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两汉曹植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做国君既不容易,做臣下实在更难。
当忠信不被理解时,就有被猜疑的祸患。
周公辅佐文王、武王,“金縢”功绩不灭永传。
一片忠心辅助周王室,管叔、蔡叔反大造谣言。
周公待罪避居洛阳地,常常是老泪纵横长流不干。
天帝动怒降下大灾难,雷鸣电闪卷地狂风猛又寒。
拔起了大树吹倒庄稼,上天的威严不可触犯。
成王感悟身穿礼服开金縢,寻求上天震怒降灾的根源。
周公忠信大白天下,成王感动伤心悲叹。
我真想奏完这支乐曲,可是这首乐曲又悲又长。
今日大家一起共欢乐,希望别后不要把它遗忘。


注释
⑴怨歌行:属于乐府的《相和歌·楚调曲》。
⑵良:实在。《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为此二句所本。
⑶显:明白,懂得。
⑷见:被。疑患:猜忌。
⑸“周公佐成王”:周公,即姬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曾辅佐武王建立周朝,制礼定乐。武王死,成王继位,年幼,以周公辅政。
⑹金縢(téng):指用金属捆封起来的柜子。刊:削除,磨灭。指周公请求代武王死之功不可磨灭。
⑺二叔:指管叔姬鲜和蔡叔姬度,成王的二位叔叔。流言:指管、蔡二叔散布的周公要篡位的谣言。
⑻待罪:等待惩罚。东国:东都洛阳,周公在流言起来的时候,到东都洛阳避居。当时曹植的封地在东方,东国一语也有隐喻诗人自己之意。
⑼泫(xuàn)涕:流泪。泫:水珠下滴。流连:接连不断。
⑽皇灵:上天之灵。动变:感动而生变。古人认为天人之间有感应,这是说周公的遭遇感动了上天。据《尚书·金縢》载,周公避居洛阳的第二年秋天,镐(hào)京暴风大作,雷电交加,把田禾刮倒了,把大树拔起来。
⑾震:打雷。
⑿偃(yǎn):倒下。秋稼:禾。
⒀干:触犯,抗拒。
⒁素服:指没有文绣的衣服,古时祭天时所穿。
⒂端:原由,原委。
⒃事既显:指发现了周公愿以身代武王死的策文。
⒄乃:于是。哀叹:指周成王大为感悟,悲叹不已。
⒅“吾欲”四句:系诗末之套语,与诗旨无关,为合乐所加。竟:终。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殷义祥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三曹诗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222-224页&程章灿编注.《魏晋南北朝诗》:天地出版社,1997.12:第32页&(清)沈德潜选编;王晓东,崔晨曦校注.《古诗源》:哈尔滨出版社,2011.11:第112页&夏传才主编;王巍校注.《曹植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06:第70-71页&降大任编著.《万家史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6页

赏析

  该篇诗人用周公赤心为国,竭忠尽智辅佐周武王周成王,结果仍遭流言毁谤,并被周成王所疑的历史故事,感叹自己尽心王室,志欲为国立功,不但心愿未遂,反而遭受种种打击迫害的不幸与无奈。诗人客观地吟咏历史,实际上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垒块,万千感慨充溢其间。


  该诗起句由《论语·子路》中的“为君难,为臣不易”化用而出,引出诗人“怨”的真实内涵是:“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这是全篇诗眼之所在。


  接着,诗人用“周公佐成王”至“成王乃哀叹”十四句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实表述诗眼,或者说运用历史事实,即通常说的例证法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天威不可干”的“干”,是冒犯之意。这句是诗人对“皇灵大动变”一事的直抒胸臆的评论:识忠奸颠倒易,教天理违物难。本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成王所疑,周公见毁与皇灵动变,其间并无必然的联系,然而人事与天道的偶然巧合,却引出了天地人物之间的深刻哲理: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成王昏庸固然可恶,然而“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他能知错认错仍有可取之处,暗讽曹汉集团的当政者竟不及成王。


  结尾“吾欲竟此曲”四句,又是诗的精彩之处:“竟”,终也。“悲且长”,意思是悲而情长,表示有倾诉不尽之意。本来,这四句是乐府歌辞中的套语,特别是“今日乐相乐”一句,汉乐府《艳歌何尝行》也有此句。无巧不成书,诗人在写作此诗结篇时,正遇魏明帝曹叡召见,君臣燕享时即景所见,而“别后莫相忘”既似恳求又似讽刺,冀希明帝不要在分手之后又把诗人撇在脑后。在貌似轻松的字句中蕴涵着深沉痛楚的矛盾心理,从而使这首咏史政治诗一下子明显地注入了诗人主观的爱和怨,颇有“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之感。


  该诗的前四句,“难”、“患”、“刊”押韵,后十二句,“言”、“连”、“寒”、“干”、“端”、“叹”等押韵,声调和谐,韵节响亮,从此诗中,曹植对于五言诗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可见一斑。

姜汉林编著.《历代官怨诗赏析》:大连出版社,1996.02:第54-56页

创作背景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明帝巡幸长安,洛阳谣传皇帝死于长安,从驾欲立曹植,因此明帝对曹植产生疑忌,曹植处境险恶,因作此诗以明志。

萧涤非,姚奠中,胡国瑞等著.《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03:第218页

【曹植】简介

七步成诗
  曹植“七步成诗”的广为流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三国演义》),然而这首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世说新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诗是否为曹植所著作,至现今仍有争议。


洛神悲歌
  对于《文选》中的谬注,清人朱乾在《乐府正义》中鞭挞说,这篇原是曹植借“宓牺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的传说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心境的《感鄄赋》。鄄者,实为封地也。好事者利用“鄄”与“甄”通,附会出《洛神赋》隐寓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妻甄氏的叔嫂恋事,不独污前人之行,亦且污后人之口。近有学者考证出《洛神赋》的主旨是曹植悼念怀恋其亡妻崔氏女,洛神形象是崔氏女的化身。然而两者说法皆有不妥之处,故此隐喻君臣大义说较为流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云:“本篇或系假托洛神寄寓对君主的思慕,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的苦闷。”


梵呗泰斗
  中国本土赞呗之起源,相传为曹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境)时,闻空中天乐梵呗之声,美妙绝伦,意境深远,感悟甚深,于是将其音节纪录下来,结合《太子瑞应本起经》,撰文制音,作成了《太子颂》和《菩萨子颂》,遂成合汉曲梵音而制作梵呗之始。


  梁《高僧传》卷十三: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音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 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四十二契当指四十二个曲章)


  《法华玄赞》卷四:陈思王登鱼山,闻岩岫诵经,清婉道亮,远俗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呗。


  《法苑珠林·呗赞篇》卷三十六:魏时陈思王曹植……每读佛经辄流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人讽诵,咸宪章焉。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而侍御皆闻。植深感神理,弥寤法应,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纂文制音,传为后式。 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其所传呗,凡有六契。


  由于曹植创制梵呗,意义深远,贡献巨大,所以近人释永悟有词(《东阿王赞》)赞其功德:东阿王植公,降生曹魏王宫,云高天籁连竺中,鱼山接长空。瑞应本起得删治,七步诗八斗雄,和平妙音世界同,梵呗源真宗。(正史当中并无记栽说曹植与佛教有什么联系,曹植与佛教的关系多出自禅林野史以及宗教史中。)

更多曹植作品
关键词
相关诗文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