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内容简介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是七堇年的首部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两部分,惊蛰与清明,寓意成长与写作路途上的不同阶段;收录曾经发表在杂志上的部分中短篇作品,并加入了大部分最新创作的散文等作品。
热门摘录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可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忙着生,忙着死,所有人都是如此窘迫的姿态.令我不忍心再向别人索求关怀
所以,人应当忍于希望的诱惑,活得像河流一般绵延而深情。静静穿过悲伤的茫茫平野,欣悦的深深山谷,穿过生命中那些漫无止境的孤独与寒冷。 …… 可是为何,我时时怀念,过去我们曾经是被彼此那般毫无保留地盛情关怀过,以至于让我在日后看多了人情淡薄的年岁,在这炎凉的时间某个角落落寞起来的时刻,想起你来便会微笑。 那是从来不曾悲伤地坐在我身边的你。 那是从来不曾快乐地坐在你身边的我——可悲的是,在曲终人散之后,我才恍悟,原来再也不能有你坐在身边,才是真正的不快乐。
远镇: 生命在这样的救赎之下以尊严的姿态延伸。 触及到真谛。 我想着庞大的苦难背后,一定有宗教的力量支撑这个老人。 原谅,是老祖母关于信仰的全部总结。 那亦是爱。永无止息。 (禾木的老祖母)
在年少时,生活是盾,我们是矛,自以为坚硬,于是总是爱以棱角冲撞它,看看它背后藏着什么。但那时生活原谅我们的年轻,所以不与我们计较。而长大后;走出了校园,走出了青春期,才发现生活的真实面目是矛,不断地在冲击我们,坚硬而冰冷,于是我们只能将自己变成一只盾,再疼也要把棱角磨平。
生命只是一把尺子,常常被用来丈量远远大于它长度的欲望。
若只是消遣生活,将来必被生活所消遣。这光阴,果真是利剑。
少年要经历世态炎凉和人间冷暖才会知道父母的爱是唯一不计条件和回报的。
幸福本身就是虚妄,它只存在于追求幸福的过程中。
故城,你是否觉得,我们总在不断的记住忘记我们的人。而被我们忘记的人却也在纪念着我们。若不是如此,人与人何以有缘分。 两年前我在新疆旅行,发现彼地的文明遗址总是以故城来命名,比如说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故城这个词念起来充满感怀却又不失悠然,像极了你。所以我想以给所有在我生命中留下深刻足迹的人命名。他们亦永远只能是我的故城,因为他们之所以如此重要,恰恰是由于他们不可能一路一直陪我走下去。
“在这片不食人间烟火的净土上,难以想象我是从另一个遥远的世界而来的。在那个世界我们贫穷得需要出卖灵魂以求生存。”
疲惫的长跑永无终止。我们都是荆棘鸟,一生只停下来一次,那是死亡的时刻。 《青春无悔》里说,成长是憧憬与怀念的天平,当它倾斜得颓然倒下时, 那些失去了目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安慰。
有时候明白人的一生当中,深刻的思念是维系自己与记忆的纽带。它维系着所有的过往。悲喜。亦指引我们深入命途。这是我们宿命的背负。但我始终甘之如饴地承受它的沉沉重量,用以平衡轻浮的生。 我这样想念你们。
寂寞就是你有话想说的时候没有人听,有人听的时候你无话可说。
的确是聪明的女人,却懂得掩饰自己的聪明。这个世界总不太喜欢过分聪明的女人。她懂得这一点,就比外露才智的聪明女人更加聪明。
人格都是正常的,经历都是坎坷的。
我们将在这个疲倦而冷漠的世界里过完嘈杂的一生。从倾其所有,到一无所有。我们是相互交错的经纬,与虚无的结局丝丝入扣。
我们应该把生命浪费的更有意义一些。
就好像极爱一个人的时候,会轻易说起一生,轻易以为一生可以就此交付。但是颠沛的感情从来不能托以终生,缘由无他,只因生命是自己的。除了自己之外,我们无从交付。
所以,人应当忍于希望的诱惑,活得像河流一般绵延而深情。静静穿过茫茫平野,深深山谷,穿过生命中那些漫无止境的孤独和寒冷。
少年时的心性浮躁激烈。今日思之尤觉得羞愧,才逐渐知晓,生活,或者毋宁说命运,这种我们向来投以抱怨或者不屑的东西,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里给予了我们如此庞大的福祉与原谅。只是我们紧紧抓住一些痛,忘记告诫自己要感到幸福。你知道,在过去我们因为对生活有苛求和怨恨而拿自己的亲人刻薄相待的日子,是多么可悲。
<原文开始>有本书上说,寂寞就是你有话想说的时候没有人听,有人听的时候
那一刻慢慢想到,生命只是一把尺子,常常被用来丈量远远大于它长度的欲望。上帝对于这把尺子的设计,竟然蕴含着对我们的本性如此悲观而准确的预料:如果嫌它长,可以中途折断;但如果嫌它短,却无论如何无法拉长。
上帝让我们习惯某些东西,就是用它来代替幸福。但我们竟然,一不小心就习惯了生命本质的空虚。
这些年的时间,为着实现这样饱满的人生,断断续续地做着一些代价高昂的遥远的梦,断断续续地写些不叫文字的文字,断断续续地被生活的遗憾所打岔,跌入低谷,并且拒绝任何搭救,自己慢慢摸索着爬起来继续走
我有时候想,如果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能让我对其的思念漫长到足以使我在无眠的夜晚彻夜写一封纪念的信,然后在天亮之后郑重其事地寄出——那么,这该是多么好的事情。
有很多人,你原以为可以忘记。其实没有。他们一直在你心底的一个角落。直到你的生命尽头。在尽头你会怀念每个角落里的黑暗中之中的光,因为他们组成你的记忆与情感。但是你已经不能拥抱他们。只能在最后明白,路途是一个念念不忘的失去的过程。
我读着史鉄生的散文,零碎地牵扯起我生命中不曾出现过的记忆,一如北方的黄山厚土之中倏忽而来的忧伤的信天游,那些灿若信仰一样的阳光以及阳光下信仰生存的人民,几百年几百年地生死相继。於是我想有一次远行,于分分秒秒细碎流淌的时光与路途之中察言观色所有遥不可及的生存方式,以及其中的人们。我发现我爱上了北方,祖国的北方。满含苍凉的气息,那些大片大片的哪怕皲裂而且焦灼的黄土地,那些皮肤黒皱似柏树老皮的农民,他们淡定而且朴素的容颜,昭示着千百年的平凡历史。
曲和是前卫少年杂志的记者,有大叠大叠的乐评杂志和大摞大摞的CD,写大篇大篇有意思的东西,看大本大本的哲学书比如那本不是人看的萨德的《存在与虚无》。
回首那些错把倾诉冲动当作创作才华的无知年生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