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
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内容简介
哲学社会科学“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转型中的晚清督抚群体、社会转型中的近代绅商、近代乡绅与宗族社会、近代商与学的互动及其影响等。
热门摘录
明末清初的诗人吴梅村应邀为太仓东门以皮工发家的富商王某题写楼房榜额,推辞不掉,便题“阑玻楼”三字,暗寓“东门王皮”以为讽刺。
一些企业信用“三爷”(少爷、姑爷、舅爷)和“本门徒弟”(老职工的子弟),对他们以外的人总是不放心。
这些论战在今天看来,打击的多数人其实是中间派,而并不是执政的国民党,国民党并没有建立起它的文学队伍。左翼文学家用“革命”、“阶级”等理论武装了自己,但其揭露和批判的种种丑恶,仍是属于社会的、人性的、文学流派、创作方法和文学主张上的问题。斗争的结果是把一大群中间状态的文学工作者推到了对立面。而且当外部无人应战之后,斗争就会转移到内部来,于是从1935年起,两个口号之争,即周扬、夏衍等提出的“国防文学”与鲁迅、胡风等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又发生激烈论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因而留下了多桩公案。
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