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论美文选

作者:弗洛伊德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8

顾文姬评分

5

232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内容简介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因为强迫情绪来自童年早期的印象,以后的经验无法改变那些被压抑并留存于无意识的东西。

一个幸福的人绝不会幻想,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它与使人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关联。p28(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

但是无论谁,只要他了解人类的心理,他就会知道,让一个人放弃他曾经体验过的快乐几乎比任何事情都困难。事实上,我们从来不可能丢弃任何事我们只不过把一件事情转换成另一件罢了。似乎是抛弃了的东西实际上被换上了一个代替物或代用品。

人们的幻想比儿童的游戏难于观察......(成年人).他相信唯有他创造了这样的幻想,而不知道在其他人那里这类创造十分普通。游戏者和幻想者在行为上的不同时由于这两种活动的动机不同,然而这两种活动的动机却是相互依附的。

心理小说的特殊性质无疑是由当代作家用自我观察的方法把他的自我分裂成许多部分自我的倾向而造成的,结果就把他自己精神生活的互相冲突的趋势体现在几个主角身上。

自我用旁观的角色来满足自己。

现时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对早年经验(通常是童年时代的经验)的记忆,现在,从这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又在作品中得到实现。作品本身展示出两种成分:最近的诱发场合和旧时的记忆。 一篇创造性作品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和代替物。

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未摆脱过由弑父意图而产生的罪恶感的影响。

的确,向道德的妥协是俄罗斯人的典型性格。

罪犯身上一般有两种基本特征:无节制的利己主义和强烈的破坏性冲动。两者的共同点,并作为它们表现出来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爱的缺乏,对(人类)对象的情感上的欣赏力的缺乏。

一个罪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几乎就是一个救世主。罪犯自己承担了罪责,这个罪责原应由别人来承担。因为他已经杀人了,别人也就不再有任何杀人的需要了;这个别人一定要感激他,因为没有他,别人只好自己去杀人。这不单单是仁慈的怜悯,而是一个基于类似杀人冲动基础上的自居作用——实际上,是一个稍微变化了的自恋。这也许是相当普遍的对别人仁慈同情的机制,人们很容易在受罪恶支配的小说家身上觉察到这个机制。

不能理解的东西其实是不能正确地观察和复现的东西。 我们为雕像的整体印象所压倒 都德:“他创造了人类热情的领袖的形象,这个人意识到他作为立法者的神圣使命,并且遭到了人们愚昧的反对。表现采取这类行动的人的唯一方法是强调他的医师力量,而做到这一点只有描绘充满他全部表面的平静的动作......强调这样一个天才的改革者和其他人之间必然发生的冲突,会进一步加强形象的这个一般性格。愤怒的感情、轻蔑和痛苦是他身上典型的特征.......体现了制服冥顽世界的永不衰竭的内在力量的典型性格”

这个雕像从上至下展现了三个不同的感情层次。脸部线条表现了占优势的感情;形体中部显示了被压抑的行为的痕迹;脚仍然维持着准备行动的姿势。 艺术家和解释者一样应该对围绕着作品的晦涩负责。

某种消极和不在乎

第一个智慧独立的企图的失败所产生的印象是那类持久的、深深压抑着的印象

“忘记”和“重复”这类情况是有意义的。

幽默是通过超我的力量对喜剧作出的贡献。

弗洛伊德论美文选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八五六--一九三九)奥地利医生,心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心理分析理论(即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者。著作主要有《关于歇斯底里症的研究》,《释梦》,《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学运动史》,《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等。 他的学说基础是泛性欲观,认为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是性欲,性的本能决定人的意识和一切社会活动,把性欲和情感提到心理学的首要地位,他的学说又被称为“享乐主义心理学派”。他的学说中有个基本概念就是“压抑”。所谓“压抑”就是压抑性欲,把色情欲望压到心灵的潜意识的深处。梦是性欲的满足,欲望的化装,被压抑的欲望可以在睡眠中以梦的形式得以出现。

弗洛伊德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