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内容简介
《七侠五义》是中国平民文学中的一个流派——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小说描叙的是公元11世纪,中国北宋(960~1127)年间一群侠义之士归服清官包拯,并协助包拯断案除害的故事。该小说脱胎于清代(1644~1911)著名艺人石玉昆的说书,后由文人俞樾加以润饰,修订而成。书中故事曲折离奇,语言风趣流畅,塑造出了展昭、白玉堂等12位侠客义士,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该书问世后,轰动一时,上至文人名仕,下至市井小民皆醉其中。 《七侠五义》成书于公元19世纪的清朝后期,也是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末期。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愤懑不平和焦躁不安的情绪,侠义公案小说在此时诞生,他在一定程度上宣泄着百姓对社会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百姓把希望寄托在辅佐清官的侠士身上的意识。这类小说都是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具有浓厚的市井气息和民间说唱文学色彩。 《七侠五义》刊行百年来,版本甚多。本书的英译,虽以近年的标点本为底本,但是编者依据光绪十六年(1890)上海广百宋斋本一一校过。本书的译者为宋绶荃生,他对其中许多章节采取了概括式翻译,但所有情节均保留,未有删减,从而使全书译文流畅。
七侠五义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