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活着

作者:王小波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5

顾文姬评分

5

2038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人为什么活着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活着》作者王小波,假设我相信上帝(其实我是不信的),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苦恼,我就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假若上帝要我负起灌输的任务,我就要请求他让我在此项任务和下地狱中做一选择,并且我坚定不移的决心是:选择后者。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岁末年初,总该讲几句吉利话:但愿在新的一年,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大家都能做个健全的人。

人经不起恭维。越是天真、朴实的人,听到一种于己有利的说法,证明自己身上有种种优越的素质,是人类中最优越的部分,就越会不知东西南北,撒起癔症来。我猜越是生活聊无趣味,又看不到希望的人,就越会竖起耳朵来听这种于己有利的说法。

我不喜欢安分过什么“日子”,也不喜欢死乞白赖地搅在一起。是与结婚不结婚之类的事情我都不爱去想。世俗所谓必不可少的东西我是一件也不要的。还有那个“爱“、”欠情“之类,似乎无关紧要。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话一样。说吧,和我好吗?

性是危险的,人是薄弱的,必须控制性来保护人。

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有些话仿佛永远说不出口,仅仅是因为别人已经把反对它的话讲了出来。因此这些话就形成了心底的暗流,形不成文字,也讲不成话语,甚至不能形成有条理的思路-- 它就变成了郁结的混沌。而已经讲出的话则被人们一再重复,结构分明的架在混沌之上。

我情愿它永远不沉默,就是它给我带来什么苦难都成。我们都活着,将来我们都活过。我情愿它沸腾到最后一秒种为止,我永远不希望有一天我心安理得,觉得一切都平稳了。 你知道我在世界上最珍视的东西吗?那就是我自己的性格,也就是我自己思想的自由。

假设我相信上帝,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苦恼,我就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 不知何为恶,焉知何为善?所以他们要求的,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知识。 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和同龄人交流,他们说,自己或则从众,或则听凭朴素的感情的驱动。这种状态,或者可以叫做虔诚。

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她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

假如说,得到自己的希求的东西就是幸福,那就言之成理;倘若说因为某件事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就希求它,那就是错误的。

我时常回到童年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人活着当然要做一番事业,就如有一条路要走,假如是有位老学究式的人物,手执教鞭戒尺打着你走,那就不是一条路,而是背一本宗谱。

赤裸裸地谈厉害,就接近于理智。

你有种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要硬塞给我,我就不那么乐意。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对我自己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达到的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他不值得一过。罗素先生曾言,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我同意他的意见:不加检点的生活,属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之一种。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想要明白些道理,不能觉得什么顺眼就信什么,还要听得进别人说。

你权一位自以为已经明辨是非的人发展智力,增广见识,他总会觉得你让他舍近求远,不仅不肯,还会心生怨恨。

我要说的就是:沉默地思索,是人类生活的另外一面

总的来说,我以为现在到处都是既不珍惜人文景观,也不保护自然景观的糟蹋娘们糟蹋汉。这种人要吃,要喝,要自己住的舒服,别的一概不管。

人应该追求智慧,这对西方人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道理;苏格拉底甚至把求知和行善画上了等号。但是中国人却说“难得糊涂”,仿佛是希望自己变得笨一点。

从孔孟到如今,中国的哲学家从来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不考虑降低肉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

现在有种说法,以为民族的和传统的就是崇高的。我知道它的论据:因为反民族和反传统的人很不崇高。

但是我们把枪口对准了自己,发明了种种消极的伦理道德,其中就包括了吃大苦、耐大劳,“存天理、灭人欲”;

五十多年前,有个德国的新教牧师说:起初,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后来他们抓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是雅利安人;后来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众所周知,这里不是纳粹德国,我也不是新教牧师。所以这些话我也不想记住。

人有多种兴趣,性只是其中的一种,色情品又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侧面。几乎没有人会把性当作自己的主要生活兴趣,把色情品当作自己的主要生活兴趣的人就更少见。

人是轻易不能知道自己的,因为人的感官全是向外的,比方说人能看见别人,却不能看见自己:人可以对别人有最细微的感觉,对自己就迟钝得多。自己的思想可以把握,可是产生自己思想的源泉谁能把握呢。有人可以写出极美好的小说和音乐,可是他自己何以能够写这些东西的直接原因却说不出来。人无论伟大还是卑贱,对于自己,就是最深微的“自己”却不十分了然。这个“自我”在很多人身上都沉默了。这些人也就沉默了,日复一日过着和昨日一样的生活。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它就沸腾不息,给它的主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苦难。

我不喜欢安分过什么“日子”,也不喜欢死乞白赖地搅在一起。至于结婚不结婚之类的事情我都不爱去想。世俗所谓必不可少的东西我是一件也不要的。还有那个“爱”、“欠情”之类,似乎无关紧要。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话一样。说吧,和我好吗?

总之,我认为人不应当忽视自己,生活就是自己啊。总要无愧于自己才好。比方说我要无愧于自己就要好好地爱你才对。也不能让人家来造自己,谁要来造我我都不干。有人要我们这样要我们那样,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生活本身了。过去我们在顶礼膜拜中度过光阴的时候,我们知道什么是生活吗?现在我们在一片拜物声中过的是什么日子啊。我自己过去和现在都很不好。不过我现要爱你,我觉得我很对,你也觉得我很对,别人与此有何相干。

我有时对自己挺没信心的,尤其是你来问我。我生怕你发现我是个白痴呢。不过你也该知道,我也肯为别人牺牲,也接受一切人们的共同行动,也尽义务,只要是为大家好,却不肯为了仪式去牺牲、共同行动、尽义务,顶多敷衍一下。别人也许就为这个说我坏吧?我很爱开发智力,我怪吗?不怪吧。我还爱一个美的世界,美是为人的幸福才存在的。我也不肯因为什么仪式性的东西去写什么,唱什么,画什么,顶多敷衍它一下。

人为什么活着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王小波

王小波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后担任民办教师。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1974~1978年 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1978~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1982~1984年 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1984~1988年 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8~1991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1991~1992年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1992~1997年 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 逝世于北京。终年45岁。

王小波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