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塔

作者:弗兰克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29

顾文姬评分

5

183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东京塔内容简介

《东京塔: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主要内容:一个很平凡的老妈,在儿子雅也三岁时,便带着他离开丈夫,独立抚养着他。为了生计在小吃店工作,总是忙碌,脸上笑容却不曾失去的老妈;从来不会叫我念书的老妈;我的功课再烂,也不曾对成绩单发表任何意见的老妈:几乎不会责骂我的老妈;买东西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只想到我的老妈;只有我一个人吃饭,也会做好几道菜的老妈;为了让我早上可以吃到好吃的腌酱菜,总是定好闹钟半夜起床搅拌米糠的老妈;明明手头拮据,却当场付出十几万现金买摩托车给我的老妈;一直到得了胃癌的临终,还拼命用不能动的嘴唇,不放弃地想在最后留一点什么给我的老妈;怕死后还要麻烦别人,预先为自己的葬礼每月存三千块钱的老妈。这样的一个老妈啊,总要等到分离才想起应该要珍惜。十五岁正值叛逆期的雅也,就是在坐上火车前往寄宿学校时,看到老妈准备的行李里,全新的衣裤跟夹在里面的一万元,才一边吃着便当一边哭了起来。最后的一刻终于到来。他却什么也来不及为老妈做,从病房窗口望出去,就是东京塔,他曾经想带老妈一起上一次东京塔,但没有实现……这辈子,永远永远没有可能了。对妈妈的爱,要“及时”啊!!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至今为止,我还没有好好地对妈妈说过一次“谢谢”。 细小之事、重要之事、每天的事情,本应一一说出感激的言语,却在不知不觉之间认为理所当然,直到最后也没能表达出来。 总是想,至今为止的辛苦劳碌、种种麻烦,担心忧虑,这一切总会在某时有所报答,于是把它们弃之脑后。结果最终,不仅这些回报未能做到,就连一声“谢谢”也未能说出口。 满怀希望想着的“某时”也许永远也不会来到,令人恐惧的“某时”却突然降临。 “妈妈。谢谢。”

东京塔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弗兰克

弗兰克

曼弗雷德·弗兰克(Manfred Frank,1945.3.22-),德国具有原创性的哲学家、德意志古典哲学、浪漫派研究专家。现为图宾根大学哲学系教授。早年求学于海德堡大学,先后追随恩斯特·图根哈特、汉斯-伽达默尔和迪特·亨利希等人学习哲学,主要研究对象为自我意识现象,康德和康德主义者,早期罗马哲学和早期德国观念论,解释学、文学理论、古典时代的美学,早期法国哲学。其博士论文《德意志浪漫派中的“时间”问题》(Das Problem 'Zeit' in der deutschen Romantik,1972)至今仍是研究德意志浪漫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真正令其声名鹊起的是发表于1975年的《存在的无限欠缺——谢林的黑格尔批判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开端》(Der unendliche Mangel an Sein. Schellings Hegelkritik und die Anfänge der Marxschen Dialektik)。在此书中,弗兰克重新定位了德意志古典哲学的源流,深入探究了荷尔德林对谢林和黑格尔的影响、谢林对黑格尔的批判,及谢林晚年思想通过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创立唯物辩证法的决定性作用。弗兰克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则是发表于1983年的《什么是新结构主义?》(Was ist Neostrukturalismus?),这部巨著确立了弗兰克作为新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和诠释者的地位。但近年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新结构主义立场,渐渐转向了意识的分析哲学和自施莱尔马赫依赖的德意志诠释学传统。

弗兰克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