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召唤历史武将的小说
[历史]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一个被坏人陷害的高三学生崔杰,被枪毙后灵魂居然俯身在一个皇帝身上,而这个皇帝是一个只有不到一年皇帝命的无道昏君——弘光帝朱由崧,也就是历史上的南明小朝廷.崔杰会怎么做呢?想知道就看下去吧!本书不但是跟...
快乐的嘉嘉琳
诸葛亮,这个自然不用说了,三国中不仅敌人被耍的团团转,自己人也经常被他的鬼神没测之智弄晕!取汉中,13次火攻,安居平五路等等等等,太强了; 2. 司马懿,这个家伙城府实在太深了,智力太高了,只可惜和诸葛亮做对头时很是不爽,策划五路大军攻蜀,平定孟达造反,数次成功对抗诸葛亮等等,足见其智! 3. 郭嘉,曹操早期的江山可以说有此人一大半功劳,尤其力主曹操抗击袁绍,遗计定辽东,识出刘备枭雄本色等,有了他,曹操前期才能迅速扫平北方主要力量,迅速增强自身实力. 4. 贾诩,程昱,荀彧叔侄,周瑜,陆逊,田丰,庞统,徐庶等,各有所长,难分伯仲,俱是各方举足轻重的人才,其中贾诩阴毒,荀彧深沉,周瑜陆逊意气风发,后三者悲情,但不可否认都有非常的智慧. 5. 司马师,司马昭,姜维,邓艾,钟会,羊祜,陆抗等,俱是后期高人,导演着三国后期的走势.司马兄弟略胜一筹,源于阴险比其他几人都强! 若按韬略排 1. 诸葛亮,三足鼎立的策划者和实施者,联吴抗曹战略的制订者和执行者,平定南中,攻取汉中,智退五路大军进犯等等,无不显示了其超强的韬略,没有他,三分天下的局势很难短期实现,也不容易维持. 2. 还是司马懿,原因如上,并且司马氏极擅隐忍,所以能够几经浮沉,并最终奠定晋朝开国基础,并且非常谨慎.常使得诸葛亮无功而返! 3. 郭嘉,道理如上. 4. 司马徽,黄承彦,鲁肃,庞统,司马师,羊祜,(徐庶)等,司马徽对诸葛的评价,实在太精准了,黄承彦引出误入八阵图的陆逊,并献言请双方罢兵,也在客观上维持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陆逊一死,魏必然进攻).鲁肃鉃东吴大局观最强的人才,虽然给人智谋不足的印象,那只是因为太过忠厚掩盖了其卓越的见识.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的人就是鲁肃.其实鲁肃年轻时也比较有个性,况且还是我老乡?庞统嘛,在于取川时的表现,对三分天下的大势和益州的重要性等都有非常高的认识,别且多有计谋,可惜稍微急躁点,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司马师玩弄邓艾,钟会于股掌,先伐蜀后取吴,善于用人等,也当有一席之地,徐庶果断出山,追随刘备,拥有卓越眼光和见识,后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三国最可惜人才之一,实在遗憾! 5. 曹操,赵云,陆逊,周瑜等,曹操本人具有很高的韬略,挟天子以令诸侯,对袁绍的评价等等,都显示了他卓越的见识,只是很多时候,因为手下的谋划等,限制了其排名.赵云在刘备伐吴时,力阻不住,但也证明了赵云韬略高超,正确的认识了当时的形势和主要敌人,公私分明,我第二喜欢的人!陆逊周瑜其实本不想排进来得,因为他们大局观都不是很强,只考虑东吴的短期利益,很少考虑到整个三国的整体均衡,尤其周瑜更是如此!之所以排上,因为他们最终迫不得已还是遵循了联蜀抗魏的政策!(吴国的几个都督,除鲁肃外,都是为了拿回荆州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同盟关系的短视之辈,陆逊当时虽然不是都督,也参与了其中,这样说估计很多人恨我了,不过我觉得也不算瞎说). 按军事才能排 1. 司马懿,虽然司马懿经常吃诸葛亮的亏,但那是计谋方面略输,而诸葛亮屡次北伐,不能成功,则是司马懿军事略胜,这两人是好像是上天安排的最佳对手似的.互相牵制! 2. 诸葛亮,不能因为北伐没有成功,就完全否定他的军事才能,其实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还是非常之高的,数次火攻,逼退曹兵进攻汉中(尤其那个疲兵之计,实在狠),平定南中,数次北伐的局部胜利,派部队拦截赤壁兵败的曹操等等,无不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3. 曹操,关羽,张辽,姜维,邓艾,钟会,周瑜,陆逊,这些人都亲自统过兵,并取得胜利无数,理 当排入前三.曹操斩杀黄巾,收编青州兵,官渡之战,剿灭吕布等,令人叹服;关羽战长沙,水淹七军等,可称帅才,虽然有走麦城之事,军事上过失不大,但大局观不够,狡猾不够,被人联手算计,连自己人都算计他了,能不败吗然仍然不能掩盖其军事才能!张辽仅凭逍遥津一战就足可以排入,更何况守合肥多年未失,足见其才.姜维,邓艾,钟会是三国中后期人才的佼佼者,也是两国的核心人才,不过都没好下场,可惜可惜!周瑜陆逊各是一战成名,并且都影响了三国走势. 4. 羊祜,陆抗等后期将领,对峙许多年,惺惺相惜,本身就说明问题.后来灭吴的那个将领是不是王基来着(记的不是很清楚了,不好意思)也应该在此列示. 5. 赵云,张飞,魏延,张郃,关兴,张苞,王双,郝昭,王平„„这些人都有几把刷子,赵云前期主要是扮演孤胆英雄的角色,后期领兵支援刘备取川,,跟随诸葛亮讨伐孟获,第一次北伐英勇依旧等等,也印证了他是个智勇双全的军事将领.张飞除有万夫不挡之勇,偶尔用计,很少失手.算的上粗中有细.魏延虽然有性格缺陷,但军事才能不容忽视,屡建奇功,更何况提出了”走子午谷,奇袭长安”的颇具建设性的意见(虽然我有帖子分析这个方案的弊端,但并非完全否定),算将才一个.后面几个也都是战功赫赫,均属难得的人才,理应有一席之地. 若按综合排名来看 1. 诸葛亮 10分 2. 司马懿 9.5分 3. 曹 操 9分 (这是智力)
一等:
1吕布,相信大家都没有疑虑。
2张飞,能跟吕布单条100回合不分上下的也只有张飞了。典韦击退吕布是因为吕布无心再战,才让典韦拣个便宜。
3赵云,只怪吕布死的太早了,赵云没机会跟他打,赵云委屈点排在第三位。
4马超,只怪他生不逢时,刚出头就碰上许楮和张飞。把他排第四就是因为他没有擒杀过够分量的武将。
5黄忠,快七十的年纪也能把关羽战败足以证明其战力够超一流。如果年轻三十岁,恐怕还要“三英战黄忠”
6庞德,棺材大战打败关羽,实力毋庸质疑。只怪于禁这个叛徒把这个超一流武将害了。
如果吕布等到三国鼎立再死的话,2~~~6名或许还有变动。
以上属于超一流武将,单条没被打败过。有人要质疑我了,怎么没有典韦?听我下面分析:
二等:
7典韦,典韦单条也没打败过,但是他跟许楮打成平手,而许楮被赵云打败了。那么,赵云》许楮,许楮=典韦,所以赵云》典韦。委屈典韦了,他排在第七。
8许楮,虽然被赵云打败了,不过跟典韦借光,让他排第八。
9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主要是仰仗赤兔马快,而且是在敌人不把自己当敌人的情况下偷袭得手,所以能力值得商榷。单条也被黄忠和庞德打败了,我们关老爷啊,武圣??罗贯中心中的武圣吧?!
三等武将只有颜良和文丑,两个倒霉蛋应该在第二等武将里面,无奈二等里面有关老爷,他们是给关老爷镀金最有分量的重量级人物。他们两个倒霉蛋并列第十位。
第四等武将比较多了,
张辽,姜维,邓艾(几位都是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名将),徐晃,太史慈,甘宁,孙策,张颌,夏侯兄弟,魏延,夏侯霸(超级的悲情英雄)
仅供参考,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发表,大家共同讨论。(这是武力)
jqkee
三国武力排行的魅力就在于争论不休。一些网友试图一统三国武力排行纷争的局面,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武评中必然或多或少存在猜测成分,有猜测便有分歧。一些网友采取了相对严谨的论证方法,在一些公理和原则上得出比较合理的武力排行,但毫无疑问的是,这 些所谓的公理往往不能令人信服,也很容易得出悖论。
nbmarine
异世之召唤文臣猛将 作者:酒池醉
简介:存在于历史长河里的英魂从未熄灭,一个能摘星拿月、颠倒乾坤的武道大世界。穿越异世将华夏历史中的英魂们呼唤出世,力拔山兮楚霸王、神力盖天李元霸、天下无双吕奉先、多智近妖诸葛亮......无数文臣猛将、前世诸子百家一一被召唤出世!苍闽界外,贾诩布下万魔焚天大阵炼化一界;太清界中,赵子龙一枪破天,仰望满天仙神,“谁敢与我一战!”;天鬼界里,孔丘立地成圣......“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横跨诸天的神话帝国!”
有一笔带过的多女主,和略烂尾
carly
谋士智力排行前五:
01司马徽
理由:诸葛亮、庞统、徐庶的老师,有观天知天下的大略,看破三分归晋的结局,故归隐世外,三国第一智者。
02诸葛亮
理由:观星知生死,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退司马。
03司马懿
理由:鹰视狼顾,反噬谋主,生性多疑,有神鬼之才。
04庞统
理由:“凤雏”连舟,有异度之才。
05郭嘉
理由:不输给司马懿的智者,遗计定辽东,曹操“十胜”均为妙计,但身体不好,成为天妒之才。
武将武力排行前五:
01吕布
理由:独战关羽+张飞40回合,单挑100回合把张飞打鸣金,这就天下第一的吕布 。
02赵云
理由:长坂独战曹军83万,四更杀到天明,斩名将50员,镶山独战许诸+于禁+李典,杀高缆,退张合。
03典韦
理由:没有任何装备的醉酒状态下,一人独战张绣整个军团,硬是拖了大半夜,死后都没人敢近身。
04关羽
理由:土山打退徐晃+许诸,或许是诱敌,古城关羽轻易化解张飞全力一击,张飞还是属于偷袭行为,关羽满心欢喜来迎,很难料到张飞会下杀手,斩颜良文丑,虽说有偷袭和马快的嫌疑,但不是人人都能偷袭得手的,颜文都是猛将。
05马超
理由:战张飞200回合不分胜负,2人实力很接近,但张飞被诸葛亮使了激将法,最后还是张飞那边鸣金的,所以马超略强于张飞。
monota
狼烟风云不同的历史朝代,相似的历史进程。当历史的车轮碾压而来,是任由悲剧发生,还是决心改变历史的进程?我只想安稳的生活!不行!我只想与喜欢的人长相厮守!不行!我不想卷入历史的纷争!不行!……倘若所想皆不行,历史进程我来定!
《问鼎》楚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这是大争之世,也是热血男儿建功立业之时。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美人如玉。 且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
大明恶贼本想做个布衣小民,却不想做成了刁民,且看大明朝的小刁民如何掀起一场惊天风暴,力挽狂澜,左手江山右手美人,傲视天下!
AKI
江山美色(隋唐时期)
官居一品(明嘉靖、隆庆时期)
回到明朝当王爷(明正德时期)
步步生莲(宋初)
大漠谣、云中歌(汉中期)
明朝那些事儿(整个明朝)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较正式)
猫从不生闷气
都市言情类:
绝佳强少武心潜龙完美女上司兵锋天下绝美老婆绝品阔少在都市天降猛男重回名门绝品阔少在都市龙武狂豪源于-有@看@书@社@公@众@号
仙侠武侠类:
武侠世界群英传《醉枕江湖》风回路转神武黎明来源于→有§看§书§社版§公§众§号
玄幻奇幻类:
神武仙踪逆道战神武道帝魂嗜血狂神天逆穹苍圣帝狂魂源于→有℡看℡书℡社℡公℡众℡号
科幻末世类:
《时空密码》星宇漫游记末世修真之傲战星空我在末世求生记《美女控器者》《无限猎人》末世无敌狂兵异度空间之飞机去哪儿出自于-有@看@书@社@公@众@号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
卟栀
混在三国当军阀(真实的在现古代冷兵器战争的残酷和枭雄的冷漠好色),兵贼
(军事加无与伦比的政治与武侠的怪胎作品),秦霸天下(写的水平不太高),刺明(有民政的军史类作品),回明朝当王爷 ,铁血大明(残暴的军事与民族政策),重生在三国(主角的军事素养太高了,包含练兵与军备的著作),还有一部楚留香穿越回现代的力作都市少帅(令人明白现实世界黑暗的作品)
rexong
陽寳-
智力:
拿鼎盛时期来说,曹魏第一谋士为荀攸,献十二奇策;刘备第一谋士为法正,助刘备取得汉中;东吴应该没有明确意义上的谋士,论名气周瑜当仁不让(火烧赤壁)论影响力陆逊第一(关羽、刘备、曹休,当时魏蜀的骨干力量都直接间接死于他手,强)
其他:
曹魏,荀彧为曹操最为倚重之人,常称之为“吾之子房”,其他诸如贾诩、郭嘉、程昱、刘晔、董昭、蒋济等均为当时一流谋士,个人将荀彧比作汉初萧何,荀攸比作张良,郭嘉、贾诩为陈平式人物。还有个曹操谈及的“戏志才”,或许为一英杰。
刘备军团,荆州收得之徐庶、诸葛亮、庞统亦为一时豪杰,个人认为谋略,孔明不及法正、庞统,甚至可能略逊于徐庶。可惜这三人效力刘备的时间实在太短。至于后期姜维,亦不能算作谋士。
东吴方面,除了四大都督之外,似乎拿不出什么人物,后期陆抗是个人才,但和四大都督归入一类,谋士或许只有阚泽,但比起魏蜀似乎能力差了些。
武力:
1,吕布天下无双这个是公认的。
2,赵云文武双全应该排名第二,而赵云曾与姜维大战XX回合不分胜负,而姜维的智商足以担当诸葛的后人,因此第二应当为 赵云和姜维
3,关张猛将不用多说,张飞曾与马超酣战难解难分,而后又有许褚裸臂战马超的典故。而许褚曾与典韦比武,也是难分胜负,因此 关羽,张飞,马超,许褚,典韦,应当并列第三。
4,“张辽带着八百死士杀进孙权初到而不整的阵中,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直冲至孙权……”张辽合肥之战的英勇表现,其指挥才能和战斗力可见一斑,因此笔者认为张辽可以排名第四。
5,黄忠曾战关羽,而关羽惜之为猛将,不杀,武圣看中的人应当不会错,所以黄忠应当排名第五
panchen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大结局)
穿越:弃妇要革命
花痴:魅惑阎王
帝王宠:逃妃难再逑
娘子不乖:要娃不要爹
吃定妻妾斗:肥妃不好惹
独宠:皇后,跟朕回宫!
七夫:我家女帝很妖孽
妃常嚣张:本宫不是软脚虾
三嫁:弃妃再难逑
休妇的古代奋斗生活
东宫通缉:爱妃休要逃
绝色太监:妖后诱冷皇
.................
Andycxh
宰执天下(仍在更新,个人认为宋穿第一)
新宋(比宰执稍差)
赤色黎明(穿到清末,走共产党路线)
草清(在康熙年间造反,写的不错)
官居一品(其对明朝官场的描写实在是厉害)
蚁贼
三国之最风流
上品寒士(描写东晋风流人物,尤其是清谈作者下了很大功夫)
莫默
异界三国君主:酷爱三国游戏的丁原穿越了,上天保佑他穿越成了一个小国君主,可是还没让他高兴太久,他悲摧的发现这个小国已经被人家打破了城墙,正为小命发愁的丁原,赫然发现和他一起穿越的还有那款三国游戏,而且可以召唤出两个顶尖武将,战神吕布!无敌张辽!
small_sesame
孙策、文鸯、关羽
1孙策:他的事迹还真没有什么,主要是陈寿对他的评价太高“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冠”就是第一的意思,王朗说“策勇冠一世”,许贡评价“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这不是拍马屁,没人会在自己领导面前拍领导竞争对手的马屁,项羽是谁啊?秦汉第一大力士“力能扛鼎”,韩信评价项羽“项王暗恶叱咤,千人皆废”,还能一个人格杀汉军数百人。
2文鸯: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资治通鉴》。(以一人之力可以在一次冲锋中就斩百来个脑袋,而且还是中央精英的脑袋。在有关于三国的史料来看,还真只有这一次事例)
3关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志》。(在万众之中可以一下子斩得猛将颜良的脑袋,并且可以在这数万军中全身而退,没有一个军官可以挡得住他,这是什么概念?关羽可以被世人捧到武圣的地位,可不是只是靠他的美德。)。
延伸:《三国演义》中的99个虚构 1.桃园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邮,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乌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于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5.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6.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为7.徐州诛车胄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为。8.土山约三事: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9.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里..曹操献刀,不见正史虚构的10.连环计∶载有貂蝉之人吕布与董卓争夺一婢女而起并无指出是有人用计11.关羽降曹∶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演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夫人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夫人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12.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13.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14.孙坚之死∶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矢射死15.孙策之死∶实乃遭刺客暗算伤重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给盯上(许贡死于孙策之手)即使孙策骁勇,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16.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记载太少。。。无名过客而已17.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18.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19.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超云推倒土墙盖井∶正史记载..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故也没有超云推倒土墙盖井的事情啦20.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赵云只是三义写成实则战功平平五虎将?苦果苦吧)21.怒吼长板桥∶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是小说的夸张手法..23.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面见孙权而已..诸如舌战群儒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24.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假,没有此事..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25.此诗(索二乔)出于曹植之手。。。当时还未出现26.周瑜智算蒋干∶实蒋干赤壁后游说周瑜不成(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27.庞统连环∶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28.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公瑾。)29.草"船借箭∶在唐代时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曾在夜间用草人垂下城墙赚了令狐潮几十万只箭就变成草船借箭哩30.孔明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Icy_waters
垚土土
一碌竹
趴趴熊你站起来
喵星人薄荷糖
lesley方土人
Dark_Twist
ElliePallas
liliguan
Roveniu
汶猫猫
suck!!
秋罗
我姐姐叫陈大琪
aquila
谁是镜子里的猫
coralie
排第一位的应当是时运不济的李广,李广是名将之后,这一辈子都很倒霉,景帝搞休养生息,他没大用场,好容易七国之乱,机会来了,李广夺了叛军的旗帜,立了首功,一战成名,但是一点政治头脑没有,人家霍去病也不过嘴上没毛的楞头青,武帝赏赐都会推辞: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李广连自己的主子是谁都没有分清楚,讨伐的是七国之乱,怕的就是诸候造反,他却私下接受了梁孝王的封赏,赢是赢了,却从此不得景帝赏识。
到了武帝时期,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他骑马射箭之术非常厉害,与匈奴人作战,因为个人勇武而出名,李广曾率领100个骑兵追击匈奴3个射雕手,而遭遇匈奴数千骑兵,依靠谋略而躲过一劫。但是打仗几乎没赢过。
李广参与了对匈奴首次伏击战-马邑之谋,但无功而返,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出四路大军攻打匈奴,李广、卫青、公叔敖、公孙贺各自率领一万骑兵出击,最终的结果是卫青获取胜利,俘虏700人,公孙贺无功而返,公叔敖阵亡7000人,带着3000残兵败将逃回,而李广则是全军覆没,连李广本人也被匈奴人给俘虏了。凭着机智,他装死夺马逃回来了。
公元前123年,李广率军跟随卫青一起出击匈奴,这一战李广也没有功劳。
公元前120年,李广率领四千骑兵出击,遭遇了匈奴单于四万骑兵的包围,这一战李广的军队全军覆没,但也杀伤不少匈奴人,李广是功过相抵。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大战,嫌李广有些“霉”,没让他去,他自己积极要求参战,李广率军从东路迂回与卫青合围夹击匈奴,结果李广又迷路,致使卫青单独迎战匈奴,幸亏卫青以少胜多,大败匈奴,但李广贻误战机按律要问罪,羞愤自杀。
李广参与几乎所有的大型战役,没有打赢过一次,几乎都是失败,与他一同参与战争的公叔敖、公孙贺、苏建、李息、李沮、赵信、李蔡、张次公、张骞全部因功封侯,但是李广没有,跟随卫青作战的将军有9人被封侯,有14人从副将或者校尉的官职升为将军,所有升官封爵的这些人中,都没有李广。
但是他个人武力超强,身先士卒,抵御匈奴十几年从来都是冲在第一线,他是典型的虽败犹荣。
排第二的应当是吕布:吕布与李广在个人武力方面有些类似,都是骑马射箭之术高明,打仗非常差,他在小说里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有点言过其实。打仗几乎没有赢过。
吕布投靠董卓后,打了两场战役,一是阳人之战,被孙坚打得大败,第二是洛阳之战,孙坚攻入洛阳时,吕布负责断后,吕布再一次被孙坚打败。
董卓被杀后,吕布负责守长安城,结果长安城只守了8天就被攻破,吕布战败逃走
他被陈宫迎立到兖州后,占尽的优势,整个兖州一共有80座城池,有77座投靠了陈宫与吕布,仍然忠于曹操的只有三座城池,77比3,吕布与陈宫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2年的兖州之战,曹操还是打败了吕布,把吕布赶出了兖州。
下邳之战,曹操联合刘备一起打败吕布,这是吕布最后一战,还是败了,吕布一生中几乎都在打败仗,唯一打赢的战役就是与黑山军的作战,黑山军是农民起义家,装备很差,吕布联合袁绍率领手下一起打败了黑山军,除此之外,吕布再无胜绩。三英战吕布也是小说虚构的。
在正面战场上作战的话,吕布战绩太差了,说他是常败将军并不为过。
排名第三的应当是张飞。
三国演义里曹操追着刘备不放,从新野追到江陵,一路强行军。发现刘备跑到江夏,不顾贾诩程昱等人反对继续打。
刘备的力量最弱,前期兵少的时候经常败,带头大哥都败,小弟就更没有什么说的了,长板坡喝退追兵虽猛,也是打败了逃跑。他断后掩护刘备撤退,其实是在自己过了当阳板后,下令砍掉了桥,阻止曹兵追击,小说写喝退曹,也是夸张写法。
张飞大意失徐州,把这一重要的城池给丢了。刘关张三人只能选择依附于吕布,也即驻扎在小沛了。
凉州作战,刘备令马超、张飞、吴兰、雷铜、任夔等攻武都郡,屯于下辨,目的是伺机攻击攻击雍州,同时牵制曹操方面军力。结果张飞分兵固山,导致下辨之战失利,凉州作战计划彻底失败。
就连死,张飞也是死在了自己部下之手,给敌人送了人头。
终身成就奖应当给赵括,一败成名。赵括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一生只指挥了一场大战:长平之战,赵括代替廉颇,改守为攻,最终兵败。赵括也被秦军射死,四十万赵兵被坑。给历史留下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典型的一败成名。
guoguo
李广的名气,在中国历史上绝对不小。但是你知道吗?他其实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常败将军。既然有常胜将军,自然就有常败将军,谁也想不到,如此有名的李广居然是常败将军?
提到李广,就必然要提到一首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甭管这首诗写的是李广,还是卫青。总之飞将军李广的名号算是打出来了。在很多人心目中,李广就是那个让匈奴胆寒的飞将军。
除了这首诗,还有这么一句: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这是王勃滕王阁序里的一句话,讲得就是李广虽然很出名,也立下了不少战功,可这辈子就是没能封侯。
唐朝诗人卢纶,在自己的塞下曲中,也曾经这么写道: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里讲述的就是李广大晚上以为老虎来到了营地,连忙弯弓搭箭,射了出去。白天的时候才发现,昨晚李广射出去的箭已经深深地插入了石缝里。由此可见,李广是个武艺超群的高人。
从以上的诗句中,我们完全可以武断地认为,李广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无数诗人文学家都想要赞美一下这位老兄。
其实李广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很有名气了。他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李信跟着秦始皇一统天下,曾经击败过燕国太子丹。
李广从小练武,长大以后参军抗击匈奴,在汉文帝时期斩杀了不少匈奴,所以被任命为汉中郎。此后又跟着汉文帝多次狩猎,展现出了自己高超的箭法。
汉文帝常常感叹,如果李广生在刘邦时期,至少能封个万户侯。可是问题来了,人家不要万户侯,随便封个侯就行,你咋就不肯给呢?
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李广跟着周亚夫平叛,在昌邑城身先士卒,夺取了叛军的军旗,因此立下大功。此后升任上谷太守,长期负责对抗匈奴。
李广在边境的名气很大,匈奴知道是他在这里镇守,压根就不敢来侵犯。由此可见,李广这一时期的表现还是相当出色的。但是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吗?不好意思,这个真没有。
既然李广想要封侯,而汉文帝、汉景帝都不给他机会,那么到了汉武帝时期,李广总该能得到不少封侯的机会了吧?结果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李广开始吃败仗了!
第一,马邑之谋中无功而返。
在马邑之谋中,汉武帝派遣那30万大军,打算对匈奴进行歼灭战。李广就负责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中。结果这事儿居然败露了,李广躲在山里白高兴了一场。
第二,李广全军覆没,且被匈奴俘虏了!
汉武帝很生气啊,在公元前130年,再次兵分四路攻打匈奴。这回带队的分别是李广、卫青、公孙贺和公孙敖,他们分别统帅1万骑兵。
战争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除了卫青获胜以外,其他三路大军全部没什么战绩。其中公孙贺没捞着好处,而公孙敖直接阵亡7千多人。
李广就更惨了,居然全军覆没。是四路大军中最惨的一个,就连他本人,也被匈奴给俘虏了。好在他比较机智,自己跑了回来。
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亡失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汉书》
回来以后,按照李广的罪责,那肯定是要杀头的。好在李广兜里有钱,花钱赎罪,因此捡了条命,被贬为平民。
第三,李广无功而返。
元朔六年,李广再次得到重用,跟着大将军卫青一起进攻匈奴。这次进攻的过程中,其他各路将领都有战功,且多数都封了侯。可我们的飞将军李广什么功劳都没捞着,因此再次错过了封侯的机会。
第四,李广再次全军覆没,好在功过相抵。
李广以郎中令的身份带着4000骑兵再次进攻匈奴,同行的还有带着1万骑兵的博望侯张骞,但是他们暂时兵分两路。
结果麻烦来了,匈奴人的4万骑兵直接把李广的4千人马给团团围住了。李广手下的士兵们都很恐慌,而李广却十分淡定。
一番厮杀以后,李广全军覆没。好在张骞的人马及时赶来,飞将军李广这才捡了一条命。这件事的结局是,张骞耽误了日期,差点被杀,花钱赎罪成了平民,而李广则功过相抵,啥好处也没捞着。
第五,李广迷路了!
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这回由卫青、霍去病各自带领5万骑兵分别进攻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出征,这才以前将军的身份上了战场。
当时卫青觉得李广年纪大了,而且这辈子运气不怎么好,所以故意不让他主动与匈奴对敌。结果李广得知以后勃然大怒,居然自己带着本部人马去找匈奴去了!
万万没想到,李广走得太急了,居然忘记带向导了!他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因此啥好处都没捞着,最后还是卫青的大部队把李广给找回来的。
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史记》
这回李广可把老脸给丢尽了,卫青打算如实上报这件事,结果60多岁的李广不堪受辱,随即拔刀自刎了。
李广的名气是真的大,若干文人墨客都愿意给李广写诗、写文,而且匈奴人听了李广的名字,也都不敢轻易来犯。
可就是这样一个名气很大的人,在汉武帝时期进攻匈奴时,要么无功而返,要么总是吃败仗,这是为什么呢?
李广这个人身上其实是有致命缺点的,他总喜欢身先士卒。作为一名将领,他跟一名老兵没什么差别。个人能力十分突出,可统帅能力却不足,而他自己估摸着是被自己的名气给蒙住了双眼,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由此可见,李广难封倒不是说李广运气一直很差,汉武帝给了他至少五次封侯的机会,他一次都没有把握住,这又能怪谁呢?
金睿熙
三国中“常败将军”,一生总打败仗,却每次战败都能斩杀敌军大将
导语:胜败乃兵家常事,虽然有理,但无论是哪位将军都是不愿意打败仗的,因为战败小则影响士气,大则危及全局。但是三国有一人堪称三国中的常败将军,他的军旅生涯几乎就是只有一个字“败”,他同时又非常幸运,尽管每战必败,但每次战败都能斩杀敌军一员大将,进而挽回一败涂地的局面。
此人名叫黄祖。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人,但对其事迹的了解却很朦胧,三国里他一出场,就充当着江东孙家的背景,先后被孙氏三代人给虐地非常惨,同时他也让孙家付出了惨重代价。虽然他面对江东孙氏的战绩是全败,却也斩杀了对方三员大将,能在江东猛虎的连连攻击下镇守江夏将近20年,这也从侧面说明,其实他的实力并不弱。
黄祖出身江夏豪族,表面上看他与刘表是主从关系,但在那个时代他们这种主从关系更像是欧洲的大领主和小领主的关系一样,他其实就是江夏地面上的宗主,而正因如此,他在抵御孙氏政权时才会那么地积极。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黄祖硬是抵御了江东孙氏父子三代17年。
中平六年时,孙坚开始讨伐董卓,虽然多次取得大胜,但是讨董联军内部瓦解,开始互相攻伐,他在夺取洛阳,获得玉玺之后也变得锐意尽失,回军依附于袁术。两年后他在袁术的指令下进攻荆州,黄祖率军与其在樊城附近交战,但是一触即溃,率军退回了襄阳,孙坚趁机包围了刘表。后来黄祖出城聚集军队再次与孙坚交战,还是大败,然后一路逃进了山林中。孙坚一面围城,一面亲自率部进山围剿,但在山中中伏,被黄祖的士兵给射杀,襄阳之围遂解。
黄祖虽然连败两阵却没有溃退,还能够绝地反击,一举击杀敌军主将,可见其军事素养是很高的。此战之后,黄祖与孙家算是结下了世仇。孙策那时候只有十几岁,军队全部给袁术吞并了。三年后,二十岁的孙策要回了父亲部曲,用了仅仅5年时间他就夺取了江东全境。进而转战庐江,击败了刘勋,然后进攻沙羡,在这里他击退了黄祖的军队,但未能杀掉他,而他的手下大将徐琨也在此战中阵亡,孙策本想继续进攻江夏,可不久之后他就被刺杀了。
孙权继位后,继承了兄长为父报仇的遗志,先后四次与黄祖交战,一步步夺取了江夏在长江南岸的土地,但是孙权方的损失也非常惨重。公元203年,孙权首次讨伐黄祖,双方的舰队在长江中交战,黄祖再次败退,江东军岂能放过,大将凌操追在了最前面,不料被甘宁射杀,黄祖也再次逃过一劫。公元207年,被惹急的孙权决定彻底解决这个祸患,他派遣全部精锐,由吕蒙、凌统等人率领下进攻江夏,先是在长江中击溃了江夏水军的两艘艨艟巨舰,然后趁势攻下了夏口,并进行了屠城,而黄祖这次终于在逃跑时被追上斩杀。
结语:黄祖的一生总是在打败仗,这并不全是因为他的能力所致,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对手江东孙氏个个都是人中豪杰,他能坚守这么多年已实属不易,另一方面,他还有一个软弱的上司刘表,每次黄祖被围他能没有及时派出援军,实际上黄祖是一直以一郡之力在和江东六郡抗衡。而黄祖本人的性格也是桀骜不驯的,比如他曾一怒之下杀掉了弥衡、对救过自己的甘宁也看不上,最终导致与部下离心离德
simplelife_jia
飞将军李广,有诗赞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另有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实际上在与匈奴作战中,李广只能算个称职百夫长,为将屡次迷路,毫无建树,最终自杀
不会飞的旱鸭
刘邦刘备刘秀都可以争取这个荣誉。他们打败仗的经历可以用来劝自杀的人当教材,如果说谁太惨了要自杀,看看这三位都不算个事。刘家总共过四位开国皇帝,刘邦刘备刘秀都是常败将军,只有刘欲是例外,刘家开创基业都是从平民开始,看来刘家真有创业的基因,最重要的是继承了刘邦的不要脸,不管打多大的败仗都不算事。
zqforever
我推荐飞将军李广!
李广有多出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说的就是李广,出自《史记》。太史公司马迁赞美李广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即使从不自我宣传,也很自然地会受到很多人的尊重和仰慕。李广成了道德的化身!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里的这两句诗,更是把李广的名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怀才不遇的悲情典范,引发了无数文人的共鸣和同情。千百年来,文人骚客但凡稍有失意,谁人不感叹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成了一种精神符号!
从此以后,李广的名气越来越大,经久流传。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在歌颂李广的功绩,出自王昌龄的出塞。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在赞美李广的勇猛,出自卢纶的塞下曲。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这是在感叹李广的命运不济,出自王维的老将行。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追慕先贤之情跃然纸上,这句出自高适的《燕歌行》。
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简直数不胜数。中国历史上名将辈出,战绩彪炳的比比皆是,但要说到被后世文人写诗歌颂,李广若排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李广的名气还不仅于此。据大唐玉蝶所述,李氏出自秦国大将李信--西汉李广这一谱系。也就是说,大唐开国后直接攀认了李广为祖宗!
唐德宗时,李广被供为“武庙六十四名将”之一,与孙膑、王翦、卫青、霍去病、郭子仪等人齐名。宋徽宗时,李广再次入选,名列“武庙七十二名将”之一。
可以说,就名气而言,不论是“武庙六十四名将”还是“武庙七十二名将”里,能与李广一较高下的也就只有关二爷了。不同之处在于,关二爷的拥趸大多是普通老百姓,而李广的粉丝大多是文人。
李广的战绩如何?《史记》中记录的李广战绩主要有如下几个。
1、七国之乱时,李广以骁骑都尉身份随周亚夫平叛,在昌邑城下勇夺敌军军旗,扬名立万。
2、辗转调任多地边郡太守,抵抗匈奴骚扰,李广守边有功,但没有记录具体战绩。
3、李广曾率100骑兵,私自脱离大军孤军深入追杀3名匈奴射雕手,却突然遭遇几千匈奴大军。李广凭勇气和计谋震慑住匈奴大军,然后连夜逃脱。
4、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命李广、卫青等四将各率一万骑兵,分四路出击匈奴。李广率军出雁门关后遭遇匈奴,因敌军太多,兵败被俘。后来李广找机会逃脱,回到京城后因损失太大,被削职为民。与此同时,卫青大败匈奴,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
5、公元前123年,李广被委任为后将军,两次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此战深入匈奴数百里,斩杀敌军过万,张骞、霍去病等部将因战功获封侯,但李广所部却没有战功,空手而归。
6、公元前121年,郎中令李广率四千骑兵,博望侯张骞率一万骑兵,一同出征,分兵两路。李广部行军几百里后,被匈奴左贤王的四万大军包围。
李广虽然率军奋力抵抗,更亲自射杀匈奴一员副将,但几乎全军覆没。后来张骞率军赶到,匈奴才退走。此战后张骞因行军迟缓延误战机,被削职为民,李广则功过相抵没有封赏。
7、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一路大军,再次远征匈奴,李广在卫青麾下任前将军。途中,卫青侦查到匈奴单于的位置,于是分兵两路,亲自率中军正面冲击匈奴大军,命令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从右翼迂回包抄。
此战,卫青所部俘虏斩杀敌军一万九,俘获大批粮草,可惜被匈奴单于逃脱,未尽全功。而李广赵食其所部由于没带向导,途中迷了路,等战斗结束后,卫青所部回营了才赶到。李广不愿被罚,拔刀自刎,赵食其被削职为民。
综上所述,李广除了守边有功和个人勇猛外,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特别是率军出征,要不就空手而归,要不就突然被包围导致全军覆没,最后一战则是迷路贻误战机。
每次都这样,显然绝不可能是偶然。
《史记》中说,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看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就安营扎寨,为的是让士兵们感到方便。晚上宿营时,不派人巡更守卫,然后会远远地布置哨兵,所以没有遇到过危险。至于李广的将军幕府里,各种记载考勤和奖惩功过的文书则是尽量简化。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这算什么?十足的治军不严,军纪涣散嘛,还美其名曰“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这样的治军风格,难怪会老是被匈奴突然包围而全军覆没了。至于最后一战因为没带向导而迷路,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了。
所以,即使《史记》总称赞李广身先士卒、御下宽厚、与兵卒同甘共苦,我还是认为李广算不上是一名优秀的主将。
李广的性格缺陷。从两件事可以看出李广的性格是有缺陷的,所以他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时运不济和军事能力不足,也有性格的因素。
第一件事,是接受了梁王私自授予的将军印。梁王是谁啊?他可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仗着太后宠爱和手下兵强马壮,觊觎皇位的藩王。在平定七国藩王之乱时,李广居然接受梁王私授的将军印,这不是缺心眼和找死吗?
第二件事,是私杀霸陵尉。李广被削职为民后,曾在乡下隐居过几年。有一次他外出游玩喝酒,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路过霸陵亭时,被喝醉酒的亭尉大声喝斥,拦住不放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李将军!”亭尉不买账,“现任的将军尚且不允许通行,何况是前任。”
这事再怎么说,亭尉也没错,规定就是规定,天黑后禁止通行,管你是将军还是平民。估计也就是亭尉喝醉了才这么大胆,不然未必敢拦李广。但李广终究还是因此事记恨上了霸陵尉。后来李广被汉武帝重新启用,任命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要求把那个霸陵尉调入他麾下,等到了军中就立马杀了霸陵尉以解恨。
可见,李广勇则勇矣,却不懂政治,容易头脑发热性格冲动,且睚眦必报,无容人之量,像极了梁山好汉。他终身未封侯,最后拔刀自刎,显然也有性格的缘故。
李广为什么这么有名?说到底,人类社会始终是讲究话语权的。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定义对错,甚至定义历史。
李广之所以这么有名,就在于封建社会掌握话语权的是文人士大夫阶层,而由于司马迁和王勃的推崇,使得李广的遭遇引发了文人广泛的共鸣和同情,由此名声大噪,经千年而不衰。
今天的西方国家同样如此,若不是掌握着话语权,岂能如此肆意污蔑打压对手,颠倒黑白!
小梁0990
历史上名气很大,却一直打败仗的名将恐怕非西汉名将李广莫属。
李广在当时就有名将之称。当初,汉文帝见到李广后感叹,可惜,你没有遇到适合你的时代,如果在高皇帝时代,万户侯岂足道哉。
到了景帝时期,爆发吴楚七国之乱,李广大显用武之地,立功夺旗。后来,李广捍卫大汉边疆,匈奴对他十分畏惧,李广军队驻扎在那里,匈奴就不敢去那里掳掠。所以,李广“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武帝以前,汉朝对匈奴的作战基本上以防御作战为主。到了武帝时期,大汉国力增强,开始转守为攻。此时,李广的战绩却乏善可陈,虽然他在战场上仍然勇武非常,但却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全军覆没。
马邑之谋。这是武帝谋划的对匈奴的一次大规模伏击,调动三十万大军,分别由韩安国、公孙贺、王恢、李广四名将军分别率领,在马邑城外埋伏。但由于匈奴单于到城外起疑,捉到一名汉军尉官,逼问之下,这名尉官交代了汉军的全部计划。单于立即下令撤军。这次伏击包括李广在内的四名将军全部毫无所获。
四年后,汉武帝安排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四名将军,每人一万骑兵分别出击匈奴。四名将军除了卫青到达龙城,斩杀几百人外,一个比一个惨。公孙贺无功而返,公孙敖损失七千骑兵,李广碰上匈奴大部队,直接被匈奴俘虏。
这次李广脱困表现十分出色,有智有勇。因为有伤,李广被安置在两马之间,用网兜兜着。李广躺在网兜中装死,他斜着眼睛看到有一个匈奴少年骑了一匹好马,于是突然跃起,夺了少年马匹,骑着往南逃跑,半道遇到了他的残部,就带领他们一同入塞。这时,匈奴的几百追兵赶来,李广就用夺来的弓箭射杀匈奴追兵,最终保护着众人逃脱。虽然有着出色的表现,但是改变不了战败的命运。因为损失太大,回到长安后,李广被判死刑。不过幸亏汉朝可以拿钱赎罪,李广得以逃得一命。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兒马,因推堕兒,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兒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元朔四年,李广跟随卫青出击匈奴,当时跟随卫青的将领,大多因为斩杀敌军首级达到条件,被封侯。只有李广的军队没有功劳。两年后,李广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与他会合。结果李广被四万匈奴骑兵包围。此战李广临危不惧,同样表现出色。他先命自己儿子李敢率领几十名骑兵突击匈奴,坚定军心。然后,命士兵结成圆阵迎敌。但毕竟寡不敌众,在匈奴的箭雨下,李广军队伤亡惨重,箭也快用完了。这时,李广命令士兵们拉满弓,不要发射,自己用大黄弩弓射杀匈奴副将,一连射杀好几人,逼退了匈奴。但他们一直到第二天张骞的援军赶到才脱困。这次,李广因为功罪相抵,没有被追究。
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乡,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后来,卫青、霍去病等人大规模出击匈奴,李广多次请求随行出征。但是武帝认为李广年龄大了,一直没有答应。直到元狩四年,武帝才答应李广,让他任前将军,跟随卫青出塞,但却告诫卫青李广年纪大、命不好,不要让他和单于交战。既有武帝的命令,同样也有私心,想要自己好友公孙敖立功,于是让公孙敖跟随自己正面迎敌单于,让李广与赵食其会合从东路出发。李广坚决反对这一命令,卫青让长史直接写文书,命令李广行动。此战,卫青成功击败单于,李广却迷路了,没有按时与卫青会合。战后,卫青责令李广幕府人员去受审对质。李广说,将士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路了。我亲自去受审对质。到了卫青的幕府,李广却不再愿面对刀笔吏责问这样的侮辱,拔刀自杀。
自古至今,无人否定李广名将的身份,但李广在对匈奴作战中,要么一无所获,要么遇到远超过自己的匈奴军队,不管战场上表现得多么精彩纷呈、艰苦卓绝,但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也就有了“李广难封”的千年感叹。
竹下天West
我觉得汉代李广算一个,李广善骑射作战勇猛,可惜时运不济,曾经被俘虏,数次大战也没立军功,有一次还迷路了,致死没有封侯,可是名气却不小,人称飞将军,唐代诗人卢纶有一首诗写的就是他,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百羽,末入石棱中。
laneyupeng
我国历史上有一些虽一直打败仗,但名气却很大的武将,他们分别是:兵败长平而死的赵括,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西汉飞将军李广,三国第一名将吕布,明初叛将李景隆,国民党两位将领汤恩伯和胡宗南。
Shirley55555
这个题目一出来,你就会想到三国时期著名武将,排名第一的吕布吕奉先,很少打胜仗,到处逃窜,认各种干爹,最后白门楼惨死。武力值爆棚,指挥能力和人品太差,所以成就他在这个排行榜排第一位应该没问题。
还一个汉代著名武将,飞将军李广,没打过胜仗 ,而且还被匈奴俘虏过,侥幸逃跑回来,后来也是连续败仗,最后脸上挂不住了自杀身亡,他和吕布一样,武力值尚可,名气也大,就是没有指挥能力,不会排兵布阵,哎,看来厨子都看兵法是极其正确的。
木易
这里就要提到人民日报认定的常败将军——胡宗南了!
能获此殊荣,胡宗南可谓是当之无愧!
坊间传言,蒋介石是交通运输大队长,如果按此说,胡宗南就是副队长。
胡宗南胡队长很能啊,一手毁掉了国军50万大军。
以至于国民党高层纷纷怀疑,这家伙是卧底吧。
而人民日报给胡宗南的评价是 ——
“野心十足、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常败将军”!
若论一直打败仗,名气却很大的常败将军,应当提及此公。
准备好了吗?忍住,千万别笑!
食堂开讲,常败将军胡宗南,现在奉上!
01、神奇发迹胡宗南,原名胡琴斋,字寿山,189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县一个贫寒家庭。
三岁时,胡宗南随父辈迁居于浙西距孝丰县城西十里之鹤鹿溪。
镇海到蒋介石老家奉化,也就一百里地,胡宗南是蒋介石的正儿八经的老乡,这成为他日后发达的一个主要原因。
1904年,8岁的胡宗南开始求学,为日后的文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胡宗南是个学霸,1909年进入孝丰县城高等小学堂读书,三年后以第二名成绩毕业。
1913年,胡宗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州公立吴兴中学。
1915年,胡宗南从吴兴中学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没有继续求学,而是先后到孝丰县立小学和私立王氏小学,担任任国文、历史和地理教员。
胡宗南教学水平高不高不知道,不过教员生涯让他练就了一手好字。
1924年,胡宗南到浙江湖州参加别动队,与王亚樵结拜为金兰兄弟,算上弃文从武了。
就在这时,一个改变很多人命运的大事件发生了。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孙中山先生在会议上正式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
1月28日,委员会选址,决定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设在黄埔——这就是著名的黄埔军校!
孙中山和黄埔军校
1月31日,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第一届全体会议, 会议决定,派各执行委员、候补执行委员,分别去上海、北京、汉口等地进行秘密招生考试。
胡宗南就抓住了这个机会,首先通过上海的初试,而后又通过由毛泽东主持的上海复试!
胡宗南确实很厉害,和他一起通过上海复试的有蒋先云、徐向前、方志敏、桂永清、黄维等人。
没错,胡宗南是毛泽东亲自主考并合格通过的。
通过复试后,胡宗南从上海启程,乘轮船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贺衷寒
刚好,他在轮船上认识了有黄埔军校一期三杰之称的贺衷寒,两人志气相投,自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到达广州后,胡宗南参加了黄埔军校最后的总复试。
当时总共有1200名考生参加总复试,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
而主持总复试的是我党创始人之一、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的张申府。
张申府一看,胡宗南身高不足1米6,得,您落选了,打包回家吧——胡宗南直接被淘汰!
最后胡宗南还是经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特许参加考试,被侥幸录取。
5月5日,胡宗南正式进入黄埔军校,编在第1期第2大队第4分队,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生,这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
就在这时,胡宗南鸿运当头,又获得了一次好机会。
02、天子门生6月16日,黄埔军校补办了开学典礼,孙中山、宋庆龄、胡汉民、汪精卫等人亲自到会场给军校学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开学典礼上,孙中山还宣布训词: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孙中山讲话
当时,这段训词还由胡汉民代念了一遍,可孙中山也好、胡汉民也罢,都是广东人,一口广东官话。 底下学生一听,都蒙了。
南方学生还好点,勉强能猜懂,北方学生彻底抓瞎,完全听不懂讲的是什么。
比如“三民主义,吾党所宗”这八个字,北方学生给听成了“三味煮鸡,萝卜大葱”。
开学典礼结束后,学生就向校长蒋介石反应了这个情况。
蒋介石随即派王柏龄去学生中挑选三个书法比较好的人,抄写训词。
这三个学生,一个是我党的李之龙,第二个就是胡宗南,第三个是他的死党贺衷寒。
就这样,胡宗南幸运的从学生中脱颖而出,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蒋介石再一看,胡宗南竟然还是宁波老乡,他向来喜欢用浙江人,顿时喜出望外,对胡宗南另眼相看。
从此,胡宗南成为了蒋介石重点培养的学生。
在黄埔军校一期生中,蒋先云、陈赓、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紧随其后的就是胡宗南、李士珍等人。
当时蒋先云、陈赓联合左派学生发起组织了青年军人联合会,而胡宗南、贺衷寒则联合右派学生发起了孙文主义学会。
两个学会是当时军校影响最大的组织。
黄埔军校毕业证书
这年11月,胡宗南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在军校教导第1团第3营第8连任少尉见习。
1925年2月,胡宗南调任机枪连中尉排长;3月,参加第一次东征陈炯明的棉湖战役,胡宗南正式从军。
此战,胡宗南因为有功,晋升机枪连上尉连长,4月,又升任第1师第2团第2营副营长。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03、飞黄腾达1926年,胡宗南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教导师第2团第2营营长,不久任教导师第2团上校团长。
第1军源于黄埔军校的教导团,1925年8月,由第1师(师长何应钦)和第2师(师长王懋功)组成,9月20日,又收编许崇智粤军一部为第3师(师长谭曙卿)。
12月收编独立第2师(1926年改称第14师,师长冯铁裴)。 第1军首任军长就是蒋介石(周恩来是第1军政治部主任)。
1926年,何应钦接任军长,参谋长蒋伯诚,王柏龄任副军长,政治部主任邓演达, 下辖第1师,师长王柏龄;第2师,师长刘峙。第3师,师长谭曙卿;第14师,师长冯铁裴;第20师,师长钱大钧。此外另辖两个补充团。
第1军是蒋介石发家部队,蒋介石中央军嫡系主力部队,有天下第一军之称。
胡宗南就是从第1军出道,成为蒋介石中央军何应钦派系的骨干。
在蒋介石和何应钦的大力扶持下,胡宗南升官就跟坐上了火箭一样。
蒋介石和胡宗南
1927年3月23日,北伐军攻克上海,5月胡宗南任第1军第1师少将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
胡宗南成为国民党黄埔系学生的第一个将军!
10月26日,胡宗南升任第1军(此时军长是刘峙)第22师师长;
1928年8月,第22师缩编为第1师第2旅,胡宗南任任旅长,11月第2旅被评为“模范旅”。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军阀联合对抗蒋介石,6月7日胡宗南任第1师代理师长。
1931年1月13日,胡宗南升任第1师中将师长,他开始建立自己的军事体系,以黄埔太子自诩,形成黄埔系“少壮派集团”,逐渐脱离何应钦派系,自立门户。
1936年4月21日,胡宗南终于荣升第1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
抗战爆发后,胡宗南晋升劲头更猛。
当时,周恩来都曾夸奖评价胡宗南道:
“蒋介石手下最能干的指挥官恐怕要算胡宗南了。”
1937年9月13日,胡宗南率第1军参加淞沪会战。
胡宗南升任第17军团军团长,下辖第1军,第19师(师长李觉)、第32师(师长王修身)。
淞沪会战蒋介石投入了罗卓英的第15集团军、薛岳的第19集团军、朱绍良的第9集团军、廖磊的第21集团军、张发奎的第8集团军、刘建绪的第10集团军刘兴的第15军团、上官云相的第11军团、张钫的第12军团、以及胡宗南的第17军团。
胡宗南已经成为蒋介石帐下重要大将,是黄埔学生中第1个军团长官。
1939年1月14日,胡宗南任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8月4日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
胡宗南成为黄埔系学生的第1个集团军总司令。 1942年7月23日,胡宗南升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朱绍良)兼第34集团军总司令。
别看他是副的,实际上,他掌握第8战区实权。 胡宗南屯兵西北,封锁、侵犯陕甘宁边区,号称“西北王”。
1944年8月17日,胡宗南被任命为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陈诚)。
此时的他已经可以和何应钦的死对头,土木系首脑陈诚掰手腕了。
当时胡宗南已经成为蒋介石中央军一重要派系,与陈诚、汤恩伯,并称陈胡汤三大派系。
两人爆发数次冲突,最终胡宗南神奇的赢了。
12月19日,胡宗南被任命为第1战区代理司令长官。辖4个集团军、16个军、42个师、5个特种兵团,总计计45万人。
1945年7月31日,胡宗南被正式任命为第1战区司令长官,成为抗战时期,黄埔系学生中唯一的战区司令长官。
抗战胜利后,胡宗南于1945年10月3日特加陆军上将衔,指挥第1战区5个集团军、25个军,总兵力达50万人,势力分布到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晋东南地区。
胡宗南创造了黄埔军校学生六个第一!
第一个少将、大陆时期唯一一个上将、第一个军长、第一个军团长、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
黄埔学生被誉为蒋介石的“天子门生”,而胡宗南则是第一天子门生!
这履历真是羡煞旁人,委实羡慕不得,做官方面,还真是很少人能比得上胡宗南。
04、常败将军现在问题来了,让胡宗南飞黄腾达,升官如坐火箭一般的是因为他的战功吗?
客观的说,胡宗南在两次东征、北伐战争、中原大战、与红军作战,还是有所表现的。
但他的表现并不足以让他获得如此高位。
换而言之,他的战功明显配不上他的履历。
抗战时期,胡宗南作为西北王,实力强大,可他主要不是对付小日本,而是防备陕甘宁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开始准备发动内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胡宗南终于开始派上用场了。
或许他也准备大展拳脚,向世人证明自己第一天子门生的本事。
1946年1月1日,胡宗南被蒋介石任命为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主任是刘峙。
在同年4月,胡宗南的部下进行了整编,整编之后手下总兵力多达20余万人,可谓是兵强马壮。
6月底,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他一上来就发动全面进攻,总计投入193个旅,占全部正规军80%的158人。
胡宗南就率部渡过黄河,想和阎锡山的晋绥军联合对付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
9月,胡宗南兵分两路进攻晋东南,企图完全消灭第4纵队。
著名的临浮战役就此打响。
陈赓
第4纵队司令员是谁?不是别人,正是胡宗南的同期学生陈赓(政委是谢富治,两人组成著名的陈谢兵团)!
这是一场同窗对决,胡宗南、陈赓、以及胡宗南麾下第1军军长董钊都是黄埔军校一期生。
这一次,胡宗南出动了自己的王牌部队,整编第1军第1师第1旅。
第1旅旅长黄正诚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德国陆军炮兵学校。
黄正诚被吹嘘为“百战百胜的将军”,军衔是中将,所部第一旅,被吹嘘为天下第一旅, 全副美械装备、训练有素、战术、技术比一般部队高,士兵都是七八年以上的老兵,有蒋介石御林军之称。
结果9月24日,第1旅被全歼,旅长黄正诚被俘。
紧接着,胡宗南麾下另一支主力部队整编第17师48旅几乎被全歼,旅长何奇被击毙。
胡宗南这时突然发现老同学陈赓不好惹,赶紧跑路。
进攻太岳不利,胡宗南又去打延安的主意。
此时,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经过八个月的作战,到1947年2月,歼敌71万余人,粉碎了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蒋介石被迫又采取重点进攻,延安就是蒋介石重点进攻方向之一。
胡宗南
1947年3月,胡宗南被任命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随即决定进攻延安。
3月13日,胡宗南部动用34个旅23万人大举进攻延安。用得又是兵分两路钳形攻击的套路。 分别从洛川、宜川出动,再以“西北行辕”的马鸿逵、马步芳和“晋陕绥边区总部”的邓宝珊军在西线和北线钳制配合,辅助突击,企图一举攻占延安。
这一次,胡宗南动用的精锐部队就有整编第1军、第29军所属6个整编师、15个旅共约14万人。 而他的对手,西北野战军只有教导旅、警备第3旅、第1纵队等部,总计约3万人。 无论是数量,还是装备,胡宗南都处于绝对的上风。
3月19日,胡宗南成功占领延安,他很兴奋,给校长蒋介石拍了封告捷电报,宣称自己歼敌五万,并成功占领延安。
实际上,从进军延安开始,胡宗南损兵折将,至于歼敌数完全就是瞎编,更重要的是延安还是毛泽东主动撤出了,胡宗南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胡宗南浑不在意,自以为立下盖世功勋,自己也跑来延安办公,之后还弄了重兵把守延安,搞得自己手下的机动兵力只剩下十万,他还让蒋介石亲自来延安视察。
8月7日,蒋介石、宋美龄抵达延安,胡宗南好一通糊弄,出尽了风头。
蒋介石视察延安
实际上,胡宗南自占领延安后,就没过一天好日子。
他遇到了一个更厉害的对手,他的对手正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
很快,在彭德怀的打击下,胡宗南三战三败。
第一战,3月25日的青化砭战役,整编第27师31旅旅部及第92团共2900余人被歼灭,旅长李纪云被俘;
第二战,4月16日,羊马河战役,整编第15师第135旅4700余人全部歼灭被全歼,代理旅长麦宗禹被俘;
第三战,5月7日的蟠龙战役,整编第1师第167旅6700余人被全歼,旅长李昆岗被俘。
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共歼胡宗南军1.4万余人,从而稳定了陕北战局,为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到了1947年下半年,彭德怀的胃口变大了,开始准备全歼胡宗南整编师了。
8月20日,沙家店战役,整编第36师6000余人在沙家店被全歼,师长钟松化装逃脱,西北野战军从根本上扭转了西北的战争局势。
10月11日,延清战役,守备清涧的整编第76师8000余人被全歼,师长廖昂被俘。
胡宗南忽然发现,自己忙活半天,陕甘宁边区差不多还是在解放军手里,自己的部队倒是没了不少。
可还没完,到了1948年,彭德怀胃口更大了,开始准备全歼胡宗南的整编军了。
1948年2月,西北野战军包围军事重镇宜川。胡宗南命令整编29军前往救援,结果在瓦子街被全歼,中将军长刘戡、整编第90师少将师长严明阵亡。
此战,西北野战军伤亡5404人,全歼敌整编第29军军部、整编27、90师及整编76师24旅,共5个旅10个团计29485人,其中,毙伤敌7523人、俘敌21962人。
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
胡宗南一看,延安不能再呆了,再呆就完了,1948年4月21日,胡宗南撤出延安。
05、官方认可就这样,胡宗南以20多万军队对战彭德怀西北野战军,手握十倍优势兵力反而不断被吃掉,最后胡宗南的行军队伍越来越大,解放军的胃口也越来越好,胡宗南损失越来越大。
最终,1949年5月18日,胡宗南损兵折将十多万后,放弃西安,退据汉中,撤出了陕西境内。
而后在扶眉战役中,胡宗南再次被歼灭4个军6个师和另外6个团共4.3万余人,彻底被赶出汉中。
要知道,在解放军各大野战军中,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是兵力最少、装备最差、补给最困难的。
就这,胡宗南都打成了这德行。
整个西北战场,胡宗南的指挥只能用糟糕来形容。
可以说,西北野战军能逐渐强大起来,胡宗南“功不可没”,他称得上是西北野战军的从最初“运输大队长”。
胡宗南撤出陕西后,依然被蒋介石委以重任,担任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军政长官顾祝同)等职。
手中握有李文的第5兵团、裴昌会第7兵团、李振的第18兵团,3个兵团13个军40万人。
不过,胡宗南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接下来他将面对第一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凌厉攻势。
结果很显然,胡宗南40万大军全部起义。
至此,整个解放战争,胡宗南损失了50多万部队。
即便如此,蒋介石还是一如既往信任胡宗南,让他在西昌固守三个月,建立游击根据地,最后关头,胡宗南又跑了。
1950年3月,胡宗南败逃宝岛。
5月,“监察院”李梦彪等四十六位“监察委员”提出弹劾胡宗南的议案,议案洋洋洒洒,长达数千字,历数他的败绩。
尤其是青化砭战役,有人直接说他“通共”,是隐藏在国军内部的高级间谍。
青化砭战役形势图
因为,在青化砭战役中,第31旅已经发现四周有西北野战军主力设伏。
结果胡宗南回电说:
“贪生怕死,畏缩不前,非军人气概,务必按原计划北进,迅速占领青化砭,否则以畏缩不前论罪。”
就这样,胡宗南把第31旅送进了包围圈。 31旅被歼灭后,无形中暴露了西北野战军主力的位置。
西北野战军毕竟实力远不如胡宗南, 如果此时胡宗南集结重兵,胜负尚未可知。
结果志大才疏的胡宗南看不上2万多西北野战军,他听说毛泽东要渡过黄河,他想来票大的,向北占据延川和清涧,企图抓住毛泽东。
等他布置好包围圈,毛泽东早已经撤退了。
此后的蟠龙战役、沙家店战役、延清战役、扶眉战役等战役几乎都是胡宗南刚愎自用所致。
以至于军中不少将士私底下纷纷猜测,这胡宗南该不会是地下党吧?
要不然怎么奉献如此智熄般的操作。
当然,胡宗南并不是卧底,他纯粹就是菜!
这点为所有国民党将士所公认。
有意思的是,1947年5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评价胡宗南道:
“蒋介石最后一张王牌,现在在陕北卡着了,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胡宗南现在是骑上了老虎背……
事实证明,蒋介石所依靠的胡宗南,实际上是一个‘志大才疏’的饭桶……
胡宗南“西北王”的幻梦必将破灭在西北,命中注定,这位野心十足、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常败将军,其一生恶迹必在这次的军事冒险中得到清算。”
在国民党所有将领中,能获得人民日报如此“称赞”的并不多。
直接冠以常败将军的也就胡宗南一人而已。
胡宗南和夫人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胡宗南成为敌我双方公认的常败将军!
能做到这个地步,胡宗南也真是神奇!
月明似雪
要说一直打败仗名气很大,我觉得应该算赵括,一生一战成名,也就这唯一的一仗让自己丢掉性命,赵国损失掉了40万壮年。为中国文化留下了纸上谈兵的典故
赵括(?-前260年),嬴姓,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括代替廉颇,改守为攻,最终兵败,赵括也被秦军射杀而死。
hh琪hh
浅浅的浮云
云歌
《飞将》作者:雪峰 个人认为是所有重生成吕布的小说里。写的最成功的一部。。
《重生之我是曹操》作者:冰风皇帝 有点虽然把统一后的三国写成了理中的乌托帮,但在三国YY小说中还挺有创意的一部。。
《桓侯再生》作者:知宇之乐 费话不多说。这部书很不错。
《恶汉》作者:庚新 每天两更,主角很猛,很直,很暴力!
非重生:
欲望三国之独战天下作者:邪影 每天两更,唯一一部看得下去的网游三国小说。
女频的: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义之传说梦凝小筑 开头很有创意但之后又很矛盾的说。。
穿越千年之三国行作者:波心明月 一个单纯女生与子龙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烽火乱世情之一飘零三国作者:绿轩
基本都是全文的小说,而且都挺耐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