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茗堂尺牍
玉茗堂尺牍内容简介
汤临川以其四梦见大才情,真气飒然,四百余年来,令人倾折不已。发为小函,亦笼盖流辈。或从容千言,笔酣墨饱,时见波浪,或寂寥数字,隽冷欲绝,直驾晋人。乃是其个人交游、政治生涯、艺术活动的实录。其文之髓,则由吮啜《文选》而致。此次编著,先约略地以时间先后为序,继而再将寄与同一人者皆系于其后。重新厘为八卷。必是有不当之处的。编注过程中,参考了徐朔方先生笺校的《汤显祖诗文集》及其《晚明曲家年谱》,在此致以谢意。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校注玉茗堂尺牍小引》 石衣
热门摘录
与宜伶罗章二: 《牡丹亭记》,要依我原本,其吕家改的,切不可从。虽是增减一二字以便俗唱,却与我原做的意趣大不同了。往人家搬演,俱宜守分,莫因人家爱我的戏,便过求他酒食钱物。如今世事总难认真,而况戏乎!若认真,并酒食钱物也不可久。我平生只为认真,所以做官做家都不起耳。 答凌初成: 不佞《牡丹亭记》,大受吕玉绳改窜,云便吴歌。不佞哑然笑曰:昔有人嫌摩诘之冬景芭蕉,割蕉加梅,冬则冬矣,然非王摩诘冬景也。其中骀荡淫夷,转在笔墨之外耳。若夫北地之于文,犹新都之于曲,餘子何道哉!
仕宦固争浓淡之路矣...向长安而笑,仆岂恶风云之壮捷哉...虽然,仆有私愿...父母与子,异息分身,丝忽悬虑。纵以受事乏其温凊,何得更忍阔离疏隔闻问乎...推燥分甘,用父代母,至今二儿尚枕藉怀腕,行则牵人衣带...南暑可就阴息,雨适断客为趣耳,吏于北者,虽有盲风灰人之面,粪人之齿,犹将扶马扬呼而造也...长安道上,大有其人,无假于仆...语不云乎,“斐然成章”。人各有章,偃仰澹淡历落隐映者,此亦鄙人之章也。惟明公哀怜,成此狂斐。
文常有余,质常不足。以不足交有余,辩给固不能相当,精微亦不能相致。无所相益,有以相损。
知星者不覆,门下复不欲覆乎。
玉茗堂尺牍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