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评为全国作协副主席
雨果奖科幻小说合集
[作品]Many Moons
Princess Lenore is ill from eating too many raspberry tarts. She believes that possessing the moon i...
[作品]Rocket Man
Grammy winner for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from Disney's 1994 blockbuster movie "The Lion Ki...
fumengdalian
freedomlsz
还能怎么看,实至名归呗。谁说作协副主席不能由科幻作家当,不是科幻迷可能不知道,但科幻迷一定明白大刘对中国科幻影响有多大。只要是对文学做出了贡献的,都是值得称赞的
全利利
应该是前几年科幻世界译文版上面的《深渊上的火》,弗诺 文奇著,后来的单行本好像更出名一些,但是的确之前是在译文版上刊登过,分上下两期,你说的是一个外星人的种族,就是几条狗儿用心灵感应的方式组成一个整体,数量越多智力就越高,好像哪个的飞船掉到他们那个星球上去了,我也是很久之前看的了,但是可以确定你说的就是这个。。
扎西GG
现在看小说的一般都是年轻人,特别是科幻小说更是倍受年轻人的喜爱,所以说刘慈欣小说入围星去奖是必然趋势。
前段时间,由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成为大热门,讲述了人们面临太阳的灾难性爆发,建造巨大的发动机,带着地球一起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安烨说,与之相似,大刘在黄金原野中也表达出强烈的“故乡”情结。 如安烨所说,书中有一个场景很打动人:爱丽丝抓住了漂浮在飞船里的一棵小草说:“这是发射架前的草坪上的,以后,它是唯一陪伴我的地球生命了。”这时,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回到地球,但依旧热爱那片土地。这部大片一经播出,轰动一时。
当人们终于得以接近“黄金原野”号,却发现这艘飞船上早就没了生命迹象。爱丽丝多年前录下的音频告诉大家,根本没有“冬神”,所谓飞船故障也是原本设计好的。某种程度上,她以这种方式,推动了航天科技进步。
《十二个明天》里面有一段话说:“科幻作品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是什么让当下与过往的时代变得不同,我们会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以及在此变化中我们会受到何种影响。”这就是我们喜欢科幻小说的原因。通过这些优秀的科幻作品,我们更能很好地理解技术将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世界,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挑战。
ppqqpq
人家凭实力干出来的成绩,还能怎么看?大刘牛逼啊!他的科幻作品兼具了商业性和艺术性。他写内容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后宫争斗,纠缠不清的男女感情或是莫名其妙的职场往来(这些居然都是改编电视剧电影的热门也是无奈的很),就是内容为王质量取胜!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作者能像大刘一样贡献出更好的作品。
可可猫
应该是前几年科幻世界译文版上面的《深渊上的火》,弗诺 文奇著,后来的单行本好像更出名一些,但是的确之前是在译文版上刊登过,分上下两期,你说的是一个外星人的种族,就是几条狗儿用心灵感应的方式组成一个整体,数量越多智力就越高,好像哪个的飞船掉到他们那个星球上去了,我也是很久之前看的了,但是可以确定你说的就是这个。。
灬流氓肉
只看过他的三体,而且没有看完。但他描述的一些情节确实很吸引人。但可能是因为对科幻的理解不一样,我对他的三体,像什么黑暗深林啊,降维打击啦等等这些并不感冒,甚至觉得小儿科。不可否认大众对他很推崇,但对我来说可能觉得肤浅,没有深度。
春天在哪里
也许因为现实太饱满,中国很少科幻题材的音乐,外国当然是有的。尤其六十年代的英国,在美苏太空竞赛、美国登月等消息的刺激下,文艺的英国人以艺术的形式加入这一伟大的人类理想主义实验中。大导演寇比力克拍摄《2001太空漫游》则把这一科幻热潮推向顶峰,先是许多英国年青诗人写作科幻题材的诗,他们被称为“火星派”,同时流行音乐中的迷幻音乐流派迅速向科幻题材靠拢,本来它们就有神秘主义倾向。
结果是诞生了所谓“太空摇滚”一脉,代表音乐人有大卫. 鲍伊David Bowie和平克.佛洛依德Pink Floyd乐队。平克.佛洛依德的《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和迷墙(The Wall,1979)是深刻的反乌托邦科幻作品,而大卫. 鲍伊更是对大众和时尚都有广泛的影响,因为他呼应的是当代的心理。
大卫. 鲍伊的科幻名曲,除了《Starman》,更著名的是Space Oddity,貌似是搭宇宙热顺风车的时尚作品,深处却呼应了冷战时代个人为集体所摆弄的孤独感。直到1976年,鲍伊在作品中“杀死”了自己最有名的分身:外星人“Ziggy”,他的科幻时代才暂停。
中国当代也有一支临时的科幻乐队,叫做“火星纪事乐队”阵容都是怪兽级别的音乐天才:魔岩三杰之张楚,摇滚古筝圣手王勇丶实验大师王凡等中国音乐传说人物,主脑则是香港音乐家李劲松,这支概念乐队只在香港艺术节演出过一次。
cirky
首先,是中国国家力量在世界影响力大大增强了。国内我们的科技创新也日趋进步,才会涌现出一批科幻作家,他们的作品也具有了国际视野,前瞻性,也容易被世界接受。
其次,是刘慈欣作品的独特性,大格局,颠覆三观似的宇宙宏观,使得作品蓬勃,大开大合,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传统科幻,具有时代感,本身作者也是从前科研的,内容经得起推敲,而且大量的融入了中国元素,人物,场景,时代,故事,文化,风俗,政治,经济等等都是中国特色的,它让世界了解了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及对未来的作用。
其次,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流派,风格的作品,通过翻译成不同的文字语言,丰富了世界文化,也融合了一些创作方法,这些文化交融,便于被不同文化受众理解。
总之,刘慈欣的作品,让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中国。
胤
经济学科幻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我也一直在寻求与此有关的(包括所有以社会科学及交叉学科为基础的)科幻构想.
像是阿西莫夫的《基地》于帝国三部曲中的《星空暗流》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经济学,而海因莱因的《银河系公民》也渗透了这一点,
但这些都比较肤浅,只体现了市场经济或经济对社会的作用这些比较浅显的议题。
而以经济学中的概率论为主体的科幻小说可就多了,如橱窗里的荷兰赌徒等等,但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经济学科幻。
虽然我不能肯定是否世界上还没有真正以经济学为主体的科幻面市,但我相信这是一个一定会被写到的主题,我们也可以发挥想象,自己提出一些构想嘛。
PS:很高兴有人能对科幻的创新作这么有创见性的思考,我再回到你的问题本原说一说吧。我想你应该十分关注科幻的“预见”这一功能吧。如果说预见金融危机,太多的书都或多或少地提到过(反乌托邦小说中设想的各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崩溃;各类经济学书籍中对未来经济危机的预测),不过“预见”只是科幻的一个功能,而非特征,往往也不是目的。科幻中的“预见”都不是针对于某一事件的,只是按其对未来社会走向的构想自然推理而成的产物,而后真正发生危机时,人们将小说中的描写一套,发现很像,不过是证明了小说在科学推理上的严谨性于在幻想上的切实性罢了。预见的真正目的在于警示,所以我相信近几年一定会有以科幻小说为形式的描写金融危机的书问世,因为此时的人们,太需要警示。
brucewander
科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想象的能力,饱含人文情怀,对于打破思想禁锢,开拓视野,创新思维,展望未来,促进发展很有好处。中国在新世纪有这样的一个作家出现,是民族幸事。
miaoyingqi_
如果你真的想看中国的好科幻,推荐你看创造宇宙说明书,这本书前身是宇宙通鉴。好科幻不一定出名,现在不出名不代表以后不出名。好科幻要看内容,看内涵,看思想,系统的去看。看这本书在系统地讲什么,看他的世界观,而不是人云亦云。现在很多喷子,没有看完全书就开喷的,多得是。只有通读完全书,才有资格评论。
蛋蛋窝
估计作协的大老爷们很长时间都看不惯野路子出来的大刘,对于科幻这样的题材,尤其入不得其法眼。《流浪地球》火了,科幻文学被上升到新的高度,于是作协冒泡了。
彼岸_claire
不认可,大刘的作品严格来说没有文学性,这是他本人承认的。但是脑洞开的很大,一些科幻术语也很能迷惑一部分人。
但是,他的很多作品,其实国外的硬科幻都说过了。
理工科比较喜欢他。而已。
Realface_童
任意飞行的小放
qypu
淑女嗯嗯
原贴:科幻小说硬科幻是指什?
侃哥photography
小E的一天
名至实归。我最佩服这些不是专业出生却做出了比专业人士更专业的事来的牛人。
seaminweihai
要是大刘碰上996 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写出这么瑰丽的作品
幸福来了!
比较佩服刘慈欣,虽然不是专业作家,本职工作是水电站的工程师,却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付出的辛苦自然不会少。至于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这个职务,我觉得他当然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但是也会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创作。
一直觉得中国的一些协会主席之类的职务,最好不要去找状态正旺盛的创作者们来担当,这个职务的一些杂碎的工作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创作。其实对于他们来讲,作品比职务重要,作为观众和读者,大多数百姓也是如此看待的。
fhtwhite
她应得的。这两部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作品,在我国的科幻史上有些节点意义。
彭蒂
谢谢邀请。大刘获得这些荣誉是实至名归。我也是三十多的老科幻迷,也获过一个短篇小说的小奖项,有相同的爱好性格,甚至经历和职业也类似,能猜到大刘的性格和生活创作状态是怎样的。在当代中国这片忽视和藐视科幻文化的土壤里,科幻爱好者是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甚至《科幻世界》要是不自贬为“校园文学”都生存不下去。那么,科幻爱好者一般都是这样的:不擅与人交际、思想天马行空、爱好特立独行、对社会和人性略悲观。代入到大刘身上,他在电厂做工程师,生活看上去很平庸,不太擅长言辞,却保持着科幻的爱好,在没有和其他人沟通的情况下保持着一份对宇宙、科学想象力与深刻思考。同时大刘成长于风雨飘摇的年代,对社会和人性有着刻骨的认识和思考。这些综合起来,造就了《三体》《乡村教师》《流浪地球》等具有暗黑氛围、对人性剖析深刻、想象力宏大的作品。而这些,正是世界主流科幻的特征,因此,获奖实至名归。而在国内,由于主流导向对科幻的压制和反感,大众对科幻的不理解,“校园科幻”的贬低、科普工作的不到位,使得科幻就是“孩子的玩意儿”、“唯心主义和不切实际”、“胡思乱想”,所以如果《三体》没有获奖,大刘不会在公众面前闪光,不会有《流浪地球》电影,更不会出现那么多跟风蹭热度者,仍然不会有人多看科幻一眼。所以大刘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坚守科幻爱好、保持“胡思乱想”的宏大想象力、在不理解的人群中砥砺前行、包容《科幻世界》等自我贬低的杂志、对人性和社会保持旁观中立的理性观察思考有着决定性的关系。相比之下,其他科幻爱好者(例如我),已经在生活的琐碎中磨掉了想象力,在对中国科幻的失望中放下了笔墨。但是,虽然大刘已经以一人之力把中国科幻拉到了世界面前,但是中国科幻扔不容乐观。首先大刘自身从一名工程师、作家成了从政的作协副主席,可以想象今后政治正确将是他的主要工作,在会议、讲座、评审、座谈、笔会中,大刘还有时间思考外星文明和人类未来吗?因为《流浪地球》大赚而跟风而来的奇形怪状的各路人马能让大刘消停吗?连《乡村教师》这样思想深邃、悲壮的题材都能改成喜剧片,是不是会把《三体》改成情景偶像剧?《流浪地球》后引发的群魔乱舞中,大刘和中国科幻还能保持正向发展吗?实话说,不看好。因为,我也是一个冷静中立旁观的人。种子早就有了,但土壤仍然贫瘠。
素颜烟雨
我成年以后很少看小说 小时候是因为家里没钱 现在是因为没有精力 但是有声小说听了一点 比如金庸的全部作品 一次偶然机会找到了一个播读刘慈欣作品的播客 听了很多刘慈欣的短篇小说 也听了刘慈欣的三体前两部 说真的刘慈欣的作品都很冷酷 冷酷到没有多余的一句废话 把人性剖析的丝丝入扣 尤其鲸歌里 一开始说那句 他们不给我自己拿 我觉得天经地义理所应该 但是第二次说出这句话时候 真的变成最可悲最讽刺的话 我想表达的是 好作品可以让有知识的人得到道理 好作品也可以让我这样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人明白事理
zbyzmax
cathy002
科幻写作和科幻小说概念比较相近,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科幻写作,或者写作科幻,覆盖的面比较大,包括很多种题材,比如科普读物,其中带有一些对未来展望的成分,也叫科幻。
而从题材上区分的话,科幻写作大体可以分为科普文学,科幻漫画,科幻小说,科幻剧本等等,小说只是其中一个喜闻乐见的题材而已。
科普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进行有延伸性的幻想,重点放在“科“上的幻想文学,必须有严谨的科学基础,缜密的逻辑,却未必需要剧情,像时间简史,未来简史,人类简史,与机器赛跑,生命3.0等书籍,就属于这一类。
而科幻漫画,类似漫威,高达,甚至奥特曼,机器猫这种,都属于假科学之名,讲一个好故事的类型,重点在于“幻“,它的主要目的是夸大和好看,至于像戴个竹蜻蜓就能飞,脖子受不受得了这种问题,千万别深究。
科幻小说,则介于二者之间,它必须有精彩的故事,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虽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夸大,深挖,甚至虚构,但至少得从形式上具备一定的可信度。
用我常爱说的一句话评价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就是一本正经地胡扯。
这就是科幻小说的两大必备元素,一本正经,还要够胡扯。
首先,你得一本正经,不管多么离奇的故事和设定,你得假装它就是真的,并且让读者相信它是确实可能发生的情况。
比如著名科幻小说三体,虽然漏洞诸多,但至少作者勾画出了一个表面上可信的故事世界,不深究的话,它是可以逻辑自洽的,毕竟读者是来欣赏一个精彩的故事的,不是来专门挑刺儿的。
其次就是要胡扯,科幻小说之间比较的就是看谁脑洞够大,构思出来的剧情更离奇,而如果你能让读者相信这种离奇,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