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这里也不错
死在这里也不错内容简介
這是行旅之書,因為意念源起旅途之上。這是無常之書,因為經歷之事轉眼即逝。這是孤獨之書,因為聯想的是個人心事。這是喧嘩之書,因為踏上旅途不止一人。這是纏綿之書,因為文字總有不捨愛慕。而更重要的是,這是承諾之書,因為作者用一本書取代了一場旅行。故事是這樣的:十七年前,作者與身邊人約定,到了四十五歲,獨自出門旅行一年,回來後,彼此不問去過哪裡、做過甚麼。今年,作者四十五歲了,本來應該往前跨步,但他偏偏選擇朝後回溯,閉門在家,編輯了一本行旅之書無常之書纏綿之書,「反方向」地實踐了他跟身邊人的旅行約定。紙上筆下,對身邊人,作者畢竟沒有辜負青春年少的黃金盟誓。鍾曉陽序說:「我想我不會忘記這書裡的旅程,這個熱情敏感豁達諧謔又有點憂鬱的旅行者。」閱讀是人與書、與作者相遇,山一程水一程,同行一段,美好不下於旅行。像馬家輝在倫敦那一篇說:『unexpected,電光火石的剎那碰在一起,嘿,居然是你。』」目錄:l 序。山一程,水一程 鍾曉陽l 自序。青春的約定l 京都 。 花見l 長江 。 高樓上l 福爾摩莎 。 上墳l 布拉格 。 卡夫卡的眼睛l 維也納 。 我的佛洛伊德l 薩爾斯堡 。 年輕的旅者l 英倫 。 書簡l 愛丁堡。哭泣的理由l 巴黎 。 當然是海明威的l 威尼斯 。 水是溫柔鄉l 波士頓 。 火爐邊l 拉斯維加斯。噩夢與綺夢l 吉隆坡 。 好風好水好女人l 樂蜀 。 魂斷黃沙l 北京 。 疾走溫蒂l 西安 。 華山不論劍l 曼谷 。 人間智者
热门摘录
凡经历的,不会消失。这句话,原来是真的。
清晨是进入一个城市的最佳时机。 深夜不好,因为累了,城市累了,你也累了,你知看到她的繁华褪尽、残妆留在脸上,往往比没化妆时更不堪。她也看见你的双目低垂,你虽想勉强挤出笑容,然而太疲倦了,你笑得很太苦,连自己也不想照镜。 下午更不好,因为城市太热闹了,红尘滚滚,你半途插入,根本没法替自己定位,身心皆没调整过来即须跟随她的坐标旋转,像两个陌生人假装一见如故,散场之后,连你自己亦说演得很假。 早上之好在于从容二字。这本是生命里极难做到的一种姿势,你因坐了一程飞机而得,就算是奖赏吧。
阅读是人与书,与作者相遇,山一程水一程,同行一段,美好不下于旅行。
有一个老问号是:What is love? 有一个相当直接的答案是:你是否在意对方,也在意对方是否在意?
那大片大片的花海,风吹落地、落水面,悠悠地流着,时间时间,樱花是关乎时光之流逝,是关乎美之失落,是关乎风与花的遇见和分手。季节的断层,一斩就决绝不回头的意味。
重逢是意外,那铭记了的记忆却只是躺睡了,等待我们用意外去将之唤醒。
如果你够幸运,在年轻时来过巴黎,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她是一顿流动的飨宴。巴黎永远年轻,永远会有新的恋人恋上巴黎。
怪不得有一个系列的化妆品牌子是Philosophy。跟时间的魔鬼玩捉迷藏,以假乱真久了,连自己亦视假为真,这便可生活得快乐,而这,就是哲学。
世事如棋,你最痛恨的往往就是你最难以回避的。 (巴黎)春风到时,自再花叶满枝。 是不是真的,不见不散? (波士顿)Nice day? No damn way!
反正山高水长,往后的日子没人知道,路直路弯,路合路分,走一步是一步,最重要的是仍然有路可走,更重要的是书内早已有了她和她的小女孩,甚或,更准确地说,如果没有他们,根本不会有这样一本书。
只是偶尔隐隐记起某年某月似曾有过这般或那般的旅行计划,然后懒得实行,甚至懒得旧事重提。或许在时间流逝的历程里也流失了浪漫与勇气,一点一滴地,茫然不察。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管有没有血缘关系,浓淡之别或许正在于有没有存在“在意”。 感情若不是浓到某个程度,是不会有任何在意的。眼睁睁看着你沉沦,变成失信、颓废、懒散、粗鄙、庸俗,于己无害,实在犯不着动半分肝火,更没必要提出忠告或制止;看着你沉沦,或许能有幸灾乐祸的快感,所以说不定还会加几句诱惑,唯恐你站在悬崖旁边忽然清醒,不愿意往下跳。 有在意,才有期待,如果你做不到,对方会很难过。
即使只写两个音符,亦要说出个故事。
然而对于拍照者来说,这应都无伤大雅,因为拍照时的感动都在了,而感动,只有真假,不分粗细。
到底为什么有些人的文字敏感度搞到这地步,轻轻一挥,写出生命力那无法表达的现实与想象,似替生命打开一扇逃逸的窗口。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这样或那样的字句组合,远从千载而下,像刻石一样被牢记于所有稍稍读过文学的人心中,我们就是为此而来的,像招魂一样,每个字都像一声响钟,把我们唤来,诱惑我们来印证前人眼睛所曾见过的长江景致。
说句题外话:有没有觉得,三十岁以上的中国男人都惯于眉头深锁,眼含怨怼?是什么道理?
这个时候小女孩终于明白 世事如棋,你所痛恨的往往就是你难以回避的。
在梦想中的城市里,他正逢青春年少; 抵达时,却已经是个老人。在广场那头,老人群坐在墙边,看着年轻人来来去去; 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欲望已经成为记忆。
天不长 地不久 年纪渐长反而对时间极为敏感甚至过敏,每个日子都在计算着,过多一个钟头变少一个钟头,时钟滴答成为恐怖的声音,直似鬼哭神嚎。天不长,地不久,于是每天更舍不得入睡。
詹宏志去年结集出版《人生一瞬》,回忆旧事,不胜依依,于序里感怀时间之逝令一切固定的变成无形,但幸好仍有记忆,“记忆,既不是感受,也不是观念。记忆,是时间流逝后我们的某种知觉或观念的状态或情感。因此,所有的记忆,都隐含着一段消失的时间。” 时间消逝,我们看似失去了一些什么,其实却是获得了一些什么,因为,我们有了珍贵的记忆,若无时间这种东西,我们便将一无所有。 记忆因此是实实在在的沉淀物,如船沉于海,记忆是静躺在海底的宝藏。
在这个城市,我们用走路,来与它建立关系。 在梦想中的城市里,他正逢青春年少;抵达时,缺已经是一个老人。在广场那头,老人群做墙边,看着年轻人来来去去去;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欲望已经成为记忆。
总是这样的:出发时有点担心旅程太长太累,归途上却嫌旅程太短太快。只好一边抽烟一边回忆十多天以来的点滴趣味,闭上眼睛,用眼前的黑暗做荧幕,用大脑做remote control,一人戏院,自己replay重播给自己观看。
从此城到彼城,恍似在两个音符之间作出急速的变奏,从渐弱到渐强,如歌行板,一幅广大的地图拉开来也或许只是一张五线谱,音起音落,但永远不会曲终人散,只因永远有新一代的观众听众。 音乐是生命教育的最佳材料,却亦是让人逃脱生命的最佳工具。 美好的音乐都是伟大的违抗,用声波抗拒物理学上的限制,音乐总是从寂静起始而归于寂静。过程里,在听者的耳朵里创造了幻觉,这,便是天堂。
相遇是一种很奇妙的经验,经常在你的掌握与计划之外,unexpected,电光火石的刹那碰在一起,嘿,居然是你。
有一个老问号是:what is love? 有一个相当直接的答案是:你是否在意对方,也在意对方是否在意?
一来一回,来来回回,何时笑何时哭皆难逆料。至要紧的是寻得分享的人把故事跟对方说,痛苦会减半,欢愉会加倍,眼前的路也才有了更值得走下去的理由。
樱花……是关乎风与花的遇见和分手。 日本人赏樱,叫做“花见”,日语是Hanami。 浓淡之别或许正在于有没有存在“在意”。……有在意,才有期待,如果你做不到,对方会很难过。 美丽的迷途
眼前这座阁楼乃建于一九八四年的当代产物,而且原址已被长江大桥所占,黄鹤楼之当前所在地乃比原址高出一千多米……“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其实连楼都没有余下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日三千里,郎行几岁归。(李白)
卡夫卡父亲早年开设杂货店,店名就是Kafka,店标是一只乌鸦 只要仍能令自己感到愉快开心的事情便可定义为good了 所有的沉重来自所有的轻盈
死在这里也不错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