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与正·婚礼集·夏天集
反与正·婚礼集·夏天集内容简介
本书为《加缪文集》第三卷,散文集《反与正》叙述了童年生活;《婚礼集》和《夏天》表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恐惧;附《瑞典演说》是1957年作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的演说。
热门摘录
这种特权,自我生生活在巴黎之后,我才知道它是了不起的。至少是直到今天,我享受着它,既无限制,亦无悔恨,它照亮了我整个的生活。例如,作为艺术家,我生活在欣赏之中,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地上天堂。同样,我作为人的激情从来就不是“反对”。我爱的人永远比我好,比我高大。我所经历的贫穷从未教会我怨恨,相反,它教会了我某种忠诚和无言的坚忍。如果有一天我忘记了这些,只能怪我自己或我的缺点,而不能怪我生于斯的世界。
明智的人更喜欢诗意,因为诗意是灵魂的事。
伟大的海,总是被划破,总是完整无损,我的与夜共在的信仰。它在不育的犁沟中洗净我们,满足我们,它使我们自由,让我们站直了。 如果我必须死,围着冰冷的山,为世界所忽视,被亲人否认,终于耗尽了力气,大海则在最后一刻充满我的小屋,使我身处我之上,帮助我不怀仇恨地死去。 一种突然的爱,一部伟大的作品,一个决定性的行动,一个改变面貌的思想,在某一时刻给人以同一种不能容忍的忧虑,这种忧虑具有一种不可抵抗的吸引力。 我总有印象是生活在大海上,受到威胁,然而心中存有巨大的幸福。
但错过幸福是容易的,因为人们总是受之有愧。
人皆有一死,但每个人的死不同。无论如何,太阳还是温暖着我们。
至少这就是阿尔及尔之夏的深刻教训。但季节已在渐变,夏天渐渐过去。在那么多微烈阳刚的事情之后,飘来了九月最初的秋雨,仿被解放的大地最初的泪珠。又仿佛在三五天中这个国度满怀柔情。然而就在同时期,角豆树将爱的芬芳吹遍整个阿尔及利亚。每天晚上或雨后时节,整个地孕育着带有苦杏仁香味的种苗。在一个夏天委身于太阳之余,悠然自得地憩息着:此刻这股气息再次确认了人们与大地的良缘,使我们身上勃起了人世间唯一阳刚的爱情:那种并非永恒却极为慷慨的爱。
必须有一种罕见的志向,才能成为一个追求享乐的人。一个人的生活的完成是无需拯救其精神的,无论是退,还是进,都是既孤独,又参与的。 我相信会有一种隐秘的惭愧。当然,我也不抱幻想。在我所说的生活中,没有很多的爱。
“我们喜欢一种行为的灵活,喜欢风景中适时地出现一棵树。为了完整地重建这种爱,我们只需一件事:一个关得太久的房间的气味,大路上一种独特的脚步声。我也是这样。如果我全身心地爱,我终于会变成我自己,既然只有爱能把我们变成自己
我在这里明白了什么是光荣,那就是无节制的爱的权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情。抱紧一个女人的躯体,这也是把从空降下大海的那种奇特快乐留在自己身上。刚才,当我想扑向一丛苦艾,让它的芬芳进入我的身体时,我应该不顾一切偏见的意识到,我正在完成一桩真理,这既是太阳的真理,也是我的死亡的真理。……这里的一切都使我完整无损,我什么也不抛弃,我任何假面也不戴,我只需耐心地学习那困难的生活本领,这抵得上所有那些生活艺术。
现在,树上站满了鸟雀。大地缓缓地叹息着,渐渐遁入黑暗。很快,黑夜将随同第一批星辰降临在世界的舞台上。白天的明亮的神祇们将返回每日一次的死亡之中;但又会有别的神祇出现,他们的脸色阴暗、憔悴,一定是出生于大地的心脏之中。
碰到人和事,就打磨之,改变之。要有一个确属自己的、可以谈谈的观念,非十年不行。自然,这不免让人泄气。不过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多少熟悉了世界的美丽面孔。至此,他是面对面地看着它。然后,他要挪开一步,看看它的侧面。年轻人是正面看世界的他没有时间打磨死亡和虚无的观念,不过他已咀嚼过它们那可怕的滋味。
任何对人的戕害只能是暂时的,如果不是完全地为人服务就根本不是为人服务。
五天来,阿尔及尔一直下雨,最后竟连大海也打湿了。
人无论朝哪个方向,呼吸的似乎都是水,空气终于能喝了。
原先是无邪而不自知,现在则是有罪而不自愿:神秘随着我们的知识一道增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关心起道德来了,真可笑啊。我因孱弱而梦想着美德!
尽管光阴流逝,世事沧桑,在这片荒凉的大自然中,这些东西的确是只奉献给我一个人的;人的一生倘若有这么一两次,也就可以认为是圆满的了。
对于正义的长久要求耗尽了爱,而正义却恰恰产生于爱。我们生活在喧嚣中,在这喧嚣中,爱是不可能的,而只有正义也是不够的;因此,欧洲憎恨白昼,只知道给自己以不义。
在隆冬,我终于知道了,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我不能否定我生于其中的光明,但是我也不愿拒绝这个时代的奴役。
说真的,天还很亮,但是在这亮中已有一种看不见的衰弱宣告了白昼的结束。
在熊熊大火的照耀下,世界顿时现出了它的皱纹和创伤,旧的和新的。它一下子就老了,我们也一样。
在阿尔及尔,我第二次在同样的、仿佛从我以为是最终离去那时候起就没有停过的雨中走着,在一种无尽的、散发着雨水和海水的气味的忧郁中走着;尽管天空大雾弥漫,背影在骤雨中逝去,咖啡馆的流光改变了人们的面容,我仍固执地望着。难道我不知道阿尔及尔的雨看似无穷无尽却终有一刻要停止吗?
我一直清楚蒂巴萨的废墟比我们的工地和瓦砾都年轻。在这里,世界每天都在一篇常新的光明中重新开始。啊,光明!这是古代戏剧中所有人物面对命运发出的呼喊。这最后的依靠也是我们的依靠,我现在明白了。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既然很少有时代像我们的时代这样要求人们以同样的态度正视甘与苦,我就愿意不回避任何东西,准确地保留着双重的回忆。
我没有重温旧梦的意思。事情比这要简单、容易得多。我从遗忘的深渊里找回了昔日的时光,其中记忆犹新、依然完好的感觉,主要是一种纯净的激情,一种捕获于永恒中的瞬间。在我心中只有这是真切的,等我明白过来总是为时已晚。看见某人弯臂躬腰的某种姿态,远望山水之间一株恰到好处的林木,我们顿时赞叹不已。而为了重温个中的爱心,我们追忆所及,只有一种细枝末节,却也很够用;一间终年幽闭的房间溢出的气息,大路上一声奇特的足音……我的感受正是如此。
如果说这时的我是在奉献中滋育着爱心,那这可真是我自身的回归了。因为只有爱心,才能让我们重铸昔日的我。
当一切化为乌有,生存的欲望也告熄灭。莫非这就是幸福?
孩子的母亲仍静静待在那里。在某些情况下,人家会问她:“你在想什么?”“什么也不想。”她答道。这话不假。一切都有啦,所以什么都不想。她的一生,她的利益,她的孩子都限于这块地盘。它是那么顺乎自然的存在,反而感觉不出来。
色渐渐变浓,这难堪的静寂显得凄苦。孩子这时回到家里,就会发现那肩部突兀、骨瘦如柴的身影,因而突然止步不前:他害怕了。他开始感受到许多。他几乎没觉察到自己的存在。但在这无人类知觉的沉默面前,他真是欲哭无泪了。他怜惜母亲。这算得上爱吗?她从未抚爱过他,因为她不能。于是他久久待在那里凝视着她。他感到自己是陌路人,更加意识到那痛苦。她听不见他的脚步声,因为耳聋。
又是什么使她能在这屋里待下去,不就是因为相信“这反倒好”吗。她感到,天地间所有荒诞的单纯全都躲进了这间屋子。
反与正·婚礼集·夏天集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