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汉文帝刘恒,为何要杀死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薄昭?
(薄昭)
山野老人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长,也值得读,希望大家耐着性子读完!
文帝要派人去太原府整治地方社会治安,与丞相张苍商议,问:“应该派谁去太原府担当此大任?”
张苍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
文帝说:“没有人敢去吗?”
张苍说:“太原府的问题不在太原府,而在京城。”
文帝故意问:“丞相能说明白点吗?”
张苍说:“皇上心里明白,无需我说明白!”
文帝笑着说:“连丞相也怕谈太原府的问题?”
张苍说:“我并不是怕!我是担心出了问题,连累皇上!”
文帝说:“这个问题,丞相不需要担心,我自有处理的方式方法。丞相只需要告诉我,派谁去太原合适就可以了!”
张苍说:“处理太原地方治安问题,老官僚们关系广,面子大,去了反而无益!”
文帝问:“为什么老官僚们去了反而无益呢?”
张苍说:“老官僚们都却不开薄太后的面子,处理具体问题往往会看薄太后的态度!”
文帝问:“那怎么办呢?”
张苍说:“派个年轻点的官员去!这个官员必须有胆量、有正气、不惧怕威胁,又没有太多的关系要照顾。不过这样的人去了,没有皇上的支持,也会一事无成!”
文帝问:“丞相心里有合适人选了,请丞相告诉我,这人是谁?”
张苍说:“这人就是钟毓!是个年轻人,能办实事!”
文帝说:“可以把他带来与我见面吗?我要亲自与他谈谈,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张苍说:“可以!明天早朝的时候,我让钟毓与皇上见面。”
钟毓年近三十,是御史大夫的跟班,家中还有个漂亮的老婆,还有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钟毓眉目清秀,文质彬彬,典型的书生像。觐见文帝,落落大方!
文帝见了有些不放心,这样书生气十足的人能整治太原府的恶霸势力吗?
文帝开门见山,问:“让你去太原府整治社会治安,你敢去吗?”
钟毓说:“只要朝廷让我去,就没有我想敢去不敢去的问题!”
文帝又问:“太原府社会关系复杂,弄得不好,还会把你搭进去!”
钟毓说:“把我搭进去,又有什么可怕的?我背后有皇上挺我,就是搭进去了,也心甘情愿!”
(汉文帝)
文帝又问:“你没有后顾之忧吗?”
钟毓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既然做官了,就得有担当!”
文帝说:“那你明天就去太原!”
钟毓到了太原府,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最后确定,万恶不赦的人物就是太原府的管家薄贵。
怎么处理薄贵呢?
同去的官员提醒钟毓说:“薄贵之所以敢在太原府作恶多端,就是背后有个叔父薄昭。薄昭之所以敢纵容薄贵,就是背后有个薄太后。薄太后,连皇上也让她三分!当年,皇上要处死周勃,周勃找到薄昭,薄昭找到薄太后。最后薄太后干预,周勃才留下性命。现在你要处死薄昭的管家、侄儿,薄昭会放过你吗?”
有人还提醒钟毓说:“你要好好掂量,你能够斗过薄昭吗?”
钟毓有些犹豫!
有人见钟毓犹豫,继续说:“我们可以回朝廷向皇上报告,怎么处理,是皇上的事情!”
钟毓拗劲上来了!
钟毓说:“案情上报皇上,这个案子就会不了了之了!”
同去的官员说:“那是朝廷的事情,我们管不着!”
钟毓说:“既然皇上派我到太原当差,我就应该当好这差事。一不做,二不休。我认为应该主持正义,依法办事,为民除害,保一方平安,处死薄贵!”
钟毓话还没说完,同去的官员脸都吓白了!结结巴巴地说:“钟毓,你不要命了?”
钟毓说:“拿我的命,换地方百姓平安,我不在乎!你们可以当作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我一人担着!”
还有人好心提醒钟毓说:“你一人担当得起吗?你背后还有家庭、老婆、孩子。你死了,他们怎么办?”
钟毓说:“思前想后,办不了案子!”
钟毓当天就处死了薄贵!
钟毓还没有回到朝廷,钟毓处死薄贵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
国舅爷薄昭愤怒得满屋子转圈!
国舅爷停下来对家丁说:“我这次一定要让钟毓为薄贵披麻戴孝,然后将钟毓碎尸万段!”
(薄太后)
薄太后知道了钟毓处死了自己的侄孙,找到文帝说:“钟毓回到朝廷后,你把这家伙交给我处置!”
张苍找到文帝说:“这次钟毓闯大祸了,皇上应该替钟毓主持正义!”
钟毓的老婆知道了,整天哭哭啼啼!
京城的贫民百姓知道了,他们说:“朝廷就是需要钟毓这样的官爷!这就是为我贫民百姓撑腰的官老爷!”
张苍得知钟毓马上就要回京城了,又去见皇上,对皇上说:“钟毓马上就要回京城了,我们应该怎样防止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文帝说:“钟毓回京城,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呢?明天在接官台大张旗鼓地迎接钟毓归来,以此震慑那些目无王法的官员!”
文帝见张苍很吃惊的样子,又说:“不妥吗?你不要怕!这有什么可怕的呢?你越怕越有事情!明天你通知薄昭也到接官台去迎接钟毓!”
张苍说:“薄昭也要通知去?”
文帝说:“当然应该通知薄昭去!最应该去迎接钟毓的就是薄昭,让他小心点,不要以国舅爷自居,京城里还是有人不怕他这个国舅爷的!”
张苍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颤抖着问:“要是薄昭当场刺死钟毓,怎么办?”
文帝说:“薄昭有如此胆大妄为吗?”
张苍说:“我们谨慎起见,还是让薄昭回避好!”
文帝说:“不能让薄昭回避!让薄昭回避,我们惩治地方恶霸势力的效果就打折扣了!我就是要让薄昭看看,横行霸道是什么下场!?
张苍还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文帝说:“丞相就这么一点事情,就害怕了!快走吧,让薄昭到接官台迎接钟毓!不但要通知薄昭去,朝廷中那些元老重臣都要去接官台迎接钟毓!”
接官台周围,人流涌动。
有朝廷官员,也有钟毓家眷。
人们议论纷纷,有的夸奖钟毓一身正气,不畏豪强;也有人替钟毓担忧。
钟毓的妻子挤在人流中忐忑不安,一边注视着朝廷官员的议论,一边朝大路远方张望,盼望丈夫安全归来!
薄昭等元老重臣也在焦急地等待钟毓的到来!
太阳当顶的时候,钟毓乘坐的马车扬起高高的灰尘,来到了都门外接官台。
钟毓见到薄昭,向薄昭禀明了太原平叛情形。
薄昭自恃国舅爷,下令把钟毓绑回府中。并下令驱散了接官台周围迎接钟毓的人群。
薄昭威逼钟毓上书认罪并为侄儿薄贵披麻戴孝。
钟毓据理力争,寸步不让;薄昭恼羞成怒,挥宝刀斩钟毓于堂前。
钟夫人闻讯痛不欲生,写下遗书,弃儿自尽。
文帝为了推行新政,明正典法,下旨将薄昭午门斩首。
朝廷文武大臣纷纷下跪,替薄昭求情!文帝左右为难,杀薄昭不是,不杀薄昭也不是!
在众臣的苦劝下,文帝对文武大臣说:“薄昭非死不可,既然文武大臣,替薄昭求情,那么,就请薄昭自尽吧!”
于是命丞相张苍和老将军周兴捧御酒去薄家规劝国舅爷服法自裁。
薄昭见了张苍,哈哈大笑:“老子就是要好好活着,看那个小皇帝能把我怎么样?”
薄昭的姐姐、文帝的母后闻讯摆驾昭阳宫,怒斥儿子无情无义,斩杀皇亲重臣。
母子正在争执不下时,皇亲国戚又联名保奏,赦免薄昭。
与此同时,丞相张苍披麻戴孝,怀抱婴儿上殿为钟毓一家申冤,老将军周兴也手托冠带上殿辞官。
薄昭奉旨进宫,满不在乎的样子。
可是警卫只让薄昭从偏殿进入。
进得殿门,薄昭腿软了!
薄昭看到,先主的灵堂旁竖立着一块高达的牌子,高大的牌位上写着“东骑将军东昭公之灵位”。
只见文帝全身缟素,在灵位前捧酒献祭。
薄昭终于理解文帝大祭活人的苦心,知道薄太后、自己的姐姐也救不了他。
薄昭怨恨地想:这小子用对付淮南王的手段来对付自己,好阴险,便抽刀饮刃而死。
文帝为什么这样煞费苦心地置自己的国舅爷于死地呢?
宋代的司马光对此有个说法!
司马光在他那本《资治通鉴》中写道:我司马光说:“唐代宰相李德裕认为:‘汉文帝杀薄昭,从道义上看,这一决定是正确的,从情理上看,则有些不妥。当年秦康公送晋文公返国的时候,曾发出见到舅父就如母亲仍然在世一样的感叹。更何况太后还活着,就那么一个弟弟薄昭,决定的十分干脆,完全没有不杀舅舅安慰母亲的想法。’我认为法律是天下公正的东西,只有善于执法的人,对亲对疏一视同仁,没有偏袒的人,则人们就没有敢因为有背景依靠而犯法的了。犯事的薄昭虽然平常被称为有德行的人,但文帝没有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而是直接惩处,文帝真是善于执法的人啊。薄昭骄横,目无法纪,以至于杀汉使者,这不是因为仗着自己有背景么?如果纵容他、赦免他,这和汉成帝、汉哀帝的乱世有什么区别呢?魏文帝曾经赞扬过汉文帝的治世,但不肯定他杀薄昭这一点,说:‘外戚那些人,应该从物质上满足他们,而不是给他们权力,这样就不会等到他们触犯了法律,又不得不秉公大义灭亲。’这是在指出汉文帝一开始就应该给薄昭一个物质收入丰厚的闲职,这样就不会因为薄昭犯政治错误不得不杀他了。既然这样,那么想不让母亲难过,一开始就要谨慎给外戚那些人安排工作。”
文帝处死了自己国舅爷,这是让人不相信的事情!不过联系淮南王刘长的死,你就不得不相信了!
文帝表面看很懦弱,很多事情都是很谦卑的对待,但是从骨子里看,文帝是一个很有韧劲的人,处理事情看似不漏山,不显水,却把事情做得面面俱到,冠冕堂皇。
文帝为什么要处死国舅爷呢?
薄昭之于文帝是建立过大功的人!
周勃等人消灭吕氏势力后,决定让当时的代王刘恒进京做皇帝。刘恒没有胆量赴京城做皇帝,就派薄昭到京城打探虚实。薄昭见过周勃后,证实消息可靠。立即赶回代国,对刘恒说:“不是骗局,是真的!”于是刘恒才决定进京。
当时刘恒进京,只带有宋昌、张武、薄昭等六人。
薄昭之于文帝是值得信赖的人!
刘恒进京做了皇帝后,刘恒又派薄昭回代国迎接薄太后及其皇室成员。可以说薄昭对于文帝是竭忠尽智。
薄昭之于整个朝廷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长者!
淮南王刘长造反,没有人敢出面制止。文帝就派薄昭代表自己去淮南国训导淮南王刘长,薄昭还为此对淮南王写有一封措辞恳切的书信,训导淮南王要忠于朝廷、忠于祖先!
薄昭是薄氏家族唯一在朝廷露面的官员,是文帝唯一的国舅爷,薄太后唯一的弟弟。这样一位人物,于亲杀他不忍;于义杀他不妥;于政杀他不该,那么,文帝为什么偏偏又要杀害这样一位重要的人物呢?
像《史记》、《汉书》等正史找不到说法,也没有说薄昭是文帝处死的,只是说某年某月将军薄昭死。
其实,司马光、唐代的那个宰相李德裕、还有魏文帝曹丕都太小看了文帝。
(司马光)
文帝杀薄昭并不仅仅是因为薄昭杀死了他的使者钟毓。仅仅是因为杀死使者钟毓文帝是不会在乎的。
汉朝杀人不抵命的事情多了去。
文帝的儿子刘启因与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下棋的事情,动手用棋子砸死了刘贤,一点事情也没有!
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刘长杀死了审食其,也一点事情也没有!
现在,文帝要以杀人抵命的理由处死国舅爷薄昭也只是一个说辞,真的的理由是文帝嫉恨外戚专权。
嫉恨薄昭倚仗国舅爷的资格阻碍他的新政改革。
文帝甚至怀疑薄昭与朝廷重臣早已暗中勾结,处处刁难自己。
上次处死周勃,薄昭替周勃求情,文帝就开始怀疑薄昭早已与周勃有些不正常的关系,甚至怀疑薄昭那一次进京与周勃联系,他们俩人之间就谈妥了什么利益交换。
再从这次具体的情形来看,丞相张苍认为薄昭去接官台迎接钟毓不合适,而文帝却坚持要让薄昭去接官台迎接,这里就是一个布局,故意给薄昭一个杀钟毓的时机,然后以此处置薄昭。
文帝不也这样对待过淮南王刘长的吗?
薄昭死了,文帝以为自己除却了一个心头大患,殊不知文帝处死了薄昭,迎来了更大的心头大患,那就是他的母后的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