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经典(上下卷)

作者:舒乙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9

顾文姬评分

5

80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老舍作品经典(上下卷)内容简介

老舍先生的作品有两个表面看起来并不很容易捏合在一起的显著特点,一个是它们的悲剧倾向,另一个别是它们的幽默风格。以前面介绍过的九部代表作为例,几乎篇篇都有悲剧,或者通篇就是大悲剧,而且悲得,陕让人透不过气来,然而,它们并不是那种沉着面孔、正面控诉的血泪俱下的文字,相反,它们的外表往往都是调侃的、诙谐的、俏皮的,甚至是嬉戏的。老舍先生擅长用笑讲哭的故事。从风格的渊源上看,他的故事里很有些晚清小说作品里的嬉笑怒骂,也流露出一些狄更斯的洒脱说笑。他的这一手功夫堪称是“含泪的笑”之大手笔,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命中率,其效力之大常常超过正统的批判武器。随饱经风霜的生活历程的延伸,老舍先生越是晚年的作品,在这方面越有神采,在《茶馆》上演的剧场里,他的无与伦比的妙语,几乎一句一个“碰头好”,哄堂大笑,从头到尾,此起彼落。观众恨不得把欣赏京戏名角的手段,诸如叫好、喝彩、跟着剧团跑有一场看一场,等等,都用在老舍话剧的观赏里。他们觉着看他的戏“过瘾”、“有嚼头”,而且把他的台词都当成了口头语,像“别把这点意思弄成不好意思”、“我就是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您这档子事”,非常便当地放在生活对话中,成为现代语言中最机智、最风趣的点缀。细细看来,老舍先生作品的这两大特点的形成,和他的穷人出身关系极密切。老舍先生外表热情温和,可是,在文字中,他者说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的内心极为严肃。一九三七年他开始写自传体小说《小人物自述》,其中有一大段自白,看了使人惊心动魄,甚至不寒而粟。

登录查看更多

老舍作品经典(上下卷)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舒乙

舒乙

舒乙,男,1935年8月16日出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1953年北京二中高中毕业,统考后被录取进北京俄语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一年,1954年9月到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留学,专业是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回国后分配到中国林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60年入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当研究实习员,参加林业部组织的林材水解科研重点试验,完成中间实验和成果鉴定,1978年调北京市光华木材厂当工程师,后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领导科研室和中心实验室,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技术革新全国先进单位称号。1978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首篇作品《老舍的童年》在《人民日报》连载。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备中国现代文学馆,1985年开馆后历任副馆长、常务副馆长、馆长。1993年以后负责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2000年5月新馆落成任研究馆员。1986年出版第一个散文专集,一直以创作散文、传记为主,兼写文学研究论文,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现代文学瑰宝》等专著13部,获“十月优秀散文奖”等奖项。第7、8、9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9、10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博士生导师。

舒乙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