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论(第1卷)
货币论(第1卷)内容简介
《货币论(第1卷)》的第三篇和第四篇中,提出了一种货币理论基本问题的新研究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找出一种方法,不但可以用来描述静态平衡的性质,而且可以用来描述不平衡的性质,同时还要发现货币体系从一种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种平衡状态的动力规律。这就是《货币论(第1卷)》上卷关于“货币的纯理论”中的主体。在下卷关于“货币的应用理论”中,将质的方法和量的方法结合起来,对于所讨论的量值的量级尽可能地善加估计,所根据的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现存事实。
热门摘录
活期存款的周转速度高于现金的周转速度,受此影响,前者在支付手段中变得更为重要。如果我们将定期存款也包括在内的话,我们会看到公众持有的国家货币甚至不及流通货币的十分之一。
定期存款数额大小主要取决于存款人对定期存款与其他有价证券之间优势的比较;而活期存款的数额则取决于存款人收到的支票和用于支付花费的支票的数额和频率,以及收入和花费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百年内,我们一直在渐渐地由使用纸币向使用支票过渡;银行票据的比例取决于一国在货币发展史中处于的不同阶段。在第一阶段,银行票据的性质主要是投资,绝大多数的支付都是由纸币履行的。而在第二阶段,银行票据部分是作为持有现金的手段,但是如果用来支付开销的话,则通常都会兑现成纸币。在第三阶段,商业交易主要通过支票完成,纸币的使用限制在支付工资和用作零钱的领域。在第四阶段,工资支付也开始用支票来交付,纸币除了用作零钱和在用现金支付费用的情况下使用之外,已经很少使用了。
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货币而持有货币,而是因为货币的购买力。
货币论(第1卷)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