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专题六讲
考古学专题六讲内容简介
《考古学专题六讲》主要根据张光直先生在一九八四年秋天到北京大学考古系讲学时的演讲稿整理而成。考古学是一门什麼样的学科?它对历史学研究又能提供什麼样的助益?有志於史学研究的人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会有兴趣,这本书无意中给出了相当今人满意的答案,不失为最简要而又富启发性的一本小书。
热门摘录
契 ——商:河南商丘 昭明——砥石:河北隆平、宁晋县间 汤 ——亳:安徽亳县附近,或说河南商丘之北山东曹县之南 仲丁——嚣:河南郑州附近 河亶(音胆)甲——相:河南内黄附近 祖乙——耿(或邢、庇):河南武陟(音至)县之南 南庚——奄:山东曲阜一带 盘庚——殷:河南安阳西北
禹 ——阳城: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 又都 平阳:平水之阳,山西临汾境 一云 晋阳:晋水或云即平水 又都 安邑:山西夏县北 太康——斟鄩(音寻):河南巩县西南五十余里,亦近偃师 相 ——帝邱:河北濮阳县 又居:斟灌:山东观城县 宁 ——原:河南济源县西北有故原城(? 迁:老邱:河南陈留县北四十里有老邱城 (? 胤甲——西河:河南安阳地区 桀 ——斟鄩,自洛讷(巩县)延于伊讷(偃师)
石璋如:把铜矿与征伐相连接起来 夏代之崛起于晋南(「与铜锡矿的分布区几乎完全吻合」),第二个朝代商代自东往西(「沿山东河南山地边缘逡巡迁徙——采矿?」,及第三个朝代周代之自西往东的发展趋势(「逐鹿中原?陕西境内铜矿不够?」),就都很快显露出来崭新的意义。(124页 图14) 丁文江《中国矿业纪要》1921,,41页 “中国铜矿分布甚广而开采亦最古,然观其历史,铜业之中心,东汉为豫浙......,在唐为晋鄂,在宋为闽赣,在明清为川滇,一地之兴,殆无过三百年者。”
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性认识的总结,并反过来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
广义的考古学,指对考古调查、发掘所产生的一切遗物、遗迹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对动植物、矿物等各种资料的分析研究。 狭义的考古学,指专对人工产品或文化遗物的分析和研究。对那些非人工遗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的对象,以及所使用的科学手段,在考古学前面加一个限定名词,比如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土壤考古学、金属考古学等等。这些加以限定词的考古学,都是用自然科学手段来做研究的,可以简称为科学考古学。
史前时代考古学,提供并研究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历史的资料;……史前考古学便等于史前历史学,史前考古学者便等于史前历史学者。 有史时代的考古学,则提供新的历史资料。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活动的历史。
1. 考古学从实质上说就是历史学;但是它有独特的对象和独特的技术、方法,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学。 2. 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是富于变化的,而且不是孤立的,它要与许多其他学科做点上或面上的接触。 3. 因此,考古工作者的训练,也应是有灵活性的、多样性的;所受的训练范围越广,工作的范围就越大,对历史研究的贡献也就越大。
这样我们可以把以上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特征的认识再做一个扼要阐述,这就是:经过巫术进行天地人神的沟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沟通手段的独占是中国古代阶级社会的一个主要现象;促成阶级社会中沟通手段独占的是政治因素,即人与人关系的变化;中国古代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过程中主要的变化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变化,即技术上的变化,则是次要的;从史前到文明的过渡中,中国社会的主要成分有多方面的、重要的连续性。
人类将他们自己在他们所居住的地面上处理起来的方式。它包括房屋,包括房屋的安排方式,并且包括其他与社团生活有关的建筑物的性质与处理方式。这些聚落要反映自然环境,建造者所实用的技术水平,以及这个文化所保持的各种社会交接与控制的制度。因为聚落形态有一大部分为广泛保有的文化需要所直接形成的,它们提供了考古文化的功能性的解释的一个战略性的出发点。〔1)
这套方法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1。聚落单位的整理 2。同时各聚落单位的连接 3。各聚落单位在时间上连续成串 4。聚落资料与其他资料关系的研究
考古学专题六讲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