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文集:全五册

作者:周国平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6

顾文姬评分

5

61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周国平文集:全五册内容简介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然而,再坚强的人也可能因致命的痛苦而丧生,活在险境中毁灭。何况人终有一死。最终的失败是否不可避免呢?尼采认为,具有酒神精神的人在失败中仍能大笑。“假如你们再伟大的事业中失败了,你们自己因此便是失败了么?假如你们自己是失败了,人类因此便是失败了么?假如人类也是失败了,好吧,别在意!”“失败了的事情因其失败更应当被人尊敬”。生命敢于承受超过其限度的灾难,这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自由,争议,美,真理,道德,爱,理想,进步……这一切美好的词眼,在人类心目中是一种安慰,由一位神的眼光看来却是一种讽刺。

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

爱一个人,就是心疼一个人。爱得深了,潜在的父性或母性必然会参加进来。只是迷恋,并不心疼,这样的爱还只停留在感官上,没有深入到心窝里,往往不能持久。 我爱她,她成了我的一切,除她之外的整个世界似乎都不存在了。那么,一旦我失去了她,是否就失去了一切呢? 不,恰恰相反。整个世界又在我面前展现了。我重新得到了一切。 生命的意义在于爱。 不,生命的意义问题是无解的,爱的好处就是使人对这个问题不求甚解。

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瞬时中,他们都不会老。 一种回避生命的悲剧性质的智慧无权称作智慧,只配称作生活的精明。

感觉与感觉之间没有路,只能跳跃。思想与思想之间有漫长的路,必须跋涉。前者靠灵巧,后者靠耐力。

隐私,心灵中最黑暗也最光明的一隅,在那里,“自我”在密室中赤身裸体。 分享隐私,人际交往中最猥亵也最神圣的一刻,爱与恨、信任与猜疑的焦点。

死是永恒的叹息。它正从书架上挤得紧紧的书册的缝隙里透露出来,写这些书和发这些叹息的文豪哲人如今都已经长眠地下,用死的事实把他们的死的叹息送到我们心里。 时间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礼物,而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是,它然后又带走了一切礼物,不管这礼物是好是坏。 死是哲学、宗教和艺术的共同背景。在死的阴郁的背景下,哲学思索人生,宗教超脱人生,艺术眷恋人生。 美感骨子里是忧郁,崇高感骨子里是恐惧。前者是有限者对有限者的哀怜,后者是有限者对无限者的敬畏。死仍然是共同的背景。

我想起一连串往事。我知道它们是我的往事,现在的我与那时的我是同一个我。但我知道这一点,并非靠直接的记忆,而是靠对记忆的记忆,记忆的无限次乘方,记忆不断重复,成了信念,可是离真实事件愈来愈远,愈来愈间接了。自我的统一性包含着这种间接性的骗局。 超越一词用得愈来愈滥了。其实,按其本意,超越是指摆脱人类的根本局限性,达于永恒和绝对。可见,只有在宗教和艺术的幻想中,才可认真谈超越。在现实中,只能谈超脱,即彻悟人类的根本局限性,对暂时和相对的人生遭际保持心理距离。

周国平文集:全五册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周国平

周国平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作者以接近不惑的年龄迎来了迟到的青春,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一切都仿佛正在开始,要在哲学的事业上有一番作为。然而,也是在此期间,在周国平的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故。

周国平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