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其中《鸳鸯刀》和《白马啸西风》都是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金庸只是在写完十四部小说之后凑巧发现自己的作品可以组成这么一个读着顺口的对子,并不是在写之前就想好的。而且老先生也觉得很遗憾,这对子里没有包括《越女剑》
ye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诀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白马啸西风
鹿鼎记
笑傲江湖
书剑恩仇录
神雕侠侣
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碧血剑
鸳鸯刀
我都是自己打的,给分吧呵呵
记忆中的那抹红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莔儿
小说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JoyceChau2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夏站丶見
飞
飞狐外传
雪
雪山飞狐
连
连城诀
天
天龙八部
射
射雕英雄传
白
白马啸西风
鹿
鹿鼎记
,
笑
笑傲江湖
书
书剑恩仇录
神
神雕侠侣
侠
侠客行
倚
倚天屠龙记
碧
碧血剑
鸳
鸳鸯刀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寒竹潇
肥仔爱吃火锅锅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除了《鹿鼎记》外,所有新版本均已完成。
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2005年底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社。
少_井
其中:宋代的依次为:天.射.神。倚(由宋起)
明代的是:笑
清代依次是:碧.鹿.书.飞.雪
其他的据内容猜,侠客行可能是明朝,鸳鸯刀也是。至于连城诀和白马啸西风实在没有脉络可循,我认为有可能在任何时代。
alden-sh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大家看过吗/
少年羊肉串
再见每一天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hanson
金全写成之后, 巧合的发现竟然可以拼成一幅对联
不是很工整.
但是记住了这一对子可以分辨冒名的书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就是金的全部武侠小说了
zouyb
代表金庸的14部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金庸小说的第一个字连起来的
分别是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诀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白马啸西风
鹿鼎记
笑傲江湖
书剑恩仇录
神雕侠侣
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碧血剑
鸳鸯刀
shion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祝楼主全家身体健康!万事大吉
肩上纹着蝴蝶
1955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金庸」笔名首次出现
1956《碧血剑》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
1957写《射雕英雄传》连载于香港商报
1959《神雕侠侣》开始在明报创刊号连载
1960为武侠与历史杂志撰写《飞狐外传》
1961《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3 为东南亚周刊撰写《连城诀》
《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5创作《侠客行》
1967创作《笑傲江湖》
1969创作、发表巅峰之作《鹿鼎记》
1970写《越女剑》。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
1972《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就此封笔不写武侠小说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原名:大漠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只有这部我想不起来,只记得"白马"两字)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原名:书剑江山)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张文皓NONO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果小冻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法国的客人
从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1972年宣布封笔,开始修订工作。
飞狐外传
笑傲江湖
雪山飞狐
书剑恩仇录
连城诀
神雕侠侣
天龙八部
侠客行
射雕英雄传
倚天屠龙记
白马啸西风
碧血剑
鹿鼎记
鸳鸯刀
秋湖山下的果果
飞 飞狐外传
雪 雪山飞狐
连 连城诀
天 天龙八部
射 射雕英雄传
白 白马啸西风
鹿 鹿鼎记
,
笑 笑傲江湖
书 书剑恩仇录
神 神雕侠侣
侠 侠客行
倚 倚天屠龙记
碧 碧血剑
鸳 鸳鸯刀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kawaicheese
小说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teddyying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
狐外传
雪
山飞狐
连
城诀
天
龙八部
射
雕英雄传
白
马啸西风
鹿
鼎记
笑
傲江湖
书
剑恩仇录
神
雕侠侣
侠
客行
倚
天屠龙记
碧
血剑
鸳
鸯刀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Cynthia兔
茵
肉丝
5是肉肉
Chriskov
恵子老阿嬷
kevin213
闪闪
Brittany
~自由飞~
qq82415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
杨过迷倒的又岂止郭襄一人,郭芙、陆无双、程英、公孙绿萼这些不都是杨过的小迷妹嘛。
为什么喜欢杨过?
对爱情的专一、心怀天下的情怀、举世无双的武功、风流倜傥的性格、英俊潇洒的长相,这不就是女生心中的完美恋人吗?哪有理由不爱呢?
再加上古天乐扮演的杨过,更是把杨过养活了,他就是我们心中的杨过。
因为古天乐喜欢杨过,因为杨过喜欢《神雕侠侣》。
家有家宝肚子饿
孟飞的雪山飞狐,黄日华的天龙八部,张智霖的射雕,古天乐的神雕,陈小春的鹿鼎记,吕颂贤的笑傲江湖,吴健的侠客行,吴启华的倚天屠龙记(马景涛和苏有朋也可以)林家栋的碧血剑,个人喜欢!
戴丽君
因为一个人,喜欢上了一部剧;《射雕英雄传》——郭靖一个“傻小子”的成长逆袭之路;
相比金庸笔下的其他主角,郭靖真是老实的憨厚的正直,一路开挂,升级打怪,拜得名师,跻身上流,迎娶白富美,登上华山之巅,坐上五绝宝座,其人生不可谓不传奇。
但这传奇想想也可归结于傻人有傻福吧,他的傻、他的正直憨厚是刻到骨子了的,做人能做到这样也是难得;相比杨康的处心积虑、算盘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好在他的儿子代他完成了他毕生的追求),郭靖的一切看似得来全不费工夫,实则他宅心仁厚,儿时没有了父亲,后来的所得也是老天的一种眷顾吧;
儿时长在农村,看的还是黑白电视,那时就像郭靖一样,生在与世隔绝般的大漠里,淳朴、傻得无知却又自得其乐,也幻想过长大和外面的花花世界;
郭靖学武功这段,与自己学拼音、学识字、学算数,笨的被老师、家长教训多么相似,马钰道长教郭靖内力这段,自己也照着电视里的招式学,还想着也能有内力呢!
之后郭靖离开母亲、白雕,走出大漠,闯荡中原武林,终于可以一睹外面的花花世界了,在电视上机前心里还小小的羡慕,结果郭靖混的风生水起,自己走出农村、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唉,可能自己天生愚钝外,在淳朴正直上不如郭靖吧,要不老天也眷顾眷顾我啊;
相比其他主角抱得美人退隐江湖,功成名就后,又是当武林盟主,又是当大将军守护襄阳城,为国为民,终成一代大侠,好男儿当如此!!!
小妖茜茜
当然是天龙八部!写的是天马行空,出人意表,而且武功也是最繁复的,而且打斗场面也是最精彩的。最重要的是,几个主人公性格不同,武功不同,命运不同,而且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活灵活现。乃金庸先生的巅峰之作,没有任何作品可以超越天龙八部。从天南写到地北,从崇山峻岭,写到戈壁大漠,从江南水乡,写到塞外草原。里面人物众多,但是人物性格和武功从没有重复。这部书应该是所有武侠小说之最。(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另当别论)现在无人超越,以后更不会有人超越!
小0
一代武侠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他的离去,让许多“金迷”伤痛不已。“大侠已逝,江湖犹存”。金庸先生的作品哪一部最好?从来都是众说纷纭,毕竟每个读者的爱好不同。
我最喜欢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神雕侠侣》以爱情为全书主线,但金庸没有把它完全写成言情小说,而且将这种感情融合在江湖世界里,历史的背景下。整体格局宏大,没有局限于小格局的争斗,而且将武侠人物的命运和任务直接和历史任务联系起来。《神雕侠侣》以抗击蒙古为背景,将家仇国恨和儿女情长联系起来,营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感天动地,但是那般真实,金庸先生为杨龙二人设置了各种障碍,其他女子爱慕,其他男子的垂涎,这些都符合现实,书中的陆无双等女子,黄蓉,公孙止,金轮法王等角色都代表了社会中的一类人,他们是杨龙爱情的阻挠者或者启发者;世俗礼教,贞洁观念代表了现实对理想的压迫;而杨龙二人的不同则是情侣间生活差异的体现:这是二人不得不面对的矛盾,双方都互为对方着想,最终抛下各自的偏见,选择在一起,而金庸先生却对此来了一个嘲讽,他让杨过成为大侠,看遍世间繁华,心中却始终牵挂的是那个淡如芷水的小龙女,他让小龙女尝尽比古墓还要幽静的谷底生活,心里却挂念的是那个上蹿下跳的杨过。这是金庸对理想爱情的肯定,既然爱极了对方,那便接受对方的一切,生活方式的差异不是分开的借口,金庸先生给了他们想要的生活方式,却没有给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是想让他们明白,让读者明白,他要写的爱情,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包容一切,沧海桑田不改初心的爱情,那么当杨龙终于再次相见的时候,依然化身为一,再难分开了。
bjchangbo
天龙八部,喜欢段誉、乔峰、虚竹的快意恩仇,每个人的英雄本色都不同,从各种荡气回肠,爱恨情仇的故事,感受到了什么是江湖,什么是狭义
terasalee
非《天龙八部》莫属。
《天龙八部》创作于1963-1966年,属于金庸中后期作品,耗时也比较长,个人看来,从艺术水平到故事情节,都为金庸武侠作品之最。
首先,《天龙八部》的哲学角度站的更高,尤其是乔峰这一人物的刻画,堪称金庸笔下最复杂饱满的人物。
在江湖义气与民族气节,个人恩怨与民族恩怨之间,乔峰人物的复杂性反映的是一个人在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取舍。
金庸其他的作品,中心思想大多局限于江湖情仇,即使是郭靖这一爱国爱民形象的塑造,过于正面显得过于单薄,缺乏哲思。
其次,《天龙八部》的艺术水平也堪称为最。乔峰、段誉、虚竹三个主人公形象、性格差别之大,在金庸的其他作品中也是少见的,而且个个饱满。此外,书中的反面人物之多、女性形象之多,也堪称为最。
同时驾驭真么多角色,且每个角色有始有终,金庸笔力可见一斑。
最后,《天龙八部》的人物形象最受欢迎。在金庸所有武侠小说中,男性形象以乔峰最受读者欢迎,女性形象中以王语嫣与小龙女最受喜爱。
所以,如果武侠迷举行一个投票的话,金庸的《天龙八部》可能会是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
hh琪hh
金庸先生的小说,起时如涓涓细流,无风无雨,似乎平淡无奇,然而随情节深入,人物纷纷涌现,场面越发波澜,最后颇有“恩仇何时了,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让人久久难以平静。《神雕侠侣》作为金庸先生一得意之作,从风光旖旋的江南,豆寇少女采莲湖中,一片轻歌曼舞中写起,率先出场的,也是配角,然而却不乏趣味,引人深入。
《神雕侠侣》虽为武侠,但并不以精彩取胜,而是以情取胜:从纯洁少女到古稀老妪,从邪恶魔头到正义英侠,来来往往,争争斗斗,恩恩怨怨,尽皆归于万千世情中。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李莫愁凶残成性,冰魄银针更是让江湖人物心惊胆寒,然而追本溯源,也是为情所困,陆展元移情别恋,却也让人感叹!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瑛姑,还有武氏兄弟,虽性格各异,年龄,背景皆很悬殊,但却都难逃情关,各有深情。
在《神雕侠侣》中,郭襄是我最欣赏的人物。郭襄与郭芙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却有着与她姐姐完全不同的个性。郭芙自私且势利。郭襄则博爱且宽容,她可以与非丐帮的一群叫化子一起饮酒。也可以与丐帮长老鲁有脚一起对樽。对帮助过她的人怀有厚重的感恩之心。对对她不怀好意的尼摩星她一样怜悯他的残疾,对敌时还叮嘱姐姐不可伤了他。金轮大王绑架了她,她一样帮他点穴减轻痛楚。对杨过更是不顾性命的喜欢。但当她得知杨过心中无时不在想分开了16年的姑姑时,她又能发自内心的在上天面前为他们祝福。在金庸先生的笔下,郭襄是唯美的天使,是老天送给她那英雄父母的礼物。可惜我不明白金庸先生为何如此无情,在《倚天屠龙记》里,让这个美丽可爱的姑娘成立什么峨眉派,最终没有享受到繁华人生,却与佛结缘。
杨过身世凄苦,父母早丧,沦为流浪儿,既失父母亲情,又缺旁人关爱,小小心灵倍受创伤。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情与爱。因此,他把情与爱看得比什么都重,他珍惜每一份爱、每一份情。杨过根本不是大侠。他的可爱之处即在于叛逆无比,是个亦正亦邪的家伙。这人精灵古怪又有点疯疯癫癫,高兴起来保家卫国,混帐的时候又无法无天。他这一辈子做了许多没有头脑的事,相信很多事过后都无法给出自己一个满意的理由,只是满足于一时的兴之所致。他也不会询问自己去追寻深层的动机。其实杨过只是永远都不愿意按别人的安排做事。骨子里他是个极端自我的人,不理会什么世俗的道德观念。别人惹我就报复,别人爱我就感激。实在有点偏激。
想金庸其它小说中,段誉,令狐冲,韦小宝,都终有所属,不过却与杨过历程迥异,这其中除了外在之外,恐怕性格,起了很大影响。那杨过,要是不那么狂妄,不那么由着性子做事,却也不会废去一臂,也不会让小龙女奇经八脉俱染剧毒,当然,这也有郭芙的性子在里边,不过芸芸尘世,什么人都可能会遇到,为何韦小宝就能逢凶化吉,处处逢源?圆滑是也!而《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也是够折腾的,他与杨过则有共性:过于浪子,棱角过于分明。其实尘世之间,这种人真的应该多起来,但恐怕“伤心总是难免的”,不过这倒不失为一种让生命丰满、充实起来的方法,杨过等了十六年,终于梦圆,不像有的人活了几十年,一回头,才发现来的路上什么也没有,回忆也尽被虚伪与客套占满。
从《神雕侠侣》一书中,不难发觉,小龙女永远都是一个神话,可望不可即。她很完美,《神雕侠侣》的凄美,就是从她而来。小龙女冰清玉洁,长于古墓之中,不懂人间礼节,唯知情义无价,所谓返璞归真,也不过如此!《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常常是冷的∶在英雄大会上,在绝情谷中,她没有说很多话,令人感到她与外界隔绝。但是,她的行动却表示出她是热的∶她救了周伯通,保护了小郭襄,保护了中原武林的声誉……她是善良的、是热心的,而且更是乐于助人。 小龙女外是冰雕,内是火烧。
读《神雕侠侣》,叹之最深在于:在这个同武侠小说一样充满明争暗斗的世道里,尽力去保留一些个性,守住一份纯真,只要心中充满了爱,一切艰难阴险,终将成为往日的记忆,慢慢尘封……
guorose
射雕三部曲,无可厚非,不管是连贯性还是结构上,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性格更加突出,更多的是他们去选择生活,选择做什么,这个很难得啊,这让人物很饱满!
小捕快
这十四部基本上都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也捧红了很多明星,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欢笑,留下了记忆。个人最喜欢《天龙八部》,书名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黄有宏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成就了金庸先生在小说史上无人可以代替的地位。在金庸先生的笔下,1427个人物跃然于纸上,今天,我就带大家整理一下金庸15部小说主角,看看我喜欢的是不是和你们喜欢的一样。1.《飞狐外传》《雪山飞狐》
《雪山飞狐》胡斐胡斐是《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两部小说的主角。他出身武林世家,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手下四大护卫之一胡姓护卫的后代。其父胡一刀性情豪迈,侠骨柔情,人称“辽东大侠”;其母乃官宦小姐,但英姿飒爽,才貌兼备,明心慧眼,实女中豪杰。《雪山飞狐》里的胡斐与《飞狐外传》的胡斐很不相同,简直像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人。《雪山飞狐》的胡斐传奇气味浓厚,沉郁内向,懂得琴、曲,闻弦歌而知雅意;《飞狐外传》的胡斐是个机灵而有侠义心 肠的乡下小子,小时比长大之后出色得多。虽然同名,但非同人。你喜欢那个胡斐呢?
2.连城决 狄云狄云性格单纯直率,师妹戚芳称他作“空心菜”。在经历了诸多事件后,变得稳重、心思缜密。狄云是金庸笔下命运最悲苦的主角,被万圭陷害强奸妇女而关入大牢,并被削断右手五指、穿琵琶骨。在狱中结识丁典,后得知师妹嫁给万圭,对人生绝望而自杀。
3.《天龙八部》三主角萧峰,虚竹,段誉萧峰智勇双全、胆略过人、豪迈飒爽、不怒自威,曾任江湖第一大帮丐帮帮主,期间掌管丐帮八年,一直率领丐帮以帮助北宋抗击外敌为己任,其间吒叱风云,是领导武林群雄的泰山北斗,在身世揭秘后被迫退位。萧峰一生有情有义,对爱情坚贞,对国家和民族忠诚,人生经历坎坷悲壮,其胸襟气吞山河,他提倡人道和平,选择为拯救世人而自我毁灭,是一个心系苍生、悲天悯人、思想境界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悲剧英雄。
虚竹为少林方丈玄慈及四大恶人中的“无恶不作”叶二娘的儿子。自幼却被萧峰之父萧远山夺去,偷偷放回少林寺,让少林高僧以为他是一名弃婴。于武林大会上,被萧远山当众揭开身世,但是父母却随即去世。虚竹性格木讷老实,相貌丑陋,浓眉大眼,鼻孔上翻,双耳招风,嘴唇甚厚,又不善于词令。24岁时随师父发放名帖下山,误打误撞破解无涯子的珍珑棋局,成为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关门弟子,得了无崖子七十余年的内力,并成为逍遥派掌门。后来被天山童姥强迫传授武功,童姥施计逼虚竹和公主破色戒。无意间再得到天山童姥、李秋水的内力,亦被传为灵鹫宫宫主,又和萧峰、段誉结拜兄弟。最后拯救被鸠摩智挑战的少林,降服丁春秋,并明白自己的身世。西夏国王招纳驸马,和公主相认。
段誉博学多才,英俊善良,但又迂腐固执,厌恶杀戮争斗。无量山上先后遇上钟灵,木婉清,嬉笑怒骂间于两人心中播下情种。因不小心闯入无量山的“琅环福地”中,从洞中一尊玉像处习得“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
4.射雕三部曲--郭靖,杨过,张无忌《射雕英雄传》郭靖生性单纯刚直,重孝义、勤奋、爱国,具备一切金庸笔下最模范的侠义精神。融合“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和“左右互搏”三大盖世武功为一体,遂翩然翱翔,武林尊为“天下第一侠士”,黑白二道俯首称臣,号令武林群雄,率领群雄守护着南宋襄阳城的前线边境他用一生来彻底实现了"为国为民"这一"侠之大者"的目标,他巨大的人格力量也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包括他的家人及《神雕侠侣》的男主角杨过,无形中带领他们走向正面的人生路、改邪归正的康庄大道
《神雕侠侣》杨过深情至性(在他的心里,爱情重于生命,肯为爱而生,亦肯为爱而死)孤傲狂放、勇猛刚烈、风流倜傥、聪慧机智、坦率直爽、侠义正直,乃天下间少有的侠之大者,剑眉入鬓、凤眼生威、双目精光四射、英气逼人、相貌神采飞扬、十分清雅俊秀、乃天下间罕见的漂亮男子。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而无法解脱束缚。张无忌的性恪之中,似乎少了一些英雄豪杰之气;但他于这个“侠”字,却发挥得很充分。“侠”是并非为了追求自己(包括自己国家、自己团体、自己亲友)的利益而去做义所当为的事。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士是不顾一切(不顾自己的生命、利益、名誉)、不接受任何代价而去追求正义。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却坚持拒绝美丽的京娘委身;因为他觉得如果他接受了,他的义举便有了代价,就不是高尚的侠义行为。
5.《侠客行》石破天石破天谦虚、纯朴、良善、真诚,对事物完全没有成见,待人完全没有机心,最后,像虚竹一样,他的良善无知,使他在无意之中,毫不费力地修成绝世的神功,达到武功的最高境界。不知道各位看到了什么,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书写这样的人物,用这样的人物表达自己情感与自己的寄托
6.《鹿鼎记》韦小宝韦小宝是自由自在的典型、是至情至性的典型、是绝不虚伪的典型。韦小宝撕破了许多假面具,破坏了许多假道学,扬弃了许多假仁义。韦小宝是真。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成功的一个人物。韦小宝将爱慕虚荣,优胜精神法,官场厚黑学以及光辉人性诠释的淋漓尽致,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总结: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神雕侠侣这一部,杨过深情至性(在他的心里,爱情重于生命,肯为爱而生,亦肯为爱而死)孤傲狂放、勇猛刚烈、风流倜傥、聪慧机智、坦率直爽、侠义正直,乃天下间少有的侠之大者,剑眉入鬓、凤眼生威、双目精光四射、英气逼人、相貌神采飞扬、十分清雅俊秀、乃天下间罕见的漂亮男子,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影迷希望他们能真正的在一起,如果现在他们能真正在一起,那这部剧就真正的完美了!
斯旺夕照
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牛肉的味道
谢谢邀请!还是最喜欢《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普通人,老实人,本份人,善良人,有胆有识,经不懈勤奋努力,终得成正果。值得今人学习与深思。谢谢!
hanabeen
者腾
答案:金庸先生,一生15部巨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越女剑,其中大多数都成了武侠小说历史上的经典。
每一部都是经典作品,百看不厌,舍不得丢掉哪一部。
豌豆尖尖
射雕三部曲结构最严谨,排在首位。跟现在众多的电影一样,首部曲是最好的!很多朋友都喜欢笑傲江湖,喜欢令狐冲,冲哥的人物性格很好,但是剧情设计感觉差了一些,整部小说中令狐冲90%以上的时间都是病恹恹的,成了病狐冲,从而使整部书都有点暮气的感觉。最讨厌的是书剑,香香公主的美貌竟然能够令剑拔弩张的几万大军休战,实在太过夸张,陈家洛估计是小说史上被书友们最想以各种奇葩手段虐死的第一人。
showyoupenny
最喜欢的是“射雕英雄传”因为那里有各种各样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如:天资鲁钝,生性憨厚,后来师从多位师傅,练就了武功了得的郭靖,天资聪颖,鬼计多端,后来跟郭靖结婚的黄蓉,还有鬼灵精桃花岛主黄药师,老顽童周伯通,丐帮帮主洪七公,老毒物欧阳峰,出手狠辣的梅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