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新法
精神分析新法内容简介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年轻的精神分析家们对弗洛伊德以本能理论为基础的正统精神分析学说提出了强烈的批评,由此也促成了精神分析历史上的一次转折。本书即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作。 书中对弗氏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了全面评述,对他的许多著名观点提出质疑,尤其反对弗氏将人类的心理现象归结为各种生物性本能冲动的看法,指出人类的精神冲突归根结底是由外部的文化、环境因素造成的。
热门摘录
人一生中的诸多行为模式,其实只是童年生活模式的不断重复。 我认为在弗洛伊德的学术贡献当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说是,弗洛伊德认为精神活动受到严格制约,行为和情感也可能受到无意识动机的制约,是各种情感的力量在驱动我们。 放在首位的便是无意识动机原理,这个原理被大家普遍认可,但是大家又未必能够全面掌握其中的内涵。如果人们未能明了自己潜在的态度和目标,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发现自己巨大潜力的过程,那么理解这个概念的时候确实会比较困难。
我的概念主要是,利用恭顺、依赖获取生活中的安全和满足,这样的努力统统可以归纳为受虐狂现象。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将取决于这种基本的人生态度,比如以软弱和受苦来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通过受苦来表达敌意;通过生病来慰藉自己的失败。
舒尔茨-汉克曾对孩童时期记忆的治疗效果提出质疑,他强调有必要对冲突发生时的实际情境进行分析。虽然莱西当时正在潜心研究“力比多”理论,但他指出,应当首要分析神经质患者已经形成的防御型性格倾向。
倘若某个特定的文化导致神经质和精神类疾病频频发生,弱庸置疑,人们的生活环境出了大问题。这代表着,该文化环境人们造成的精神困难,已经超出了人们平常的应付能力。
精神分析新法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