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灵魂的栖息地
寻找灵魂的栖息地内容简介
编注者说为更好地满足全国中学生朋友的阅读需要,我们约请了北京、陕西、河南、山东、浙江、江西、广东、上海等十多个省市的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他们认为最有阅读价值的读本,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书系——“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这套崭新的书系体现了编注者的三大构想:让中学生朋友们共享同龄人的精神资源。每位中学语文尖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这种个性化阅读在多数情况下应当是有普遍价值的,因为毕竟大家的年龄相当,阅历相似,文化背景相同。他们所以成为语文尖子当然有诸多原因,但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一定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把那些语文尖子的个性化阅读且具有普遍意义的著作,让语文尖子们自己向同龄人推荐,说出自己阅读的意义或方法,应当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朋友是有益的。增加同学们的情感和思想积累。这就先要说到“应试”教育了——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词鉴赏,或是文言文理解,作文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真情分辨与把握,没有思想综合与揭示,考生最多只能拿到最基础的分数。因此,要想在语文考试中拿到高分,就必须注重情感与思想的积累……其实,一位真正的读书者,是永远把情感与思想历练放在第一位的。这样的读书者不仅可使自己成为有情味的人,有思辨力的人,而且永不会被迷惑,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就更不在话下。倡导一种语文观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协调学习者与社会的关系。就中学生而言,如何与同学、朋友交往,与家长交心,与老师交流,与陌生人相待,是一门重要的课业,但今天的教育基本忽略了这一课业。我们在这套丛书的编辑、评点中,也期待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与社会的协调能力。如果我们能把眼光放远点,我们就能看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应试。一个没有应试能力的人是不能容于社会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把应试妖魔化了。这不能怪应试本身,而应责怪社会对应试的理解过于偏狭,对中学生应试的操作过于单一。我们衷心期待,阅读这套丛书的同学能获益,哪怕从最基本的应试上获益。上述三大构想正是我们编注这套崭新的“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的理由,但这套书系的编注还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关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的建设。大家都知道,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五四运动。随着“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到来,中国人逐步由近代走向现代。在走向现代的进程中,现代文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散文的创作、流传与阅读,则成为了人们走向现代的最轻便的精神武器。非常遗憾的是,当下中学生的阅读离现代经典作
寻找灵魂的栖息地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