方,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哪一方倾斜。最后,冯玉祥选择支持蒋介石,一个重要原因是蒋介石政府出手比武汉政府更大方,不仅一见面就送了冯玉祥50万银元现款,还答应每月赞助冯玉祥250万银元军饷。此时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约有兵力30万人,如果250万银元只是这30万人一个月的部分军饷(250万是赞助,说明剩下的还要自筹),那么算下来,100万银元还不够一支12万人的军队花一个月。
1929年,蒋介石为了收买冯玉祥的部下韩复榘,答应每月给他军饷60万银元。此时韩复榘下辖两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和一个混成旅,貌似队伍不少,其实只有27000人。如果60万银元是这27000人一个月的军饷,那么100万银元相当于够45000人花一个月。看来老韩的军队比冯玉祥开销要大。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编制45000人,国民政府每月发军饷63万元法币。当时法币还没有怎么贬值,一元法币大致相当于一个银元。如果63万银元是八路军45000人一月军饷,那么100万银元则可以供70000多人花一个月。
前面所说军饷通常只是官兵的工资和给养,武器装备弹药的消耗还不包含在里面。民国时期我国武器极少能自产,大量靠进口。据说买一挺机枪大概要1000到2000银元,500发子弹要20银元,炮弹、手榴弹更贵,子弹、炮弹在战场上都是消耗品,可能几场激战下来100万银元就打没了。
cynthialjq
据史料记载,1926年到1936年,上海大米价格的平均价格差不多是每市斤6分左右,也就是说1银元可以买到16斤大米。当兵吃粮,当兵吃粮!
我们再看军队哪些方面需要花钱,军饷、装备、和后勤(包括营房、医疗交通之类)。
再看武器,1926年张宗昌进口德国的子弹,两千多万发花了200万银元,就是每十颗子弹一个银元;1924年大沽造船所,仿造了马克沁重机关枪一整套需要3000银元左右;1934年蒋介石同德国买了24门重榴炮,每门炮配备一千发炮弹,一共花了2088万元法币。当然不同时期价格有所浮动,这些只是列举一些记载下来的武器价格。
一百万就当个小县城的山大王吧,真想做大做强,看下面的这些人
xylograph
民国初年,1银元可以买到30斤大米,或者8斤猪肉;
按物价来折算,当时一银元,相当于现在现在人民币100元左右。 100万银元大概有一个亿了。
对民国时期的大多数军阀部队而言,“当兵吃粮”才是天经地义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军费也就更为重要了。
袁世凯掌权北京政府时,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当时,财政收入只有5.97亿元(银元)。
1913年的军费预算达到1.6亿元。袁世凯为了维持下去,一方面就找西方银行洽谈借款,一方面推行精兵裁军。
100万银元到底能养多少部队,要看给部队关多少军饷。
像民国初年,北洋嫡系部队一个正兵每月军饷有8块钱。富裕的地方,正兵的军饷就超过10元,有的甚至达到20元。而非正规军,军饷可能只有2块钱左右。
富养的话,100万银元一个师勉强够半年的开销。
穷养的话,100万银元一个师可以花一年甚至更久。
要是军阀们开战打起来,这100万银元可能几天就打没了。
小乖cc
我有一个侧面数据,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刘湘在没统一全川的时候,也曾经占据过川南包括自贡等地,把盐税都抓在手里了,还有各种大烟税等等。大家应该都知道盐税有多高了。就这样,他的直属军队也不过2、3万人。就这样,还被其他军阀叫做“巴壁虎”(就是壁虎,形容他有点弱)
qk0211
在民国时期,战争频繁,虽然总体上看起来是统一的国家,但是在背地里却有许多势力在明争暗斗。
而军队作为一方势力强弱的表现,是需要很多资金来筹集管理,而筹集一个军队所消耗的资金大致有衣食住行费用,弹药枪支费用,军饷支出和训练培养费用,一般来讲军队的规模越大,所需要的资金也就越多。
那么民国时期的一百万银元可以培养一支多大规模的军队呢?
首先要了解一下民国时期的经济状况,从而得出一百万银元可以做什么事情。
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日常支出金额是非常少的。
通俗点来讲,也就是相对于现在一百块钱能买更多的生活用品,并且据统计研究,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一九年期间一银元可以买三十斤大米,所以说一百万银元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金额了。
再者要知道军队的哪几个部分花钱。
第一,需要开出足够的军饷来招募军人,民国时期的军饷相对于现在来说是比较低的,每个人每月有二十多银元作为军饷,但是这二十多银元足够一个家庭一个月的花销了,所以在民国时期入伍的人比较多。
第二,在集结了这么多人之后的工作便是对他们进行训练,当然如果招募的要求高或者前来参军的都是老战士,那么这部分的钱也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枪支的费用,虽然当时银元买的粮食多,但是对于枪支而言是不值一提的,当时的一架挺机枪都已经要花费一千银元了,而一百万银元最多也只能购买一千把机枪,并且还不包括子弹钱。
所以虽然一百万银元能买很多的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但是对于枪支弹药这种昂贵的东西一百万是不够花的。
除此之外,倘若军队参与战争的话不免会有人员伤亡,而作为领军人物还需要给予士兵家庭医疗费用,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所以如果想要建立的是一支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军队的话,恐怕军队的人数只有两三千人。
如果要建立的是一支装备短缺甚至没有的军队的话,那么这个军队的人数会有六七万人,并且在月末结算完军饷之后一百万是肯定不会有剩余的了。
就算培养起了六七万规模的军队上了战场也只能是送死,而两三千人的军队想要在当时做出一番事业的话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
并且在经历了一场战争之后是不可能没有伤亡和武器损失的,所以在民国时期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并且数额大的金钱来源,想要培养军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观那些在民国时期大有作为的军队势力,他们要么靠着国民政府分发的军饷金和补贴金,要么四处抢钱。
而当时的正规部队基本都是和政府有瓜葛的,倘若没有关系背景只有手里的一百万银元去养一支部队,那么充其量当一个土匪,根本不能放在正规战场上。
疯疯小豆子
凡事不要急,慢慢来,有一百万的话可以先搞个军校嘛,比如说搞个霞浦军校,半年成军,多招点人,算3000吧,大概半年成军,开支大概20万,再搞些枪,买美帝的,30元一只,算5000支,15万,再来点炮,不要大口径,75毫米山炮来一个营就够了。这样只剩下10万多点了,然后就可以在胡建横行了。
longda4
民国是战争年代,乱世军队从来就不需要专门养着,那就是个消耗品。
作为乱世创业的第一步,你需要考虑的是,100万银元,能拉起来多大的队伍!
100万银元很多么?这是个送命题,这里讨论的不是小家小户,是个组织,是个庞然大物。所以,不需要计算太精确的物价啊,通货膨胀啊,价值啥的。
没有准确时间,没有明确地点,你能算出个球。
100万银元的价值,能买多少吃的穿的有什么用?又不是招劳工!
你要合计一下,除掉打通关系的公关费用,除掉买好基本的吃穿类道具的费用,除掉基本的招人费用,然后你要有门路,再算算剩下来的钱,还能买多少弹药才是真的。
如果真的靠坐吃山空,没有武器,没有地盘,你还得担心会不会被人攻打,不如拿着钱回家养老好了。
首先,军队的硬件要完善。先要枪,还是先要人,这个很重要。哪怕乱世,军队也不是一个面团,搅和到一起就行了。
哪怕是个小团队,也是要有框架的,你当老大,谁当老二,谁当小弟?
先花点小钱,招募点靠谱顺手的,再去捯饬装备,装备到手,再去扩充队伍,把架子台子搭起来!
这个时候,你是没有地盘的。
然后,赚钱!扩张!这个,就不是那100万的任务了。
你想想,折腾完硬件,你发现,钱花的差不多了,你手下人没几个,枪没几支。
没办法,就100万啊。这个规模,也就山上一波乱匪的框架。
这个时候,你要明白,100万,就是个入门费用。进了门,你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是抢地盘收税,还是直接抢钱和流窜。乱世嘛,又是个小门破落户,就只能这样了。或者顺路抢点人,步子迈小一点,扩张慢一点。
乱世,别人只会比你更乱来!
最后,乱世,靠山很重要。100万,你建不起来一个势力的。
你需要选个好的山头,并且灵活一点不要被黑吃黑,要对自己的靠山有点用,哪怕是拍马屁!
如果你命好,能干,一个队伍就拉起来了。
不要想着对比游击队,那也是要钱的!而且人家有信仰!
再说,如果不考虑全国范围这个规模,说实话,那条件,还不如一般山匪过得舒坦啊!
(插图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