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观世变
许倬云观世变内容简介
★从普通人身边的细微之处,发现另一个中国历史未必都是王侯将相的宏大故事,普通人的一日三餐、起居生活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许倬云由社会史切入,分析民众的思想与日常生活,展现出鲜活、亲切的中国历史面貌。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是汉人?穿越到汉代,还能吃到炸鸡吗?南北方什么时候饮食分化?★88岁学者的温情关怀,留学,任教,客居美国六十余年的许倬云,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同胞、故国。作者自言做了一辈子“旁观者”,但学会了设身处地,以体会领略的习惯。古人遭逢幸运时,为之欢呼庆幸;古人失误时,为之悲悯哀矜。由此感同身受,即于古事少一份苛责,多一份警惕。★在与西方文明的比较中,发现中国文化特质《万古江河》作者、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以宽宏的视野,中正平和的笔调,对比中国与世界,关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从中发现中国特有的文化基因。农业、家族、儒家思想等,造就了国人的历史与社会生活。
热门摘录
人类似乎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里的癌细胞,因为有人的存在,因为人的快速成长,快速使用资源,地球生态系统被人们快速破坏,当地球生态被浪费毁坏到尽头的时候,人就与之一起灭绝了。一个生病的人身体里的细菌或是病毒,身体死了细菌不会死,它会移到别处去。但是人类死了细胞也跟着一起死。同样的比喻,地球生态系统里的人,在地球生态系统消失以后,也没地方去了,我们跟它一起死。中国人的一套宇宙观,恐怕是可以匡正今天滥用的戡天用天的宙观。我们要为今天的文化做出相当有力度的调整,但是怎么调整需要大家一起思考。
中国与两河流域都有这种现象,其缘故当在于两个地区都有自足与完整的文化疆域,自成一个世界,而其核心部分遂形成“中原”,进入“中原”的新族群,一方面接受中原文化,自我认同于这一文化世界的一分子。另一方面,也只有进入“中原”之后,新的主导族群始得有统治这一世界的“合法性”。亚述萨尔贡王之用阿卡德王号,迦勒底之承祧巴比伦名称,都与周人自认为夏之继承人有相同的意义。
完整的主权在理论上,只有周天子有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政治结构,与希腊的城邦主体完全不同。
我想各位记得西方故事中的三只小猪的故事。中国没有小猪的故事,日本也没有小猪的故事,中国人基本上不同,因为中国需要大量的劳力,这也决定中国的血缘组织是个大家庭,三代或是更多。大族合组单姓村的现象也就出现了。台湾的移民社会,一样是单姓村,杂姓村现象固然有,但在开拓期间单姓村现象更为普遍。家族若干代以后,老实讲,感情不怎样,但是大家非要住在一起,因为大家都被生计拴在这一块固定的土地上。
但今天的知识体系还缺了一个环:没有结织成今天的哲学,也没有结织成今天的价值系统。这个工作要靠在座的各位来完成。
这个努力能不能累积呢?若干程度上可能累积。然而每一代不同的题,每一代关怀不同的事物,所以每一代的历史要重新思考一遍,也因此历史变成永远是新的,永远都在提出新的问题,永远要找出新的答案。我们面临一个难以完成的使命,但是我必须继续不断地走下去,不然就没有办法晓得我是谁、我最后要理解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干吗这样子。这是所有历史学最后的根本问题,因为有这个问题,所以人们不断地去找答案。
以上四股力量(反战思潮、文化交流、民族独立、女权觉醒)冲击的后果,是一套新价值标准的基础开始呈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权的观念。而人权是属于个人的,人权不属于群体,群体的特性不能超越人权的基本价值之上。自由则是体现人权的方式,人权为体,自由为用,自由的观念也会成为新文明的重要价值标准。
许倬云观世变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