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性种种
普遍性种种内容简介
《普遍性种种》包括了:普遍性种种、普遍价值和必要价值、普遍性与相对主义、普世价值的阐明、多元文化观念下的普世价值理念、普遍性与人性、普遍主义vs国情论、一个历史的注脚等内容。
热门摘录
而且,彼此之间对对方的路数非常熟悉,你一招,我一式,相互拆招的时候对于对方的套路都非常了解,但是回应完之后,还是各持己见。这样的讨论在我看来,其实是最可悲的讨论,因为它完全无助于问题本身的深化。
你要引入可能世界概念,就是可能在一切可能世界中为真。…数学真理的普遍性是被当做理性的普遍性的一个典范,但是也有一些政治社会学家、道德社会学家会把一些道德律令当成是普遍的。
...很多学哲学的人以为哲学就是做这个事儿的,哲学就是不断地提高抽象水平。...黑格尔讲抽象普遍性的时候,那时候德国学生可能也有同样的毛病,所以他就特别地提到这点。就是这种通过高度抽象达到的普遍性是最没用的普遍性。...你把它为在一切语境中为真的哲学命题,这恰恰是它变得毫无意义的时候。
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不知道现在你们谁还信。也许你们还年轻,反正在我这个年纪是见了太多“善没得善报”、“恶没得恶报”了,恶人当道,火了很长时间,死了还要开大的追悼会,这太多了。所以世界不是前面说的那样。但是我们作为一个读书人,不是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层面上去坚持理想,不是在“哇,自由民主真是好”、“美国真是好”这样的层面上去坚持民主。问题在于:你有没有那种心智力量来支持你这种智性力量。你读了很多历史,你说,哇,这历史简直…我的心智承受不住这些真相了。
现在,所有的科学也是这样,在寻找规律性,那么一个成熟学科的人听到了会说,你这个学科还太浅了。因为ー般一开始才是在寻找规律,到了最后是要找到一个机制。如有人说自己在发现股市的规律像几月份几月份、多少年多少年…这就是还没进到那个科学呢。
关于生物进化论,我不是提倡大家不要去读,我个人对此其实也是非常有兴趣的。可问题是在这儿,如果你能说哲学有一个兴趣的话,那么我想说,我们所感兴趣的所有问题都是实践问题。它们是实践性的问题、时间性的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就是说,它们是不能够通过脱离特定传统和特定的时间性来谈论的那些目标。哲学对真理的追求是完全的翻译似的、对话似的,而不是抽象似的。
西方的许多东西不是外来的、在空间上的东西,它们已经融入了你的时间性,是你的生活的一部分,它们进入了你的生活。于是你就要去读希腊,希腊也不是偶然地就被我们所接受的。
倪梁康:但我想讲的是,那么你凭什么要我去做伦理上所要求的善的东西 陈嘉映:我没有要求,我不要你做,不要谁去做。其实学习ー个典范和创造一个典范,这完全是两回事儿。成为典范的那个人,或制度,或什么东西,它不是为了要成为典范,是你要把它看做典范、向它学的。
赵汀阳:不同的东西被说成一个概念也是有的,说成一个词汇也是有的。有一个非洲的故事:非洲人数数,数到9数到100他不叫100,叫堆,然后100以上的都叫堆,不管多少都叫堆。而西方人就特别聪明,他看到了这个特点,于是就用100块钱买了1000个椰子。因为是一堆换一堆。 陈嘉映:这个有点“语言主义”了! 赵汀阳:是,因为事实是不同的,但是语言是一样的。
普遍性种种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