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ire de la beauté

作者:Umberto Eco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7

顾文姬评分

暂无评分

Histoire de la beauté内容简介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由于比例与对比之故,丑物也是世界和谐的一部分。美(这点是所有中世纪哲学的共同信念)也起源于对立物的对比。因此,在创世观念中,怪物亦有其存在的理由与尊严;同理,秩序内部之恶成为善、美,因为恶源生于善,只是两者并立时,善之光华突出(参见本书第五章)。

超脱的态度使我们将一件善事界定为美,而不起思齐置身其地之心。细想此点,我们就明白,我们谈“美”时,是为一件事物本身之故而享受之,非关我们是否拥有此一事物。 美丽的事物,如果是我们的,会使我们快乐,但即使属于他人,也仍然美丽。 欲占为私有,当然又是另一回事。这些嗜欲、妒羡、占有欲、贪婪,与“美”的情操了无关涉。

其实,美在古希腊并役有独立绝位:我们还可以说、至少一直到伯里克利(Pericles)时代,希腊人缺乏真正的美学与美的理论。 美几乎无时无刻不与其他特质彼此连带,绝非偶然。例如,德尔斐神谕(he Delphi Oracle)回答美的欣赏判准是什么,如此说道:“最美的。也是最正义的。”就是在希腊艺术的黄金时代,美也时时与其他阶值并提,诸如“适中”、“和谐”及“平衡”。p37

静穆的和谐,在古希腊作“秩序与节制”解,是一种美,尼采称之为阿波罗的美。但这种美也是一种障幕,用以掩盖一种破坏宁静的戴奥尼索斯式的美。此美并无明显形式,而是超越表象。这是一种欢喜而危险的美,为理性之反,每每以着魔与疯狂见于描述。p58

执著纯属理想的和声概念,是一个饱经危机的时代的典型做法。中世纪初期就是这么一个时代。当时的人求庇于某种稳定、永恒的价值,对任何与肉体、感官、物质相连的事物,都持疑以对。中世纪人基于道德主义的原因,颇感于尘世之美何其短暂,外在之美则如波修斯在《哲学之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所说,其“倏忽而逝,速于春芳之消歇”。p91

在文艺复兴的黄昏时期,一个重要观念逐渐得势:美与其说来自平衡的比例,不如说是来自一种扭力,亦即不断努力,要超越主宰物理世界的数学规则。于是,继文艺复兴的均衡之后,有矫揉主义不息的激动。不过,艺术(以及自然美的观念)有此一变,条件是不再将世界看成那么秩序严格,那么明显具备几何结构。p95

中世纪的艺术以运用原色见长,色区明确,不兴暗示,诸色错落,以整体的协调发光,不将颜色包藏于明暗对照之中,也不让场色溢出人物形体轮廓。p100

美与丑有亲切的关系,意思是,前者的自毁是后者也会自我否定的可能性的基础:因为,以丑是美的否定而存在这一层次而论,丑可能回复与美的统一而消解其矛盾。(审美地狱)p136

以谴责之语,抒醉心之情。于是,怪物兼受爱恨与迎拒,在文学与绘画上占有日益重要的位置,从但丁写地狱,到博斯(Bosch)的晚期画作,皆是。下逮数世纪后的颓废浪漫主义时期,笔端豪末才明白承认恐怖事物之魅力与魔鬼之美,不再伪善。p148

天使般的女性确非压抑之欲或无限延后满足之欲的对象,而是救赎之路,升向上帝之途;不再代表一个犯错、罪孽或背叛的机会,而是一条走向更高性灵之道。p171

当代人认为,美既是依照科学规则对自然所做的模仿,也是对一种超自然的完美所做的静观,这完美无法以肉眼察识,因为这完美并未充分实现于尘世。有形世界的知识是一条路,供我们识知一个由逻辑连贯的规则统理的感官现实。因此,艺术家是新事物的创造者,兼为自然的模仿者,两者并不矛盾。p178

柏拉图谴责的,以美为模仿自然的观念,获得平反,在这平反过程里,费奇诺(Marsilio Ficino)在佛罗伦萨推广的新柏拉图主义运动扮演关键角色。那是一种隐约带着神秘主义的观念,视万物由许多彼此和谐而层次渐进的境域组成。在这观念架构内,费奇诺以三项任务自命:传播古代智慧,并将之现代化;在一个连贯而且可能的象征系统里,协调其中许多乍看不和谐的层面;彰明这个系统与基督教的象征系统是彼此和谐的。美由此生出很高的象征价值,不再只是比例与和谐。p184

但是,绘画不复谨遵古典风格与古典画像学规则之后,就能画人落马坠地,人的外表也趋于写实,甚至通俗,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圣保罗的皈依》(The Conversion of St。Paul)即为一例。最后,布鲁盖尔(Brueghel)善画贫穷农民的身体。物质生活之苦,窒息了他们体形之美。p205

不过,佛兰德斯一方面有加尔文主义那种道德上的严厉,另方面又有获得解放的世俗资产阶级的风习,两相矛盾,在人像上产生了一种新典型。在新的典型里,美与有用、实用结合为一。p208

可以计算、可以测量,不再是判断客观性的标准,变成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用以创造再现空间的方式。再现空间的方式愈来愈复杂(透视上的变化、歪像),卒至完全搁置比例。风格主义的价值至近代始为人充分了解,颇非偶然:美既不复以测量、秩序、比例为判准,必然走向模糊、主观的判准。p220

Histoire de la beauté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Umberto Eco

Umberto Eco

Umberto Eco is a professor of semiotics at theUniversity ofBolognaand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numerous novels and essays. He lives in Italy.

Umberto Eco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