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谈师友

作者:汪曾祺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5

顾文姬评分

5

195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汪曾祺谈师友内容简介

《汪曾祺谈师友》所选是汪曾祺谈师友的文章。包括谈沈从文先生、西南联大时期的师友、建国后文艺界朋友、戏剧界友人四大块。其中谈沈从文先生的就有八篇之多,对理解沈从文其人、理解沈从文和汪曾祺的师生关系,是难得的资料。沈、涯的师生关系,是被传为文坛佳话的,他们也彼此珍视,沈从文说汪曾祺的水平比他高,汪曾祺也曾说他注定要成为沈从文的学生,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女士则说汪曾祺下笔如有神……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他的丧事十分简单。他凡事不喜张扬,最反对搞个人的纪念活动。反‘办生做寿’。他生前累次嘱咐家人,他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但火化之前,总要有一仪式。……不收花圈,只有约二十多个布满鲜花的花篮,很大的白色的百合花、康乃馨、菊花、菖兰。参加仪式的人也不戴纸制的白花,但每人发给枝半开的月季,行礼后放在遗体边。不放哀乐,放沈先生生前喜爱音乐……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详地躺着。” 真好,我死后也要这样,如果非要搞个告别仪式的话,决不要花圈、纸钱、纸花、寿衣、哀乐。

横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却不用悲观。社会还正在变化中,骤然而来的风风雨雨,说不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所,弄得无踪无迹,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

参加同期、曲会的,多半生活清贫,然而在百物飞腾,人心浮躁之际,他们还能平 平静静地做学问,并能在高吟浅唱、曲声笛韵中自得其乐,对复兴民族大业不失信心, 不颓唐,不沮丧,他们是浊世中的清流,旋涡中的砥柱。他们中不少人对文化、科学做 出了很大的成绩,安贫乐道,恬淡冲和,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优良的传统。这个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得到扶植发扬。

安贫乐道,恬淡冲和,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优良的传统。

读书人的同情,专家的调查,对这种人有什么用?若不能在调查和同情以外有一个办法,这种人总永远用血和泪在同样情形中打发日子,地狱俨然就是为他们而设的。他们的生活,正说明“生命”在无知与穷困包围中必然的种种。读书人面对这种人生时,不配说同情,实应当自愧。正因为这些人生命的庄严,读书人是毫不明白的。

“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一种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长河>题记》)

“虽然如此,我还预备继续我这个工作,且永远不放下我一点狂妄的想象,以为在另外一时,你们少数的少数,会越过那条间隔城乡的深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康健诚实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这种感情且居然能刺激你们,引起你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的怀疑。先生,这打算在目前近于一个乡下人的打算,是不是。然而到另外一时,我相信有这种事。”(《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他在《(长河〉题记》中说:“横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却不用悲观。社会还正在变化中,骤然而来的风风雨雨,说不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折,弄得无踪无迹,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

汪曾祺谈师友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汪曾祺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纪事》都曾获奖,汪曾祺平中显奇,淡中有味的作品,备受众多读者的真心喜爱,并在海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汪曾祺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