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者

作者:郝明义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1

顾文姬评分

5

371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越读者内容简介

沒有越界,不成閱讀,尤其在網路時代。這麼有趣的事情,再晚開始都不遲。這本書的一開頭,有這麼兩句話:「除了愛情,沒有事情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遲來的開始,也可以如此美好。「即使愛情,也沒法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越界之舉,可以如此新奇。」如果你再看看張妙如在封面及內頁的插畫,書裡還有連續十二頁的鄭問的連環漫畫、電影Matrix的幕後故事書,卻偏偏又有各種經典名著及閱讀方法的介紹,你就應該可以體會到這本書為什麼要取名為《越讀者》,以及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了。本來,閱讀最大的有趣之處,就在於越界。沒有越界,不成閱讀,尤其是在網路時代。但是,很不巧地,在種種因素之下,我們很容易讓自己侷促於一些界限之內。閱讀,是一個許多人談了又談,大家聽了又聽的題目,但是,一不小心,越聽越沉重。作者郝明義,雖然是長年在出版業工作的人,但是他寫這本書,卻純粹是回到一個普通讀者的立場所寫的。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Passion of the books,by the books,for the books “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的美好 即使爱情,也没法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越界之举,可以如此新奇”

历史书,是“小说”、“诗”、“哲学”的综合体——但,要是好的历史书 “对历史的透视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出,什么时间和哪种活动有着永久的重要性”(罗素语)

书籍出现的好处是,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到最大的扩散;坏处是,我们容易疏忽,甚至贬低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近代有了学校体制后,对学生心智成长所提供的浓缩维生素

现在你是文字的父亲,由于笃爱儿子的缘故,把文字的功用恰恰说反了!你这个发明结果会使学会文字的人们善忘,因为他们就不再努力记忆了。他们就信任书文,只凭外在的符号再认,并非凭内在的脑里回忆。

至于教育,你所拿给你的学生们的东西只是真世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实界的本身。因为接文字的帮助,他们无需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像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还不仅如此,他们会讨人厌,因为自以为聪明而实在是不聪明。

除了爱情, 没有任何事情想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 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即使爱情, 也没法想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 越界之举,可以如此新奇。

而读书是这样一种精神活动:一书在手,就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自由穿梭于古今中外,漫游于人类所创造、拥有的一切文化空间,在阅读中重新经历、重新感受书本中的生活......在文化传递中完成“从自然人变成文化人,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的精神蜕变过程,我们平时讲年轻人的“成长”,讲的就是这样的精神蜕变和发展。

“读书的所得,靠读者的见识与阅历,同靠作者的识见与阅历一样的重要。”

除了爱情,没有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好看的小说,是看人物--你没接触过的人物,或者,你熟悉的人物,但有陌生的变形。 所以,你要准备进入情绪的震荡。 好看的小说,第一句话、第一页就告诉你这是一部好看的小说。 所以,文字是有魅力的。 好看的小说,又不是真要告诉你什么道理,小说要说的话,总是意在言外。 所以,阅读的你,最好也有些人生经历。有些文字魅力,在一个有些经历的读者眼中,会转化为魔力。

小说是需要赴约的,而诗是与你邂逅的。 文字是单位面积里浓缩意向最高的媒体,诗就是单位字数里浓缩已向最高的文字。

“要想培练心智最重要的关键却正是那种吃力、费劲的感觉,而且是一种你既处心积虑想完成,又有点想规避的工作的感觉。”

我的人生很简单,就是追求快乐。 追求快乐的过程中,我发现,只有坦白地面对痛苦,了解痛苦,才终能放下痛苦。这一过程的经历,往往能得到最真、且最大的快乐。面对人生,了解人生和自己,让我对活着的一切好坏,都充满感激,真正开始能享受我的人生和享受我活着的周遭一切。 如果没有知识和智慧的追寻,我永远难以释怀人生和自己。而知识智慧的获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阅读。 我很幸运地,仅是这样少量的得到知识的一点片鳞半爪,就已经能让我快乐成这样,我不知道如果得到更多,我回复有成怎样?那是难以相像的美好世界!

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清楚的有一些,迷糊的更多。譬如,困惑与迷糊我的事情里,有一点是,我到底该怎么形容阅读是怎么回事,才能把许多前人个别听来都有道理,但是对照起来却相当矛盾的说法兜得起来呢?

passion of the books, by the books, for the books

我们对"图书馆"需求的基本特质有三: 第一个需求,想找一本我们知道,手边却没有的书. 第二个需求,想找一本我们有某种需求,但却不知如何找起的书. 第三个需求,想从一本书之后,多了解其他相关的书.

王云五說學習外語的方法:我小時候借自修讀書,在讀外國文名著時,認為某一章段有精讀而仿作的必要者,于熟讀數次之后,往往將該章段譯為中文,經過一星期左右,則就所譯文重譯為英文原文,譯畢始與原文比對,于文法有錯誤者固查照原文 修正,于文法無誤而用字遣詞不如原文精練者亦參酌修正。

所以我自己能提醒自己的,仍然是多注意各种不同阅读载体上的各种不同发展,不要误以为自己经常使用的类型,就代表了网络阅读的全部。

每天决定去读一点,即使是几段也好,假如你每天能有15分钟的读书时间,一年以后你就能够感受到它的结果——美国教育学家贺瑞斯·曼恩

人们越来越放弃了阅读,或者把我们的阅读局限在越来越狭窄的范围内。这阅读环境条件的丰饶与实际阅读的贫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阅读贫困的背后却是精神的贫困:这正是真正让人焦虑不安之处。

在郝明义先生看来,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局限于一些界限之内”。是些什么界限呢?郝明义先生说:“界限,可能是考试教育锁定教科书与参考书所形成的,可能是中、大学长达十年时间阅读胃口的影响所形成的,可能是出了社会以后的现实压迫所形成的。可能是对于‘网络’与‘书籍’一些既定印象及使用习惯所形成的。”这里所谈到的两点:教育的原因以及对网络的认识问题,我以为都是抓住要害的。我的联想也因此而产生。

小说不是事实,但它是真实,在书中,我们随覂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而忽喜忽悲,但是把书合上,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不曾发生过,还有什么比小说更好的教导学生人生意义的东西呢?

阅读和理想或梦想的结合,可能是像下面的顺序。 正因为我们无意中阅读了一本书,开启了我们对一个理想或梦想的接触、认知,发生了激动的拥抱,从此我们对人生有了不同的想象、期待及规划。

Reader Takes All. Or, Nothing.

非要把少年人看的书分成该看的与不该看的,让一本小说闹出这种事,是个令人唏嘘的新闻。但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社会对待阅读的功利态度,怎么如此根深蒂固。 过去长时间的中国历史里,因为科举制度的影响,大家重视的并不是阅读,而是可以帮你通过科举考试,光宗耀祖的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就是这个

所以,学生读教科书;上班族读企管书、学习电脑书、学习语言书;专业人士进行他自己领域的研究;各种如何理财、如何与家人相处、与同事相处、如何上进、如何面对人生课题的励志书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在这个短暂的过程里,文字出现的好处是,多了一个可以极为抽象又方便地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坏处是,我们原先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全观能力逐渐退化。书籍出现的好处是,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到最大的扩散;坏处是,我们容易疏忽──甚至,贬低──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用旅行来举个例子。有了跑车之后,(除非有特殊目的)坚持要去千里之外的一个地点也要步行,是浪费时间;但是到了目的地,只开车晃个一圈,不肯自己下车,寻幽探微,也是浪费时间

我总觉得一个人应该读小说(fiction),是因为小说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而你进入虚构世界,需要三把钥匙: 一、使用自己时间的自信与余裕──否则你为什么宁愿读几十万字而不是三十个字来体会一个道理? 二、想象力──小说的作者是启动他的想象力而创作出来的。读者的想象启动得越大,越能体会、越不浪费作者为他展开的一切。 三、同情心──小说是人物的故事。读一部小说,就是认识小说里的那些人物。你没有同情之心,没法进入那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方面,小说需要你用这三把钥匙才能进入。另一方面,小说也会给你锻造这三把钥匙的机会

越读者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郝明义

郝明义

郝明义,1956年出生于韩国。1978年台大商学系国际贸易组毕业,次年开始进入出版业工作。历任长桥出版社、《2001月刊》、《生产力月刊》、《时报新闻周刊》之特约翻译、编辑、主编、总编辑等职。1988年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1996年离任。同年秋,创立大块文化。1997年初接任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1999年底离任。2001年创立Net and Books。现任大块文化董事长,与Net and Books发行人。著有:《工作DNA》、《故事》、《那一百零八天》、《他们说》、《越读者》、《阿鼻剑》等。译著:《如何阅读一本书》、《2001太空漫游》。

郝明义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