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三体》,一直不想说在国际上评价非常高,并且刘慈欣通过三体这本小说得到了很多奖项,刘慈欣这不三体在中国文坛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被称为中国科幻第一人。
为什么科幻小说这么少
[作品]Many Moons
Princess Lenore is ill from eating too many raspberry tarts. She believes that possessing the moon i...
[作品]Rocket Man
Grammy winner for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from Disney's 1994 blockbuster movie "The Lion Ki...
fumengdalian
关啊关
刘慈欣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科幻第一人,与他的努力以及平时积累,还有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分不开的,他作为一名工科生,爱学习爱交流是他的长项,对科幻由衷的热爱让他积累了很多的科幻素材,所以在科幻这一方面他是非常厉害的。他是开天辟地给你一个新的世界和时代出来,自然很多都是点子包袱扔里面,随便挖出一个东西就能写文章拍电影了。
全利利
应该是前几年科幻世界译文版上面的《深渊上的火》,弗诺 文奇著,后来的单行本好像更出名一些,但是的确之前是在译文版上刊登过,分上下两期,你说的是一个外星人的种族,就是几条狗儿用心灵感应的方式组成一个整体,数量越多智力就越高,好像哪个的飞船掉到他们那个星球上去了,我也是很久之前看的了,但是可以确定你说的就是这个。。
lslonglong
阿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作家刘慈欣的个人基本情况。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开始创作以来,获奖无数,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赵树理文学奖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不能共存的节日《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从1985年开始创作,到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历经30年的创作之路,终成正果。
称之为中国科幻第一人,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毫无疑问,此原因必须放在首位,这是科幻作家目前在世界级的文艺殿堂获得的最高荣耀,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氛围下,称刘慈欣为中国科幻第一人当之无愧。当然此所谓第一人,并不指当初清末民国时期创作科幻的第一人。
二、《三体》三部曲所包含的宏大世界观乃至宇宙观,征服世人。刘慈欣在创作时,从宏观入手,大气磅礴,涉及新纪元社会的价值观、宇宙观等,把人性、社会、伦理等都囊括进去了,做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黑暗深林法则,以两条基本公理出发,建立起一套学科,宇宙社会学。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基于当前现实推理的一种升华,而不是国外科幻界的纯技术幻想猜想。从某方面讲,开辟了科幻世界的新纪元,他所创作的《三体》把虚无的理论实用简单化而又不存悖论,大胆地将费米悖论解释为:被发现,总有一方被消灭。这个理论怕是将NASA的专家们都吓了一跳吧,对整个人类在现实社会中开展的宇宙探索,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超乎想象的技术性创作。既可以说,不像国外科幻的什么星际冒险、外星殖民、时空穿梭之类,听来乏味,而是有猜疑链和技术性爆炸描述,也有流浪地球的矢量发动机,以及全频道干扰,更有降维打击这一宇宙终极大杀器,所以才会有改编电影《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的上映,虽然电影口碑不高,但至少这两部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口碑还是极佳的,关于技术以及战争或灾难的场景描述,令人印象深刻。
可以说,刘慈欣老师的作品,有创意,又新颖,有一种宏大的历史史诗的感觉,所以2019年,他的长篇小说《三体》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称之为中国科幻第一人,当之无愧。
kilygo
毕竟银河系本身已经是一个很广大的区域了,更往外的区域充满了未知,我不能确定我们的银河系的形态是否是宇宙中的普遍形态,更不能确定我们的物理学等规律在银河系外是否还能维持。
christine1022
因为人类还不确定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甚至不能确定银河系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的河系,只能强行限定了银河系的范围,最主要的是人类本身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物种,本身就具有排外性,如果把科幻的范围扩大到银河系之外,那么银河系之外的生物既然能出现在人类的面前,就代表他们的科技非常的强大,至少在人类目前的条件下,几百亿年是不可能追的上的,也就是说这种科幻的主角根本不可能是人类,所以在看这种科幻片的时候,人类是不会有代入感的,顶多也就像人们看动物世界一般,甚至还不如动物世界,毕竟动物世界里面的物种是真是存在的,而人们想要幻想出一个符合人类认知逻辑的物种,绝对要比编一部科幻片更加困难,其中的差距以前也是几十上百倍的
可可猫
应该是前几年科幻世界译文版上面的《深渊上的火》,弗诺 文奇著,后来的单行本好像更出名一些,但是的确之前是在译文版上刊登过,分上下两期,你说的是一个外星人的种族,就是几条狗儿用心灵感应的方式组成一个整体,数量越多智力就越高,好像哪个的飞船掉到他们那个星球上去了,我也是很久之前看的了,但是可以确定你说的就是这个。。
miamiaj
我毫不怀疑,《三体》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不仅仅是在科幻层面上。我是一位女性读者,还是个数理化渣渣,所以当我开始读三体时,我其实并没有太明白里面的一些科幻因素。而且,第一部的硬汉文风也劝退了我好几次。直到我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再一次捧起这本书。(插一句,读书最好还是读纸质版,电子版真的不太容易入戏。)熬过前几章后,当汪淼进入了游戏,我也被深深吸引了。之后花了两天时间读完第一部,接着是第二部第三部。三部曲连着看完,我认为刘慈欣可以封神了,我已被深深折服了。
这部小说封神的理由很多,技术层面,硬科幻描写,想象力格局什么的,大家可以看前几位的回答,写的很好很到位,我就不多说了。我只从我的角度来谈谈。
格局上,第一部还在中国,讲述中国域内的变迁;第二部就是全世界范围,整个地球的生死;第三部直接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在四维空间中观照一切。那些抛开,人类的命运,宇宙的命运,交科幻因素,这其中古往今来,生死歌哭,个人的命运织成一部大史诗,令人不胜唏嘘之至。
这部书有着深切的哲学思考。而且不全是因循西方的哲学,他把我们一些古代的哲学家的思想也融进了小说之中。而且在第三部中还能看到道家和佛家的影子。抛开那些科幻因素,这其中古往今来,生死歌哭,个人的命运,人类的命运,宇宙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令人不胜唏嘘之至。
最吸引我的,还是这部书中颇有意趣的闲笔。然而我觉得,会令一部小说不朽的就是这些闲笔。它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天天在发生,却没有多少人在意的东西。比如第一部里,那个惟妙惟肖的研究报告和最高指示;大兴安岭的山村生活;红卫兵的回忆;第二部里开头的蚂蚁和石碑,市民们关于房价和新闻事件的讨论,石家庄和山西交界处山区的景物,地下城市中未来生活的图景;第三部中,宇宙移民城市中公交车上关于早市菜价的讨论,还有那些麦田和蓝天……;哦,对,还有爱情,无论何时,都会存在的爱情。绝望的,希望的,肉欲与灵魂交织的美好的爱情。云天明和程心,程心和关一帆,云天明和艾AA,数十万年的爱意,在时空中交错,一次次的擦身而过,换来“三生石上旧精魂”。这爱情足可媲美《红楼梦》中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爱情故事。所以,无论刘慈欣的格局多么宏伟广阔,科幻描写如何深刻,他最终观照的仍然是人的感情,人的生活和只属于人的温暖。正是: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
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龚自珍词)
小野猫
是有科幻作品出银河系的,比如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当然星球大战是不是科幻有争议)。科幻作品的分类有很多,这边稍微介绍一下。
1.近未来的低技术科幻,往往以某一项科技的发展作为核心设定,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编码,人造生命等,这是目前科幻的主流,因为这种科幻是附加于目前的社会伦理体系的,最容易引起讨论与共鸣。代表作有生化危机,猩球崛起,人工智能,头号玩家。
2,赛博朋克社会科幻,这是上个世纪一批大师级人物共同创立的世界观,银翼,攻壳,阿基拉……我个人认为是科幻的黄金年代。它建立了一个虚幻但逻辑严密,技术发达但可以预想的社会体系。但几乎所有的赛博朋克作品都会避开星际探险这一话题,因为赛博朋克的核心设定是压抑而悲观的。
3,高技术下的社会,这是在冷战时代一帮最浪漫的科幻作家吗建立的近乎完美的社会理想。核心就是吹捧各自的理想,苏联和美国是急先锋,美国更甚。完美的把浪漫主义的英雄情怀和科学幻想结合起来。冲出银河系的科幻作品一般都是这一类。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就是这时候出来的。
4,反乌托邦和末日启示录作品,这部分作品大都充满悲观,是反技术的。就算有星际殖民也是持否定态度。
为什么冲出银河系的很少呢?因为在理论上不存在在星际间来去自如的方式。我们目前的理论物理否定了我们冲出银河系的几乎一切可能,冲出太阳系也只是留下了一丝可能而已。除非我们能把自爱因斯坦开始的工作全部推倒重来,那么冲出银河系的星际航行就只能在科幻小说里。
隆隆羊
[古武机甲]
星际屠夫
[古武机甲]
冒牌大英雄
[古武机甲]
师士传说
[古武机甲]
甲武圣徒
[古武机甲]
星墓
[古武机甲]
机动风暴
[古武机甲]
变装机甲
[古武机甲]
无罪之城
头上三炷香
[古武机甲] 星际屠夫
[古武机甲] 冒牌大英雄
[古武机甲] 师士传说
[古武机甲] 甲武圣徒
[古武机甲] 星墓
[古武机甲] 机动风暴
[古武机甲] 变装机甲
[古武机甲] 无罪之城
裙子小姐爱夏天
古往今来,能“出圈”的作品,一定是能在各种文化中引起共鸣。2015三体获得世界科幻奖,实至名归。
《三体》既是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一部人类文明史,还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三体》的风靡,是因为它兼具中国性和世界性,既有关于中国历史、文化、风物的扎实描写,也有优秀的科幻设定,让外国人也能理解、共情、认同。刘慈欣是在用写历史的方法写科幻。
你看,他借着科幻的设定,给我们演绎了一次人类有史以来最最彻底的清零,让我们看到了最最可怕的浩劫。小说讲的是一个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历史多次重申的道理!
在《三体》中刘欣慈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世界,打开了一个个天大的脑洞,比如小说中刘欣慈提到的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是一个三星体系,有三颗恒星。也就是说位于其内的行星“三体”星,有三个太阳。这好像是不可想像,但就是在2016被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比邻星内有这样的行星,科学家将其命名为比邻星b,大小是地球的1.3倍,位于宜居带,跟地球很像。小说中的“三体”星被发现了,这说明作者是有一定科学及天文知识的,而不光是凭空想像出来的。
2014年,天文学家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通过计算推导:宇宙是平的,可能是无限或是接近无限的。这和以前的认知又不一样了,以前的认知是宇宙是有限的,但是是没边没沿的(如果不理解那我们想像一下二维世界的地球表面,是有限的,但从任意一点绕地球一圈,都会绕到起点,所以是没边没沿的,三维世界也可以这样理解)。而且从微波星图来看,宇宙的密度是一致的,就是说像地球这样适应生命存在的环境不是特殊的,是一种必然。这就脑洞大开了,因为宇宙是无限的,那就说明有无数个像地球这样的星球,而生命诞生的概率是有限可能的一种,哪怕概率再小,乘以无限还都是无限。进一步说明宇宙中有无数个像我们一样的“人”,而且有无数个“你”。
在《三体》中刘欣慈给我们开的脑洞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宇宙社会学的理论,这也是刘欣慈的思想实验之一,宇宙有两个原理:一个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宇宙的资源有限,宇宙博弈是零和博弈,资源你用了,我就没有了。宇宙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猜疑链,不同文明发生接触,由于彼此的猜疑,不信任就会发生互相残杀;一个是技术爆炸,科技会有加速发展的特质,一个文明现在不如你,但是你不发展,对方就有可能加速发展超过你。由此就引出一个黑暗森林法则:文明就像黑暗森林中拿枪的猎人,如果有人在黑暗中暴露了自己的坐标,代价最低的方案就是先开一枪。
黑暗森林法则暗黑、冷静、理智的让你后脖根冒冷风。不过这可能是更接近现实的真像。用刘欣慈的话就是“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春天在哪里
也许因为现实太饱满,中国很少科幻题材的音乐,外国当然是有的。尤其六十年代的英国,在美苏太空竞赛、美国登月等消息的刺激下,文艺的英国人以艺术的形式加入这一伟大的人类理想主义实验中。大导演寇比力克拍摄《2001太空漫游》则把这一科幻热潮推向顶峰,先是许多英国年青诗人写作科幻题材的诗,他们被称为“火星派”,同时流行音乐中的迷幻音乐流派迅速向科幻题材靠拢,本来它们就有神秘主义倾向。
结果是诞生了所谓“太空摇滚”一脉,代表音乐人有大卫. 鲍伊David Bowie和平克.佛洛依德Pink Floyd乐队。平克.佛洛依德的《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和迷墙(The Wall,1979)是深刻的反乌托邦科幻作品,而大卫. 鲍伊更是对大众和时尚都有广泛的影响,因为他呼应的是当代的心理。
大卫. 鲍伊的科幻名曲,除了《Starman》,更著名的是Space Oddity,貌似是搭宇宙热顺风车的时尚作品,深处却呼应了冷战时代个人为集体所摆弄的孤独感。直到1976年,鲍伊在作品中“杀死”了自己最有名的分身:外星人“Ziggy”,他的科幻时代才暂停。
中国当代也有一支临时的科幻乐队,叫做“火星纪事乐队”阵容都是怪兽级别的音乐天才:魔岩三杰之张楚,摇滚古筝圣手王勇丶实验大师王凡等中国音乐传说人物,主脑则是香港音乐家李劲松,这支概念乐队只在香港艺术节演出过一次。
胤
经济学科幻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我也一直在寻求与此有关的(包括所有以社会科学及交叉学科为基础的)科幻构想.
像是阿西莫夫的《基地》于帝国三部曲中的《星空暗流》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经济学,而海因莱因的《银河系公民》也渗透了这一点,
但这些都比较肤浅,只体现了市场经济或经济对社会的作用这些比较浅显的议题。
而以经济学中的概率论为主体的科幻小说可就多了,如橱窗里的荷兰赌徒等等,但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经济学科幻。
虽然我不能肯定是否世界上还没有真正以经济学为主体的科幻面市,但我相信这是一个一定会被写到的主题,我们也可以发挥想象,自己提出一些构想嘛。
PS:很高兴有人能对科幻的创新作这么有创见性的思考,我再回到你的问题本原说一说吧。我想你应该十分关注科幻的“预见”这一功能吧。如果说预见金融危机,太多的书都或多或少地提到过(反乌托邦小说中设想的各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崩溃;各类经济学书籍中对未来经济危机的预测),不过“预见”只是科幻的一个功能,而非特征,往往也不是目的。科幻中的“预见”都不是针对于某一事件的,只是按其对未来社会走向的构想自然推理而成的产物,而后真正发生危机时,人们将小说中的描写一套,发现很像,不过是证明了小说在科学推理上的严谨性于在幻想上的切实性罢了。预见的真正目的在于警示,所以我相信近几年一定会有以科幻小说为形式的描写金融危机的书问世,因为此时的人们,太需要警示。
泛彼柏舟
亚伟
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市,山西阳泉人,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作协副主席[1][2],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超新星纪元》、《三体》、《流浪地球》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代表作品
主要成就
三体III获2011年度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4]三体III获《当代》长篇小说2011年度五佳[4]《三体》获2013届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金奖[4]三体III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科幻文学门类)[4]《三体》获2015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收起
作品集全部
三体3:死神永生
三体2:黑暗森林
三体 1:地球往事
三体ⅱ
流浪地球
三体
球状闪电
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
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祖籍信阳市罗山,山西阳泉长大。
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
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
1989年创作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首版和中国2185,但未发表。
20世纪90年代开始向《科幻世界》杂志社投稿
1999年6月,在《科幻世界》首次发表两篇作品《鲸歌》和微观尽头,同年首次凭借《带上她的眼睛》获得1999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2000年发表短篇小说《地火》、《流浪地球》,凭借《流浪地球》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
刘慈欣
2001年发表短篇小说《乡村教师》、《微纪元》、《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凭借《全频带阻塞干扰》和《乡村教师》首度同时获得银河奖两项奖项。
2002年至2005年间,刘慈欣凭借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连续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期间的主要作品有《朝闻道》、《思想者》、《地球大炮》、诗云、《镜子》、《赡养人类》等,并于2003年1月和2004年6月先后出版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和《球状闪电》。
2006年5月,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第一部开始在《科幻世界》上连载,一直持续了半年多,到年底结束。同年凭借该作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
2007年底完成系列续作三体2:黑暗森林,于2008年5月出版。
2010年10月出版第三部三体3:死神永生,再度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7]
2011年凭借《三体》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当代》长篇小说2011年度五佳。[7]2011年10月21日在阳泉市作协四届一次理事会议上被选为阳泉市作协副主席。[8]
2013年凭借《三体》获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金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同年以37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第一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7]
2014年5月26日宣布《三体》三部曲的英文版将于2014年10月、2015年5月、2016年1月分三步在美国出版发行。[6]7月任首届“这篇小说超好看”类型文学奖评委。[9]8月正式调入阳泉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和研究工作。[7]11月宣布担任电影《三体》的监制。[10]
2015年2月,凭借《三体》获得美国星云奖提名。[11]2015年3月,接任腾讯移动游戏“想象力架构师”。[12]2015年4月,作品时间移民获得“2014中国好书”奖项。[13]2015年6月获2015腾讯书院文学奖“致敬小说家”。[14]
2015年8月23日,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15]2015年9月12日,刘慈欣获第26届科幻银河奖特别功勋奖。[16]
2015年10月18日晚,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该等级勋章只有获得国际最高科幻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的作家有资格获取。[17]
2016年1月19日,被评为“2015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18]
2016年3月4日,在接受采访时确认,自己已当选山西省作协副主席。[1]元力影业开拍青少年科幻动作系列电影混沌之城,刘慈欣为该系列影片担纲监制[19]。
2016年10月,刘慈欣成为中国"火星大使",为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宣传推广工作代言。[20]
2017年4月4日,雨果奖候选小说名单揭晓,刘慈欣以《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英文翻译:刘宇昆)再次入选雨果奖最佳长篇提名[21]。
2017年6月25日,刘慈欣凭借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了世界级科幻奖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22]
2018年7月12日,IDG资本宣布正式聘请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担任IDG资本“首席畅想官”。[23]
2018年11月9日,刘慈欣被授予2018年度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表彰其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做出的贡献。[24]
2019年1月31日,参加综艺节目晓说2019。[25]2月5日,担任编剧、制片人的电影《流浪地球》上映。[26]同日,编剧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在中国上映。[27]同日,参加2019东方卫视春晚。[28]4月,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官网上宣布,布兰迪斯大学会于2019年5月19日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授予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文学荣誉博士学位。7月,加盟江苏卫视科幻综艺节目从地球出发。
miaoyingqi_
如果你真的想看中国的好科幻,推荐你看创造宇宙说明书,这本书前身是宇宙通鉴。好科幻不一定出名,现在不出名不代表以后不出名。好科幻要看内容,看内涵,看思想,系统的去看。看这本书在系统地讲什么,看他的世界观,而不是人云亦云。现在很多喷子,没有看完全书就开喷的,多得是。只有通读完全书,才有资格评论。
大粒儿
刘慈欣能成为中国科幻第一人,是因为他获得了科幻诺贝尔奖,并且他写了三体多部科幻文学,还有包括流浪地球十分具有科幻性质,而且呢,这类小说呢,是十分具有真实感的,所以称之为中国科幻第一人
Realface_童
任意飞行的小放
qypu
淑女嗯嗯
原贴:科幻小说硬科幻是指什?
轮回的想象
这个问题很好,下面就介绍“写出”了银河系的科幻作品。
一,前苏联科幻作家叶菲列莫夫《仙女座星云》,一听名字就是出了银河系。
二,日本作家光濑龙百亿日、千亿夜。故事是一场延续几千年的战争,从地球开始打,大BOSS最后被发现隐藏在仙女座星云某星上。
三,香港黄易《星际浪子》。大BOSS是上个宇宙世纪中扛过了坍缩和大爆炸的一对夫妻,背景是整个宇宙。
四,玻尔·安德森派——零度,人类宇航员成功度过下一次宇宙大爆炸,进入后宇宙。小说里,所有银河系都坍缩成一点。
五,阿西莫夫最后的问题。亿万年演化后,宇宙中只剩一台终极电脑,所有能量都耗尽,所有天体都熄灭。这台电脑逆熵而行,开启下一个宇宙世代。在小说里面最后灭亡的超级宇宙文明中,一个家庭就占有一个银河系作为能量来源。
六、中国作家绿杨《鸡尾酒》,一群人驾驶飞船到了个奇怪的地方。那里不再有星体。一切发生过的事情都倒退回来,甚至死人也重新活转回来。后来才知道那是宇宙边缘,并且正在收缩。他们无法前进,跟着宇宙的坍缩倒退回来。
七、科幻片黑衣人。片子里大家争夺的法宝是低一层次的宇宙。到了结尾处,我们的宇宙也只是更高层次宇宙中某个孩子的玩物。
八、动画科幻《魔比斯环》,战场距离地球三千万光年,肯定出了银河系。不过,怀疑编剧随便写了个数,未必清楚银河系直径有多少光年。
boney0007
至于这个为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记得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老师为了培养大家所谓的想象力会让写好多科幻题材的作文,当时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所见所闻知识面都有限,想象力也有限,所以作文都是千篇一律的。
叮铃铃,闹钟响了,我睁开眼睛,今天是20某某年某月某日!机器人给我准备好干净的纳米衣服,帮我穿好,保姆机器人给我端上做好的早餐,吃过饭,我出门坐上磁悬浮汽车去上班,路的两边是高楼大厦,还有外星人的飞船和人类的飞船在头顶飞来飞去!这时窗外又传来了奇怪的声音特别的吵闹,我突然坐起来,原来是妈妈叫我起床了,刚才的只是一个梦。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和梦里一样啊!!
现在看来这些千篇一律的作文真的很可想,单这些真的已经是当时能发挥出来的所有的想象力的极限了!在宇宙尺度的文明上,我们的文明可能真的就是小学水平,我们的想象力最多也就在银河系里面转悠,等到某一天,我们的知识面解决的超光速,时空跳跃,平行宇宙,暗物质等一些问题,我们的科幻作品自然就会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匪夷所思的故事了
李怀中
推荐一下重生之超级战舰,虽然是起点文,但很多思想非常激进且硬核,该作认为只有研究出从虚空中获取能量的技术才能成功跨过空无一物的河系间的空间进行进行河系级航行,最后主角还能通过某种技术进行有限的时间旅行,脑洞不是一般大
风过疏竹
这个问题不成立。
首先,科幻文学史上,只有“太空歌剧”类的故事,讨论空间范围才有意义。而其他类型的故事就算超出银河系也没啥意义。举个搞笑的例子,奥特曼的故乡M78星云,不仅出了银河系,而且出了本星系群,甚至出了室女座超星系团,但这个和他来自火星,有任何区别吗?
其次,并非所有太空歌剧都是局限在银河系的范围,比如星球大战系列故事的那句经典开场白,“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遥远的星系……”就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地方不在银河系(中文版字幕把Galaxy 翻译成“银河系”显然是翻错了义项)。再比如,著名的《三体》系列小说的故事格局,放眼了整个可观测宇宙,这是最近也最明显的例子。
第三,那些以银河系为背景的著名作品,比如《基地》系列,《海伯利安》系列等,大多想象的宇宙图景是以人类或人类的异化后代为主角,既然发源于地球,就近殖民自然就成了最合理的假设。十万光年的直径,两千亿个以上的恒星系,已经给人类后代足够多的选择。换句话说根本没有必要殖民河外星系。打个比方,你会在你家楼下买菜还是去南非买菜?
点点rat
就算出去了,还不是大同小异……银河系里面人类设想的各种玩意儿银河系外也可以用啊,又没人去过对不对?当你认为只有银河系外才有的玩意儿,银河系内就不能设定一个吗?也没人见过啊对不?科幻嘛,跑哪去都一样的,反正没人见过……
Kay_s
在分家产的时候,作为家里最小的我只分到了银河系以及附近的一亿个星系,没办法因为太穷了,别人家的都能分到其他宇宙的星系。
怎么闹钟突然响了呢!真的太没趣了
温柔乡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也不知道是谁提的问题,问这个问题,真的说明看的科幻作品太少。简单举几个例子吧:
国内前一阵火的不行不行的大刘的《三体》三部曲,直接戳到三体星系,再戳到宇宙观察者、二向箔......(快看二向箔!啊不,放错图了)
再往前数,黄易“黄大师”想当年还写了《小兵传奇》呢
(话说知道这本书的是不是暴露年龄了)
国外的更多:阿西莫夫:这超级科幻大师写的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一共十一本书,还提出了“机器人学三定律”,内容从地球到银河系到全宇宙,哪儿没涉及到啊......
突然想起来还有《安德的游戏》,改编成了电影一个游戏宅男打个游戏就能拯救世界。借着这个话题多说几句,如果说所有科幻作品都没出银河系,的确不客观也不正确,但是如果说大部分优质的科幻小说没出银河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正确的。
为什么?
在于作者。
一部科幻小说的优秀与否、叙事合理与否、背景宏大壮丽与否,其根本取决于作者的想象力,取决于作者的笔力,取决于作者对整体文章的把控程度。只有这些硬指标达到极高水平,写出的作品才能够震撼人心。你没有顶尖的构思世界的宏观意识、没有顶尖的文字操纵水平,怎么用文字来构建你这部作品的世界体系,更不用说银河系甚至宇宙体系了。
归根结底一句话,实力不够。
这么些年来,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幻作者不也就是阿瑟·克拉克(2001年太空漫游)、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等)、罗伯特·海因莱因(星际迷航)、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戏)等等有数的几个人么。中国近年来也就是横空出世了大刘·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了雨果、星云双奖。其他作者最终大部分都“泯然众人矣”。
(有个冷笑话:大刘自从写出三体之后,他就用《三体》二向箔把国内所有科幻作者都给降维了,也包括他自己.......)
最后,多读书,读好书,与君共勉,以上。(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专注电影和动漫放映事业的兔子和樱桃放映室,我们的视频高清又优质呦~)
hollish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最早的科幻作品应该是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是以整个银河系为背景,其实真正涉及的也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后来的科幻作品大都是以此背景为基础,加以点缀,如《银河系漫游指南》,《三体》等。
至于超出银河系的小说,当然也有,很多都是网络科幻小说,比如骷髅精灵《斗战狂潮》等。但是这些小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设定的背景过于宏大,比如河系与河系之间的战争,所需要考虑因素太多,不容易掌握全局,很多都是一笔带过。
所以,在一个银河系范围内折腾折腾也是作者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欣赏细节想象之美。一个太阳系就能吹上大半天,更何况一个河系呢?
更多精彩资讯,尽请关注Geek杰哥,换个角度看世界。
农村小伙子
显然,“所有”两个字太过于绝对了,并非所有的科幻作品都局限于银河系中。抛开早前的科幻作品不说,就说几年前大火大热的《星际穿越》,影片中主角一行人就是去银河系外的其他星系中寻找宜居行星的。当然,相对而言,有关宇宙的科幻作品局限在银河系中可能较多。原因有几方面。
一方面,银河系的范围足够了。银河系在宇宙中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星系,在跨度10万光年之内包含了大量的天体,在其中可以找到宇宙科幻作品所需的各种场景。去了其他星系,其实与银河系并没有什么差别,这样何必多此一举呢?
另一方面,去银河系外实在太难了。如果按照人类当前的发展进度,人类可能要在几十万年后才会实现飞出银河系。按照目前的理论来看,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星系际旅行。其一是让宇宙飞船持续加速度到极高的速度——趋于光速的亚光速。然后,利用时间膨胀效应,从飞船参照系的时间来看,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能飞出银河系。其二利用一个连接到河外星系的虫洞,宇宙飞船只要进入虫洞,并从另一端出去之后,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河外星系。
如果把文明提升到III文明(星系级文明)级别,对于几十万年之后的科技水平,太过于遥远的未来,不好做出合理想象,这样容易使科幻作品变得过分脱离实际。不过,也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来避免这样的问题。在《星际穿越》中,那时人类的科技水平相对并不发达,可能也就比现实中的当前先进了几十年,根本不可能实现星系际旅行。但未来人类给他们放了一个虫洞,可以使他们实现星系际穿越。
sunyide
现在的科技水平也就是观察一下银河系,还无法深入了解。银河系之外的东西,是否与银河系一样还是有巨大差异,这些都无法想象。科幻还是需要一定的科技基础的,只有科技水平再上一个台阶,科幻才能更进一步。
韩小叮er
这或许是银河系离我们的地球家园较近,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中,银河系的直径有十万光年,是很大的一个天体,堪称宇宙中的小宇宙。银河系里差不多也有两千亿颗恒星,这么大的一个空间范围,做三体科幻的大舞台绰绰有余。
SonG小河
刘慈欣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科幻的旗帜性人物,大众对他的评价是“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准”。
在说刘慈欣前,我先说一下中国科幻圈。了解中国科幻的人都知道,中国科幻不像中国武侠有那么多的粉丝,即便现在圈子渐渐扩大,但仍然只能算是一个小圈子。
如果要在这个小圈子里选出几个代表,那一定是“科幻三人组”——刘慈欣,何夕,王晋康。
非常有趣的的一点是,这个三人组和中国武侠三人组“金庸,古龙,梁羽生”在风格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刘慈欣像金庸,故事情节重峦叠嶂,波澜起伏,对大事件的把握厚重有力。如今刘慈欣的影响力已经不在金庸之下。
王晋康像梁羽生,风格都是沉郁苍凉。
何夕像古龙,才华横溢,潇洒不羁。二者的粉丝群体也很相似,爱的人爱的天昏地暗,不爱的人认为作者是在装叉。
实际上在科幻圈,刘慈欣和王晋康地位并列在科幻圈,刘慈欣的地位其实是和王晋康并列的。
只不过因为《三体》的气场太过强大,整个科幻圈都被笼罩在《三体》的阴影之下。这也让不了解科幻的普通大众自觉的忽略了王晋康这位和刘慈欣同样优秀的存在。
现在来说刘慈欣刘慈欣是工程师出身,小说着重于科幻本身,在文字方面不事雕琢,就像一个程序员,追求以极简方式达到目标,不追求代码的美感。
他笔下的作品构建出了一个又一个气象万千的宇宙世界,大气磅礴,手法熟稔。
比如说流浪地球。
一般科幻作品写地球末日,要么核战争、外星人入侵,要么人工智能、气候变化,这些我们早就看腻了,但是刘慈欣写的是太阳喷发。
其实这点还不是重要的,关键在于人类面对末日的应对。
一般要么是人类就此灭绝,或者是保留了一小部分人乘坐星际飞船逃离地球,去宇宙寻找新家。
刘慈欣写的是人类给地球装了一万台发动机,带着地球流浪。瞬间整个作品档次就翻了好几倍,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再比如说《三体》和《球状闪电》。《球状闪电》和《三体》这两部长篇作品,越读到后面越能感觉到他底蕴深厚,想象深邃,其作品正统宏大,其恢宏意境以及铺陈与金庸有些相似。尤其是三体,里面的科幻点子层出不穷,几乎任意一个拿出来都能单独写成一篇小说。
要是把三体里面的点子都影视化,可以说让中国影视圈玩十年都不止。
像是大火的流浪地球电影就仅仅只是选取小说中的一小部分。
读一读刘慈欣《三体》的序言,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他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了。lucifial
引用一段:对美好未来的想象是人类进步的精神动力。科学幻想因其源于现实生活、激发新奇发现、放飞自由想象,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科普科幻创作肩负着展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激发全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想象力创造力。要坚持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相统一,既超人超物超史,又合情合理合法,把科学幻想与人类情思、社会理想融为一体,增强全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各级科协组织要大力支持科普科幻创作,宣传表彰先进典型,鼓励发展影视、互联网等科普产业,开创中国科普科幻事业新局面。
jhcsmic
刘慈欣是一个科幻小说家,产量也不低的作家,才他的成名作《流浪地球》到他的大部头《三体》,1至3集,起码有400多万字,这个大部头的问世,奠定了一个科幻大家的基础,当然,一个科幻小说家不仅需要人们的关爱,还需要读者朋友的支持,中国文学家队伍里虽然有大批作家,也有不少作品,但是,作为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未必都能够看懂弄通,令人高兴的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是他的科幻小说《三体》的忠实粉丝,他和刘慈欣成了好朋友,奥巴马说,中国年轻人就是了不起,能够把世界上的”三体”写成为科幻小说,只有刘慈欣才有这个本事,就是”天地人”三界说得这么具体、生动、有趣,不仅光怪陆离,而且,天地人互相联动,科幻才能够这样的活灵活现,这就是三体的魅力所在。刘慈欣如果没有这个本能,就无法驾驭这个具体生动形象,就当不了一个科幻小说家,还是奥巴马说得好,他要把他的后半生用在研究这部科幻小说上,成为我们联系中美关系的桥梁还纽带,这部科幻小说有这个能力和实在的意义。于是,刘慈欣和奥巴马成了两个未曾谋面的朋友,就是这个科幻小说搭建起来桥梁,使得奥巴马越来越思恋刘慈欣,因为,这个时候,只有刘慈欣才能够搞得清楚这个新冠病毒是从哪里来的,中国怎么能够控制住了这个疫情,小小的病毒为什么能够令人不安,只有从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找答案了…刘慈欣在思考,刘慈欣在用科幻的语言回答奥巴马提出来的问题,科幻是不受到政治限制的……
dreamcatcher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真的是不容易。
为什么?因为其他人说他写的科幻小说多么好,多么厉害,你都是无法体会的。
我在看他写的《三体》之前就是这个感觉,当我看完三体三部曲,而且作为不喜欢看小说的一个人,我是没日没夜一口气看完的,看完之后彻底震撼了,也明白了你提的这个问题。
所以真的建议你抽空看看,不要错过这本好书,以后如果被影视化,绝对与原著小说没法比的。真的
|Bonjour.lo
刘慈欣我还真研究过一段时间,对他的个人采访和代表作三体有过反复多次的阅读和观看。
很多人都会说,刘慈欣为什么现在就这么火了,就变得这么好了。
了解过他的经历就知道,刘慈欣已经为这个事情准备了二三十年,他已经在这个领域写作了二三十年。
我的启发是,自己有没有选择好一个奋斗二三十年的领域或方向?
再说内容本身,很多内容,不仅仅超越了家长理短,也超越了老刘自己,超越这个时代,超越这个社会。老刘的想象力太发达了!!!
2019年,老刘对我的启发无它????比。
老刘对人性的分析,对科技的想象,对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的解读,深刻而又入木三分。
老刘的有些书放在我的床头,反复的在读。
最重要的不是在读,而是这些书解决了我的现实问题,受益不可估量。
xyiy
应该说他的文风了充满了理应思维,刻画了深刻的人性!还有就是他比较年轻一点,很多人以前也许不知道刘慈欣,直到他写了《三体》之后,我看刘慈欣已经二十几年了,在我心目中,当年的科幻巨头就是刘慈欣 王晋康 何夕!其实外国的科幻我也看,风格不太一样,中国的更接近于真实一点!阿西莫夫 海因莱因 克拉克毕竟离我们稍微远了一点!刘慈欣的《三体》称得上是鸿篇巨制,血淋淋的现实,“到处都是粮食”“她是圣母唉”“本该到府上拜访”!接近生活又描绘了一个看上去接近现实的未来,成功不是偶然的!当然要说作品《海豚人》《水星播种》《伤心者》《山》《异域》都很不错!
这里我也要请教一个问题,本人的理解力是超高的,水妖精灰色的忧伤最后时钟的滴答声我懂,卢旺达最后一个善良的念头还是可以挽救一个生命的我懂,甚至阿西莫夫《基地》中令人拍案叫绝的农场主是第一(第二)发言人我也懂!我就是没搞明白《赡养人类》里滑膛和许雪萍怎么会在一起煮方便面,还烧了140万才熟,他们怎么在一起的?他们为什么会在一起?困扰已久,今晚想起来或许再去翻翻书,能豁然开朗吧!现在清楚了,原来不是他们两,是十三个顶级富豪都在!
西西木有瓜
他是最有特色的作家之一。
他是知名科幻作家。
他,于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山西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开始探索写作,后来开始写科幻作品。其中,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0年赵树理文学奖,2011年《当代》年度长篇小说五佳第三名,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0、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奖,2012年人民文学柔石奖短篇小说金奖,2013年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奖金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他的代表作有很多,主要有《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不能共存的节日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中国小说中,武侠小说很流行,历史小说与红色小说有市场,科幻小说不多。因为对创作者要求好高,需要了解科学知识,有好的素养,有好的想象。他的作品,写了未来科学发展,满足了大众好奇心,这也是成功的原因。
旅客。
因为必须是他,只能是他!
在刘慈欣之前,在大家的印象中,主要是西方的印象中,创造世界、创造规则都是西方人的事情,比如复联宇宙、DC宇宙、黑客帝国等等。可大刘在谁都没有注意的东方,突然爆发出一个宇宙级的科幻宏观世界,实在太令人惊叹了。对中国的作者们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创作也会更加大胆不惧挑战。从此也让西方正视中国的科幻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所以大刘成为中国科幻第一人,毋庸置疑![奋斗][奋斗][奋斗]
Shirley55555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中国的科幻水平方面和刘慈欣在科幻方面的成就着手。
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小说的简称,其实是个舶来品,是由欧美传入中国的,而且传入的时间比较晚。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欧洲的工业文明崛起之后,所以西方的科幻小说在传入我国的时候,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尚不知真名)。其后以鲁迅为代表的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想通过科幻小说的手法将西方科学引进给广大读者,所以这一时期以后,中国的科幻小说与其说是科幻小说,倒不如说是科普小说。
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是从文革之后开始的,但真正的蓬勃发展是从1978年四川创办的科学文艺期刊开始的。所以,科幻界的最高奖项在国外。
科幻界的最高奖是雨果奖,相当于科幻界的诺贝尔奖。而美国的星云奖和英国的阿瑟·C·克拉克奖也是含金量很高的奖项。在中国,由于科幻小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有一个最高奖项——银河奖。
《三体》系列小说
所以科幻小说作家要想让别人认可,那必须得获得至少其中的一个奖项。
这方面刘慈欣无疑是最出彩的一个,力压群雄独占鳌头。他最出名的《三体》系列就得过雨果奖,而他更是国内的银河奖的常客。
可能有些人觉得获奖也不见得是最好的,可能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这样说吧,首先有获奖的资格能说明你的作品不差,其次,获一次奖是运气,那两三次三四次呢不可能都是运气吧。
而刘慈欣之所以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不单单是他的小说在国外获奖。而且他的《三体》系列不单单在国内受欢迎,在国外的知名度也很高。
电影《流浪地球》海报
再补充一个最重要的点——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拉开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序幕,并且《流浪地球》在国外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国外著名导演甚至将它与世界口碑最高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作比较,可见这部电影的水准之高。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要归功于《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先生。是他将中国的科幻推向了全世界。所以,刘慈欣当之无愧是中国科幻第一人。
Jacqueline
本人身份,二十年科幻迷如假包换,选修过北师大科幻课。关于刘慈欣为什么成为科幻第一人,很多人已经列举了多种观点,我从以下两个角度介绍一下吧,可能会有不同视角。
一、刘慈欣与中国科幻的文化自信
你知道什么叫文化不自信吗?
举个例子啊,我刚上初中那会,读过一个国外的科幻短篇,叫《赶集》。里面讲的大概是一个各怀心思的家庭,在赶集时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以及千奇百怪的商品。几个主要人物,有犯神经病的,有几巴掌拍不出个屁的,有拿钱买服务想跟鬼魂沟通的,然后时不时吧,天上飞过去几艘外星人的大飞船。
当时这篇故事把我看傻了,这也叫科幻小说?这满嘴洋渣子味儿的?后来岁数长了几岁,我才慢慢回过神来,这不是土不土的问题,而是自己心态的问题。
《赶集》的写作时间绝对早于改革开放之后诞生的绝大多数国产科幻小说,那个时期的国产科幻是怎么样的?抛开内容是否多元化不说(大部分人对科幻的认知停留在发明了某个机器解决了某个问题上),单单就科幻的中国式表达来讲,就很让人头疼。
比如中国的故事里出现若干个外国人名,拿腔拿调,这才显得有科幻范儿。没办法,西方世界代表先进世界,人家用英语写篇《赶集》都科幻味十足,你用汉语给主人公取名叫“水娃”,要死哦。
这个问题放到今天有没有?有!《流浪地球》上映后,不少人说,科幻片还是听人家讲英文才觉得正常,讲汉语不对劲啊。
对于平时不怎么关注科幻的人来讲,知道一个刘慈欣,然后听说过北京折叠,可能是极限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自九十年代以来,王晋康、何夕、韩松、柳文扬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如何艰苦奋斗,完成了中国科幻本土表达的探索,而刘慈欣,代表了这种本土科幻表达的顶峰(可能韩松是另一个顶峰吧)。
什么叫科幻的本土表达,就是设置中国本土的角色,用自然流畅的中国话,把一个科幻的故事讲出来。
我们看看王晋康在1995年的《生命之歌》里是怎么写的: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瘦长男子费力地挤过人群,步履沉稳地走过来,他目光锐利,带着职业性的干练冷静。“很抱歉在这个悲伤的时刻还要打扰你们。”他出示了证件,“我是警察局刑侦处的张平,我想尽快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
以上这段话,大概能代表探索初期的一些状态,故事背景、人物姓名都是中国的,但言谈举止总带有些土洋结合的味道,尤其是这句“很抱歉在这个悲伤的时刻还要打扰你们”,一般中国警察会这么说吗?如果《生命之歌》拍成电影,这个台词真的念出来,不奇怪吗?
然后我们看看刘慈欣2006年在《三体》第一部里,警察大史是怎么跟科学家对话的(我手边没纸质书,就网上随便找几句):
大史在汪淼身边坐下了,将一把车钥匙递给他,“东单口儿上就随便停车,我晚一步就让交警拖走了。”
大史啊,要知道你一直跟在我后面,我至少会有些安慰的。汪淼心里说,但自尊使他没将这话说出口。他接过大史递过来的一枝烟,点上后,抽了戒烟几年后的第一口。
“怎么样老弟,扛不住了吧?我说你不成吧,你还硬充六根脚指头。”
“你不会明白的。”汪淼猛抽几口烟说。
“我是太明白了……那好,去吃饭吧。”
“我不想吃。”
“那去喝酒,我请你!”
汪淼于是上了大史的车,开到附近一家小饭店,天还早,店里没什么人。
“二斤爆肚,一瓶二锅头!”大史喊道,头也不抬,显然对这儿很熟了。
怎么样,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吗?我们花了二十年时间,总算在科幻小说上摆脱了外语思维,即便用最中国化的表达方式,也能讲出最科幻的故事。这种中国式表达一旦确立,再无可逆。
在未来世界里,我们终于可以踏踏实实说汉语。如果你还是无法适应宏大未来世界的人们都在讲汉语,那可能火候还没到,但终有一天,你我会对此熟视无睹。
二、刘慈欣给科幻小说争取了政治层面的生存空间
去世多年的著名作家王小波,九几年时对中国拍科幻电影有过一段经典的论断:
我问一位导演朋友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人家就火了。现在我设身处地地替他想想:假设我要搞部科幻片,没有科学知识,我可以到大学里听课。没有想象力,我可以喝上二两,然后面壁枯坐。俗话说得好,牛粪落在田里,大太阳晒了三天,也会发酵、冒泡的。我每天喝二两,坐三个小时,年复一年,我就不信什么都想不出来---最好的科幻本子不也是人想出来的吗?搞到后来,我有了很好的本子,又有投资商肯出钱,至于演员嘛,让他们到大学和科研单位里体验生活,也是很容易办到的——搞到这一步,问题就来了:假设我要搞的是<<侏罗纪公园>>那样的电影。我怎么跟上面说呢?我这部片子,现实意义在哪里?积极意义又在哪里?为什么我要搞这么一部古怪的电影?最主要的问题是:我这部电影是怎样配合当前形势的?这些问题我一个都答不上来,可答不上来又不行。这样一想,结论就出来了:当初我就不该给自己找这份麻烦。
让我们着重看一下这几句话——我这部片子,现实意义在哪里?积极意义又在哪里?为什么我要搞这么一部古怪的电影?最主要的问题是:我这部电影是怎样配合当前形势的?
没错啊,你拍科幻片一时爽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么办,当遇到通天浩劫时,又有谁能领导中国人民向前走。
与他同时代生活的这批科幻作家们,就在抽空心思回答这个棘手问题。刘慈欣作为工作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娘子关火电厂)中带有浓重俄罗斯文学情结的高级工程师,在这方面为中国科幻做出的贡献,不亚于他写出一部《三体》。
不知各位有没有注意《流浪地球》里一个镜头,一群航天员齐齐喊一声“敬礼”,完全的军队范儿,后面背景板还写着“航天员出征仪式”,有些恍惚吧,跟咱们现在的航天员出发去天宫二号一样一样的。
就算是太阳要爆炸,地球要逃跑,国家、民族、个人,还得有主心骨啊,没有党的领导,没有人民军队,那能行?
中国的科幻小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在回避这个问题,在我的印象中,刘慈欣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在其小说中大量提及未来权力机构设置的中国科幻作家。
短篇就先不说了,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一下《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版。说说大刘的长篇。
《超新星纪元》,大人都受辐射死掉了,小孩子有自愈能力活下来,然后世界大战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的孩子们接过此前权力机构的接力棒,在国土一度沦丧的艰难时势下发起绝地反击。
《球状闪电》,主角对球状闪电的研究结果,和军方研发新武器的进程密切结合,最后主角的恋人引爆终极武器,让自己成为了量子态生命。
《三体》,面对三体威胁,中国政府迅速和西方世界达成合作意向,解放军和北约军队联合办公,全球追捕ETO,并且拍板搞恒星级飞船研发,为地球文明保留火种。
以前我们最担心的是什么?科幻电影过不了审,能过审的故事呢,大家又看不上。在处理国家权力与故事吸引力这一平衡上,刘慈欣做到了目前环境下可以做到的一切。
有了这些落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成功试探,你才能看到去年大火的《流浪地球》,你才能看到长城脚下熊熊燃烧的地球发动机,你才能看到被冰封的上海东方明珠塔,你才能看见空荡荡的北京CBD,你才能看到中国航天员对着全球记者齐刷刷敬礼,你才能看到一个军人冲着镜头大吼:“全球三十五亿人呢,我老婆孩子都白死了?”
因此,我们有理由对科幻电影未来的题材空间表示谨慎乐观,我们也应该对中国科幻作家深入探索未来世界中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前进的方式存有信心。
对于王小波那个针对中国科幻电影的世纪之问,我想目前咱们能给出的答案,不至于那么不堪吧。
再说几句
有一本挺有名的科幻小说叫《安德的游戏》,前几年还拍过电影版,我似乎在这本书的续集《安德的影子》里,读到过一句话,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借书中角色的口这么说:中国人的世界观比较正向,能够担得起一些大事(大概意思,时间所限,没有求证)。
卡德的话,套用中国式的表达,是在讲中国人的天下观。中国人的天下观,里面是有对世界负责的强烈使命感的。
在中国的许多科幻文学作品里,尤其是刘慈欣的作品里,这种使命感,你仔细去读,绝对感受得到。这种高维度的科幻作品,讲着中国故事,唱着世界大同,顺势来一波文化输出,问题不大吧?
穆穆vintage
科幻言情第一人才对,何夕的书,先有一段仙剑式的爱情故事,再为其披一件科幻的外衣,与硬软科幻都不同,何夕的故事里故事永远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科幻的哲学思考,看完之后更多的是唏嘘而不是思考,可以说是更偏向于文学通俗那方面的吧。当然文章还是非常好看的,人物处理和文笔比大刘要好。
我看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大刘的镜子(不算星新一的那篇),科幻思考永远是大刘的核心,至于故事,和故事汇保持同等水平就行了。
bunnyever
cathy002
科幻写作和科幻小说概念比较相近,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科幻写作,或者写作科幻,覆盖的面比较大,包括很多种题材,比如科普读物,其中带有一些对未来展望的成分,也叫科幻。
而从题材上区分的话,科幻写作大体可以分为科普文学,科幻漫画,科幻小说,科幻剧本等等,小说只是其中一个喜闻乐见的题材而已。
科普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进行有延伸性的幻想,重点放在“科“上的幻想文学,必须有严谨的科学基础,缜密的逻辑,却未必需要剧情,像时间简史,未来简史,人类简史,与机器赛跑,生命3.0等书籍,就属于这一类。
而科幻漫画,类似漫威,高达,甚至奥特曼,机器猫这种,都属于假科学之名,讲一个好故事的类型,重点在于“幻“,它的主要目的是夸大和好看,至于像戴个竹蜻蜓就能飞,脖子受不受得了这种问题,千万别深究。
科幻小说,则介于二者之间,它必须有精彩的故事,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虽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夸大,深挖,甚至虚构,但至少得从形式上具备一定的可信度。
用我常爱说的一句话评价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就是一本正经地胡扯。
这就是科幻小说的两大必备元素,一本正经,还要够胡扯。
首先,你得一本正经,不管多么离奇的故事和设定,你得假装它就是真的,并且让读者相信它是确实可能发生的情况。
比如著名科幻小说三体,虽然漏洞诸多,但至少作者勾画出了一个表面上可信的故事世界,不深究的话,它是可以逻辑自洽的,毕竟读者是来欣赏一个精彩的故事的,不是来专门挑刺儿的。
其次就是要胡扯,科幻小说之间比较的就是看谁脑洞够大,构思出来的剧情更离奇,而如果你能让读者相信这种离奇,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